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族語流失與轉語現象

第一節 族語流失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一節 族語流失

語言何以瀕危?David Crystal 在《語言的死亡》一書中提出兩大因素,其一 為危及族群人身的安全,其二為改變民族的文化,106對於民族的文化如何改變,

其以「文化同化(cultural assimilation)」來指涉此情狀,然此也有多種型態,

除「人海壓制(demographic submersion)」的模式、透過「軍事優勢」或「經濟 力量」也可能造成107。觀察近 50 年間阿美族部落社會最大的變化,除了移入部 落的外來人口增加之外,阿美族青壯人口的外移也相當嚴重,此即為因「經濟」

所導致的人口移動現象,而此對部落所造成的影響,除了勞動力人口的嚴重空洞 化、部落活力趨弱、人口老化之外,傳統文化及族語傳承的斷層,更是危及到民 族生命力的重要問題。另「國語運動(本論文所稱國語均係指華語)」挾著國民 教育的外貌「闖入」部落,迫使族人不得不接受及學習國語,在歷經數年的持續 推動,雙語人口的增加,甚而轉語世代的出現,便是國語所造成的明顯影響,此 也是讓族語流失的原因。

一、國語政策的威脅

國民政府於 1946 年 4 月 2 日成立台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及推動獨尊國語 的語言政策,108接踵而來的各項推動政策及計畫,藉由排擠、貶抑、汙名化本土 文化及語言,在思想教育上灌輸文化優劣論的偏差價值觀,加上「禁說方言」的 懲罰,不僅造成本土語言的流失,在文化上也無可倖免。國語運動在原鄉的推動 係藉由學校教育以及民眾教育班此兩管道,一是強制就學的部落兒童講國語,另 一便是迫使部落族人國語學習的課程。在歷經 44 年的打壓,原住民族語言的活 力已面臨「難以回天,欲振乏力」的困境,國語教育推行的成效愈加顯著,則意 味著族語的使用空間愈加狹窄。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於 1983 年的調查,即已認為「國語推行在早期有 極大的成效,但是在近年來由於可推廣的對象已能夠使用國語,實際上該項推行 工作似無繼續之必要。」109另於報告書中也提出自 1951 年所訂定之「台灣省山 地人民生活改進運動辦法」,仍列出「山地語言應以國語為主山地方言為輔」之 條文;1960 及 1965 年,「推行國語」一項也依舊在生活改進運動辦法中的教育 文化項中列出,至 1973 年的辦法中,在文化項目中則改列為「普及國語」。直至 1981 年的輔導要點中,學習、推行或普及國語的項目才未再列出。110換言之,

國語運動的推動恐已達相當成效,是故已無需再將國語的推動納入輔導工作中。

1982 年,教育部委託台灣省花蓮師範專科學校調查東部三縣市原鄉國語教育的 情況,結果發現在學校方面,「原住民學生絕大部分在校內說國語,但是作文及 寫字方面教學仍缺乏指引,嚴重影響國語文教學。」,至於在社會方面,民眾能 聽能說約占 80%,而不能聽也不能說者只占 7%。再者,國語聽說能力也與年齡 及教育程度有密切關係。以年齡而言,40 歲以下民眾越能聽說國語;另一方面,

106 David Crystal《語言的死亡》(台北:貓頭鷹出版社)頁 151-185。

107 David Crystal《語言的死亡》(台北:貓頭鷹出版社)頁 165。

108 黃宣範《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灣語言社會學研究》(台北:文鶴出版社,1993)。

109 李亦園等《山地行政政策之研究與評估報告書》(南投:台灣省政府民政局,1983)頁 81。

110 李亦園等《山地行政政策之研究與評估報告書》(南投:台灣省政府民政局,1983)頁 81。

2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教育程度越高者,國語聽說能力也越高。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民眾在任何場所都 能夠使用國語,但在教會做禮拜時使用國語的機會最少。又,66%民眾已經可以 聽懂電視或廣播的國語節目,但仍有 20%左右只部分聽得懂或完全聽不懂節目內 容。最後,對民眾說國語影響最大的是教師,其次才是大眾傳播,國語指導員幾 乎毫無影響。在此調查報告顯示,原鄉族人的國語能力已有明顯進步,並隨著年 齡層及教育程度的不同而有差異。111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於 1992 年委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許木柱 教授主持之「山胞輔導措施績效之檢討」研究報告中,才一反過往的調查題項,

反問族人「對於在學校中禁止說原住民語的規定」有何看法,不僅有 68%的受訪 者認為不合理,另有近四分之三的族人贊成在學校教本族語言。另外,1996 年 的「台灣省原住民社會發展方案」成果報告書中指出,有 96%的人同意母語教學 十分重要。112這些結果顯示出國語運動的推行已經造成原住民語言的流失,使得 大部分的原住民開始認為母語教學是必須的。

經由國語以及教育所帶來的民族認同模糊、文化優劣論所引發的汙名感,以 及對平地現代化生活的憧憬,均對部落社會帶來衝擊,然而,因解決經濟問題而 離鄉背景前往平地社會的人口移動,更加強化了阿美族語言及文化的流失,而此 即為後續欲討論的課題。

二、族人的都市遷移

(一)都市集中及語言選擇

城鄉間的單向人口移動造成了留居原鄉的原住民人口數逐漸降低,往都市尋 求發展的人數迄今已佔原住民人口數的三分之一強113。都市原住民人口的成長,

據基督長老教會的估計,1960 年左右約 200 人114,至 1985 年已成長至 2 萬 2,683 人,其中移居的阿美族人口估算有 1 萬 3,219 人,占全阿美族人口約 11%,占全 都市原住民人口為 58.3%115。2016 年 9 月底的人口數,設籍都會人口已成長至 25 萬 5,724 人,占全原住民人口 55 萬 1,535 人的 46.37%。116其中阿美族人口(20 萬 5,453 人)扣除原鄉人口(花蓮、台東及屏東 3 縣阿美族人口計 9 萬 1,627 人)

設籍於都會地區者為 11 萬 3,826 人,亦占 55.4%之高。全國阿美族人口分布狀況,

除原鄉之外,都會地區集中分布於北部的北北基桃等縣市以及台中市、高雄市等 地區。另根據謝高橋於 1991 年的調查報告指出,原住民多在 18 歲至 40 歲間首 次離開家鄉移入都市,其中以 21 歲到 30 歲為最多,其次為 18 到 20 歲,再其次 為 31 歲到 40 歲。移出時間以 1970 年以後占 67%為最多,而移出的原因與台灣

111 引自劉秋雲《台灣地區原住民母語教育政策之探討:以布農族為例》(政治大學語言學研究所 碩論,2003)頁 4。

112 許木柱《山胞輔導措施績效之檢討》(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1992)。

113 資料來源:原住民族委員會網站 http://www.apc.gov.tw/portal/docDetail.html(2016 年 9 月原住 民人口調查資料)。

114 顏明福〈為何山地人紛紛前來都市謀職?〉「互談」第 33 期(1973)頁 1。引自蔡明哲等《台 灣原住民史─都市原住民史篇》(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頁 12。。

115 謝高橋《台灣山胞遷移都市後適應問題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1991)

頁 73。

116 資料來源:原住民族委員會網站 http://www.apc.gov.tw/portal/docDetail.html(2016 年 9 月原住 民人口調查資料)。

2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有密切關係。117

阿美族原居於花東地區,以農業生產作為經濟來源,因無山地保留地的保障,

亦無租稅徵免的優待,使其經濟趨於弱勢。118據 1978 年統計平地原住民農家所 得僅有全國農家的 60%119,故若遭遇經濟困境亟需支出時,往往必須拋地舉債,

而失去土地的族人,生活則勢必更加困難,也因此造成失去土地的族人離鄉背井 移居外地工作。1970 至 1990 年代,已有族人移居台北瑞芳從事煤礦挖掘或至基 隆港區及高雄港區從事漁業工作。120此批外移工作者,多數為首批在部落的國民 學校接受教育的世代,即是可聽及說國語,對於族語也具有掌握能力的部落青 年121而首批移居北高都會區的族人們,除了因大多從事相同工作而群居在一起,

在落腳處也形成清一色由 20 至 40 歲年齡層所形成的聚落,在 1980、90 年代,

阿美族移工多居住於北部台灣為主,如基隆的八尺門、八斗子一帶、台北縣新莊 丹鳳社區、土城頂埔和海山(永寧村)社區、樹林山佳(西山里)、圳安(樹新 路)社區、新店秀朗橋下、瑞芳阿美家園、汐止山光社區、花東新村、桃園縣大 溪、八德一帶的儲蓄新村、復興新城、松柏林等社區。122

(二)Komod 家族第一代案例探討

為能探討族語如何在都會以及在家庭中流失,本研究於 2013 至 2015 年間,

藉由一個成員分布於都會及原鄉部落,且所跨越世代廣及三代以上的阿美族家族 為深度分析的案例,且成員間語言使用狀況,因環境可能有不同呈現與變遷的家 族,俾能經由家族成員語言使用狀況的調查及訪談,以呈現族語在不同家庭中的 成員間,是被維持或是遭放棄,據此反應族語在環境的差異因素下,成員對族語 的態度,探討家族成員語言選擇及使用的狀況,並反映不同世代成員在不同時空 環境下,所呈現的族語能力。

經比較研究者所接觸之各阿美族家族案例,確實有多數可選擇之家族,另經 篩選與研究者互動較密切,且採訪較容易者則為多數成員居住於北部都會,而祖 家為花蓮縣中部鄉鎮的 Komod 家族。該家族使用秀姑巒阿美語,家族中分別有 居住部落以及移居都會的成員,Komod 為第一代成員者之父親(歿),故以其名 稱此家族,家族大部分成員移居都會甚而有移居海外者。第一代共有三男四女,

117 謝高橋《台灣山胞遷移都市後適應問題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1991)

頁 164。

118 台灣省政府於 1953 年頒訂「山地籍同胞征免租稅原則」第二條規定:山地籍同胞住居山地行 政區域以內者,除印花稅外,各項稅捐均暫准免征。」另於第四條規定:遷居山地行政區域 之平地同胞及在地之法人,均應依法報納各項稅捐。又移居平地的山胞,僅限耕種「經核准 為山胞耕用之保留地」者或免田賦與地租,保留地完成水利建設並放領後,即應開始繳納。

118 台灣省政府於 1953 年頒訂「山地籍同胞征免租稅原則」第二條規定:山地籍同胞住居山地行 政區域以內者,除印花稅外,各項稅捐均暫准免征。」另於第四條規定:遷居山地行政區域 之平地同胞及在地之法人,均應依法報納各項稅捐。又移居平地的山胞,僅限耕種「經核准 為山胞耕用之保留地」者或免田賦與地租,保留地完成水利建設並放領後,即應開始繳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