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布勞代爾的《地中海史》

在文檔中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頁 123-126)

《菲力普二世時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 年;唐家龍、

曾培耿等譯,上下冊,1,018 頁(台灣商務印書館,2002 年)。

布勞代爾這本博士論文在 1949 年出版、1966 年大幅修訂後,不斷被譯為多國語 文。這本書為什麼那麼有魅力?貢獻何在?

在一千多頁的篇幅裡,並非頁頁珠璣,因為他的文體是描述性的,過度細節與注 重事實,常在好幾頁之後還看不到一個具體的論點,有時讓人會沮喪。本書的價值,

是啟發我們如何用不同的眼光,去觀察這個既具體而又千變萬化的海域,去構思不同 的歷史概念。這種歷史形象構圖的思考方式,才具有長久的生命力。

要欣賞的,是《地中海》的整體造型,而非細部的磚瓦,因為那不是有大史識的 史學家,所要呈現的部分。他後來出版的名著《資本主義》(1979)與《法國史》(1986),

其中的主要觀念,都已在《地》出現過了。這些概念包括:長時段、趨勢變動、事件、

經濟世界、經濟重心變遷說、輔助性的敵人……等等。

本書首篇是從人文地理的觀點,呈現大地中海域的環境特色,所對應的歷史時間,

是作者最注重的「長時段」(以世紀為單位)。這些地理與環境上的特殊狀況,深刻 地影響此海域內,各族群的活動型態。第二篇是從「趨勢性變動」(以幾十年為單位),

來觀察地中海域經濟、政治、社會結構等面向的「整體性」變動;也就是從宏觀、社 會性時間的觀點,來看人類的行為。第三篇是典型的事件史,作者表現出豐富的細節 知識與熟練的手法,但卻視這類題材為「歷史的泡沫」,只是表層現象,數目眾多卻

124

數量說:貨幣存量與物價水準之間,有緊密的或比例的關係。

英語系的地中海研究者,對《地》的架構設計較無意見,但對檔案資料運用、具 體問題則有異議。半世紀以來評述此書的文章很多,多從各自熟習學門的角度(如西 班牙外交史、海戰史等等)評論,較少見到經濟史學者有系統的批評。美國新經濟史 學者多持負面看法,例如 1993 諾貝爾獎得主經濟史學者 Douglass North 認為,此書 是一本藝術作品,年鑑學派並未對經濟史提供有助益的見解。

布朗大學的名史學者 Anthony Molho 認為:「《地》在跨越美國專業歷史人士的 群島時,就像是一艘失去蹤影的船。《地》當然沒有轉變美國歷史學界著述的風貌,

它也沒有改變美國大眾文化對地中海的傳統形象,也沒有因而在美國開創出一種布勞 代爾學派式的歷史寫作風格。」本書在各國所得到的評價不同,這是個值得再探討的 有趣問題。

原刊於《中國時報》 2002 年 7 月 14 日

附錄 4

在文檔中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頁 12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