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通識教育科常用資源

第六章 學與教資源

6.3 通識教育科常用資源

6.3.1 教育局提供的學與教資源

為協助學校面對課程的轉變,教育局已在網址 http://www.edb.gov.hk/cr/tc 建立課程資源 目錄,透過中央一站式的服務,向學校提供由教育局及其他機構編製的學與教資源和適 用的參考資料,以備取用。教師可從該課程資源目錄進入通識教育科網上資源平台,也 可直接登入以下網址:http://ls.edb.hkedcity.net。該資源平台由教育局和香港教育城合作 開發,為教師持續提供本科的學與教資源。

有關資源平台將會為教師提供以下各項正在籌畫及發展當中的學與教資源:

雙語詞彙表:網上中英對照詞典,包括本科學與教常用概念、詞彙及詞組的簡短解 說;

其他項目,例如:文章選讀、各獨立專題探究建議主題的基本資料等

上述將要推出的網上資源平台的學與教資源並不具權威性,也並非包舉無遺。對本科的 新教師來說,平台可作為一個方便的起步點,以取得釐清了版權限制的材料,有助起動 教學實踐。至於本科有經驗的教師,平台上的相關資料也可供選取、修訂、分析、評鑑 和批判。此外,平台並非強制使用的。

教師如欲進一步了解通識教育科課程的寬度和深度及公開考試的要求,可參閱教育局聯 同香港考試及評核局聯合編訂並已於 2013 年 6 月出版的《通識教育課程及評估資源 套——釐清課程、評估有方》。

6.3.2 文本資源

書籍、期刊、報告、文件等文本資源都是通識教育科重要的學與教資源。不論是本地的,

或是全球的官方文件或報告,對研習當前持續討論的議題來說,都是重要的資料來源,

可以提供有關本地社會以至全球最新發展的各項資訊。但是,官方的觀點應與來自非政 府組織、民間團體和獨立人士的觀點互相衡量。教師和學生更可善用學術書籍和期刊,

以深化分析。不過,任何權威性的專業意見均應被視為分析某一議題的眾多角度之一,

而並非最後的定論。

6.3.3 互聯網與科技

大量湧現的資訊已促使學與教方法不斷更新,而互聯網也已成為一種龐大的資源庫,為 社會大眾提供了一種方便的學習工具,令教育工作者不再是學科知識的唯一源頭。策略 地運用科技能加強學生的參與,使資訊更易獲取。科技是達到目標的方法,而非目標本 身。「講台上的智者」(sage on the stage) 這種教學模式將被「旁邊的嚮導」(guide on the side) 這一新的教學模式所取代。教師的工作將是引導學生提出恰當問題,並協助他們 建構知識,而不再是源源不絕地提供答案。學生應從反覆背誦的學習模式轉向高層次思 維和發展明辨性思考能力的方向。

包括資訊科技在內的科技,對學習有以下的幫助:

● 提供視聽工具,幫助解說艱深的概念;

● 幫助學習者從不同渠道搜尋資料和處理大量資訊;

● 讓學習者可以按本身的進度學習,例如透過使用特設的軟件輔助學習;

● 促進學習者、資源和教師之間的互動;

● 提供協作平台;

● 藉著教師的適當指導及支援,有助學生獲取資訊,培養明辨性思考和建構知識的 能力。

對通識教育科來說,資訊科技的運用提供了全球性的平台,使不同的價值觀、觀點和意 見得以即時表達。互動和討論不再局限於某地域或某社會階層。多元化的觀點或見解對 通識教育科的學與教大有裨益。

通過資訊科技獲得的資訊必須經過謹慎處理。教師和學生應注意軟件、網頁、網上聊天 室或網上日誌(「博客」)等所提供的內容,往往帶有偏差的價值觀及選材取向。當發現 資料的出處來歷不明、半不明、或被故意捏造時,便應暫緩作出個人評論。任何宣稱的 信度和效度都應加以複核,或利用其他來源的資料來驗證。

運用資訊科技進行通識教育科的探究活動時,教師應注意「數碼隔閡」的問題。來自較 低社經背景家庭的學生應獲得相關的支援。

6.3.4 傳媒

與互聯網相同,傳媒已成為通識教育科教師與學生進行探究過程的重要資訊來源。從很 多方面來說,傳媒所提供的資訊也是即時和全球性的,並且可以具有不同的價值觀、觀 點和意見,對通識教育科的探究過程至為重要。傳媒深入查究問題,層面廣泛,涵蓋不 斷演變及為人所經常討論的當代議題的各個方面。傳媒提供的非文字材料能提升不同學 習模式的學生的學習動機及效能。

但是,傳媒傳遞的信息必須經過解讀。學生需要獲得指引,以便可以考慮各個傳媒機構 在運作模式與動機方面可能造成的影響。因此,不應視傳媒所提供的資訊為全面的事實 或真相。

6.3.5 其他非文字材料

傳媒或互聯網沒有提供的相片、海報、地圖、錄音、錄像等非文字材料也是重要的學與

6.3.6 可獲取的社會資源

呼籲各界人士參與協作是課程發展的一個重要策略及特色。不同界別人士對幫助學生有 效學習可以作出不同的貢獻。如果學校能有策略地把家長和校友組成網絡群體,並要求 他們提供協助,兩者可以成為通識教育科學與教堅實的後援基地。除了給予贊助外,家 長與校友還可通過不同渠道來支持母校。來自不同背景、擁有不同的生活經歷和社會接 觸面的家長及校友,可以幫助學生擴闊視野,並培養多角度思考的能力。請參閱第 141 頁附錄十六有關校友在學校如何協助通識教育科學與教的例子。

社區組織及非政府機構也可以在不同層面、不同領域範圍為本科提供學與教的資源。他 們透過出版物、報告及網頁,在各自的領域中提供有用及/或不同的資訊、見解、觀點 和意見。這些組織和機構經常舉辦講座、簡介會或組織教師及學生活動,加強教師和學 生在通識教育科研究範疇的認知及觸覺。如情況許可,這些組織和機構可參考通識教育 科的課程架構,為本科編訂有用資料。「通識教育科網上資源平台」有一份「通識教育 科之友」名單,載列願意在不同方面支援通識教育科學與教的非政府組織。

作為個別單元或獨立專題探究的探究對象,社區組織及非政府部門可給予學生採訪機 會,並讓學生讀取其數據庫或接觸其內部運作以至決策過程。

公共設施如公園、博物館、圖書館、政府部門的資源中心也是豐富的學習材料的提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