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六)師傅校長的教導制度可參考英國NPQH 制度,並因應我國國情與實 際需求,採取一對一或多對一、由縣市政府推薦優良校長、與培訓 課程同時開始、每週皆有師傅校長等形式辦理;師傅校長教導課程 之內涵包括:瞭解學校、就任校長、推動校務、化解衝突與生涯發 展,其有助於提升校長的專業能力,且與校長的永續領導能力間呈 顯著正相關,表示師傅校長教導課程對永續領導能力具有預測力。

(七)師傅校長應具備師傅教導的能力與態度及豐富的實務經驗,例如:

問題解決能力、人際溝通技巧、行政專業知能、導入輔導知識、教 學領導、觀察與回饋技巧、經營實務素養等,這些能力皆可藉由教 育行政機關委託之師資培育機構進行完整的培訓,培訓後再由教育 行政機關辦理認證與審查,以慎選優秀的師傅校長,使其能有效協 助初任校長熟悉學校規範、提供訊息、作為學習楷模、分享工作技 巧等,並解決初任校長甫上任之困境,此種導入輔導的學習制度,

對初任校長、師傅校長與學校系統均能有所助益。

第三節 學校效能之意義、相關理論與研究

本節旨在探討學校效能之意義、相關理論與研究,以下將針對學校效 能之意義與內涵、學校效能之目的與功能、學校效能之研究取向、學校效 能之相關研究等方面,進行探討分析,以建構本研究之立論基礎。

壹、學校效能之意義與內涵

國內外學者專家針對學校效能的研究相當豐富,且已建構理論模式與 評量指標,因此,以下將針對效能之意義與內涵、學校效能之意義與內涵、

學校效能之研究與發展、學校效能之指標進行探討,以期綜合歸納相關理 論,並深入瞭解此一議題。

一、效能之意義與內涵

一般研究組織的學者大都認為「效能」(effectiveness)並不是一個「概 念」,而是「構念」(construct),構念是無法由現實世界的具體事件,直接 接觸而來的,而必須經過高層次的「抽象化」推演,因此,效能的定義難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以界定,往往是人言言殊(吳清山,2004)。效能一詞的涵義,根據韋氏 大辭典(Webster’s New Riverside University Dictionary)的解釋為:一個與 產出渴望的或預期的效果有關之名詞(a noun related to producing a desired or intended effect),是組織運用各種有效的資源,以適當的方法,幫助成 員達成組織預定目標的一種過程(陳文宗,2005)。周昌柏(2007)指出,

效能係指一個組織為了達成組織目標所採用的有形與無形之資源,而運用 有效的策略與方法,最後產生的成果。楊國信(2005)指出,效能是一個 組織所欲達成的目標,其中包括效率、程序、資源、表現等,由此可見,

效率只是效能的一部分,也是達成效能的必要條件,亦即效率是涵蓋於效 能的涵義中。

由上述可知,效能與效率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前者重視組織目標的達 成,後者則是組織成員個人需求的滿足,且強調資源的有效利用,效能比 效率更重視內在的改進與對外的應變,所以有效率的組織不一定是有效能 的組織,有效能的組織也不完全是有效率的組織,兩者之間沒有必然的關 係,換句話說,效率只是效能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但一般而言,組 織所追求的目標要比資源的運用更為重要(江澈,2007;吳清山,1992b)。

歸納而言,效能不同於效率,前者係指成果和目標的關係,強調目標的達 成,實踐組織存在的價值,由於組織的一切作為都是以達成效能為目的,

因此,對組織而言,效能的重要性大於效率;後者則係指投入與產出之間 的關係,著重以最少的資源達成組織目標,亦即經濟及資源的有效利用(李 咏吟、張新仁、潘慧玲、許殷宏,1998;潘慧玲,1999;蔡淑華,2006)。

林來利(2005)指出,效能偏向領導層面,強調領導人要做對的事,

重視組織目標的達成,並講求組織的績效,因此,若將此定義應用於學校 領導,則身為領導人的校長除了要講求工作效率之外,更要追求學校組織 的效能,如此方能制定出適當的策略,導引學校組織走向正確的道路,以 提升學校的整體績效,以及組織成員的工作與學習成效。學校若能掌握效 率和效能的觀念並力行實踐,就很容易展現其績效,學校的整體競爭力也 會隨之加強,因此,效率與效能乃是學校競爭力的主力,是否能妥善發揮 效率與效能,將是學校經營生存的重要關鍵;若一所學校能夠以最少的人 力、物力和時間,達成所預定的目標,可謂有效能又有效率的學校,而學 校效能的實踐,也是學校教育經營革新的具體表現(吳清山,2002,200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葉佳文,2005)。

組織效能(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是組織達成目標或任務的能 力,組織效率(organizational efficiency)則是組織達成目標所用的最經濟 之方法,上述的效能、效率等組織行為表現統稱為組織績效(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根據組織績效表現,論及獎懲、責任歸屬等依行為後果所 作的裁決與改進,則屬於績效責任(accountability),由此可見,學校組織 績效與學校效能、教育績效責任息息相關(劉仲成,2005)。較完整的組 織效能宜由組織的靜態、動態、心態及生態等方面考量,亦即應包含組織 的靜態結構、成員間的互動與需求、組織與環境的交互性等因素,簡言之,

組織效能係指組織實際之表現,也是組織運作的核心,包括成員的工作滿 意度、服務士氣、對外部環境的適應力、工作績效等的程度(蔡淑華,2006)。

陳慶瑞(1991)歸納組織效能的四種研究途徑包括:1.靜態(static)

─目標研究途徑(goal approach):組織效能一般被界定為組織達成目標的 程度,而目標通常係指組織所欲實現的理想狀況,效能的高低端視其完成 目標的程度而定;2.動態(dynamic)─系統研究途徑(system approach):

組織被視為開放性的自然系統,是個有機體,故組織效能是在特定情境 下,組織滿足需求的能力;3.心態(psychological)─參與者滿足研究途徑

(participant-satisfaction approach):此研究途徑係以組織成員(即參與者)

之利益與滿足來衡量組織效能,亦即視組織能否提供足夠的誘因及支持的 環境,以誘使組織參與者作最大的奉獻;4.生態(organic)─目標-系統資 源研究途徑(goal-system resource approach):目標研究途徑過度強調正式 目標,忽略非正式與環境的影響力,系統研究途徑則只考慮系統的投入層 面,而忽略轉換和產出層面,參與者滿足研究途徑偏重組織成員主觀評估 與滿意程度的衡量,三者各有所長亦各有所偏,故加以截長補短,形成更 具彈性和綜合性的系統資源研究途徑之模式較切合實際。

潘慧玲(1999)歸納 Scheerens 與 Bosker 於 1997 年提出的五種組織效 能評鑑模式如下:1.經濟理性(economic rationality)觀點:效能依經濟理 性作定義,可被視為組織的生產力(productivity),在學校中,成效規準如 學生成就、學生的適性發展等;2.有機系統模式(the organic system model):組織開放地與周遭互動,並主動影響外在環境,而非被動受外在 環境操弄,由於組織力求生存,故彈性(flexibility)與適應力(adaptability)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被視為效能的規準;3.組織的人際關係取徑(the human relations approach of organization):強調組織內部個人的良好發展、和諧的同僚關係、動機的 激發與人力資源的發展,工作滿意度與工作者對於組織的參與,是評量組 織效能的規準;4.科層體制(the bureaucracy)觀點:強調組織內部職責的 明確劃分,組織的確定性(certainty)與持續性(continuity)被視為評量 效能的規準,在學校中,可採取人際關係取徑,提供個人適當的社會互動 與專業成長的機會,或是採取科層體制取徑,明確定義與組織學校中的社 會關係,使學校成為和諧的整體;5.組織的政治模式(the political model of organizations):評量組織效能的規準偏向組織內部如何因應外在重要群體 的要求,就學校而言,外在的重要團體包括主管學校機構、家長或社區等。

綜上所述,效能係指能達成預期目標的程度,其重視組織目標的達 成,強調成果與目標的關係,亦可稱為「有效」;效率係指以最少的投入 獲得最大的產出,其重視成員個人需求的滿足,強調資源的有效利用,亦 可稱為「經濟」。效能當中包含效率、程序、資源、績效表現等,且比效 率更重視內在的改進與對外的應變,可見效率是涵蓋於效能的涵義中,效 率只是效能的一部分,是達成效能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倘若學校能 充分掌握效能與效率的觀念並加以落實,一方面致力於達成預懸之教育目 標,另一方面將有限的教育資源做最有效的運用,使運用效果極大化,將 能提升學校的整體競爭力,促使學校永續生存與發展,進而成為一所兼顧 效能與效率的優質學校。

二、學校效能之意義與內涵

世界上許多組織均致力於找到可變得更有效能的方法,以達成目標、

增加收入及更有生產力,學校組織也不例外,透過更完善的課程、豐富的 資料及新的教學技巧等,促進學校的改善,同時藉由長期發展、孕育與深 化學校價值,使成員共享使命感,讓學校的儀式與慶典,還有一系列的學 校內部文化期望等,成為不可或缺的要素(Peterson, 2005)。

二次大戰後,世界主要先進國家致力於延長國民受教育的年限,並加 強推展補償及社會教育,大幅提高國民識字率;1960 年代,由於量的快速 擴充,卻未能兼顧質的提升,致使學校的效能與功能(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functions)受到社會大眾的質疑,因此促成 1970 年代各國政府與教育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學者致力於提升教育品質及改革學校的潮流;1980 年代開始有了具體的學 校效能研究與作為,例如:美國的「有效能的學校研究」(Effective Schools Research),目的在追求教育機會均等與卓越之整合,不僅注重量的均衡,

學者致力於提升教育品質及改革學校的潮流;1980 年代開始有了具體的學 校效能研究與作為,例如:美國的「有效能的學校研究」(Effective Schools Research),目的在追求教育機會均等與卓越之整合,不僅注重量的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