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人類發展看似有普遍、共同的發展軌跡,然同時也存在著個別特殊性。人類 發展在生理、心理、社會環境,及生命週期(時間因素)相互影響與結合下,形 塑出獨特的個人發展軌跡與多元的生活樣態(林美珍、黃世琤、柯華葳,2007)。 青少年時期,銜接兒童期至成人期,是人類發展的重要階段。青少年期可從 10 至12 歲始,至 21 或 22 歲止,分為前期、中期與後期:在前期,個體發展抽象 思考的能力、重視自己的身體形象與同儕關係;中期(15 至 17 歲),處於思考 與自我探索的過程中;後期(18 至 22 歲),尋求更大的獨立性、對自我的認同,

以及專業知識與能力的發展(張宏哲、林昱宏、劉懿慧、徐國強、鄭淑芬譯,2013)。 此時期由於認知的發展與提升,青少年開始能夠透過各種經驗的體驗和反思,不 斷自我調整與調適,及認識自我特質,從中了解與認定「我是怎麼樣的一個人」, 進而協助人們做各式抉擇(陳金定,2007),自我認同的形成被認為將影響個人 日後的生活目標、價值觀和自我形象(郭靜晃,2006)。

青少年時期,是展開個人自我探索與認同的旅程,在各式的活動與社會角色 體驗中,嘗試去探索且不斷調整自己的價值體系和未來的方向,逐漸形塑對於自 我的認同,和對自己所認定的價值體系具有承諾感(陳坤虎、雷庚玲、吳英璋,

2005)。同時,目的感(purpose)在青少年時期漸漸萌芽與發展,其所身處的環 境,如:家庭、學校經驗、教師、同儕等,對於青少年目的感的形塑和發展具有 影響力(王玉珍,2018)。依據Super 的生活—生涯發展理論(life-career development theory),15 至 24 歲的人們,在學校、休閒活動或工作經驗中,探索自身的興趣、

能力與需求,不斷在許多機會中進行探索和嘗試,試圖建立合乎現實的自我概念,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形成或實現具體、特定的職業偏好(吳芝儀,2000;金樹人,2011)。個人的生 涯發展、抉擇與目標,來自於個人和社會環境交互作用下形成(黃逸懷、闕湘潓、

邱于筑、吳芝儀,2015),舉凡個人因素如:自我概念、個人特質、興趣、價值 觀、認知等(王玉珍、吳麗琴,2009;王凱萱,2008;王覺興,2002;陳金定,

2007;Bronk & Finch, 2010;Lent, 2013;Super, 1990);環境因素如:家庭、學校、

同儕、社區、社會文化與結構等(王秀槐,2015;吳芝儀,2000;吳珮瑄,2018;

洪雅玲,2016;Bronk, 2013;Felsman & Blustein, 1999;Lent, 2013;Super, 1990), 個人與環境因素共同影響我們的生涯發展與選擇。

我國《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對青少年的定義,指 12 歲以上未滿 18 歲之人;依照我國教育部訂定之《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計畫》1,自民國 103 年(2014 年)8 月起,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分為二階段:第一階段為前九年,

依據《國民教育法》和《強迫入學條例》,6 至 15 歲之國民,有接受國小、國中 基本教育的義務,具有強制性;第二階段的後三年,則是讓15 歲以上之國民,

有接受高級中等教育的權利,讓學生和家長自願選擇和決定,不強迫入學。青少 年階段(12 至 18 歲),由於有接受國民(國中)教育的「義務」及接受高級中等 教育的「權利」,我國多數青少年大部分的時間身處於教育體系中,又如Super 生 活—生涯發展理論所言,青少年階段是建立自我概念、形成特定職業偏好或目標 的階段,在學校、休閒活動、工作或是各種機會中,進行探索和嘗試。由此,可 以發現學校對於正值生涯探索期的青少年而言,是相當重要的因素。

回顧研究者的生命經驗,研究者和大多數人皆依循著九年義務教育、三年高 級中等教育,乃至大學、研究所教育軌跡。在這一路正規教育中,從各式課程、

1 教育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計畫》網站:

https://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D33B55D537402BAA&s=37E2FF8B7ACFC28B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活動、生活經驗中,自了解自己、探索和嘗試各個領域,試圖找到自己的熱情所 在,探索、思索著自己的未來方向。還記得青少年時期的自己,即使當時社會「唯 有讀書高」的觀念已漸漸調整,然長久的觀念卻仍深植在腦中,加上鮮少有機會 能多方探索,使得國中的自己認為只有把書讀好才能有所成就,即使心中對技職 教育體系有所好奇,但在不知道自己該唸什麼的情形下,最後還是決定唸普通高 中。進入高中後,伴隨著正規教育和日常生活的探索,開始從課業上的學習、志 工服務與其他活動的參與經驗,慢慢開始思考著自己的未來方向。直到進入大學 後,由於專業知識的學習、各式活動(含實習、工讀)的經驗,讓自己確立人生 志向,希望能夠從事助人和與人互動的工作,幫助人們解決困難,陪伴著人們一 同成長,因而確立自身的生涯目標和方向。

依循著青少年階段的發展、教育體系中的學習、在日常生活中的體驗,使我 們更認識自己、找到自己的目標所在,然而這樣的發展脈絡並非是每個人都熟悉 的。由於高等中學以後之教育,個人具有選擇的權利,因此未必每個人都是完成 九年義務教育後,隨著接受高等教育而逐步探索和體驗,發展出自身的生涯方向。

我在研究所實習遇到的青少年,他們在九年義務教育後,未繼續升學或中斷高中

(職)的學業,但他們在離開學校後,大多輾轉進出職場,處於未穩定就業的情 形,或甚至從未就業。這樣的經驗和社會上依循正規求學階段,逐步探索與發展 個人生涯目標的我們而言,是相當截然不同的。現有國內探討青少年生涯發展、

生涯選擇及相關概念之研究相當充沛,從這些研究中幫助我們了解影響青少年目 的感、生涯發展、生涯選擇與決定的因素為何(王玉珍,2018;王凱萱,2008;

王覺興,2002;周玉連,2010;洪雅玲,2016;郭靜姿等人,2007;陳筱婷,2013;

黃逸懷等人,2015;黃慧森、廖鳳池,2008),部份研究更幫助我們深入了解青 少年生涯發展與抉擇的經驗和歷程(王覺興,2002;周玉連,2010;洪雅玲,201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雖然這些研究能夠使我們對青少年生涯發展與選擇的脈絡有所認識,然卻未必能 用以理解這些在國中教育後,未繼續就學也未進入職場體系的青少年之經驗,也 引發研究者對於此人口群在生涯目標發展上的好奇。

目前臺灣對於未升學未就業青少年未有明確一致的定義和官方統計數據,僅 能從各式統計資料拼湊推敲出未升學未就業青少年的人數。我國對於勞動力人口 界定為扣除現役軍人和監管人口,以及因就學、料理家務、身心障礙、高齡、想 找工作但未找工作且隨時可以開始工作及其他原因等非勞動力人口後,15 歲以 上可以工作之民間人口,其中包含就業者與失業者。依據行政院主計總處之統計 數據,以民國105、106、107 三年為例,15 歲以上民間人口中,15 至 19 歲分別 有1,456,000 人、1,383,000 人、1,327,000 人,其中各年齡層失業人數與失業率分 別為11,000 人(8.94%)、11,000 人(8.77%)、10,000 人(8.46%)。經統計失業 原因除初次找尋工作外,亦包含工作場所業務緊縮或歇業、對原有工作不滿意、

健康不良、季節性或臨時性工作結束,以及其他等原因。從此數據,雖讓我們看 見15 至 19 歲青少年失業狀況,但失業的原因相當複雜,未必能反映青少年們未 升學未就業狀態的實際情形,僅能讓我們初步看見隱含在失業人口中的未升學未 就業青少年離開職場的原因。

青少年未升學、未就業的議題,一直以來受到很多的關注,相關研究探討未 升學未就業狀態產生的原因、對青少年個人和社會的影響(李孟儒,2011;施俊 鈞,2015;陳芷彤,2013;黃民凱、黃素雲,2013;黃馨儀,2012;楊小慧,2010;

蘇金蟬、鄭維瑄,2014;Bynner & Parsons, 2002;Maguire & Rennison, 2005;Ngai

& Ngai, 2007;Pemberton, 2008;Thompson, 2011;Yates & Payne, 2006),可能使 個體陷入社會排除的風險(Bynner & Parsons, 2002;Yates & Payne, 2006),為個 人、家庭和社會帶來問題(楊小慧,2010;蘇金蟬、鄭維瑄,2014;Bynner & Parsons,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002;Noh & Lee, 2017)。自這樣的脈絡下,未升學未就業狀態被視為問題,該 如何協助這些青少年回到學校或進入職場,抑或如何解決未升學未就業的問題成 為關注的焦點,以避免未升學未就業狀態為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問題。

然進入未升學未就業狀態是否真的一定會產生問題?研究者因為實習的契 機,在碩一升碩二暑假,認識數位未升學未就業的青少年,還記得當時對於他們 之所以處於未升學未就業狀態的原因、他們的生活經驗,以及他們如何看待自己、

自身未升學未就業狀態的經驗,與他們對未來的想法,感到相當好奇。隨著研究 者日復一日與他們的互動和相處,發現雖然他們因處於未升學未就業狀態而自願 或受轉介來到機構,但隱藏在未升學未就業狀態背後,少年們需要協助的核心議 題,多是來自於個人需求或其他原因,未必是未升學未就業狀態直接引起。這樣 的看見,讓研究者反思社會對未升學未就業青少年,多認為他們是遊手好閒、生 活無任何目標與停滯,甚至將他們與偏差行為畫上等號。然而這樣的想法和研究 者親身經驗衝突,不禁思考難道進入未升學未就業狀態一定只存在問題?未升學 未就業狀態一定會為青少年帶來負面影響嗎?以這樣問題化視角看待未升學未 就業青少年,是否真的能反映他們的經驗?還是形成標籤和枷鎖,限制這些少年 的發展,並加深社會大眾對他們的誤解?這些是研究者在進入實習場域的經驗、

閱讀相關資料及日常生活的感受,引發不斷思考的問題。

目前,有些研究以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和了解未升學未就業青少年的經驗,試 圖去貼近和理解他們的想法和實際狀況,從中發現處於未升學未就業狀態未必會 為青少年帶來問題(李孟儒,2011;黃民凱、黃素雲,2013;Chen,

目前,有些研究以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和了解未升學未就業青少年的經驗,試 圖去貼近和理解他們的想法和實際狀況,從中發現處於未升學未就業狀態未必會 為青少年帶來問題(李孟儒,2011;黃民凱、黃素雲,2013;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