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師大圖資數位典藏產學合作個案

第二章 數位典藏創意加值產學合作個案

第三節 師大圖資數位典藏產學合作個案

一、 產學合作個案背景

(一)個案/應用背景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於 91、92、93 年度分別以「臺灣族譜 資訊網之建置與應用」、「臺灣族譜資訊服務網加值應用計畫」及「臺灣族譜資訊 網之建置與應用」等計畫參與國科會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之數位典藏創意加 值計畫。該計畫旨在建構一線上的台灣族譜資訊網站,主要目標有下列幾項:(1) 針對族譜資訊可能之加值應用,建立免費及商業性應用服務模式。(2)針對族譜 資訊可能之運用模式,將原來臺灣族譜資訊網之資料進行加值分析維護工作。(3) 持續充實族譜資訊之內容與系統功能,以成為臺灣最主要之族譜資訊網。(4)對 運用服務所需之功能,設計臺灣族譜資訊網服務系統及建我家族譜服務系統。(5) 進行族譜資訊之應用推廣服務。

(二)合作大學背景

師大圖資所陳昭珍教授從民國 86 年起就參與數位博物館計畫,後來又擔任 文建會國家文化資料庫的顧問,很早就接觸數位典藏這塊領域。此外陳教授在台 大圖資所就讀博士班時,即進行許多「數位典藏」技術方面的研究,本身早就培 養出了相關資訊技術的能力。而陳教授也曾借調國家圖書館,在該段任職期間認 識了本產學合作案的業界對象─凌網科技。

師大圖資所從民國 86 年起就成立了內部的研究團隊,長期研究數位典藏領 域並且培養 SGML、XML 等技術能力。

本產學合作案的主要素材內容為族譜,其來源主要是由廖慶六先生所提供,

他是陳教授於民國 86 年在輔大任教時的研究所學生。廖慶六先生是一位族譜收 藏家,畢業於淡江外文系,在祖譜收藏方面已經累積了二、三十年的資歷,現在 擔任美國一著名尋根網在亞洲站的顧問。

(三)合作企業背景

此數位典藏計畫第一年度沒有合作的廠商,第二、第三年度才加入了「凌網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凌網科技成立於民國 87 年,主要幹部成員是來自於工研 院。目前公司資本額約為新台幣 4 億元,公司員工大約有 230 人。該公司主要的 業務包括以下幾個領域:(1)知識管理─政府與企業入口網站、整合性資料庫建 置、文件管理/工作流程管理/知識管理/數位典藏系統專案導入、並提供部分元件 化軟體如搜尋引擎等之銷售。而這項業務即是與本計劃有關的部份。(2)電子商 務─提供網路金流與加密技術、電子商務平台(如網路商店、整合性入口網站)

整合性解決方案與套裝軟體。(3)金融事業─信用卡系統、晶片卡系統與 EMV 晶 片信用卡轉置之整合性解決方案。

二、 產學雙方合作發起與考量

(一)產學合作的緣起

凌網科技負責人陳教授借調國家圖書館時所認識的,期間有一些合作,陳教 授對於該公司的軟體技術能力非常讚賞。故計畫第二年國科會希望學界能夠與業 界一起合作時,陳教授自然地便邀請了凌網科技一起參與計畫。

(二)雙方的合作動機與主要考量

師大圖資所之所以會找淩網合作,主要是因應第二年國科會對計畫申請需要 有業界加入的要求。而因為陳教授之前借調國圖期間與凌網科技的合作過程中,

陳教授認識到他們的軟體技術很強,是國內技術能力最好的廠商之一。因此在第 二年有機會找廠商合作時,便邀請他們加入。

而凌網科技則是希望藉由與師大圖資所的合作增加對技術層面以及數位典 藏領域的了解,進而藉機切入這個領域,並且在技某些術方面建立成為公司核心 技術能力的一部分。

(三)產學雙方合作上努力的重點

此計畫的第一年,是由師大圖資所負責整個系統的開發,包括技術的發展以 及建檔;第二年凌網科技公司加入後,則進入技術磨合期,由師大圖資所移轉許 多技術層面的東西給凌網科技;第三年時,就著重在於加值的部份,如宗祠資料 的建置、姓名的選取等加值服務,而進入了穩定的建檔期,並且在後續發展持續 地加入新的內容及創意。

整體來說,雙方在合作上是師大圖資所慢慢把技術移轉給凌網科技。而凌網 科技則負責後續網站的營運以及系統的維護。此外,師大圖資所則持續進行建檔

(文本族譜之數位化)的工作。

(四)產學雙方當初(合作前)如何協商資源投入與將來成果分享

在資源投入方面,凌網科技主要藉由人力(如程式設計師等)的投入,來作 為出資配合款的經費。成果分享方面雙方一開始並沒有事先談好。

三、 產學雙方合作的方式與程序

(一)產學雙方合作的情形

雙方的合作內涵主要是由師大圖資所將成果技轉給凌網科技,並且由後者進 行網站的維護、營運權的使用與管理,基本上網站的更新維護及程式的撰寫都是 由凌網科技來負責。此外,凌網科技會提供一些經費,供師大圖資所聘請工讀生 持續進行建檔的工作(如圖 2-1 所示)。

凌網科技 師大圖資所

提供經費建檔(工讀生)

將建檔成果回饋到系統 經營網站的收益

圖2-1 師大圖資與凌網科技後續合作流程

(二)產學雙方合作的主要方式

雙方合作的方式主要是透過每個月的開會討論來進行,即使到計畫的後期階

段仍保持每個月皆有的固定會議的情形。合作過程中若有需要,師大圖資所會委 請凌網科技負責人督促員工加緊腳步,以配合計畫的時效與進度。

(三)產學雙方合作的主要人員與主導者

凌網科技派出的人員大致上包括技術、企劃以及業務的員工。

雙方的合作關係基本上是由師大圖資所來主導整個流程的進行,凌網科技則 是配合的角色。不過,凌網本身因為對市場面比較熟悉,因此常常會提供較具有 商業價值的意見。例如師大圖資所不斷投入資源在做世系表、建族譜,但凌網科 技卻認為這方面投入與努力恐怕較無商業價值,因此透建議,師大改變方向,將 重點(營運模式)改為幫宗親會修族譜,由宗親會提供人力將其自己的族譜數位 化,而運用其社群此計畫成果得以連結到全球各地的宗親。

四、 產學雙方合作的結果

(一)合作計畫的成果與商業化應用

在資料建置成果方面,本計畫至民國 94 年一共收錄臺灣族譜研究資料近 275,062 筆,其中包括姓氏 501 筆、族譜 1,075 本、家族 320 個、人名 264,767 筆、古代人物 8,070 筆以及宗祠 339 個。而在應用加值成果方面,主要完成了下 列幾項:(1)族譜知識庫─全方位的族譜知識。(2)家族呈現─視覺化動態世系圖。

(3)家族遷徙─地圖化尋根路線圖。(4)家廟宗祠─台灣宗祠田野調查全記錄。(5) 古代人物─古代名人建檔與查詢服務。(6)建我家族譜─個人化數位家譜。(7)線 上宗親會─建構華人宗族社群。

而「臺灣族譜資訊服務網」之內容主要包括下列幾項:(1)族譜世系表:以 圖狀、樹狀以及球狀結構呈現,可以自任何一人切入,追溯某人之先祖及後代。

(2)家族歷史:以某地加上某姓為呈現之模式,資料內容包括家訓、家規等。(3) 姓氏源流:如百家姓,若無法將所有的姓氏皆建檔,原則上先配合世系表所收到 之姓氏。姓氏源流文字稿以重新撰寫,並適合網頁上呈現之字數為原則。(4)宗 廟祠堂:以姓氏及地點為網頁上之呈現模式,並以圖片為主,文字為輔。(5)名 人畫像-各家族中有名的人物。(6)族譜、姓氏、宗祠等相關文獻。(7)族譜知識 介紹。(8)家族遷徙圖。

在商業化方面,目前這套系統已經授權了國家圖書館,一般人可在全國的公 共圖書館中使用此系統,根據受訪者的估計,三年(民國 94 年到民國 96 年)的 授權金大約是一百萬元。另外此合作案的第三年計畫中也包含宗祠的拍攝,利用

Metadata 的技術數位化,而在後期階段所拍製的全省宗祠照片也有在進行授權,

不過金額上似乎仍然不高。

(二)產學雙方分別的成果

師大方面主要是以「族譜」的數位化及建檔與 Metadata 技術的移轉為主。

而凌網科技則相關軟體技術的搭配、營運網站的建置、及商業化的企劃考量為主。

(三)產學雙方對合作案的觀點

整體來看,師大圖資所認為雙方的合作很愉快;而凌網科技也覺得師大圖資 所做事很認真。不過在雙方時間的配合上,有時候會更需要用心來安排(畢竟雙 方的時程都不一樣)。

(四)合作計畫之後續發展與最有潛力之應用領域

師大圖資所本身的研究團隊仍持續地在進行相關的研究與建檔,在後者方 面,目前除了持續聘用工讀生將收藏之族譜紙本數位化以外,還會與各宗親會進 行合作,由族譜網提供平台系統(可供族譜建檔、宗親虛擬社群之應用,如討論 區等功能),而由宗親會的人力來負責其宗親的建檔工作。凌網科技則負責網站 的經營運作,並且負責對外尋找授權對象以及洽談授權條件。

對於未來有潛力的商業應用方面,師大圖資所認為,像是算命這類的有趣資 訊,(如取名【筆劃、古代名人等】)應該是很好的發展方向,另外也可以將成果 擴展到旅遊業,結合歷史、考古進行姓氏遷徙的知性之旅。而凌網科技則認為以 下的項目都可能存在商機:(1)持續發展數位化的家族族譜;(2)提供給生前契約、

墓園經營者以將族譜作為其加值的服務;(3)可將族譜授權給圖書館資料庫; (4) 擴展至海外華人他們會希望其祖先與家族的情形;(5)未來甚至將技術進一步運 用到建構師生論文的族譜。

五、產學雙方對政府、國科會、數位典藏辦公室的建議

師大圖資所方面認為,由於每年都要重新申請計畫,因此在延續性方面會有 變數,因為事實上一個計畫不可能一年就做完,假若隔年無法申請到計畫則會影 響後來的發展。因此建議能夠有一次申請多年期計畫的辦法。該所並且希望這個 案子能夠由文建會接收,因為建構族譜並加以數位化其實是十分耗時費工的工 作,應該由政府來永續經營。另外,他們也希望將來原住民委員會也能協助這方

師大圖資所方面認為,由於每年都要重新申請計畫,因此在延續性方面會有 變數,因為事實上一個計畫不可能一年就做完,假若隔年無法申請到計畫則會影 響後來的發展。因此建議能夠有一次申請多年期計畫的辦法。該所並且希望這個 案子能夠由文建會接收,因為建構族譜並加以數位化其實是十分耗時費工的工 作,應該由政府來永續經營。另外,他們也希望將來原住民委員會也能協助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