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學習領域/科目層面課程規劃的五個階段

在文檔中 第一章 (頁 66-73)

第三章 課程規劃

3.2 學習領域/科目層面課程規劃的五個階段

課程規劃的五階段循環,是學校進行整體課程規劃時可採用其中一個方案。這 五個階段為:(1)情境分析;(2)課程規劃與資源運用;(3)課程實施;(4)

持續監察;及(5)檢討與評鑑(圖 3.1)。

圖 3.1 課程規劃的五階段循環

課程規劃五個階段的走向並非是線性或單向性的。在規劃過程中,學校均可 因應不斷變化的狀況或新出現的需求返回任何先前的階段,以修訂或調整計 劃。學校亦可委任本學習領域的統籌主任以促進不同科目及功能組別之間的 課程規劃、協調與合作。

階段一:情境分析

• 進行情境分析的目的,是為學校了解其現行課程安排的概況,從而識別優 勢、需要改進的範圍,及新出現的課程要求,以幫助學校設定其課程規劃 的方向及優次。

• 圖 3.2 以圖表方式展示學校進行情境分析時需要考慮的因素。

• 有關本學習領域課程的情境分析所需要的基本參考資料包括:

- 小學教育的七個學習宗旨和中學教育的七個學習宗旨;

- 本學習領域學校課程指引的課程宗旨和課程架構(請參閱本指引第

55

2.1 節及 2.2 節);

- 本學習領域課程指引的主要課程發展重點(請參閱本指引第 1.4.1 節); - 學校發展計劃中所列出的學校主要關注事項;

- 學校在本學習領域的課程規劃、學與教及評估的現行安排;及 - 學校環境(尤其是學生的背景及特質)及外部環境。

• 學校可採用不同策略蒐集資料以進行情境分析,例如,學校可進行 SWOT

(優勢、弱項、機遇及危機)分析以了解其在本學習領域的現行安排,以 及學校環境和外部環境。學校亦可以進行問卷調查以蒐集持份者(例如本 學習領域的統籌主任、人文科目教師、學生、家長)對本學習領域的課程、

學與教及評估的意見。(有關情境分析的詳情,請參閱《中學教育課程指 引》分冊 2。)

• 由情境分析所得到的資料,可讓學校檢視現行課程的安排;透過將情境分 析資料與本學習領域課程的要求及建議作對照,從而找出可行的方法以收 窄課程預期目標與實施現況的差距。

56

圖 3.2 學習領域層面課程規劃的情境分析

《中學教育課程指引》、

《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學 習領域課程指引》,及 學校發展計劃作為基本參考

學校的現況 其他可選的課程模式 學校/外部環境

- 七個學習宗旨

- 課程宗旨

- 學習目標

- 六個範疇的學 習重點 - 核心元素/必

須學習的內容

- 共通能力

- 價值觀和態度 - 學與教及評核

策略

- 主要課程發展 重點

(i) 課程規劃/內 容組織模式

(ii) 採用的學與教

策略

(iii) 評估的措施和

模式

決定課程規劃的方向及優先次序 其他課程規劃/

均衡涵蓋六個範疇 以配合學生需要的

內容組織模式

促進探究式學習及 參與式學習的

學與教策略

加強學、教及 評估的循環關係

- 學生背景

- 教師的專業知識 和發展

- 家長支援

- 行政支援

- 學校空間

- 社區資源和支援 - 教育局提供的資 源、計劃和支援 措施

- 其他

良好 不足之處/弱項

良好 不足之處/弱項

良好 不足之處/弱項

(圖 3.2 更新自《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學習領域課程指引》2002 版本第 79 頁)

57

階段二:課程規劃與資源運用

(i)選擇一個主要發展重點或需要改進的範圍作為起步點

• 學校可根據情境分析所得的資料,辨識現行模式的優勢、不足或偏差,作 為本學習領域課程發展的起步點。以下幾個為學校具備優勢的例子:

- 學校透過為中一學生提供銜接課程,促進高小與初中的順利銜接。

- 本學習領域的科目,例如地理科和歷史科,與英國語文科進行協作,

以促進跨課程語文學習(請參閱本指引第 1.4.1(7)節及《學校參考示 例:具啟發性的香港學校實踐經驗》示例 8、24、25 及 26 有關促進 跨課程語文學習的例子)。

- 本學習領域綜合課程的科主任透過重新設計初中的綜合人文課程、發 展互動電子學習平台及與自主學習相關的學習活動和資源,並引入提 升學生學習效能的流動裝置,以支援該科目的電子學習。

- 生活與社會(中一至中三)15的科組與學校的全方位學習組進行協作,

規劃社區服務及美學發展活動,以培育學生的人文素養。

- 部分本學習領域的科主任積極安排學生考察內地和/或海外地區,以 增加他們對國家的認識,並拓寬他們的全球視野。

- 經濟科透過讓高中經濟科的學生經營農曆年宵攤位銷售特色產品,促 進學生的開拓與創新精神。

• 情境分析也可讓學校辨識現行模式的不足或偏差的地方。可進行改善的例 子如下:

- 在規劃初中本學習領域課程時,沒有考慮到學生在小學階段的學習情 況。

- 部分學校於初中本學習領域課程內教授高中經濟科的課題。這安排是 不理想的,因為這會影響到本學習領域課程第三學習階段(即初中)

的課程能否均衡和全面涵蓋相關的核心元素/必須學習的內容。

• 學校在作出檢視之後應訂出在課程規劃及發展工作中,將聚焦處理的重點 或範圍。其中部分重點或範圍也可能與本課程指引第 1.4.1 節提出的七個 主要課程發展重點相關。例子包括:

15 生活與社會(中一至中三)由不同學習單元組成,讓學校可彈性地採用整個課程或部分單元。若學 校選用整個課程,它有一個連貫的課程結構;它也容許學校靈活地選取部分單元,以配合不同的課程 組織模式。即是說,生活與社會、地理、中國歷史及歷史,可以獨立科目模式組成一個均衡的初中本 學習領域課程。另一方面,對於採用混合課程組織模式的學校,可在校本課程加入生活與社會(中一 至中三)部分單元,以優化課程內容。

58

- 學校可加強高小課程與初中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課程的銜接;

- 透過與中國語文科的合作,進一步推廣誇課程語文學習(包括誇課程 閱讀),以整體地幫助學生獲取科目的知識和中國語文科的知識和技 能;

- 透過使用電子學習策略和電子評估工具,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

- 加強不同科組之間的合作,以擴闊跨科目專題研習和全方位學習活動 的範圍和種類,從而培養人文素養和促進對國家及世界的認識;

- 檢視現時的本學習領域課程是否均衡和全面;及

- 可透過設計一些聚焦於開拓與創新精神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多接觸商 業環境及實務,以及工作的世界,培育他們的開拓與創新精神。

• 為推動學校的課程規劃和發展工作,我們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專業社群、專 業考察團、校本支援計劃等,就如何改善學與教的實踐分享專業經驗及交 流意見。

(ii)訂立目標

• 學校能訂立明確的學校課程發展目標是十分重要的。學校所訂立的課程發 展目標應與本指引列出的主要課程發展重點一致,使本學習領域的課程得 以持續更新。對於主要的持份者而言,特別是課程領導人員,例如本學習 領域統籌主任與科目主任,這些課程發展目標會提供工作的方向,亦會令 他們有共同的目標。

• 在運作層面,陳述目標的句子應該清楚、簡明、具體且可行,例如,若學 校決定課程發展的目標是著重培養學生的開拓與創新精神,可以將目標撰 寫成類似以下的句子。

課程發展目標的例子:

設計能鼓勵學生提出創新想法及將其付諸行動的學習活動;

• 設計能鼓勵學生承擔責任、提出倡議及能堅持不懈的學習活動;

• 讓學生多接觸商業環境及實務;

• 為學生提供體驗工作的機會;及

讓學生參與制定有關升學和/或就業的個人目標和計劃。

(iii)制定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學習領域課程計劃

• 概括而言,校本課程計劃的主要元素包括:

- 目標及宗旨(有甚麼要透過課程達成?即是課程的目的);

59

- 主題或內容(為達至課程目的而學習的內容);

- 學習經歷(應組織何種學習活動以達至課程目的);及

- 評估(根據甚麽學習表現的標準來衡量是否已達至課程目的)。

• 除上述主要元素外,本學習領域課程計劃亦應包括一個具備以下項目的實 施計劃:

- 工作的優先次序;

- 時間表;

- 策略;

- 活動;

- 資源;

- 涉及的持份者;

- 涉及的功能組別;及 - 成功準則。

• 為便於制定課程計劃,學校可成立一個由本學習領域統籌主任和本學習領 域各科教師組成的課程發展小組,由統籌主任擔任課程領導角色,而各科 教師則按其專業提供專業知識及意見。

階段三:課程實施

• 課程實施是指落實本學習領域課程計劃的過程。

• 可能影響課程實施的因素包括:

- 校長和校內課程領導者的角色,例如負責學與教的副校長、本學習領 域統籌主任等,在課程規劃中能否領導課程規劃,並在適當的時候啟 動課程變革;

- 本學習領域的科目教師對課程的了解,包括學習重點、核心元素/必 須學習的內容,他們的專業知識,以及是否樂意參與持續專業發展和 嘗試新的教學方法;

- 用作支援學與教的教科書的質素和角色;及

- 其他因素(例如資源是否足夠以促進電子學習及本學習領域課程的其 他主要課程發展重點,以及學校的主要關注事項)。

60

階段四:持續監察

• 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預期的或意想不到的,以及可控制的或 不受控制的限制,而影響到課程計劃的落實。因此,學校應該預先制定措 施,以跟進課程計劃實施的進展情況。

• 有關課程的實施進度,可透過多種渠道,包括觀課、檢視學校課程文件及 學生課業、分析評估數據,以及在學習領域/科目小組會議及與家長會議 上討論及交流等,蒐集相關資料。

階段五:檢討與評鑑

• 學校可依據所蒐集的資料及數據,判斷本學習領域課程的實施情況。

• 評估報告可包含以下項目:

- 學校的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學習領域課程計劃的目標在多大程度上 得以實現,包括在多大程度上回應了學校的發展優次和本學習領域的 主要課程發展重點;

- 所遇到的問題及克服困難的措施;

- 改進建議;及 - 建議行動方案。

• 課程推行的評估結果將作為下一課程規劃循環的基礎。

為了深化現有課程的做法及促進本學習領域主要課程發展重點的實施,一所中學 計劃通過加強主要課程發展重點與學校主要關注事項的聯繫,來推行這些課程發 展重點。有關該校規劃課程的詳情,請參閱示例 16 「在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學 習領域課程規劃主要課程發展重點」。

有關學校整體課程規劃的五個階段的詳情,請參閱《中學教育課程指引》分 冊 2。

在文檔中 第一章 (頁 6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