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研究設計、架構與流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

之效,獲得雙贏的政策結果;也因此,本研究藉由臺北市政府性別主流化政策執行為案 例,提供公部門性別主流化政策執行建議,期望政策執行獲得更好的政策結果。

(三)學術目的:

政策網絡途徑是公共行政新興的概念,期望透過本研究,以臺北市政府推動性別主 流化政策執行為案例,分析該政策網絡之行動者性質、網絡整合性、資源依賴及權力等 關係,提供政策網絡實務經驗案例,累積政策網絡在公共行政經驗與資料。

二、研究問題

承上研究目的,本研究提出研究問題,包括性別主流化政策執行者性質(包括意向、

態度及角色認知)、網絡整合性(包括互動方式及共識)、資源、權力對政策執行的影 響,分述如下:

(一)行動者性質(包括意向、態度及角色認知)對政策執行影響為何?

(二)網絡整合性(包括行動者互動方式及共識)對政策執行影響為何?

(三)行動者擁有資源對政策執行影響為何?

(四)行動者擁有權力對政策執行影響為何?

第三節 研究設計、架構與流程

本節分為研究設計、研究架構及研究流程三部分,分別說明如下:

一、

研究設計

社會科學領域的研究可分為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和理論性研究等三種;Kumar 認為探索性研究又可稱為可行性研究(feasibility study)或試點研究(pilot study),這 類研究經常在研究者對於所欲探討的研究領域具有很少或不具相關知識時來進行(引自 胡龍騰、黃瑋瑩、潘中道譯,2000:12),本研究所探究的性別主流化政策執行知識尚 在發展中,爰將其歸屬探索性研究。

社會科學領域的研究方法可分為量化或質化的研究方法。量化研究比較適合在宏觀 層面對事物進行大規模的調查和預測,質化研究比較適合在微觀層面對個別事物進行細 緻、動態的描述和分析(陳向明,2002:13)。根據本研究問題,著重當事人觀點、了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

解其思想和行為以探究臺北市政府性別主流化政策網絡之多元行動者之性質、互動及權 力關係等,所以採取質化研究-透過深度訪談,以理解當事人行為及其意義的解釋。質 化研究意義,不同學者有不同解讀,分述如下:

質的研究方法係利用詮釋技術(interpretative techniques)來描述、翻譯與解釋社會 實象的各種研究方法(引自江明修,2009:120)。

蕭瑞麟(2007:69)提及質性研究法是一種詮釋、一種說法、一種表達主觀感受的 科學。

陳向明(2002:15、568)指出質的研究本質上是對文化的研究,其界定質的研究 是以研究本人作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採用多資料蒐集方法對社會現象進行整體性 的探究,使用歸納法分析資料和形成理論,通過與研究對象互動對其行為和意義建構獲 得解釋性理解的一種活動。

(一)收集資料方法

本研究之研究方法,包括文件分析法、深度訪談法,以下分別說明:

1、 文件分析法

文件分析法(Literature Review)也稱為文獻探討法,指政策分析人員蒐集與某項政 策問題有關的期刊文章、書籍、論文、專書、研究報告、政府出版品及報章雜誌的相關 報導等文件,進行靜態性與比較性的分析研究,以了解問題發生的可能原因,及可能產 生的結果。文件分析法也適用於政策運作的各階段之資料的蒐集與分析工作(吳定,2013:

194)。

本研究使用文獻內容包括:政策網絡、政策執行、資源依賴及性別主流化相關理論、

研究之中外文獻書籍、學術著作、學者發表之期刊論文、研究報告、政府機關之會議紀 錄、出版品、報章時事報導及網絡資料等,進行系統性資料整理分析,彙整相關論點,

以此推論本研究所欲回答研究問題。

2、 深度訪談法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

訪談是一種互動。一般的作法都是田野工作者問、報導人答(謝國雄編,2007:

41-42)。

訪談法中可分非結構式、半結構式及結構式訪談。半結構式是以訪談大綱來進行訪 談。對象可以是個人或團體,個人訪談即所謂深度訪談訪(depth interview)(姚美華、

胡幼慧,2008:125)。

Earl Babbie(2002)認為質化訪談,乃是包含訪問者建立談話內容的大致方向及尋 求受訪者提出議題必要的對話(引自林佳瑩、徐富珍校訂、邱泯科、陳佳穎、蔡毓智、

姜馨彥譯,2006:382)。

本研究之深度訪談法,進行過程包括抽樣方法與對象、選擇過程、訪談過程、訪談 提綱設計等,分述如下:

(1)抽樣方法與對象

訪談對象之抽樣,係以非機率抽樣之立意抽樣(purposive judgmental sampling),4 選取臺北市性別主流化政策網絡相關行動者為訪談樣本,包括臺北市性別平等辦公室

(以下簡稱性平辦)人員、臺北市女性權益促進委會(以下簡稱女委會)專家學者/民 間團體代表、各局處性別平等專案小組(以下簡稱性平小組)性別議題聯絡人等,共計 12 人,受訪者基本資料,如表 1。

4 林佳瑩、徐富珍(校訂)、邱泯科、陳佳穎、蔡毓智、姜馨彥(譯)(2006)。研究方法基礎理論與技 巧(Earl Babbie 原著)(232 頁)。立意抽樣法係指有時候根據對母體和其組成元素的了解,以及研究的 目的為基礎,進行抽樣,稱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

表 1 深度訪談受訪者基本資料

代碼 行動者類別 職稱 性別 訪談日期

01 性別督導文官 督導者 104 年 3 月 16 日

02 性別執行文官 幹事 104 年 3 月 18 日

03 性別執行文官 委員兼性別議題聯絡人 104 年 3 月 19 日

04 性別專家 民間團體 104 年 4 月 8 日

05 性別執行文官 幹事 104 年 4 月 15 日

06 性別執行文官 委員兼性別議題聯絡人 104 年 4 月 16 日

07 性別專家 民間團體 104 年 4 月 22 日

08 性別專家 專家學者 104 年 4 月 27 日

09 性別執行文官 委員兼性別議題聯絡人 104 年 4 月 30 日

10 性別專家 專家學者 104 年 5 月 11 日

11 性別執行文官 委員兼性別議題聯絡人 104 年 12 月 8 日

12 性別執行文官 委員兼性別議題聯絡人 104 年 12 月 17 日

資料來源:作者整理 (2)選擇過程

鑒於性平辦及研考會分別為本政策網絡的督導及管考單位/機關,爰請其推薦受訪 者,研究者參照其建議至性平辦網站搜尋,從各局處性平小組資料,搜尋文官受訪對象;

女委會委員受訪對象也是從性平辦網站之女委會委員名冊挑選專家學者/民間團體代表,

再一一打電話詢問,是否願意接受訪談?於其同意後,約定時間進行訪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

(3)訪談過程

研究員持訪談提綱至受訪者約定地點、時間進行訪談,每位訪談時間約 60 分鐘。

由研究者依訪談提綱一一進行訪問,讓受訪者盡情所知提供回答。屬半結構訪談,訪談 前取得受訪者同意後錄音並作成逐字稿。

(4) 訪談提綱設計

期望透過訪談提綱回答研究問題,為了解受訪者的個人主觀想法,所以訪問提綱以 開放式問題設計,期望受訪者能夠自由提供其意見;因受訪者有不同對象,分別設計不 同訪談提綱,共分三種訪談提綱(如附錄 1)。

(二)分析資料

研究過程中,寫逐字稿是一件很辛苦的工作,但是,我沒想到它的酬賞讓我訝異;

當我一遍又一遍、愛不釋手地讀它、理解它,很感動與感謝每位受訪者願意與我分享他 /她們在性別主流化政策執行的甘苦歷程,或者教會我性別主流化的意義、困境、應深 思的部分或未來努力的方向價等。

閱讀社會科學質的研究(陳向明,2002),採用資料整理和初步分析之資料分析具 體步驟,一為閱讀原始資料、二為登錄、三為尋找本土概念及四為建立編碼和歸檔系統。

閱讀質性研究資料分析(張芬芬譯,2005),採用其建立圖表方式,進行原始資料資料 填入表格,再引出結論等。閱讀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之質性研究 的分析與寫成(胡幼慧編,2008)之敘說分析,進行資料分析。在分析資料過程,我會 先閱讀每位受訪者的逐字稿,主要分為性別督導文官、性別執行文官僚及性別專家三類 行動者。再依研究問題之類別分類,逐一歸類,如性別督導文官的性質(包括意向、態 度及角色認知)。接續,再從所歸納資料引入論述。

在分析資料的同時,也配合閱讀相關文獻,從中發現有些從田野收集到的資料,其 實,已見之於文獻,此時,除了深刻地了解到,研究是與理論對話的意義外,心中的喜 悅非筆墨能形容,即將該理論分述於田野資料之後,以增加研究的可讀性。

二、

研究架構

要以 Rhodes(1997:43-44)所提的行動者性質、網絡整合性、資源依賴及權力關係等 四個面向進行探究。 行公共政策的意願、態度、作為等與執行績效息息相關;愛德華(George C. Edwards III)

認為執行者意向(dispostion)直接或間接的影響政策的執行狀況(引自吳定,2003:249)。

於行動者的性質以角色認知為分析因素,係加入 Van Waarden(1992:29)在

“Dimensions and types of policy networks”一文之行動者面向,有關行動者屬性之角色 認知屬性。7

同時,本研究認為任何事件都會受到其環境影響,所以,也考慮到外在環境對本政 策執行的影響,如中央政府及其他縣市政府對性別主流化政策執行影響。

另外,依 Rhodes and Marsh(1992:13-14)政策網絡分類,包括以下五大類:

5 態度乃含涉組織的目標與價值,組織角色運作的規範,組織成員對組織特性的認知,組織成員對所任角 色或對組織本身的滿足感。(林水波、張世賢,2006:273)。

6 Thorelli, Hans B. (1986). Networks: Between Markets and Hierarchies(38).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7(1), 37-51.

7 Van Waarden 將政策網絡面向分為:(1)行動者;(2)功能;(3)結構;(4)制度化;(5)處置 規則;(6)權力關係及(7)行動策略。(Van Waarden, 1992:3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

(一) 政策社群(policy communities):政策社群是網絡,它們的特點是關係的穩定、

成為會員門檻很高、建立在相互分擔提供服務責任的級別間相互依賴及有別於 其他網絡和一般大眾。它們有很高縱向互賴和有限水平解釋程度。它們是高度 整合。這些政策社群通常立基於政府的主要功能利益,例如,教育或消防。

成為會員門檻很高、建立在相互分擔提供服務責任的級別間相互依賴及有別於 其他網絡和一般大眾。它們有很高縱向互賴和有限水平解釋程度。它們是高度 整合。這些政策社群通常立基於政府的主要功能利益,例如,教育或消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