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中學生音樂性社團參與程度與學校課程學習動機之相關研究-以新竹縣竹東北埔區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國中學生音樂性社團參與程度與學校課程學習動機之相關研究-以新竹縣竹東北埔區為例"

Copied!
21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在職進修教學碩士班 碩士論文 The Thesis for Master of Fine Arts Department of Music,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國中學生音樂性社團參與程度與學校課程學習動機 之相關研究-以新竹縣竹東北埔區為例 A Study on the Relation of School Music Clubs Participation and School Curriculum Learning Motiv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aken Examples from Zhudong and Beipu Townships in Hsinchu County. 研 究 生 : 周巽俐. 撰. 指導教授 : 吳舜文 博士 中華民國 101 年 06 月.

(2)

(3) 誌. 謝. 十指在鍵盤上漫遊了四百多個日子,終於到了完成論文的這一天。在學校工 作與家庭經營及研究所課業中打轉了三年,時間管理經常是我最大的課題,慶幸 我已渡過這一切考驗。 感謝上帝安排,在我最適合唸書的時間讓我回到校園,遇到生命中所有對的 人、對的事,臺師大音樂系是我人生中的前半段未能達成的遺憾,而今卻將是我 未來的驕傲,這三年指導過我的師長,增長了我豐富的人文素養,同學相互的提 攜,讓我勇敢的走過這段重回校園求學之路,也使學習不再艱困孤獨。 學校同事們經常為我加油打氣,幫我尋求做研究的人脈,點點滴滴在心頭。 我的合唱團孩子們,經常為老師的身體是否能負荷而操心,你們的貼心是我的研 究動力來源,你們的表現也成為我研究的動機與重心,我不僅要以你們為榮,更 想以自己的努力學習態度成為你們的榜樣,讓「努力學習」成為我們團裡的驕傲。 感謝這千把個日子裡親密家人的支持,父母每天以祈禱支撐守護著我;先生 聖哲在我搞不定作業或論文格式而發脾氣時,總是輕鬆風趣的安撫我並處理好困 擾我的問題;大女兒蕙心會幫英文不夠好的媽媽翻譯作業、當媽媽學位考時的跑 腿、做我學位論文的最後校對,小女兒蕙薰雖然幫不上忙,卻是媽媽的加油小天 使,總在我鍵盤敲累時、會在身後看到她的貼心小紙條,或是打氣或是祝福。 最要感謝的是我的指導教授吳舜文博士,她以智慧與幽默引領我進入學術殿 堂,精闢理性的分析論文中種種問題,在某些觀點上尊重我的想法盡力為我補強, 以溫柔而堅定的信念催促我穩健地跑完學習道路。 另外要感謝在論文計劃口試委員,心理系的學習動機專家劉政宏教授,因為 您的建議使我的論文架構更紮實嚴謹。學位考口試委員歐遠帆教授與王維君教 授,您們的指導與鼓勵,使我的學位論文更加完整,也更有信心繼續行走學術研 究的道路,衷心感謝。 要感謝的人太多,就歸感謝予我週遭的你們,歸榮耀給天上父神。.

(4)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究國中學生的「音樂性社團參與程度」與「學校課程學習動機」 之相關,以新竹縣竹東北埔區的七個國中 13 個音樂性社團之參與學生為研究對象, 以自編之「音樂性社團參與及學習動機量表」為研究工具進行調查,以次數分配、 百分比、獨立樣本 T 檢定、單因子變異數、迴歸等進行分析與比較。 獲得具體結論如下: 一、 國中學生之音樂性社團參與及其情感投入、行為投入、價值投入等構面之數 據皆呈現高參與程度,顯示在情感上對於社團的認同度極高,付出努力的意 願與態度正向,肯定社團學習帶給自己的榮譽與經驗是值得珍視驕傲的。 二、 國中學生在社團參與時知覺學校行政支持明確肯定,對於自己社團所建立的 特色與社團價值也非常清處。教師與同儕間的知覺支持次之,來自家庭支持 的知覺只有中等程度。 三、 參與音樂性社團之國中學生,在學校課程學習動機的價值成分表現為高學習 動機,期望成分與情感成分表現則為中度學習動機。學生對學習所抱持之價 值信念與態度積極正向。對於學習成功或失敗的歸因信念良好;對學習成功 之預期有信心。 四、 不同之學生背景變項確實形成顯著差異,無論在年級、性別、社團種類、社 團經驗、家庭背景等各方面。 五、 「社團參與程度」與「學校課程學習動機」之相關預測達極為顯著表現,預測 力皆稍較微弱,大都在 30%之下,但仍具有一定之意義。 依上述之結論做成以下建議: 一、 對家長:以鼓勵的態度來支持孩子參與社團中的訓練、展演與比賽,使學生 在音樂與舞台訓練、領導與合作學習中,增強其自我效能與預期學習成功的 信心。 二、 對國中學生:社團的價值與自我的獲得建立在實際的付出行為,以負責的態 度面對訓練、學習,提升自我效能之信心,使學校課業學習與社團參與相輔 相成。 三、 指導教師:除了音樂訓練外,更肩負了品格教育與課業學習激勵的責任,強 調社團整體的學術氛圍與優雅的氣質,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使社團的音樂 訓練與學生的學業成就都有優質表現。 關鍵字:國中學生、音樂性社團、社團參與、學習動機、 Pintrich. i.

(5) Abstract The objective of research wa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ticipation levels in music club” and “learning motivation of school curriculum”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 students for research were from, the regions of Jhudong, Beipu Township of Hsinchu County, 13 music clubs in seven junior high schools. The research tool was used by self-organized “the music club participation and learning motivation scale” to investigate the program. Specific conclusions are listed as follows: 1. The collected data showed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participation levels in music clubs were high in respective of emotional involvement, behavioral involvement, and valuable involvement. The identity levels of music clubs were high; willingness and attitude of paying effort were positive; learning experiences and honors in music club were proud and precious. 2. The consciousness support of music clubs participation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ere clear and affirmative from school administrators, teachers and peers respectively and followed by family support was moderate. 3. Participating in the musical clubs had high learning motivation in valuable component of school curriculum, but in expectative and emotional components had moderate motivation presentations. The students possessing valuable belief and attitude were positive. The expectation of learning success presented confidently. 4. Regardless of grades, gender, club types, club experiences, family backgrounds, the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of student showed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5. "Participation level in music clubs" and "motivation of school curriculum" were extremely significant. The predictive powers were slightly weaker, mostly under 30%, but still had certain meanings. According to the aforementioned conclusions, the suggestions are listed below: 1. To parents: Supporting children to join training, performing and competition can make students to enhance performance and confidence of learning success. 2. To students: Value of club and self-obtainment are built in real payment behavior. Facing to training and learning activities with responsible attitude to promote confidence of performance, it can help a lot of both curriculum learning and participation of music club. 3. To teachers: Teachers response for moral education and encouraging academic learning. Emphasizing academic atmosphere and elegant character of club can enhance students’ leaning motivation and perform well in both music training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Keywords: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Music club、Participation in music club. Learning motivation, Pintrich.. ii.

(6)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9 第一節 國民中學音樂性社團及其相關研究 .......................................................9 第二節. 學習動機理論及相關研究 ..................................................................26. 第三節. Pintrich 的動機理論 ...........................................................................3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9 第一節 研究設計與架構....................................................................................39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樣本分析 ............................................................................40 第三節 研究工具 ...............................................................................................41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48 第五節 研究步驟 ...............................................................................................49.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 53 第一節 各國中學生音樂性社團參與情形之分析 .............................................53 第二節 參與音樂性社團學生在學校課程學習動機的情形 ..............................90 第三節 國中學生音樂性社團參與學校課程學習動機之相關 ........................12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153 第一節 結論 .....................................................................................................153 第二節 建議 .....................................................................................................161. 參考文獻 ............................................................................................... 165 附錄 ....................................................................................................... 175 附錄一、國中學生音樂性社團參與及學習動機量表預試版 ..........................175 附錄二、問卷量表專家效度與修改建議表 .....................................................180 附錄三、問卷量表專家效度建議整理與問卷修訂 .........................................189 附錄四、國中學生音樂性社團參與程度與學習動機量表正式版 ..................199 附錄五、「國中學生音樂性社團參與程度與學習動機量表」回收情形 ..........203 附錄六、國中音樂性社團調查表 ....................................................................204. iii.

(7) 表次 表 2-1 民國 72 年國民中學課程標準團體活動綱要之分組活動分類項目表 ....... 14 表 2-2 民國 83 年國民中學課程標準團體活動綱要之社團分類項目表 ............... 14 表 2-3 社團參與及學業成就表現 ........................................................................... 18 表 2-4 社團參與及自我概念與自我期許 ............................................................... 20 表 2-5 社團參與與人際關係 .................................................................................. 21 表 2-6 溫納的成敗歸因論三個向度分析 ............................................................... 32 表 2-7 Pintrich 的動機理論三種成分分類表 ......................................................... 35 表 2-8 MSLQ 的動機量表內部一致性信度 ........................................................... 36 表 2-9 「激勵的學習策略量表」之動機量表之結構 ................................................ 36 表 3-1 音樂性社團參與量表構面與題數分布及預試後刪題 ................................ 47 表 3-2 學校課程學習動機量表構面與題數分布及預試後刪題情形 ..................... 47 表 4-1-1 音樂性社團參與量表平均數 .................................................................... 54 表 4-1-2 社團參與--情感投入次數與平均數 ......................................................... 56 表 4-1-3 社團參與--行為投入之付出程度次數與平均數 ...................................... 58 表 4-1-4 社團參與--行為投入之角色扮演次數與平均數 ...................................... 59 表 4-1-5 社團參與--價值投入之社團價值次數及平均數 ...................................... 61 表 4-1-6 社團參與--價值投入之自我獲得次數及平均數 ...................................... 62 表 4-1-7 知覺支持--家庭支持次數及平均數 ......................................................... 64 表 4-1-8 知覺支持--學校支持之教師支持次數及平均數 ...................................... 65 表 4-1-9 知覺支持--學校支持之同儕支持次數及平均數 ...................................... 66 表 4-1-10 知覺支持--學校支持之行政支持次數及平均數 ...................................... 67 表 4-1-11 年級次數分配與平均數............................................................................ 68 表 4-1-12 音樂性社團參與程度在年級上的表現差異............................................. 68 表 4-1-13 性別的次數分配與平均數........................................................................ 69 表 4-1-14 音樂性社團參與程度在性別上的平均數 T 考驗 .................................... 69 表 4-1-15 社團種類次數分配與平均數 .................................................................... 70 表 4-1-16 音樂性社團參與程度在社團種類的差異 ................................................ 71 表 4-1-18 音樂先備能力上的次數分配與平均數 .................................................... 73 表 4-1-19 音樂性社團參與程度在小學社團經驗的差異 ......................................... 74 表 4-1-20 小學社團經驗的次數分配與平均數 ........................................................ 75 表 4-1-21 音樂性社團參與程度各構面在小學社團經驗的表現差異...................... 75 表 4-1-22 音樂性社團參與程度 Scheffe 分析法在小學社團經驗的差異................ 76 表 4-1-23 學業表現次數分配與平均數 .................................................................... 77 表 4-1-24 音樂性社團參與程度各構面在學業表現的差異 ..................................... 77 表 4-1-25 家長教育背景的次數分配與平均數 ........................................................ 78 表 4-1-26 音樂性社團參與程度各構面在家長教育背景的表現差異...................... 78 iv.

(8) 表 4-1-27 表 4-1-28 表 4-1-29 表 4-1-30 表 4-1-31 表 4-1-32 表 4-1-33 表 4-1-34 表 4-1-35 表 4-1-36 表 4-1-37 表 4-1-38 表 4-2-1 表 4-2-2 表 4-2-3 表 4-2-4 表 4-2-5 表 4-2-6 表 4-2-7 表 4-2-8 表 4-2-9 表 4-2-10 表 4-2-11 表 4-2-12 表 4-2-13 表 4-2-14 表 4-2-15 表 4-2-16 表 4-2-17 表 4-2-18 表 4-2-19 表 4-2-20 表 4-2-21 表 4-2-22 表 4-2-23 表 4-2-24 表 4-2-25. 音樂性社團參與程度 Scheffe 分析法在家長教育北背景的差異............. 79 家庭經濟的次數分配與平均數 ................................................................. 79 音樂性社團參與程度在家庭經濟的差異 ................................................. 80 音樂性社團參與程度 Scheffe 分析法在家庭經濟的差異 ........................ 80 國中音樂性社團調查結果 ........................................................................ 81 師資來源的次數分配與平均數 ................................................................. 81 師資來源的獨立樣本 T 檢定 .................................................................... 82 社團比賽成就的次數分配與平均數 ......................................................... 83 音樂性社團參與程度在社團比賽成就的差異.......................................... 83 音樂性社團參與程度 Dunnett T3 檢定在家庭經濟的差異 ..................... 84 社團活躍度的次數分配與平均數 ............................................................. 85 音樂性社團參與程度在社團活躍度的差異 .............................................85 學校課程學習動機量表次數分配平均數 ................................................. 90 學習動機—價值成分之內在目標導向次數與平均數 ..............................92 學習動機—價值成分之外在目標導向次數與平均數 ..............................93 學習動機—價值成分之工作價值次數與平均數 ...................................... 95 學習動機—期望成分之控制信念次數與平均數 ...................................... 97 學習動機—期望成分之自我效能次數與平均數 ...................................... 98 學習動機—期望成分之期望成功次數與平均數 ...................................... 99 學習動機—情感成分之測試焦慮次數與平均數 .................................... 100 學習動機在年級的差異 .......................................................................... 101 學習動機在年級的多重比較 Scheffe 法 ............................................... 101 學習動機在性別的差異 T 檢定 .............................................................. 102 學習動機在社團類別的差異................................................................... 104 學習動機在社團種類的多重比較 Scheffe 法 ....................................... 105 學習動機在音樂先備能力的差異 ........................................................... 106 學習動機在小學社團經驗的差異 ........................................................... 107 學習動機在小學社團經驗的差異 Scheffe 法 ....................................... 108 學習動機在學業成就的差異................................................................... 109 學習動機在學業成就的差異 Scheffe 法 ............................................... 110 學習動機在家長教育背景的差異 ........................................................... 111 學習動機在家長教育背景的差異 Scheffe 法 ....................................... 111 學習動機在家庭經濟的差異................................................................... 112 學習動機在家庭經濟的差異 Scheffe 法 ................................................ 113 學習動機與師資來源的差異分析獨立樣本 T 檢定 ............................... 114 學習動機在社團比賽成就的差異 ........................................................... 115 學習動機在社團活躍度的差異獨立樣本 T 檢定 ................................... 116. v.

(9) 表 4-3-1 表 4-3-2 表 4-3-3 表 4-3-4 表 4-3-5 表 4-3-6 表 4-3-7 表 4-3-8 表 4-3-9 表 4-3-10 表 4-3-11 表 4-3-12 表 4-3-13 表 4-3-14 表 4-3-15 表 4-3-16 表 4-3-17 表 4-3-18 表 4-3-19 表 4-3-20 表 4-3-21 表 4-3-22 表 4-3-23 表 4-3-24 表 4-3-25 表 4-3-26 表 4-3-27 表 4-3-28 表 4-3-29 表 4-3-30 表 4-3-31 表 4-3-32 表 4-3-33 表 4-3-34 表 4-3-35 表 4-3-36 表 4-3-37 表 4-3-38. 情感投入與學校課程學習動機迴歸分析摘要表 ....................................121 行為投入與學校課程學習動機迴歸分析摘要表 ....................................122 價值投入與學校課程學習動機迴歸分析摘要表 ....................................122 學校支持與學校課程學習動機迴歸分析摘要表 ....................................124 音樂性社團參與與價值成分迴歸分析摘要表 ........................................125 音樂性社團參與與期望成分迴歸分析摘要表 ........................................126 音樂性社團參與整體與情感成分迴歸分析摘要表 ................................126 社團參與與價值成分迴歸分析摘要表 ...................................................127 情感投入與價值成分及其構面之迴歸分析摘要表 ................................128 行為投入與價值成分迴歸分析摘要表 ...................................................129 行為投入與內在目標導向迴歸分析摘要表 ............................................129 行為投入與外在目標導向迴歸分析摘要表............................................130 行為投入與工作價值迴歸分析摘要表 ...................................................131 價值投入與價值成分迴歸分析摘要表 ...................................................131 價值投入與內在目標導向迴歸分析摘要表............................................132 價值投入與外在目標導向迴歸分析摘要表............................................132 價值投入與工作價值迴歸分析摘要表 ...................................................133 社團參與與期望成分迴歸分析摘要表 ...................................................134 情感投入與期望成分迴歸分析摘要表 ...................................................135 行為投入與期望成分迴歸分析摘要表 ...................................................136 行為投入與控制信念迴歸分析摘要表 ...................................................136 行為投入與自我效能迴歸分析摘要表 ...................................................137 行為投入與期望成功迴歸分析摘要表 ...................................................138 價值投入與價值成分迴歸分析摘要表 ...................................................138 價值投入與控制信念迴歸分析摘要表 ...................................................139 價值投入與自我效能迴歸分析摘要表 ...................................................139 價值投入與期望成功迴歸分析摘要表 ...................................................140 價值投入與測試焦慮迴歸分析摘要表 ...................................................141 知覺支持與價值成分迴歸分析摘要表 ...................................................142 家庭支持與價值成分迴歸分析摘要表 ...................................................143 學校支持與價值成分迴歸分析摘要表 ...................................................144 學校支持與內在目標導向迴歸分析摘要表............................................144 學校支持與外在目標導向迴歸分析摘要表............................................145 學校支持與工作價值迴歸分析摘要表 ...................................................146 知覺支持與期望成分迴歸分析摘要表 ...................................................146 家庭支持與期望成功迴歸分析摘要表 ...................................................147 學校支持與期望成分迴歸分析摘要表 ...................................................148 學校支持與控制信念迴歸分析摘要表 ...................................................149 vi.

(10) 表 4-3-39 學校支持與自我效能迴歸分析摘要表 ................................................... 149 表 4-3-40 學校支持與期望成功迴歸分析摘要表 ................................................... 150 表 4-3-41 學校支持與情感成分測試焦慮迴歸分析摘要表 .................................... 151. vii.

(11) 圖次 圖 2-1 大腦內部剖面圖(採自王秀園,2004) ........................................................... 28 圖 2-2 腦的組成(採自王秀園,2004) ...................................................................... 27 圖 3-1 圖 3-2 圖 3-3 圖 3-4 圖 3-5 圖 3-6. 研究架構圖 .................................................................................................... 40 學生背景變項對學生的社團參與程度之相關 .............................................. 43 國中的學生音樂性社團參與程度之兩構面五個子構面............................... 43 Pintrich 的動機三成分 .................................................................................. 44 研究計畫進度甘梯圖 .................................................................................... 51 研究設計流程圖 ............................................................................................ 52. viii.

(12)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共分為三節,第一節為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第三節為名詞釋義。.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國中的學生社團是學生在學校學習生活中,無論是在生活技能、學術文藝、 體育及公民群育道德之培養等各層面中,少數可以依自己的性向及志趣選擇參加, 保有部分自主學習空間的活動課程。教育部在「國民小學團體活動實施狀況調查 硏究」中提到:. 「社團活動是一種有計畫、有組織的群體活動,其目的是要養成學生健全 的人格、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延伸運用各科的教學,使學生能提高學習 興趣、倡導正當娛樂。」(臺灣省國民教師研習會,1998) 「我國的學校教育雖然自國小到大學都有社團活動,國中小的社團活動課 程安排及經營原則以學校為主導,是一種兼具訓育與輔導功能的教育性活 動,一般學校或配合學校發展方向、或建立學校特色、或為群育教育的團 體活動課程。」(高德瑞,2000: 16;鄧清如,2005: 1;鄧清如,2010: 703-704). 在國外有不少研究學生課後的社團參與情形與學業成就相關性的結果,許多 研究中都顯示無論是運動項目或音樂、戲劇這些須投入大量時間與精力的活動, 都不會影響學生學業成就之表現(Stamer, 2002),甚至會提升學生的自信與自我 鞭策的動力,亦即提升了學生的自我內在需求的動力而形成強大的學習動機 (Matthews & Kitsantas, 2007)。在研究中,自願課後參與音樂戲劇社團學習的學 生,他們確實有高度的學習動機與較高的學術成就,同時學生認為自己的自信度. 1.

(13) 提升,並在同儕間獲得較高的肯定與地位(Corby, 2008)。. 黃玉(2000)曾提到:在許多研究報告中指出,參與課外活動與運動不一定 與在學校之表現相衝突,且學生在學校的活動參與和其在校與離校的學業和成就 具正相關。蘇家瀅(2001)也曾在其研究中指出,經國外學者之研究證實,社團 參與可以增進學生的學業自主性發展,且社團參與可以增進學生生涯規劃、未來 的生活規劃以及文化的參與和教育投入。羅麗雲(2001)曾在其論文中引用Camp, Lewis 和Brown 以及Craig 和Gary 的研究發現,非學業性的社團活動參與程度愈 高,投入做功課的時間較多,GPA的表現亦較高。田瑞良(2004)也在其碩士論 文中引用Cooper, Healy 和 Simon 的研究,指出學生社團參與程度愈高者,對其 之學術經驗亦有正向的影響;而 Brown 亦指出,學生對非學業性的社團活動參與 度與其學業成就呈正相關,亦即,參與程度愈高投入做功課的時間就愈多。在國 內也有一些研究與國外的研究有相似的結果,如魏宇明(2002)研究結果發現, 學生參與社團的目標與成就動機認知越高,對所要達成標的信念會更主動學習與 有成就(引自鄧清如,2010:31)。. 但,這些結果與似乎與一般家長認知中「參與社團的訓練會影響課業」有很大 的出入,也是許多音樂性社團指導老師很想印證(傅木龍,1990),以成為名言 「學音樂的小孩不會變壞」更進階的憑據,並據此成為說服家長、學科老師認同 學生參與音樂性社團有其優勢及重要性之佐證。. Ischta Lehmann曾在他的書中開宗明義的提到:「Motivation 一字源自拉丁文 movere,意為推動、移動。事實上有學習動機的人,是在推動自己、讓自己能專 心一志、堅毅不拔,促使自己達到欲成就的最高境界。」(賓靜蓀譯,2008,P.10)。 動機可分為生理動機與心理動機兩類,前者指因身體上的生理變化而產生的內在 需求,而引起的行為動機,後者則是指個體各種行為的內在心理原因,多需經由. 2.

(14) 學習獲得,而學習動機屬於後者(張春興,1991)。當學習內化成為需求時,才 能驅使學生主動學習不斷努力。. 所謂「學習動機」(learning motivation)是指引起學生學習活動,維持學習活 動,並導致該學習活動趨向教師所設定目標的心理歷程;此一定義是將學習動機 置於達成學校教學目標的內在心理歷程,唯有如此界定,才能將學生的學習與教 師的教學相連結(張春興,1994)。學習動機是影響學生學習表現的重要因素,是 學生獲得學習成就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亦是一切學習的原動力。 為深化學生人文藝術陶冶,教育部推動「一人一樂器、一校一藝團」的教育 方案(教育部,2005;吳挺溦,2006) ,我們可以觀察到全國學生音樂比賽的項目 不斷增加,地方的音樂性社團種類也跟著豐富起來。在新竹縣的學生音樂性社團, 無論在組織、訓練、比賽或演出都很活躍,加上這些年的教育政策的變革與多元 入學方案的實施,學生得以音樂性社團的成就增加積分,進入自己心中的理想學 校,使各個學校更重視這個區塊的耕耘,指導老師們也都用心經營,同時結合學 校與當地社區的特色,為整個新竹縣音樂性社團添加了豐富的文化色彩。 然而,這當中除了教育政策、入學方案的變化、學校的特色經營與家長的價值 觀影響外,學科教師對社團所抱持的態度,與學生參與音樂比賽、地方展演及學 業成就之表現也是重要因素。音樂性社團的指導教師除了經營團隊、努力於各式 各樣比賽與爭取多元性的展演機會外,建立團隊的凝聚力與孩子們的自信,激發 學生的學習動機,以特定成效表現來說服學校行政及家長,認同音樂性社團對孩 子的學習有正向之助益;同時,音樂性社團的學生因為不斷的參與比賽與各式展 演,是否也因這些歷練而更具自信,形成面對測試焦慮的能力、成為展現自我的 助力,也是另一值得探討的層面。 因此,本研究欲藉自編之「國中學生音樂性社團參與及學校課程學習動機量. 3.

(15) 表」進行調查,以瞭解新竹縣之竹東北埔區學校之音樂性社團的學生在社團參與 之情形,及其與學生的學校課程學習動機之相關,期對現今職場中的音樂教育工 作者,尤其是殷殷勤墾的音樂性社團指導老師們有所助益,在與學校行政單位或 學科教師及家長之間的溝通,更有理論、數據的依據,同時更加印證研究者自己 工作的價值。.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本研究將以新竹縣竹東北埔區參與音樂性社團之國中學生為研究對象,探究 其音樂性社團參與投入程度與其學校課程學習動機之相關,研究目的與問題分述 如下。. 壹、. 研究目的. 一. 瞭解新竹縣竹東北埔區參與音樂性社團之國中學生其參與程度之情形。 二. 瞭解新竹縣竹東北埔區參與音樂性社團之國中學生其學校課程學習動機 之情形。 三. 探究新竹縣竹東北埔區參與音樂性社團之國中學生其音樂性社團參與與 學校課程學習動機之相關。. 貳、. 研究問題. 一. 新竹縣竹東北埔區參與音樂性社團之國中學生其參與程度之情形為何? (一) 各新竹縣竹東北埔區參與音樂性社團之國中學生其於社團參與程度 之情形為何?. 4.

(16) 1.. 各新竹縣竹東北埔區參與音樂性社團之國中學生其於情感投 入程度之情形為何?. 2.. 各新竹縣竹東北埔區參與音樂性社團之國中學生其於行為投 入程度之情形為何?. 3.. 各新竹縣竹東北埔區參與音樂性社團之國中學生其於價值投 入程度之情形為何?. (二) 各新竹縣竹東北埔區參與音樂性社團之國中學生其於知覺支持程度 之情形知覺支持」情形為何? 1.. 各新竹縣竹東北埔區參與音樂性社團之國中學生其於家庭支 持程度之情形為何?. 2.. 各新竹縣竹東北埔區參與音樂性社團之國中學生其於學校支 持程度之情形為何?. (三) 各新竹縣竹東北埔區參與音樂性社團之不同背景(年級、性別、社 團種類、音樂背景、社團經驗、學業表現、家庭背景、師資來源、 社團展演與比賽)國中學生其於音樂性社團參與程度之差異情形為 何? 二. 各新竹縣竹東北埔區參與音樂性社團之國中學生其於學校課程學習動機 之情形為何? (一) 新竹縣竹東北埔區參與音樂性社團之國中學生其於學校課程學習動 機價值成分之情形為何? 1.. 新竹縣竹東北埔區參與音樂性社團之國中學生其於學校課 程學習動機價值成分之內在目標導向情形為何?. 5.

(17) 2.. 新竹縣竹東北埔區參與音樂性社團之國中學生其於學校課 程學習動機價值成分之外在目標導向情形為何?. 3.. 新竹縣竹東北埔區參與音樂性社團之國中學生其於學校課 程學習動機價值成分之工作價值情形為何?. (二) 新竹縣竹東北埔區參與音樂性社團之國中學生其於學校課程學習動 機期望成分之情形為何? 1.. 新竹縣竹東北埔區參與音樂性社團之國中學生其於學校課 程學習動機價值成分之控制信念情形為何?. 2.. 新竹縣竹東北埔區參與音樂性社團之國中學生其於學校課 程學習動機價值成分之自我效能情形為何?. 3.. 新竹縣竹東北埔區參與音樂性社團之國中學生其於學校課 程學習動機價值成分之期望成功情形為何?. (三) 新竹縣竹東北埔區參與音樂性社團之國中學生其於學校課程學習動 機情感成分-測試焦慮之情形為何? (四) 新竹縣竹東北埔區參與音樂性社團之不同背景(年級、性別、社團 種類、音樂背景、社團經驗、學業表現、家庭背景、師資來源、社 團展演與比賽)國中學生其於學校課程學習動機之差異情形為何? 三. 新竹縣竹東北埔區參與音樂性社團之國中學生其音樂性社團參與與學校 課程學習動機之相關為何? (一) 新竹縣竹東北埔區參與音樂性社團之國中學生社團參與投入程度與 學校課程學習動機之相關為何?. 6.

(18) (二) 新竹縣竹東北埔區參與音樂性社團之國中學生知覺支持程度與學校 課程學習動機之相關為何? (三) 新竹縣竹東北埔區參與音樂性社團之國中學生音樂性社團參與與學 校課程學習動機價值成分之相關為何?. (四) 新竹縣竹東北埔區參與音樂性社團之國中學生音樂性社團參與與學 校課程學習動機期望成分之相關為何?. (五) 新竹縣竹東北埔區參與音樂性社團之國中學生音樂性社團參與與學 校課程學習動機情感成分之相關為何?. 第三節 名詞釋義 壹、 音樂性社團:(Music Clubs) 輔導學生參加社團,以發揮學生的潛能與專長,是近代世界各國共同的敎育 目標(蔡添順,1995),鄭方靖(1997)提到:「音樂性社團讓學生在入門的音 樂學習機會中,以開發潛能及引導思考為主要目的來啟發學生的音樂能力」。學校 籌組音樂性社團時往往考量面相很多,例如參賽的需求、結合當地的民俗風情或 地理環境特色、當地社區資源與居民的喜好或經濟能力等。在國民中學音樂性社 團中可為兩類,其一為陶冶性音樂社團,其成員純然因興趣而主動加入且不須篩 選;其二則屬易學樂器之入門性音樂社團,肩負學校特色建立與音樂競賽、展演 參與,成員可視興趣而自由參加,但仍須透過篩選以確保學習品質與成效。. 7.

(19) 本研究所指之音樂性社團係屬前述之第二種類型,其具固定的練習時段並有 專業之指導教師,以團體訓練的方式培育開發學生的音樂能力,會參與音樂比賽 並有定期或不定期的展演。. 貳、 學習動機:(Learning Motivation) 學習動機理論眾多,研究中的各種變項與探討問題的方向廣泛,其中,學者 Pintrich、Smith & McKeachie 等人(1989)的學習動機理論之基本假設是:認為對 於學習持有高度的成功期望者,比較會投入工作中,即使在遭遇困難時也較會堅 持,不會輕言放棄,該理論將學習動機分為價值成分(value components) 、期望成 分(expectancy components) 、情感成分(affective components)等三個分項目。價 值成分係指的是學習者對於從事一項工作的理由,及其對於該工作之重要性和價 值信念,包含目標導向(含內在目標導向與外在目標導向)與工作價值信念。期 望成分指學習者對於學習工作能否成功的預期,包括控制信念、自我效能及期望 成功的信念。Pintrich 認為期望成功信念指的是學習者對於特定工作的成敗可能性 之認知信念。情感成分為學習者對學習活動的情緒反應或對自己的感覺,即指考 試焦慮,包含認知干擾與情緒化等兩向度(林素花,2000;金惠琳,2006;劉政 宏、張景媛、許鼎延、張瓊文等,2005;Pintrich,1989)。 本研究所指學習動機係由研究者依據前述理論基礎,所形成之量表內涵得分 情形,其於價值成分為學生對學校課程因內在需求而主動學習或外在因素而努力。 期望成分為學生對學校課程之學習是否有信心可以完成與對預期成功的認知情形。 情感成分為學生對「測試焦慮」是否得以克服。. 8.

(2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共分為三節,第一節探討國中音樂性社團,包含社團的定義與教育功能、 國中音樂性社團的發展情形與其種類及性質、學校特色經營的意義、學校社團參 與及其相關之研究與國中學生生活適應與需求。第二節則探討動機之概念與形成、 認知學派的學習動機理論與相關研究。第三節則就 Pintrich 的學習動機理論與其應 用加以探析。. 第一節 國民中學音樂性社團及其相關研究 壹、. 學校社團定義. 教育部早至 1998 年(教育部,1998: 9)之「國民小學團體活動實施狀況調查 研究」,即曾明確指出社團之性質:「社團活動是一種有計畫、組織、目的的群體 活動,使學生在這種活動進行中,自然獲得生活上必需的知識、能力、習慣和理 想,而養成其健全的人格及社會適應能力。」許多的學者亦曾對學校社團加以定義, 林至善(2000: 6)定義學生社團是: 「一群志同道合的人,爲了共同的目標與理想, 經學校一定之程序,所組成的學生團體」。高德瑞(2000: 16)認為「所謂的社團 活動,是指學生課業以外的所有學習活動,是一種以群育為主,德、智、體三育 為輔,以美育總其成的活動。學生透過相同興趣的結合,形成具有開放性、建設 性、創造性、多元性及服務性的活動,培養學生處理人際關係、價值判斷、情緒 調整、自我認知的能力及創造發展的能力」(引自林昀萱,2007: 8) 。何進財(2001: 21)曾指出:學生社團是指「一群基於共同志趣與意願的同學,自動籌組並經學 校核准成立之組織;其活動係由全體社員參與,由學校老師輔導,期能增進學生 之身心健全發展,感性與理性協調,個性與群性調和,學理與生活結合,增進學 生人生體驗,體認群體生活意義與價值」。朱偉競(2002:51)也為社團下此定義: 「具有共同志趣的一群人,每個人以自由方式加入或退出,依校規得到學校的許 9.

(21) 可設立,以校園為行政組織範圍,以負責人為獎懲授受對象,經由組織的自治及 組織文化而能以民主方式自我成長者」。 綜觀以上論述,社團應是由學校聘請教師或人員輔導,有計畫、有目的、有 組織的群體活動課程,學生可依自己的興趣選擇之學習活動,社團活動為能使學 生拓展興趣、培養工作能力、建立價値觀,並養成合群服務的熱忱的學校組織。 學校實施社團活動課程多年,學生藉著社團參與學習群體生活、自我學習及自我 實現,學校也透過社團運作來培養學生的公民的素養、遠大的眼光與恢宏的氣度。. 貳、. 學校社團之教育功能. 黃玉(2000:7-8)在「團體動力運用與社團活動指導」一文提到,「參與正當 的社團活動對於學生的人格發展、人生目標的建立及身心健康,甚至社會文明的 提升皆有助益」。學校社團提供學生一個活用知識的學習機會,使其經由人與人的 互動,瞭解自我,瞭解社會,探尋人生的方向與目標,發揮社團活動的教育性功 能(邱皓政,1996) 。學生社團是學習性的教育團體,自然要具備公民教育的深層 意涵。因此,社團成員須藉社團參與以提升自我教育與自我學習的能力,故「就 學習成效而言,透過社團活動的學習過程,比一般的學習顯然較爲確實而有用」(莊 富源,2000:17)。 許多關於學校社團活動功能的研究均肯定學校社團的教育功能,認爲學校社 團活動具備功能如下(高德瑞,2000;王德愉,2007;張沂浴,2004),其包括: 社團活動以發揚人性爲中心;協助學生適應學校生活環境;結合社團與成員的願 望;激勵自主與民主領導並行;增進參與社會的正向經驗;重視成員參與計劃與 決策的過程;同心協力達成共同目標;促使個人社會化;影響學校正式組織並促 使學校環境改善;提供發展多方面興趣和才能的機會。李郁文(2000)則指出學 校社團活動具備的功能為人際關係的訓練;個人潛能的激發;特殊興趣的培養;. 10.

(22) 學習視野的拓展;書本知識的整合;社團能力的訓練與社會關懷的培養;校園環 境的安定;個人身心的調劑;領導才能的培養;民主法治的訓練。社團活動是學 校教育的重要一環,目的在於統整學生的學習經驗,以達全人教育的整體目標(李 郁文,2000)。 社團活動同時也提供學生跳脫課本生硬知識學習的機會,藉由人際互動中, 瞭解自我、瞭解社會,探尋人生的方向與目標(邱皓政,1996)。社團活動不僅是 學校課程的一部份,更是綜合多元學習方向與目的的活動課程,在教學和訓育上 有著積極的意義;而社團的成員出於自願自動,其學習功效亦比一般學習來得確 實而有用(張文彬,1988),此成效自然也不同於一般課堂中的課業學習。. 參、. 國民中學社團於課程之發展情形. 國民中學的社團發展已有很長的時間,早年稱為課外活動,直到民國 72 年的 課程標準將社團活動列入團體活動的內容之一,稱之為分組活動,並指出團體活 動包含自治活動、分組活動、社會活動、綜合活動等四大類,分組活動則依學生 志願採社團方式分組實施(徐彩淑,2005;教育部,1983)。至民國 77 年臺灣省 教育廳為落實國民中小學學生社團活動,除全面重點推動外,同時頒布「臺灣省 國民中小學發展社團活動實施方案」 ,此時採用名稱為社團活動,方式為教師依專 長開設課程由學生自由選擇參加,活動時間為星期六的上午實施。但此階段的社 團活動實施結果成效不彰(江姮姬,2003;廖松圳,2006),原因有四:升學主義 作祟,學科主義影響大環境的發展;缺乏整體配套措施;教師指導社團的專業能 力不足;課程規劃與教學策略不夠嚴謹。. 之後教育部於民國 83 年的「國民中學課程標準」(1994)仍如「72 年課程標 準」般,將社團置於團體活動的正式課程中,社團與班會每週教學節數為 2 節,實 施社團活動時間可以全校統一或分年級統一進行,亦得隔週連排兩節實施。並在. 11.

(23) 實施要領中提及「全體教師對團體活動均背負指導和參與之責任,其指導者應遴 選適當教師擔任,必要時得聘請具有專長之本校職工、家長、校友或社會人士指 導之」,此使教師不得拒絕擔任社團指導教師,社團師資外聘也有了依據。同時在 社團活動實施要點也強調「指導老師於社團活動中應輔導學生充分個人才能,學 習辦事方法,提供比賽、發表、欣賞、觀摩之機會,並進行評量、檢討。」這是學 校要求指導老師必須參加比賽與展演的根據,也是學校必須為社團定期舉行成果 發表會的原因。另外也提到「社團活動所需之經費,由學校編列經費支用,必要 時得由學生自行繳納,自行管理」。這也形成部分社團的使用器材費用、展演所需 之經費與教師指導鐘點費得以向學生收取的依據。 然而至九年一貫課綱(教育部,2003)實施之時,卻對社團活動未多著墨, 僅簡單在實施要點提到「學校應視環境需要,配合綜合活動;並以統整之精神, 設計課外活動,利用課餘時間,輔導學生積極參與各項社團及服務社區,以培養 學生自我學習之習性與知識。」(林世慶,2000)。所以社團活動自此不再是正式 課程而僅屬課後活動性質,此時開始有些學校將社團活動調整為課後實施(薛春 光,2000)。社團性質雖已歸為課後活動,但大部分學校仍會在彈性課程中置入 社團活動 1 節,以維持許多校園社團的持續運作,同時因九年一貫課程規劃重視 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與學校特色的建立,雖然學校於排課作法上出現諸多分歧,但 社團活動從未因此退出校園,仍在訓育裡佔有重要地位。 民國 97 年頒布之課綱在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主要內涵中提到:「凡能夠引導學 習者進行實踐、體驗與省思、並能驗證與應用所知的活動。包含原來的童軍活動、 輔導活動、家政活動、團體活動、及運用校內外資源獨立設計之學習活動」。其在 實施要點內之彈性學習節數中明示:「由學校自行規劃辦理全校性和全年級活動、 執行依學校特色所設計的課程或活動、安排學習領域選修節數、實施補救教學、 進行班級輔導或學生自我學習等活動。」(教育部,2008)故未來的中小學教育體 制,社團應仍可保持現今的運作模式與功能。 12.

(24) 肆、. 音樂性社團在校園中的性質與種類. 當生活環境富裕穩定後,人們開始將追求生活環境轉移到教育、文化、娛樂、 健康等,孩子的美感培養成為重要教育之一,家長從孩童時期即會安排孩子接受 各式音樂教育,但隨著年齡增長課業加重後,孩子很容易放棄這些枯燥繁重的音 樂學習。「音樂性社團無異是提供另一個學習音樂的管道,讓學生參與在團隊的 音樂學習中,可以學習演唱演奏之技巧,並參與合奏的訓練與展演,享受合作之 樂趣、培養群體和諧之美,藉以開發潛能及引導思考爲主要目的來啓發學生的音 樂能力」(引自林昀萱,2007:23;鄭方靖,2001)。徐秀菊(2003)在「臺灣地 區國民中小學一般藝術教育現況普查及資料分析」中提到,學校的社團及校外活動, 大致可以反映出學校對藝術活動的支持,及與社區互動的關係。而調查結果顯示 將近九成的學校沒有視覺藝術社團,或缺乏藝術性綜合社團,有高達八成左右的 學校沒有表演藝術社團,而校內沒有音樂社團的數量最低,只有約三成左右;大 型學校則有五成以上有二個以上的音樂社團;由這些數據可以證明音樂性社團是 較普遍存在於各國中小學的校園社團的,並為大多數學校、學生、家長所重視。 音樂性社團的種類繁多、性質各異,學生所需的先備條件與進入社團之後的 訓練模式也有差別,以課程標準之分類來探討,可窺見音樂性社團依不同時間點 的變化與演進;以成員先備條件與學校特色經營之分類來探討,可以清楚看見學 校所在地的社區氛圍與對學校特色建立的期待。民國 72 年的國民中學課程標準(教 育部,1983),將社團活動列入團體活動的內容之一,稱之為分組活動,分類包 含學藝活動、康樂活動、體能活動、技能活動、科學活動等 5 類,音樂性質的社 團活動屬於康樂活動類,參考項目如表 2-1 所示,包括合唱、歌詠、民歌、國樂、 軍樂、鼓號樂、儀隊、吉他、口琴等。民國 83 年之國民中學課程標準(教育部, 1994) ,於團體活動課程標準活動綱要將社團置為團體活動正式課程,社團與班會 每週教學節數為二節,並依活動性質分為 7 類:學術類、藝術類、康樂類、體育. 13.

(25) 類、科技類、服務類、及聯誼類等,音樂性社團屬於藝術類,如表 2-2 所示,明列 社團設立參考項目共 14 種。 表 2-1 民國 72 年國民中學課程標準團體活動綱要之分組活動分類項目表 民國 72 年國民中學課程標準團體活動綱要之分組活動分類項目表 類別. 分類項目. 學藝活動. 寫作、書法、國畫、西畫、漫畫、壁報、校刊編輯、朗讀、演講、辯論、英文會話、 英文翻譯、詩詞欣賞、名著選讀、速讀訓練、史蹟研究、國際現勢、民俗研究. 康樂活動. 合唱、歌詠、民歌、國樂、軍樂、鼓號樂、儀隊、吉他、口琴、國劇、話劇、民族舞 蹈、土風舞、棋藝. 體能活動. 跳繩、踢毽子、國術、柔道、女子防身術、拳擊、韻律、體操、瑜珈、劍術、空手道、 跆拳道、游泳、田徑、桌球、排球、籃球、棒(壘)球、手球、網球、羽球、巧固球、 溜冰、足球、單雙槓、墊上運動. 技能活動. 剪紙、美術設計、室內設計、插花、攝影、人造花、刺繡、編織、縫紉、烹飪、珠算、 簿記、中文打字、英文打字、園藝、雕刻、急救、電工、木工、金工、製圖、修護. 科學活動. 創造發明、標本採集製作、科學實驗、模型製作、數學研究、天文觀測、科學玩具製 作、植物栽培、動物飼養、資訊研究、地球科學研究、社會科學研究. 表 2-2 民國 83 年國民中學課程標準團體活動綱要之社團分類項目表 民國 83 年國民中學課程標準團體活動綱要之社團分類項目表 類別 學術類 藝術類. 分類項目 語文 研究 音樂 美術工藝. 體育類. 戲劇 舞蹈 活動 棋藝 橋牌 田徑 球類. 科技類. 體操 民俗 自衛 綜合 觀察 操作. 康樂類. 服務類 聯誼類. 實驗 童軍 服務社 急救社 禮儀 人際關係. 相聲、朗讀、演講、辯論、速讀、外文、方言、手語、寫作、詩詞欣賞、名著 選讀、校刊編輯 史蹟、國際現勢、民俗、法律、宗教 合唱、歌詠、民歌、國樂、軍樂、鼓號樂、儀隊、吉他、直笛合奏、口琴、管 弦樂、地方音樂、音樂欣賞、鍵盤樂 國畫、西畫、漫畫、壁報、書法、剪紙、美術設計、刺繡、編織、美術鑑賞、 景觀設計、中國插花、素描、雕塑、攝影、海報、陶藝、編織、中國結、綜合 造型 國劇、話劇、歌仔戲、布袋戲、傀儡戲、紙影戲 民俗舞、現代舞、芭蕾舞、社交舞、土風舞、有氧舞蹈、韻律舞 團康社、啦啦隊 象棋、西洋棋、圍棋、跳棋. 桌球、排球、羽球、籃球、撞球、棒球、壘球、手球、巧固球、曲棍球、合球、 槌球 跳繩、扯鈴、陀螺、車鼓陣、舞龍、高蹺、踢毽子 國術、拳擊、防身術、彈腿、跆拳道、柔道、空手道 游泳、溜冰、飛盤、射箭、保齡球、瑜珈 天文觀察、植物栽培、動物飼養、鳥類觀察 標本採集、科學遊戲、模型製作、數學遊戲、電腦文書處理、烹飪、縫紉、珠 算、電工、金工、木工、美容美髮、汽車修護、電腦操作 趣味科學、地理科學、行為科學、生物科學、自然科學 社區、學校、老人、育幼、交通、環保、愛盲、生活糾察服務社. 14.

(26) 民國92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之頒布,社團活動依其特質被歸屬綜合 活動學習領域,此時期之社團活動未再有具體的實際綱要或明確的課程時間安排, 僅簡單在實施要點提到「學校應視環境需要,配合綜合活動;並以統整之精神, 設計課外活動,利用課餘時間,輔導學生積極參與各項社團及服務社區,以培養 學生自我學習之習性與知識。」(教育部,2003)。而民國97年修訂之課綱(教育 部,2008)在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主要內涵提及社團活動之性質為: 「凡能夠引導學 習者進行實踐、體驗與省思、並能驗證與應用所知的活動。包含原來的童軍活動、 輔導活動、家政活動、團體活動、及運用校內外資源獨立設計之學習活動。」並在 實施要點的彈性學習節數中指示: 「由學校自行規劃辦理全校性和全年級活動、執 行依學校特色所設計的課程或活動、安排學習領域選修節數、實施補救教學、進 行班級輔導或學生自我學習等活動。」故隨著年代演進,臺灣經濟的起飛與教育政 策的變革,課程標準項目新增且學校特色建立及地方社區民俗風情之需,音樂性 社團的種類愈來愈顯多樣化與多元化,使學生在校園裡的社團參與機會及選擇性 更廣闊。以下分述音樂性社團之類型。 一、陶冶性音樂學習社團: 此類音樂性社團之學生成員多為喜愛音樂者,或許是歌唱、音樂欣賞、樂器 演奏,毋須擁有太多高深之音樂演奏技巧或音樂學習的經驗,可以自由選擇加入, 亦無參加比賽或正式展演壓力之自主學習,這些社團如歌詠社、民歌社、音樂欣 賞社、吉他社等。 二、展演性質之音樂性社團 此類音樂性社團分為入門及精進兩種層級。前者所學習的樂器多屬較為簡易 或入門較為容易者,學生一般無須額外支付教師鐘點費,樂器大都由學校經費購 置,教師雖負全部訓練之責,但分部練習有時由學長、學姐擔任傳承教學。其中 部分社團仍須肩負學校特色建立或必須參加音樂競賽、地方之展演團隊,成員雖. 15.

(27) 因興趣而自由選擇加入與否,但仍須具備特定的音樂能力如聽力、音準、讀譜等, 並投入大量時間以達訓練之效,且指導教師會定期進行學習檢核以確保學習品質 與成效。這類社團通常提供大量機會給予來自社會經濟能力較低的學生族群,參 與音樂性社團的契機除培養其音樂能力之外,更成為讓學習者開啟新眼界與建立 自信的重要窗口。而後者精進層級多為學校積極培訓且負有必須參賽與展演使命 的音樂團隊,此類演奏性質社團入門性質之社團通常會有更久遠之歷史與優異的 成果表現,除了固定的學生音樂比賽之外,還會有定期的成果發表或受邀之展演。 成員來源可能因學生原本就具備某種樂器演奏能力、小學時期即有優秀表現而被 徵召,或學生出於熱愛音樂、主動參與並通過甄選而產生的音樂性團隊。這些社 團經常有外聘的專任教練團隊,負責分部練習與大團訓練;有健全的團隊組織及 架構,行政與團務、經費有專人負責控管,家長與社區的後援系統組織有條理, 師生投入的訓練時間長,擁有許多學校特別投注的設備與資源,部分學校甚至擁 有專屬的隔音練習室與演奏廳。除了社團活動課程之外,尚需利用課餘或假日進 行團訓或分部練習,以達到預期成果。前述展演性質之音樂性社團包含合唱團、 軍樂社或管樂團、鼓號樂、直笛團、國樂團、口琴團等。. 伍、. 學校社團參與及其相關研究. 一. 社團參與的意義 有關社團參與的意義,可先就「參與」予以探討,邱展謙(1993)將「參與」 定義為:「一個人在團體中,投入個人的努力和智慧,並善用各種資源,使團體受 到正面的影響,達成預期成效的活動」。廖松圳(2006)指出「學生參與社團活動 是人際互動、群性開展的一個重要學習階段,在參與社團活動的過程中,統整新 的自我概念,因此,參與是組織成員共同努力對於行動的參與及權利義務的分享」。 Astin(1984)認為學生的學習參與(student involvement in learning)泛指學生投入 學習經驗中的身心能量總合,而參與對學生的影響具有選擇性。其「學生參與理. 16.

(28) 論」具 5 點基本假設: (引自張沂浴,2004:40-41)1.參與是對各種事項的身心總 投入。2.參與是一連續性的情況,不同的學生對同一事項有不同的參與程度,同 一學生對不同事項也有不同的參與程度。3.參與的特質係為品質與數量的量值。 4.學生的學習與個人發展,與其參與的品質及數量有關。5.教育的政策成效與該 政策是否能增加學生的參與有關。因此要定義「參與」及其程度,在本質上包括量 與質兩部分,量的部分為參與活動所需的時間,質的部分包括參與社團活動時的 態度、對社團的公開支持程度、在社團的貢獻上個人的精神投入程度、對目標完 成個人的貢獻程度等等(Winston & Massaro,1987)。 賴綉哖(2000)曾指出積極參與學校社團活動,可以培養出 21 世紀的優質領 袖特質,包含正確的人生觀與正直的品德、團隊精神與尊重他人的態度、圓融的 人際關係、表達能力與溝通能力的提升、健全人格與優雅氣質、懂得感恩與回饋 的服務精神、及領導能力的全然展現。對學生而言社團參與是必須的課程,姑且 不論學科教師與家長的立場支持與否,社團參與都會對學生產生必然之影響,關 於這些影響的評論,在國內外都有一些論文期刊的研究與數據,雖不盡然對象都 屬於國中範疇,甚或多數偏重於大學生或國小學童,但都有其參考價值,值得整 理歸納以探討。 二. 社團參與與學業成就表現 羅麗雲(2001)研究大學生社團參與態度及其評價曾提到,大多數學生對社 團參與評價持正向肯定的態度,有社團經驗及曾擔任社團負責人和幹部的大學生, 其課業表現呈現進步現象,唯參加社團數量太多及參與時間過多,不利於學業成 就之表現,且成績有退步傾向。何怡安(2006)以國小兒童合唱團學業成就表現 為題之研究指出,國小兒童在進入合唱團後,各領域之學業成就(含語文、數學、 社會、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健康與體育、綜合活動等七大領域與學期 總成績)有顯著改變。參加合唱團的學童因著自我發展的機會增加,藉由音樂陶. 17.

(29) 冶心性,學業及群體生活的表現皆和未參加合唱團的學童有顯著差異。許舒斐 (2006)有關合唱團學生與一般學生學業成績之研究亦指出,在參加合唱團訓練 之後,85%的教師認為合唱團學生的德育、智育、群育表現有正面影響,明顯優於 一般學生。體育、美育成績與一般學生沒有明顯差異,表現無明顯改善的情形發 生,其中以四、五年級女生的數學與自然成績有顯著進步。涂惠屏(2009)在屏 東縣某國中音樂性社團學生學業成就表現之研究中也發現,近八成之音樂性社團 學生其學期總成績百分等級高於平均值,音樂性社團學生學期總成績表現與各學 科表現,顯著優於非音樂性社團學生,有無國小音樂性社團經驗之音樂性社團學 生,其學業成就表現有顯著差異,國中前有無校外音樂學習經驗之音樂性社團學 生,其學業成就表現有顯著差異。 表 2-3 社團參與及學業成就表現 社團參與及學業成就表現 作者. 年代. 羅麗雲. 2001. 何怡安. 2006. 臺中市某 國小合唱 團. 許舒斐. 2006. 臺中市太 平國小合 唱團. 涂惠屏. 2009. 對象 逢甲大學 學生. 屏東縣某 國中音樂 性社團. 研究結果 有社團經驗及曾擔任社團負責人和幹部的大學生,其課業表現 呈現進步現象 參加社團數量太多及參與時間過多,不利於學業成就之表現, 且成績有退步傾向 國小兒童在進入合唱團後,各領域之學業成就有顯著改變 參加合唱團的學童因著自我發展的機會增加,藉由音樂陶冶心 性,學業及群體生活的表現皆和未參加合唱團的學童有顯著差 異 參加合唱團訓練之後,85%的教師認為合唱團學生的「德育」 、 「智育」 、 「群育」表現有正面影響,明顯優於一般學生 以四、五年級女生的數學與自然成績有顯著進步 近八成之音樂性社團學生其學期總成績百分等級高於平均值 音樂性社團學生學期總成績表現與各學科表現,顯著優於非音 樂性社團學生 有無國小音樂性社團經驗之音樂性社團學生,其學業成就表現 有顯著差異 國中前有無校外音樂學習經驗之音樂性社團學生,其學業成就 表現有顯著差異 研究者整理製表. 三. 社團參與及自我概念與自我期許 戴惠美(2004)以學校 7 個藝術社團為討論個案,包括管絃樂團、合唱團、 台灣金獅陣、爵士舞蹈社、創意美術社、直笛團、陶笛團等。探討國民小學藝術 18.

(30) 社團的運作與經營,結果發現大部分學生參與藝術社團對其能力的養成及生涯準 備或職業選擇產生影響,從研究中發現藝術社團不但讓學生習得專業的藝術知能, 更培養了學生欣賞的能力,讓學生彼此成為朋友,發展了個人能力、人際關係, 並從其中得到樂趣。此外,大部分的學生都表示將來到國、高中都會再選擇參加 相同的藝術社團。莊雅然(2005)針對我國高中音樂社團現況與發展趨勢之調查 研究,亦於結論提及:音樂性社團對於增進個人音樂素養有顯著成效,並能培養 學生執行社團團務的行政能力;同時研究顯示音樂性社團學生認同感與回饋意願 高,對於個人終身學習與協助藝術文化發展有相當助益。鄧清如(2005)對於國 中生社團參與態度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也提到,國中學生的社團參與態度與幸福 感,專長性社團比學習性社團為佳並達顯著差異。社團參與態度與幸福感較佳的 學生自信有掌控感,社團活動中追求的是尊重的需求,社團參與態度與幸福感較 弱的學生則希望被人尊重與關愛,社團活動中較偏於愛與隸屬的需求。而陳玫伸 (2007)以臺北縣高中生社團參與態度及自我效能為題之研究發現,家長支持社 團參與度較高的學生,在整體自我效能、課業表現、積極心態與人際關係的表現, 皆優於家長支持度較低或無意見者。學生在社團中參與時數愈高者自我效能亦有 較高之傾向。學生在社團中擔任幹部者也在體能表現與人際關係項目上明顯優於 一般社員。最後提及:社團參與年資愈久,其社團參與態度與意我效能有較高之 傾向。最後,吳秉穎(2008)有關國小學童社團參與因素、類型與挫折容忍力之 研究發現,性別、喜歡目前社團與否等社團參與因素在挫折容忍力上存有顯著差 異,參與音樂類社團學童比沒有參加社團的學童在挫折容忍力部分有達到顯著差 異。. 19.

(31) 表 2-4 社團參與及自我概念與自我期許 社團參與及自我概念與自我期許 作者. 年代. 戴惠美. 2004. 高雄市鹽 埕國小藝 術社團. 莊雅然. 2005. 高中音樂 社團. 鄧清如. 2005. 參與社團 之國中生. 陳玫伸. 2007. 台北縣高 中生. 吳秉穎. 2008. 參與社團 之國小學 童. 對象. 研究結果 大部分學生參與藝術社團對其能力的養成及生涯準備或職業 選擇產生影響 培養了學生欣賞的能力,發展了個人能力、人際關係,並從 其中得到樂趣 音樂性社團對於增進個人音樂素養有顯著成效 能培養學生執行社團團務的行政能力 研究顯示音樂性社團學生認同感與回饋意願高 對個人終身學習與協助藝術文化發展有相當助益 國中生的社團參與態度與幸福感,專長性社團比學習性社團 為佳並達顯著差異 社團參與態度與幸福感較佳的學生自信有掌控感 社團參與態度與幸福感較弱的學生則希望被人尊重與關愛 家長支持社團參與度較高的學生,在整體自我效能、課業表 現、積極心態與人際關係的表現,皆優於家長支持度較低或 無意見者 學生在社團中參與時數愈高者自我效能亦有較高之傾向 學生在社團中擔任幹部者也在體能表現與人際關係項目上明 顯優於一般社員 社團參與年資愈久,社團參與態度與意我效能有較高之傾向 性別、喜歡目前社團與否等社團參與因素在挫折容忍力上存 有顯著差異 參與音樂類社團學童比沒有參加社團的學童在挫折容忍力部 分有達到顯著差異 研究者整理製表. 四. 社團參與與人際關係 許龍君(2003)研究大學生社團參與及其人際關係之結論提到,參與社團學 生的人際關係比未參與社團學生者為佳,參與社團的時間與頻率較高人際關係較 佳,曾任社長者其人際關係較擔任幹部或一般社員為佳,擔任幹部者亦較一般社 員為佳,且參與社團學生對社團認同度越高,其人際關係越佳。徐彩淑(2005) 的論文「社團參與態度、社團凝聚力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以台北縣參與社團國 中生為例」研究結果提到:台北縣參與社團國中生,其「社團參與態度」 、「社團凝 聚力」、「人際關係」之間具有顯著正相關,亦即社團參與態度越高者,社團凝聚 力越高、人際關係越佳。. 20.

(32) 表 2-5 社團參與與人際關係 社團參與與人際關係 作者. 年代. 對象. 研究結果 參與社團學生的人際關係比未參與社團學生的人際關係為佳 參與社團的時間與頻率較高人際關係較佳 曾在社團中擔任過社長的學生,其人際關係比擔任過幹部或 一般社員為佳 曾在社團中擔任過幹部的學生,其人際關係比一般社員為佳 參與社團學生對社團認同度越高,其人際關係越佳 社團參與態度越高者,社團凝聚力越高、人際關係越佳 多數的行政人員、教師與家長皆肯定社團活動實施的意義 多數學生對於參與社團抱持正向、積極的態度 多數家長贊同在不影響課業的情况下,鼓勵學生參加社團. 許龍君. 2003. 參與社團之 大學生. 徐彩淑. 2005. 台北縣參與 社團國中生. 研究者整理製表. 同時在徐彩淑(2005)論文中也提及,包括:桃園縣政府教育局(1979)所 做的「國民小學如何有效實施團體活動之研究」,台北市教師研習中心(1985)所 做的「台北市國民中聯課活動實施成效研究」,張瓊瑩(1986)所做的「國民中學 聯課活動研究」,曾漢榮(1991)所做的「彰化地區國民中學社團活動實施現况調 查研究」,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會(1998)所做的「國民小學團體活動實施狀况調 查研究」,都可發現以下現象作為結論:1.國中部份,多數的行政人員、教師與家 長皆肯定社團活動實施的意義而學生也願意參加社團活動,聯課活動已廣泛為國 中所接受。2.多數學校皆將社團活動列入正課時間的比例最高。3.發現多數學生對 於參與社團抱持正向、積極的態度,多數家長贊同在不影響課業的情况下,鼓勵 學生參加社團。. 陸、. 國中時期的學生生活適應與需求. 學校是國中學生一天中花極長時間的地方,也是學生除了家庭外,社會化的 第一個場所,在學校中發生的許多狀況都是影響學生生活適應的重要因素。學校 生活適應是指「國中學生在學校裡,與週遭的人、事、物發生互動關係,一方面 快樂學習,滿足自我需求;一方面擁有良好和諧的人際關係,並遵守符合學校規 範的行為,以達到良好的學校生活適應」(引自許瑞蘭,2002:40;莊明貞,1985)。. 21.

(33) 所以良好的學校適應行為就是成功地因應學校生活之各種行為,且勇於面對問題、 有較高的自尊、發揮自身潛能、接納他人意見(郭丁熒,1988)。 綜觀國內教育學者在探討國中生的學校適應行為時,曾由幾個層面來探討(郭 丁熒,1988;許瑞蘭,2002;莊明貞,1985;張春興,1991):. 一. 學習適應 學習適應泛指學生對課程學習動機之強弱,對學業成就的所持的態度與課業 壓力之調適。學習適應不良的學生大都肇因於學業成就不佳引起,影響學業成就 的因素,有自我概念、學習動機、智力、情緒、態度、興趣、價值、與期望等個 人行為或特質導致,尤其國內外皆有許多研究顯示:國中學生的學業成就與其社 會地位與友伴關係有顯著相關(石培欣,2000)。國中時期因面臨升學的挑戰, 再加上科目的增加與課程加深加廣,與小學所建立的舊經驗銜接不易,國中的分 科課程授課,不同於小學教師包班制,學生每天須面對多位教師與其各異其趣的 授課風格,學習適應與課業壓力普遍存在每個學生的身上,如何調適課業壓力使 其成為助力,是學生待摸索學習的能力。 二. 師生關係 校園中的師生關係是不間斷的進行式,但良好的師生關係建立,卻需依賴長 期良好的師生互動而得,劉郁梅(2001)研究指出,教師藉良好的經營策略,營 造具支持性的學習情境,維持有效率的教學活動,來建立學生良好的行為。良好 的師生關係能提升學生的學習品質,達到教師預設的教育目標(田宜純,2008)。 所以積極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除了學生對教師應有的禮節與尊重之外,教師應 避免對學生不合理的要求,無論是服從或課業成就的標準,唯有消除學生的被威 脅感、解除學生學習的壓力與挫敗感,肯定學生的成就並予以表揚,關心學生的 學習狀況與身心健康,對於制度的建立與執行,要公平一致且持續,方能取得學. 22.

(34) 生的信賴與尊敬。 三. 同儕關係 「同儕關係」對青少年來說,是影響最深的一種人際關係,有助於個體的發 展及社會化。同儕關係又稱為「友伴關係」,即指個人和同輩間的交互關係。發 展心理學家們認為同儕是「同等地位」或至少在目前以相似的行為複雜程度運作 的個體(引自林翠湄譯,1995)。同儕接納亦是評估青少年同儕關係的指標,同 儕接納有兩項特質,一是人緣,二是地位,而這兩項特質又有顯著相關,通常人 緣好的青少年社會地位較高,受到多數同儕的歡迎(石培欣,2000)。 同儕關係對青少年具有重要意義是(許雅嵐,2001:26):1.同儕關係提供青 少年社會化所需要的經驗。2.同儕關係抒緩青少年發展獨立性時的情緒衝突。3.青 少年需要同儕分享經驗。4.同儕關係提供青少年所需的心理支持。5.同儕關係提供 青少年建立統整的自我形象的機會。許雅嵐(2001)在她的研究中指出: Shaffer (1995)認為影響同儕接納的因素有:父母的教養型態、出生序的效應、認知技 巧、智力、學業成就或學業自我概念等。另外,名字、生理特徵及人際行為模式 也會影響學生在同儕中的地位。生理特徵包括外表的吸引力、體格、成熟的程度 等,健壯型的人通常較受歡迎,早熟的優勢多於劣勢。在人際行為模式方面,反 社會行為會變得十分不受歡迎,而害羞及退縮者容易被忽略,被拒絕者最大的原 因是攻擊--特別是無緣無故或企圖要支配及控制他人及其資源的攻擊。由其表現出 的行為模式,可預測該名學生在同儕團體中所能達到的地位。因此可得青少年藉 由同儕相處與互相學習,迅速的加深自身的社會化能力,也透過此管道取得心理 或行動之支持,從而建立自我形象、發展個人特質。 四. 青少年次文化 次文化理論(Subcultural Theories)是美國社會學家柯恩(Albert K. Cohen) 首先於西元 1955 年用於非行少年次文化(Delinquent Subcultural Theory)來說明 23.

(35) 少年犯罪的形成原因。. 青少年次文化係指青少年處於社會過渡時期,一方面希望能從兒童時期成長, 但另一方面卻無法與成人社會銜接,青少年因與同儕相處時間長,同儕對於青少 年自我認同與社會化產生巨大影響,而產生屬於自己階段特有文化,並且隨著社 會的變遷,不同世代的青少年因為當時主流文化對其不同解讀,也會產生不同面 貌,這些都統稱為「青少年的次文化」。(引自顏淑惠,2008)社會學者 Hackbaum 從社會、學校文化的觀點來論述青少年次文化形成因素:(引自邱怡萍,2002; 顏淑惠,2008). (一) 社會快速變遷:因為社會變遷的快速,青少年創新及變化的腳步較 快,所遵從的價值觀念與行為規範與成人形成落差,而塑造出屬於 自己的文化。 (二) 青少年時期的身心特質:青少年正值狂飆的熱血時期,好奇冒險、 活潑好動、勇於自我發揮,形成與社會規範相異的思想與行為,再 加上與學校及社會彼此之間的激盪形成青少年的次文化。 (三) 學校氣氛與師生關係:不同學校的氣氛與風範,會使青少年有不同 感受與經驗,塑造不同青少年氣質,也會影響青少年次文化的形成。 與青少年互動最多的老師,對於青少年的影響深遠且具有箝制力量, 對於青少年次文化的形成亦有一定影響。 (四) 同儕團體的規範:同儕團體是青少年最大精神支柱與學習友伴,為 了尋求認同與價值歸屬的滿足,同儕友伴的規範與氣氛對於青少年 思想及行為具有約束力及影響力,而凝聚形成次文化。 (五) 大眾傳媒:大眾傳媒具有快速、超越時空限制的特性,青少年具有 好奇心及強烈的模仿力,媒體是青少年資訊的最大媒介,經由媒體 2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教育部自101學年度開始 推動分組合作學習計畫,感 謝張新仁校長及國立臺北教 育大學團隊的帶領,嘉大附

A-1-1參照課程綱要 與學生特質明定教 學目標,並研擬課 程與教學計畫或個

配合小學數學科課程的推行,與參與的學校 協作研究及發展 推動 STEM

推行為智障學生而調適課程的 特殊學校,可按智障學生的學 習能力和特殊學習需要等,在 2021/22學年或以後盡早調適

學生平均分班,非 華語學生與本地學 生共同學習主流中 文課程,參與所有 學習活動,並安排 本地學生與非華語 學生作鄰座,互相

課次 課題名稱 學習重點 核心價值 教學活動 教學資源 級本配對活動 第1課 我的朋友 ‧認識與朋友的相處之道.

STEM 教育課程領導學習社群 參與者 每所參與學校的核心教師團隊成員 每所參與學校的 2-3名課程領導

有關學生參與全方位學習活動的安全事宜,學校須參考教育局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