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3 總結

在文檔中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頁 131-138)

對任何傑出史學家來說,要寫一部 15-18 世紀間的資本主義發達史,都不是一件輕 易的事。如果要達到布勞代爾的「總體史」目標,那恐怕會更困難。很令人敬佩地,布

132

勞代爾投入 25 年的光陰,完成設定的目標。我對這本名著的綜合印象,可以用一項比 喻來表達。

以家庭內常用的燈泡為例,如果電力轉換為亮度的效率不高,燈泡很快地就會燙 手;也就是說,電力耗在熱度上的比例,大於轉換為亮度的部分。我們對傑出史學家所 企求的,當然是亮度(歷史的洞識),而非熱度(出版界與讀書界的熱潮)。我 40 歲時 認為,這套書的熱度大於亮度;我現在 55 歲,認為這三冊的亮度和熱度相當;20 年後 75 歲時,應該會認為亮度大於熱度。

資本主義史必然會一而再地改寫,布勞代爾的三冊鉅著,也必然會一而再地被引 述。理由是:(1)在 20 世紀寫作資本主義史的歷史學者當中,他是很具代表性的一位,

也提出了他獨特的資本主義發展史觀。(2)他把與這項題材相關的新舊文獻,都摘述引 用到了,日後的研究者,必然能從書後附註的書目裡,得到相當的啟發。(3)書內所附 的諸多地圖、圖表、統計數字、相片、圖畫,都是很有用的視覺輔助,有時甚至比正文 還更具吸引力。

出版一世紀之後(2079),這部著作必然還會流傳,不只是它那種百科全書式內容,

所帶來的強烈吸引力;更因為它在架構、概念、論證方面,所引發的高度爭辯性。

原刊於《中國時報》2000 年 2 月 26 日 2006 年 12 月 9 日修改結論

《告別施捨:世界經濟簡史》

Gregory Clark (2007): A Farewell to Alms: A Brief Economic History of the Worl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xii + 420pp. $29.95 cloth.

本書作者克拉克在經濟史學界的知名度相當高,作品時常出現在經濟史的專業期 刊上。較特殊的是,他很少用數學方程式和計量迴歸,通常只用簡單的圖表和幾何圖 形就夠了。他的文章品質高又容易理解,2005 年曾以一篇論 1209-2004 年間英國勞動 階級狀況的文章,刊在芝加哥大學出版的頂級期刊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上,

內容直接、簡單、透徹、有新意、有洞見。這是值得倣效的寫作方式:用基本的分析 方法來處理普通資料,得出有意義的創見。

本書是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西方世界經濟史叢書」的第 14 本,中文世界對其中 的第 4 本較熟悉:Kenneth Pomeranz 的《大分流》(The Great Divergence,2000)。《告 別施捨》這本書名(A Farewell to Alms),應該是倣自海明威 1929 年的著名半自傳體 小說《戰地春夢》(A Farewell to Arms,又譯為《永別了,武器》)。對英文讀者而言,

這是聽起來很熟悉的書名,但內容完全不同:世界經濟簡史。

作者 1957 生於蘇格蘭,今年正好 50 歲,目前是加州大學 Davis 校區經濟史教授 兼系主任。1979 年從劍橋大學畢業(主修經濟學與哲學),之後進哈佛大學經濟系,

1985 年取得博士學位,之後在史丹佛和密西根大學任教。他的主要探討興趣,是「長 時期」的經濟成長、國家財富的研究,主要的研究對象是英國與印度。

本書的主旨,從書衣上的簡介,是要回答下列問題:為什麼世界上的某些地區會 這麼富裕,而其他地區又那麼貧困?為什麼產業革命(伴隨著前所未見的快速經濟成

134

克拉克反對 Jared Diamond(戴蒙)在《槍礮、細菌與鋼鐵》內的論點,說天賦資源(例 如地理環境)對國家的貧富會有重要影響。

整體而言,我認為第 1 章綜述全書的方向、旨要與見解,寫得還算有吸引力。其 中最重要的是圖 1.1 內,那條在 1800 年之前低水平的固定馬爾薩斯陷阱線,以及 1800 年產業革命之後,貧國與富國雙方大分歧的示意圖。本書有兩項特色,一是穿插不少 相當有用的相片,對比貧富狀態的落差;二是有大量的統計表格和圖型。這些都是從 作者 20 多年來蒐集建立的資料庫整理出來,很少見到把這麼多各文明的古今數據湊在 一起,製作出這麼有用的好圖表。我認為這些圖表都相當有說服力,對作者的訊息傳 達也有顯著助益。

第一篇(2-9 章)中,我最推崇第 2 章。這是我所見過對馬爾薩斯陷阱這個概念,

解說得最完整、最有說服力、最有啟發性的文章。在此之前,我對這項概念只有單點 式的模糊概念,讀完本章後我才有較整體性的理解。我認為此章的內容、邏輯、證據、

圖表、理論推導,都是很可以學習的範本:圖 2.1 至 2.5 的幾何圖型解說很清晰,這是 理論性的建構;圖 2.5 以統計數據標示出 1200 至 1800 年之間,英國平均每人所得(橫 軸)和人口(縱軸)之間時進時退的狀況。圖 2.6 和圖 1.1 相對照來讀,有效地幫助我 看清楚,什麼叫做「無法逃脫馬爾薩斯陷阱」。這是我對全書最感激的地方。

現代經濟學的分析架構與思考邏輯,是建立在已經逃脫出陷阱之後的狀況,所以 在閱讀此章時,一下子不容易體會作者的邏輯。舉例來說,在馬爾薩斯陷阱之下的世 界(人口成長率大於糧食成長率),任何會增加死亡率的事情,例如戰爭、動亂、疾病、

公共衛生惡劣,反而會提升生活水準:因為這些事會造成許多人死亡,社會上搶奪糧 食的人口減少,平均每人的生活水準因而改善。相反地,任何會減少死亡率的事情,

例如醫療進步、公共衛生條件改善、社會和平與秩序,都會使人口增加,反而會使平 均每人的糧食減少,降低生活水準,

因此,我們現在認為的美德,包括清潔乾淨、和平紀律、糧食安全存量、所得平 均、慈善義行、努力工作,在馬爾薩斯模型內,都是屬於有害生活水準的惡行。相反 地,我們現在公認的惡行,例如衛生條件差、殺嬰、墮胎、貧富不均、自私懶惰、荒 年,反而是有助於提高個人生活水準的美德。

第 3 章的主題,是對比 1800 之前與之後,貧國(如馬拉威)、富國(如英國)和 原始部落(如波斯瓦納!Kung 族)的各種生活水準:工資、物價、卡洛里、蛋白質。

作者以具體的數字,告訴我們兩件違反直覺的事:(1)原始部落每天攝取的蛋白質和卡

136

(efficiency gain)大幅增長。而這種效率的增長,主要得自創新與因之而得的「外部 效果」。此章寫得簡潔有力,內容合情合理。

(2)第 11 章就相對地不易讀懂。作者的主軸是要批評下列三種學說,無法解釋產業 革命之所以會發生的原因。

(a)外生成長理論(exogenous growth theories),即外在的法律、政治與社會性制度,

會有效地幫助產業革命發生,也就是「制度決定表現」論。他批評制度學派的人歷史 知識不足,單是在制度上有效率,若基本糧食不足,逃不出馬爾薩斯陷阱,再好的制 度也都枉然。這小節他寫了 7 頁半(頁 210-7),牽扯不少較間接、甚至不相干的內容,

減弱了說服力。

(b)多重均衡理論(multiple equilibrium theories,頁 218-23),我左看右看,雖然明 白個別段落的大概意思,但還是很難拼湊出具體圖像,也無法具體理解作者的重要論 點。更奇怪的是,接下來插入 3 整頁批評人力資源(human capital)說,主要是在反 對 Gary Becker 等人的見解。我猜測作者的目的之一,是要推翻制度學派的觀點,可 是突然出現這不相干的小節,既突兀又缺乏說服力。

(c)最後的內生成長理論(endogenous growth theory,頁 226-8)只有 2 頁,主要的 論點是,在產業革命之前這一大段長時間內,經濟系統內的某些特徵,已經創造出現 代成長的「前提條件」。也就是說,不必等待有外來資本、技術、創新這類的誘發,產 業革命也會自動發生,會產生高效率的成長。克拉克認為以上這三種理論,都無法解

釋 1800 年的產業革命。

此章的內容讓人讀得很辛苦,又沒立即提出作者的對照性新觀點。這是第二篇的 理論架構,我認為過於晦澁,缺乏深刻說服力。

第 12 章將近 30 頁(230-58),談英國的產業革命實況,寫得非常好,這是他最拿 手的題材,統計圖表尤其精采有說服力,我覺得 12 章和第 2 章是本書最成功的部分。

但接下來的第 13 章,論中、印、日為何無產業革命,我認為這是一大敗筆。他在 最後一段的總結,解說中國和日本為何比英國遲緩:「有兩項重要因素或許可以解釋這 個現象。在 1300-1750 這段期間,中日的人口增長比英國快。但是中日這兩個社會的 人口系統,和英國富裕人家相較之下,繁殖率較低。」他會這麼說,是因為他在圖 13.4 對比清朝皇族的生育率,遠低於英國的富人,甚至在 1770 年之後,還低於英國的一般 平民。

我覺得此章的內容太單薄,只用皇族(富人)的繁殖率,根本無法解釋為何中國 無產業革命。托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Anna Karenina,1877)這本小說的開 場白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克拉克用英國產業革 命成功的架構,套在中國的個案上,等於是用幸福家庭的架構套用在不幸福的家庭上,

而沒有具體解釋,這個不幸家庭的悲慘問題所在。克拉克的這種邏輯與方法完全不恰 當。其實他只要從 JSTOR 資料庫稍微搜尋一下,就可以在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e Change 這本期刊,找到 Yifu Lin (1995):“TheNeedham puzzle:why theindustrial revolution did not originated in China” 和 Kent Deng (2003): “Development and its deadlock in Imperial China, 221 B.C. - 1840A.D.”這兩篇論文,說明中國為何沒有產業革 命,也可以知道他的論點,距離中國的史實有多遙遠。

第 14 章論產業革命對社會的長期影響,長達 28 頁,其實都是簡單易懂的圖表,

沒有多大啟發性。

第三篇(15-17 章)有兩項明確的主題:(1)第 15 章解說 1800 之後,世界各國的 經濟成長狀況,對比貧富國之間的驚人落差。圖表與相片都呈現得很好,簡明易懂,

無可批評之處。(2)第 16 章以英國、印度為例,說明在 1800-2000 年這段期間,造成貧 富國差距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貧國的產業生產效率太差。這是顯而易見的事,應該沒 人有異議。但我認為應該還有其他重要因素,包括傳統的因素如資本不夠、教育水平

在文檔中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頁 13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