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網絡(network)–自然規律和人類文明的命脈?

在文檔中 宇宙的尺度變異定律 (頁 155-161)

第六章 :從數學模式到跨學科研究

6.7  網絡(network)–自然規律和人類文明的命脈?

6.7 網絡(network)–自然規律和人類文明的命

平面網代表,如圖6.22 。每一成員屬於一結點, x (node)

,連接兩結點的直綫叫邊(edge),連接到一結點的邊的數 目稱為該結點的度,k x

 

(degree)。專研究網絡問題的數 學支流是圖論(graph theory)。

圖 6.22 一個結點群的接連例子。

講到網絡,最易領會的例子要算是社交網。在社交圈內,每 人和他的朋友各是一結點,兩者朋友關係是連接這兩結點的 邊。深交的謂強連接(strong link),淡交謂弱連接(weak link)。交遊廣的人的結點度高,陌生者的結點度低。社交 活動既複雜而非綫性,網絡交通充滿高頻、高動力性的運作

。因為網絡幅度大和結點多,只適合用統計方法去量度網絡 的功能和成績, 由於近廿年來計算機、智能手機和互聯網的 發展,大量的數據支持和鞏固這統計路徑的可行性。例如,

匈牙利數學家保羅•埃爾德什(Paul Erdős, 1913-1996)曾提 出所謂‘流言問題(gossip problem)’:如果某成員在社交 網上發放一流言,甚麽是網絡的起碼連接條件才能讓流言散 播到所有成員?照統計的意義,答案是網絡邊的數目(即度

)平均值至少要1, k x

 

 1,即平均每成員有至少一個連 接。再者,某些連接可能發生斷折,正如互聯網每刻平均有

約3%的服務器或網址失去聯接。網絡也受到外界的衝擊和干 擾,信息以外有各樣的噪音,不時引起波動。那麽我們問:

當今成千上萬的超巨型網絡聯繫結構和運作經驗,它們有否 進化成某些普適性的結構和運作特徵?答案是有,而且有點 意想不到!

圖 6.23 隨機圖設定泊松分佈的,(a) & (b),和冪定 律式設定的,(c) & (d),交通網。見 (Barabási 2005)81 (http://21st.century.phil-inst.hu/eng_volumes.htm)

首先再來一個比喻,假設我們要設計一個聯繫美國城市的交 通網,有人會提議類似高速公路網的聯繫,如圖6.23 (a)。可

81 A.-L. Barabási (2005), “Science of network from society to the Web”, in A Sense of Place: The Global and the Local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K.

Nyiri (Ed.), p.415.

行的方法之一是Erdős–Rényi model82,或稱隨機圖(random graph)。假設有N個城市(結點),邊的設立是無序地和獨 立地根據某既定不變的概率,p,來連接兩點,結果是一系 列的隨機圖,以分佈函數G N, p

 

代表, 其中一個可能類似 圖6.23 (a)。我們特別感興趣的是隨機圖的度分佈,X k

 

即有 k 個連接的結點的相對數目。數學計算告訴我們X k

 

該合乎泊松分佈,見註58。泊松分佈有像正態分佈的鐘形輪 廓,但沒有理想鐘形的左右對稱,右邊(高 k 值)的尾巴根 據指數函數衰降,沒有重尾巴。它的 k 平均值與連接概率成 正比, k  p,差分 p。換言之,連接每城市公路的數 目基本相同,網絡的聯繫尺度取決於概率 p。

可是, 隨機圖模式不是符合在現實世界的網絡結構。真實 的答案是與航空網相似,見圖6.23 (c)。它的度分佈服從我們 一再提起的冪定律:

X k  

 k, (6.29)

 是冪定律指數83。圖6.23 (d)表示大部份的結點只有少個連 接。因為冪定律有一條重尾巴,網絡有很少量的結點具有特 多的連接,這名叫轉發站(hub)。

為甚麽隨機圖不符合實際?原因很多,一是隨機圖假設統一 性的概率 p 用於所有結點,忽略局部環境存在的差異(例如 某城市可能獨備作轉發站的天時地利條件),二是假設加減

82 由保羅•埃爾德什和另一匈牙利數學家 Alfréd Rényl (1921-1970)於

1959 年提出。

83 冪定律指數 一般介乎1 至 4 之間。

任何兩結點的接連都與其它接連獨立,這往往和群體交際意 向並不一致。假如圖6.22中剛加了連接AB的邊,可能會引致 下一步是GC的連接,因為GC分別是AB的接鄰,會因AB加 邊而受到影響,還可能有更迂迴的連鎖效應84。總之,隨機 圖沒有顧及網絡的複雜動態反應和結點個別的特性。果然事 實證明,有冪定律表徵的網絡能夠達到較高的操作效率和穩 定性。例如由於轉發站的密集連接,這些網絡能夠連接的結 點比隨機圖高出兩倍以上85。在一系列的優點裡面,其中有 兩個特色值得一提。

1 ‘這個世界小小小’(small-worldness):現今社會網絡 發達和效率高,世界仿佛變得小了很多!其實,不只是今天

。1967年美國社會心理學家斯坦利•米爾格拉姆(Stanley Milgram, 1933-1984)進行一個‘小世界’實驗,他要求在 Omaha, Nebraska 隨機選出的160人各自將一郵件轉遞到波斯 頓地址的人,但發信者只能交給一個以名字(first name)相 稱的熟朋友,然後一個接一個同樣地轉送,直至成功地抵達 目的者。他發現結果只需要經過平均6次轉遞。之後人們重 覆這實驗無數次,結果保持一致。

2 弱連接不甘示弱:前面說弱連接用於不大相熟的朋友。

廣義的弱連接是指那些連接如被加進網絡或從網絡抽走都不 致影響網絡的統計屬性。現在證實,擁有大量弱連接的網絡

84 為了補救過分強調結交的獨立性,數學家設計所謂‘偏向附屬’

(preferential attachment)機制,以輔助網絡的伸延。

85 其中 Almaas & Barabási (2006) 研究的一個方案是 60:27 的比例。

有很多好處。它們幫助貫通網絡的長程轉遞,促進噪音的擴 散 和 吸 收 , 過 濾 錯 誤 , 從 而 增 加 網 絡 的 穩 定 性 。Péter Csermely 專為弱連接寫了一本書,趣味性和可讀性很高,值 得推薦86

在自然界和現實世界呈現冪定律的網絡何止上述交通網的例 子。此現象廣泛地遍佈原子/分子網絡(如蛋白–蛋白作用 網、基因功能網),生態網絡(如食物網、微生物代謝網)

,社會網絡(電郵、電話、異性接觸、學術交流網等),資 信網絡(WWW, Web of Science),科技網絡(數碼電子線 路、互聯網、電力網等)和其它網絡。當然,在生態圈和社 會環境裡,這些網絡都不是獨立的,而是在它們各自的約束 下聯成十分複雜的網絡體系。Almaas & Barabási (2006) 提出 一個根據生物級系合成而又依照冪定律進行的聯網87。這個 研究方向仍待進一步的開展。

86 Péter Csemely (2009), “Weak Links – The Universal key to the stability of networks and complex systems”, (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elberg).

87 Eivind Almaas and Albert-László Barabási (2006), “Power laws in biological networks”, in Power Laws, Scale-Free Networks and Genome Biology, Ed. E. V. Koonin, Y. I. Wolf, and G. P. Karev (Eurekah.com and Springer)

在文檔中 宇宙的尺度變異定律 (頁 155-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