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研究採質性研究裡的紮根理論,本節將分三部分闡述。第一部份闡述質 性研究的重要性;第二部份說明紮根理論對教學研究的重要性;第三部分則簡 單介紹在運用紮根理論時的研究程序。

一、質性研究的重要性

在研究方法中,我們可以大略分類為量化研究法與質化研究法兩大類。量 化研究強調實證的概念,認為只有可以實際驗證的研究才是嚴謹的科學,但並 不是所有的研究都能一味地利用實驗數據來做說明、詮釋。

質化研究的產生是對量化研究的一種反思,其研究能探討口語及非口語之

談 (in -depth interviewing) 的方式來蒐集資料,書面文件或其他資料來源也可以 輔助說明,但在資料蒐集階段較屬於非結構式的,結構會在最後的報告與分析 過程中漸漸表現出來。

我們可以從「知識論」與「價值論」兩個範疇,來了解其哲學基礎。在知 識論的上,你認為有單一絕對的真理存在嗎?量化研究與質化研究兩者對「真 實存在」持有不同的看法,質化研究反對量化研究對「單一的真實存在」的看 法,他們持的是「多元的真實存在」的看法。因此,質化研究者強調知識的形 成並非只是受其內在理論的限制或純粹由理性推論而來,它是藉由主體的意識 與別人或接觸的事物中,來建立可供溝通的知識。換句話說,質化研究者認為 知識是經由「協商」的過程中慢慢形成。

從價值論的角度去思考,質化研究不認為所有的研究都有辦法做到價值中 立,而是認為研究會有價值導向 (Lincoln & Guba, 1985)。質化研究強調研究本 身即是一價值導向,研究者持有某種價值觀來詮釋資料,因此並沒有所謂的

「絕對真相」這一回事。而針對研究者與受試者之間的關係,量化研究與質化 研究所持觀點也不相同。質化研究將受試者視為資訊的提供者,認為是在從受 試者身上學習東西,將彼此視為互為主體性、共同的研究者。

質化研究並非只是看圖表或是數據來說故事,最重要的是它保有研究者與 被研究者之間的互動,透過平時的閒聊或者較為正式的訪談方式,才能夠了解 教師在教學現場運用的某些教學策略,其背後的思維與理由,以這樣的研究方 式來推論,才更具貼近實際。

二、紮根理論對教學研究的重要性

紮根理論是由 Barney Glaser 與 Anselm Strauss 兩位學者發展而來。Strauss 與 Corbin 認為,紮根理論是思考和研究社會真實存在的一種方式。因此,紮根 理論乃是一門方法學,目的在於建立理論,所以會應用一系列的「方法」來蒐 集與分析資料,而觀察與深入訪談是紮根理論常用的資料蒐集方式。而在資料

整理與分析的部分,Strauss 與 Corbin 認為分析資料的程序包含開放式編碼 (open coding)、主軸編碼 (axial coding) 和主題編碼 (selective coding) 等過程。

所謂的紮根理論,即是質化研究中利用歸納的方式,對現象加以整理、分 析所得的結果。換句話說,紮根理論是經由有系統性的資料蒐集,有條理的分 析後,所歸納出的結果或現象。因此,以紮根理論為基礎所做的研究,並不是 先有一個理論,然後去驗證它;而是,研究者先有一個欲研究的領域,然後再 從該領域中深入去探討、摸索,而萌生出概念或理論。

因此,研究者欲探討新手教師與資深教師差異之領域,並藉由約長達三個 月的課堂觀察紀錄,以及平時與教師之間的對話與深入訪談,來做「紮根」於 教學現場的資料蒐集,並將觀課筆記、錄影檔案、談話紀錄等多元化的資料,

歸納、統整、分析為某些研究者在長時間的教學現場經驗慎思後,產生興趣的 類別或主題,再經由研究小組或受試者的不斷驗證之下,以求得一個較合理的 現象解釋。

在以紮根理論為基礎的研究,研究者需要實地進入研究場域,去發現教學 現場中,正在發生的事情,並強調紮根於現場真實資料與學術文獻均有關聯;

同時在資料蒐集與分析的過程中,研究者必須去了解教師該行為的背後,均有 某種涵義存在。在整個研究期間,研究者需要了解各種資料反映出的訊息是可 在多方面的互動過程中,不斷的被定義與修正,最後歸納出過程和結果之間的 關聯與重要性。

由此可見,研究者認為紮根理論對教學研究是重要的。在瞬息萬變的教學 現場裡,我們應該深刻地去了解現今教室內會發生的點點滴滴,實際地利用不 同的方式來蒐集現場真實的資料;在進行資料整理分析的時候,也應多方面去 反思資料背後所代表的真實涵義,並從各方面的互動中歸納出較為客觀的敘述 方式。如此一來,才能更真實的反應教學現場的一點一滴,並給予未來的教師 培育或教師族群更多教學上的啟發。

三、紮根理論的研究程序

Pandit (1996) 將紮根理論的研究程序整理為五個階段,共九個步驟。而研 究者的研究流程設計也盡量與 Pandit 所彙整的研究程序相符,進而形成本研究 之研究程序,如下說明:

第一階段(Phase I):研究設計 (1) 閱讀文獻 (Step 1)

「文獻探討」對任何一個研究都是重要的。在確定要探討與新手教師、

資深教師教學相關的議題內容時,研究者便先針對過去與其相關的研究 文獻做瀏覽與閱讀,以釐清研究的初步構想與問題方向;並在研究的過 程中,不斷地回頭查看與研究內容相關的文獻與之對照,以提高研究的 外在效度。

(2) 立意取樣,嘗試建立假設 (Step 2)

在確定與新手教師、資深教師相關議題內容的主題後,研究者詢問了許 多教師能否配合研究;結果多半是有新手教師可以配合的學校,資深教 師無法配合,或者是有許多資深教師的學校,新手教師較為缺乏。有幸 在新北市某國中有詢問到新手與資深教師各一位,並且也都願意立即接 受本案的研究。

因此,研究者於民國 104 年 10 月 1 日即進入兩位教師的班級進行課堂觀 察,並從課堂筆記中歸納兩位教師在學生學習理解、教學策略、班級經 營等各方面,可發掘其差異性之假設;並藉由這段調適期修正研究記錄 方式、確立研究腳色定位等工作上的調整。

第二階段(Phase II):蒐集資料 (3) 設計資料蒐集方法 (Step 3)

這個步驟目的在於建立本研究的資料庫,秉持著多元資料蒐集的理念,

本研究主要的資料蒐集方式如下說明:研究者自身於課堂的參與觀察,

並在課堂期間紀錄研究者認為的重要教學事件與教學方法;並同時輔以 錄影記錄兩位教師的課堂全貌(參與觀察)。並於兩位教師課堂之前,讓 教師先行預測其學生在該章節會遇到的學習困難(文件資料)。以及每堂 課結束時,教師與研究者對其學生學習狀況的分享(訪談)。

(4) 進入研究場域正式實施 (Step 4)

研究者進入研究場域時,勢必會對原本的環境造成些許影響。因此,對 於自己角色的界定是非常重要的,究竟是以旁觀者或是參與者的角色必 須界定得非常明確;為此,研究者在正式進行資料蒐集前即進入課室內 調整,並與指導教授討論、修正角色定位。

第三階段(Phase III):資料整理 (5) 資料建檔 (Step 5)

這個階段包含手稿整理、錄影建檔、逐字稿建檔等,事件的發生依時間 先後來排序,以利接下來的資料分析。

第四階段(Phase IV):資料分析 (6) 編碼 (Step 6)

此步驟的過程將於本章第五節做詳細敘述。

(7) 理論或現象描述 (Step 7)

在編碼的過程中,可以從這些資料編碼中,利用歸納和演繹等方式形成 初步的理論或現象描述。然後再由第二、第三或接續的資料分析結果與 初步的理論模型做比較、修正,來更加貼近教學現場所發生的事件。

(8) 了解該理論或現象之背後涵義 (Step 8)

針對編碼分析後的結果,再與受試教師探討其教學策略背後意義,並記 錄描述,以提供研究者或讀者進行教學實例上的反思。

第五階段(Phase VI):三角校正 (9) 三角校正 (Step 9)

將分析後的資料彙整,並與文獻資料、研究小組、受試教師做多方面的 比較與修正,以助於更客觀的呈現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