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戰後至今東亞國際體系之概況與演變

第三章 東亞-一個缺乏「霸權」的體系

第一節 戰後至今東亞國際體系之概況與演變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9   

第一節 戰後至今東亞國際體系之概況與演變

本節將扼要的整理東亞國際體系自二戰結束以來至今的概況及演變,嘗試從 宏觀的角度,提供本文讀者一個對東亞國際體系大略的認識,並作為本章後三節 的背景鋪陳。本節以時間作為依據,共分為四個部分:(1)戰後至 1960 年;(2)1960 年至 1975 年;(3)1975 年至 2000 年;(4)2001 年至 2013 年。然而在開始之前,

筆者必須要定義所謂「東亞國際體系」的範圍,本文所指的東亞國際體系為由東 北亞三國-中(台灣)、日、韓,和東南亞十國(越、泰、馬、印尼、新、菲、柬、

寮、緬、汶萊)所組成的體系,南亞的印度以及紐澳兩國將不被視為體系的構成 主體,而只有在需要時,才將上述三國納入本節討論之中。

戰後至1960年代:

於 1945 年二次大戰結束後,東亞國際體系面臨的是隨著日本撤退以及歐洲 殖民者尚未回復元氣的權力真空,因此,民族解放運動如雨後春筍般興起。在越 南、印尼以及馬來西亞等地都有反抗舊殖民者的運動興起,當時,越南與印尼馬 上陷入了與法國以及荷蘭的獨立戰爭,然而,英國與美國屬下的殖民地,包括新 加坡、菲律賓與馬來西亞皆能夠較為和平的脫離殖民母國獨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0   

另一方面,與脫離殖民地運動一同影響東亞體系格局的則是美蘇之間的冷戰 架構,隨著 1947 年杜魯門主義以及馬歇爾計畫的發表,冷戰正式在歐洲展開,

美蘇兩強的對抗也散布至東亞。蘇聯透過共產國際在亞洲支持各國共產黨發動革 命,包括在中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和越南,共產主義的勢力均滲入當地;而西 方陣營則是透過經濟援助以及重建等手段來抑制共產勢力的發展,1950 年至今 的可倫坡計畫即為一例。中國內戰於 1949 年由中國共產黨取得勝利並建立中華 人民共和國,是赤色勢力在亞洲的一大勝利,然而,真正使得亞洲冷戰開始的,

卻是 1950 年 6 月 25 日爆發的韓戰。韓戰自 1950 年 6 月 25 日開戰後,北韓一度 勢如破竹,然而,隨著美國與中國在 1950 年秋天參戰,戰局陷入僵持,在雙方 皆不想陷入曠日廢時的戰爭下,談判從 1951 年 7 月開始進行,卻一直到 1953 年才簽定停戰協議。

韓戰結束後,亞洲冷戰的格局也大致形成:美國派出第七艦隊巡防台灣海峽,

穩固了中華民國在台灣的政權;南北韓分裂的事實在 1954 年的日內瓦會議得到 確認;由胡志明領導的越共與法國的第一次越戰也在 1954 年由法國在奠邊府的 慘敗收場,在同年的日內瓦會議中約定以北緯 17 度線做為南北越的分界線。基 本上,東亞當時大致呈現了以「第一島鏈」為界的兩大陣營對抗,大陸部分為共 產陣營所有,海洋外島部分則是西方陣營所有。

當年美國在東亞圍堵共產勢力的作法與在西歐不同,相較於在西歐成立北大 西洋公約組織(NATO),美國在亞洲採用的方式為與各國分別簽定協防條約,例 如美日安保條約、美韓共同防禦條約和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等,究其因,應是因為 東亞各國在近代的歷史太過糾結,以至於要形成一個如 NATO 一般的國際組織 相當困難。另一個亞洲冷戰與歐洲冷戰的不同點在於,歐洲的冷戰真的是「冷戰」

儘管雙方陣營對峙的態勢仍舊嚴峻,但歐陸本土在二次大戰後就沒有爆發過跨陣

(Southeast Asia Treaty Organization, SATO)到 1963 年的「東南亞協會」(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 ASA),至最後在 1967 年成立的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在 這些組織成立的一開始,都帶有相當的反共色彩,將其視為美國圍堵政策的一部

2  Vincent K. Pollard, “ASA and ASEAN, 1961-1967: Southeast Asian Regionalism,” Asian Survey, Vol.10, No.3(March 1970), p.24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2   

1960年至1975年:

於此 15 年當中,影響最大的非橫跨全期的越戰莫屬,此戰爭使得美國陷入 長期的對北越作戰,造成其國內經濟大受影響,對外也於世界舞台中失去二次大 戰剛結束時的威望(無論是經濟上或是政治上),越戰的結束也象徵了美國全球霸 權的結束。可以說,此時期其餘對東亞國際體系有重大影響的事件,皆是圍繞著 越戰而展開的。以下將詳述之。

第二次越戰於 1960 年爆發。美國當時的思維,基本上是出於所謂的「骨牌 效應」,即害怕越南的陷落將會使得整個東南亞赤化,因此美國起初不計代價的 要保住南越這個西方陣營的橋頭堡。美國於在甘迺迪時期開始介入越戰,至詹森 時期美軍全面介入越戰,派遣逾 50 萬美軍進入越南作戰。然而,礙於種種因素,

美軍一直無法取得決定性的勝利,曠日廢時的戰爭,不僅在美國國內引發反戰風 潮,於全球各地也有呼應的學運出現。1968 年,美國開始尋求與北越簽訂和平 協定的可能。尼克森上台後,更積極推動越戰「越南化」的政策,以提供大量軍 事援助取代美軍直接參與,透過巧妙的結合外交與軍力的運用,尼克森政府成功 的在 1973 年與北越簽訂和平協定,美軍撤出越南;然而,隨後爆發的水門案,

使得繼任的福特總統沒有辦法繼續得到國會的支持提供南越援助。最後,北越於 1975 年發動總攻勢,短短兩個月之內西貢陷落,全越統一,第二次越戰正式宣 告結束。

越戰結束後,對於美國有三點重大影響。首先,其使得美國從債權國變成債 務國,長期的戰爭以及龐大的預算赤字,使得美國的經常帳由盈轉虧,進而動搖 對於美元的信心,迫使尼克森在 1971 年宣布終止美元與黃金的兌換(此與中美關 係正常化並稱「Nixon Shock」),終結了布列敦森林體系;第二,南越的覆亡,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3   

代表了美國於這 15 年中所付出的資源與心力通通付諸東流,留給世界的印象是 美國第一次被「打敗了」,此外,美軍在越戰時的無人性暴行(如美萊村慘案),

也透過媒體曝光,嚴重衝擊美國的國際形象,以上兩點不論是在政治上還是經濟 上,皆大大衝擊美國在國際上的威信;最後,越戰也改變美國對於世界的看法,

美國不欲繼續扮演「世界警察」的角色,而要使發展當地國際組織,使其負起更 多的責任,美國只從旁協助;並且認識到中國的重要,認為持續孤立中國將對於 東亞的穩定沒有幫助3。然而,於此為止,本文尚未處理這些越戰對美國造成的 衝擊對東亞國際體系的影響的問題。以下將把東亞國際體系所受的影響分為三點 敘述。

首先,美國對於中國角色的重視,反映在 1971 年的中美關係正常化。中蘇 關係約在 50 年代中期之後就出現裂痕,1969 年更直接在珍寶島爆發武裝衝突,

當年尋求中國支持以對抗蘇聯以及盡速結束越戰的尼克森政府便抓住了這個良 機,先是 1971 年國務卿季辛吉秘密訪中,隔年尼克森親自訪中並發布上海公報,

確認了中美關係正常化。中美關係正常化的影響有二:(1)象徵亞洲社會主義陣 營的分裂(1979 年的中越戰爭更是明白的顯示了這點);(2)使得中國成為國際社會 的一員,例如:1971 年取代中華民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權與 1972 年日中關係正常 化,都象徵中國過去的國際孤立已然結束。

第二,美國經濟在越戰結束後受到重創,對於東亞的影響在於當年美國戰時 的需求帶動了台、日、韓三國的經濟成長,進而使得東亞國家不再單方面「依賴」

美國,雙方的「互賴」在質和量上都有顯著的成長,布列敦森林體制瓦解後,美 國不再擁有全球經濟霸權的地位,而此時東亞國家的經濟快速增加,相對地提升 了東亞國家的國際地位。

       

3  Richard M. Nixon, “Asia after Vietnam,” Foreign Affairs, Vol.46, No.1(October 1967), pp.111-12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4   

第三,美國在越戰結束之後至今不再介入亞洲國家的內戰或是衝突,一方面 是因為冷戰來到了「緩解」(Détente)的階段,但更重要的是,越戰對於美國的消 耗也讓其沒有辦法也不願再負擔類似的行動。所以尼克森才說,必須要加重當地 組織所負的責任,美國只是從旁協助。ASEAN 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無論是在 反共或是解決會員國之間的衝突,都沒有大國介入,而是由 ASEAN 自行找出解 決辦法,例如:印尼在馬來西亞獨立後,蘇卡諾政權因此與菲律賓斷交,甚至喊 出「北京-雅加達」軸心來對其他國家挑釁,最後在 530 事件後其遭蘇哈托政權 取代,印尼重新加入 ASEAN,此事終告落幕。同時,日韓間基本條約的簽訂,

也可以被視為是亞洲國家更為獨立的象徵。

中美日關係正常化、亞洲各國的經濟快速發展以及東亞朝著更獨立的方向前 進等,可以說,東亞國際體系於此 15 年之中的事件,都是以越戰為中心展開的。

然而,對比於 1971 年宣布將撤出蘇伊士運河以東的英國,越戰並沒有把美國帶 離亞洲,只是大幅削減了其在東亞體系中所能發揮的影響力,可說是美國在東亞 地區霸權終結的關鍵。

總結來說,越戰結束後的東亞,已不再像 1960 年時呈現明顯的兩陣營對抗。

一方面中南半島全面赤化,然而,中共、越共以及蘇聯的分裂,似乎讓東亞不再 有「社會主義陣營」的概念;另一方面,屬於西方陣營的群島國家,此時或多或 少都開始了快速的經濟成長,而其中也有和共產國家展開交往的例子,在美國的 影響力被削弱的情況下,這些國家正逐漸地取得未來獨立自主的資本,並豐厚自 己的羽翼,最後,ASEAN 的成立也為東亞的區域主義發出先聲。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5   

1975年至2000年:

於此 25 年間,東亞的國際體系有了相當快速的變化,於此同時,決定東亞 體系變化的關鍵,也由過去的冷戰對抗逐漸轉變成經濟因素。然而,此階段的前 期,仍然帶有冷戰對抗的味道在,直到 1985 年蘇聯改革之後,冷戰的陰影才真 正從東亞離開。進入 1990 年代後,經濟實力左右著東亞各國在國際體系中的位

於此 25 年間,東亞的國際體系有了相當快速的變化,於此同時,決定東亞 體系變化的關鍵,也由過去的冷戰對抗逐漸轉變成經濟因素。然而,此階段的前 期,仍然帶有冷戰對抗的味道在,直到 1985 年蘇聯改革之後,冷戰的陰影才真 正從東亞離開。進入 1990 年代後,經濟實力左右著東亞各國在國際體系中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