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節 慢性失眠、物質使用與長期安眠藥物使用的機轉

4.2 物質使用的病理模式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上述失眠的病因模式描述了失眠如何由短期發展為長期的機制,同時提供研究者與 臨床工作者在面對失眠問題時,能有一個完整且宏觀的視野與架構。回到安眠藥物長期 使用的現象中,關於如何形成安眠藥物長期使用,目前在理論上欠缺完整且深入的理解 架構,實難解釋不同患者間存在著相異的安眠藥物服用型態與歷程。為了能對安眠藥物 長期使用的現象有更全面與深入性的理解,我們需要一個更為聚焦的模式來陳述安眠藥 物長期使用的現象。

臨床上長期安眠藥物使用者除了抱怨慢性失眠,也經常會描述對於安眠藥物的心理 需要,例如「有時吃下去就覺得可以安心睡覺了」、「如果沒吃藥會一直想到藥物」等 描述,這些描述與物質使用的現象相似,因此,對物質使用相關理論與病理機轉的了解,

也可提供我們理解安眠藥物長期使用的理解角度。

4.2 物質使用的病理模式

物質使用疾患(Substance use disorder)指的是一種不當的物質使用模式,在新版 的精神疾病診斷手冊中(the Fifth Edition of 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簡稱 DSM-5)(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將物質濫用

(Substance abuse)與物質依賴(Substance dependence)兩個診斷合併為「物質使用疾 患」。過去有許多理論模式試圖說明物質使用行為的機轉,例如早期的「道德模式」(Moral Model),也就是將物質使用視為較差的個人道德選擇。Freeman(1992)整理出三種 常用的解釋模式,「疾病模式」(Disease Model),將成癮視為一種疾病與醫學問題,

此模式提供了符合成癮疾患之診斷的訊息閾值(threshold),同時也視藥物為治療成癮 疾患之合法途徑;「適應模式」(Adaptive Model),認為某些內外在問題或不良環境,

會導致個體缺乏社會所期許的自信與能力,因此藉由對某些物質成癮來適應生存;最後 是「生活方式模式」(Way-of-Life Model),認為成癮是因為個體在多重面向的生活方 式或角色上無法取得平衡,因此需要使用物質來暫時得到掌控感,進而形成持續性、破 壞性的成癮生活方式。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上述的分類方式對物質使用提供了一個概念性的理解,同時,有許多理論是植基於 某些特定成癮物質的研究所發展出來。Skinner 與 Aubin(2010)將這些模式區分為以 下五類,包括以制約理論為基礎的模式、以認知科學為基礎的模式、生理心理性模式、

神經影像學相關模式,以及以動機理論為基礎的模式(Skinner & Aubin, 2010)。

在以制約為基礎的成癮相關理論中,強調持續的物質使用是為了消除戒斷症狀以避 免耐受反應。這類型理論發展較早,且深受行為主義的影響,其中,「戒斷模式」

(Withdrawal Model)強調物質相關的刺激線索與物質使用行為形成制約聯結,個體一 旦停用或減少使用該物質,就會產生戒斷症狀(圖2.4.2.1)(Drummond, Cooper, & Glautier, 1990);「補償反應模式」(Compensatory response model)則強調物質使用會帶來愉悅 感受,但由於耐受反應的產生(造成愉悅的感覺下降),個體為了維持衡定感覺所以持 續使用,甚至提高成癮物質的使用劑量(Siegel, 1983);「誘因理論」(Incentive model)

則認為持續的物質使用是為了降低或消除戒斷症狀,同時,使用物質本身會導致多巴胺 的釋放並產生愉悅感,因此形成正增強,導致物質持續使用的模式(Stewart, De Wit, &

Eikelboom, 1984)。

圖2.4.2.1 戒斷模式(改寫自 Drummond 等人, 1990)

以認知科學為基礎的模式中,強調訊息處理的歷程,同時重視記憶與決策的歷程。

例如「負增強情感處理模式」(Affective processing model of negative reinforcement)強 調負向情感是物質使用行為的關鍵要素,即便各種物質引起的戒斷症狀不盡相同,然而 負向情緒卻是當中共有的重要症狀。Baker 等人假設強烈的負向情感會干擾個體對於使

血中藥物濃度降低

(UCS)

戒斷症狀

(UCR)

環境相關刺激、線索

(CS)

制約的戒斷反應

(CR)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用物質行為的因應與處理能力(Baker, Piper, McCarthy, Majeskie, & Fiore, 2004),在物質 依賴形成的初期,當物質在血液中的濃度下降,個體會由內在偵測到負向情感的線索,

此時便會持續使用物質以解除戒斷症狀中的負向情感。此行為持續並重複發生,往後將 形成既定的行為模式,也就是物質使用會成為個體降低負向情感的主要因應行為。在長 期使用該物質且已形成物質依賴的情況下,負向情感的產生不僅僅是因為停止使用藥物 所引發,當外在的情緒刺激與壓力造成負向情感產生時,個體都可能引發物質使用的因 應行為。除了說明負向情感在長期物質使用的形成歷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該理論更 進一步說明負向情緒對於認知歷程的影響。Baker 等人提出在負向情緒之下,個體對於 訊息的處理模式會由冷系統(cool system)轉移到熱系統(hot system),造成認知歷程 的改變。個體在冷系統的訊息處理模式下能適當地利用認知資源,待詳細評估長期記憶 裡的資訊後再作反應,此時物質使用行為雖然可能受到意識之外的注意力偏誤與自動化 行為的影響,但認知決策歷程仍能保有一定的控制力。然而,當個體處於熱系統的訊息 處理模式下,則會專注於處理外在威脅,而以逃避或去除負向威脅為主要的行為反應傾 向,此時,由於對威脅相關刺激所形成的注意力偏誤,以及受到以降低負向情緒為主要 的反應傾向選擇下,對威脅性刺激的注意力偏誤進入到意識層次中,阻絕了認知歷程的 理性評估,此時個體難以將注意力移轉到其他與威脅刺激無關的內/外在線索,進一步 影響決策行為,增加再次使用藥物/物質的可能性(圖 2.4.2.2)。

圖2.4.2.2 負增強情感處理模式(改寫自 Baker 等人, 200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根據社會學習理論,Marlatt(1985)提出「結果預期理論」(Outcome expectancy model),提出個人的行為受到對結果預期的影響,結果預期包含使用物質的正向與負 向經驗,以及過去使用的經驗。除了物質持續使用行為,此模式關注停用後的復發現象,

提出無論是否暴露在物質相關線索下,「自我效能感」是影響個體再度用藥的重要因素 (Marlatt, 1985)。

另一個重要的認知科學模式為「認知處理模式」(Cognitive processing model)。

Tiffany(1990)假設個體在不受限制的情況下熟練的使用物質,此時物質使用行為受自 動化認知歷程所控制,由於是習慣性的,因此不需付出認知努力。一旦物質使用是被限 制或有阻礙時,個體則會增加認知努力去知覺與解釋該阻礙,同時對該物質產生渴想,

形成持續物質使用的行為(Tiffany, 1990)。

在以心理生理性為基礎的理論中,Verheul 等人(1999)所提出的「三途徑生理心 理性模式」(Three-pathway psychological model),假設物質使用型態與相異的個人特 質、動機與神經傳導物質系統有關。由於強調渴想與物質濫用或復發有關,Verheul 更 進一步區分出三種不同類型的渴想,並提出相關神經傳導物質與人格類型。第一類是酬 賞性渴想(reward craving),與 opioidergic/dopaminergic 系統有關、一種不斷藉由物質 使用以尋求酬賞的人格類型;第二類是緩解性渴想(relief craving),與

GABAergic/glutamatergic 系統有關、一種對於內在生理激發或外在壓力事件易有焦慮敏 感性,藉由物質使用以減緩張力或激發狀態的人格類型;第三類是強迫性渴想(obsessive craving),與 serotonin 系統有關,一種因為缺乏衝動控制、情緒失調而強迫性的物質 使用人格類型(Verheul, van den Brink, & Geerlings, 1999)。

另一個重要的生理心理性理論是 Robinson 與 Berridge(1993)提出的「誘因敏感性 模式」(Incentive sensitization model)(圖 2.4.2.3),在開始使用物質之後產生愉悅感,

使得大腦對於物質相關刺激的表徵更為顯著,並誘發大腦分泌多巴胺(dopamine)。該 理論假設長期物質使用會導致相關神經傳導物質的過度敏感化,增加該成癮物質對個體 的吸引力,使得個體不斷想要得到或使用該物質(Robinson & Berridge, 199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2.4.2.3 誘因敏感性模式(改寫自 Robinson 與 Berridge, 1993)

「決策的統一理論模式」(unified theory of decision-making)也是重要的生理心理 性理論之一,由Redish 等人提出,由於決策是由一連串複雜的思考路徑相互影響後最 終的結果,因此成癮行為是適應不良的決策結果,當中,神經傳導物質的失調也會影響 思考的路徑。Redish 等人提出大腦在決策時的兩種運作系統,第一種是「計畫系統」

(planning system),是較具有彈性且耗時的計畫導向系統;第二種是「習慣系統」(habit system),是一種較不具有彈性且快速的行動導向系統(圖 2.4.2.4)。在物質使用的初 期,啟動的是計畫系統,但是在慣性的使用後,則由習慣系統所主導決策。Redish 等人 提出十種脆弱特性,在決策過程中影響決策系統運作,導致失敗的模式,最終形成成癮 疾患。例如脆弱性一「偏離恆定狀態」,指的是當個體經驗到戒斷症狀時,為了維持恆 定,則會影響計畫系統導向物質使用的行為。脆弱性七「高估結果」,指的是持續性的 物質使用與多巴胺分泌,導致高估物質使用的價值,影響習慣系統的運作形成個體機械 性的使用物質(Redish, Jensen, & Johnson, 200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2.4.2.4 決策的統一理論模式(改寫自 Redish 等人, 2008)

腦部的神經影像學研究提供了物質使用的神經生理基礎,研究多採用線索誘發典範 或微小劑量的成癮物質刺激,來探討相關腦部活動。由於各研究所關注的成癮物質相異,

研究結果對於成癮相關的特定大腦區塊迄今尚未有一致的定論。

最後,動機理論中,提出持續的物質使用是複雜決策架構下的結果。例如 Breiner 等人(1999)所提出的「多重向度矛盾模式」(multidimensional ambivalence model),

認為成癮的核心特徵即是成癮個體同時處在高度的想要得到(渴想)與逃避(嫌惡)物 質的狀態下,此時便會產生矛盾的態度(圖2.4.2.5)。此模式整合幾個重要的因子,包

認為成癮的核心特徵即是成癮個體同時處在高度的想要得到(渴想)與逃避(嫌惡)物 質的狀態下,此時便會產生矛盾的態度(圖2.4.2.5)。此模式整合幾個重要的因子,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