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且徒弟在結訓後,願意留在師傅身邊繼續工作、學習,問卷調查顯示約有 49.22%

之徒弟表示工作內容與訓練內容非常有關聯性。

二、本計畫職類

本計畫公告之職類有 30 種之多,涵蓋範圍廣泛,造成部份職類參與人數眾 多,部份職類乏人問津,本研究試圖釐清此分布不均之現象,並提出可能造成 之問題。

(一)師徒訓練品質

次級資料分析顯示,機動車輛維修人員、新娘婚紗造型及婚禮策劃人員以 及寵物美容師等 3 職類為徒弟參訓之主要熱門職類,此 3 職類共有 1,170 名徒弟 參訓,占全體徒弟的 36%,在師傅方面則有 595 名師傅,占全體師傅的 37%,

無論師徒人數皆在三分之一以上。但是這些熱門職類在大量納入師傅數量之下,

造成部份師傅良莠不齊,未能克盡職責,負起帶訓徒弟的義務。不只如此,有 些徒弟對該職類亦毫無興趣,僅為津貼補助而來,或是工作態度不佳,臨時起 意離退訓也未告知師傅。

(二)提前離退訓

熱門職類工作機會多,徒弟習得該職類基本技術之後,在經濟壓力之下往 往選擇提前離退訓而從事正職工作,從次級資料分析中,因「提前就業」而離 退訓的徒弟人數達 415 人,占全體徒弟的 30%,更可明顯看出青年參加明師高 徒計畫最大的難題在於經濟因素。

(三)訓練資源重複挹注

熱門職類也通常已有坊間的補習班課程、發展良好的認證機制,在這些系 統中也已大量培訓出該職類的人才,政府是否還需要特地挹注經費於這些職類,

也不免令人心生疑問。因此,熱門職類雖然結訓之後較容易在該產業中找到工 作,但訓練過程中師徒卻可能分別遇到無心帶訓/學習的師徒,徒弟亦可能因經

濟壓力而提前離退訓,造成師傅訓練成本增加,且容易與坊間相似課程重複。

(四)傳統技藝就業困難

本計畫特色之一在於,納入許多傳統技藝職類,例如:手工藝品工作人員、

傳統技藝工作人員、縫紉、刺繡及有關工作人員…等,有助於傳統技藝之傳承,

且傳統產業多為微型產業,培訓動力較為不足,有本計畫之津貼補助,許多對 該技藝有熱誠之青年得以下定決心投入,並深入瞭解該產業型態,對於青年職 涯的探索有所助益,也能適度舒緩產業斷層危機。但傳統產業亦往往面臨發展 性問題,許多徒弟即使有心學習,也不免擔心結訓後的就業情況。從本研究之 問卷調查可知,上述 3 職類訓後師傅直接僱用者有 26%、轉換行業者有 43%,

顯示本計畫雖能為傳統技藝投注訓練能量,但在產業斷層以及提升就業方面仍 有所不足。

三、本計畫面臨之問題

(一)勞動力產值認定

本計畫特色之一為在職訓練,如同國外學徒制結合訓練與工作,但不同之 處在於本計畫以訓練制為主,並非採僱用制。因此本計畫面臨勞動力產值認定 問題,即使徒弟於訓練中產出之成果,看似與一般雇員之產出相同,但還是有 適用法條的差異。師徒兩方在訓練期間,對於訓練成果是否為工作產值容易產 生認定差異。

(二)本計畫離退率高

本計畫之離退率,無論從次級資料或是從後續的問卷調查,都可觀察到約 有 30~40%之離退率,究其原因則多為徒弟無法適應訓練環境以及與期望不符。

本研究歸納可能造成高離退率之原因如後:1.徒弟未充分考量即參訓,將近有七 成徒弟年齡界於 15 歲至 25 歲之間,這些非在學未就業青年,可能正處於職涯 的探索階段,且本計畫並未如同德國雙軌學徒制,作為整體教育分流體制之一

環,選擇進入學徒制的青年可能有較明確的人生規劃。2.師傅訓練技巧不足,符 合申請本計畫師傅資格者,須為「10 人以下事業單位之雇主、受僱勞工或自營 作業者」,雖然他們在各該職類中享有聲譽,但這些師傅是否具備有效的訓練 規劃或技巧,讓徒弟在訓練期間能充分學習,仍不無疑問。

(三)本計畫就業率低

本計畫就業率與其他職業訓練計畫相較,就業率較低,將近 5 成(一般有 8 成),本研究問卷調查亦顯示,徒弟結訓後師傅直接僱用者僅有 38%,且若有中 途離退訓,則多會轉換至不同職類單位,可見能夠經由本計畫師徒制訓練而於 訓練職類從業者僅有 4~5 成,促進就業之成果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