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名額不當配置的探討

第五節 墾殖區的名額不當配置

在進行選區劃分時,掌權者必然會先界定何處為其優勢或劣勢地區,進而在 接下來的操作上以鞏固自身的利益為重,再劃分出對自己有利的結果。從前幾節 的情況已經可以發現,執政聯盟與選舉委員會在進行選區劃分工作時,由於憲法 中嚴格的劃分規定早在 1962 年被廢除,這使得其可任意地放大與縮小任何選區 的比例性,從中更可以其利益作為優先考量而再進行操作。就此,本節將把目光 放在一直以來被視為國陣強大支持者,即聯邦土地發展局底下之墾殖區,並觀察 在選區劃分時,作為執政黨的忠實後盾,其如何受到操作,進而是否在選舉時為 國陣帶來加分的效果。

聯邦土地發展局(Federal Land Development Authority),簡稱 FELDA。其所 推行的墾殖區計畫是馬來(西)亞聯邦政府自獨立以來便極力推行的經濟政策之 一。有關目的在於消除馬來西亞的鄉區貧窮,以及培養該居民有效自我耕植的能 力。由於在該計畫底下的墾殖區居民皆是聯邦政府長年來輔助的對象之一,因此 其自然被視為國陣政府的強力支持者。

84

有關 FELDA 墾殖區的政治態度,皆被視為與巫統息息相關(Lhériteau 2014)。 根據 Crouch 的整理,時任土地與區域發展部部長萊士雅丁(Rais Yatim)曾言,

在全國的墾殖區中,“僅有”約七成的墾殖民是巫統黨員。另一方面,時任彭亨州 州務大臣納吉在 1984 年曾對外表示,共有 365 名墾殖民因批評政府而被取消其 作為墾殖民的資格(Crouch 1996, 41)。於此,從巫統領袖的主觀角度而言,墾 殖區的居民必然是其支持者。

然而,這個趨勢也未必是鐵板一塊。1999 年全國大選,反對黨史無前例地 在彭亨州贏得數個墾殖區州議席(Rashila Ramli 2003)。然而,這並不代表彭亨 州的案例能直接對應到柔佛州。況且這也可能是特定時空下的結果。35由於資料 的有限,筆者無法取得 2013 年之前的投票區(polling districts)選舉結果,故採 用最近一次的選舉作為參考。

資料來源:整理自 Score Sheet General Election 2013.

對此,本文整理了 2013 年大選時國陣於全國墾殖區的得票。從表 3.10 可見,

35 1999 年全國大選是時任首相馬哈迪開除其具有人氣的副首相安華後,相隔一年後舉行的選舉。

由於是次選舉具有強烈的安華效應,並引起馬來社群的不滿,故有關選舉成績可能是籠罩在該氣 氛下的結果。

85

比起於各州所獲得的選票百分比,國陣在墾殖區中皆獲得更高的得票。其中,彭 亨州的總得票與墾殖區得票的差別最小,這也部分應驗了 Rashila Ramli 的研究 結果,即比起其他州而言,反對黨在彭亨州墾殖區的表現是較值得鼓勵的。至於 多年由伊斯蘭黨執政的吉蘭丹州,國陣在墾殖區的得票最低,僅有 59.51%。至 於被視為國陣堡壘的柔佛州,雖然在 2013 年大選時被民聯列為前線州(frontline state),然而國陣在墾殖區的得票卻高達 84.64%。換言之該州僅有約 15%的選民

86

席,或墾殖區議席數的 90%。僅有兩個為低度代表的地南(Tiram)與優景鎮(Puteri Wangsa)則是因為其屬於新山縣(Johor Bahru)的城市選區。從表 3.12 的交叉 表可以看見,有關趨勢反轉了選區劃分前的結果。雖然不具有墾殖區的州議席中,

87

N=40, R-squared=0.0207 F=0.25(df=3, p>0.05)

N=56, R-squared=0.3146 F=7.96(df=3, p>0.001) 資料來源:作者自製。

88

(Kapar)國會議席(99,563 人)與選民數最低的沙白安南(Sabak Bernam)國 會議席(30,223 人)之差距就達到了 3.29 倍。

25.06% 21267581

資料來源:Jabatan Perangkaan Malaysia.

根據 2010 年馬來西亞人口普查的數據(表 3.14)中可發現,共有四分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