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非典型勞動契約之形成背景

第三章 非典型勞動契約關係

第二節 非典型勞動契約之形成背景

第二節 非典型勞動契約之形成背景

第一項 傳統勞動市場結構的轉變

非典型勞動往往皆與彈性化及去規範化相牽連。對彈性(

flexibility)最通常的解釋為,其對於市場衝擊的適應程度與速度,有

37 電傳勞動,指透過電腦終端、電傳等與辦公室聯繫的在家工作。

38 Alan Felstead and Nick Jewson,Global trends in flexible labour,p1。

39 陳錦慧,非典型聘僱的決定因素及績效之探討,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年 1 月,第 1 頁。

40鄭津津,國際社會勞動派遣法制之比較分析--兼論我國勞動派遣法制之現況與未來發展,萬國法律 138 卷期,2004 年 12 月,第 15 頁。

41成之約、鄭津津,派遣勞動的發展現況與未來展望,勞工行政146卷期,2000年6月,第44 頁。

42楊通軒,「勞動派遣的法律問題」,勞動派遣公民會議,2005 年 9 月 10 日,

http://72.14.235.104/search?q=cache:AS4aTKqNpCMJ:www.cla.gov.tw/dwcc/law5.ppt+%E5%AE%9A%E6%

9C%9F%E5%8B%9E%E5%8B%95%E5%A5%91%E7%B4%84&hl=zh-TW&gl=tw&ct=clnk&cd=14&lr=lang_zh-TW,檢索日期 2007.01.19。

認為勞動市場中制度與行為的堅固死板現象,將降低對價格與數量的調整 能力。就歷史發展而言,許多勞動機制係自彈性與穩定階段所發展而出,

自「穩定」瓦解成為更彈性的形式,而彈性化則是建立在管制與規範的合 法化上43

非典型勞動早在 1980 年即已發生,且呈持續性地發展,亦改變了雇 主使用非典型勞動之方式。研究發現非典型勞動在過去數十年已呈現明顯 的成長。相較於小公司對於非典型勞動使用上之增加,大型公司(指僱用 超過 25 人員工)使用非典型勞動之比例,成長更為明顯44。非典型勞動在 工作場所中所佔的使用比例,自 1981 年為 30%、至 1986 年為 35%、

1993 年為 38%,均呈現一穩定成長的狀態45。在 1980 年代至 1990 年代間

,大型公司的金融、財務、銷售零售部門,已轉向僱用非典型工作者,非 典型勞動在 20 世紀末葉之成長同時也顯示出「工作衰退」的特徵。

非典型勞動的提倡者,更認為未來屬於管理階層的人,亦會在不同的 工作地點、甚至是在家中、或是在生活中以現代科技,向不同的客戶與消 費者提供技能(Handy 1995),如此樂觀的看法,也表示對於勞動市場的 不同族群,例如在過去勞動市場中被區隔為不利族群的已生產婦女,其管 理途徑有開放與多元化的趨向。對於非典型勞動的發展悲觀主義者認為,

這些趨勢表示勞工必須承受低薪、無保障之待遇46

實則許多的證據資料顯示,美國的勞動市場確實呈現衰退的現象,美 國自 1991 年出現經濟衰退後,爾後經濟雖有呈現明顯的擴展,尤其表現 出低失業率、穩定成長的特點。然而此擴展現象卻伴隨著公司勞動力減少

43 Guy Standing,Global labour flexibility : seeking distributive justice,New York : St.

Martin's Press, 1999,p49。

44Bernard Casey, Hilary Metcalf and Neil Millward,Employers' use of flexible labour,

London : Policy Studies Institute, 1997,p147-p149。

45 Bernard Casey, Hilary Metcalf and Neil Millward,Employers' use of flexible labour, p5

46 Alan Felstead and Nick Jewson,Global trends in flexible labour,1999,p3。

、優質待遇的工作減少、裁員、待遇不平等與非典型勞動增加的現象,亦 增加大眾對未來工作的焦慮47。普遍認為二十世紀末,勞動市場在本質上 正處於轉變時期,典型勞動關係確實有所改變,工作的穩定性也呈現逐漸 降低的型態48。有認為與婦女投入勞動市場的比例增加,危及一般男性勞 動市場的穩定性;黑人勞動市場穩定性的萎縮;此外勞動不穩定的現象也 常集中在高學歷者、或低學歷的族群中49

就日本而言,日本的傳統勞動市場有二個特色「長期間僱用(long-term employment)」、「年資制度(seniority-wage system)」,勞動 者期待,於長期間任職於同一公司中獲得更高的薪資。長期間僱用制度幫 助公司中的員工訓練、分享員工間之資訊、以及發展公司的利益;同時也 給予勞動者工作保障的利益,亦係吸引喜歡冒險改變的工作者之特點。而 且於增加勞動生產力的方面上,長期間的僱用對於經濟成長確實有相當的 優點。然而這些長期間僱用亦有其缺點,如於公司經濟衰退期間,仍須維 持受僱者的工作福利保障,勞動成本易呈現缺乏彈性的現象。甚且勞工年 資越來越長時,於年資制度下,勞動成本的增加是無可避免的現象。故即 使勞工對公司並不滿意,仍會繼續於公司中任職一段長期間,而非到其他 公司謀職。此外,整體經濟對勞動市場的有效利用,亦產生問題;如國際 勞動部門的發展,企業結構改變程度相當大,當某些企業面臨勞動力短缺 的同時,有些企業可能有剩餘的勞動力。故在傳統勞動市場中無法迅速解 決這些問題時,彈性的勞動市場能夠解決這些問題。日本經濟目前面臨到 新情況,當過去高度經濟成長已無法再被期待,年老的勞動人口正在成長

47 Francoise Carre,Nonstandard work : the nature and challenges of changing employment arrangements,Industrial Relations Research Association :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c2000,p21。

48 Francoise Carre,Nonstandard work : the nature and challenges of changing employment arrangements,p34。

49 Francoise Carre,Nonstandard work : the nature and challenges of changing employment arrangements,p23。

。甚且勞動市場的國際部門,以及日本政府撤銷管制的政策,對企業結構 本身亦影響相當大50。非典型勞動的引用,確實為企業逐漸引用。

第二項 非典型勞動之發展原因

導致「非典型聘僱型態」發展的原因有許多。大體上,產業結構的轉 變、技術變革與企業人力資源彈性運用等都是重要的影響因素。譬如說,

在以服務業為主導的經濟環境中,勞工區分為核心與非核心勞工的現象就 非常明顯;前者從事的是一些全時、持續性的工作,工資、福利與升遷機 會受到保障,而後者則從事一些部分工時,或是特定期間的工作,勞動條 件與福利不受到太多的保障。在日本,增加使用非典型勞動力的主要目的 之一,是為了要保護核心員工。因此,在景氣蕭條的時候,企業內的核心 員工能夠有更高的工作保障。

此外,非典型聘僱型態的提供亦滿足企業彈性的需要,讓企業能夠依 據市場狀況調整勞動力的運用,因此非典型聘僱型態成為企業成本控制的 常見方法之一。企業在進行「非典型聘僱」時,其著眼點往往是擺在「降 低勞動成本」與「增加人力運用的彈性」。因此國內大多數的企業僱用非 典型勞動力時,在薪資福利以及其它各方面勞動條件的設定上,普遍會較 正式員工來的低。

隨著我國政府近來縮短法定正常工時、縮減外勞配額等勞工政策的推 行,以及傳統產業持續不景氣,國內業者對非典型僱用的需求將因經營環 境惡化而增加。另一方面,隨著失業率向上攀升,國內勞工在無法順利找 全時正職工作的情況下,對非典型僱用的接受度將逐漸提高,而新世代勞 動者基於個人偏好,較能接受非典型聘僱的工作。這些屬於供給面的改變

50 Mari Sako and Hiroki Sato,Japanese labour and management in transition : diversity, flexibility and participation,New York, N.Y.: Routledge, 1997,p27-28。

,亦將有利於我國非典型聘僱未來的發展。在取得專業技術人員方面,國 內企業大多使用派遣勞工,對於定期契約工與部份工時勞工則使用較少。

正因如此,我國非典型勞動人員所從事的業務大都屬低技術層次的非核心 工作。雖然我國大多數民眾仍以有就業保障與工作收入穩定為尋職時的主 要標準,而對非典型聘僱型態的接受度不高,但對於非典型僱用的接受程 度卻會隨經濟景氣而變動。亦即,當經濟不景氣而失業率上升時,接受程 度亦隨之升高51

另根據DeGrip、Hoevenberg & Willems (1997)的研究,自1985 到1995年期間,歐盟境內自我雇用者、部份工時者、臨時契約工等非典型 雇用人力增加15﹪,尤其以西班牙的44﹪,荷蘭的53﹪之增加幅度最為驚 人。日本約有40﹪的勞工是非典型工作者。法國的短期雇用在1980-1993 年間由總雇用人口的3﹪增加為10﹪。以美國的臨時支援服務(THS)產業 發展為例,美國勞工統計局的數據顯示臨時支援服務產業在1989 年到 1995 年間成長了48﹪,但同時期非農業雇用人口僅成長5﹪(Carnoy, Castells & Benner 1997)52。從上開調查數據顯示,非典型勞動之使用

,已成為各國企業間之趨勢,不容忽視。

第三項 非典型勞動未來的影響因素

有研究提出未來可能影響非典型勞動成長之因素:(1)經濟週期(

認為經濟復甦可能會導致雇主成本壓力有所減緩,因而降低非典型勞動之 使用);(2)全球競爭性的持續增加,某些部分仍有降低成本之壓力,

是以可能會增加非典型勞動之使用;(3)可能因消費型態與生產結構的

51 章至聰,非典型勞動人員工作滿意度之研究 —以定期契約工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 所碩士論文,2004 年 6 月,第 8 頁至第 10 頁。

52 陳錦慧,非典型聘僱的決定因素及績效之探討,第 1 頁。

改變,致產品需求的變動,進而對勞動力需求面帶來更大之波動;(4)

公共部門政策的改變;(5)資方喜好的改變53。按非典型勞動力未來成長 情況,將受到諸多外在社會、經濟結構、甚至是政策上之變動影響,而非 僅是單純的經濟發展因素,非典型勞動於未來的成長與發展趨勢均值得吾 人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