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跨課程語文學習

在文檔中 第一章 (頁 92-95)

第四章 學與教

4.2 在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學習領域的學與教中融入七個主要課程發展重點

4.2.7 跨課程語文學習

• 就提供語文支援方面,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科目教師可考慮以下建議:

- 辨識教學材料中對語文的需求,並考慮材料中的語文需求是否與學生 的語文能力相符。

- 為需要更多語文支援的學生提供額外的協助,例如:

在學期初簡化科目的內容和所用語文,並調整教學速度以幫助 學生學習科目知識和掌握科本的語文知識和技能;

運用輔助視覺教具,例如圖像式思考輔助工具,促進學生對學 習內容的理解;及

提供在情境中使用詞彙的例子,透過鷹架幫助學生掌握從詞彙 到句子,再到文體的科本寫作技巧。

- 推動跨課程閱讀,特別與個人、社會、人文教育科目主題相關的圖書 和雜誌,以增加學生對科目詞彙和文體的接觸。

- 可在本學習領域課程採用跨課程語文學習的教學取向,即將語文學習 和科目內容結合,以期整全地和綜合地幫助學生探索科目知識及發展 中文或英文的能力。

81

• 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科目教師可與中國語文或英國語文教師透過以下方 法協作,推動跨課程語文學習:

- 辨識切入點,設定務實的目標和設立計劃或工作時間表,以促進中文

/英文的知識和能力轉移;

- 發展學、教、評資源和活動以聯繫學生的學習經驗;

- 辨識本學習領域與中國語文/英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的共通課題,並 準備學習任務,要求學生閱讀和討論這些共通課題的學習材料;以及 就這些共通課題設計延展教學活動,拓寬學生在課室以外的學習經歷;

- 提供機會讓學生接觸本學習領域常用的文體(例如說明文);及 - 明確地教授本學習領域專門的語言功能,(例如比較和對比、提供解

釋),以幫助學生完成與本學習領域相關的課業。

• 中國語文/英國語文教師主要幫助學生準確使用語文(例如詞彙和語法), 並了解文體的一致性、連貫性和適用性的重要。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科 目教師則協助促進中/英文的語文知識轉移。他們可強調學生需以相關語 文特色來表達科目的內容,並提供課業或學習任務,讓學生應用相關語文 知識和技巧以展示他們對本學習領域課程內容的理解。

• 我們觀察到在一些以英語作為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科目教學語言的學校,

英國語文科科組與本學習領域的科組的協作已見加強。他們透過安排跨課 程活動、跨科同儕觀課,以及設計兼顧語言和科目知識的學與教資源等加 強雙方協作。本學習領域的科組與學校圖書館之間也見增加了協作,例如 聯合推廣跨課程閱讀的活動。

各學習領域的協作有助於在常識科推動跨課程閱讀。以「健康與我」為例,常識 科、語文科目和音樂科可以共同擬訂一套與主題相關的閱讀材料,為推動跨課程 閱讀出一分力:

• 常識科:透過瀏覽網頁、觀看影片、閱讀小冊子及海報,讓學生認識正確的 洗手和使用口罩的方法,培養他們保持個人衞生的習慣。

- 閱讀材料例子:教育電視「做個清潔的孩子」、衞生署「正確洗手五步曲」

及「咳嗽要講禮」海報、衞生署「洗手方法」及「佩戴口罩」短片,以及 衞生署網頁內容

• 語文科:教師指導學生閱讀相關的繪本和故事書,讓學生運用不同的閱讀策 略,包括朗讀、利用插圖推斷文意、將內容排序等,並引導學生將學習內容 連繫個人的生活習慣,培養正面的價值觀和態度。

- 閱讀材料例子:兒童故事或繪本、「世界洗手日」的篇章

• 音樂科:透過唱「洗手歌」,並配合動作,讓學生學習洗手的步驟。

資料來源:《小學常識科課程指引(小一至小六)》(課程發展議會,2017)

82

一所中學的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科目科主任,在初中規劃和推行跨課程語文學 習,以加強學生的英語答題技巧,從而促進他們在高中的學習。詳情請參閱示例 8

《在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學習領域推行跨課程語文學習:中一至中三綜合課程的 分享》(只有英文版本)。

一所中學在中一的中國歷史科和歷史科採用跨課程語文學習的策略,以提高學生 在詞彙和行文組織方面的語文水平,減少他們的挫折感,並增加他們的學習興趣和 成就感。詳情請參閱示例 24《跨課程語文學習:幫助語文能力稍遜的中一學生學 習中國歷史》(只有中文版)。

為了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以及學習與歷史相關的寫作和溝通技巧,一所中學 舉辦了一系列跨科目的語文活動,使學生能夠探索和理解歷史,體驗學習歷史的樂 趣,並提升語文水平。詳情請參考示例 25《跨課程語文學習:給歷史人物的一封 信》(只有中文版)。

為了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並讓他們熟悉歷史科,地理科,綜合科學科和資訊及通 訊科技科常用的詞彙和語言體式,一所中學成立了委員會為跨課程語文學習課堂 進行課程規劃,以及辨識目標語言形式和文法。詳情請參閱示例 26《採用全校參 與的方式,在初中階段推廣跨語言課程」學習》(只有英文版)。

83

在文檔中 第一章 (頁 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