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陸章 結論

透過上一個章節的分析討論,大大致可以發現消防工作的動機從基本需求 逐漸提升到自我實現等7 項研究發現,並以此為基礎提出 5 項研究建議。希望 透過這6 位少數退休消防擔任消防志工的故事與啟示,讓消防前輩更願意回來 消防團隊貢獻畢生經驗與所學,讓台灣的消防公共安全能進一步的提升。最重 要的,是同時喚起民眾對於消防工作者,以及對消防安全的重視。

第一節 研究發現

一、 消防工作的動機從入職前基本需求逐漸提升到自我實現

受訪者的年齡大都在55 歲以上至 65 歲以下之間,入職前時間,大約是在 民國六零年代中期至七零前期,此時處於工業、民生經濟發展階段,公共服務 需求大增而增加許多入公職服務的機會。雖然,社會經濟的發展創造了社會上 許多創也與就業機會,但礙於家庭經濟因素而選擇經濟上風險最低、短期最快、

最為穩定的公職,而解嚴時代下的產物,「限期服務警 (隊)員制」18,也就是幾 位學長所提到的「限期役」,成為這些需求的最佳出路之一。另外,也有部分 學長屬於一般警察學校教育後,進入消防體系,多數的原因也是受到家庭生活 與經濟的影響,亦或考量公職的生活穩定性而加入消防工作。隨著生活逐漸穩 定,受訪者在退休之後大都可以擺脫高度的壓力生活,選擇更愜意的生活,但 消防工作對於他們來說,有很大的一部分已經從基本生活需求,逐漸提升到回

18 內政部為適應警察機關平時戰時治安警力之需要,實施限期服務警 (隊)員制並訂定

「警察機關限期服務警(隊)員管理辦法」,限期服務警 (隊) 員,其由警察專科學校、警察學 校招考高中 (職) 以上學校畢業生,施予憲兵預備士官教育及警察專長訓練合格後,並以後 備軍人列管,分發警察機關服務三年,期滿退職,其薪資除了比一般兵役來的高,還可以依 兵役法相關法規,視為服過兵役。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饋社會、經驗傳承等自我實現的動機需求層級。尤其,消防工作的特殊性所形 成的團隊情感、階級尊重與教學相長,加深了在這個自我實現的滿足感。

二、 不同階段的角色與任務,卻有相同的循環模式

家庭的期許,賦予受訪者相當的責任。這個「賦予」,不見得言語上明確 的指示,家庭成員身份也會無形影響受訪者的選擇。幾位受訪者的成長背景中,

都可以發現他們的平輩中都有相似的背景,例如B學長的兄長有職業軍人,C 學長的兄弟有警察,對於剛畢業找工作,或者正在思考未來出入的年輕小伙子 來說,明明白白的範例就在眼前,再加上穩定的收入,很難不被引導到類似的 道路。

但進入消防體系之後,開始以「學弟」的身分開始學習當一位消防員,跟 著學長做,跟著學長進入火場,學習在嚴酷的救災環境中存活下來並援救受困 者。雖然也些人對於消防工作並不十分認同,例如在家庭經濟及家庭成員仿效 的雙重影響下,雖然強化了受訪者們早期選擇軍警職的原因之一,且我國現行 警察人事及警察教育的制度來看,消防人員是警察。但實際任務的執行卻與一 般認知的警察有非常大的差異,導致受訪者早年對於消防工作不一定完全的認 同,然而在職期間也有機會可以轉任到其他公職,如保安警察,但綜合受訪者 談話與經歷,主要因為家庭或生活型態轉變的成本等因素,讓幾位受訪者最終 仍繼續選擇從事消防工作,並習慣於現有生活的穩定型態。

而隨著自身的救災與消防業務的經驗與能力提高,在消防團隊中的角色功 能也日益重要,除肩負起救災任務成敗、民力運用的聯繫、消防安全的把關等,

甚至也承擔起提攜後進的責任與角色。當然,退休之後的他們,也在自己擅長 的消防領域繼續貢獻自己的心力,同時也為退休消防人員的角色之外,增加了 消防志工的角色與功能。他們在生命各個階段都有不同的角色與任務,但隨著 時間走下去,從整個生命歷程來看,其實就是角色、功能與任務的不斷循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或許,這些人的生命故事不盡相同,但他們的循環模式卻是相同的。

三、 團隊生活是一種情感,也是一種拘束

受訪者都有特別提到消防工作是一個「團隊取向」的工作,在警察養成階 段的軍事化管理教育,即對於個人化進行相當程度的畫限。而在進入消防工作 之後,勤務輪休的制度,讓消防單位幾乎是消防隊員的第二個家,團隊成員的 長期共同生活,以及共同面臨高壓環境工作,讓彼此的溝通更加頻繁。另外,

災害搶救工作並非能獨立完成,很多任務環節是層層相扣,就如受訪者所描述,

進入火場不會是一個人的事,後面還有很多夥伴分工合作的控制整個火勢,確 保災害範圍的不被擴大、撤退的路能夠順暢、水線不被中斷等等,每一個環節 失誤都有可能將危險擴大。因此,團隊生活對於消防工作者來說,已經是一個 習慣,甚至是一種面對災害的生存需求展現。但部分的受訪者也坦然,離開消 防工作也是離開拘束,是擺脫高度團隊及制式的生活。

四、 無形的學長(姐)責任與義務

本研究在稱呼受訪者時,多以學長作為稱呼,這也是消防人員彼此習慣的 稱呼。這個習慣於警察學校的養成教育時,在校期間即以學長(姐)、學弟(妹)相 互稱呼,畢業任職後對於期別也有相當程度的鑑別度,這個慣例比較常看到的,

大概就是在學生時期。學長(姐)的稱呼,彷彿是一種責任感的賦予,無形的讓 學、經歷較長者負有指點協助學弟(妹)的責任。受訪者在剛入職時,都會強調 在校學習與實務上的差距。關於教學與實務上的落差,並不在本研究討論的範 疇,因此不特別進行深入研究。

然而,兩者的落差就必須靠實際操作的經驗養成,而學長(姐)制度在此處 發揮極大的成效,受訪者在提到入職初期都是在有經驗的學長帶領下,視現場 狀況與學長邊執行任務邊提點指導。A學長在受訪時,更指出新進消防同仁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實很容易受傷,但隨著經驗學習四、五年後,才開始比較穩定。學長(姐)的無 形責任與義務,仍影響受訪者的退休心境,並希望自己的經驗與專業能回饋給 後輩。

五、 職場關係的延續,反而更必須牢記協助者的角色與功能

在訪談的過程當中可以發現,學長(姐)的慣例、高度講求實務經驗,及重 視效率的消防工作,建構出嚴謹的階層體系。退休的消防人員,往往在實務經 驗與判斷上較為有效率,有著經驗豐富的進行救災協助,對於任務的執行有很 大的幫助。然而,救災現場強調的是迅速與命令的確實執行,若前任主管或經 驗豐富的成員在團隊之中,指揮上會略顯的尷尬。因此,受訪者也都有提到從 公部門公權力執行者角色轉換到協助者角色時,更要清楚地保持協助者的角色,

避免影響救災體制,反而造成指揮上的困難。

另外,申請加入消防志工時,退休消防人員受到在職的階層與地位影響,

流程上也較一般民眾多了幾分組織政治與人際關係的考量。出於這些因素,部 分受訪者也明確地表示,在過程上都會與原服務機關的主管階層進行相當程度 的間接溝通,並事先安排職稱等細節,在彼此都同意後再做正式的確認。因此,

過往職場關係與間接的事先溝通,意外地成為退消人員加入消防志工的特殊流 程與動機影響,原服務機關與退消人員,彼此之間都不會貿然的直接進行邀請 或申請。

六、 成敗的正、負向回饋過於極端,影響加入消防志工動機

在幾位受訪者的故事裡,可以發現他們都樂於執行任務,並在情緒上有極 大的亢奮情形。這種情形,可以從運動心理學當中「逆轉理論」來做解釋。幾 位受訪者都有表示,長期的消防工作以來,任務成功的執行所帶來的欣慰,對 他們是一種正向的回饋,C學長也坦然而言,民眾事後的感謝比長官的嘉許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來的有用。然而,任務的傷亡卻會造成消防人員的心理壓力,假使是救災同伴,

其所帶來的傷害將更大,甚至可能產生自責等創傷後壓力,導致急性壓力症。

另外,受訪者也提到民眾對於消防專業的質疑,或基於對家人緊急事件的求好 心切所引發的誤解等負面回饋,讓受訪者產生消極負面的工作情緒,雖然受訪 者在受訪時,均未將此負面回饋連結到消防志工的加入,但在受訪時可以感受 此負面回饋已造成服務積極度的影響。

七、 社會大眾的回饋影響消防工作動機

近年來,社會大眾對於公共服務品質的高度要求,加上年改期間社會輿論 的激烈溝通,幾位受訪者都坦言,在執行任務與民眾的溝通過程難度逐漸提高,

從早期彼此尊重與正向回饋,到如今容易被事後檢討,責難受罰,多多少少都 會影響消防工作者的服務動機。搶救生命並不是一個絕對的付出與回報成比例 的工作,在面對重大災害時,儘管救災指揮官預想現場救援成功的可能性非常 的低,但迫於對生命的尊重與後續民眾的輿論或非難,搶救人員仍必須盡力執 行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