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1 架構與內容

在文檔中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頁 126-131)

1.1 結構

這套三部曲的第一冊,是作者在 1952 年依他老師費夫賀(Lucien Febvre, 1878-1956) 之囑而寫的,1967 年由巴黎的 Armand Colin 出版,收錄在《世界的命運》(Destins du Monde)叢書內。他之所以會寫那一冊,主要是當時他已投入許多心血,研究工業革命前 的歐洲經濟,Febvre 囑他先摘要出版。

出版之後,作者有兩項不滿意的地方:(1)一本沒有註解的經濟史著作,說服力必 然大減。(2)他對這個領域的接觸愈廣、領會愈深,就愈發地疑惑。因為他觀察到的現 象,似乎與他所熟知的理論相牴觸,例如 Werner Sombart 和 Josef Kulischer 對資本主義 的理解,布勞代爾認為他們雖然舉證豐富,但在觀點上有一種傾向,就是把經濟活動當 成一種「均質的實體」來看待,也認為唯有透過統計數字,才能理解經濟史。

此外,一般歷史著作也傾向於把重點放在歐洲本身,好像其他的世界並不存在。他 們常把歐洲描述成一個逐漸邁向理性化的市場,終於累積出工業革命的果實;而且把工 業革命看作分水嶺,把歷史切成一個工業化之後的現代社會,和一個工業化之前的傳統 社會。布勞代爾對上述的看法相當不滿意,在長達 25 年的閱讀、整理、擴充之後,終 於在 1979 年出版了這套三部曲。他把第一冊擴充改寫,換了書名《日常生活的結構:

可能的與不可能的》,同時也把初版未附上的註解儘可能復原。

肉眼能輕易觀察到的經濟活動,例如店鋪的交易、工廠的生產,是了解經濟現象的 起始點。作者提醒我們,在觀察長期的經濟活動變化時,不能只把眼光放在顯而易見的 活動上,應該要體察影響這些表面現象的深層因素;而這些面向卻常被忽視,或雖然被 理解,但未賦予公平的歷史分量。

他提出一個「三層經濟活動」的概念,來彰顯 15-18 世紀歐洲經濟的特質,同時也 可應用在亞非美等幾大洲的情況。作者認為,經濟活動中的最底層,是日常生活性的生 產與交易活動,並無正式的組織;這類活動的地理半徑很短,只限於城鄉或稍大的區域 內。第一冊就是以這種「日常生活的結構」,作為主要探討對象。

第二冊《貿易的活動》,探討再往上一層的經濟活動:較具規模的區域性(各省或 鄰近諸國之間)商業體系,是如何茁長發達的。第三冊把範圍再往上,推到國際與洲際 的層面,以「經濟世界」為探討的單位:在經濟階序(hierarchy)頂端的那群人,如何藉 著控制與操縱交易,來追求利益。例如 18 世紀的阿姆斯特丹,或 16 世紀義大利熱內亞 的富商,他們掌握了金融體系網路的核心,可以在千里之外控制生產、貿易,或甚至攪 翻各地區經濟活動的秩序。這種網路的完成,給近代資本主義的運作與成長,提供一塊 肥沃的土地。

這三層的經濟活動之間並非相互排斥,而是並存共生的。最底下的一層,當然是各 民族都早已有之;第二層是 15 世紀左右,才在西歐有較具體的雛型;第三層更晚到 17、

18 世紀,才稍微完整。各大洲內各國的經濟發展情況不一,這三層經濟活動出現的時 代不同,占國民生產額的比例也不同。

從書中的脈絡看來,這個分析架構似乎不是一開始就擬好,而是隨著對題材的了 解,才逐漸意識出來。作者在全書導論(I:24)中說:他擔心讀者會對這種三分法質疑,

例如,作者是用哪些標準,來切分第二冊的市場經濟與第三冊經濟世界的歷史素材呢?

市場經濟和資本主義是區分得開的概念嗎?他遲疑許久之後,才決定以「市場經濟」(注 意:這是有實質交易的「市場」活動,而不是現代經濟學所說的「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 作為中間那一層。他認為這種三分法,不但適用在 15-18 世紀的西歐,甚至在今日仍然 具有解釋力。

在寫作方法上,作者有意避開理論性的探討,而專注於「具體的觀察與歷史的比較」

128

(I:25)。因為他很明瞭,學界對「資本主義」這個名詞,有太多不同的觀點與理解(宋 巴特、韋伯、Tawney 等人之間,就有很大的認知差距)。如果再加入理論的面向,必然 會更陷入沼澤,倒不如以實例的舉證,來說明自己對資本主義這個概念的理解。透過史 實的陳述,會更能彰顯出 15-18 世紀之間,資本主義發展的過程中,真實生活的豐富性、

複雜性與異質性。

他並不是要向讀者證明某項理論、假說、觀點,而是想要描述 15-18 世紀之間,人 類的經濟活動出現了一種新型態,被 19 世紀末以後的人稱為資本主義。作者所要呈現 的,是這段時期緩慢醞釀與發展的動態過程,以及與其相互影響的因素,而不是去分析

「資本主義」這個概念本身。

1.2 內容

第一冊:物質生活

第一冊內的題材差異性最高,所需要掌握的原始資料、他人的研究成果、統計數據 最龐雜,資料的可信度也較低。本冊的內容,大都是食衣住行、技術、貨幣、市鎮等複 雜的事項,很難用一個或數個架構,把這些資料串成具有邏輯性的結構,這是題材上的 先天性弱點。

作者為什麼要花那麼大的心血,寫他認為最困難、最不容易從中提出有意義命題與 理論的第一冊呢?因為他認為,要掌握工業革命之前的經濟活動範疇,要體會出它的深 度與厚度,這個環節是不能逃避的。

布勞代爾認為,每個時代在經濟生活方面,都有它的底與頂,這也就是本冊的副標 題:可能的與不可能的。在日常生活中,電視與飛機在二次大戰之後是可能的,而在 20 世紀初是不可能的。今日不可能到太空和海底觀光,下個世紀則有可能成真。透過

「可能與不可能」這個上下限度,可以掌握不同時代人們的努力與成就。

他並不是以最尖端或最劣等的情況來衡量,而是透過前述日常生活的各種要素(衣 食住行等),來彰顯各時期的進步與停滯。這是個有意義的觀察點。他的研究顯示,在 15-18 世紀之間,人類並未能有效突破大自然的約制條件,達到原本是可能的限度。

以陸地運輸為例,雖然在 1830 年代時,西歐已有相當好的交通網路,但仍未達到 當時可能的最高限度。火車的發明與普及,使得交通網路大幅增加,所需的費用平民化,

這才達到 19 世紀中葉的可能限度。人類的經濟活動,就是一直在把這條可能的界限,

往外、往上推展。

在這個概念下,作者要回溯地界定出,15-18 世紀之間這些可能曲線的變動情形。

試想,如果能透過時光隧道,去伽利略、休謨、盧梭、笛卡爾等人的家裡住幾天。最讓 人印象深刻的,或許不是這些名人的智慧,而是他們的生活環境與方式:照明、取暖、

食物、醫療等等。經歷工業革命、兩次世界大戰、技術與糧食突破等激烈動盪過程的人 類,如果能逆著時光,去了解 15-18 世紀之間(即封建制度之後與工業革命之前),就 長期的眼光來看,為什麼有過停滯性的局面?經過哪些醞釀與醱酵,才能導致工業革命 的突破?從這些過程中,可以找出哪些律則嗎?

這種對日常生活結構的研究,另有一層意義。日常生活的習俗與細節,雖然沒有大 理論可談,但它反映了大多數人在長時期內反覆進行的活動。這種細微但重要的動態變 化過程,是建構某個時代社會經濟史的絕佳材料,但卻又因其細微,反而常被歷史學者 忽視。雖然它是經濟活動的底層,但也是影響上面兩層的根基;反過來說,它也是上面 兩層活動的接受者。忽略了這個面向的研究,對經濟活動的理解,就缺了一個重要的環 節。

第二冊:經濟生活

「物質生活」與「經濟生活」這兩個面向的交會形式,有上百種不同的面貌:市場、

攤販、店鋪...。本冊分析這些不同的交易形式,從最基本的物物交換,到成熟的交易 行為。作者試圖從所描述的史實中,捕捉此時期經濟生活的律則與機能,看看是否能建 構出一套經濟「通」史,或者是建構出一套「文法」、一種「模式」、一種「類型」。宣 稱這項目的之後,作者在「前言」(II:21)表明要這麼做的話,必須涵蓋社會面、政治面 和經濟面。

布勞代爾提出一項啟發性的結論。他認為在 15-18 世紀之間,公平自由競爭的經濟 活動,在最低層的日常交易中較常見到(如菜市場)。但在較高層次的交易活動中(如 批發、遠程貿易、金融兌換業),反而是以投機、市場獨占、價格控制等行為為主,因 而累積了財富與權勢,不可避免地造就了社會的寄生階級(II:22, 227-8)。

也就是說,15-18 世紀之間的經濟活動,造就了一個新的社會階級:商人。而商人

130

之間也有差序性的高低:從國際性的大資本家,到地方性的中小型富商,而這整個商人 階級(經濟活動性的),是附著在一個深厚的平民百姓階級(日常生活性的)之上。

本冊前兩章用相當大的篇幅,詳細描述市場交易、攤販、店鋪、市集、證券交易的 基本活動與機能。第三、四兩章,說明資本主義的基本意義,以及它在生產、流通等方 面,在本國與在國際之間的行為。最後一章從社會的面向,來看經濟活動的意義。作者 認為,一個多元化的社會必然有多面向的「秩序」,經濟活動的結構性變化,只是其中 的一項「秩序」,它會受到國家角色、文化型態等因素的影響。

第三冊:經濟世界

布勞代爾在第二冊的前言(II:23),說明他在第二冊中並未遵守「連續的歷史時間」,

而只依觀察問題的方便性,把事情依題材而非依史實的時間順序來處理。在第三冊中,

他說要轉回來遵守「世界時間」。他為什麼要用「世界時間」的概念?那是因為第三冊

他說要轉回來遵守「世界時間」。他為什麼要用「世界時間」的概念?那是因為第三冊

在文檔中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頁 126-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