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成人教育學的歷史背景

成人教育理論的建構,最早源自於Eduarl Linderman 的引介,並在 Malcolm Knowles 的倡議下,使「成人教育」為基礎所發展的理論甚多,諸如:經驗學 習理論(experiential learning)、成人學習者特性(The characteristics of adult learners)、自我導向理論(self-directed learning)、觀點轉化理論(perspective transformation)、意識化理論(conscientization)、認知發展論(cognitive development)、行為主義學派(behaviorists’ philosophies)、經驗主義

(experientialists’ philosophies)、人文主義(humanism philosophies)等,為成

人教育奠定非常重要的基礎,以下針對本研究主題的歷史背景作深入探討。

壹、 成人教育學的起源與發展

「成人教育學」( Andragogy )專有名詞,源自於一八三三年德國的一位教 師Alexander Kapp 首先用來描述 Plato 的教育理論而得。至一九二七年 Anderson 和Eduarl Linderman 將「成人教育學」引介至美國,但並未刻意發展此一概念,

直至 Knowles(1970)力倡「成人教育學」,並為其著書立作下,才廣為沿用 至今,並逐漸形成成人教育哲學體系(楊國賜,1987;鄧運林,1997; Jarvis, 1995)。

Eduarl Lindeman 於一九二六年出版的《成人教育的意義》(The Meaning of Adult Education)一書中指出,成人教育的主角是學生,課程、內容與教師應 居次要地位。教育者應該將教育設計中最重要的角色首推「學習者」本身。再 者,傳統的教育情境並不適合成人學習者,權威的、嚴格的、傳統的學習機構 是無法有效吸引成人學習者廣泛參與(引自魏惠娟,2001:26)。Lindeman(1926) 主張成人教育應有別於一般傳統教育的環境,即是成人學習者為中心的教育設 計,因此他提出下列對「成人學習者」的看法:當成人學習者認為學習能滿足 其需求與興趣時,他們會產生學習動機;成人學習者的學習取向是生活為中心 的;成人的經驗是成人學習重要的資源;成人學習者具有強烈的自我導向學習 需求;成人學習者間的個別差異隨著年齡增長而愈來愈大。

Malcolm Knowles 於一九七

年提倡「成人教育學」概念,成人教育學乙 詞雖非他所發明,卻是他所推廣倡議沿用至今。其論述重點,首在澄清成人學 習與兒童學習的差異,強調「成人教育學」不同於傳統以兒童為對象的「教育 學」(Pedagogy)。Malcolm Knowles 曾於一九八

年提出了四個假定(Knowles, 1980),Holton 與 Swanson(1998)受到 Malcolm Knowles 四項假定的影響分 別 在 一 九 八 四 年 及 一 九 八 九 年 加 入 了 第 五 個 和 第 六 個 假 定 (Jarvi, 1995;

Knowles, Holton & Swanson, 1998),Malcolm Knowles 亦在其著作中一次又一 次的修正自己的觀點,檢視自己的理論,其所提出對於成人學習者的看法,不

僅豐富「成人教育學」一詞的意義,更受到後續研究者的重視與討論。

Malcolm Knowles 曾明確表示「成人教育學」是為一種教學法,並定義其 是協助成人學習的藝術與科學,在一九七

年至一九八

年間以獲得廣大的討 論與迴響,其中對成人教育貢獻最大的著作有二:第一部於一九七

年所著《現 代成人教育實務:成人教育學對傳統教育學》(The Modern Partice of Adult of Education: Andragogy versus Pedagogy, 1970)極力倡導「成人教育學」此一概 念;第二部於一九八

年所著《現代成人教育學實務:從傳統教育學到成人教 育學》(The Modern Partice of Adult of Education: From Pedagogy to Andragogy, 1980)對「成人教育學」有了新的詮釋,並將其推廣、應用在工商企業界、大 學推廣教育、以及管理發展的市場上,並獲得普遍的認同與實務應用。在 Malcolm Knowles 的著作有兩項貢獻,一是將成人教育制度化的貢獻;二是對 成人教育概念上的貢獻。在成人教育制度化方面,Knowles(1970)藉成人教 育學與自我導向學習的構念,開拓後繼研究者在成人教育理論基礎的發展;而 在成人教育概念方面,Malcolm Knowles 因受到人文主義與實用主義的哲學思 辨影響下,在反對傳統教育學的文化脈絡下,謀求以「成人教育學」相對於「傳 統教育學」的對立性觀點,啟蒙成人教育學的發展。Knowles(1980)指出四 個成人學習重要假設,如:1.自我概念(self-concept);2.先備經驗(prior experience);3.學習準備度(readiness to learn);4.學習傾向(orientation learning)

(引自Davidson, 1997:12)。

K. Patricia Cross 於一九八四年表示「成人教育學」和成人學習特性應當受 到重視,並作為成人教育的理論基礎;若如 Knowles(1970)所言僅當作是一 種對成人教學的方法,這樣「成人教育學」將無法成為正式的成人教育學的理 論。K. Patricia Cross 受到 Malcolm Knowles 成人學教育四個假定影響下,提出

「成人學習者特性」(The characteristics of adult learners, 簡稱 CAL),意即需考 慮成人學習者與兒童學習者之間是有差異性,並建議教學應對象不同而有不同 的教導方式,提出「個人特性」與「情境特性」來區辨成人學習者與兒童或青 少年學習者之間的差異(見表2-1)。由表2-1 可知 K. Patricia Cross 是藉 Malcolm

Knowles 成人學教育四個假定歸納而成兩項成人學習者特性(引自 Davidson, 1997: 14)。易言之,Knowles(1970)所謂的四項成人教育學假設,分別被 Cross

(1984)歸類,如:自我概念、先備經驗及學習傾向皆隸屬「個人特性」;學 習準備度則分屬「個人特性」與「環境特性」。

2-1 Knowles(1980)四個假定與 Cross(1984)的成人學習者特性比較表

Knowles 四個假定 Cross 的成人學習者特性 1.自我概念

2.先備經驗 3.學習準備度

4.學習傾向

個人特性 個人特性 個人與情境特性

個人特性 資料來源:Davidson(1997: 14)

Darkenwald 與 Merriam(1982)指出成人教育是一種歷程,經由此一歷程 成人學習者能接受有系統、持續型的學習活動,以達成改變學習者本身之知 識、技能、態度、以及價值觀等,同此時期Darkenwald 與 Merriam(1982)將 成人教育機構分成四種類型,分別是:1.獨立成人教育組織;2.教育機構;3.

準教育組織;4.非教育組織等,其分類主要從成人教育和教育方案及活動提供 的角度,對成人教育機構加以分類,其優點是較能突顯成人教育的特色。(引 自胡夢鯨,2001:59)。而 Darkenwald 與 Merriam(1982)成人教育觀也深受 Malcolm Knowles (1970)成人教育四個假設的影響,進而指出誰應負起為成人 教育的責任,清楚界定了成人學習者的「自我導向」學習傾向,與青少年學習 者「教師導向」學習傾向的分野。Sean Courtney(1989)也認為成人學習者若 能秉持「自我導向學習」將對其本身知識、技能、態度與價值觀獲得改變而內 化至成年學習者(引自 Davidson, 1997:15)。最後,Darkenwald 與 Merriam(1982)

也提出成人教育學的五個假設:1.成年人不同於青少年或兒童;2.教育是強調 學習而不是教的活動;3.在學習過程中理智要素與感情要素之間是有些相關作 用;4.社群學習有助成人學習者學習;5.學習應聚焦於學習者個體上(引自 Davidson, 1997:17)。

Pratt(1993)在其發表的著作《成人教育學-25 歲以後》(Andragogy after Twenty-Five Years)指出要深入瞭解「成人教育學」與成人學習,必須分析以

下問題:1.學習什麼?(What is Learning ?)2.成人學習的經歷為何?(What are the antecedents to adult learning ?)3.如何促進成人學習?(How can wefacilitate adult learning ?)4.成人學習的目的為何?(What are the aims of adult learning ?)

藉由上述四個問題分析,可深入瞭解成人學習的本質與意向,程度上符應了 Knowles(1970)所謂成人教育學是一種教學法。

Kolb(1984)對成人學習特性也有獨到見解,尤其是 David Kolb 將 Dewey

(1970)的經驗學習論、Lewin(1951)行動反思模式、Piaget(1970)認知發 展 理 論 等 三 學 者 論 述 予 以 具 體 化 , 提 出 所 謂 六 項 「 經 驗 學 習 特 性 」

(Characteristics of Experiential Learning ),分別是:1.學習應被視為一過程而 非結果;2. 學習是以經驗為基礎的連續過程;3.學習是決定調適與適應的平衡 過程;4.學習是對整體世界的調適過程;5.學習是人與環境間互動產生;6.互動 結果使學習成為創造知識的過程(王世哲,2002)。

Bassett 和 Jackson(1994)建議應用經驗學習相關概念在成人教育過程中,

他們指出經驗學習模式之所以能被廣泛應用,因其擁有多樣性的成人學習背景 概念,可適乎成人學習者個體間差異。尤其是Bassett 和 Jackson(1994)綜合 行為主義與經驗主義兩哲學體系,發展「成人學習的策略」,藉由五項經驗學 習模式來探討成人學習背景分析,由表 2-2 可知每個經驗學習的背後皆有成人 學習的背景(引自Davidson, 1997:23)。

Bassett 和 Jackson(1994)首先指出,成人學習特性與需求受到學習者本 身角色、經驗、先備知識、需求、以及生活背景所影響,造成個體之學習過程 有差異,且學習過程傾向動態的活動;其二、經驗學習的基礎概念必須釐清知 識的定義、認知的要素、教學採建構式、自我反省思考的訓練、並能回顧整體 學習脈絡;其三、在吸引學習者經驗學習活動的技巧和方法上,建議課程設計 應以學習者經驗為基礎,且兼顧課程設計的理念與模式;其四、在評鑑學習者 學習成效著重檔案或文件評量,重視知識或技能習得的過程與結果;其五、評 鑑過程與結果的內容分析,重視學習者本身自我評鑑與自我省思的部分,並依 其文件或檔案作深入評量其學習發展成效,且學習者能自我表述影響其學習成

效的外部因素。

2-2 經驗學習模式與成人學習背景綜合對照表

經驗學習模式 成人學習背景

1.成人學習者特性與需求

1.角色、經驗、先備知識 2.學習過程的差異 3.活動引導學習過程 4.加入學習者需求 5.成年人的生活背景

2.經驗學習的基礎概念

1.知識的定義 2.認知的要素 3.建構式教學 4.反省練習 5.學習的脈絡 3.吸引學習者經驗學習活動的方法和技巧

1.以經驗為課程的設計 2.以經驗為基礎的設計 3.統整課程與經驗設計課程 4.評鑑過程與結果:建立學習檔案

1.人工製品 2.再製 3.認證 5.評鑑過程與結果:學習檔案分析

1.自我評鑑與自我反省 2.計畫書評鑑學習者發展 3.自我表述外部因素 資料來源:Davidson(1997:22)

Merriam 與 Caffarella (1991)指稱沒有任何單一理論可以解釋成人學習者複 雜性的學習特性,他們認為以單一理論解釋成人學習的特性會失之偏頗,為了 能解釋與瞭解成人學習背後的真相,Merriam 與 Caffarella (1991)將七項成人學 習理論綜合歸納成三大領域,分別是:1.綜合 Knowles ( 1980 )四個假定與 Cross ( 1984 )的成人學習特性;2.綜合 McClusky ( 1963 )邊際理論、Knox ( 1980 )精 熟理論和 Jarvis ( 1987 )學習模式,指成人學習會受生活環境影響;3.綜合

Merriam 與 Caffarella (1991)指稱沒有任何單一理論可以解釋成人學習者複 雜性的學習特性,他們認為以單一理論解釋成人學習的特性會失之偏頗,為了 能解釋與瞭解成人學習背後的真相,Merriam 與 Caffarella (1991)將七項成人學 習理論綜合歸納成三大領域,分別是:1.綜合 Knowles ( 1980 )四個假定與 Cross ( 1984 )的成人學習特性;2.綜合 McClusky ( 1963 )邊際理論、Knox ( 1980 )精 熟理論和 Jarvis ( 1987 )學習模式,指成人學習會受生活環境影響;3.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