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資料分析

第三節 時間趨勢分析

本小節討論研究期間的死亡率時間變遷趨勢,除了探討全臺死亡率平均值的 時間變化之外,輔以數種方式比較死亡率的區域差異,分別比較死亡率的東西部、

山地鄉與非山地鄉、四大區域與七大區域的死亡率差異。

首先見圖 6,以全臺鄉鎮標準化死亡率平均值來看,臺灣於 2001 年至 2012 年間整體死亡率為下降的趨勢,2001 年死亡率為每十萬人 657.15 人,2012 年為 每十萬人 553.17 人,平均每年死亡率降低 9.45 人。回顧本研究第二個研究問題,

至此可以獲得初步的回答─鄉鎮市區 12 年間的死亡率是下降的趨勢。

圖 6 標準化死亡率全臺平均趨勢圖

儘管全臺死亡率是下降的趨勢,若將空間尺度縮小到區域,各區域的死亡率 是否皆為下降的樣態?為回答這個問題,本研究以研究末年與研究初年的標準化 死亡率作為計算變遷速率的依據,算法為[末年死亡率-初年死亡率]/初年死亡率 /11*100%。

首先比較東西部之間的死亡率差異。東部指稱花蓮縣、臺東縣的鄉鎮市區,

西部則為臺灣本島非東部地區的鄉鎮市區。見圖 7,東部鄉鎮市區死亡率由 2001 年的 923.13 下降至 2012 年的 756.43,平均每年下降 14.15 人,下降速率為-2.00%,

亦即死亡率每年下降 2%;西部則是由 2001 年的 634.84 下降至 2012 年的 519.35,

平均每年下降 10.50 人,下降速率為-1.65%,代表死亡率每年下降 1.65%。雖然 整體而言東部區域的鄉鎮死亡率下降幅度較西部大,但是歷年死亡率依然高於西

657.15

619.85 630.98

582.10

569.18

553.17

500 550 600 650 700

2001年 2003年 2005年 2007年 2009年 2011年

92

部鄉鎮約 1.4 倍,由圖 7 來看,東部區域 2012 年平均死亡率是 746.43,遠高於 2001 年西部平均死亡率 634.84,顯示東部區域的死亡率水準落後西部 10 年以上;

依據衛生福利部公布之死因摘要表,2012 年的東部鄉鎮標準化死亡率平均值 756.43,約為全臺標準化死亡率於 1986 年的水準 (每十萬人 731.72 人),換言之,

東部鄉鎮市區的死亡率水準落後全臺約 26 年。

圖 7 東、西部死亡率變遷

接下來以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於 2002 年函示之原住民族山地鄉定義,將 臺灣劃分為山地鄉與非山地鄉來進行比較。如圖 8 所示,雖然山地鄉的死亡率 平均值在 2004 年有抬升的形勢,但整體而言,山地鄉與非山地鄉的死亡率皆為 下降的趨勢,山地鄉的死亡率於研究期間由 1158.48 降低到 937.36,每年下降約 20.10 人,下降速率為-1.74%;非山地鄉的死亡率於研究期間由 611.71 降低到 501.47,每年下降人數是 10.02 人,下降速率為-1.64%,山地鄉的下降速率稍快。

然而,歷年山地鄉的死亡率約為非山地鄉的 1.8 倍左右,這意味著,儘管全臺鄉 鎮市區的死亡率變遷為下降趨勢,山地鄉與非山地鄉之間的死亡率依然存在著偌 大的差距。

923.13

756.43 634.84

519.35

200 400 600 800 1000

2001年 2003年 2005年 2007年 2009年 2011年

東部 西部

93

94

整體而言,四大區域的死亡率為下降的趨勢,而南部區域 2009 年突起的高 峰應為莫拉克風災所致。南部區域的死亡率由 2001 年的 698.99 下降至 2012 年 的 567.05,每年 SMRs 下降 12 人,下降速率為-1.71%;東部區域的死亡率由 2001 年的 685.10 下降至 2012 年的 560.25,每年 SMRs 下降 11.02 人,下降速率為-1.65%;

中部區域的死亡率由 2001 年的 618.56 下降至 2012 年的 515.06,每年 SMRs 下 降 9.34 人,下降速率為-1.52%;北部區域的死亡率由 2001 年的 612.15 下降至 2012 年的 495.94,每年 SMRs 下降 10.56 人,下降速率為-1.72%。由此可見,研 究期間北部與南部區域的平均死亡率下降速率較快,而東部、中部區域的平均死 亡率下降速率較慢。

儘管北部與南部平均死亡率的下降速率較快,但是其死亡率水準依然與其他 區域有著差距。例如,直到 2007 年,南部區域的死亡率平均值 (616.63) 才達到 2001 年北部區域的死亡率平均值 (618.56),顯示南部區域的死亡率水準落後北 部區域 6 年;而東部區域的死亡率平均值 (610.09) 直到 2006 年才達到北部區域 2001 年的死亡率平均值,東部區域的死亡率水準約落後北部區域 5 年。

最後討論不同發展程度鄉鎮類型之間的死亡率差異。依據劉介宇等人 (2006) 的研究,將臺灣劃分為七種不同發展程度的鄉鎮類型,以因應國民健康訪問調查 所需。圖 10 為上述七種類型鄉鎮市區的死亡率平均數變遷圖,由圖可見,研究 期間七種類型鄉鎮市區歷年的死亡率皆呈現下降的趨勢,且每年死亡率排序皆為 偏遠鄉鎮最高,接著依序為農業市鎮、高齡化市鎮、一般鄉鎮、新興市鎮、中度 都市化市鎮、高度都市化市鎮 (唯有 2003 年例外,新興市鎮略高於一般鄉鎮)。

可見,劉氏等人依據發展程度劃分的七種鄉鎮類型,足以反映歷年死亡率的差異,

這也意味著,發展程度愈高的鄉鎮,死亡率愈低。

以死亡率的變遷速率而言,以偏遠鄉鎮、中度都市化市鎮、新興市鎮的下降 幅度較大(分別為-1.81%、-1.78%、-1.73%),高齡化市鎮、農業市鎮的下降幅度 最小(分別是-1.39%及-1.48%),可見若間比較的空間尺度縮小至七大區域,則能

95

看見更為細緻的死亡率區域差距,高齡化市鎮、農業市鎮的死亡率改善幅度最低,

是臺灣本島最需關切的區域。

若以死亡率最低的高度都市化市鎮作為對照組,中度都市化市鎮的死亡率約 為高度都市化市鎮死亡率的 1.1 倍,一般鄉鎮、新興市鎮約為其死亡率的 1.2 倍,

高齡化市鎮約為其的 1.3 倍,農業市鎮約為期的 1.4 至 1.5 倍,偏遠鄉鎮約為其 1.8 倍。

綜合以上所述,七種不同發展程度的鄉鎮市區間,各年死亡率與變遷速度依 然有著明顯的差距,偏遠鄉鎮、農業市鎮、高齡化市鎮的死亡率居高,且農業市 鎮、高齡化市鎮的死亡率下降速率最慢,是值得社會關注的。

圖 10 不同發展程度鄉鎮死亡率變遷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2001年 2003年 2005年 2007年 2009年 2011年

高度都市化市鎮 中度都市化市鎮 新興市鎮

一般鄉鎮 高齡化市鎮 農業市鎮

偏遠鄉鎮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