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占有型的生命情態

第五節 物化型關係

佛洛姆認為中產階級的人對於財產有著情不自禁的渴望,而且人們會自己 擴大擁有權,其範圍包括:朋友、愛人、健康、旅行、藝術品、上帝以及自我

(Fromm, 1976/1997: 59)。人們有能力獲取更多事物後,逐漸會意識到「自 我」的重要,將個人從社會整體性的枷鎖解放出來,意味著人們了解屬於自己 的權利和義務,因此人們開始投資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想要占有屬於自己的一 切,甚至將這種思想延伸至與他人的關係,佛洛姆認為:

「占有」生命情態的人想要擁有自己喜歡、羨慕的人,例如:父母與子女 的關係、師生關係和朋友之間的關係,希望能占有對方的全部,而且沒有 一方能夠只擁有對方的情意就可以感到滿足,如果對方想要「擁有」其他 的對象,自己的忌妒之心油然而生(Fromm, 1976/1997: 99)。

占有型的生命情態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視為一種物品,將人際關係當作私 有財產。佛洛姆曾經談到此類型生命型態的人:

49

一種是想要絕對的權力,意圖使他人依賴自己,並對他人享有絕對的且無 限制的權力,就好像他人只是一個工具。另一種傾向則是不只想要絕對地 掌控他人還要剝削、利用、偷取他人的一切,極盡所能的搾乾他人,這種 欲望的對象可以是有形的東西,也可以是無情的東西,如:情感或知識等

(Fromm, 1941/1968: 165)。

此種人將自身與他人的關係、情感視為自己所有,想要決定的權利去掌控 一切,擁有毫無止盡的奪取之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成了人消費人,只關心 擁有更多的物質、消費更多的物質,藉此得到成就感,獲得到生命的意義。現 代的社會像是巨大機械一般,致力於最大規模的物質生產和消費,生存於其中 的人只是合規格的零件,是沒有感情的(柯佳伶、李杏津、陳永男,2009)。

佛洛姆認為人與人只是為了各自的利益和互相利用的需要而聯繫在一起,

每個人都被看作是一件商品,人們都視其價值大小而決定人際關係,利己主義 的原則支配了人與他人的相處(李文穎、蘇百義、陳閣,2010:54)。筆者將 此種占有的心態歸類為物化型關係的占有生命情態,西方新馬克思主義的學者 Georg Lukács(1885-1971),針對資本主義商品生產,特別是資本主義社會中 人與物關係顛倒的現象,在《歷史與階級意識》一書中首先提出物化理論(李 文穎、蘇百義、陳閣,2010:53)。

Lukács 的物化概念主要為:第一,商品生產中人與人的關係表現為物與物 的關係,即所謂「人一切關係的物化」,人的關係被物的關係所掩蓋了,

物化也可以說是一種非人化。第二,人通過勞動所創造的物反過來控制著 人(黃楠森,1998:231)。

物化是生活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的人們必然的直接現實面,它滲透在整個社 會生活中(李文穎、蘇百義、陳閣,2010:53)。以一個耳熟能詳的童話故事

50

《國王的金手指》詮釋主體的占有意識以及此占有性主體與客體間的關係,故 事大綱如下:

「一位國王在幫助森林的精靈後,精靈為了感謝國王答應實現他一個願 望,國王希望可以得到無窮無盡的金子,於是國王便擁有了金手指,隨著 他的手指所觸及的一切物品皆會變成金子,一切都將變成了他的財產。然 而,在國王歡天喜地之際,他最愛的女兒擁抱了他,就在他碰到女兒的那 一剎那間,他最愛的女兒也變成了金子,變成了他所擁有的財富。」

國王的主體性以物化對象的方式貫徹在他所占有的世界中,經過金手指的 事件後,以後在他的世界裡再也不可能出現另一個生命、另一個人(楊婉儀,

2009:157)。天下萬物與生命都被視為國王的的財產,國王藉由金手指想要占 有的一切,國王的初衷正是占有型生命型態。筆者以一個形象化的故事譬喻占 有型的人格若把他人是為己物,想要無限拓展自己的領域與所擁有的事物,那 無論是物質、精神、知識都會被作為一種可以占有的對象,而且此對象是以

「財產」的形式被主體所擁有。

進一步討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以愛的概念切入談占有的概念。一般人在 追求完整的愛的同時,也許會產生將對想據為己有的念頭,希望藉由與對象更 親近,創造更圓滿的愛。

愛有對象性,它的本質是一種欠缺的心理狀態。愛的本身是不完美的,人 類因渴望而感到欠缺,因為總是向外追求,一旦發現到美的事物之際就想 據為己有,產生佔有慾(李開濟,2015:136)。

追求美好事物之時,也許因為自我缺乏轉而想要向外追求,延續自我的內 在以及創造更圓滿的自己。其本意原是正向地充實自我,但倘若人們是以佛洛

51

姆的物化型的生命情態面對人際關係,便是一種占有。

物化型關係的占有生命情態存在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中,時常可以從人們 的談論裡聽到:「我的小孩」、「我的情人」、「我的朋友」、「我的醫生」……等言 論,將人際關係視為己物的心態,是把他人當作私有財產。這類的傾向似乎也 會偽裝成對他人過度的善意或關懷,佛洛姆舉例幾個常見的合理化方式

(Fromm, 1941/1968: 166):

「我管你,是因為我知道什麼才對你最好的,而且為了你好,你應該聽我 的,不要有意見。」或是「我是如此完美又特別,因此當然有讓別人依賴 我的理由。」另一種用來掩飾剝削他人意圖的合理化方式:「我為你付出那 麼多,因此我有資格從你身上得到我想要的東西。」

主體與客體關係上做推論,能愛的是主體、是人,追求的對象可能是健 康、財富或者某一個對象(李開濟,2015:147)。這類傾向的人都常都以愛為 名,認為因為有愛,所以可以支配他們。他們會以物質滿足、言語讚美、愛的 宣言等表現,再加上關心來安撫他們,他會與給予他們一切,除了自由和獨立

(Fromm, 1941/1968: 168)。

不同面向有不同的行為模式,親子方面,父母親若是將孩子視為己物,將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作為父母的心願,期待孩子能夠青出於藍,將自己的 期望一味加註在孩子身上,終將使孩子承受著家長過高的教育期望,可能易造 成父母與子女之間的對立關係。父母對子女的支配與擁有權,往往隱藏在看似 自然平常的關懷或保護之下,子女被放進黃金打造的鳥籠內,只要不離開籠 子,就能擁有一切,但卻依然是被關在籠子內,失去自由的機會(Fromm, 1941/1968: 168)。情人層面上,一般世俗人見到美好的對象後就有股衝動,想 將之占為己有,與之合而為一(李開濟,2015:148)。在占有慾的萌發的情狀 之下,人們時常以「我『有』一個美滿的婚姻」取代「我妻子和我非常恩愛」,

52

夫妻兩人的密切的關係以一個「有」代替,是為一種占有(環宇出版社譯,

1971;89)。友情方面,占有情態很強烈的人若是看到自己喜歡的朋友有其他熟 識、親密的朋友出現,會頓時醋意大起,開始想要控制朋友的行為和思想,甚 至引發衝突。

宰制他人的非理性衝動,Alfred Adler(1870–1937)從理性的面向來觀 之,認為它是一種適當的反應,具有保護個人抵抗自身不安全感與自卑感威脅 的功能(Fromm, 1941/1968: 171)。「占有」為主調的關係是沉重、逼迫、充滿 衝突與嫉妒心,擁有占有生命情態的人執著於獨自霸佔某個人全部的事物,非 常害怕會失去或被搶走對方,只要遇到有可能動搖自己在他人內心地位的事 物,就會馬上燃起忌妒心或是敵意,而且若是懷有過度強烈的占有慾望,即便 遇到對自己不會造成影響的人,也會抱持著很大的警戒心。

占有型生命型態的人將他人視為己物,阻礙了他人思考和感覺的自由,使 得被占有之人無法產生批判性的思考,當個人的思想受到壓抑的時候,只好轉 向非理性、非創造性的方向發展。Lukács 指出社會出現一個由現成之物以及物 與物之間關係構成的世界,這樣的規律使人的活動與人本身被客體化,變成一 種消費商品,不依賴人類自身的活動(杜章智等譯,1996:147-148)。人類可 能為了順從外在壓力、尋求人際認同,而形成自我意識、內化為個人的價值態 度,即形成所謂自我客體化(self-objectification):

自我客體化是將自己為客體,以他人觀點來評價自己所形成的自我認同,

會形成某種自我意識,即習慣性監視自己外表,以及對身體意象的主觀經 驗、態度想法,並表現於行為中(彭湘蘭,2012:25)。

此時被占有者會藉著「與他人一致」、「符合他人及社會期望」的順從態 度,消除自己的不安及焦慮,消除自我與世界的矛盾,但同時也喪失了寶貴的 自由(柯佳伶、李杏津、陳永男,2009)。因此,筆者認為物化型關係是一種沉

53

重、壓抑、逼迫、雙方皆容易失去自我的行為模式,這樣的關係亦是占有型的 生命型態。

佛洛姆除了談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還談及數不清的事物都被視作財產,

包含:感覺、感情、觀念、習慣、健康……等(Fromm, 1976/1997: 61)。人們 以占有的心胸在談論這些感覺,將這些其情感作為屬於他們所擁有資產加以討 論,例如:我的習慣、我的疾病、我的價值觀等等,從自己為出發的觀點,顯 然是以自我為主的思考模式。自我是私有財產的最重要的部分,自我涵蓋許多 面向,例如:身體、姓名、擁有物、社會地位、知識、自我形象以及大眾形象 等(Fromm, 1976/1997: 59)。從心理層面討論,這樣對所有物的愛是欠缺的,

愛是佔有的,愛是饑渴的欲望,因為尚未擁有,所以才想擁有,因為智慧不 足,所以才追求智慧,因為不夠美,所以希望美(李開濟,2015:147)。物化 型關係的生命情態下,人們會將自我視為一種重要資產並作為認同感的基礎,

愛是佔有的,愛是饑渴的欲望,因為尚未擁有,所以才想擁有,因為智慧不 足,所以才追求智慧,因為不夠美,所以希望美(李開濟,2015:147)。物化 型關係的生命情態下,人們會將自我視為一種重要資產並作為認同感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