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擬訂探究題目和範圍

第四章 學與教

4.6 獨立專題探究的學與教

4.6.2 擬訂探究題目和範圍

學生有很大的自由度和眾多的選擇,來為獨立專題探究擬訂課題和範圍,只要所選的題 目能聯繫三個學習範疇,並能延伸至六個學習單元沒有直接涵蓋的新情境和主題以及具 時代性便可。這種開放的要求,讓學生得以選取適合自己能力和興趣的主題;但要在廣 闊無涯的可能研習範圍和眾多方向中,選取恰當而可行的題目,並把獨立專題探究轉化 為有意義的自主學習經歷,對學生來說,是相當大的挑戰。本文件所建議的探究主題,

可以作為學生開始衡量自己的題目時的一些可行建議(請參閱第 115 頁附錄一)。

另一擬訂探究問題的構思方向,則是從學生以往的學習經歷入手。學生在其初中階段,

已經修讀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學習領域;科學教育學習領域;科技教育學習領域的各 門學科,故此可按其興趣和能力,從學習所得而擬訂探究題目。例如中華文化習俗的傳 承、科學與科技的發展、氣候或自然環境變化對日常生活的影響,都是很有意義的探究 課題,並且與本科不同單元配合,在學習上可收相輔相成之效。

誰的選擇?

香港五邑商工總會黃棣珊紀念中學在數年前開始推行專題研習,當時教師讓學生 自由選擇研習題目。於是很多學生便按自己的興趣來選題,卻往往沒有考慮到題 目是否切合實際和自己的能力是否足夠。像鬼神、占卜和星座這類題目,雖然很 受學生歡迎,可是在學生開始進行研習後,很快便發現這類題目在驗證數據和探 討議題方面都有問題,不少學生最終甚至不能完成他們的研習專題。

數年後,教師決定為學生設定一些範疇廣闊的主題,這些主題都是跟學生的生活 和所居住的社區相關的。學生可以在這些主題之內,選擇一個自己處理得來的題 目。這些和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主題,讓學生在研習的過程中得到更大的擁有感,

及有更大的信心去探索相關的議題。據教師觀察,有了這些主題的指引,學生對 專題研習有更大的投入感,也更有動力嘗試不同的方法來了解和探索他們感興趣 的議題。

學生應在敲定獨立專題探究的題目前,透過不同的方法,在所選的主題方面擴闊自己的

中。

教師也可鼓勵學生考慮以較陌生的主題來作為獨立專題探究的題目,並透過探索該主 題,培養對探究的擁有感。教師可以使用不同的策略,引發學生關注所探究的主題,並 加深他們對主題的理解,然後鼓勵他們主動參與討論,並引導他們設定一些可行而又具 挑戰性的探究問題。

善用舊生的習作

一些富經驗的教師建議:學校可提供前幾屆學生的習作,讓現屆學生參考,以訂 立探究主題和決定獨立專題探究的範圍,並選取適切的研習方法及演示方式。教 師把過往學生的習作妥善保存,並於學校圖書館建立通識教育科檔案庫,放置其 中;假如這些習作是以數碼形式儲存,更可在學校的內聯網建立檔案庫,以便學 生隨時瀏覽。這些習作可為學生提供一些概念,幫助他們訂立研習題目、運用不 同的研究方法和形式,以至了解所要求的水平和範圍等。有一位教師更提及自己 曾以互聯網連結相關的參考網頁,補充學校檔案的資料,以提供更多與主題相關 的資訊。為使檔案庫保存合用的資料,教師每年都會加入新的習作,移除過時的 作品,也會經常更新連結的參考網頁。

學生在訂立探究主題時,應考慮其重要性。換言之,學生應先評鑑預期的探究成果,來 支持所選題目的是否合理。舉例而言,「我最喜愛的體育運動」難以成為有意義的探究 主題;因主題本身太個人化,對其他人也沒有參考價值。這個主題也難以聯繫不同的學 習範疇。「體育運動與香港青少年自我形象的建立」會是一個較佳的選擇。這個主題提 供了較大空間,讓學生探索社會上不同人士的意見、不同學科的角度、不同情境和時代 的現象和趨勢等。此外,更能在較廣闊的關注面上建構重要的成果和洞見。學生的目標 應著眼於自己產生新的見解和洞見,而非單單提供新的數據和資料去驗證已有的主張和 意見。教師也應指導學生把獨立專題探究專注於探索當代的議題和真實的情境,以配合 通識教育科課程的宗旨。

訂立探究主題的第二個考慮因素是能否取得可靠的資料來源。對香港的一般中學生來 說,有些主題是較難取得資料的,尤其是一手數據。舉例而言,學生若以「一位中國太 空人的一生」為研習課題,由於難以訪問具相關經驗的人物,便很可能只根據二手資料 進行研究。因此教師應強調學生在決定獨立專題探究的題目前,要初步探究有沒有可能 取得適用的相關資料。

專題研習的基礎

聖公會諸聖中學一位教師提供了一些方法,幫助學生釐清對高級補充程度通識教 育科專題研習題目的理解。教師請每位學生就所選的研習題目提交一幅腦圖。要 建構這幅腦圖,學生須探索一些與題目有關的基本知識和概念。這樣,教師便能 對學生所選的題目有初步的了解。此外,教師也要求學生就所選的主題提交一份 最少有十個項目的參考目錄。這樣可確保學生在開始進行專題研習時,至少已取 得相當的資料,可作為日後撰寫研究文獻的基礎。

第三個考慮因素是學生能否應付得來。學生應就研習的範圍和要求,考慮能力、金錢和 時間等方面的資源問題。舉例而言,「珠江三角洲的經濟發展」可能是一個太寬廣的題 目,學生未必有足夠的時間和金錢參觀珠江三角洲的主要城市,並就有關的主題作深入 而有意義的研習。對這個地區的發展感興趣的學生,研習的題目範圍必須更為收窄,例 如把範圍縮窄至珠三角某城市的某地區、一些社會或經濟現象或是某一類別人士等。

題目以外

為幫助學生檢視研習題目的可行性,聖公會莫壽增會督中學一位教師設計了一份 表格,協助學生制訂研習題目和大綱。學生在限期屆滿時提交這份表格。

學生填寫表格時,須列出研習題目、子題、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和所搜集數據的 類型。教師就表格給予評語,幫助學生改進獨立專題探究的設計。有時,在教師 的協助下,學生或許意識到研習題目過於狹窄,未能包含多個角度,而所能引伸 的子題和概念也很少。有時,學生或許意識到建議採用的研究方法未能搜集得到 所需類型的數據而獲得。因此,表格的作用不僅可引導學生有系統地評估研習的 題目,還制訂了可行的研究計畫。

作為三年制高中課程的核心科目,通識教育科必須照顧學生的學習差異,特別是當學生 進行獨立專題探究的時候。以下討論是關於學生在訂立獨立專題探究的題目時經常遇到 的困難以及一些建議的解決方法。

導學生縮窄他們的選擇範圍,選取與研習題目相關的子題。之後,教師也可幫助學生區 別相關的重要概念與不相關的概念。

有時,學生會提出範圍太過狹窄的研習題目。教師可鼓勵學生提出更多選擇。倘若學生 對所選的主題缺乏相關的知識,他們便難以想出其他建議。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提供 一些選項供他們選擇。這時,學生通常都能察覺到早前的設計有不足之處,繼而整理出 一個更佳的研習題目和大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