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意識形態與米德的分類分析架構

第五節 美國外交政策中的傑克遜主義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五節 美國外交政策中的傑克遜主義

33

基本概念

在傑克遜主義的基本概念中,美國會成為當今全球霸權的過程並不是一個單 純的天命,其中不能忽視一個重要的要素:「歷史上美國不斷的利用目標與手段,

迫使敵人屈服於美國的要求之下。」34 其中這個貌似好戰又無法用前述商人、

傳教士、憲法律師來討論的民族特性,就是傑克遜主義的核心,以美國第七任總 統,曾以強力手段對付印地安人的安德魯傑克遜來命名。

傑克遜主義常常被誤解成成好戰、難以妥協的民粹主義。事實上與其說傑克 遜主義是一種外交思想,不如說是一個深植於美國公眾社會與宗教文化價值觀的 表達。歷史上的美國人民主義較沒有歐陸啟蒙時期的影子,相對地而是保留了自 英國殖民者的群體價值思維,超越了固有的民族界線。從這個思維中發揚出「榮 譽」的價值,成為傑克遜主義的主幹。米德認為榮譽的觀念是突破原有種族與社 會關係而能深深影響許多美國人的主要原因,並更進一步把這種榮譽的觀念細分 成五個原則:

1. 自助:美國人的精神要求自我奮鬥,不依賴繼承的錢也不仰仗社會福利,

因此他們認為一個人有權利得到應有的尊重,對於漠視或是貶損這個尊 重,都必須付出相當的代價。

2. 平等:傑克遜主義者堅持獨立於教會、政府、社會階級、政黨與工會之 外,拒絕任何強加性質的權威。

3. 個人主義:美國給予每個美國人機會,讓他們用認為有利的方式來追求 自我實現,不但是義務也是權利,對傑克遜主義者而言,人人都有其思

33 此處的傑克遜主義與美國歷史上之傑克遜式民主(Jacksonian democracy)不同,後者係指美 國原本所實施的傑佛遜式民主(見註釋 58),在傑克遜擔任總統期間透過政治、經濟改革發展 成傑克遜式民主,強調更擴大的民主,反對菁英所把持的政治,在他任內讓幾乎所有的白人男性 都成功獲得了參政權,更挑起了蓄奴在美國國內的問題,間接造成了南北戰爭的遠因。

34 Mead, Special Providence, 21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想,旁人插手不得,但是這種個人主義也被限制在一些社會習慣與原則 中,如:忠於家庭、男女分際等。

4. 金錢主義:傑克遜主義者把金錢與信用看成是自我實現的工具,而不帶 有任何道德上的色彩,金錢可用來證明自己的身分地位,而他們也應該 有權利這麼做,因此傑克遜主義者常常支持寬鬆的貨幣政策,並且在破 產制度上傾向更為開放。

5. 勇敢:勇敢是榮譽觀念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事無大小,傑克遜主義者都 要有捍衛榮譽的勇氣,因此他們崇尚武器並且擁有使用武器的自由,來 自於獨立戰爭中的民兵文化,心懷榮譽感的人必須時時刻刻準備為國家 犧牲。

國家利益的概念

傑克遜主義在政治上強調人民主義而反對政治菁英。當政府的決策錯誤導致 無以復加的結果,而失去民心之際,他們就會期待人民的英雄來撥亂反正。也因 此造就了雷根(Ronald Reagan)35 、布坎南(Pat Buchanan)36 透過英雄主義而 出現在舞台之上。體現在外交政策中,傑克遜主義在國際利益的觀點上與現實主 義的觀點有些接近。同樣漠視國際建制與國際法的價值,並且對於全球主義表示 懷疑。但是傑克遜主義者相信國際的慣例,認為國際的無政府狀態是沒有轉機的,

因此先發制人、顛覆有危害美國的政府都是可以理解與接受的。另一方面也表現 出傑克遜主義中的悲觀觀點,從美國建國時期對羅馬教廷的厭惡,衍伸到冷戰時 期的對蘇聯政策,傑克遜主義者一直抱有一種全球陰謀論的觀點,也因此安全顧 慮是傑克遜外交政策中相當重要的一環。

35 美國第 40 任總統,曾經擔任過演員、救生員等多種職業,在 1980 年的總統大選擊敗了吉米

卡特,在當時的經濟情況下推行新自由主義,自由放任的資本主義體制超越政府的管制。在對外 政策上,他大幅度擴張軍備,對蘇聯的政策則由原本的圍堵改為直接的對抗。

36 美國共和知名保守派人士,曾擔任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反對以國家主義為基礎的全球化,並

成為極右派的精神代表,對於小布希身邊的新保守主義感到不滿,曾言「華盛頓裡一個稱得上是 保守派的都沒有」(There are no conservatives left in Washington)。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傑克遜主義在美國外交政策中扮演的角色

榮譽觀念的影響下,造成傑克遜主義的外交政策中必須要堅持防衛所謂的

「重要利益」,綏靖與遠離戰爭都被視作膽怯與弱小的象徵。同樣是基於榮譽,

美國必須恪守對其他國家的諾言,傑克遜主義者從不相信南越政府可以建立民主 國家。但是為了信守承諾,必須堅定的支持戰爭,打一場不必要的戰爭固然是壞 事,但是還沒出兵就先承認失敗是更不可饒恕的。

總體而論,傑克遜主義在歷史的過程中造成決策者許多的困難與限制,但是 他也是美國力量中不可缺少的要素,若沒有這種榮譽而戰的意志力,那麼美國很 難在二次大戰後塑造戰後的體系。同時由傑克遜主義所豐富的美國人民主義,在

「美國夢」這種軟實力的建構上具有相當的功勞。然而傑克遜主義不擅長關注在 某個具體的外交政策問題上,更不擅長做出長期的承諾,一旦立下承諾,往往缺 乏變通的能力,造成了美國外交政策中不斷出現得體制衝突與僵局。

小結

自美國開國所形塑而流傳至今,每個學派所代表的利益團體、地區與政治利 益保持不變,但為了適應美國內外的歷史與經濟社會上的變化,這四種學派學派 的政策走向也會有輕重急緩的變動,特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英國衰退,讓 美國一躍成為世界的頂峰時,漢米爾頓主義放棄了保護主義的策略;威爾遜主義 開始將全球道德民主與霸權體系結合;傑佛遜主義被迫接受大國政治,在冷戰期 間扮演重要的角色;傑克遜主義則是在冷戰期間提供了堅定廣泛的群眾力量。為 了討論上的方便,關於四種學派的比較、分析與演進分析與下表:

資料來源:整理自 Walter Russell Mead, Special Providence: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and How It Changed the World (New York: Knopf, 2001) (Mead, 200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米德表示建立這四個學派的目標在於如何更清晰的思考美國外交政策,甚至 可以預測在不斷變化的國際情勢面前,政治家與公眾理論如何做出反應,更重要 的目的是要把過去的外交政策爭論與國家的偉大原則結合。37 透過這四項學派 米德分析了過去的歷任美國總統的外交政策,並且在預測歐巴馬也許會有傑佛遜 主義的跡象,38 因此在下一節中,將進行外交政策過去剖析的理論,企圖找出 可能的規律,在討論歐巴馬政府的對阿富汗外交政策政策中,可以集中討論分析 的部分與變化的成因。

37 Mead, Special Providence, 92-98.

38 米德認為歐巴馬有顯現出一些傑佛遜主義的特質,見"The Carter Syndrome."。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