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方法

第五節 研究嚴謹度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五節 研究嚴謹度

質性研究的嚴謹度,Lincoln 與 Guba 提出可信賴性、可轉換性、可確認性與 可靠性,作為質性研究嚴謹度四個標準。而為了能夠增進質性研究的嚴謹度,許 多學者也針對此四個評估標準,提出建議、看法與策略(姚美華、胡幼慧,2008;

高淑清,2008;潘淑滿,2003),本研究也依循學者們所提出之建議,思考與增 進本研究嚴謹度之方法。

1. 可信賴性(credibility):

指研究蒐集之資料的真實程度,且能夠觀察到研究者所希望觀察到的內 容。為了能夠增進本研究的可信賴性,研究者在進行正式訪談前,先以輕鬆 的方式聊聊研究參與者的近況,試著與其建立關係,並注意情境所帶來的影 響,謹慎選擇訪談場所,以避免研究參與者在敘說生命故事時因情境而影響 訪談的品質。其次,訪談過程中使用錄音筆全程錄音,於訪談後將對話內容 完整謄打成逐字稿,並將訪談當時受訪者的肢體動作、情緒反應、音量等細 節如實記錄。

在資料分析方面,研究者在閱讀、理解和詮釋受訪者故事、為其故事命 名和依研究問題針對文本內容進行類別或主題命名時,會將自己的感受、想 法詳細記錄,並且於資料整理後,與受訪者確認主題和詮釋內容是否符合受 訪者的想法、感受及其所欲表達的意義。此外,為了能夠對未升學未就業青 少年們的背景脈絡、生活經驗有更多認識,研究者於乘風社工分享與青少年 工作的經驗時,與社工們進行討論。而在分析的過程,研究者主動與指導教 授、研究所的同儕針對所分析的內容進行討論與請益,以尋求多元的觀點。

2. 可轉換性(transferability)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指能夠將受訪者在訪談過程中,陳述的內容、意圖、感受、行動與脈絡 有效且謹慎地轉換成文字。豐厚描述(thick description)被認為是增加資料 可轉換性的技巧,如同前述研究者說明本研究維持可信賴性的方法,研究者 詳實謄打訪談逐字稿及記錄訪談中的細節,如:受訪者的肢體行為、表情、

音調等。在閱讀和理解文本,以及資料蒐集過程,研究者將自身的感受與反 思記錄下來,並於撰寫研究報告時,清楚交代研究過程。在資料分析的過程,

不論是進行詮釋、形成故事命名或類別上,皆經由受訪者的同意,確認研究 者詮釋和描述的內容能夠真實反映受訪者的感受與想法,同時經過指導教授、

口試委員及同儕的檢證,確保本研究資料的可轉換性。

3. 可靠性(dependability)

強調研究者如何運用策略取得可靠的資料,並進行可靠的分析,此部分 有賴於研究者與受訪者建立信賴關係,讓受訪者能在訪談過程中安心分享自 身經驗。本研究在提升可靠性上,除了在訪談一開始向受訪者清楚說明本研 究之目的、受訪者的權利外,研究者也向其保證在研究資料和與受訪者相關 的資訊之保存和處理上,必會謹慎且遵守研究倫理(保密性),讓受訪者能 夠安心參與研究,進而提升受訪者揭露自身經驗的程度,提高本研究之可靠 性。

在訪談和資料分析上,不論是研究資料的詮釋、故事和類別的命名,皆 經由研究者與受訪者討論且同意後確定,亦在指導教授的檢證下完成;在資 料蒐集的過程,在指導教授的指導、研究團隊同儕的分享回饋中,不斷確認 資料蒐集步驟與程序是否合適,確保在可靠的方法下,蒐集到可靠的資料。

另外,在撰寫報告時,研究者清楚、確實說明資料蒐集過程與決策,讓閱讀 報告者能夠清楚本研究的過程與結果。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 可確認性(confirmability)

指對於研究的客觀、一致與中立等之要求,此部分也被認為和可靠性相 關。為了能夠維持本研究的客觀性,研究者在進行資料分析時,時時刻刻反 思自身狀態,覺察本身對受訪者之文本內容是否有主觀意識和偏見的涉入,

並且與受訪者確認研究者所做之詮釋內容是否符合受訪者之想法觀點,避免 研究者主觀意識影響研究的客觀性。此外,為了能夠了解本研究在資料分析、

受訪者生命故事的呈現、文本的分析及研究結果,是否真實呈現與貼近受訪 者的經驗和想法,研究者在資料整理後,與受訪者確認研究者所整理之內容 是否合適,並邀請受訪者分享其對於內容的看法及與其經驗的貼近程度。

此外,高淑清(2008)進一步提到除了上述四個標準外,質性研究在文本解 釋上也須具備「解釋有效性(interpretive validation)」。解釋有效性指研究者能夠 在某一特定時空背景下,自身的洞察力與論證須和諧、詮釋的內容脈絡必須有邏 輯,且用以詮釋文本、主題命名所使用的語言、字詞必須真實貼切,以達到最佳 詮釋。意即所使用之字詞、主題要能夠貼近受訪者的經驗與意義,而為了達到解 釋有效性,研究者必須時時刻刻自我反思。自此學者們對於質性研究嚴謹度的討 論,顯示出一篇具備嚴謹度的研究,研究者須有完善周全的準備和規劃、持續不 斷的自我反思及深思,並在與受訪者討論與互動、專家學者、研究同儕的檢證中,

完成具備嚴謹度評估標準的質性研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