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教育實習的意涵

教育實習(teaching practice)是所有師資培育的重要階段,提供生手教師 學習教學環境(吳雅蓉、高熏芳,1999),世界各國在師資培育教育改革下,

莫不強調教育實習的重要性與迫切性。一個完整的師資培育歷程是一個終身成 長的過程,教育實習在整個過程中扮演著承先啟後的重要功能。教育實習設計 的目的在於讓實習教師(intern teacher)將師資培育機構開設之職前課程,以 其所學的教育理論課程帶入中小學實境課程中,將理論與實務結合,而中小學 提供教育實習的機會讓實習教師進行務實的教學演練,以增進實習教師的教學 經驗與專業發展(張德銳、李俊達,2002)。

壹、 我國教育實習之內涵

教育實習是師資培育一個重要的階段,旨在使學理與實際相互印證,讓實 習教師能學以致用,尤其注重教學相長、知行並重,以及教、學、做合一的境 地。我國現行之教育實習制度目前以新、舊制共同實施,歸因於正值新制與舊

制師資培育法重疊的時期,新舊制間之異同可詳見附錄二本節將不另贅述,僅 以新制「師資培育法」(二

00

三年八月一日實施)中所提列之法令條文對教 育實習課程內涵與相關規定事項作說明,分述如下:

一、 教育實習內容

依據「師資培育法施行細則修正條文」第三條第四項規定:教育實習課程 乃為培育教師之教學實習、導師(級務)實習、行政實習、研習活動之半年全 時教育實習課程。根據上端規定,教育實習內容包含機學實習、導師(級務)

實習、行政實習與研習活動等四個層面,惟以教學實習及導師(級務)實習為 主,行政實習及研習活動為輔(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文教法律所主編,2006)。

各層面之內涵分述如次:

(一) 教學實習內容上,指出國小實習教師應試教所有學習領域,每一學習領 域由見習開始,逐漸試教整個單元。而實習教師在見習期間應協助實習 輔導老師作業指導與訂正、個別教學與補救教學、準備教學資源與教具 設備管理等。若實習教師有任何困惑與問題,應向實習輔導教師請教,

並提供教學心得與經驗省思。

(二) 班級經營(級務實習)上,實習教師分配一個班級,在原導師輔導下實 習,來瞭解並習得處理班級事物,例如:整潔活動、班級秩序管理、個 別輔導學生、處理班級偶發事件、與家長聯繫與溝通等。並且於平日觀 察實習輔導教師之班級經營策略與技巧。

(三) 行政工作上,實習教師應以實習學校各處室行政工作為主,行政工作實 習應徵得實習輔導教師同意。

(四) 研習活動上,實習教師應於實習期間參加各縣市或實習學校校內所舉辦 之教師研習活動,每月還應返回師資培育機構,參與座談或研習至少一 次。

(五) 生涯發展上,所謂「生涯發展」係指實習老師的生涯發展,本研究綜合 學者專家(高強華,1996;湯梅英,1993;楊深坑,1991a;薛梨真,

1995 ; Fessler, 1985)的看法,認為生涯發展是實習教師由準備進入教

育專業,到正式踏進教育專業,以至於在教育專業上獲得生涯成熟的過 程,期間包括對實習學校校務發展、社區的教育發展、教育改革趨向的 認同;對自己從準備階段、導入階段、觀摩見習階段、到綜合實習階段,

專業成長的肯定,對自我成長的研究或進修,甚至於爾後繼續從事教育 專業的意向等,都是實習教師關切的課題。Kormanski(1989)曾指出 成功的生涯發展抉擇,可鼓勵初任教師的留任,至於長期的生涯發展,

則有賴社會認同、薪資、工作條件、進修機會等因素的配合(楊百世,

1999)。因此,本研究基於生涯發展對實習教師的重要性,乃一併納入 探討範圍,做為瞭解實習教師生涯發展的傾向。

至於教育實習的內容,除了各師資培育機構,根據實習辦法訂有實施要點 加以規範外,一些專家學者亦各有論述,但並不在本研究討論的範疇中。

二、 教育實習輔導

教育實習輔導的辦理方式,包括:平時輔導、研習活動、巡迴輔導、通訊 輔導、諮詢輔導等五項。擔任教育實習指導教授及輔導教師者,均應具備應有 的能力意願及經驗,除指導對象限額外,其輔導方式以採個別輔導為原則,並 得視需要實施團體輔導。至於教育實習的內容,除了各師資培育機構,根據實 習辦法訂有實施要點加以規範外,國內學者與研究者亦各有論述,本節不另討 論。此外,教育的方法,重視教學媒體的應用、教學參觀、與實務的訓練。因 此,在教育實習歷程中,實習指導老師、實習輔導教師是影響實習教師實習表 現與教育專業發展的重要他人(引自 Feiman-Nemser, 1992:220 )。

三、 教育實習評量

依據「師資培育法施行細則修正條文」第十一條規定:教育實習成績之評 量,應包括教學演示成績,由師資培育之大學及教育實習機構共同評定,其比 率各佔百分之五十。再者,依據「高級中等以下及幼稚園教師資格檢定及教育 實習辦法」(適用二

00

三年八月一日前入學者)第二十五條規定:平時評量 包括品德操守、服務態度與敬業精神、表達能力與人際溝通、教學能力與學生 輔導知能、以及研習活動表現等五個項目。並且,再依據二十六條規定:實習

教師應於實習期間應撰寫實習心得與專題研究報告,由實習機構初評後,送交 至師資培育機構複評(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文教法律所主編,2006)。上述皆為 平時評量內涵,若學年評量,則由師資培育機構邀集教育實習機構,共同就實 習教師所撰寫的實習計畫、心得告與專題研究報告,以口試或試教方式予以評 量。因此,我國教育實習評量的方式分成兩類:一是平時評量(即形成性評量); 二是學年評量(即總結性評量)。整體而言,評量在教育實習的功能,可分別 就實習輔導教師、實習教師及教育實習課程設計等三面(引自林麗惠,

2002:417),說明如下:

(一) 針對實習輔導教師而言,有助於輔導實習教師的效能,並據以改進實習 教師的教學方法或調整輔導實習教師策略,進而提升輔導實習教師的知 能與技術。

(二) 針對實習教師而言,有助於瞭解實習教師的教學行為、教學上或學習上 困難和學習成就,進而分析實習教師表現的優缺點,並作為個別指導、

調整教學進度之依據。

(三) 針對教育實習課程而言,有助於實習教師瞭解課程目標、內容、進行方 式及教學活動設計,並檢視是否適合實習教師的需求,進而瞭解能否達 成教育實習的目標。

貳、 西方學者對於教育實習的看法

Kennedy 與 Wyrick(1995)提出透過教育實習使實習教師成為適任教師的 三點看法:首先,教師信念及價值觀會影響教學生涯;其次,教育實習成效會 影響其將來任教意願;其三,可以藉由合作學習方式提升專業知識。Smith

(1980)提出師資培育領域中,教師應致力發展下述能力:觀察能力;對學生 的學習能力、學習障礙、學習環境,及教育計畫診斷能力;具備短期、長期教 育計畫能力;對空間、時間、教育資源及學生的管理能力;對同儕、學生、家 長溝通能力;對學生成就及教育計畫的評鑑能力。而 Odell(1986)建議在成 為初任教師之初需要幾項支持,才能真正將教育理論實際應用,包括下列五

項:教育實習相關資訊之取得、教師身份的定位、教學指導及情感輔導、協助 教室管理、提供觀察和練習教學機會等(楊百世,1999)。Tickle (1993)指出教 育實習經驗是一門「做中學」的課程,相較於教師發展階段的任何一時期,能 夠嚴苛且快速的接受整體教學訓練,這些皆來自初任教師的熱情活力與學習 力。

Watts(1987)視教育實習在整個師資培育的過程中,是一項欲成為教師者 最有價值與幫助的學習活動。因此,Feiman-Nemser(1996)認為教育實習機 構實習輔導教師為協助生手教師(novices),其功能在透過合作與諮詢方式,

引導成為一位優良教師。Murdoch(1997)也認為實習輔導教師應該在教育實 習中扮演角色楷模、協助者、諮詢者、亦者、教師及評鑑者的角色,以協助實 習教師學習教學(楊百世,1999)。

而Ganser(1996)稱師資培育機構內的實習指導教師、實習教師,以及教 育實習機構內的實習輔導教師是整個教育實習活動中標準型態的「鐵三角」。 指出實習指導教師若模糊其擔任教育實習的角色與責任,將使整個教育實習課 程的目標變的不明確。故欲落實教育實習課程的制度,教育實習度中的各個角 色及任務應釐清,再充分發揮其角色功能,達到教育實習真正促進實習教師專 業成長與勝任未來教職的目的。Duron(2000)也表示輔導教師運用有效的輔 導策略來引導初任教師,能為初任教師提供具體的協助與支持,對初任教師未 來的教學與專業發展有不可磨滅的貢獻。尤其輔導教師高度與專業的教學技 巧,更是初任教師仿效的對象;相反的,若得不到輔導教師有效的輔導策略與 教學指導,整個教師引導計畫將得不到彰顯而失敗,對於初任教師未來教學與 專業成長將造成負面的影響。

Certo(2002)指出一個有效的教師引導計畫,必須仰賴實習輔導教師對實 習教師的支持與挑戰,在輔導過程中主要以支持性的指導關係,而非以傳統直 接指導的關係。而支持的方式多以傾聽、安慰、回答問題、自我分享教學經驗 與分享教學資源為主;而挑戰的方式以討論、誘發其他想法、提供意見以及引

Certo(2002)指出一個有效的教師引導計畫,必須仰賴實習輔導教師對實 習教師的支持與挑戰,在輔導過程中主要以支持性的指導關係,而非以傳統直 接指導的關係。而支持的方式多以傾聽、安慰、回答問題、自我分享教學經驗 與分享教學資源為主;而挑戰的方式以討論、誘發其他想法、提供意見以及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