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安眠藥物長期使用型態在各量表得分的差異

第三節 研究結果

3.2 安眠藥物長期使用型態在各量表得分的差異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經過分類後,三組的人數分別為「過渡情態」共 34 人(佔 20.23%)、「矛盾控制」

共43 人(佔 25.59%)、「慣性平衡」共 91 人(佔 54.18%)。表 4.2.1 列出了三組在人口 學變項以及失眠、安眠藥物使用上的分佈。三組受試者皆以女性佔多數,在平均年齡上 三組無顯著差異(F=0.152, p=.859),而三組的婚姻狀態皆以已婚者居多,教育程度上 皆以「高中以下」學歷佔多數,工作型態皆以全職工作占多數。而在失眠與安眠藥物使 用上,在失眠持續時間(F=.998 p=.371)與安眠藥物使用期間上(F=.351, p=.705),三 組未呈現顯著差異。然而,三組在平均每月使用安眠藥物的次數上則呈現顯著差異

(F=612.387, p<.001,η2 =.88),事後比較發現「慣性平衡」使用次數顯著高於「矛盾控 制」與「過渡情態」,「矛盾控制」顯著高於「過渡情態」。

3.2 安眠藥物長期使用型態在各量表得分的差異

利用對藥物的態度與使用頻率將受試者分為三組後,本研究進一步比較三組在各量 表得分上的差異,結果如表4.3.1 所示。

在睡眠脆弱特質部分,三組在「福特壓力下失眠反應量表」與「睡眠失功能信 念及態度量表」的各分量表上得分無顯著差異。

在壓力與症狀部分,三組在「壓力知覺量表」上呈現顯著差異(F=5.95,p=.003,η2

=.06),事後比較發現「矛盾控制」得分高於「過渡情態」,「慣性平衡」得分高於「過 渡情態」(圖4.3.4);在「失眠嚴重度量表」上得分呈現顯著差異(F=21.47,p<.001,η2

=.21),事後比較發現「矛盾控制」與「慣性平衡」得分皆高於「過渡情態」(圖4.3.5);

在「睡前激發狀態量表」中的「認知激發」與「生理激發」指標上,三組皆未呈現顯 著差異。在「貝克憂鬱量表」上三組得分呈現顯著差異(F=4.93,p=.008,η2 =.05),事 後比較發現「矛盾控制」與「慣性平衡」得分皆高於「過渡情態」(圖4.3.5),而在「貝 克焦慮量表」上,三組未呈現顯著差異。

(F=3.22,p=.042,η2=.03)與「知覺行為控制」(F=22.05,p<.001,η2 =.22)的指標上皆呈現 顯著差異,事後比較發現,三組在「主觀規範」的差異型態為「矛盾控制」得分顯著大 於「過渡情態」;而在「知覺行為控制」的差異型態為「矛盾控制」與「慣性平衡」得 分顯著大於「過渡情態」(圖4.3.6)。在「助眠藥物渴想量表」上,在「對藥物效果期 待」(F=61.20,p<.001,η2 =.43)、「對用藥想法與行為的失控感」(F=6.05,p=.003,η2 =.06)、

與「對藥物的欲求與所帶來欣快感之期待」(F=16.19,p<.001,η2=.17)三個指標上三組皆

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眠脆弱特質者在壓力下睡眠容易受到干擾,進而發展出失眠的症狀(Drake et al., 2004)。

本研究結果支持安眠藥物長期使用者皆具備壓力下睡眠脆弱特質,此外,不同的藥物使 用型態在睡眠脆弱特質上無顯著差異。而在睡眠相關的信念上,三組在各分量表上的平 均得分無顯著差異,對照過去研究,三組在四個分量表上的平均得分(5.79、6.22、6.38、

5.80)較接近原發性失眠患者的得分(6.32、6.68、6.57、5.38)(陳昌偉 et al., 2009)。

過去關於適應不良睡眠信念的研究,發現一些適應不良的認知、擔憂等,在失眠的病程 與嚴重度,以及在失眠的病因及治療效果上,皆扮演相當關鍵的角色(Edinger, et al., 2000;

Espie, 2002; Harvey, 2002; Yang, Spielman, & Glovinsky, 2006)。即使是使用頻率較低的

「過渡情態」者,對睡眠的信念與使用頻率較高的「矛盾控制」與「慣性平衡」無顯著 差異,較接近原發性失眠者而不同於好眠者。藥物使用可以緩解失眠症狀,但並不會改 變使用者對睡眠較為適應不良的信念。睡眠相關信念是影響情緒、行為,進而使得失眠 症狀持續的重要因子,本研究的結果反映出單純以藥物治療失眠,並不會改變患者對於 睡眠的信念。若將安眠藥物使用者的壓力下高睡眠脆弱特質特性一併考慮,可以推測的 是對長期安眠藥物使用者而言,壓力容易促發失眠,而睡眠適應不良的信念則會進一步 使得失眠症狀在壓力解除後持續下去。因此,若能在治療上同時加入認知治療,協助使 用者改變對睡眠適應不良的信念,對於減藥介入的療效可維持較佳的效果(Baillargeon et al., 2003)。

在知覺壓力的頻率,與失眠、情緒等症狀嚴重度部分,三組則在許多指標上顯示出 差異。在「壓力知覺量表」部分,三組平均得分上呈現顯著差異,且差異型態為「矛盾 控制」與「慣性平衡」顯著大於「過渡情態」。研究一關於「矛盾控制」者相關特性的 描述中,提出「矛盾控制」者對於藥物使用呈現矛盾衝突的態度,因此藥物的使用進一 步形成蓄發性的壓力。而對「慣性平衡」者而言,使用藥物是維持身心狀態較不受壓力 影響的重要策略,因此,頻繁地知覺到壓力讓藥物使用成為不可或缺的習慣。在研究二 的測量中,也看到「矛盾控制」與「慣性平衡」者在PSS 的得分較「過渡情態」高,

符合研究一的描述。

三組在「失眠嚴重度」量表上的平均得分呈現顯著差異,且差異型態為「矛盾控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與「慣性平衡」顯著大於「過渡情態」。參考過去研究,「矛盾控制」與「慣性平衡」兩 組在「失眠嚴重度量表」的平均得分屬於中度失眠,而「過渡情態」屬於閾下失眠(Bastien, Vallières, & Morin, 2001),也就是失眠嚴重度較高的狀態下,使用者對於藥物使用的頻 率亦相對較高。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是,對較為頻繁使用安眠藥物的「矛盾控制」與「慣 性平衡」者,其失眠症狀仍未緩解,這個結果與過去研究一致,也就是安眠藥物的使用 並不會完全解決失眠症狀(Krakow et al., 2010)。另一個與失眠嚴重度相關的指標為睡前 激發狀態,三組在「認知激發」與「生理激發」兩個指標的平均得分未呈現顯著差異。

參考過去研究,可以發現本研究的受試者在PSAS 中「認知激發」與「生理激發」(23.98、

14.83)的平均得分較接近原發性失眠組的得分(23.58、15.91)(詹雅雯 et al., 2009),

安眠藥物長期使用者具備較一般好眠者高的認知活躍程度,及較為活化的自主神經反應,

上述的反應亦為發展與持續失眠症狀的重要因子。而這樣的過度激發反應不會因為使用 藥物而改變,因此,除了使用安眠藥物來緩解失眠症狀,臨床上可以合併採用其他可減 少過度激發狀態的治療策略,例如認知治療與生理回饋治療法,來協助使用者減少睡前 認知的活躍程度以及自主神經反應。

在負向情緒部分,三組在「貝克憂鬱量表」的平均得分呈現顯著差異,且差異型態 為「矛盾控制」與「慣性平衡」顯著大於「過渡情態」。也就是用藥頻率較為頻繁的「矛 盾控制」與「慣性平衡」者在憂鬱情緒的自評嚴重度較使用頻率較低的「過渡情態」高。

細探三組在「貝克憂鬱量表」的得分,其平均分數皆落於正常狀態(18 分以下)(盧孟 良等人., 2002)。由於 BDI-II 的題目是症狀取向,因此一些研究探討不同疾病族群當中 最恰當的憂鬱症切截分數,在針對失眠患者的憂鬱切截分數,研究建議敏感度與特異性 最適切的切截分數為17 分(Carney, Ulmer, Edinger, Krystal, & Knauss, 2009),本研究的 受試者之平均分數低於17 分,亦未落于失眠患者的憂鬱切截範圍。推測可能的原因是,

由於在研究設計上為避免情緒疾患干擾研究結果,因此在收案時以診斷式晤談的方式排 除憂鬱症患者進入研究,即使先前有憂鬱疾患診斷,目前情緒症狀已緩解達一個月以上 才會納入研究收案。因此,三組的憂鬱症狀分數較低應與收案的標準有關。而在焦慮症 狀部分,三組在「貝克焦慮量表」的平均得分未呈現顯著差異。細探三組在 BAI 的平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均得分皆屬於輕度至中度的焦慮(10-18 分)(車先蕙等人., 2006),然而針對失眠患者在 BAI 上最適切的焦慮切截分數,研究發現由於焦慮與失眠在症狀上重疊性很高,不但無 法找出適切的切截分數,在許多題目上的鑑別度亦不佳,因此研究者建議對失眠患者的 焦慮測量,應採用其他更有鑑別度的測量工具(Carney, Moss, Harris, Edinger, & Krystal, 2011)。本研究使用 BAI 目的並非為了由安眠藥物長期使用者族群中找出焦慮患者,然 而若BAI 的分數同時反應的是失眠與焦慮,而非焦慮本身,則本研究欲利用 BAI 分數 來比較三組焦慮程度的差異性之目的就可能會被失眠症狀影響,無法單純顯示三組在焦 慮狀態的差異。

關於安眠藥物長期使用者在性格特質與情緒調節策略上的比較,研究結果顯示三組 在TPQ 與 ERQ 上的平均得分未呈現顯著差異。Cloninger 的三向度性格假設各性格特 質由不同的神經遺傳機制所控制,在「追求新鮮感」部分屬於行為激發系統(behavioral activation system),由多巴胺所調節,指的是個人會為了尋求刺激而啟動行為;「迴避傷 害」部分屬於行為抑制系統(behavioral inhibition system),由血清素調節,反應在行為 層面上指的是個人會為了逃避嫌惡刺激而抑制行為;「酬賞依賴」部分屬於行為持續系 統(behavioral maintenance system),由正腎上腺素所調節,指的是個人會為了酬賞而持 續行為(Cloninger, 1987)。根據上述概念所編制的 TPQ 在因素分析的結果後確立出第四 個向度「堅持性」(Stallings, Hewitt, Cloninger, Heath, & Eaves, 1996),指的是在負面狀 態下仍能持續從事特定行為的特質。比較其他物質使用的性質,使用安眠藥物的原因並 非追求刺激,而是逃避失眠症狀,服藥後所得到的是自然睡眠,而非特定酬賞。因此,

使用頻率較高的「矛盾控制」與「慣性平衡」者,應有較高的「迴避傷害」特質,然而,

由於研究結果未達顯著,後續研究應納入較大樣本,或與未使用安眠藥物的失眠者做比 較,才可進一步了解「迴避傷害」特質是否與用藥傾向有關。除了失眠症狀,安眠藥物 長期使用者的負面情緒亦是影響用藥的重要症狀向度,研究結果顯示三組在ERQ 的各 調節策略上未呈現顯著差異,過去研究關於情緒調節的策略,除了研究採用ERQ 量表 中所測的三種調節策略,亦包含「接受」(acceptance)、「迴避」(avoidance)、「問題解 決」(problem-solving)與「反芻」(rumination)等(Aldao, Nolen-Hoeksema, & Schweizer,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010),本研究採用的情緒調節量表並未廣泛地納入各項情緒調節策略,同時亦未考量

2010),本研究採用的情緒調節量表並未廣泛地納入各項情緒調節策略,同時亦未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