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12 為什麼歐洲的教堂要蓋這麼大這麼久?

在文檔中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頁 66-70)

1979-84 年間,我在巴黎與比利時求學,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在護照允許的地 區內廣泛旅行。當時的台灣護照,規定不准到社會主義國家,東德、匈牙利、波蘭、俄 國、南斯拉夫的領事館會說,我們可以給簽證,但是台灣政府不讓你來。所以我的足跡 就限在北非、西歐諸國與英國。

歐洲的宗教氣氛很重,每到個大地方,就會看到幾座重要教堂,仍歷歷在目,簡單 說五個。一是巴黎的聖母院,終年訪客不斷,其實它的高度與面積只能算中等。我走上 屋頂逛了一圈,對中世紀教堂的設計與建築能力,大為嘆服。雨果的小說《鐘樓怪人》,

就是以此為背景,更讓遊客非到此一遊不可。

第二個印象深刻的,是德國科隆河畔尖聳入雲的大教堂,內部高度 155 英呎。有好 幾張大照片顯示,二次大戰期間科隆被夷為平地,但美軍轟炸時完全沒損傷教堂,因為 他們知道這是重要文化財,炸下去就會結下民族深仇。走入這個哥德式教堂的內部,會 有一種震撼的感覺,實在蓋得既雄偉又藝術。

第三是倫敦的聖保羅大教堂,黛安娜王妃與查理王儲的婚禮,就是在這裡舉行的,

內部高度 103 英呎。我記得是隆冬時去的,有個管理員要我這個不懂禮貌的訪客,進教 堂後要脫帽。

第四是羅馬的梵蒂岡教堂,參觀後才了解什麼叫做教廷。我參觀過梵蒂岡兩次,它 是全世界最漂亮、最雄偉、最豐富、最權威的教堂。走入大廳後,就有嘆為觀止的米開 朗基羅作品,天花板上的壁畫,讓人有天使正在升空的感覺。走到教堂頂端的圓屋頂,

有個金碧輝煌的 mosaic(馬賽克鑲嵌細工圖畫),漂亮得令人目瞪口呆。在中段的寬廣 陽台裡,有 12 尊聖像,各自約有兩層樓高,不知建築時如何搬上去的。教堂內的電梯 寬大,有保養很好的木板,給教會的大老當座椅。附設的雕刻館、美術、圖書館,都豐

富到讓人搖頭。

第五個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法國香檳地區的 Reims 主教大教堂,13 世紀時蓋的,

有許多漂亮的石雕作品。大門的圓形彩色窗上頭,寫了三個讓我印象深刻的拉丁字:

Deo Optimo Maximo。我在 Google 查了一下,有兩種譯法,一是 To God, best and greatest;

二是 To God, most good, most great。我覺得都沒有譯出內涵,但也知道這三個字不容易 翻譯,需要略作解說。

Deo 就是上帝或是神,很清楚。Optimo 是數學上「最適」的意思,Maximo 是「極 大」的意思。這三個字合起來就是:上帝是最大的,同時也是最適的。能同時具備「最 大」和「最適」這兩項條件的,大概也必須尊稱為上帝了。這三個簡單的拉丁字,顯示 中世紀歐洲人的思考已經相當深刻了。

聽說埔里的中台禪寺,建造費用了 30 億台幣。在有大型卡車運輸、有吊車施工、

有電腦可模擬設計的條件下,還需要這麼龐大的經費。我有理由相信,建造梵蒂岡教堂 的總經費,以現代的幣值和現代的施工技術,300 億或甚至 3000 億台幣也蓋不起來(藝 術品要算在內)。

蓋一座大教堂的技術困難很多,有一項肉眼看不到而難度又很高的,是內部空間與 音響聲學(acoustic)的設計。在沒有麥克風擴音器的時代,如何讓講道者的聲音傳達 遍教堂,又不會有迴音干擾,要做好這一點非常不容易,有些教堂就很以聲響的傑出效 果為榮。

現在回到本文的主題:為什麼歐洲每個城市都有雄偉的教堂,有些還要蓋兩三個世 紀?以法國史特拉斯堡的教堂為例,蓋了不知幾百年,至今還有一邊(我記得是右邊)

的大柱子頂端尚未完成。為什麼要用這麼長的時間蓋得這麼大?先看以下的統計表:

城市(國家) 面積(平方英呎) 內部高度(英呎) 建築年代

Amiens(法國) 70,000 144 1220-1290 Bourges(法國) 79,200 117 1199-1265 Burgos(西班牙) 64,600 1221-1568 Canterbury(英國) 55,000 1096-1497 Chartres(法國) 75,000 106 1134-1220

68

Ely(英國) 46,000 1083-1348

Laon(法國) 57,000 1160-1230

Reims(法國) 91,250 1201-1427

Rouen(法國) 不詳 1150-1509

Salisbury(英國) 72,600 84 1220-1334 Strasbourg(法國) 35,000 1190-1439

巴黎聖母院 60,000 1163-1250

有三位經濟學者 Bercea、Ekelund、Tollison 在 2005 年合寫一篇短文,說明歐洲各 地用幾百年的時間,花費這麼大的人力與財力,來蓋超大型的教堂,其實符合經濟學上 的競爭策略。從專業期刊的角度來看,這篇文章寫得不好,主筆者是 Bercea,是個研究 生兼助理。文章還很生嫩,論點不夠堅強,推理也不夠嚴密,思考上也沒多大刺激性,

談不上創意,如果我是期刊主編,可能不會接受。那為什麼還會刊登出來呢?因為他們 用產業競爭的角度,來看歐洲各地競相建築大教堂的動機。故事的主軸很簡單,摘述如 下。

中世紀的歐洲經濟尚未起飛,封建領主的莊園是經濟重心,每年能剩餘累積的部份 不多。當時最能掌控經濟、影響政治的是宗教界,教會所擁有城市土地、農莊、捐獻,

這是其他團體無法比擬的資源。為了維護教會的獨占性特權,最好的策略就是以幾百年 的時間,建築超大型的教堂,把該地區的剩餘資源大幅投入教堂,這有兩點好處。(1) 經濟資源與勞動市場都在教會的掌控下,教會的政治、經濟、宗教實力穩居第一。(2) 不同的宗教(例如基督教),若想進入此地區發展,就很不容易搶到所需的各種資源,

來蓋自己的教堂。

簡單地說,天主教的策略,就是用「超額設備」(excess capacity)的手法,蓋一座 比實際需要還大很多的教堂,來阻擋其他宗教的進入與競爭。換言之,天主教先搶光對 手的可能生存空間,讓自己獨自壯大,然後又以這麼雄偉的教堂(好像是孔雀的漂亮大 型尾扇)來炫耀,一方面吸取更多的資源(磁吸效應),二方面又可嚇阻潛在的競爭者 與威脅者。

教會搶奪經濟資源的常見手法,是以政治和宗教的力量,占有最具經濟價值的土

地,然後在各種市集與交易場所課稅。接著要求商人捐獻報效,用這些錢來蓋教堂,進 行軍事活動(宗教戰爭)。教會是宗教團體,但在經濟資源的搶奪上,卻是個精明獨占 企業家;商人若想要發展大生意或包工程,教會是必須攀結的機構。

教堂更是多重功能的聚會所:政治、宗教的中心,民間生(受洗)死(葬儀)的必 經場所,也是利益交換、磋商、賄賂、糾紛仲裁、節慶活動的中心。反過來說,中世紀 的經濟尚未起飛,哥倫布尚未發現新大陸,如果不興建超大型的教堂,地方經濟怎會繁 榮?勞動市場怎會活絡?政治與工商業的協調、磋商、調解,由誰來做?

簡言之,此文的作者認為,中世紀歐洲教堂要蓋這麼大這麼久的原因很簡單:教會 先掌控地方的政治與經濟資源,然後用超額設備(excess capacity)的手法,以幾世紀 的時間蓋超大型教堂,產生一種 grandeur effect(孔雀開屏效應)。這麼做有三項好處:

一方面鞏固自己的地盤;二方面向潛在的競爭者與威脅者炫耀,阻擋他們進入;三方面 透過這種大型公共建設,繁榮地方經濟,活絡當地的就業市場。

參考文獻

Bercea, Brighita, Robert Ekelund and Robert Tollison (2005): “Cathedral building as an entry-deterring device”,Kyklos, 58(4):453-65.

在文檔中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頁 6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