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第一章 緒論

語言學習一般被認為包含了聽、說、讀、寫四項技能,以教師的角度而 言,著眼於聽、說技能,可以在有限時間內能使學生的語言表現顯著提升;

相較之下,讀、寫技能需耗費較長時間培養,尤其是寫作技能的訓練,除了 原有的語言知識外,教師還必須依據不同主題、領域等進行教學設計,甚至 配合學生語言能力進行個別指導,對學習者而言不僅耗費許多時間,且難以 立即見效,因此多數語言教師並不在課堂中進行寫作訓練,正如同祝秉耀

(1997)所說,在某些語言教學大綱中,寫作技能不如聽、說那樣受到重視。

不過,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NAEP](2003)明確 地指出,舉凡日常生活中電子郵件的書寫、社群媒體的形象展露,甚至是學 術方面的寫作需求,都需借重寫作能力來達成,因此寫作能力是不應被忽略 的項目。寫作被視為探索語言的過程,能顯示出學習者高層次的語言知識與 能力,若學習者不訓練寫作技能,語言能力的發展將停滯不前(羅青松,2002); Graham & Perin(2007)也認為寫作課程不應只作為選修內容,而是學習者 必須強化的技能之一,可見寫作教學的重要性已逐漸提高。

根據 NAEP 提出報告指出,約有七成的學習者未達到該年級應有的寫 作水準(NAEP, 2003),這意味著語言課程的內容有調整的空間。對於教學 者而言,寫作課程須建立明確的課程目標,亦即確保學習者明白寫作目的與 形式,但隨著不同的寫作形式出現,寫作的需求也越加專業,因此學界紛紛 針對寫作教學進行不同的嘗試與研究,並試圖建立寫作教學方針供後人參考。

1.1 研究背景

寫作作為一種溝通方式,需以恰當的語言形式來傳達個人想法,以達成 溝通的目的。所謂恰當的形式,是指作者在寫作時,需依據不同的語言體裁 組織篇章,以達成不同的溝通功能。這些不同類型的文體被稱之為語體

(genre),相異的語體各有其特色,對作者的要求、行文風格的需求也不同,

如新聞、演說、教科書、課堂報告,以及學術性較強的文章等等。Swales(1981, 1990)的研究首先提出了語體分析(genre analysis)的概念,指針對不同的 體裁進行研究,並試圖歸納出這些語體各自的特徵,進而將研究結果運用於

2

教學上,使學習者更易達成該類語體的要求。

對於語體的要求,實際上是來自於該領域專家長期討論而凝聚出的共識,

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套規範,並且會依據語言或文化等因素有所不同,我們 將這些專家或學者以社群(community)的概念加以指稱。在研討會中,具 有豐富學術經驗的審查委員,又或者學位論文審查時的口試委員,都可以視 為社群的代表。

不同語言所呈現的語體形式各不相同,社群的要求也各有不同,母語者 藉由接觸相似的文本,大致上可以自行歸納出行文的語氣及風格,但不同的 語言背後可能代表了差異極大的文化意涵與習慣,因此對非母語者而言,在 未接觸相關課程的情況下,可能使他們在寫作時碰到不同的阻礙,故無論是 否為母語者,都應釐清寫作的語體規範以及書寫風格,如同眾多研究指出,

指導學生進入寫作領域時,增加學生對於語體的認知或熟悉度,可以有效提 高學生的寫作能力(Hammond & Macken-Horarik, 1999;Henry & Roseberry, 1998;Tardy, 2009),這也成為語言教師的責任之一。

隨著學習華語的族群越來越多元,其學習目的與需求也更加不同,部分 學習者對於寫作技能訓練的要求更高,例如:必須以華語書寫學術性的文章,

投稿並通過學術社群的檢視,甚至發表個人學術著作,而日常溝通的語言訓 練似乎已不足以應付這些特殊需求。若以學術圈為例,寫作能力的培養應該 針對更高層次的需求,如寫作策略、學科特性等進行探究。

對母語者而言,掌握溝通策略是容易的,因母語的情境與文化知識不需 多加學習;但相較之下,有學術寫作需求的學習者,對於目標語言的社會、

文化等環境因素較不熟悉,因此勢必需要由語言教師進行寫作策略方面的說 明與訓練。

學術寫作(academic writing)作為一種發表研究成果的體裁,能透過提 出新知,協助世人認識新事物,而包括研討會論文、期刊論文等篇幅較短的 研究文章(research article)都是學者專家們傳播新知最常見的途徑(Hyland, 2000, 2009),作者於發表個人見解時,亦可能在文本中指出前人文獻的不 足,但文獻是由學術圈共同檢視過的內容,提出相異觀點時,可能威脅到社 群的面子(face),亦即有否定專家學說的可能,因此如何避免威脅面子問

3

題,又提出對學界有貢獻的學術內容,需倚賴說服策略的運用,以維繫社群 和諧(Hyland, 2000, 2009)。

根據 Hyland & Milton(1997)的文獻指出,後設論述標記(metadiscourse markers)是一種表達確信程度的機制,尤其是「強調」、「模糊」、「示證」

等三類標記可以用於強調個人觀點,並達成緩和命題(proposition)力度的 功能。所謂的命題,是指作者內心的想法轉化為文字的形式,也可指語句的 中心思想。這些語言機制使作者能夠調整,並確實描述個人對於命題的信心 程度(Coates, 1987),這也是一般學術界認為可揭示個人態度、評價,卻仍 保有緩和的空間的寫作策略(Stubbs, 1986),因此被學術界視為說服策略的 形式之一,如以下例句(1)、(2)中,「無疑」、「可能」皆被歸類為後 設論述標記,此處的「無疑」在句子中大幅提高了後句「凸顯了此一差異具 有重要的政策涵義」的可信程度,明示讀者無須懷疑其真實性;「可能」在 此則降低了後句推論「因為工作年資的中斷而只能選擇較臨時性的兼職工作」

的語句強度,保留了其他的可能性,不過於武斷,顯示作者謹慎的態度,能 更有效地達到說服讀者的目的。

(1) 此時,若採用錯誤的政策搭配,經濟體系將難以達成全面均衡的目標,無疑

1凸顯了此一差異具有重要的政策涵義。﹝經 03﹞2

(2) 其主要原因在於,已婚女性若在孩子出生之後退出勞動市場料理家務,則等

到孩子年齡稍長(自己年齡也較大)之後再投入職場,可能因為工作年資的 中斷而只能選擇較臨時性的兼職工作。﹝經 04﹞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學科社群對於篇章的要求不盡相同,後設論述標記 的運用形式也不一,前人文獻已提出了這樣說明(Dahl, 2008, 2009;Hu &

Cao, 2015;Hyland, 1998b),證實學科確實影響學術寫作的策略運用。另外,

學術寫作中不同章節的溝通目的也有所不同,亦成為作者採用不同手法進行 書寫的原因。

除了不同學科可能影響標記的形式外,章節之間的功能互異,也是影響

1 此處以粗體及底線標明例句中的標記,本文例句中的標記皆以此形式標明。

2 此處以「〔〕」符號表明例句於語料庫中的出處,本文例句皆以相同形式標明。

4

的因素之一,故本文認為應將章節對標記的影響納入討論。從 Bazerman

(1984)提出的內容看來,過去學者多關注文章中的研究方法、設備操作、

呈現數據等客觀條件,但自 1930 年代後,學術界的焦點已慢慢轉為關注作 者在「結果與討論」、「結論」章節的語言表現,該部分的評價也決定了學 者在研究領域的地位。根據 Swales & Feak(1994)指出,「研究結果」是以 描述性的語言呈現事實,那麼「討論章節」便是作者要陳述的重點,此處應 包含個人詮釋以及評價,而作者主觀解釋,可能引發社群間的意見衝突,因 此結果與討論章節如何運用後設論述標記作為說服策略,值得探討。

不過,透過專家學者們的相互質疑,才有拓展研究的可能性。對於來自 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習者而言,過於直率的表達意見可能傷害學術社群中學者 專家的面子,因此學習如何透過不同的寫作策略來說服讀者接受作者觀點,

並展現作者謙和尊重的態度,無論是否為該語言的母語者皆須重視,這也是 學術寫作教學應當努力的目標,也最有挑戰性的部分(Hyland et al.,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