•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法政干預與華文報自我審查

第二節 阿都拉及納吉時期:「開放」景觀下自我審查的變與不變

1. 政府/執政黨負面新聞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2

月 10 日深度訪談)指出,在罵政府、批評政府方面,「記者是比較大膽了」。

《南洋商報》副新聞編輯許國偉(2015 年 7 月 6 日深度訪談)亦表示,過去新 聞工作者會覺得批評到某政黨或甚至只是報導政治人物批評另一政黨,就需要特 別小心,但如今是只要不涉及誹謗,其他的則「什麼都可以罵」。《中國報》專 題記者潘有文(2015 年 7 月 12 日深度訪談)也認為,比之馬哈迪時期,華文報 的政治評論尺度起碼放寬七、八成以上,只要不涉及人身攻擊,評論在野黨、攻 擊馬華、攻擊國陣的內容基本上都能見報,甚至該報的若干評論可說是「站在在 野黨的部份(立場)來寫」。

綜合受訪者所言,華文報自我審查明顯有所鬆綁的議題類型有三,分述如下:

1. 政府/執政黨負面新聞

在馬哈迪時期,對政府或執政黨形象不利的新聞可謂罕見(曾麗萍,2010,

頁 177),但邁入阿都拉及納吉時期後,華文報不再動輒掩蓋、封鎖此類新聞,

甚至還「很敢去登」(南洋商報記者 A,2015 年 7 月 25 日深度訪談)。

讀者極有興趣的政府弊端(星洲日報主管 A,2015 年 7 月 22 日深度訪談),

是被華文報解禁的議題之一。

媒體生態漸漸在改變,政府的弊端現在要蓋也蓋不來……Auditor Report111每年出來的東西全世界都看到,所以這個東西還是會報的,我們沒 有特意去把它在蓋。KLIA(吉隆坡國際機場)漏水,我們也是有報啊。你 講要幫他美化都好,那個重點還是會在的,只不過你沒有玩這樣大罷了(中 國報記者 A,2015 年 7 月 22 日深度訪談)。

民間對政府的批評聲音,或與政府唱反調的倡議,華文報亦不再如以往般避 忌,會撥出版位予以刊登,且新聞尺度頗大,甚至可以原文畢露,無需修飾(潘 有文,2015 年 7 月 12 日深度訪談)。

以前你要罵政府是不可以的,2004年我做,我覺得那時要罵政府是不可 以的,……現在你要罵政府是可以的(中國報記者A,2015年7月22日深度 訪談)。

好比說律師公會經常在批評法律上的不公平,(華文報)也是一直有很 重視地在報導;一些挑戰聯邦憲法的東西還是有在報導,它們明明就是跟政 府唱反調的,還是會報導(東方日報記者 A,2015 年 7 月 4 日深度訪談)。

111 即總稽查司報告,每年皆會揭露政府部门、機構濫用公帑的種種弊端和怪象。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3

然而,對於政府的批評或醜聞的揭發,曾麗萍(2010,頁 177)指出,在此 時期一般來說仍不能碰及「正副首相」此報導底線。只要守住這個遊戲規則,其 餘的如部長之間的權力鬥爭、醜聞等都能見報。惟如前文所述,本研究發現,隨 著時間的推移,在華文報新聞工作者的認知中,副首相有時已被摒除在「受保護 名單」之外。

首相,是不能碰的。後面時如果副首相是弱一點的,你都還可以批評他。

去到內政部,他會告訴你,你要知道這個排序你要怎麼算啦,馬華你要批評 你批評囉,不關我的事;印度國大黨你打它越多越好(東方日報前高層 B,

2015 年 6 月 29 日深度訪談)……

現在政治人物基本上真的是可以踩的喔!五六年前都好,上面給的訊 息,最多也只是在首相一個罷了,罵人時你不要罵到最大的那個,其他的你 都可以踩的……如果是個部長,而且是很乞人憎的部長,大家都要他死的 話,基本上也沒有人會包容他的(前華文報中層主管C,2012年6月14日、

2015年6月18日深度訪談)。

甚至到了納吉執政後期,華文報對蒙古女郎案已大篇幅報導,包括刊登網路新聞 媒體的相關爆料(周澤南,2015 年 8 月 24 日深度訪談)。2015 年被判死刑而逃 亡澳洲的嫌犯西魯否認謀殺蒙女,聲稱「奉命行事」,華文報亦未見封鎖新聞(前 華文報中層主管 C,2015 年 6 月 18 日深度訪談)。同樣地,數月後 1MDB 醜聞 被《華爾街日報》揭發時,即使貪污嫌疑重大的是首相納吉,各大華文報皆顯著 報導。這顯示了對華文報而言,「首相」的防線不再如以往般固若金湯。

今天你翻開華文報,你翻開《星洲日報》,罵納吉的新聞會少嗎?叫他 下台的標題會少嗎?還有,講他貪污的文字有出現嗎?過去一個禮拜的(新 聞)你看,這些東西在以前肯定是刪掉的,你敢講老馬貪污嗎?以前是都不 能夠出的,甚至標題都不可能出現的,那個時候的刪法更「去蕪存菁」(星 洲日報高層 A,2015 年 8 月 13 日深度訪談)……

南洋商報前總編輯 A(2015 年 8 月 22 日深度訪談)亦指出,華文報的言論版如 今未必順著政府基調走,反而批評當政者的佔大多數,有者更直接批評納吉。

由此看來,華文報對政府負面新聞的自我審查似乎有逐漸鬆懈下來的跡象。

東方日報中層主管 A(2015 年 7 月 2 日深度訪談)認為,308 大選確是重大轉捩 點,馬來西亞的華基政黨格局及整體政治格局自此拓寬,新聞來源不再單一、受 限,網路、部落格爆料頻頻,若干前朝人物亦不斷發言。南洋商報主管 A(201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4

年 7 月 15 日深度訪談)表示,民聯政治人物對政府或高官的爆料,也一改以往 的模糊其詞,如今多有憑有據,華文報較好處理,故曝光率高。

然而,東方日報前高層 B(2015 年 6 月 29 日深度訪談)直言,華文報對政 府負面新聞尺度的放寬,似乎局限於貪污問題或對馬華的批評,僅屬皮毛。

而另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是,「有報導」政府負面新聞,並不意味著自我審 查已消失。當中,華文報可能通過若干手法,巧妙地進行自我審查,此點將於「自 我審查的紅線」再論。

2. 在野黨新聞

在阿都拉時期,在野黨的聲音不再被禁錮,新聞得以較為頻繁地在媒體上曝 光。此現象在 2008 年 308 大選前就已出現。潘有文(2015 年 7 月 12 日深度訪 談)指出,包括「釋放安華」的呼聲,都不再是禁忌,甚至國營電台若干評論節 目的尺度「可以去到好像對在野黨有利」。其時任職《東方日報》專題記者的周 小芳(2015 年 7 月 20 日深度訪談)透露,該報與國營電台合作的清談節目「愛 談天下事‧開講東方議題」,亦不時邀請在野黨人上擔任主講嘉賓,令其頗覺「不 可思議」。

華文報對在野黨的報導明顯比前朝多,且在選前鼓吹兩線制的發展。星洲日 報主管 A(2015 年 7 月 22 日深度訪談)認為,華文報在 308 大選中扮演了積極 的角色,促成了兩線制的雛形。

那個時候我們一直在玩民聯啊什麼的,一直在玩,玩到最後很多地方變 天,所以中文報在促成308是功不可沒的。他們有做過統計,308新聞的比例,

應該是反對黨比國陣多。……那時我們積極在推動兩線制,因為我們認為兩 線制才能夠使這個國家邁入比較成熟的政治制度,所以一直在鼓吹兩線制的 好處啊等等。這在老馬時代應該是不允許的,在Pak Lah時代我們一直在講。

其時管制媒體的法令並未鬆綁,華文報有此新聞表現,原因似乎在於該國政 府對報紙的管控鬆綁(星洲日報主管A,2015年7月22日深度訪談),而非基於 市場考量。

到了最後一天為止,都沒有人相信會改朝換代的嘛。所謂改朝換代不是 換政府,而是否決三分二(國會議席)或幾個州的政權沒有掉,……308不 會真的是一下子砰過來,代表人民已經在Pak Lah的整個時期,可能從老馬 時期就已經開始了,選票的盤都已經在動了的。選區劃分把這個東西模糊掉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5

了,連執政黨本身、媒體本身也被騙了,大家都看不到這個東西。……《中 國報》大選前做了一個最聰明的民調,就是說「你會以什麼樣的標準來投 票?」,其中一個選項是「因為我不喜歡這個陣營,所以我投另一個陣營」,

當時很多人包括本人也忽略了這個。……那時連媒體都看不清風向,當然那 時(政治管制)是比較鬆了,但是(華文報)也還沒有說有人覺得我們應該 用另外一種角度來對待反對黨,也就是從市場的考量、人民要看的角度出發

(前華文報中層主管C,2015年6月18日深度訪談)……

反而 308 大選後華文報對在野黨新聞的報導,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市場考量 上。東方日報記者 A(2015 年 7 月 4 日深度訪談)即指,該國華人傳統上對在 野黨的支持率偏低,該次大選顯示出華人的思維起了極大變化,即「未必一定得 支持政府」的心態普遍化。此前華文報或許仍會顧慮讀者無法接受,而對在野黨 新聞尤其是其對政府的批判小心處理,惟此後發現相關新聞在讀者間頗有市場,

故多撥一些新聞篇幅予在野黨。

此外,該國政治生態的轉變亦導致在野黨新聞增多。不僅國會多了在野黨的 聲音,在野黨亦精於議題操作,對在野黨新聞忌諱不再的華文報自然在報導上順 應調整。

因為 308 之後反對黨進國會的人多了,所以國會新聞變成熱起來。每天 都會有反對黨議員坐在那邊開記者會,或者發文告,可能以前只有林吉祥一 個人在做,可是現在多了很多聲音(東方日報記者 A,2015 年 7 月 4 日深 度訪談)。

如果講大選時期,《中國報》就曾經因為過度報導反對黨的新聞,而讓 一些小拿破崙打電話來 warning。所謂的小拿破崙包括政黨的和內政部的。

我們給予反對黨的篇幅太大,我們開會也有研究這個問題,最主要是國陣那 些候選人不會玩課題,而反對黨每天都找新鮮的,我們肯定有新聞一定要報 導嘛(凌慶安,2015 年 7 月 13 日深度訪談)。

當然,前文所提及的政治投資,即華文報評估民聯可能在下屆大選贏得執政 權,亦是影響因素之一。莊迪澎(2014 年 3 月 15 日)指出,308 大選後《星洲 日報》為行動黨籍的檳州首長林冠英開專欄,2013 年 505 大選民聯變天不成後,

該報數次與其「槓上」,估計是因為該報認定了民聯往後難以奪取中央政權。

雖然華文報在阿都拉及納吉時期對野黨新聞有所鬆綁,但在若干「非常時

雖然華文報在阿都拉及納吉時期對野黨新聞有所鬆綁,但在若干「非常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