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策略抉擇與方案落實之探討─以高雄市 A 國民小學英 語村為例

陳妍孜

高雄市小港區太平國小教師

摘要

本文旨在探討國民小學建置英語村對學校經營發展的關連,著重在策略的抉 擇、執行與應用。英語村是透過打造英語的學習情境,給學生不同於傳統教室內 的學習經驗,利用境教提升英語學習成效,並能用友善包容的心態去認識並尊重 外國文化、培養文化學習和國際暸解的能力,藉以提升學生多元文化的素養。策 略在選擇時可以利用五力分析(現有競爭者的壓力、潛在進入者的壓力、替代品 的威脅、供應商的議價力、購買者的議價力)、SWOT 分析(優勢、劣勢、機會、

威脅)及 SWOT 矩陣分析(SO、WO、ST 、WT)來衡量,針對各個面向進行 評估,擬定出較佳的行動策略,並依策略逐步落實,最終形塑出與眾不同的組織 特色與績效。本文主要探究 A 國民小學英語村成立對學校的影響,也期望能化 危機為轉機,為學校帶來新契機。

關鍵詞:國民小學英語村、五力分析、SWOT 分析、SWOT 矩陣分析

壹、緒論

英語是很多人努力進修的第二語言,在求學階段的入學考試中,大部分都要 考英語,加上坊間補習班的鼓吹、全民英檢的風潮,學習英語似乎成了一種全民 運動;再來因為大環境的改變,很多人透過英語檢定考試合格的證書,讓自己更 有競爭力,希望能在茫茫人海之中脫穎而出。學習語言的方式很多,老師的講授 是最常見的方式,在教室裡的學習有課本、有書寫、有仿說等等很多創意的教學 方法,國小的英語課又不若國中那樣有考試升學的壓力,所以國小英語老師會用 更活潑生動有趣的教法,讓學生輕鬆學英語。然而,如何有效運用與落實生動教 學,以提高學習效果,此為本研究動機之一。

為提升國小學童的英語能力,高雄市政府教育局於九十七學年度與學術交流 基金會合作,邀請十二位美國傅爾布萊特青年得獎人擔任小學協同英語教師,並 參與英語村遊學營教學活動與相關課程教材規劃設計(引自愛河流域Allen 的部 落格,2009)。另外集結高雄市四所高中職、五所國中、十二所國小共同建置全 球村英語世界,規劃「主題型英語村」與「整合型英語村」,於各校建置全英的 主題式實體生活情境,從入出境、通關到日常生活的郵局、銀行、商店、餐廳、

飯店、旅遊景點、診所等食衣住行育樂之主題環境,模擬外語環境規劃(引自高 雄市政府教育局,2008)。

A 國小位於高雄市邊緣,鄰近雖有國立 B 學院,也地處便利的交通要道上,

但社區性質屬一老舊社區,隨著人口的外移,學校近四、五年來年年減班、年年 有教師超額,加上東西兩端各新增了一所國小,A 校學區變得更小,學生人數驟 減成為學校很擔心的問題。但是當學校接到教育局「英語村」設置的想法後,恰 巧將閒置教室作為英語村之用,A 國小成為九十七學年度新增設英語村的其中之 ㄧ,和其他的二十所學校共同營造高雄的「全球村-英語世界」。爰此,檢視英語 村建置之實質成效與附加效益,以提供未來計畫擬定之參酌,此為本研究動機之 二。

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固然重要,但在興建英語村的同時,也要有周詳的考量 與使用的規畫,考慮人、事、時、地的配合,才能使得英語村的建立和學校的英 語教育目標結合成一致,因此,本文將從運用策略和成效等面向,來探討英語村 對學校的影響。

貳、文獻探討

一、策略

1994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之ㄧ的 Nash 讓賽局理論(Game Theory)發揚 光大,而賽局理論首重策略的使用。策略講究與眾不同,要創造出一個獨特而有 價值的位置,也就是要刻意選擇一套不同的活動,來提供一套獨特的價值(引自 天下編輯,2001)。競爭力策略大師Michael E. Porter 釐清了策略的五項本質,指 出:作業效能不是策略、特殊活動是策略的基礎、持久的策略定位必須做取捨、

整合是競爭優勢與持久的推力、重新發現策略等五點看法(李平南,2007)。策 略的選擇要和競爭對手有所差別、並且能以不同的方式來執行,以吸引顧客進入 新市場。吳思華(1996)認為策略至少顯示四方面的意義:評估並界定企業的生 存利基、建立並維持企業不敗的競爭優勢、達成企業目標的系列重大活動、形成 內部資源分配過程的指導原則(引自張旺祥,2009)。因此張旺祥(2009)認為

「策略」不只在解決問題,更是改變創新遊戲的規則,來造就企業處於產業的主 導地位。

(一)策略規劃

規劃策略時要考量自身資源、外在環境和能力條件。杜拉克(1954)提到策 略的規劃是要尋求正確的經營方向,以取得競爭優勢,進而達成效果(李平南,

2007)。而連世峰(2009)提到好的策略是可以超越對手、突破現狀、解決問題、

達成目標的行動綱領。因此對於策略的抉擇,要選擇的是可以帶領組織朝向未來 經營方向的指引,讓組織在變動的環境之下能夠適時的調整腳步,追求適宜的轉 型,降低經營的風險,卻又不會迷失方向,最終能達到所制訂的目標。

在以往,學校多在相似的條件下各自經營,所處的是一個平靜無波的空間市 場,但這幾年受到企業經營理念的影響,以及學校會考量學生和家長的教育期 望,提供學生更多的學習資源、向家長分享更符合現代的教育理念,再加上學校 市場化,各校之間學生數的增減,更關係著學校人員編制、校舍建立等問題。

A 國小面臨學生數減少的危機,加上附近新學校的設立,校舍新穎,空間明 亮,自然吸引不少學生選擇就讀,在思考轉型及形塑學校特色的情形下,A 國小 正好利用閒置教室發展英語教學,讓學生和家長看到學校的改變,也和鄰近學校 做出區別。如果 A 國小沒有因應這樣的改變而調整學校經營策略,學校的班級 數就算無法恢復像五年、十年前一樣,想必也會逐漸被他校迎頭趕上。A 國小雖 已有九十年的歷史,可是在資源、師資上不因歷史悠久而陳舊,在歷屆校長和主 任的帶領下,依然能在教育品質上做出對學生更有幫助的決策。

(二)策略抉擇與執行 1. SWOT 分析法

在1980 年代以前,策略管理最主要的分析工具是 SWOT 分析,強調的是廠 商條件與環境的配合,企業的策略就是截長補短、掌握機會、避免受威脅(湯明 哲,2001)。管理者在進行規劃時所需考量的因素眾多,大致可分為兩類:外部 因素與內部因素,組織內部分析為組織之優勢與劣勢分析(S & W),而外部環 境分析為環境之機會與威脅分析(O & T)(引自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2007)。

對於SWOT 分析的定義說明如下:

(1) 優勢:指與競爭者相較之下,組織本身優於對方之處。

(2) 劣勢:指與競爭者相較之下,組織本身的限制或不足。

(3) 機會:指外在環境提供的契機,讓組織能藉此發展。

(4) 威脅:指外在環境造成的危害,讓組織發展受阻礙。

透過優勢、劣勢、機會、威脅的分析,充分利用優勢、彌補劣勢,並能掌握 機會、避開威脅,擬出有效策略以供執行。邱俊唐(2007)指出 SWOT 分析具 有三種特性:系統性的分析,包含了過去、現在及未來資料,可以藉此確認對企 業績效與策略抉擇有潛在影響的趨勢及狀況。

SWOT 矩陣則是由 Heinz Weihrich 於 1982 年所提出,他將組織內部的優、

劣勢與外部的機會、威脅用矩陣的方式排列,並運用策略配對的方法找出對策,

如表1 所示,可以得到四種策略型態:

表 1 SWOT 分析矩陣 內部因素 外部因素

優勢(S) 劣勢(W)

機會(O) SO 策略的原則:

Max-Max

WO 策略的原則:

Min-Max

威脅(T) ST 策略的原則:Max-Min WT 策略的原則:

Min-Min

資料來源:Weihrich(1982),修改自陳錦憲(2008)。

(1) SO 策略的原則 Max-Max:表示將優勢和機會都發揮到最大效果。

(2) ST 策略的原則 Max-Min:表示將優勢發揮到最大,威脅降低到最小。

(3) WO 策略的原則 Min-Max:表示將劣勢將低到最小,機會發揮到最大。

(4) WT 策略的原則 Min-Min:表示將劣勢和威脅的影響都降到最小。

從 SWOT 分析可以得知組織本身所擁有的籌碼以及會影響組織發展的障 礙,宜在分析歸納整理之後再擬定適合的發展策略,以作為組織分配資源、啟動 計畫的依據。

2. 五力分析

Michael E. Porter 於 1980 年提出五力分析,包含了現有競爭者的壓力、潛在 進入者的壓力、替代品的威脅、供應商的議價力、購買者的議價力,決策者或企 業在環境變遷中在觀察各方競爭壓力之後可以做出適當的決策。五力分析架構如 圖1 所示,並說明如下(張旺祥,2009;陳錦憲,2008):

圖 1 五力分析架構圖

資料來源:修改自管理學-整合觀點與創新思維(2007)。

(1)現有競爭者的壓力

指的是產業內組織敵對的程度,造成激烈競爭的因素有:競爭廠商的數目、

產業成長空間、固定或倉儲成本比例、產品差異化、顧客轉移成本、規模經濟、

競爭者的差異、戰略價值、退出障礙的高低。

(2)潛在進入者的壓力

指的是目前不在同一產業內競爭,但它有能力成為敵對的競爭對手,而減少 對手進入此產業的障礙可以有:規模經濟、產品差異化、資金需求、轉換成本、

現有競爭者 潛在進入者

替代品

客戶 供應商

取得配銷通路、絕對成本優勢、政府政策。

(3)替代品的威脅

替代品的存在會影響或限制產業的獲利,商品無法調漲價格,替代品的價格 越吸引人,產業的獲利就越難提升,影響替代品的因素有:轉換成本、替代品價 格的競爭力、買方對替代品的喜好程度。

(4)供應商的議價力

(4)供應商的議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