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9 英國是產業革命的龍頭?

在文檔中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頁 54-62)

提到產業革命,許多人腦中的立即反應就是:蒸汽機、在英國、從 17 世紀至 19 世紀。德國慕尼黑大學經濟史教授 John Komlos,告訴我們三項不同的觀念:(1)產業革 命和政治革命很不同的一點,就是沒有明確的起訖年。產業革命是長久累積的緩慢變動 過程,界定出確切的年代,純粹是教學與考試的方便,沒有真正的經濟意義。(2)過度 強調英國的龍頭地位,或是英國強盛、歐陸弱慢的錯誤形象,其實法德都有行業比英國 先進。(3)過度強調某些關鍵產業,例如棉紡、毛紡、蒸汽機,其實同時期還有許多行 業有過重要的發展,需要做更全面更深入的分析。

在所謂的產業革命期間,英國並不是一枝獨秀地發展,歐洲各地都有平行的成長,

例如法國的亞爾薩斯、捷克的波希米亞、比利時與荷蘭的法蘭德斯、德國的漢堡、義大 利的隆巴第、法國北部、瑞士的蘇黎世。以捷克的波希米亞和莫拉維亞為例,1760-1800 年間,產業勞動力的年成長率約 4%,比英國還高。以平均國民所得來說,法國在 18 世紀的成果,和英國一樣亮麗。當時就有人說,產業革命其實是 1799 年從法國開始的。

英國在棉紡、鋼鐵、蒸汽機這幾項,確實領先各國。但不要忘了,倫敦的造紙廠很 想學到法國、荷蘭、義大利同行的優良秘密,英國並不是樣樣領先。再以金融業為例,

阿姆斯特丹的銀行、證券、融資,組織上和規模上都遙遙領先倫敦。古典經濟學派的大 師大衛理嘉圖,就是從荷蘭的金融界轉到英國,用他的專業知識發了大財。簡言之,歐 陸諸國在軟體與硬體上,都不是英國的跟隨者。

再以最著名的棉紡業為例,英國在印度掌控原料的優勢,加上成熟的生產技術與積 極的海外行銷能力,在這個產業上確實超越各國。但這也只限於產業革命的初期,而且 領先的期間也不長。因為新大陸美國的棉花產量,在黑奴的協助下,很快就比英國品質 好價格低,機械化得比英國快。再就棉紡技術來說,瑞士與亞爾薩斯的棉紡業者,在

1830 年就超越英國了。

以上的內容,是要更正一項觀念:產業革命並不只是在英國發生,而是在歐陸諸國 與北美同時發展。英國最著名的棉紡業,其實也只集中在幾個地區,例如曼徹斯特、蘭 開夏地區,並非全國都是棉紡業。再說,英國諸多城市中,也有許多與產業無關,牛津、

劍橋這些學術城不說,East Anglia、Westmoreland、Cornwall 這些城市就與工業無關。

第二項要更正的觀念是:並不是在產業革命時期,才有機械化的能力;其實在更早 的時期,工廠就知道要運用機械了。以動力來說,大家以為蒸汽機是產業革命的關鍵,

其實蒸汽機具有國民所得的意義,是 1830 年之後的事。在此之前,蒸汽機的產業貢獻,

未必比水力推動的機械來得大。

以英國為例,西元 1066 年時,全國已有 6 千座水力磨坊,這些水力磨坊對 13 世紀 的產業貢獻,未必比蒸汽機對 18-19 世紀的 GNP 貢獻來得小。再以煤礦為例,1550 到 1680 年間,年產量從 0.2 百萬公噸激增到 3 百萬公噸。這些簡單的數據,是要說明 17-18 世紀機械化與蒸汽機的發明,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重要。替代性的動能早已存在,而 且在 19 世紀之前,甚至比蒸汽機還有效率。

第三項要更正的觀念是:要判斷一個社會的進步,不能只看它的產業成果。像蒸汽 機這類的技術突破,當然很引人注目,但社會結構與經濟組織的改變也很重要,例如:

教育的普及程度、對專利權的法律保護、社會制度的合理化、金融體系的發展、貨幣制 度的流暢化、運輸網路的興建、公共衛生的普及。也就是說,社會、政治、經濟各方面,

都要能同步成長才有意義,不能只看重產業的單點成果。就這點而言,歐陸諸國的成就 並不比英國差,英國並沒有領先列強的優勢。

第四項要更正的觀念是:早在 17 世紀,就出現大規模的染料廠、玻璃廠、鼓風爐,

僱用員工的人數早已上百,有些工廠甚至還超過千人。簡言之,機械化的大型工廠,並 非在工業革命時期才出現;並不是在工業革命時期,才有現代工業。工業革命是延續性 的演化發展,是根基於之前幾百年來的成就,而不是突然出現;也沒有明顯的「時代斷 裂性」,讓我們明確看出工業革命「之前和之後的差別」。

經濟成長率在 1760 年之後,確實有過明顯的上揚。但不要忘記,英國在 1840 年時,

是「飢餓的 40 年代」,也不要忘記馬爾薩斯的《人口論》,是 1798 年出版的(《人口論》

強調食物以等差級數成長,人口以等比級數成長)。這兩件事指出:在傳統認知的產業

56

革命時期,英國經濟也有非常困難的階段,生活未必比產業革命之前好。就算產業革命 時期經濟快速成長,很快就被更快的人口成長率消耗掉了。

第五項要修正的觀念是:並不是在產業革命時期,所有的行業都煥然一新,欣欣向 榮。事實是:各行各業的狀況很不平均,機械化的過程很緩慢,老的舊機器與過時的生 產模式,也不是幾十年間就能汰舊更新。到了 1830 年代,針織業、織布業、皮革業、

造車業、建築業、食品業,還都是用傳統的方式生產。以棉紡業來說,它是個鑽石般閃 亮的行業,但並不是工業的火車頭,更不是產業革命成功不可或缺的關鍵。當時前四大 就業部門(雇用人數最多的行業)中,有三項與工業無關:農業、家庭服務業、建築業。

有一項對英國產業發展很重要,但一直被人輕忽的因素,是內河航行網的完成。1750 年時,可航行的水道增加一倍,使得物料、商品、人員的運送成本大幅下降,這是比機 械化和蒸汽機更重要的基礎建設。

整體而言,產業革命是個多面向的現象,不單是由蒸汽機和棉紡業組成。也不只是 生產技術的發明與進步,軟體方面的進步(教育、衛生、金融、貨幣、法律),必須同 時發展才有意義。歐洲的產業革命,是幾世紀來長期累積的現象,是一種百花齊放的狀 態,不是英國獨有的特殊成就。也不是單用蒸汽機就能描述,它是 18 世紀時歐洲與北 美的景氣上揚現象,是跨國性的,是演化與進化式的,不是突然的與革命式的,是長期 緩慢的,不是短暫激烈的。

參考文獻

Komlos,John (2000):“TheIndustrialRevolution astheescapefrom theMalthusian trap”, Journal of European Economic History, 29(2-3):307-31.

很多人聽說過《共產黨宣言》(Manifest der Kommunistischen Partei,譯為 Manifesto of the Communist Party,或 The Communist Manifesto,馬克思與恩格斯合著,1848 年 2 月 21 日出版),但很少人知道這本 100 頁不到的名著,有哪些主要訴求。它有十項主要 目標,以下列舉前五項:(1)廢止土地財產權,把所有地租用在公共目的上。(2)採累進 所得稅。(3)廢止繼承權。(4)沒收移居外國者和反叛者的財產。(5)把金融信用集中在國 家手中,以國家資本創辦國家銀行,行使金融獨占權。

如果我是生活在 19 世紀西歐的良心公民,怎麼不會被《共產黨宣言》吸引?1920-30 年代共產主義在中國風行時,就有人看穿這套主義的特質:30 歲之前不相信共產主義,

是沒有人性;30 歲之後還相信共產主義,是沒有理性。

很多人看過馬克思的相片,一副革命家的樣子,皮膚黝黑,眼睛深陷,碩大結實,

蓄著威儀逼人的大鬍子。在實際生活裡,他衣著散亂、舉止遲鈍、拘泥細節、跡近於病 態的完美主義者。相對地,恩格斯是個資產階級,高瘦貌美文雅,喜歡賽馬、比劍、狩 獵,曾經在 Weser 河兩岸間游了 4 趟。他風趣機敏,心智靈巧敏銳,結結巴巴地可以說 20 種語言。為了貫徹革命熱情,他特地在無產階級中找愛人。恩格斯只被阿拉伯語的 四千種動詞字根難倒,而馬克思學了 20 年英文,還改不掉生硬的條頓口音。恩格斯犀 利而具廣度,馬克思睿智而具深度。

康乃爾大學的 George Boyer 教授,1998 年發表一篇讓人耳目一新的論文。(1)探討 馬恩合寫《宣言》時英國的經濟狀況,也就是說,他要重構《宣言》的經濟史背景。(2) 闡明馬克思寫作此書時,未必了解當時的產業界實況,他過度接受恩格斯對外界看法的

「二手傳播」;也把恩格斯在 1845 年出版的《英國勞工階級的狀況》,摘錄到《宣言》

的第一部分內。(3)重新檢討 1830-40 年代,棉紡織業重鎮曼徹斯特的經濟、社會、政治

58 兩本書:The Holy Family(1845)和 The German Ideology(1846)。1847 年 11 月,他們 去倫敦參加「共產黨聯盟」(Communist League)大會,馬克思在會中大放異彩。會議 結束時,有人邀約他們寫一項「宣言」來陳述「聯盟」的主張。馬克思在 1847 年 12

《宣言》過度渲染了,大部分的工人還是在傳統的小型工廠就業,真正被系統地剝削的 大型棉紡廠很少,而且集中在曼徹斯特。以撰寫《美國的民主》聞名的法國政治思想家 Alexis de Tocqueville(1805-59),1835 年參觀曼徹斯特與伯明罕(1840 年代英國的第 2 大工業城)。他說曼徹斯特「有一些大資本家,幾千個窮苦的工人,和少數中產階級。

工廠內的工人數以千計,每個工廠有兩三千人。」而伯明罕「有少數大產業,有許多小 工業。工人在自己家裡工作,或在小型工廠內和老板一起工作。工人看起來較健康,生 活較好,較有秩序,也比較有道德。」

問題出在哪裡?因為恩格斯的家族在曼徹斯特有棉紡工廠,他沒在伯明罕住過,他 把曼徹斯特的狀況,過度一般化為全英國的普遍情形。貧困的馬克思,家庭的負擔那麼 重,根本沒錢去倫敦之外的地方旅行,他對勞工階級的知識,泰半靠恩格斯轉述,或從 報章雜誌斷章取義。革命的熱情加上共產黨「聯盟」的委託,這兩個人在 30 歲不到的 年紀,在見聞有限的認知裡,渲染了勞工階級被剝削的慘狀。外國和後世的讀者,缺少 第一手的實況理解,很容易就被《宣言》裡的動人言詞,激起無限的情懷。

問題出在哪裡?因為恩格斯的家族在曼徹斯特有棉紡工廠,他沒在伯明罕住過,他 把曼徹斯特的狀況,過度一般化為全英國的普遍情形。貧困的馬克思,家庭的負擔那麼 重,根本沒錢去倫敦之外的地方旅行,他對勞工階級的知識,泰半靠恩格斯轉述,或從 報章雜誌斷章取義。革命的熱情加上共產黨「聯盟」的委託,這兩個人在 30 歲不到的 年紀,在見聞有限的認知裡,渲染了勞工階級被剝削的慘狀。外國和後世的讀者,缺少 第一手的實況理解,很容易就被《宣言》裡的動人言詞,激起無限的情懷。

在文檔中 西洋經濟史的趣味 (頁 5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