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教師在 Moodle 上的獲取與分享

第四節 教師獲取與分享行為與資訊架構之關係

為能瞭解教師之獲取與分享行為與資訊架構之關係,本節將分為六大部分進 行說明:教師獲取行為與組織系統、教師獲取行為與導覽系統、教師獲取行為與 標示系統、教師分享行為與組織系統、教師分享行為與導覽系統以及教師分享行 為與標示系統。

一、 教師獲取行為與組織系統

教師的獲取行為與組織系統的關係在於教師為能從 Moodle 平台中取得自己 想要的資訊,進而設計出不同的組織系統。經由訪談可以發現教師在建立 Moodle 課程平台時,幾乎會設置討論區,又未設置討論區之教師 T101 亦在訪談中提及,

是考量到本課程之學生程度而未設置討論區,但其他課程會因應課程需求而設置。

由於教師們也多於訪談中提及使用 Moodle 平台就是希望能多聽取一些學生的意 見或是想法,也就是透過資訊獲取行為取得來自人際網絡的外在資源,討論區正 好可以滿足他們的需求,因此教師的資訊獲取行為的需求是影響組織系統設計的 原因。

討論區是一個我盡量讓他是一個很有趣的空間,然後也是很即時,然後他們 如果有什麼好康的也可以互相分享,所以這個應該是我的課程設計的一個很 重要的一個特色(T104:54)

二、 教師獲取行為與導覽系統

導覽系統的側欄課程功能引導部分幾乎是由 Moodle 系統所產生,雖然大多 數教師並沒有去對此處做編輯,但由於這些功能引導可以幫助教師快速找到想要 閱讀的內容,因此教師會時常使用到這些功能,且多半是用來提醒自己之前做過

93

些什麼,有哪些學生有上來平台發表新的文章可以閱讀。因此在導覽系統的部分,

教師會受到導覽系統中側欄內容-最近活動紀錄的觸發,進而開始產生獲取行為 中的非正式搜尋以及受限瀏覽;另外側欄課程功能引導中的大多數功能,因為沒 有直接明確顯示出平台中有哪些新的變化,而僅僅是引導教師進入該功能項目,

讓教師進行瀏覽,因此讓教師產生獲取行為中的正式搜尋以及隨意觀看行為,是 導覽系統的呈現影響了教師的獲取行為。

我覺得它有時候是貼心我,我上次做了什麼,我覺得我就會看一下欸我上次 做了什麼,我只覺得提醒我還蠻好的啊。因為它這個東西比較會是,跟我說 什麼人在什麼時候做了什麼事,那我又做了什麼事,我覺得順便看一下,而 且就版面上來講也不影響我的版面,所以我沒有想過去處理它欸。(T102:

48)

三、 教師獲取行為與標示系統

由於標示系統主要亦是由教師所建置,因此會與教師的獲取行為相關的標示 系統來自於教師規劃的課程活動標示,以限制學生的課程活動內容,並加上學生 回覆課程活動的標示。舉例來說,教師皆會特別註明學生所需參與的活動主題,

並要求學生在繳交的作業,或是討論主題的標題上標示出姓名、組別、主題、日 期等資訊,以方便確認是否所有同學都有繳交作業、參與討論、或是上傳檔案,

同時也是為了讓同學呈現的內容更有規範,教師便會依自己所標示的課程活動以 及學生所給的標示來選擇閱讀的內容,開始產生正式搜尋以及受限瀏覽的獲取行 為,可以說是教師的獲取行為與標示系統是相互影響的。

我會要他們寫第幾題的樣子。……對,我,我可能有提醒他,但是我有一點 忘記了,對對對,因為,嗯,我會跟他們講就是說,我,我,如果用檔名的 話,我到最後抓下來,我也比較容易辨識那是誰的作業這樣。(T103:288, 294)

94

四、 教師分享行為與組織系統

課程的組織系統皆是由教師所設計,教師也是透過 Moodle 課程內容將知識 傳遞給學生,而根據訪談,教師們皆喜歡設計有結構的課程,且此結構幾乎是跟 課程大綱雷同,其原因乃是因為教師在進行教學,也就是分享知識給學生時,都 會依照授課內容先行設計一個課程架構,這個架構就是教師在教學,以及學生在 學習時的重要歸依。因此當教師在設計 Moodle 平台的組織系統時,多半會讓其 呈現與課程大綱相似,除了是依照教學進度順序安排外,由於教師在分享資訊時 會考慮到資訊的完整性與延續性,因此會依照課程的主題或是授課日期來設計單 元,形成依照日期或主題單元編排,兩種不一樣的組織系統。因此教師的分享行 為與組織系統間的關係是當教師於 Moodle 進行教學資源的資訊分享行為時,會 建立起組織系統。

我希望這個這個這樣的平台,基本上就是我的大綱,……然後那一週的主題 是什麼,那後那一週需要閱讀的進度,那一週需要繳交的作業所以只要那一 週他,應該學生應該做的事情,全部都在上面。他就一目瞭然那時候有作業 要交,那一週要閱讀到什麼地方,那一週要上什麼課,基本上我是先有每一 週主題先寫好,然後把骨架放進來,再把內容再產出。(T104:36)

五、 教師分享行為與導覽系統

教師的分享行為與導覽系統間的關聯,是在分享資訊之時,會提供那些種類 的資訊,例如教師會使用新視窗,或是原視窗來開啟平台外部的連結;另外還有 教師選用了那些平台功能,系統便會自動產生相應的導覽連結。然而教師很少會 去注意到導覽系統與自己分享之內容的關聯,僅僅只有使用而已,屬於獲取行為 的範疇,也幾乎不會在此部份多做處理進行設計,因此教師的分享行為與導覽系 統間較無直接關係,也不會互相影響。

95

其實側欄的話喔,左邊這邊的側欄的話,其實我只有,我通常其實最常用是 看課程參與者,跟…小組還有檔案,我沒有特別的篩選耶(T103:80, 82, 84)

六、 教師分享行為與標示系統

標示系統可說是教師在分享資訊時的重要項目之一,特別是老師會針對自己 所分享的主題做一個清楚的標示,不論是在區塊,課程文件或是課程活動的標題 中,不會缺少標示的都是主題。另外教師還會針對日期或是周次進行一些細項的 標示,教師們表示標示主題除了有助於讓分享出去的資訊,更能被學生在日後閱 讀或尋找,亦有助於分享資訊的管理。如果說組織系統是最能分享一整個課程知 識主體的系統,那標示系統可說是資訊分享行為中,最有助於分享特定知識給有 學習需求的學生,並給予學生重要或專屬的資訊的系統,可說教師的分享行為與 標示系統間的關係,是當教師於 Moodle 進行教學資源的資訊分享行為時,會建 立明確的標示系統。

那我的方式就會在這個的地方旁邊寫第幾周、第幾周。所以我還是主題,但 是我會讓他們知道這是兩周的內容。對,對,我會習慣在這邊讓學生知道這 次是幹什麼的。(T102:37)

歸納以上各點,可以得知教師的獲取與分享行為與資訊架構間的關係為:教 師在 Moodle 中進行資訊分享行為時,會建立資訊架構的組織系統與標示系統;

教師的獲取行為會受到導覽系統的影響,產生不同的瀏覽行為;教師的獲取行為 與標示系統間是相互影響,為獲取學生資訊而設計明確的標示系統,又從學生建 立的標示系統取得學生資訊;教師為了取得不一樣的學生資訊而使用不同的課程 功能進行不同的編排而教師的獲取行為需求會影響組織系統的設計;而教師的分 享行為與導覽行為間較無關聯性,彼此之間不影響。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