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17 有用的戰爭

在文檔中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頁 84-90)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大約有三百萬人死亡,損失全國財富的 1/4。1945 年 戰爭結束時,許多西方分析家預測,日本將淪為二、三流的國家。沒想到 30 年內,經 濟上就有「日本奇蹟」的驚人表現。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歷史系教授 John Dower,1990 年在美國人文與科學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 Sciences)發行的刊 物 Daedalus 上,發表一篇引人省思的文章:〈有用的戰爭〉。

他說太平洋戰爭雖然摧毀了日本,但也為日後的快速復興,提供三項重要的助力。

(1)鏟除老邁建設,重新設計新時代的架構;(2)破除舊勢力,方便日後的民主化與土地 改革;(3)政府積極扶植產業成長,發展海外市場。Dower 說他的主要目的,不是要替 戰爭說好話,希望讀者不要誤解。他的主要論點是:日本為了備戰,以及戰後的積極復 甦,刺激出日本的第二次產業革命。

日本的昭和時期(1926-89),大致可分成三個階段:(1) 1945 年之前的 15 年間,稱 為「黑谷期」,特點是軍國主義與高壓政權。(2)戰後美軍佔領期(1945-52),是「去軍 事化」與民主化的「新日本」時期。(3)從 1960 年開始的高經濟成長期,以及 1970 年 代之後的超級經濟強國期,也稱為「日本奇蹟」期。

對飽受日本侵凌的亞洲人,以及對一部分的日本人而言,1931-45 這 15 年間,確實 是段黑暗的悲劇期。Dower 提出一項論點,說日本戰後的「奇蹟」,其實在二次大戰之 前,或甚至在昭和的早期,就做好扎根準備,而不是戰後突然發展起來的。

想想看,日本在二次大戰期間,已有能力製造航空母艦,有火力強大的大和號、武 藏號戰艦,有性能優異的零式戰鬥機。這些先端技術的扎根,才是戰後產業迅速發展,

在國際市場稱霸的歷史根源。

說得更深一層,日本從明治維新(1866-69)開始,就在人才、制度、社會基礎諸

方面,做了長期的準備,才有能力在 1894-1945 這半世紀內,發動甲午戰爭、日俄戰爭、

中日戰爭、太平洋戰爭。二次大戰戰敗迅速站起來之後,有人說這是「新的日本」,其 實都是在延續過去的強韌命脈。

以戰後協助日本快速發展的重要機構為例,財政部(大藏省)、中央銀行(Bank of Japan)都是戰前就有的組織。日本的 Cabinet Planning Board,早在 1937 年就設立了。

戰後舉世聞名的「通商產業省」(Minist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dustry, 簡稱 MITI 或通產省),前身就是 1922-43 年間的 Ministry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

第二次世界大戰造成多大損失呢?日本政府估算過,大約摧毀了全國財富的 1/4,

相當於 1935-45 年間的全國總產值,此外還要加上海外資產的損失(約 2 百億美元)。

日本敗了,許多地方被夷為平地,但也提供一個全新開始,以及更上一層樓的好局面。

重要的是,在戰前已經培養好的科技人才、教育體系、生產與設計的能力(例如戰前日 本的商船建造能力,世界排名第三)。

戰後能迅速興起的另一項重要原因,是日本不准擁有軍隊,只能有防衛性的自衛 隊,政府把昂貴的軍備資源,轉投入「拼經濟」。戰後有 11 家主要的汽車製造廠(如豐 田、日產、五十鈴),其中只有本田汽車是戰後創辦的;之外的十家在戰爭期間,一直 都是軍需品的供應者。這些廠商在戰前就能生產戰鬥機、坦克、戰艦、精密儀器,戰後 轉型為「經濟戰士」,一點困難也沒有。

在金融體系方面,世界聞名的野村證券(Nomura Securities),1925 年就創辦了。

日本最大的電器製造商日立(Hitachi),是 1910 年創辦的;排在日立後面的東芝(Toshiba)

電氣,是 1904 年設立的。在人才培養方面,1930-45 年間總共訓練出 4 百萬有現代觀念 的工人;1935-45 年間,技術學校的總數,從 11 所激增至 4 百所;戰前日本全國人口中,

高中學歷者的比例,是全世界最高的。

戰前的大財團,雖然被佔領的美軍強制解散,但 1960 年代起,財團又迅速興起。

有歷史悠久的三井、三菱、住友財團,也有新的銀行團出現,如富士、第一勸業、三和。

1927 年時,日本有 1,400 家一般性的商業銀行,1931 年時銳減到 683 家,戰爭末期只 剩 61 家,戰後就只剩幾家超大型的銀行。這些數字表示:日本金融界在戰前就開始合 併化、大型化、集團化。

以上的簡要說明,證實日本戰後的奇蹟,其實一點也不必驚訝:這是從 19 世紀下

86

半葉的明治維新開始,長期深耕的必然結果。現在來看第二個問題:第二次大戰如何幫 助日本浴火重生?主要有三項:1946-48 年間的土地改革、去軍事化(自衛隊化)、民主 化(非天皇化)。合稱為戰後三大改革,都是由占領軍(麥克阿瑟元帥)主導,主要目 的是打破舊的社會勢力。

為什麼這三項改革會成功?主要是美國占領軍的強勢推行,日本社會在戰敗的劣勢 下,也不得不遵從。但「內應」還是很重要:知識界與學術界支持革新,農村人口歡迎 土地改革,美軍占領下的行政效率高,政策容易落實。簡言之,戰後舊勢力瓦解,這些 改革不是由「看不見的手」默默完成的,而是由「看得見的腳」積極落實的成果。

美國占領部隊由上而下的強勢作為,消除了共產黨的活動空間,也為日後的行政體 系設定新架構。在經濟方面,政府有效掌握數額不大的外匯存底,制定新的產業政策,

確立「經濟治國」的路線。一方面是計畫性、干預式的政府,另一方面採取自由市場經 濟(但非自由放任),同時具有下列風格:(1)新重商主義的國家路線;(2)有個「精明」

的政府在規畫指導;(3)各種經濟資源(如金融、原物料),在政府整合下發揮出「網脈」

的效果。

簡言之,戰後的日本是個有明顯目標要追尋的國家,內部又有激烈的競爭制度,可 說是政府強力介入的資本主義國家:企業大型化、政治保守化、國防最小化。這些改變,

若不是經歷過第二次世界大戰,而且在敗戰後被美國占領,恐怕也不易在原有的基礎 上,在 30 年內就創造出「日本奇蹟」吧!如果沒有二次大戰,日本在經濟上的成就,

恐怕反而不如今天。這就是「創造性的毀滅」?所以戰爭是必要的罪惡?

參考文獻

Dower,John (1990):“Theusefulwar”,Daedalus, 119(3):49-70.

二次大戰後,「經濟發展」成為經濟學的重要研究領域。幾十年間的研究,得到一 項共同的認知:出口是經濟成長的引擎,貿易對新興國家的成長尤其重要。戰後經濟成 長最快速的國家,是從被夷為平地之後迅速興起的日本。1950-90 年間,日本在全球貿 易體系中的重要性,已是舉世公認:日本的外匯存底長期穩居世界第一,第二名是西德,

第三名是以「一滴外匯一滴血」積極累積外匯的台灣。(2006 年 10 月底,台灣的外匯 存底為 2,618.21 億美元,世界第 3 名。第 1 名是大陸,2006 年 10 月底破兆;第 2 名是 日本)。

牛津大學經濟系的 Andrea Boltho 博士,運用 1913 至 1990 年間的各種統計數據,

告訴我們說:外銷並不是日本經濟成長的引擎,真正重要的,是日本國內市場的大幅增 長。換句話說:國內需求(內需)才是經濟成長的主力,尤其是 1952-73 這段關鍵性的 快速繁榮期。大家所看到的優異出口表現,其實是國內市場需求成功之後的必然成果。

外銷對日本經濟確實有過助益,但並非不可或缺的原動力,而是在景氣衰退時,幫助景 氣加速回升的助力。

整體而言,在 1885-1990 這一百年間,日本只有 1885-1913(中國辛亥革命之前)、

1937-52(中日戰爭至戰敗復原前),這兩個時段的經濟成長率較差。以國內生產毛額

(GDP)的成長率來說,日本和先進國家(OECD)的對比是:

日本 OECD 1885-1913

1913-37 1937-52

2.7%

3.7%

0.7%

2.6%

1.6%

2.1%

88

此表顯示,日本經濟成長最驚人的時段,是 1913-37、1952-73、1973-90。學界有兩種 對立性的見解。

這兩種見解都有研究結果支持,Boltho 提出新的證據,用簡潔的圖表來支持第(2) 種見解。他認為 1895-1990 年間,日本的經濟成長三部曲是:(1)進口國外先進產品,(2) 國內市場增長,(3)進國際市場。

要怎麼證明呢?他先做簡單的 Granger 因果分析:(1)是出口的成長導致 GDP 的成 長呢?(2)或是反過來,GDP 的成長帶動出口的增加?他以 1913-37、1952-73、1973-90 三個時段,來做因果分析,結果很明顯:(1)出口對 GDP 的成長沒有因果關係;(2)相反 地,GDP 的成長對出口有顯著因果。

接下來看第二項證據:日本的出口額在二戰後大幅增長,是否因為採低價競爭?

Boltho 對比(1)日本出口品的國內批發價格變動幅度,(2)國際競爭對手出口品的價格變 動程度。答案是:確實,日本出口品價格下降的幅度,比國際競爭對手來得大,但差距 並不明顯到足以解釋,為何在同一段時間,日本的出口量會如此鉅額上升。也就是說,

價格競爭應該不是關鍵,產品的新穎性與品質的可靠度可能更重要。

第三項證據是出口數量的變化。1913-90 年間,日本出口額的成長率,都明顯高於 全世界的平均出口成長率。讓人較意外的是:雖然日本的出口成長率很驚人,但國內市 場的成長率更驚人;在不同的時段都是如此,顯示國內市場更是 GDP 快速成長的主因。

第四個要考慮的因素是,日本是否採取低匯率政策,讓日圓被低估,刻意用貶值來 刺激出口?我記得 1960 年代讀初高中時,一直有個印象:10 日圓等於 1 台幣,40 台幣 等於 1 美元,也就是說 1 美元等於 4 百日圓。1990 年代末期,日圓已升到 100 日圓等

於 1 美元(升值 4 倍)。

這是個人的印象,Boltho 提供我們一條趨勢圖:在 1949-90 年間,若以 1949 年日 圓與美元的匯率指數為 100,那我們會明顯看到,這 40 年間的日圓升值得很快,從來 沒跌入 100 以下,甚至一路上升,到 1988 年時,指數已突破 200。所傳達的明顯訊息 是:二戰後日圓的走勢比美元強勁,日圓的實質購買力增強兩倍以上,完全沒有被低估,

不是採貶值政策來刺激出口。

第五項是我認為最有力的證據,對比重要產業的三項數值:生產額、出口額、進口 額。以汽車業為例,日本在 1950 年代初期,就開始生產汽車,數量增長得很快。到 1958 年左右才開始外銷,數量也增長得很快。在進口方面,在 1950 年代初期有少量進口(工 業用車為主),1958 年時就幾乎不進口了,1960 年代才再度進口,數量雖有增加,但遠

第五項是我認為最有力的證據,對比重要產業的三項數值:生產額、出口額、進口 額。以汽車業為例,日本在 1950 年代初期,就開始生產汽車,數量增長得很快。到 1958 年左右才開始外銷,數量也增長得很快。在進口方面,在 1950 年代初期有少量進口(工 業用車為主),1958 年時就幾乎不進口了,1960 年代才再度進口,數量雖有增加,但遠

在文檔中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頁 8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