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新聞學系畢業生的非新聞職業抉擇歷程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新聞學系畢業生的非新聞職業抉擇歷程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6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 傳播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蘇. 立. 蘅. 博士. 政 治 大. ‧ 國. 學. 新聞學系畢業生的非新聞職業抉擇歷程. ‧. The non-journalistic career decision-making process of. y. Nat. n. al. er. io. sit. journalism graduates in Taiwan. Ch. engchi. i n U. 研究生:潘乃欣 中華民國一○六年七月. v.

(2) 謝. 誌. 誠如錢鍾書所言: 「婚姻是一座圍城,裡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進來。」 當前的新聞工作何嘗不是如此。又,大眾想像的新聞教育是一座接合學與用的橋, 如今看來,造橋有時成了砌牆,反倒隔閡了新聞理論與實務的連繫。在這之中, 一磚一瓦的堆疊過程值得深究。 身為一大學沒念到新聞系,經歷多次考試、周旋許久才正式步入這個學門的 學生,我一方面看著許多人文、社會科學背景的朋友十分嚮往新聞工作,拼了命 想加簽一門新聞系的實務課,或者爭取赴媒體實習的機會;另方面發現,當初懷. 政 治 大 作多有樂趣、多值得期待。緣於此,這個問題逐漸在心底成形:新聞系學生到底 立 在系上學到了什麼?那些由熾熱轉趨平淡的新聞從業憧憬,和他們的大學學習經 抱滿腔熱忱進到新聞系的同儕,反而在歷經四年的專業洗禮後,難再提及新聞工. ‧ 國. 學. 驗是否有關?. ‧. 論文付梓首要感謝蘇蘅老師提攜。從研方報告到碩士論文,謝謝蘇老師始終 鼓勵我任性發想冷門的題目,耐心陪伴我摸著石頭過河,同時也像極我第二個媽,. y. Nat. sit. 照料我各式各樣的心情和事情。也謝謝念萱老師引領我認識質性研究能有多好玩、. al. er. io. 多曼妙,並在一次次練習「看透紙背」的過程中,剖析現象的方式更深入、更有. v i n Ch 允擔任口試委員,在論文寫作上提點寶貴的建議,並分享您對新聞的熱情。 engchi U n. 邏輯,成了這個問題能夠順利開展為一本論文的重要助力。另外謝謝照真老師慨. 謝謝政大同窗伶、翔、糖、不確定會不會出道的花欣大蘿蔔、耳包團、教育 窗,以後將懷念那種只有崩潰沒有快樂,但當大家團聚一塊兒、就能崩潰得很快 樂的碩班生活。感謝堂靖、郁臻、孟芯,被學姊們罩著的時光總是格外幸福。 十年前,藉由高中社團活動接觸雜誌編採,便覺得這工作迷人、有活力,讓 人沒有不繼續沉浸的理由。一路走來,謝謝延青、瘋北大、三峽客的夥伴,從過 往一起做刊物、玩新聞,到如今看著彼此在各自的職業領地上踏實發光發熱,都 是溫暖而欣慰的成長點滴。 謹以此分享給所有熱愛新聞、卻不確定理想職業在哪裡的你們。.

(3) 摘. 要. 新聞教育以培育新聞專業人才為主旨,但近年的統計數據指出,新聞系仍是 台灣許多高中生嚮往的大學志願,畢業後願意投身新聞職業的新聞系學生卻越來 越少。在這之中,新聞系學生在大學期間的從業意願轉變過程與原因值得探討。. 本研究從 Tiedeman 的歷時性觀點出發,以 14 位不從事新聞工作的新聞系畢 業生為研究對象,將他們的職業選擇視為一段由學習與生活經驗構築而成之歷程, 並透過深度訪談法瞭解他們對自身學習經驗的主觀詮釋,分析其畢業後首份職業. 治 政 決定的形成過程,並循 Krumboltz 的生涯決定社會學習論剖析各項影響職業選擇 大 立 的因素。 ‧ 國. 學. 研究發現,新聞系學生的非職業抉擇實屬一段歷經新聞從業意願起伏的過程,. ‧. 而非一夕促成的決定。其中,大學學習經驗的影響最是深遠,而「個人的興趣與. y. Nat. sit. 能力」 、 「校內實習」與實際接觸新聞實務的「校外實習」是最重要的三個節點,. n. al. er. io. 新聞系學生在三者之間經歷職業期望落差,對他們的新聞從業意願造成負面影響。. i n U. v. 研究者並將新聞系學生的非新聞職業抉擇歷程分為四類: (1)發現新聞之外的職. Ch. engchi. 業興趣、 (2)校內實習期間經歷職業想像衝突、學習挫折、 (3)在校內、外實習 經驗的轉換間感知新聞理想與現實的落差,以及(4)從未萌生新聞從業意願。. 縱使未投入新聞業,新聞系的專業訓練仍對新聞系學生的職場表現有所助益, 諸如資訊蒐集、溝通表達、團隊合作能力等。最後,研究者根據研究結果,對當 前的新聞教育提出相關討論與建議。. 關鍵詞:新聞工作、新聞教育、新聞專業、實習、職業選擇歷程.

(4) 目. 第一章. 錄.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1. 第二節. 研究目的--------------------------------------------------------------------9. 第二章. 文獻探討-----------------------------------------------------------15. 政 治 大. 第一節. 台灣的新聞傳播教育發展--------------------------------------------15. 第二節. 新聞學系畢業生的職業選擇歷程與影響因素------------------27. 立. ‧ 國. 學.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研究問題--------------------------------------------------37. 研究方法-----------------------------------------------------------40. ‧. 第三章. Nat. sit. io. 研究對象與研究設計--------------------------------------------------41. er. 第二節. y. 第一節 質性研究方法-----------------------------------------------------------40. al. n. v i n Ch 研究執行------------------------------------------------------------------47 engchi U. 第三節. 第四章. 研究資料分析-----------------------------------------------------53. 第一節. 啟──進入新聞學系--------------------------------------------------53. 第二節. 齊──新聞學習經驗與職業認知過程----------------------------66. 第三節. 移──職業意願轉變-------------------------------------------------100. 第四節. 離──選擇非新聞職業-------------------------------------------119. I.

(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32. 第一節. 重要研究發現----------------------------------------------------------133. 第二節. 討論與建議--------------------------------------------------------------142.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建議------------------------------------------148. 參考書目----------------------------------------------------------------------15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I. i n U. v.

(6) 目. 圖. 錄. 圖 2-2-1. Tiedeman & O’Hara(1963)生涯決定過程模式----------------------30. 圖 2-2-2. Krumboltz(1979)職業選擇因素的通用模式------------------------36. 圖 2-3-1. 本研究架構-----------------------------------------------------------------38. 圖 3-3-1. 樣版式分析法流程圖-----------------------------------------------------51. 治 政 大 目 錄 表 立 ‧ 國. 學. 研究問題與訪談大綱對照表--------------------------------------------46. 表 3-3-1. 本研究受訪者一覽表-----------------------------------------------------48. 表 3-3-2. 本研究分析架構-----------------------------------------------------------52. 表 4-2-1. 校內實習刊物《大學報》與《小世界》內容及編制整理--------72. ‧. 表 3-2-1. er. io. sit. y. Nat. al. 表 5-1-1. 本研究受訪者之新聞職業認知衝突與調適經驗整理------------137. n. 表 4-2-2. v i n Ch 本研究受訪者校外實習經歷一覽表----------------------------------89 engchi U. 附. 錄. 附錄一. 訪談大綱-------------------------------------------------------------------159. 附錄二. 本研究受訪者之職業生涯方向轉變事件簿-------------------------160. III.

(7)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壹、新聞學系畢業生的職業選擇概況 「當初政大新聞系是我的第一志願,我真的喜歡新聞才進去念的,在大 學學的東西很迷人,我喜歡寫、喜歡聽故事。但台灣媒體產製新聞的方 式我不喜歡,那樣的新聞環境讓我放棄當記者的念頭。」1(女人迷編 輯 Rachel,2015 年 11 月 19 日) 2012 年畢業於政治大學新聞系的尤芷薇(筆名印度尤)曾發表部落格文章. 政 治 大. 〈我新聞系畢業,但不想當「台灣的記者」〉2,提及自己「光是身為一個觀眾,. 立. 就已經受不了台灣的新聞,我又怎麼能成為一個產製者呢?與其說是不願意,倒. ‧ 國. 學. 不如說我覺得自己沒有辦法。」並在接受〈女人迷〉編輯訪問時回憶當初進入新 聞系的美好初衷。他的心聲或許不只是個案,也反映了部分新聞系學生在思索職. ‧. 業生涯時的心理處境。. sit. y. Nat. n. al. er. io. 根據《Cheers 雜誌》之〈2016 年新世代最嚮往企業 Top 100〉調查報告3,. i n U. v. 媒體與文化業在二十大行業類別中名列新鮮人最嚮往的第三名,屬不少應屆畢業. Ch. engchi. 生的理想職業志願,但針對新聞傳播相關科系學生的就業調查結果並非如此。舉 例而言,國立政治大學於 2014 年進行學生畢業流向調查4,指出該學年新聞學系 大學部學生僅 31.3%於畢業後投入新聞業,其中報紙占 38%、電視占 19%、網 路及公關業各占 12%。張曉、羅文輝、郭佳、汪婧、徐昌鵬、余舒虹、張芳(2015) 透過問卷調查中、港、台三地新聞系學生的就業動機與就業意願,發現僅 32.8 1. 2. 3. 4. 女人迷編輯 Rachel(2015 年 11 月 19 日) 。 〈印度當記者,學會做新聞!專訪印度尤: 「台灣不 是沒人才,是沒環境」〉 ,《女人迷》。取自 womany.net/read/article/9065。 印度尤(2013 年 9 月 26 日) 。 〈我新聞系畢業,但不想當「台灣的記者」〉 , 《關鍵評論網》 。取 自 www.thenewslens.com/article/539。 Cheers 雜誌(2016) 。 〈2016 年新世代最嚮往企業 TOP 100〉 , 《Cheers 雜誌》 。取自 topic.cheers.com.tw/issue/2016/jobs/article/12.aspx。 取自政大課程地圖網站:cis.nccu.edu.tw/coursemap/students/Index.aspx。. 1.

(8) %表示畢業後願意進入新聞行業工作,而願意將新聞工作做為終身職業者只有 4.4%,並稱此趨勢為「新聞教育的危機」 。此外,這樣的現象也不僅只於華人地 區,如 Becker, Tudor, & Simpson(2014)指出,2013 年美國僅 19.7%新聞傳播 相關科系畢業生在畢業後傾向選擇與專業相關的工作;Hanusch et al.(2015)調 查全球 23 個國家新聞系學生對於未來主跑路線(beat)的看法,意外發現即將 畢業之學生不想投入新聞業的比例遠高於甫入學新生。. 近年來,台灣高等教育益加注重適才適性入學,期能減少學生之所學與生涯. 政 治 大 提升學生選擇科系的自主性。續上段所述,雖然本科系畢業生願意投入新聞業的 立 志趣不符的情形發生,因此鼓勵大學校系以甄選入學取代考試分發管道招生5,. 比例降低,但新聞傳播相關科系仍是國內大學入學考試中的熱門志願,如政治大. ‧ 國. 學. 學傳播學院大一大二不分系在 2015 年的大學申請入學考試中居全台科系報名人. ‧. 數之冠,錄取率低於 5%6。在這之中,研究者認為值得探問的是,為何有越來越. y. Nat. 多學生念了以「新聞」為名的科系之後,對於未來投身新聞工作的信念不增反減?. er. io. sit. 選擇就讀新聞學系之學生究竟帶著什麼期待與想像進來?他們在專業學習歷程 中對於新聞職業之憧憬與從業意願萌生於何時、是否產生過變化,以及轉變的過. n. al. 程與原因為何?. Ch. engchi. i n U. v. 貳、數位時代的新聞教育 新聞教育與新聞職業關係密切,美國密蘇里大學於 1908 年正式成立新聞學 院,從頭開始即明確揭櫫以培養高品質的職業技能為取向(張詠、李金銓,2008), 並期許新聞教育機構的樹立能提高新聞人才的專業素質。台灣的新聞教育無論從 5. 6. 以 105 學年度為例,台灣的大學入學考試有二,一是舉行於每年一月底或二月初的「大學學科 能力測驗(簡稱學測)」 ,採級分制,滿分為 75 級分。放榜後,多數大學校系會釋出招生名額, 除了參照申請者的學測成績,另會自辦筆試或面試做為甄選依據;每位學生至多可填選 6 個志 願。二是舉行於每年七月初的「大學指定科目入學考試(簡稱指考)」 ,各科滿分皆為 100 分。 放榜後,報考學生可填選至多 100 個校系志願,接著透過電腦系統執行統一分發作業。 林秀姿(2015 年 5 月 12 日) 。〈 「交大變備胎」 這一系招生掛零〉, 《聯合新聞網》。取自 udn.com/news/story/6925/896610。. 2.

(9) 背景、師資等面向來看,皆能顯見自美國移植而來的痕跡。具體而言,新聞教育 以訓練學生未來進入新聞媒體工作的知識與技術為首要目標(Carey, 2000; Dickson, 2000),又以傳統媒體中「記者」的角色為軸心,教學內容包括帶領學 生認識何謂新聞、如何查找多方資訊、判斷新聞價值,並藉由各式媒材將其形塑 為一個個正確的真實故事,接著透過大眾媒體快速傳播予一般大眾(Carey, 2000; Mensing, 2010)。. Mensing(2011)進一步指出,新聞教育長期以來屬產業中心(industry-centered). 政 治 大 或媒體環境的改變而有所異動。在台灣,1988 年報禁解除,也是大專院校廣設 立. 導向,尤其又以培育報紙媒介的新聞工作者為主軸,且這項宗旨並沒有因為科技. 新聞傳播相關科系之開端。媒體數量的遽增帶來許多工作機會,使得 1990 年後. ‧ 國. 學. 的新聞傳播教育更加蓬勃,並陸續依據不同媒體的人力需求增設廣播電視、傳播. ‧. 管理等學門,分科日益精細,至今共 47 個新聞傳播相關系所設立於一般大學中,. er. io. sit. y. Nat. 期待能有系統地培育各領域傳播人才。. 然而,做為對應單一行業的應用學科,新聞教育的宗旨理當在於配合新聞事. al. n. v i n 業的需要、替產業界培育足夠的專業人才,卻因位處學術環境中,依舊面臨如何 Ch engchi U. 平衡學與用的拉扯及兩難。Hirst(2010)指出,新聞產業需要能快速進入工作狀 況的學生,但大學教育卻以學術與智育發展為主,在諸多因素的限制下,的確很 難達成學用完全接合的目標。在台灣,新聞傳播教育不斷透過延攬業師、辦理建 教合作等方式,讓學生能有更多在實際情境中「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的 機會,卻因學校與產業性質差異以致合作不易、業師難以長期協助培育人才等因 素,產學合作的方式常是各校教師密切檢討的主要內容,如何兼顧理論與實務始 終是項挑戰(鄭貞銘,1999)。. 3.

(10) 除了產學無法完全接合的限制,傳播環境的快速變化亦對新聞教育造成挑戰。 網路在無形間打破新聞產製與接收的界線,部落格、使用者自產內容 (user-generated content,UGC)的興盛使資訊不再稀有,傳佈新聞也不再是記 者專屬的權利,新聞工作者的專業地位有所動搖。Mensing(2011)認為,面對 這種去專業、去技術的趨勢,以培育專業人才為根本、強調職業社會化及著重指 導新聞室(newsroom)常規的新聞教育應該有所調整,方能維繫新聞教育及新 聞產業的緊密連結,並且切實形塑學生對於新聞職業的期待。. 政 治 大 宜的內容,卻也在無形間將新聞工作化約或引導成資訊處理工作,默默減弱了新 立. 再者,為了跟上產業變動的腳步,新聞教育引入大數據、數位敘事等更合時. 聞學與新聞教育原有的專業想像成分(張文強,2015)。Reese & Cohen(2000). ‧ 國. 學. 指出,新聞教育既已晉升至高等教育體系中,就不該僅止於技術層次的訓練,且. ‧. 太過重視技術的新聞教育訓練較不易促使學生將新聞視為長遠的職業。Deuze,. y. Nat. Neuberger, & Paulussen(2004)與 Mensing(2011)也據此反思新聞教育的困境,. er. io. sit. 認為許多關於新媒體的新聞專業課程傾向直接將新技術加諸在舊的新聞產製邏 輯上,但過往線性、單向的傳播方式已和現今網絡化(networked)的傳播環境. al. n. v i n 大相逕庭,故建議未來新聞教育應帶領學生重新認識新聞工作者的角色,如此才 Ch engchi U 能實質協助他們面對嶄新且多變的新聞傳播環境。. 參、當前的新聞工作環境 回顧台灣社會發展脈絡,1988 年報禁解除後,新聞從威權掌控走向商業化、 民營化與市場競爭的紀元,放任、去管制的運作生態擾亂產業秩序(王維菁、林 麗雲、羅世宏,2012),隨之替新聞業帶來一系列的難題。Freedman(2010)指 出,獲利下滑是傳統新聞業面臨的最大挑戰,激增的媒體數目分食廣告營收大餅, 媒體類型的多元化也促使競爭者眾,進一步導致大型財團在傳播市場的寡占。此. 4.

(11) 外,以市場邏輯進行新聞產製的常態衍生了小報化、置入性行銷等問題,而商業 思維領導下的新聞媒體組織逐漸削弱了新聞工作者的專業與自主。. 香港媒體《蘋果日報》於 2003 年來台發行,憑著異於台灣報業以硬性新聞 為主的傳統模式,倚靠大量商業化、重視感官效果,或者富娛樂價值的資訊,創 造了新的閱讀市場,大幅改變台灣報業市場生態,使得既有報紙若非步上停刊之 路,即是逐漸轉以傾向閱聽人偏好的新聞產製方針以求存(徐榮華、羅文輝,2009)。 再者,商界人士入主媒體的趨勢也改變了經營風格,如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曾接. 政 治 大 者「不要跟我講你的專業、你的經驗,Show me the Money」 ,並批評新聞系「只 立 受《商業周刊》專訪,闡述自己「一切向錢看」的媒體經營哲學,呼籲新聞工作. 有教學生一天到晚去寫文章,去批判人家,去罵人,沒有教他這個筆怎麼像哈利. ‧ 國. 學. 波特的作者會賺錢」(王文靜、郭奕伶,2004 年 4 月)。事後,政治大學傳播學. ‧. 院以東森集團的經營理念與學院的專業理想不合,經院務會議投票後,決定婉拒. y. Nat. 東森集團捐贈之清寒獎學金7(苦勞網,2004 年 5 月 6 日) ,顯示商業化經營方針. er. io. sit. 與新聞教育理念的互斥。. al. n. v i n 除了新聞內容趨於淺碟,置入性行銷更對新聞品質帶來隱憂 。曾有調查發現, Ch engchi U. 新聞組織使用公關內容的情況日益興盛,其篇幅甚至超過由記者獨立寫作而成的. 報導(Macnamara, 2010) 。在台灣,不少新聞媒體為求獲利,要求新聞記者配合 媒體的廣告業務或專案進行採訪報導,隨後更將該報導以新聞形式刊登或播出, 嚴重影響新聞記者的工作自主權(羅文輝、劉蕙苓,2006)。. 媒體財團化的現象也對新聞產製有所影響,如在 2012 年,旗下擁有報紙、 雜誌、電視台等媒體的旺中媒體集團欲併購中嘉系統台,引來各界人士對媒體壟 7. 苦勞網(2004 年 5 月 6 日) 。 〈Just money?政大傳播學院婉拒東森集團捐款〉 。取自 www.coolloud.org.tw/node/59597。. 5.

(12) 斷與言論自由議題的關注。為此,全台 32 所大學學生自發組成「反媒體巨獸青 年聯盟」8(宋小海,2012 年 8 月 10 日),多校傳播科系學生更另外發起「拒絕 媒體壟斷,維護專業自主-傳播科系學生拒絕旺中媒體工作」線上活動,參與者 署名宣示自己絕不進入旺中集團工作,並且要求旺中集團放棄中嘉有線電視經營 權,以及尊重新聞專業9(林靖堂,2012 年 8 月 13 日)。. 科技亦對傳統新聞業造成莫大衝擊(Freedman, 2010) ,尤其是在網際網路普 及後,人人皆能透過科技產製內容,傳佈資訊予大眾不再是一般人遙不企及的專. 政 治 大 的定位模糊,再加上新聞產製的高度錯誤與重複,致使「霉體」 、 「妓者」等詞彙 立. 利。相較於過往以知識份子自詡的威權角色(黃順星,2008),當代新聞工作者. 時有所聞,顯示新聞媒體公信力降低,記者在大眾心目中的形象逐漸變差。相關. ‧ 國. 學. 調查也指出新聞工作者對自身職業持悲觀態度,過半數(76%)的新聞工作者認. ‧. 為現今記者的地位比過去低,更有高達九成(90%)的新聞工作者並不相信新聞. er. io. sit. y. Nat. 業的景況會越來越好(羅世宏,2004)。. 此外,新聞工作者的勞動條件亦日益變差,工時太長、工作壓力過大、薪資. al. n. v i n 低落逐漸成為台灣新聞業的普遍現象,再加上資遣、裁員事件頻傳,反映當前新 Ch engchi U 聞媒體的營運困境,同時強化了新聞職業的不穩定感(王維菁,2013;王維菁、 林麗雲、羅世宏,2012;劉昌德,2008;羅世宏,2004)。. 根據 2015 年美國職業調查,報紙記者淪為「最糟工作」的排行榜冠軍10, 成了讓年輕人退避三舍的職業選擇(彭杏珠,2015 年 4 月 19 日)。別於昔日無. 8. 宋小海(2012 年 8 月 10 日) 。〈旺中媒體打異己 記者自省請辭〉 ,《目擊者電子報》 。取自 mediawatchtaiwan.blogspot.tw/2012/08/blog-post.html。 9 林靖堂(2012 年 8 月 13 日) 。〈反旺中又一波 傳播學生拒入旺中〉, 《新頭殼》 。取自 newtalk.tw/news/view/2012-08-13/28224。 10 彭杏珠(2015 年 4 月 19 日) 。〈不再是「無冕王」!記者淪為最糟的職缺〉,《遠見雜誌》。取 自 www.gvm.com.tw/webonly_content_4893.html。. 6.

(13) 冕王般的尊榮想像,當代新聞工作無論在專業技能或專業價值方面皆頻頻遭受質 疑與挑戰,也在無形間影響著新聞學系學生的未來就業意願。. 肆、新聞專業與實務實踐的扞格 台灣就業通(2015)的大專新鮮人工作觀調查指出,超過 50%的大學畢業 生會選擇與所學相關的工作,主要原因為「專長優勢」,其中又以法律和醫藥領 域為主。然而,教育部(2014)發佈 99 至 101 學年度《大專校院畢業生就業薪 資巨量分析》完整報告,指出傳播學門學生畢業後投入傳播相關行業之比例僅. 政 治 大 新聞教育的主要目的在於培養新聞專業人才,屬一職業應用導向的學科,如此一 立. 22.3%,相較於整體比例而言,傳播行業並非教育與就業高度接合的產業領域。. 來,既有的調查及研究數據似乎給了這項宗旨一份負面的成果報告,也令人反思. ‧ 國. 學. 當前新聞專業面臨的瓶頸,及其在新聞實務界的實踐困境。. ‧. y. Nat. 根據韋氏辭典的定義,「專業」(profession)意指需要經過專業教育及訓練. er. io. sit. 的職業,故教育是使新聞被認定為一種專業的重要標誌(Aldridge & Evetts, 2003)。 Wilensky(1964)提出一職業專業化的五大過程,「專業訓練學校的興起」亦屬. al. n. v i n 其一。做為只具備部分專業特質之「逐漸成形的專業」 (羅文輝,1996;Barber, Ch engchi U. 1963),新聞教育隨著新聞業的發展而逐漸蓬勃,並於二十世紀初正式成為高等. 教育殿堂中的獨立學門11,標誌著新聞學屬一具系統性知識,且是與其他職業有 所區別的專業,也說明新聞業所需的人才不僅是一般技術人力(Hirst, 2010)。. 參照關懷新聞工作者委員會(Committee of Concerned Journalist,CCJ)的敘 述,新聞的主要目標是提供一般公民準確且可信賴的資訊,使之成為一個可自我 治理(self-governing)的社會(Donsbach et al., 2008) 。據此,進一步觀察以「新. 11. 美國密蘇里大學於 1908 年正式成立新聞學院,是全世界第一所頒布新聞學位的高等學校。. 7.

(14) 聞學」為名的教科書,「新聞專業」代表著一套正統的新聞工作準則,凡事講求 「正確」 、 「公正」與「客觀」構成新聞教育領域對於新聞專業的定義,也是其教 導學生如何產製新聞的方針,而這樣的準則也成了新聞工作者認知自身角色的量 尺(Deuze, 2006)。. 在 1980 年代,台灣的新聞媒體位處嘗試尋找新秩序的初期,新聞教育與實 務理念並肩同行,如工會的組成、新聞記者協會的成立12,許多媒體組織亦有以 新聞學為藍本的新聞倫理公約、採訪手冊等自律機制,而歷經政治變革時代的新. 政 治 大 時的新聞工作屬一薪資佳、福利優渥,且記者能藉由認真經營某一路線取得同事 立 聞工作者多半以報導公共議題為己志,組織也相當重視記者的專業自主,使得當. 與同業的認同及讚賞,經驗交織成的尊嚴與榮光構成他們對新聞專業的想像(張. ‧ 國. 學. 文強,2015)。. ‧. y. Nat. 時至今日,順著產業運作邏輯的質變,原本緊密聯繫的新聞教育與新聞業逐. er. io. sit. 漸走向「學界說一套、業界做一套」的陌路,在新聞價值判斷、產製流程等面向 皆顯見新聞專業理想與業界實務實踐的扞格。曾有世新大學新聞學系教師在受訪. al. n. v i n 時直言,不要說新聞系學生畢業不想從事新聞業,連他都越來越不想從事新聞教 Ch engchi U. 育,因為教出去的學生都被媒體「帶壞」了,也常有學生向他反應「為什麼學校 講的,在商業媒體不能發揮應用?」13(徐卉,2013 年 10 月 27 日)反映出商業 化的新聞環境與向來講求公共性的新聞專業意理衝突之情形。. 羅文輝(1998)以專業知識、專業自主、專業承諾與專業責任四個面向建構 新聞人員的專業性量表,其中「專業知識」指以學術研究為基礎的系統性知識; 12. 13. 台灣新聞記者協會於 1995 年 3 月 29 日成立,成立宗旨為「爭取新聞自由、提升專業水準、 保障新聞工作者獨立自主、落實新聞媒體為社會公器之責」。 徐卉(2013 年 10 月 27 日) 。 〈新聞老師:學生都被媒體帶壞〉 ,《中央社》。取自 www.cna.com.tw/news/popular/201310280050-1.aspx。. 8.

(15) 「專業自主」指工作的獨立自主、不輕易受組織影響;「專業承諾」為不輕易離 開新聞工作的志向;「專業責任」則意指新聞倫理與社會責任,期待藉此評估新 聞人員的專業性,同時也說明新聞專業屬一多面向的概念。. 然而,若將羅文輝(1998)提出的架構放入現今的新聞傳播環境檢視,數位 匯流促成的多工技能(multi-tasking)人力需求讓新聞傳播科系學歷背景越來越 不受重視(許淑玉,2004),專業倫理在新聞室中的影響力式微,許多新聞相關 職務逐漸被資訊、設計等其他專業背景人才取代;商業化的經營方式與行動科技. 政 治 大 將新聞視作一輩子的職涯規畫主軸;政商勢力的插手破壞了追求公正、客觀的新 立. 的制約削弱記者的工作自主權;短期聘僱導致的人力可替代性讓新聞工作者怯於. 聞專業意理,而觀眾導向的營運準則讓「事實」的重要性被「好看、吸睛」取代,. ‧ 國. 學. 二十世紀初甫樹立的新聞專業在傳播環境變遷中漸失定位,也讓台灣新聞教育場. ‧. 域所強調之「新聞專業」意義與新聞實務實踐的內涵產生巨大落差。. sit. y. Nat. 第二節 研究目的. er. io. 壹、職業選擇做為一段歷程 a. n. iv l C n hengchi U 「職業」的重要性不容忽視,它除了影響一個人的所得、生活品質,也將定. 位其階級與身分,以具體的方式形塑我們是誰。高等教育處於學校教育的頂端, 與就業距離最近,扮演著分配職務位階與社會結構位置的角色(黃成亮、王政輝, 2007) ,因此,大學生站在校園與職場的交叉口,選擇人生第一份正式工作實屬 重要課題,而在做成決定的過程中,他們對於未來社經地位的期望,以及進入何 種勞力市場、從事何種職業的意願,皆是重要考量面向。. 面臨職業選擇關卡時,「學以致用」是華人社會中再常見不過的想法,它肯 定了教育本身的價值,說明教育並非學術象牙塔中的自我論述。除了高等教育市 9.

(16) 場化的政策面影響,受教者也認為教育之工具性目的的重要性高於實質內涵,如 翁康容、張峯彬(2011)針對初出社會的年輕人對教育與工作之看法進行調查, 發現大多數人仍期望學校學習到的專業知識可供他們在日後的工作中派上用場; 關秉寅、王永慈(2005)也指出,相較於 1984 年居冠的「學習知識與技能」因 素,在 2000 年的台灣社會價值觀調查中,民眾認為受教育的最重要目的為「找 到好工作」,反映了教育體系與勞動市場關聯性日益緊密的情形。再者,青輔會 (2006)大專畢業生就業力調查結果指出,年輕人基於畢業後出路不符預期(30.5 %)、課程與理想有差距(18.4%)等因素而認為自己當初選錯科系。. 政 治 大 在教育與職業高度構連的主流社會價值中,新聞學系學生畢業後願意投入新 立. 聞業的比例卻逐漸降低,造成此現象的原因值得討論。以及,做為熱門的大學入. ‧ 國. 學. 學志願,新聞傳播從不少莘莘學子傾心嚮往的學業領域,轉變為越來越多學生敬. er. io. sit. y. Nat. 所關切的核心。. ‧. 而遠之的職業抉擇,新聞學系學生在學習歷程中促成這項矛盾的因素亦是本研究. 職業選擇行為並非偶然促成,一個人從面臨選擇到做出決定的過程,必然會. al. n. v i n 受到各種內外在因素及其對事件之認知的影響,決策的歷程是複雜且動態的。根 Ch engchi U. 據 Tiedeman(1961)的觀點, 「做決定」屬一連續不斷的漸進歷程,包括選擇前. 的預期,以及做出決定後所面臨之新舊經驗衝突與自我調適。Feldman(1995) 研究發現,新聞系學生決定將來是否要從事新聞工作的時間點不一,有些學生在 大學主修新聞之前就已決定,有些則在進入新聞系之後修習課程或實習的過程中 做出選擇,而學習經驗與從業意願在其中彼此互動、影響。相較於最終的選擇結 果,促成一項決定之前的過程更值得探討(Japsen & Dilley, 1974)。. 為了瞭解新聞學系學生的職業選擇,過往研究多半僅從抉擇本身尋找答案,. 10.

(17) 因而無法得知他們的職業意願受到哪些經驗所影響,以及是否曾有過轉折。循 Tiedeman(1961)的生涯決定模式,研究者不將職業選擇視為單一時間點的決定, 而是一段含括(1)抉擇當下,以及(2)做出抉擇之前的學習和生活經驗所構築 之歷程,並相信不同的經驗會彼此互動、對話,甚至面臨衝突,而人們將在各種 經驗折衷協調的過程中做出職業選擇。. 新聞教育實屬新聞學系學生經歷密集職業社會化的主要環節,同時也是樹立 他們新聞專業觀的重要角色(鄧力,2016;Mensing, 2011; Nygren & Stigbrand,. 政 治 大 學習與觀察經驗的互動軌跡,及其對於職業抉擇之影響。 立. 2014),據此,本研究嘗試回溯新聞學系畢業生的大學學習歷程,企圖分析各種. ‧ 國. 學. 貳、新聞教育對新聞學系畢業生職業抉擇之影響. ‧. 長期以來,許多學者斷言新聞教育扮演形塑未來新聞工作者的重要角色,或. y. Nat. 堅信新聞教育能幫助學生做好職業準備,卻少有研究證實此事(Hanusch, 2013),. er. io. sit. 更有調查發現新聞學系教師與新聞業界皆否認新聞教育能替學生做好就業準備 (Dickson & Brandon, 2000) ;在台灣,新聞教育對學生的影響為何、如何影響等. n. al. Ch. 問題,亦僅有少數研究進行探討。. engchi. i n U. v. Weatherald & Taylor(2002)認為,教育的目標雖不全然為了就業,但教育 的結果卻對就業意願有實質的影響。根據鄧力(2016),新聞教育是社會需求趨 勢與學生社會化之間的橋樑,卻又不僅是中介,它做為一種機制化的過程,是新 聞系學生所經歷之最集中系統的職業社會化過程,提供給他們成為記者之前的所 有職業想像。對多數尚未出過社會的大學生而言,相較於影響新聞從業人員的職 業意願因素探究,新聞學系學生立足於校園學習領域中,他們對於新聞職業的主 要認知應是來自其與學習環境互動的所見所聞,新聞教育對他們未來職業認知的. 11.

(18) 建構和影響應是重要的研究面向。. 經過相關研究歸納,研究者發現多數國家皆有新聞系學生投入新聞業意願漸 低的趨勢,且基於各地區教育和職業文化的差異,新聞教育帶給學生的影響面向 不一(e.g., Bjørnsen, Hovden, & Ottosen, 2007; Hanna & Sanders, 2012; Hanusch, 2013; Hanusch & Mellado, 2014; Hanusch et al., 2015; Wu & Weaver, 1998)。Wu (2000)指出,無論當初主修新聞專業的動機為何,多數就讀新聞學系的學生都 期待專業教育能替他們未來投入新聞業所需具備的實力打好基礎,但是該研究亦. 政 治 大 納入考量。越來越多新聞學系學生畢業後願意投入新聞業之人數比例漸減的現象 立 發現學校教育反而讓學生越來越不想從事新聞業,其可能原因或許尚未被該研究. 也同樣出現在台灣,其中的主要因素為何,尚未有相關研究嘗試進行深入分析。. ‧ 國. 學 ‧. 改以新聞教育的立場出發,訓練未來的新聞專業工作者是其主要目標. y. Nat. (Dickson, 2000),故越來越多新聞學系畢業生不投入新聞業的現象顯示了人力. er. io. sit. 資源流失的問題。然而,過去相關研究與調查僅點出新聞學系畢業生投入新聞職 業比例漸減的數據,或透過計量方法分析相關因素,但新聞學系學生對於新聞職. al. n. v i n 業的看法在哪些學習環節中起了轉變,以及他們的學習經驗如何對未來職業抉擇 Ch engchi U 造成影響,至今尚無相關研究嘗試探討。. 在過去,學生被視為校園場域中的客體(Hanusch & Mellado, 2014; Hanusch et al., 2015) ,直至近期才陸續有研究嘗試立足於學生觀點,探討新聞教育對他們 的影響。相關研究發現,新聞教育對學生的主要效用或許不在技能指導,而是專 業觀(professional view)的建構(e.g., Bjørnsen, Hovden, & Ottosen, 2007; Hanna & Sanders, 2007; Wu & Weaver, 1998) ,並有學者進一步指出專業觀與新聞學系學生 的未來職業意向關聯密切(e.g., Hanna & Sanders, 2012; Hanusch & Mellado,. 12.

(19) 2014)。. Krumboltz(1979)提出「生涯決定社會學習論」(A social learning theory of career decision making) ,強調既往學習經驗對職業選擇的影響,並指出個人先天 條件與社會環境因素亦不容忽視,三者將在促成職業決定的過程中交互作用。歸 納過去相關研究結果,影響新聞學系學生職業認知與選擇的因素亦可概分為個人 (e.g., Bjørnsen, Hovden, & Ottosen, 2007)、社會(e.g., Hanna & Sanders, 2012) 與教育(e.g., Hanusch, 2010; Wu & Weaver, 1998)三個層次。個人身處環境、新. 政 治 大 聞教育場域當中,研究者認為學習經驗對新聞學系學生職業認知及選擇的影響應 立 聞業現況及新聞教育三者構織成新聞學系學生的職業想像視野,又他們立足於新. 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面向,如同鄧力(2016)所言,時代與社會提供給學生耳濡目. ‧ 國. 學. 染的大背景,但教育體制與課堂內容無疑是最直接的影響,合力塑造新聞系學生. ‧. 對自我及未來的職業認知。. y. Nat. er. io. sit. 關於台灣新聞傳播相關科系學生之研究曾兼及新聞教育對新聞系學生職業 選擇的影響,如董素蘭(2000)探討世新大學新聞系學生參與專業實習前後對新. al. n. v i n 聞系所學之認知與態度差異,指出 C h 20.6%的學生進入媒體實習後反而降低投入新 engchi U 聞界的信心,其中原因值得後續細究;褚介敏(2006)調查國立政治大學與世新. 大學兩校新聞系學生對校內刊物實習課程的學習滿意度,發現校內刊物實習經驗 會影響學生的生涯規畫;劉光瑩(2009)從新聞系學生結束媒體實習而返校後的 學習歷程出發,發現學生會在此過程中反思實習環境與學校之別,進而勾勒對新 聞專業的想像與構思自己的未來生涯目標;張曉、羅文輝、郭佳、汪婧、徐昌鵬、 余舒虹、張芳(2015)發現課程滿意度對於新聞系學生將新聞做為終身職業之意 願的顯著預測力,說明新聞教育會對新聞系學生的職業認知與職業選擇造成不同 層面的影響。前述成果說明新聞教育場域扮演著促發學生思考未來職業意願的角. 13.

(20) 色,但台灣目前尚未有聚焦於新聞學系學生之職業選擇歷程的相關探討。. 從學生的觀點出發,本研究以就讀國內新聞學系、取得學位後投入之首份正 式工作不是新聞職業者為研究對象,探討其畢業後無意願從事新聞工作的職業選 擇歷程,以及新聞教育在此過程所扮演的角色,希望能深入瞭解他們將新聞職業 排除在未來生涯考量之外的原因,及其對當代新聞業與新聞工作的認知與評價, 並探討在學期間的學習經驗對他們職業選擇之影響。. 政 治 大 研究成果,由新聞學系學生的個人背景、社會環境及學習經驗三方面切入,並循 立 綜上所述,本研究整合 Krumboltz(1979)的理論架構與新聞傳播領域相關. Tiedeman(1961)之觀點,將職業選擇視為一段由學習與生活經驗所構築的歷程,. ‧ 國. 學. 故以他們進入新聞教育場域的科系選擇意願為始、離開該場域(畢業)時的職業. ‧. 抉擇為終,希望在這段高度職業社會化的學習歷程中達成以下四項研究目的:. y. Nat. er. io. sit. 一、描述新聞學系畢業生當初進入新聞學系的動機與期待。. 二、刻繪新聞學系畢業生大學期間的學習經驗,及其對新聞職業的認知過程。. al. n. v i n 三、瞭解新聞學系畢業生選擇從事非新聞職業的原因,以及他們選擇何種職業。 Ch engchi U 四、分析個人背景、社會環境,以及學習經驗三者如何交互影響新聞學系畢業生 的職業選擇。. 自新聞學系學生學習的視角起程,研究者期望瞭解社會脈絡、新聞傳播環境 與專業教育協力交織出何種新聞學系學生的專業想像,以及現今越來越多新聞學 系學生畢業後未投身新聞職業的原因,及其選擇何種職業,盼能替新聞學系之教 學目標與學生實際就業情形漸行漸遠的現況提供未來調整方向,同時藉此重新思 考當前新聞教育對於本科學生的意涵為何。. 14.

(2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台灣的新聞傳播教育發展 壹、現今概況 台灣的新聞傳播專業教育集中於大學(羅文輝、陳韜文,2004),學生來源 以主修人文社會學科的高級中學學生為主,經過繁星推薦、個人申請或指定考試 分發入學等多元管道成為新聞學系學生,亦有他系大學生經由轉系、轉學或雙主 修管道而主修新聞傳播專業。. 政 治 大.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將台灣所有的大學科系依照領域相似性分為十八學群14,. 立. 新聞傳播相關科系屬於「大眾傳播學群」中的一類。根據教育部「105 學年度大. ‧ 國. 學. 學校院一覽表」15,台灣共有 47 個與傳播相關的一般大學系所,包含國立大學 12 系(25.5%)與私立大學 35 系(74.5%) 。就地域別觀之,包含北部 38 系(80.9. ‧. %) 、中部 3 系(6.4%)、南部 4 系(8.5%)以及東部 2 系(4.3%)。其中,隸. y. Nat. sit. 屬於傳播學院的科系共 26 個(55.3%) ,其餘則散佈於人文、社會或資訊等學院。. n. al. er. io. 依系名分類,以「新聞學」或「新聞傳播」為系名者共 6 系(12.8%),其他則. i n U. v. 以「傳播」 、 「大眾傳播」等為系名者居多。因應科技發展與數位技術成熟,亦有. Ch. engchi. 為數不少的「資訊傳播」 、 「圖文傳播」等傳播科技相關科系,同時也順著媒體產 業分工日益精細的趨勢,而有「傳播管理」 、 「口語傳播」等次領域科系的誕生。. 貳、發展歷史 新聞學科之特色在於先有了新聞業,才有了相對應的新聞教育,說明了新聞 教育與新聞產業的發展緊密相關。回顧新聞學系的發展歷史,新聞教育機構設立 的初衷是為培育高素質的新聞專業人才,循此宗旨,新聞科系從一開始專注於實. 14 15. 取自大學入學考試中心網站:major.ceec.edu.tw/search/cee-18g.htm。 取自「105 學年度大學校院一覽表」網站:ulist.moe.gov.tw。. 15.

(22) 務技巧訓練,逐步增添專業倫理課程,同時帶領學生深入理解傳播的過程,及涵 養其博雅的人文社會知識(Donsbach et al., 2008)。. 台灣的新聞傳播教育發展可追溯至民國初年,主要脈絡是自美國移植而來。 美國的新聞傳播教育亦與新聞事業相輔相成,在著重學理的大學殿堂中,新聞與 傳播相關科目最初隸屬於人文學院,19 世紀即有大學開設新聞寫作課程(Blom & Davenport, 2012),並逐步確立新聞文類之紀實性等特質實與一般文類有別 (Tumber & Prentoulis, 2005);也由於其雜揉人文及社會科學之學術特性,後有. 政 治 大 蘇里大學設立獨立的新聞學院,並說明其旨在培育真實工作環境中即時上手 立. 部分大學將之納入社會科學領域。直至 20 世紀(1908 年)Walter Williams 在密. (hands-on)的新聞工作能力,新聞學術始能不受其他學院影響,在大學教育中. ‧ 國. 學. 獨樹一幟,以培養學生之職業技術為首要目標(Reese, 1999)。. ‧. y. Nat. 民國初期新文化運動盛行,追求西化的風氣蔚為學術界主流,美國之實用主. er. io. sit. 義普受歡迎,而以實用主義為基的美國新聞教育自然備受青睞。當時的中國知識 份子普遍認為報紙是促進現代化的利器,欲培育專業人才,卻不知道如何建立新. al. n. v i n 聞教育,正好留美歸國學人──尤其是密蘇里畢業生,帶回了一套現成可行的新 Ch engchi U. 聞教育模式,故中國各大學的新聞系幾乎都是密蘇里校友創辦的,課程規劃也與. 密蘇里大學亦步亦趨(張詠、李金銓,2008) ,並且以職業技能培養為主要取向。. 新聞教育原以培養黨政訊息之宣傳人才為主要宗旨,中央政治學校(國立政 治大學前身)於 1935 年設立新聞系,先由程天放出任系主任,後由甫自美國密 蘇里大學學成歸國之馬星野接掌系務16,教育目標如當時中央政治學校校長蔣中 正所揭示:「宣傳即教育,故新聞記者應為國家意志所由表現之喉舌,亦即社會. 16. 取自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網站:www.jschool.nccu.edu.tw/zh_tw/Introduction/History。. 16.

(23) 民眾賴以啟迪之導師,」並提出四點做為新聞界共勉之目標,包括善盡普及宣傳、 宣揚國策、推動建設以及發揚民氣(王洪鈞,1993)。國民政府遷台後,政治作 戰學校於 1951 年在台招收最早接受新聞教育的第一批學生,國立政治大學新聞 學系繼之於 1954 年招收第一屆研究所學生、1955 年招考首屆大學生(鄭貞銘, 1999),為台灣新聞教育的開端。. 新聞教育長期以來以產業為中心(industry-centered),尤其又以培育報紙的 新聞工作者為主軸,且這項宗旨並沒有因為科技或媒體環境的改變而有所異動. 政 治 大 能教育、道德教育與方法教育。其中,「知識教育」除了新聞專業知識,也泛及 立 (Mensing, 2011)。王洪鈞(1993)指出新聞教育的四項特質包括知識教育、技. 基礎社會科學與人文知識;「技能教育」意指從事新聞工作所需的技能,並強調. ‧ 國. 學. 學校教育別於職業教育或職場中的學徒制度,更應著重在培育學生學習一項技能. ‧. 的效率;「道德教育」說明新聞從業人員需具備充沛的道德觀念、正義感和責任. y. Nat. 心等;「方法教育」則指獨立思辨,以及快速地閱讀、採集資料與表達等能力的. n. al. er. io. 要骨幹。. sit. 養成。此四者為長期受採用的新聞教育基本理念與架構,是為台灣新聞教育的主. Ch. engchi. i n U. v. 解嚴之後,政府先於 1988 年開放報禁,並在 1993 年完成有線電視合法化, 使得新聞媒體業蓬勃發展、傳播人才需求瞬間倍增,促成傳播教育機構的快速興 立,傳播相關科系也因就業出路佳而躍升為許多年輕學子嚮往的大學科系。翁秀 琪(2001)曾針對台灣傳播教育的發展梗概進行歷時性整理,發現 1991 年是台 灣傳播系所成立的關鍵年,當年共 7 個傳播系所成立,占當時總系所數目的 10 %,而 1991 至 2000 年是傳播相關系所蓬勃發展的十年,每年至少都有一個傳播 相關科系在台灣成立,總共成立 49 個系所,約占 1954 年以來成立系所的七成 (69.9%) 。在所有傳播學門的科系中, 「新聞類」的科系成立較早,泰半於 1970. 17.

(24) 年前設立,而 1971 至 1990 年間則以「大眾傳播類」為主;1991 年後除「大眾 傳播類」繼續設立之外,科技成了帶動傳播教育演進的主要推手,教學單位中的 系、組規劃不斷依據專業的需要而加以增設與調整(閻沁恆,1991) , 「傳播科技 類」 、 「傳播管理類」 、 「視覺藝術類」 、 「藝術類」等新興科系如雨後春筍般陸續設 立,課程也逐步朝著技術性的方向發展。. 然而,在脫離戒嚴時代政治管制的有形箝制後,台灣的新聞傳播環境受市場 的影響與日俱增,如 2000 年後香港商業媒介的強勢進入,大幅助長了媒介商業. 政 治 大 體面臨複雜的經營處境,20 世紀初甫樹立的新聞專業與實務界的實踐越來越遠 立. 化的風氣。以市場邏輯為基的商業模式使得原本力求恪守傳統專業意理的新聞媒. (Mensing, 2010),但新聞傳播教育不能脫離社會與產業現實而存在(Deuze,. ‧ 國. 學. 2006) ,當前的教育單位亟需思考該如何面對充滿矛盾的媒介生態,以及如何催. Nat. sit. y. ‧. 生、發展新的媒介專業精神(羅文輝、陳韜文,2004)。. io. er. Huang et al.(2006)認為,數位匯流促使不同傳播科技間的界線模糊化,使 得各地新聞教育者重新思考以媒介做為專業分科的本質。Deuze(2002)也發現,. al. n. v i n 當代新聞工作者在組織內的職務更動頻率遠勝於從前,因應嶄新的環境,如果僅 Ch engchi U. 具備單一職業能力,將不足以應付變化。在台灣,除了政治到商業力之移轉對新 聞媒體造成的影響,科技匯流影響下的新聞傳播教育亦涉及一系列課程的重新思 考與規劃(陶振超,2007) 。根據許瓊文(2007) ,台灣的大學傳播教育多半是以 科技形式來分類(如:新聞系、廣電系),因此近年的科技匯流使台灣的傳播教 育遇到瓶頸──是否需要修改課程以因應科技帶來的變化、是否需要開創另一個 新科系來配合科技匯流,或是只需要增加課程即可的小幅改變。鑒於此,國內部 分傳播學院嘗試以打破科系藩籬來因應,如銘傳大學及國立政治大學分別自 2003 年及 2014 年實施傳播學院大一大二不分系。然而,基於學生核心課程越修. 18.

(25) 越少、所學內容與未來職業關聯性漸低等問題,採用大一大二不分流學制長達十 年的銘傳大學決定自 2014 年改回傳統分系制度17。面對變化步調快速的新時代 挑戰,未來的新聞傳播教育該何去何從成了棘手課題。. 科技促成的媒體匯流使得新聞教育面臨挑戰,此為全球各國的共通現象 (Deuze, 2006) 。Mensing(2010)認為,當前新聞教育的癥結在於學術界企圖在 去技術、去專業的新聞傳播環境中形塑專業,結果反倒拉大了新聞理論與實務的 距離,讓學生無法在新的時代環境中做好完善的就業準備,而這項差距是過去鮮. 政 治 大 的技術訓練為主幹,與趨向網絡化(networked)的傳播環境有所不同。再者, 立. 少被關注的範疇。其次,現今的新聞教育以單向傳播(one-way communication). 過程中,忽略了隨時因應環境而反思、改變的彈性。. 學. ‧ 國. 新聞教育長期以來著重新聞室(newsroom)的社會化,在強調既定產製方式的. ‧. y. Nat. 論及新聞教育的未來方向,Mensing(2010)認為新聞學系應帶領學生處理. er. io. sit. 大量且豐富的資訊,同時精通多元的傳播管道;Hartley(2013)則指出,若以產 製與接收做為軸線的兩端,新聞工作的比重逐漸向接收端傾斜,故新聞教育核心. al. n. v i n 應轉向閱聽人,帶領學生認識新聞工作者與閱聽人的互動,強調新聞工作者與閱 Ch engchi U 聽人的連結,而非樹立產製與接收兩端的分野(Deuze, Neuberger, & Paulussen, 2004; Mensing, 2010)。. 此外,在技術性課程多過倫理及理論訓練(Blom & Davenport, 2012)的學 習脈絡中,不少學者認為傳統新聞教育的價值應以更符合新時代的樣態再次被強 調,如資訊正確性的判準、傳播過程與效果(Donsbach, 2014) 、基礎的研究與統 計分析能力、熟習電腦應用,以及完整的資料處理流程(Gillmor, 2016)等。 17. 陳智華、沈育如(2013 年 11 月 2 日) 。 〈數位匯流 網》 。取自 goo.gl/kTlBtB。. 19. 政大傳院大一、二採不分系〉 , 《聯合新聞.

(26) 參、主「學」與主「用」的辯論 立基於培育未來新聞專業工作者之教學目標,兼納新聞實務與基礎學理課程, 是各國新聞教育的共同特色(Deuze, 2006; Dickson, 2000) 。綜覽台灣新聞傳播相 關科系官方網頁,各系所教育宗旨及目標包括培育當代新聞傳播專業人才、提供 新聞傳播理論與實務訓練,期望能招收有志於新聞、媒體事業的學生,做為新聞 媒體工作者的搖籃等,足以顯現其強烈的職業應用特質,及與新聞產業的高度關 聯。為此,新聞傳播相關科系透過設置校內實習媒體與實驗室、延攬業師授課,. 政 治 大 敏,2006;鄭貞銘,1999),理論與實務如何有效接合始終是項挑戰。 立. 或推動產學合作等方式培育人才,但由於大學校園環境終究與產業界有別(褚介. ‧ 國. 學. 在台灣早年的新聞傳播科系課程中,為因應培育報社、雜誌等平面媒體的新. ‧. 聞傳播人才之教育目標,編輯、採訪課程被列於基礎暨核心的位置(朱立,2005;. y. Nat. 潘家慶,1996),時至今日亦如此。伴著科技改變傳播方式,新聞傳播科系的專. er. io. sit. 業技術課程也隨之跟進,各校陸續增設影音製作、多媒體製作基礎課程,以及相 應的數位敘事、新聞策展專題,且更加強調資料蒐集與視覺化呈現能力,與傳統. al. n. v i n 的採訪寫作、編輯課程並立於多數新聞傳播科系的課程大綱上。此外,校園內講 Ch engchi U. 求提供「做中學」學習環境的實習媒體亦由最初的報紙刊物,轉而增設實習新聞 台、廣播電台,以及近期的網路原生媒體,以訓練學生適應媒體聚合環境。. 在兼顧理論與實務的高等教育脈絡中,「新聞學」在早年的新聞傳播科系中 被視為不可偏廢的一門課。然而,隨著整個傳播領域由新聞學轉向傳播學的研究 趨勢,「傳播理論」課程日漸成為新的理論核心課程,甚至取代新聞學。Carey (2000)也發現,傳播學(communication)的加入改變了原先以新聞學(journalism) 為主軸的學術脈絡,時至今日,甚至許多新聞科系並未開設一門名為「新聞學」. 20.

(27) 的課程。再者,在新聞專業課程之外,早期的新聞傳播教育著重人文素養的養成, 諸如「現代文學選讀」等課程散見於相關科系課程大綱(潘家慶,1996) 。但是, 研究者觀察近期的新聞傳播科系課程大綱,發現過去和語文素養相關的課程已鮮 見,取而代之的是與社會科學相關的選修課程,如社會學、經濟學、政治學等領 域,與過往有所不同。. 整合前述,相較於人文、社會等其他相關領域,新聞教育的應用性格較濃厚, 因此與實務界之協合關係是經常引發討論與爭議的重要課題(鄭瑞城,1998)。. 政 治 大 教育者則表示學校教育本以紮實根基、潛化涵養為主,基於時間與環境所限,無 立. 新聞實務界多認為新聞傳播科系的專業教育偏於理論,實務訓練頗為不足;新聞. 法充分著力於實務訓練(馬驥伸,1995),再加上科技帶動傳播產業飛速變化,. ‧ 國. 學. 以及經濟與社會環境的變遷,新聞教育必然無法跟上產業變動的腳步,故思考新. ‧. 時代中的教育目標實屬重要之務(Deuze, 2006; Gillmor, 2016)。. y. Nat. er. io. sit. 在亞洲地區,標榜實務教育的大學科系反而較能建構一職業專業的印象,因 此,無論在學系設置或者專業課程層次上,不少亞洲大學的傳播課程傾向過分專. al. n. v i n 門化,其目標就是為了培養特定行業的入行人手(陳韜文,1999) 。然而,太專 Ch engchi U. 門的取向和現代資訊科技、傳播業和職業的快速變遷顯得格格不入,亦是一大矛 盾。在台灣,傳播相關系所於 1990 年前後不斷成立,可謂學術受到重視,但課 程不斷偏向實務技術,似乎又闡明了兩者之間的緊張關係(夏春祥,2002)。林 靜伶(1996)也認為,為求專精而將傳播大餅四分五裂的結果,經常是傳播科系 既無法履行給學生專業訓練的承諾,也犧牲了通才教育的理想。. 針對傳播科系課程過度重視技術的考量,陳韜文(1999)建議教育工作者應 該積極試驗不同教法,包括以問題為本的教法,藉此提升實務教育的層次和效益。. 21.

(28)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則指出,過去的傳播教育較偏重「陳述性知識」 的傳授,但學生實際操作的經驗仍不能滿足實務界的需求,故主張未來的傳播教 育應以「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為核心內容,訓練學生具備分析環境與探 討問題的能力。但林靜伶(1996)認為,若是放棄傳播學門陳述性知識的追求, 則等同放棄傳播在整個學術領域中的關鍵地位,其可能結果是傳播學門不必是一 個獨立學門,而必須在其他學門或領域中掙扎求存,例如傳播課程可以散居各系, 而本身不必是一個獨立科系,如此一來,傳播科系必須在其他學院中苦尋認同, 反而重蹈「傳播是否足以做為一獨立學門」的長期議論,成了另一困境。. 政 治 大 肆、新聞專業與實務實踐的扞格 立. 在講究高度分工的社會中,高等教育機構除了推動學術發展,也肩負培育各. ‧ 國. 學. 行業專業人才的任務。根據 Wilensky(1964),專業訓練學校的設立可被視為一. ‧. 項職業專業化的要件,因此,立足於大學學術殿堂的新聞學院可謂一專業標誌的. y. Nat. 樹立(Aldridge & Evetts, 2003; Splichal & Sparks, 1994)。Deuze(2006)綜整世. er. io. sit. 界多國的新聞教育發展趨勢,指出訓練新聞工作者的主力由媒體機構移轉至高等 教育,日漸朝著專業化、正規化的方向邁進,是各地的共同趨勢。雖然大學科系. al. n. v i n 的成立鞏固了逐漸成形的新聞專業(Medsger, 2005) , 「新聞是否為一項專業」仍 Ch engchi U. 從 19 世紀迄今爭論不止(e.g., Splichal & Sparks, 1994; Tumber & Prentoulis, 2005; Wu & Weaver, 1998)。然而,新聞學系做為大學教育的一環,若新聞專業的定位. 不夠鮮明,則新聞教育的意涵將頻受質問。. 回顧新聞專業的發展脈絡,隨著大眾傳播媒體的問世與普及,新聞工作先是 成了一種特定職業,並在邁向專業的道路上逐步推進。相較於醫學、法律等領域, 新聞學因知識系統不明確,範疇多元而難以界定,再加上新聞教育向來對實務能 力的重視,新聞傳播始終位處技藝(craft)與專業(profession)的模糊地帶;同. 22.

(29) 時也基於新聞的學科特殊性,若以傳統的專業主義(professionalism)來衡量新 聞專業,有其矛盾之處(Donsbach, 2014; Splichal & Sparks, 1994; Tumber & Prentoulis, 2005) 。Hirst(2010)認為,新聞專業的樹立是因意識到新聞產業需要 的不僅是技術人力,新聞教育既已設立於大學而非職業學校,教學內容就不該僅 只於技術層次(Reese & Cohen, 2000)。Reese(1999)也強調,高等教育場域中 的新聞學系不應只是提供職業訓練,且未來不該再以二分法武斷區隔新聞理論與 實務,而是應思考學與術的關聯,進而整合兩者,發展一套有脈絡的新聞教育系 統。. 政 治 大 歷來針對「專業」的討論甚豐,眾說紛紜。以政治學角度觀之,專業形同權 立. 力的掌握,若從經濟學的視野審視,專業被定義為相對多數資源的持有,而就社. ‧ 國. 學. 會學衝突論的觀點來看,專業象徵階級地位的取得(Tumber & Prentoulis, 2005)。. ‧. 換言之,專業本身即是一社會建構而成的共識(Johnson, 1972),又基於新聞工. y. Nat. 作的職業特性,新聞專業並無絕對標準,僅能算是相對的專業(Donsbach, 2014),. er. io. sit. 或 Barber(1963)所謂「逐漸成形的專業」。羅文輝(1998)從結構功能論觀點 分析新聞專業,指出傳統的專業人員(如:醫師、律師)必須接受長期的專業訓. al. n. v i n 練及通過特定考試才能執業,但新聞工作並無此門檻。儘管世界各國大學已經普 Ch engchi U. 遍設立新聞學系,負責訓練新聞專業人才,但在專業知識方面,新聞事業仍然缺 乏傳統專業的權威特質。. 若分別從「學」與「術」的視角檢視新聞專業,Tumber & Prentoulis(2005) 指出,新聞學與醫學、法律領域之主要差別在於新聞本是一雜揉理論與實務的學 問,就技術的角度論之,雖然採訪、編輯始終是新聞傳播科系的基礎課程(Blom & Davenport, 2012) ,但趨向組織化、集團化的新聞產業所囊括的職務日益多元, 難以界定一核心的職業技藝;而從知識論的角度來看,新聞學缺乏具系統性的理. 23.

(30) 論與科學的架構,反倒是社會責任成了樹立新聞為一專業的重要因素, 「中立」、 「客觀」 、 「公正」等專業意理是使得新聞不僅只於技藝層次的關鍵,也標誌了新 聞業與其他具公眾傳播權的組織(如:政黨)之異,說明新聞屬一陳述事實、不 扭曲真相的專業。. 比較中、港、台三地的新聞教育差異,羅文輝、陳韜文(2004)發現,台灣 地區的新聞科系課程設置深受美國新聞教育的影響,理論與實務並重,並強調自 由主義與專業性。密蘇里新聞學院的成立將新聞事業當成一種社會服務事業,認. 政 治 大 的新聞教育,才能使新聞從業人員兼具專業技能及社會責任(羅文輝,1989), 立. 為新聞從業人員應當思想清晰、立論公正、為公眾利益服務,因此必須建立完善. 這樣的精神被留美學者帶回台灣,社會責任成了新聞專業實踐的重要環節與教育. ‧ 國. 學. 目標。根據陳世敏(2016) , 「培養專業」無疑是台灣新聞教育的核心價值,如馬. ‧. 星野從密蘇里大學回到政治大學新聞系任教,即仿威廉斯「報人守則」 ,手擬「中. er. io. sit. y. Nat. 國新聞記者信條」十二條,明確揭櫫新聞教育理念,也闡釋了新聞專業的內涵。. 然而,Donsbach(2013)指出,新聞媒體近年來產生的鉅變之一是公共傳播. al. n. v i n (public communication)與新聞專業的脫鉤 ,新聞產製內容一味趨向閱聽眾喜好, Ch engchi U 致使符合商業利益、或者軟性化的新聞充斥。當代新聞之公共與商業的雙元性格. 已對新聞專業定位帶來挑戰(Hirst, 2010) ,時至今日,以商業邏輯產製的新聞篇 幅更是遠多過為公共利益發聲的報導,令新聞教育向來強調之社會責任與公共服 務面向難尋實際用武之地。. Medsger(2005)認為設立新聞科系的目標有二,一是培育學生未來從事新 聞工作應具備的思辨能力,二為具體刻繪新聞學的樣態。做為著重應然面規範的 學科,新聞學教導新聞「應該怎麼做」的成分,不亞於對「新聞是什麼」的描述。. 24.

(31) 觀察以「新聞學」為名的教科書, 「新聞專業」代表著一套正統的新聞工作準則, 凡事講求「正確」 、 「公正」與「客觀」構成新聞教育領域對於新聞專業的想像(張 文強,2015)。然而,許淑玉(2004)以傳播管理的觀點檢視台灣新聞產業的人 才需求,發現過去「相關科系畢業」條件受到重視的原因在於對新聞倫理與新聞 價值的瞭解,而在實質技能方面,相關科系的畢業生編採能力較佳,工作較容易 上手,但工作久了以後則與其他科系的畢業生差異不大。此外,該研究亦發現, 電子報工作者由於科技使用與產製新聞方式不同於傳統媒體,故人才是否受過專 業教育的重要性降低,「相關科系畢業」甚至成了平面新聞媒體最不重視的徵才. 政 治 大. 條件,也點出傳統新聞專業意理在編輯室中逐漸不被在意的事實。. 立. 為探討新聞專業,羅文輝(1998)以專業知識、專業自主、專業承諾與專業. ‧ 國. 學. 責任四個面向建構新聞人員的專業性量表,其中「專業知識」指以學術研究為基. ‧. 礎的系統性知識; 「專業自主」指工作的獨立自主、不輕易受組織影響; 「專業承. y. Nat. 諾」為不輕易離開新聞工作的志向;「專業責任」則意指新聞倫理與社會責任,. er. io. sit. 期待藉此評估新聞人員的專業性,同時也說明新聞專業屬一多面向的概念。. al. n. v i n 然而,若從上述四點來評估新聞事業的專業化程度,新聞人員似乎只具備部 Ch engchi U. 分的專業特質(羅文輝,1998)。從「專業知識」的角度來看,新聞記者並不一. 定要接受新聞專業教育及取得證照;在「專業自主」方面,雖然大多數國家的憲 法保障了新聞自由,但新聞室的運作經常受到政治與商業利益的控制與干擾;而 在「專業責任」面向上,由於新聞人員參與專業組織(職業工會)的比例偏低, 諸如〈中國記者信條〉18等倫理規範無權約束所有的新聞工作者,同時也因商業 人士入主新聞事業,經營邏輯大幅改變,使得新聞人員逐漸從傳統的專業人士轉 為媒體組織裡的受雇勞動者,專業理想時常無法落實,進而影響其專業承諾。. 18. 由馬星野先生所擬,是國內最早的新聞倫理成文規範。. 25.

(32) 從對實務工作的觀察結果反過來檢視新聞學,張文強(2015)發現實務場域 自有一套工作邏輯,讓他們以不同於新聞專業想像的標準處理新聞。從電視新聞 的角度觀察,他以「做電視」取代「做新聞」來說明這個現象,指出在商業思維 入主媒體的市場環境裡,當觀眾收視率被列為編輯室的首要目標,新聞成了一種 敘事展演文類。以電視新聞為例,吸引目光的素材被大幅套入預設好的立場與故 事情節中,取代了查證、核實等工作。在這種情況下,新聞學像是徹底被框限在 學術場域的空中樓閣,即便學界仍有針對實務工作的檢討,卻幾乎不具影響實務. 政 治 大. 環境的可能,也與實務工作的差距越來越大。. 立. 伍、小結. ‧ 國. 學. 綜整本節內容,新聞專業可謂新聞教育之核心輪廓,其範疇涵蓋「學」與「術」. ‧. 兩面向, 「術」意指編、採、寫及科技、媒材運用等新聞傳播技術, 「學」則包括. y. Nat. 「專業知識」與「專業意理」兩部分。如同 Deuze(2006)所言,若以理論與實. er. io. sit. 務為經,人文學與社會科學做緯,則新聞學在這上頭的座標始終矛盾而難尋,當 前新聞學系之新聞意理、知識與技術教育各自有其亟需面對的困境與挑戰。. n. al. Ch. engchi. i n U. v. 先從「術」的角度檢視新聞專業,承襲美國密蘇里新聞學院的職業導向宗旨, 培育專業工作人才是台灣新聞教育的主要目標,然而,即便積極透過產學合作等 方式進行學用接軌,位處學術環境的新聞技術訓練必然與實務工作場域有所區別。 此外,凡事講求技術的課程不但使得新聞科系在大學教育中的地位備受質疑,也 基於課程規劃的腳步必定趕不上科技的快速更替,傳播領域的核心知識再次成了 學界討論主軸。. 改由「學」的觀點探討,在專業知識層面,新聞科系於 20 世紀初正式走進. 26.

(33) 高等教育殿堂,卻因知識系統不定、雜揉人文與社會科學的特性,新聞學之樣貌 為何成了長期以來的辯論;而在專業意理面向上,現今商業化的媒體營運方針促 使新聞專業在學術領域上的立意與實務工作的實踐情況日益疏遠,新聞之講求公 共性的角色亦遭削弱,進而與新聞學系培養新聞專業人才的教育目標產生衝突。. 第二節 新聞學系畢業生的職業選擇歷程與影響因素 壹、從學習到選擇職業的過程 整合有關新聞學系學生的研究成果,研究者發現許多國家之高、低年級學生. 政 治 大 Bjørnsen, Hovden, & Ottosen(2007)研究指出,新聞系學生於在學期間對新聞業 立. 對於新聞職業的想像有所不同,在這期間之中的轉變歷程尚待細究。舉例而言,. ‧ 國. 學. 之「替公眾發聲」 、 「替弱勢發聲」等理想主義層面的功能較為重視,出社會後則 轉而看重閱聽眾偏好,但對實務場域中「真正的」新聞業及新聞工作產生了更多. ‧. 認同。Hanusch(2013)分析,比起新聞學系的高年級學生,低年級學生對新聞. sit. y. Nat. 職業的觀念反而與新聞工作者近似,除了再次說明新聞教育對學生職業認知的影. al. er. io. 響,也令人反思新聞科系學生的學習經驗是否對未來就業沒有正向效用。Wu. v. n. (2000)比較中國大陸新聞工作者與新聞系學生對新聞工作的看法,指出新聞系. Ch. engchi. i n U. 學生也瞭解記者並非高薪及位處高社經地位的職業,但他們較傾向認同新聞是具 有積極意義的工作,對新聞專業的想像遠比新聞工作者美好。. 針對新聞學系學生的新聞從業意願進行剖析,新聞教育亦有讓本科系畢業學 生越來越不想投入新聞業的趨勢,如 Hanusch et al.(2015)調查全球 23 個國家 新聞系學生對於未來主跑路線(beat)的看法,意外發現即將畢業之學生不想投 入新聞業的比例遠高於甫入學新生,其中原因值得做為後續探討方向。因此,本 研究將職業選擇視為一段由學習與生活經驗構築之歷程,期望從中探索新聞學系 畢業生之職業意願的流變過程與影響因素。 27.

(34) 爬梳職業理論的發展脈絡,雖然「職業選擇」甚早就被視為主要的討論目標, 亦被認定為一理性而有邏輯可循的行為(林幸台、田秀蘭、張小鳳、張德聰,2010) , 但大多數的理論僅將「做決定的過程」當成一自然發生的現象,並不多做探討。 直至心理諮商領域在職業輔導的實踐過程中發現既有理論之不盡適用,「職業決 定做為一段歷程」的重要性才開始受到關注(金樹人,1988)。其中,Tiedeman (1961)最早嘗試描述個體的職業選擇歷程,視職業選擇為一連續不斷的過程, 而非發生在某一時間點上的單一事件。. 政 治 大 Tiedeman(1961)將職業決定的歷程按照時間順序分為「預期」 (anticipating 立. a choice)與「調適」(adjusting a choice)兩大階段,指出決策者首先在「預期」. ‧ 國. 學. 階段預先擬出數個可行方案,並透過利弊分析而落實為具體決定。其次,在「調. er. io. sit. y. Nat. 行調整或改變,如此周而復始地貫穿整個選擇歷程。. ‧. 適」階段中,他們會評估該抉擇在現實世界中的執行效果,按照自身滿意程度進. 一、進入新聞學系的動機. al. n. v i n 融入新聞學系學生的學習脈絡 Tiedeman(1961) C h,他們進入新聞系之動機如同 engchi U. 所述之「預期」階段,能做為新聞學系畢業生職業選擇歷程之起始點。「動機」. 是影響個體採取某項行動的前因,亦反映其對採取該行動之成果的期望(Vroom, 1964) 。Splichal & Sparks(1994)曾針對世界 22 國新聞科系大一學生進行調查, 發現最多學生表示其選擇新聞專業的主要原因為對自身寫作能力的自信。Weaver & Wilhoit(1996)也指出,對寫作的熱愛是諸多新聞專業學生的共通特點,而他 們嚮往新聞業的原因尚包括工作新奇有趣、有機會挖掘第一線消息,以及希望藉 由新聞工作讓自己與眾不同。統整相關研究,Carpenter, Grant, & Hoag(2016) 發展一套學生選擇就讀新聞科系之動機的量表(Journalism Degree Motivations. 28.

(35) scale,JDM),包括社會責任、社會聲望、以及對於採訪、寫作的嚮往,或對體 育媒體、攝影的喜愛,偏好新鮮多變的工作環境,或認為自己不擅長自然科學和 數字處理等最具預測力的八個項目,可做為探討學生未來職業目標的預測變項。. 王洪鈞(1993)曾綜整政治大學新聞系學生的就學動機,大體而言包括服務 社會人群的理想、政大新聞系名聲響亮、聯考分數高、受到家長鼓勵、認為新聞 記者屬一具有社會地位的職業等。Wu(2000)調查中國大陸新聞科系學生主修 新聞專業的動機,指出無論最初選擇新聞專業的動機為何,多數就讀新聞科系的. 政 治 大. 學生都期待專業教育能替他們未來投入新聞業所需具備的實力打好基礎。. 立. 二、就讀新聞學系期間的學習經驗. ‧ 國. 學. 學生帶著不同預期進入新聞學系,接著立足於教育場域中進行有關未來職業. ‧. 的後設思考。Tiedeman(1961)指出,做決定者在此歷程中會不斷經歷「分化」. y. Nat. 與「再統整」的過程。其中, 「分化」 (differentiation)意指既有經驗的解組, 「再. er. io. sit. 統整」(reintegration)則指分解後的經驗再次統合成一新的狀態。這種不斷分與 合的過程促使決策者擴大自我的整體經驗,同時也逐漸瞭解自己,形成更豐富的. al. n. v i n 自我內涵,並影響最後的職業抉擇。其次,在整個做決定的歷程中,決策者對於 Ch engchi U 現實(reality)的知覺屬重要影響因素,包括自身對外界的認知和察覺所構成之 「個體現實」(personal reality),以及他人認為決策者該如何做的「共通現實」. (common reality) ,如專家建言、重要他人意見等;而人們的職業抉擇,泰半是 這兩類現實折衝協商的結果(金樹人,2011;Miller-Tiedeman & Tiedeman, 1990)。. Tiedeman & O’Hara(1963)進一步將 Tiedeman(1961)提出之職業選擇歷 程的「預期」階段分為探索期(exploration)、具體化期(crystallization)、選擇 期(choice)與澄清期(clarification)。其中,「探索期」為面臨選擇初期,決策. 29.

(36) 者透過廣泛蒐集資料、聽取他人意見及剖析自身意願以應對;「具體化期」指各 項可能選擇的優缺點已經過統整,暫時性的決定已經浮現;「選擇期」則為決策 者正式做出決定;「澄清期」是做出選擇到實施之前的過程,決策者可能面臨後 悔、矛盾,接著便步入選擇後期的調適階段。. 在「調適」階段中,Tiedeman & O’Hara(1963)以入門期(induction)、重 整期(reformation)與統整期(integration)分述。決策者在「入門期」適應新的 生涯環境,可能面臨新舊經驗的衝突,此過程被認為是一生涯決定能否持續貫徹. 政 治 大 活習慣;「統整期」則意指個體對於新環境之適應漸趨穩定,並對自我狀態逐漸 立 的關鍵;「重整期」則進一步描述決策者融入新的環境,產生新的思維方式或生. 產生自信心(轉引自金樹人,2008;金樹人,2011;Miller-Tiedeman & Tiedeman,. ‧ 國. 學. 1990) 。此決策歷程如圖 2-2-1,各階段在發生時序上皆具可回溯性(金樹人,2011),. Nat. y. ‧. 因職業選擇在此脈絡中被視同一反覆循環的過程。. 探索. n. al. v i n C h 針對數項可能方案擬妥優缺點分析,促使 e暫時的決定浮現。 ngchi U ⇅. ⇅ 具體化 選擇 ⇅ 澄清. 【調 適 階 段】 評估該項決定在現實世 界中的執行效果,並按照 自身滿意程度進行調整 或改變。. 初步面臨選擇,透過廣泛蒐集資料與聽取 他人建言應對之。. er. io. 【預 期 階 段】 在面對選擇的過程中逐 步擬出數個可行方案,透 過利弊分析而落實為具 體決定。. sit. 圖 2-2-1:Tiedeman & O’Hara(1963)生涯決定過程模式. ⇅ 入門 ⇅ 重整 ⇅ 統整 ⇅. 正式做出選擇。 在做出選擇後、正式執行該決定前,可能 經歷後悔、矛盾等情緒。 甫進入新的生涯環境,可能面臨新舊經驗 磨合;此時期被視為一生涯決定能否貫徹 的關鍵。 開始融入新的環境,產生新的思維方式或 生活習慣。 對於新環境之適應漸趨穩定,並對自我狀 態逐漸產生自信心。. 資料來源:整理自金樹人(1988) ;Tiedeman(1961) ;Tiedeman & O’Hara(1963, p.40) 3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提供學習楷模。以活潑生動、高互動性之方式,辦理職涯規

及「12 行政及商業經理人員」列 20 名外;前 20 名熱門職業平均每人有 1 個以上工 作機會的職業有 16 項,並以「31

及「12 行政及商業經理人員」列 20 名外;前 20 名熱門職業平均每人有 1 個以上工 作機會的職業有 14 項,並以「31

及「12 行政及商業經理人員」列 20 名外;前 20 名熱門職業平均每人有 1 個以上工 作機會的職業有 16 項,並以「31

及「12 行政及商業經理人員」列 20 名外;前 20 名熱門職業平均每人有 1 個以上工 作機會的職業有 12 項,並以「31

(三)非屬前目所定相關科、系、所或學位學程畢業,取得 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服務學分學程證明,且從事就業 服務、職業重建個案管理或職能治療相關工作一年以 上。.

本校為一科技大學,學生之來源大多屬技職體系之職業高中及專科學

• 體驗到的學習內容(Lived object of learning):從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