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二節 資料收集方式

言語行為研究的實驗方法中,可採取田野調查、訪談、語篇完成測驗、

角色扮演、多重選擇問卷等。考量研究目的、人力、時間等多項因素,大 部分研究採取語篇完成測驗或角色扮演收集語料。研究言語行為的

Blum-Kulka、Olshtain、Takahashi、Beebe 等人,也都採取語篇完成測驗方 式,在短時間內取得大量、不同國籍、各種言語行為的語料。另外,Kasper、

Trosborg 採取角色扮演,研究要求、建議、邀請、抱怨等言語行為。兩種 研究方式各有優劣,因此Beebe & Cummings(1985)和 Rintell &

Mitchell(1989)分別針對「研究方法」進行研究,研究語篇完成測驗是否能 反應真實語料,以及比較語篇完成測驗和角色扮演所得的結果是否相同。

但不管是語篇完成測驗或是角色扮演,都是以「產出」(production)的 角度,誘出受試者的語料(Olshtain & Blum-Kulka, 1985)。然而,語用失誤 的情形在產出或接受過程中都可能發生。Olshtain & Blum-Kulka(1985)研究 學習者在標的語區文化適應(acculturation)過程與在標的語區居住時間的關 係時,嘗試以「接受」(reception)的角度,透過受試者對語句的合適度判斷 測驗(acceptability (judgment) tests),找出母語者對各種策略的「接受程 度」,同時對比學習者的測驗結果,研究學習者文化適應的程度,而從母 語者對各種語句「接受程度」中,亦可反推出母語者在表達時的策略選擇 偏向。另外,由於「不禮貌」所導致的交際失敗,是經過聽話者判斷而來,

因此在實驗中,聽話者需站在「接收」立場判斷說話者語句的合適程度23。 倘若學習者所選用的表達方式並非母語者最常用的方式,但卻在母語 者的「接受」範圍內,能被理解,同時也是合適的表達,亦可視為成功的 交際。因此本論文採取Olshtain & Blum-Kulka(1985)所提出的論點,從「接 受」的角度出發,研究抱怨言語行為。同時,由於與漢語有關的抱怨言語 行為的先行研究中,Chang(張惠美, 2001)的主要研究焦點為年齡、性別與 策略選擇的關係,魏妙純(2006)僅針對「心理距離」與「事件大小」兩項 設計情境,尚缺乏影響策略選擇的另一項更重要的社會因素「相對權勢」

所進行的研究,以至於目前尚無完整可對應、應用的漢語母語者抱怨言語 行為的表達模式。考量本論文時間、人力的限制,以及對漢語母語者抱怨

23 感謝指導教授曾金金教授的補充及建議。

言語行為的表達模式的迫切需求,因此本論文採取合適度判斷測驗,一方 面探求不同程度學習者的語用能力,一方面藉由母語者對語句的合適度判 斷,反推母語者的表達模式。

Olshtain & Blum-Kulka(1985)的研究中採用語篇完成測驗的方式收集 母語者語料,作為合適度判斷測驗的題目,然而本論文將採用角色扮演來 收集語料。雖然語篇完成測驗有其優點,且誘出的語料中所反映的言語行 為的原型(stereotypical shape)與角色扮演所得的結果接近,但語用能力還包 括語篇方面的知識(Thomas,1983),知道該如何回應、該如何開始及結束對 話,該如何引入主題、各策略間如何搭配等,另外,進行合適度判斷時,

口語表達中語速、語氣、停頓等各種幫助判斷的訊息,在語篇完成測驗中 無法呈現。

基於上述理由,本研究將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拍攝一組由母語者扮演 在不同情境下的表達模式影片(以下稱為【native 影片】),以進行合適度判 斷;另外,本研究也將以相同方式,與學習者進行角色扮演,拍攝學習者 在不同情境下的表達模式影片(以下稱為【nonnative 角色扮演影片】),一 方面了解日語中抱怨言語行為的表達模式,一方面亦在整理後作為合適度 判斷測驗的材料。

實驗所選用的研究工具包括角色扮演及合適度判斷測驗(acceptability (judgment) tests),詳細內容分述如下。

一、角色扮演

要進行角色扮演,首先得設計情境。第二章已比較過幾位學者對影響 策略選擇的變項之分類,並提出本論文的分類方式,在第三章中,將進一 步說明各變項的內容,同時提出在實驗中的設定情形。影響策略選擇的變 項有:

1. 相對權勢:

Scollon & Scollon(1995)將權勢(P)分為正權勢(+P)及負權勢(-P),而正 權勢包含「上對下」及「下對上」兩種。為了實驗方便,本論文將相對權 勢關係定為「上對下」、「平等」、「下對上」三種。

2. 心理距離:

心裡距離的分類大抵可分為二到四項,依據認識程度可分「認識 (familiar)、不認識(unfamiliar)」(Shea,1003),或分成「陌生人、認識的人、

朋友、親戚」(Olshtain & Weinbach, 1985);針對日本社會人際關係的研究 一般分成「內、外、他」三類(陳靜芬,2005),「內」指的是具有親密關係 的親戚及密友,「外」指的是因為工作或其他社會活動而產生的人際關係,

「他」指的是陌生人或初次見面的人。

Wolfson(1981)所提出的「突出理論」(bulge theory)主張在與陌生人和 親近的人之間的言談中,可能呈現完全不修飾或極為禮貌的極端情況;而 言談中最需要修飾的是面對介於認識的人和朋友之間的對象時(Beebe, 1985, 1996)。考量上述學者們的分類,本論文採用 Shea(2003)的二分法,

將社會距離分為「認識」和「不認識」。在「不認識」的情境中,對話雙 方為「第一次見面」的關係,相當於日本的「他」關係,同時屬於突出理 論中可能發生完全不修飾或極為禮貌的情況;而在「認識」的關係中只限 定彼此為「認識的人(acquaintances)」的關係,不涉及「朋友」和「親戚」

兩項,相當於日本的「外」關係,屬於突出理論中最需要修飾的情況。

3. 事件大小

由於抱怨言語行為發生的先決條件之ㄧ是「說話者相信該冒犯事件使 說話者受到損失」,而此冒犯事件的嚴重程度將影響說話者的策略選擇。

可分成大、小兩類。

4. 契約有無

指對話雙方之間權利和義務的關係。本論文沿用Olshtain &

Weinbach(1985)的分法,將「契約有無」分成明白的契約、暗含的契約、

沒有契約。

在這四項因素中,前兩項屬於社會因素,後兩項屬於情境因素,Olshtain

& Weinbach 認為在每一種語言行為中,社會因素影響了策略的選擇,且其 影響程度是「跨言語行為」的,亦即面對相同對象時,即使行使不同言語 行為,所採用的策略相似。為了更明白社會因素對策略選擇的影響,本實

驗在情境設計中控制「事件大小」及「契約有無」,將「契約」控制為「暗 含的契約」,同時,將「相對權勢」分為「上對下、平等、下對上」三種、

「心理距離」分為「認識、不認識」兩種,做為變項,同時參考先前抱怨 言語行為研究文獻中所使用的情境設計,設計了六個情境。本論文所設計 的情境及變項關係如【表3-2】:

【表3-2】情境設計及變項關係

+d (不認識) -d (認識)

P 說話者 受話者 事件 說話者 受話者 事件 上-下 顧客 服務生 打翻飲料 上司 下屬 打錯資料 平-平 學生A 學生B 插隊 室友A 室友B 房間太亂 下-上 學生 圖書館員 借書紀錄錯誤 學生 老師 分數太低

‧契約有無:暗含的契約

‧事件大小:受試者主觀認定為冒犯情況嚴重。(期待值高/受挫度高)

二、合適度判斷測驗(acceptability (judgment) tests)

合適度判斷測驗以問卷的方式呈現,內容為研究者轉寫影片對話、分 析語句策略的問卷,共有【native 影片】、【nonnative 角色扮演影片】兩份,

兩組受試者均要填寫。合適度判斷測驗均包括三個部份:語言表達合適 度、修正、策略分析合適度。分述如下:

1.語言表達合適度:

由受試者根據影片,配合轉寫而成的文字檔,逐句檢視該語句的合適 程度,亦即由受試者判斷「在這個情況下,你覺得這樣說合適不合適?」,

對該語句給予1~4 分,4 分為非常合適,1 分為非常不合適。作答前提醒 受試者,「語言表達合適度」並不是語法正確與否的判斷,若語句合適但 有語法錯誤時,只要語法錯誤不導致讓接收的一方有負面的感覺時,即可 認定為「合適的表達」。

2.修正:

當受試者認為該語句為不合適的表達方式時,或是受試者認為有更好 的表達方式時,由受試者將該表達方式填入「修正」欄中。在作答前也提

醒受試者,填入「修正」一欄中的應為「實際說出來的句子」,而非「較 合適的『想法』」。另外,針對學習者表達合適但語法錯誤的句子,母語者 也可將正確的句子填入「修正」欄中,以作為實驗結束之後給學習者的反 饋。

3.策略分析合適度:

此部分僅由母語者進行評斷,學習者的合適度判斷測驗中不包括此 項。母語者根據研究者對語句所做的策略分析,同樣給予1~4 分的分數,

當母語者認為該策略分析非常合適時,給予4 分,非常不合適時給予 1 分。

作答前,母語者必須先了解由研究者提供的策略分析架構的內容,當母語 者認為研究者的分析不合適時,除了評分以外,同時提供母語者認為合適 的策略分析。

由於合適度判斷測驗的資料過於龐大,因此全部內容並不以紙本輸出 填寫,而以電子檔呈現,由受試者直接在電腦上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