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形象

什麼是形象?由社會學辭典(O'Connell,1991)的定義來看,形象(image)等 同於自我(self),是指人從小在社會化的過程中,藉由社會互動內化他人對個人的 看法,以及理解自身在社會中的地位逐漸發展而成。並且當形象達一定穩定性與 一致性時,仍會因為社會環境、個人地位及角色的交互影響而持續的變動著。而 米德(Mead,1934)主張自我是一種社會建構。自我是認識的載體,此種認識是對自 我周圍社會的認識,故自我是存在於社會之中,沒有社會就不能存在(Jary,

2005)。

Charles Horton Cooley 提出鏡我(looking-glass self)概念,說明人是透過想像他 人對他的看法時,產生對自己的認識、界定與認同,而這樣自我意象的評價會促 使他不斷地修正自我的行為。因此,鏡我包含三個要素,一是他人對個人真實的 反應,二是個人想像他人對其看法,三是個人將「想像他人對其看法」的做出反 應(例如:採借或接受)並進行內化,而變成自己的。由 Mead & Cooley 為基礎延 伸出的社會心理學派之象徵互動說(symbolic interactionism)強調人只有透過個人 與社會之間的溝通與互動形式,才能成為完全的人(O'Connell,1991)。

由張氏心理學辭典(張春興,1989)的定義來看,形象(image)7意旨有三:一 物體的光刺激投射到視網膜所形成的影像。二指記憶中以往感覺經驗的重現,例 如想到香蕉,就想起香蕉的樣子。8三指對人、團體、或政府機關的一種帶有價值 性的判斷(或觀感)。當使用第三個定義時,通常會和其他字詞連接,例如:心象 (mental image)、身體意象(body image)等。

心象(mental image)9係指意識中形成的一個圖形,可代表某人或某事物。或者 等同於形象(image)之解釋。身體意象(body image)10指個人對自己身體特徵的一種 主觀性、綜合性、評價性概念。這包括個人對自己身體各方面的特徵了解與看法。

也包含他所感受到別人對他的身體狀貌的看法。

自我、我(self)11是指個體所意識到自身存在的實體,包含身體的、心理的以 及由之發生的各種活動和心理歷程。但因為個體對於自身的意識程度不同,可分 為主體自我(是行動者、居於主格,是觀察者)、客體自我(是被動者、居於受格,

是被觀察者),一般而言,對客體自我的意識較重,因此心理學多半研究客體自我。

由心理學大辭典(林崇德、楊治良、黃希庭,2004)則說明自我(self)是一個 獨特、持久、同一身分的我。可以從三個角度總和的來觀察我:由個體意識到的 自身存在、由心理和社會層面的各種特徵,以及由時間概念來看「我」的過去、

現在與未來。此外,心理學家詹姆斯也提出經驗的我(empirical me)分為 4 個層次,

物質的我(material self)、精神的我(spiritual self)、純自我(pure ego),以及社會自我

7 出自 320 頁,image 條目

8 簡明心理學百科全書對 image 只提出第二項之定義。心理學大辭典將第二項定義又分為記 憶表象與想像表象,前者是指在腦中再現某樣事物之形象,後者是指對記憶表象進行一定 加工改造而成的新形象。

9 出自 404 頁,mental image 條目

10 出自 92 頁,body image 條目

11 出自 585 頁,self 條目

(social self)。其中,社會自我(social self)是指我的朋友、我的榮譽以及我對於人際 關係的認知。12

而張氏心理學辭典(張春興,1989)則說明社會我(social self)13定義有三:一 指受社會影響而決定的自我層面,例如和別人比較外貌,而決定自我長得美或醜。

二在人際關係中屬於比較重要的層面,例如社交能力。三指在社會情境中別人對 自己的看法,也就是說別人是自己的鏡子。

由社會學的角度,image 等同於 self,是社會化過程中,因與社會互動產生對 內化他人對其看法,並會因為社會環境、個人地位及角色的交互影響而持續的變 動著。由心理學的角度,image 不等同於 self,但 image 其中一個定義和本研究希 望研究的主題相關,也就是形象是對人、團體或政府組織的一種價值判斷。self 中所謂的客體自我和社會學所闡述自我是認識的載體,有異曲同工之妙。而心理 學提出的社會我,和 Cooley 提出鏡我(looking-glass self)概念也有相似之處。

由此可知,由社會學的角度,身心障礙者在成長的過程,會因為與社會互動 內化他人對其想法,並且這樣的形象/自我會在相互影響中持續改變著。由心理學 的角度,身心障礙者的形象是對該群體的一種價值判斷。身心障礙之個體會受社 會影響而決定的自我層面,透過他人來認識自己。

當身心障礙者透過社會互動或被社會評價的過程形成認同(identity),林昭吟、

王雲東等(2010)在介紹認同這個概念時,指出認同和歸屬感都是指融入社會,

視為一個整體。認同分成三個次面向,第一種是國家性的,例如:對國家的自豪 感,第二種是區域/社區/地方性的,例如:區域/社區/地方自豪感,對文化、區 域、民族身分的認同,第三種是人際間的,例如:對家庭、親屬關係的歸屬感,

這從個人與團體間的角度而說算是社會融入,但他也是社會凝聚的概念。身心障

12 出自 1763 頁,自我(self,ego)條目。

13 出自 613 頁,social self 條目。

礙者透過媒體和社會互動產生的認同是感到融入社會呢?或是被社會排除呢?是 值得研究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