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動機與目的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動機與目的

研究背景與動機:

人類在國際經濟貿易事務上的合作,在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達到了頂點,由 美國所一手主導的「布列敦森林體系」(Bretton Woods System)可說是自大戰結 束後至 1973 年之間國際經濟、貿易與金融體系的代名詞。如此高度國際整合與 頻繁的合作的出現,讓人實在很難想像,在不到 30 年前,國際社會才經歷過一 場由「以鄰為壑」(Beggar thy neighbor)政策所引起的大蕭條,各國為了保持經常 帳的盈餘與維護自身的利益,不惜透過貿易關稅壁壘與競爭性貨幣貶值政策來進 行國際貿易競爭,最後卻導致了世界性的經濟衰退。這樣的反差,便不禁讓人好 奇,如此巨大的轉變,是如何在短短 20 年間發生的。

雖然從歷史的教訓中可以明白知道合作所得的利益是大於互相對抗的,但為 何合作之所以是國際關係中少見的事件即是因為,在必須自助的國際環境且缺乏 一個外在的制衡力量時,每個國家都有不履行義務(Defection)的動機,「囚徒困 境」(Prisoner’s dilemma)就是一個最佳的例證。因此,即便每個在國際中的行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   

者,都選擇了自身的最佳策略(Dominant strategy),但產出的結果卻是一個次佳 (Sub-optimum)的結果。

除了不履行義務的問題之外,國際合作上仍存在著另一個重大的障礙,也就 是提供公共財(Collective good)的問題。由於公共財的「非敵對性」(Non-rivalrous) 與「非排他性」(Non-excludability),因此在行為者眾多的情形下,會出現沒有任 何行為者願意負擔公共財成本的問題,每個行為者都認為自己的貢獻對於公共財 的出現微不足道,只想著由其他行為者負擔成本,自己便可以「搭便車」

(Free-riding)享受公共財所帶來的效用,進而使得國際合作難以發生。

但是,即便在這兩種重大挑戰之下,美國還是成功的在二次世界大戰後主導 了布列敦森林體制的建立,並透過其下的三大支柱-國際復興發展銀行(IBRD)、

關稅貿易總協定(GATT)與國際貨幣基金會(IMF),將國際金融與貿易體系重塑成 符合美國利益的樣態,包括了美元儲備匯率制度的建立以及自由貿易的推展等。

如此前所未有的國際合作出現(只有在 19 世紀晚期由英國所主導的世界貿易自由 化能稍比擬),便成為了霸權穩定理論出現的溫床,也就是認為國際合作必須要 有一願意且有能力提供公共財與制裁不勞而獲的行為者的霸權存在1,國際合作 才能突破上述兩種挑戰而成形。

然而,美國自 1960 年代中期開始,明顯的出現衰退的跡象,其在國際經濟 上的領導地位,正逐漸的被復甦的歐洲與日本挑戰。自 1965 年開始,美國的 GDP 佔三角經濟(西歐、日本、美國)總 GDP 中的比例便逐漸下降,美國的經濟政策 也造成經常帳赤字的惡化,導致國際貨幣市場上對於美國價值信心的喪失;同時,

       

1 在 Keohane 的著作中,其又將霸權穩定理論區分成兩類:一為粗糙的(crude)霸權穩定理論;另 一為修正過的(refined)霸權穩定理論,根據 Keohane 的看法,這兩種理論在預測國際合作是否可 能,對霸權的意願有不同程度的要求。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   

即便 GATT 甘迺迪回合談判在削減關稅上仍有突破,但世界各國透過非關稅貿易 障礙(Non-tariff trade barrier)來為貿易保護主義掩飾的動作卻有增加的趨勢,種種 跡象均顯示,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主導的國際經濟體系似乎正在慢慢地瓦解中。

1971 年,美國總統尼克森(Richard Nixon)發表了美元與黃金脫鉤的聲明,也 就是所謂的「Nixon Shock」,代表著國際固定匯率制度的結束,象徵著大戰後所 建立的布列敦森林體制的崩解,也象徵著國際經濟事務的合作將邁向下一階段。

乍看之下,霸權穩定理論似乎能夠為國際經濟事務合作提供一個很好的解釋:

國際合作必須仰賴一個有能力且有意願制裁不勞而獲的行為者以及願意負擔公 共財成本的霸權才能成功,隨著霸權力量的衰弱,其所主導的合作體系也隨之崩 壞,19 世紀的英國與 20 世紀中後期的美國似乎也提供了非常強力的佐證。然而,

筆者對於這樣簡單的因果關係連結抱持著懷疑的態度,並認為透過觀察東亞的國 際經濟現況,可以推得霸權的存在對於國際合作與制度性公共財的出現或被創造 並不是一個絕對的要素,或至少可以說,東亞的例子並不完全適用於傳統的霸權 穩定理論。

東亞的經濟實力在美國與歐盟相繼爆發危機之下顯得突出,東亞地區。似乎 是在全球經濟一片哀鴻遍野之下唯一仍有活力的避風港。於東亞體系中,中日兩 國一直在經濟事務上扮演著區域兩強的角色;然而,重要的是,東亞體系中似乎 從未出現過一個真正的「霸權」。從最直觀的角度切入,即便在中國快速崛起的 當下,其經濟實力仍不能讓其被稱作是一個霸權,日本方面,除了自二次世界大 戰以來刻意的避免塑造強權形象之外,於 2011 年 GDP 總額被中國追過,也讓日 本更不能說是在東亞地區稱霸。中日兩國,都只能算是東亞地區的區域強權。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   

真正讓筆者感到興趣的是,國際貨幣制度一直都是霸權穩定理論學者最先切 入的角度,包括理論奠基者 Charles, Kindleberger 也是先從二次世界大戰後的貨 幣體制談起,由於中國在國際經貿地位的提升,自 2000 年以來,東亞各國與中 國貿易量逐漸攀升,為了促進中國與其他國家的貿易,中國也和許多國家簽有貨 幣清算協定,這樣的趨勢發展至今,在中共當局不斷的放寬人民幣的浮動幅度下,

人民幣在東亞的國際化儼然成形;但是這樣的結果,似乎是不符合霸權穩定理論 中,先有霸權再有合作與公共財的假設的。

因此,筆者想藉由這次撰寫碩士論文的機會,來探討上述現象的出現,是否 能對於霸權穩定理論進行修正,以更好解釋現下東亞國際經濟事務現況,且以人 民幣國際化為例,建立對於一個體系中存在著「隱性霸權」現象時,對於國際經 濟合作可能與制度性公共財的提供影響之解釋。最後,人民幣國際化的出現,最 終是否會導致東亞如此隱性霸權的現狀終結,而讓中國真正扮演起東亞體系中的 霸權角色。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   

研究目的:

本文的研究目的可以分為以下三點敘述:

1. 首先,是對於霸權穩定理論的流變之回顧與修正,此為本文最重要的研究 目的。本文嘗試透過檢視過去各家霸權穩定論者所提出的論述,並且結合各 個學者當時所處的時代背景,來建立起對於霸權穩定理論的正確認識,包括 其理論內涵與發展演進。此外,本文也將整理對於霸權穩定理論的批評,並 將焦點集中於討論理論中對於貨幣制度合作的部分,希望以人民幣國際化為 例,修正霸權穩定理論以讓其可符合東亞目前的國際經濟現況。

2. 第二,本文將建立起東亞體系並未存在霸權的事實,並且提出在中日兩國 都有實力以及意願在東亞體系扮演霸權角色,但卻均採取較為模糊的態度,

小心翼翼的不願讓其他東亞國家將「霸權」二字加諸其身上之下;因此,筆 者認為,東亞體系其實是處於一種由中日兩國扮演「隱性霸權」的情況。本 文欲探討,這種隱性霸權的狀態會對於東亞地區國際制度性公共財的出現造 成甚麼影響,且和過去在二次大戰後美國主導建立的國際金融合作又有何不 同之處?

3. 最後,透過修正後的霸權穩定理論討論人民幣國際化未來可能的發展與走 向,並且提出對於人民幣國際化將對東亞國際經濟體系造成何種影響的看法。

此外,或許可以更進一步地說,人民幣的國際化最終是否會改變東亞目前這 樣的隱性霸權的現況,並讓中國在未來成為東亞體系的真正霸權。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