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政府信任的影響因素

第一節 政府信任研究的分析途徑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章 政府信任的影響因素

本章旨在就政府信任的影響因素進行理論觀點與文獻檢閱。首先概述政府信 任研究的理論途徑。其次,基於本研究旨趣,將聚焦政府績效對政府信任的影響 之探討,分就行政績效途徑與倫理績效途徑的觀點予以闡述,以及透過相關文獻 之統整,來探析其對政府信任的影響。

第一節 政府信任研究的分析途徑

政府信任的議題已引起公共行政與政治學領域學界與實務界的重視,雖然部 分調查研究指出許多已開發國家面臨了政府信任衰退的現象(Miller & Listhaug, 1999: 204; Norton, 1997, Nye et al., 1997),但是對於衰退趨勢是否真的存在,以及 民眾不信任政府的原因與不信任可能產生的後果為何,並未有一致性的共識(Nye et al., 1997; Bok, 2001; Van de Walle, 2004)。Van de Walle (Van de Walle, Van Roosbroek, & Bouckaert, 2008)等人就認為政府信任並非呈現衰退的趨勢,而是一 種波動的現象。

信任衰退的原因與其可能產生後果是複雜現象,許多學者從不同的理論觀點 來分析與探討影響政府信任的因素。例如 Nye(1997)提出經濟、社會文化、政 治等影響政府信任的因素。Newton & Norris(1999)從社會心理-信任的人格特質、

社會文化與機構績效等理論途徑來探討影響政府信任。Bouckaert 與 Van de Walle 則是分就行政管理、社會學與經濟學的理論觀點,歸納說明民眾不信任政府的原 因、其在政治社會中可能出現的行為反應,以及提升信任的途徑(Bouckaert & Van de Walle, 2003)。

行政管理的理論觀點強調政府績效不彰、職能超載無法滿足民眾對政府績效 的預期是導致不信任政府的主因(Van de Walle, 2004; Bouckaert et al., 2002),因 此,改善政府績效,運用管理策略提升公共服務品質,並且有效管理民眾對政府 的預期,避免民眾對政府的角色與職能有過高的期待,將能改善不信任的現象。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社會學觀點則認為社會中既存的不信任文化才是不信任政府的根源,信任衰 退主要是因為社會因素、個人與集體價值和認同的改變所致。是以,建立認同感 與社會規範、形塑合作的社會關係及累積社會資本才是提升政府信任的首要之道

(Braithwaite, 1998; Dalton, 2004; Sztompka, 1996; Kampen et al., 2002),信任的文 化或公民社會對於民主穩定與發展有其重要性(Newton, 1997; Rose et al., 1998)。

經濟學觀點則從代理人理論(agent-principal theory)來詮釋政府與公民的關 係,為避免代理人/政府與主理人/公民之間因資訊不對稱,而造成無法有效監督與 確保代理人遵循主理人之利益而行事(Pratt & Zeckhauser, 1991),因此主張透過政 府資訊的揭露與公民參與的途徑來強化政府信任(e.g., Halvrsen, 2003; Walters et al., 2000)。

基本上,前述這些理論觀點確實提供了具有貢獻性的論點與解釋因素,均有 助於對影響政府信任因素的瞭解,同時也反應出政府信任的影響因素來源是多元 而非單一。換言之,缺乏單一有力的政府信任解釋因素的存在。另外,在缺乏一 個整合性的理論架構下,亦難以比較各種觀點所提出的影響因素解釋力。再者,

各項影響政府信任的解釋因素,在不同的社會發展時期或時間點上,可能也會有 不同影響力(Miller & Listhaug, 1999)。

雖然 Bouckaert 與 Van de Walle 對政府信任理論所做的歸納,相當程度突顯出 政府信任研究途徑的多元化與豐富性。不過,國外研究調查機構對於民眾何以不 信任政府的民意調查分析,亦有助於聚焦在不信任的原因,瞭解民眾對政府的感 受。從許多已開發國家中所進行的政府信任調查,大致上可以歸納出民眾不信任 政府的主要類型有三種:對政策不滿意、政府效率不彰與政府官員或政府濫權貪 腐(Pew Research Center for the People and the Press, 1998; Heintzman & Marson 2005)。大致上,這些不信任的理由均可歸諸於對政府績效的不滿意,並且區別出 兩項政府績效的構成內涵:行政績效與倫理績效(如表 3-1)。

資料來源:Pew Research Center for the People and the Press, 1998; Heintzman & Marson 2005。

基本上,政府績效對政府信任的影響,可謂是一個基本假定命題,已受實務 府效能、管制品質、依法行政與貪污控制(Kaufmann et al., 2009)。另外,許多研 究 機 構也 對各 國政 府治 理 的問 題提 出診 斷與 建 議。 例如 美國 公共 行 政 學 院

(National Academ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17於提交國會的「建立值得信任與尊 敬的政府」報告指出(NAPA, 1999),為體現良善政府,重現美國人民與政府之間

17 該學院係由美國國會贊助設置,該報告係委由曾任美國聯邦儲備局主席 Paul A. Volcker 組成「民 間社會信任與公民責任小組」所負責。

會影響政府信任(Rose-Ackerman, 2001; Salminen & Ikola-Norrbacka, 2009; Burnett et al, 2008),而貪污更是嚴重侵蝕民眾對政府的信任,甚至導致政治系統合法性的 危機(Seligson, 2002; Anderson & Tverdova, 2003; Punyaratabandhu, 2007)。從民主 治理的觀點,發展反貪腐的策略與建構倫理的規範,課予政府官員踐行倫理表現 的責任,是重建政府信任的主要手段。確實倫理的課題已深受各國所重視,而 OECD 過去多年來亦致力於促進各會員國建構公共服務倫理規範,針對公共服務 倫理、貪污與政府信任等議題提出報告(OECD, 1998, 1999, 2000),目的均在提供 各會員體將公共服務倫理價值轉換為具體實務的作法,以提升各會員國倫理治理

資料來源:公共管理、社會學與經濟學觀點轉引自 Bouckaert & Van de Walle(2003, 33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