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從馴化宣傳到休閒娛樂:台灣電視的設置與角色轉變

第三章 從想像到影像:天天上演日趨專業的 NBA 轉播(1990 年代)

第一節 從馴化宣傳到休閒娛樂:台灣電視的設置與角色轉變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7

第三章 從想像到影像:天天上演日趨專業的 NBA 轉 播(1990 年代)

如果從人類使用媒介的歷史進程來看,從文字到電子媒體,自平面而立體,

似乎是合理的線性發展。所以當台灣進入消費社會後,本地民眾除了有更多的餘 裕進行休閒娛樂的消費,進而讓八〇年代時,主要產製 NBA 文本的《民生報》、

《體育世界》、《運動世界》、《籃球雜誌》、《NBA 報導》等運動專業媒體,得以成 為台灣民眾休閒生活中的一部分之外,隨著國民所得的增加,電視不再是本地家 庭消費不起的電器產品而漸次普及。

當然,電視這個結合影像與聲音表現的媒介形式,勢必給予閱聽眾較平面媒 體更佳豐富多樣的感官經驗。而這種無須想像,直接刺激視覺和聽覺,讓運動迷 有著身歷其境般臨場感的媒介特性,使得 NBA 電視文本在傳遞 NBA 文化上更具 效果與主導性。

不過,本地電視台開始常規地產製 NBA 比賽影像並不意味著就此取代或消 滅了報紙和雜誌的 NBA 文本,是故,本章將先檢視台灣從發展電視產業的脈絡 到日益普及的過程,接著探討九〇年代電視管制開放後又是如何發展成近乎天天 有 NBA 球賽轉播,以及在此一時期主要報導 NBA 的平面媒體有哪些,再則討論 螢光幕上的主播與球評用怎樣的風格播報 NBA 球賽;最後析論負責 NBA 電視轉 播的文化中介者們是基於怎樣的文化資本而有不同的轉播風貌。

第一節 從馴化宣傳到休閒娛樂:台灣電視的設置與角色轉變

本章初始提到,以媒介發展的進程而言,由平面媒體到電視應該是合乎常理 的歷程。但是,科技從來不是在直線的歷史過程中,因為不可逆的技術與物質條 件的成長,時間到了就水到渠成地出現,而可能是在特定的科技條件與社會需求 和制度下的動態辯證結果。所以,R. Williams(1974/1992,馮建三譯,頁 23-24)

在討論電視或者說媒介科技的出現及影響時,才會觀察彼時的社會條件及其發展 意向。換言之,一個科技條件在社會中如何被應用以達到特定目標,以及在此過

DOI:10.6814/DIS.NCCU.PDC.001.2018.F05

圖 3-1:臺灣地區電視機登記架數(1956-1976)(單位:千台)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統計提要》(行政院主計處,1977,頁 402)。

901 909 913 914

0

1962 196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DOI:10.6814/DIS.NCCU.PDC.001.2018.F05

表 3-1:八〇年代前台灣家戶的電視普及率(1974~1979)

年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圖 3-2:彩色電視機與報紙的普及率(1980-1999)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自《105 年家庭收支調查報告》(行政院主計處,2017,頁 45)。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電視機 報紙

DOI:10.6814/DIS.NCCU.PDC.001.2018.F0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1

依此觀察來對照總體數據則有若合符節之處。首先,除了因為兩次石油危機 的影響,本地實質 GDP 年增率(以 1996 年計價,以下述及實質 GDP 時亦同)在 經歷了七〇年代多半維持在兩位數的高峰後,八〇年代起經濟成長依舊,但力道 不再如前一個十年全盛時期般強勁,甚至到了 1987 年時,12.7%的實質 GDP 年 增率是本地迄今最後一次看見雙位數的經濟成長率(行政院主計處,2000,頁 2)。

其次,如果說實質 GDP 年增率是本地經濟生產面向的重要指標,那麼實質平 均每人民間消費支出年增率(以 1996 年計價)當可為台灣民眾消費的參考依據。

準此,1988 年實質平均每人民間消費支出年增率超過了實質 GDP 年增率,再加 上自此之後到進入 21 世紀前的 12 年中,前者大於後者的情形較多,且即便情況 並非如此,兩者差距也有限(參見表 3-2)。是故,若說七〇年代末、八〇年代初 是本地消費社會雛形開始萌芽的時期,那麼將 1988 年標識為台灣社會的經濟形 構從生產轉向消費更為鞏固確立的時間點應不為過(行政院主計處,2000,頁 1)。

至於當消費導向的社會樣態進一步鞏固乃至於深化之後,本地民眾在媒介使 用行為或者說文化商品消費的選擇上又有如何的變化呢?從「家庭收支調查」的 結果可以看出,相對於越來越多的家戶都擁有電視,報紙的普及率自 1980 年的 54.61%起,上升到解除報禁前後的高峰之後便開始緩步下滑,進入九〇年代後,

下降趨勢更是明顯,甚至到了 1998 年時,報紙普及率跌破五成,與電視普及率一 路攀升的走勢恰好相反(參見圖 3-2)。

DOI:10.6814/DIS.NCCU.PDC.001.2018.F05

表 3-2:台灣總體生產與民間消費的消長(1980~1999)

年 實質 GDP

圖 3-3:電視與報紙昨日閱聽率(1991-1999)

資料來源:尼爾森媒體大調查,本研究整理自徐榮華、羅文輝(2008,頁 155)。

82.90 84.00 86.30 85.80 87.30 88.20 89.90 90.10

76.30 76.80

72.40 73.10

70.00

66.70 66.10 65.80

62.1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電視 報紙

DOI:10.6814/DIS.NCCU.PDC.001.2018.F05

表 3-4:報紙與電視使用時間:1993、1998 運動項目 1993 1998

雖然理論上,在時間預算(time budget)有限的情況下,新舊媒體或者說不 同之間具有時間取代效果(time replacement effect)似乎是合理的推測。但在閱讀 報紙的平均時間下降有限的情況下,或許更合理的說法應是台灣民眾使用這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