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北市中正河濱公園運動設施使用者對滿意度及休閒效益之探討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臺北市中正河濱公園運動設施使用者對滿意度及休閒效益之探討"

Copied!
17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學院 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碩士學位論文. 臺北市中正河濱公園的運動設施使用者 對滿意度及休閒效益之探討. 研 究 生:楊 鎮 榮 指導教授:鄭 志 富. 中 華 民 國 103 年 1 月 中 華 民 國 臺 北 市.

(2) 臺北市中正河濱公園運動設施使用者對滿意度及休閒效益之探討 2014 年 1 月 研 究 生:楊鎮榮 指導教授:鄭志富 摘要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瞭解臺北市中正河濱公園,運動設施使用者滿意度及休閒效益 之現況。探討不同背景變項之使用者在河濱公園運動設施滿意度及休閒效益之差異情形 ,期能瞭解河濱公園運動設施使用者對運動設施的滿意度與休閒效益之間的關係,做為 日後臺北市民運動休閒設施規畫之參考。本研究在進行第一階問卷調查之後,依據量化 研究結果設計第二階段半結構式訪談大綱,訪談過後,將量化研究結果輔以質性研究結 果,發現如下: 一、由於中正河濱公園運動的施使用者,以 50 歲 (含) 以上高齡者比例最多,顯示河濱 公園高齡者運動設施的加強有其必要性與急切性。然而在女性、小孩及年齡在 50 歲(含)以下或在職者所佔比例相對較少,因此未來可以拓展更多這些組群的參與。 二、中正河濱公園運動設施使用者對運動公園運動設施滿意度,以「交通」的滿意度最 高,而「清潔」的滿意度最低,而且教育程度愈高或年齡愈高對「景觀」 (含設施) 的滿意程度也愈低,顯示加強河濱公園的「清潔」,以及做好「景觀規劃」是管理 單位的當務之急。 三、中正河濱公園運動設施使用者的性別、年齡、教育程度、職業、收入在「心理休閒」、 「社交休閒」、「生理休閒」均未達顯著差異,但設施使用者在中正河濱公園的「休 閒效益」平均滿意程度比較高的,顯示市民到園區可獲得滿意的「休閒效益」。 四、中正河濱公園運動設施使用者公園的使用者在設施滿意度與休閒效益的生理、心理 、社交各構面之相關均達顯著的水準。其中「心理效益」與「景觀」的相關水準為 最高,顯示中正河濱公園的運動設施應重視「景觀」 (含設施) 的規劃及建設,如 此可以進一步提升中正河濱公園的運動設施使用者的「心理效益」。 五、本研究顯示,中正河濱公園的運動設施使用者,一般而言對園內運動設施的「景觀」 (含設施) 、「安全」、「清潔」、「交通」平均滿意度只是「普通」,而要達到 的「非常滿意」,卻還有一段距離,顯示中正河濱公園運動設施,未來的發展將還 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中正河濱公園運動設施使用者對於公園內景觀美化、設施的符合安全標準與維修、 增加嶄新的運動設施、園區內清潔的維護問題等,均值得政府單位的改進參考。. 關鍵詞:運動設施使用者、滿意度、休閒效益、河濱公園. iii.

(3) A Study of The Taipei City Riverside Park Sports Facilities User Satisfaction and Leisure Benefits Jan, 2014 Student:Yang, Chen-jung Advisor:Cheng, Chih-fu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benefits of the leisure of the facilities in Taipei city Zhongzheng riverside park and its users’ level of satisfaction.This study consisted of two phrases. In this first phase,the participant had been requested to fill the survey. In the second phase,the selected participants had been interviewed by the researchers. 1. Users aged beyond 50 from the highest portion for the facilites in Zhongzheng riverside park . In contrast women,children,people aged below 50, and incumbents accounted for the lowest percentage﹐so the city government could plan for the participation in the future. 2. People who were participating in Taipei city Zhongzheng riverside park were satisfied with communication but not satisfied with sanitary.It shows that the higher educational degree and the elder user of facility, the higher the degree of satisfaction at landscapegardening. 3. Users were least satisfied with sanitation of the facility in Taipei city ZhongZheng Riverside Park. In the perspective of landscape gardening, the users’ level of satisfaction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ir education levels and ages. 4.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found between the users’ personal background (e.g.educational background).The higher the degree in benefits of leisure, the more the satisfied benefits of leasure in Zhongzheng riverside park facility users obtain.The canonical correlations between satisfaction of facilities and benefits of leisure were all significant, especially between psychology and landscape planning. It showed that the most important facilities was landscape gardening , It could improve user experience in various of ways especially in psychological benefits. 5. The level of satisfaction of facility users, the total average in landscape planning ,sanitary, communication, and security were just “satisfied”, and the total average was hard to get “very satisfied”now .As a consequence , the satisfaction of facilities had room for improvement.The results showed ,the users of the facilityies care more about landscapegardening, facilityies’s safty standaras,new facilities, park cleanness.. Keywords: users’ facility satisfaction, benefits of leisure, riverside park iv.

(4) 謝. 誌. 在離開了學校一段很長的時間之後,才發覺重拾書本是一件既辛苦而又有趣的事。 2011 年有機會進入臺師大的休旅所就讀,只記得每一次到學校上課,就像是一趟令人既 快樂又興奮的旅程。而這也讓我想起那些年,在臺大求學的日子,因為俗務太多而磋跎 了不少學習的時光,如今才知道要珍惜這樣好的讀書機會。看到休旅所內很多學養俱優 的老師,他們那種認真教學的精神,真的令人發自內心的感佩。我常想,休旅所雖然像 台師大的校園一樣小而美,但所上的老師們,卻是我看過在有限的環境裡,表現出最好 教學典範的一群。 尤其我的老師兼指導教授鄭志富博士,就像是一個讓我能夠站在他寬闊的肩膀上, 遠眺運休領域的巨人了,他教學有方、治學嚴謹、心胸開朗,再加上淵博的學識,更是 獲得我們這些學子的敬仰。真的衷心感謝他對我這位老學生,在不斷的衝撞論文的架構 或尺度之下,諸多的包容以及耐心的指導,一年來前後總共修改了十幾次之多,最後讓 我得以通過嚴格的試煉。當然,另外在美燕及心蓓兩位口委老師的指導及鼓勵之下,我 的論文才能歷經琢磨而誕生,對於二位師長也要表達我內心無限的謝意與敬意。 而這一年來寫論文的日子,還要感謝的是博士班的秀華學姊,一路走來她不厭其煩 的勉勵與指正,讓我獲益良多,還有博士班的哲君幫我在論文上認真的修改,欣瑋多次 的仔細校正,讓我在這一段繁忙而緊張的研究論文撰寫過程,得到許多的幫助與指教, 真的感激萬分。還有同學世弘及心慈隨時在旁提供的協助,凱慧在題目因素分析的指導, 崇舜提供統計分析範例,央毅在問卷調查的幫忙,這些同學們真的非常熱心的給我多方 的協助,也在此表達由衷的感謝。 當然最後我也要謝謝家人,尤其是內人總是在旁,無怨無悔的支持我的求學之夢, 兒子們對我也似乎角色互換般的多所鼓勵,希望我好好為興趣而讀,不要有什麼功課壓 力。如果有所謂的「人生就是要築夢」,我卻只是為了築「中年求學」的美夢而已,而 這求學的過程卻是讓我的人生內容更加豐富了。 記得 2013 年元月的某一天,我的第一次口試計畫報告結束的時候,「論文就寫一 座中正河濱公園就好了!」我的指導教授對我說。從那一天開始,到中正河濱公園成為 我的最佳的去處與休閒場所,內心真的是充滿了興奮與歡喜。在論文研究的時候,我時 常騎著自行車,馳騁在中正河濱公園,面對著那開闊園區的廣大綠地,它帶來的就是心 情上的舒暢無比,沉浸在如此自然而迷人的景色,總不忘提醒自己要記得中途停車或暫 停一下,無論晨曦或夕照,抬頭欣賞那眼前美麗漪妮的河濱風光。. 最後願以此論文感謝中正河濱公園的「斯土與斯民們」!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楊鎮榮 謹誌. v.

(5) 目 次. 口試委員與所長簽字論文通過簽名表………….….………………………………………..i 論文授權書…………….……………………………………….…..…………………………ii 中文摘要…………………………………..…………………….……………………………iii 英文摘要……………………………………………………………..……………………….iv 謝誌………………………………………………………………………….………………...v 目次………………………………….………………………………………….……………..vi 表次………………………………………………………………………….………………viii 圖次..………………………………………………………………………….……………… x.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3. 第三節 研究問題 ………………………………………………………………. 3. 第四節 研究範圍及限制 ………………………………………………………. 3. 第五節 研究重要性 ……………………………………………………………. 4. 第六節 名詞釋義 ………………………………………………………………. 5. 文獻探討 ……………………………………………………. 7. 第一節 公園的類型及功能 ……………………………………………………. 7. 第二節 運動設施使用者滿意度的相關研究 …………………………………. 17. 第三節 河濱公園運動設施使用者的休閒效益 ………………………………. 23. 第四節 河濱公園運動設施使用滿意度與休閒效益的關係 …………………. 31. 第五節 本章總結 ………………………………………………………………. 33. 第壹章. 第貳章. vi.

(6) 研究方法 ……………………………………………………. 3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35. 第二節 研究流程 ………………………………………………………………. 36. 第三節 研究對象 ………………………………………………………………. 37. 第四節 研究工具 ………………………………………………………………. 38. 第五節 資料處理及分析 ………………………………………………………. 54. 結果與討論 …………………………………………………. 56. ………………………………. 56. ………………. 66. …………………………. 73. ……………. 106. 結論與建議 …………………………………………………. 110. 第一節 結論 ……………………………………………………………………. 110. 第二節 建議 ……………………………………………………………………. 114. 第三節 對後續研究的建議 ……………………………………………………. 117. 第参章. 第肆章. 第一節 中正河濱公園受試者背景變項分析.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在運動設施滿意度量表之差異分析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休閒效益量表之差異分析. 第四節 運動設施滿意度與休閒效益之典型相關分析與討論. 第伍章. 引用文獻 …………………………………………………………………………. 119. …………………………………………………………………………. 125. 附錄一、 運動設施使用者對河濱公園運動設施滿意度與休閒效益調查問卷. 125. 附錄二、 新店溪、基隆河、淡水河三大流域的沿河兩岸廣大的河濱公園……. 131. 附錄. …………………………………………………. 138. ………………………………………………………………. 139. 附錄三、 中正河濱公園介紹 附錄四、 訪談稿. vii.

(7) 表. 次. 表 2-1. 臺北市 29 處河濱公園 …………………………………………………. 15. 表 2-2. 1997~2013 運動設施滿意度相關研究………………………………. 20. 表 2-3. 休閒效益相關研究……………………………………………………. 26. 表 2-4. 河濱公園運動設施使用滿意與休閒效益的關係研究………………. 31. 表 3-1. 專家效度專家學者組合………………………………………………. 39. 表 3-2. 運動設施滿意度量表分析表…………………………………………. 41. 表 3-3. 運動設施使用滿意度因素分析表……………………………………. 44. 表 3-4. 休閒效益量分析表……………………………………………………. 47. 表 3-5. 休閒效益因素分析表…………………………………………………. 50. 表 3-6. 可靠性統計量表………………………………………………………. 52. 表 4-1. 中正河濱公園人口統計變項描述性統計分析表. …………………. 59. 表4-2. 中正河濱運動公園的時段分析表(複選) ……………………………. 62. 表4-3. 中正河濱公園進行休閒活動的原因分析表(複選) …………………. 62. 表4-4. 中正河濱公園進行運動的種類分析表(複選) ………………………. 62. 表4-5. 中正河濱公園進行使用運動的設施分析表(複選) …………………. 62. 表4-6. 運動設施使用滿意度各構面分析表…………………………………. 66. 表4-7. 性別在運動設施滿意度之獨立樣本t 考驗分析表…………………. 67. 表4-8. 年齡在運動設施滿意度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68. 表4-9. 教育程度在運動設施滿意度量表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70. 表4-10. 職業在運動設施滿意度量表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72. 表4-11. 收入在運動設施滿意度量表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74. 表4-12. 車程在運動設施滿意度量表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76. 表4-13. 同伴在休運動設施滿意度量表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78. viii.

(8) 表4-14. 頻率在運動設施滿意度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79. 表4- 15. 交通工具之運動設施滿意度量表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82. 表4-16. 運動休閒效益分析表…………………………………………………. 94. 表4-17. 性別在休閒效益之獨立樣本t 考驗摘要……………………………. 94. 表4-18. 年齡在中正河濱公園休閒效益量表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95. 表4-19. 教育程度在滿中正河濱公園休閒效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96. 表4-20. 職業在中正河濱公園運動設施滿意度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97. 表4-21. 收入在中正河濱公園休閒效益量表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98. 表4-22. 車程在中正河濱公園休閒效益量表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99. 表4-23. 同伴在中正河濱公園休閒效益量表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100. 表4-24. 頻率在中正河濱公園休閒效益量表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101. 表4-25. 交通工具在中正河濱公園休閒效益量表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102. 表4-26. 運動設施使用滿意度與休閒效益典型相關特徵值與相關係數表…. 106. 表 4-27. 運動設施使用滿意度與休閒效益典型相關顯著性考驗摘要表. 107. 表4-28. 運動設施滿意度與休閒效益的典型相關分析表……………………. 107. ix.

(9) 圖 次. 圖 2-1. 中正河濱公園 ……………………………………………………. 16. 圖 3-1. 研究架構圖 ………………………………………………………. 35. 圖 3-2. 研究流程圖 ………………………………………………………. 36. 圖 4-1. 運動設施滿意度與休閒效益之典型相關分析路徑(一)…………. 106. 圖 4-2. 運動設施滿意度與休閒效益之典型相關分析路徑(二)…………. 107. x.

(10) 第壹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北市中正河濱公園的運動設施使用者滿意度及休閒效益之 探討」 ,共分六節,第一節在探討研究背景,第二節闡述研究目的,第三節說明研究 問題,第四節界定研究範圍與限制,第五節為研究重要性及第六節則為名詞釋義。. 第一節. 研究背景. 臺北市得天獨厚擁有新店溪、基隆河、淡水河三大流域的沿河兩岸廣大的河濱 綠地,經過多年的河川整治及美化的工程,興建了目前的二十九座河濱公園,而河 濱公園可以提供優美的綠地景觀及廣大的戶外運動空間,成為一般民眾在平日或假 日休閒活動與運動的好去處,尤其是河濱公園分佈在臺北都會中心的邊緣,有地利 之便對現代忙碌的臺北市民運動參與就顯得非常重要。過去臺北市居民在都會地區 從事戶外的遊憩及運動,由於設施興建用地取得的困難,致使運動場地較為缺乏。 臺北市是全臺首善之區,但目前並無一座設備及功能完整的運動公園,而運動公園 是以綠地或樹木為公園建設之主題,包括運動休閒設施及遊憩設施,並且兼具了一 般公園的直接功能與效益,而所謂的公園綠地即是「都市之肺」 ,能提供新鮮的空氣 及優美景觀的綠色環境,其休閒運動等設施更可為民眾日常生活中的使用。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體委會〕 (2012) 在「運動城市調查」指出臺灣的運動參 與人口逐年上升,全國規律運動人口也有顯著成長,根據歷年調查指出,規律運動 人口的比例,從 2007 年的 20.2%,到 2008 年明顯上升至 24.2%,2009 年再增加 到 24.4%,2010 年達 26.1%,2011 年更提升到 27.8%,顯示推行全民運動的成效 相當卓著,可見運動休閒已成為國民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部份。 體委會 (2009) 提出「改善國民運動環境與打造運動島計畫」, 本計畫包括硬 體 (改善國民運動環境) 與軟體 (打造運動島) 兩方面。硬體建設由兩方面著手, 一為在人口較集中之都會區,興設「國民運動中心」 ,另一為在全國各地進行「改善 1.

(11) 國民運動設施」 ;本項運動設施之建設規劃,除考量民眾運動需求外,亦將參酌地方 特色及現況等進行整體評估,並鼓勵民間積極參與運動設施建設與營運。軟體部分, 透過推動「打造運動島計畫」 ,以促進「潛在性運動人口」成為「自發性運動人口」, 讓「個別型運動人口」成為「團體型運動人口」 ,為不同特質民眾,提供多元化、生 活化、專屬化的運動指導與服務,以營造優質全民運動環境。 根據臺北市政府主計處 (2012) 的研究在「臺北市市民每人享有公園與綠地面 積」每人享有公園與綠地面積為 5.11 平方公尺,其中包含河濱公園的七百多公頃的 綠地,由上述資料發現,目前臺北市市民享有的公園與綠地面積,在河濱公園的部 份,其廣大綠地及設施是可以更進一步的利用。 由上述可知,為了達到營造全民運動環境的目的,政府應廣建休閒運動設施以 滿足民眾多元的需求。鄭志富 (2010) 認為全民運動的意義為達到人人運動、處處 運動、及時運動之目標,促進國民規律運動,增進健康。因此,透過中央及地方政 府之政策推廣,利用社區及學校執行,進而全面發展。自從民國九十年全面實施週 休二日之後,人民逐漸重視戶外的休閒與運動,因此可以利用河濱公園的休閒運動 設施,以滿足民眾的需要。只是充滿陽光、空氣、綠野的河濱公園,雖有廣大的利 用空間,但在設施上如何完善的規劃與管理,以提高國民的休閒效益及使用滿意度 應該更為重要才對。 臺北近郊的河濱公園佔地大都十分廣大,可以提供臺北居民一個運動及休閒的 生活的綠地。而且臺北市自西元 2002 年開始,推動串連全市河濱公園自行車道,完 成環繞臺北市河濱公園,包括淡水河、基隆河、景美溪及新店溪等四大系統,南起 景美、東自內湖,沿著河岸二側向下游延伸至關渡濕地,形成總長約 111 公里之河 濱自行車道網絡,目前除了擁有一百多公里的自行車道是使用率高之外,在各河濱 公園興建棒球、籃球、網球、足球、羽球、甚至於橄欖球及搥球場等運動設施,未 來河濱公園可以提供給臺北市民更多樣化的運動休閒空間。 2.

(12)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瞭解臺北市中正河濱公園運動設施使用者滿意度及休閒效 益之現況。研究旨在探討不同背景變項之使用者在河濱公園運動設施滿意度上之差 異情形及對運動設施有何不同之需求,並且探討不同背景變項之使用者在河濱公園 休閒效益之差異,期能瞭解河濱公園運動設施使用者對運動設施的滿意度與休閒效 益之間的關係,做為日後臺北市民運動休閒設施規劃之參考。. 第三節. 研究問題. 依據研究之目的,本研究希望探討的問題如下: 一、臺北市中正河濱公園不同背景之運動設施使用者使用現況為何? 二、臺北市中正河濱公園不同背景運動設施使用者之滿意度為何?對於設施有何不 同需求? 三、臺北市中正河濱公園不同背景運動設施使用者之休閒效益為何? 四、臺北市中正河濱公園運動設施使用者其滿意度與休閒效益之間的關係為何?. 第四節. 研究範圍及限制. 一、研究範圍 本研究是針對在臺北市中正河濱公園內,現場從事運動設施的使用者為研究的 對象,第一階段於 2013 年 5 月 1 日至 20 日實施正式的問卷調查,透過問卷調查探 討「中正河濱公園運動設施使用者的滿意度及休閒效益」 ,第二階段對於運動設施的 使用者及管理單位主管進行半結構式訪談,以瞭解臺北市中正河濱公園之現況與問 題,是為本研究之範圍。. 3.

(13) 二、研究限制 (一) 臺北市沿著新店溪、基隆河、淡水河三大流域的兩岸廣大的綠地,總共設有 29 處河濱公園。其中的 9~10 處建設有較具規模的運動設施,所以我們只以 較具代表性的中正河濱運動公園為研究對象,研究結果無法推論至其他河 濱公園。 (二) 由於中正河濱運動公園的管理包括體育局、動保處、公園處、水利處河川 管理科、 工務局等,並無統一專責的管理單位。因此,在河濱運動公園 的規劃及管理的研究及訪談上,也多受到限制,無法做全面性的探討。 (三) 受訪者須限制在中正河濱公園完成活動以及對該環境或設施有所體驗 者,對於非使用者無法類推。 (四) 在訪談過程中,僅能假設受訪者均依事實回 答。. 第五節. 研究重要性. 目前由於臺北市十二座市民運動中心的陸續完成及使用,運動逐漸成為台北市 民生活中重要的的一部份,對於運動休閒的需求也提升了,但是對於都市居民而言, 戶外型的運動及休閒仍然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一般 民眾從事運動的地點主要以「學校 運動場館」及「運動公園」為主,而「增加休閒運動設施」才能提高民眾參與的興趣。. 因此,河濱公園休閒使用情形確有其研究之必要性,也由於臺北市民日常生活 的休閒運動空間可以充分利用河濱公園的綠地,加上週休二日及國人養身、運動風 氣之流行,規律運動人口日增,加上台北市運動人口在市民運動中心廣設之後,也 呈現增加之趨勢。因此,本研究旨在瞭解不同背景的中正河濱公園運動設施使用者 之需求現況,可提供做為未來政府在河濱公園規劃的參考。 由於多數河濱公園的運動設施並不相同,中正河濱公園及休閒遊憩者做為研究, 在眾多的河濱公園當中其基本運動設施如網球場、籃球場、溜冰場、自行車道及園 4.

(14) 路、綠地、座椅、活動廁所都較為完備,中正河濱公園多了廣場、壘球場,如此可 以深入了解不同背景變項的市民在河濱公園的運動設施滿意度及休閒效益的現況, 以及運動設施滿意度及休閒效益之間的相關性。. 第六節 名詞釋義 一、運動設施使用者 (sports facility’s user) 本研究之運動設施使用者,是指在河濱公園內,從事運動或休閒的時候,對於 園區內運動設施的使用之個人或群體。 二、運動公園 (sports park) 韓鴻恩 (2001) 認為運動公園為一種公有、動態、康樂性之都市遊憩設施,以 綠地和樹林為建設之主體,並提供運動設施。 本研究以運動公園是指以運動設施為主體,配合栽種花木植物,加上景觀設計 及其他相關設施稱之。本研究以臺北市中正河濱公園內的運動設施使用者為研究對 象,由於河濱公園在設施上的建置,因汛期及大雨河水高漲以致多有限制,但由於 具有廣大的綠地及足夠的空間,並且已設置多種運動設施,故以運動公園參考之。 三、河濱公園 (riverside park) 河濱公園為具生態、保育、教育、運動及休閒等多元化之公園。定位為河濱公 園的綠地,其用地為配合河川整治工程,將面積廣大的河濱高灘地整平,並加以綠 化所得。公園所佔土地在汛期間仍然屬於河川行水區,但在非防汛期間,則可提供 市民使用 。 本研究係指大臺北地區新店溪、基隆河及淡水河三大河川及其支流,在沖刷之 後經過整治、綠化工程形成河邊綠地的河濱公園。 四、運動設施 (sports facility) 林秉毅 (2012) 運動設施泛指提供民眾從事各項運動行為的活動場所。田文政、 5.

(15) 陳國華 (2011) 指出運動設施為從事運動行為時所接觸的一切硬體設施,包括活動場所 及其中所有機具、設備等等,大致可歸納成競技運動、學校體育及休閒運動三大類別。. 本研究以河濱公園的運動設施廣義應該包含如河濱景觀設施、交通設施、安全 設施、環境清潔設施與運動的設施等五項,尤其需要較大面積的室外的運動設施, 如棒壘球場、足球場、橄欖球場、手球場、極限運動場地等。 伍、設施使用滿意度 (users’ facility satisfaction) 設施使用滿意度定義為使用者對設施本身之需求與實際獲得的差異而產生的心 理反應。本研究認為運動設施使用的滿意度,是指在中正河濱公園內的運動設施使 用者,在運動或休閒的體驗之後,其感覺的好壞及滿意的程度。 六、休閒效益. (benefits of leisure). 休閒效益指個人在自由時間及狀態之下,在參與休閒活動過程中及體驗之後, 可以改善個體的身心狀態,並且增進人際關係的主觀感受。 王敏華 (2005) 針對臺北市富陽自然公園使用者進行休閒效益研究,認為休閒 效益應該包括心理效益、生理效益、社交效益以及自我實現效益等四個構面。 本研究休閒效益指在參與河濱運動公園各種的運動休閒當中,由於其需求與渴 望,而能夠到心理、生理、社交的滿足及效益而言。亦即個人在參與或體驗各種休 閒活動的過程當中,生理的身體健康、心理的精神愉悅與社會人際關係所獲得的改 善或助益,稱之休閒利益或休閒效益。. 6.

(16) 第貳章 文獻探討 本章主要的目的是探討與本研究公園與市民運動休閒有關的文獻和相關法規。 全章共分五節;第一節公園的類型及功能;第二節河濱公園的運動設施使用的滿意 度;第三節河濱公園運動設施使用的休閒效益 ;第四節河濱公園運動設施使用的滿 意度與休閒效益的關係;第五節本章總結。. 第一節. 公園的類型及功能. 公園 (park) 就是提供民眾休閒、遊玩、社交共同活動的場所。它的發展已經有 很悠久的歷史了,到了近代公園更成為都市發展的重要指標。本節主要介紹一、近 代公園的由來;二、臺灣公園的起源;三、現代公園的類型;四、公園的功能;五、 運動公園;六、河濱公園。 一、 近代公園的由來 (一) 17 世紀-19 世紀的公園發展 17 世紀之後英國自然的造園思想逐漸想起, 17 世紀中葉,美國波士頓 (Boston) 設立波士頓公園,被認為是現代都市公園發展的前身。18 世紀中葉,英國出現了風 景式造園,回到了田園詩與風景畫的精神,影響了歐洲其他國家,造園的自然式風 格思想逐漸興起。19 世紀,現代都市公園的興起,英國因為工業化的關係,產生髒 亂、犯罪、貧窮、都市衰頹等現象。心理上的反擊使英國進入浪漫主義的時代,群 眾以充滿幻想的詩歌來逃避現實的環境,而富裕的家庭則遷至郊區,請設計師規劃 莊園 (胡文青,2007) 。 由於英國經驗郊區型式的公園,一般城市內的民眾並無法享受其好處,美國最 早致力於公園及遊憩運動者─奧姆斯特德 (Frederick Law Olmsted,1822-1903) 在規 劃紐約市中央公園時,認為都市中心的地區應該設置鄉村景觀,保留一些農村的景 緻與環境,使人們能在很短的時間抵達,不僅暫時脫離都市的噪音、污濁空氣,更 7.

(17) 讓人們的眼、耳、鼻,接觸清新、自然的風景提供動態活動的場地,奧姆斯特德就 認為公園不應該只是提供給權貴者享受,而是給所有的民眾使用 (胡文青,2007) 。 (二) 20 世紀後近代公園的發展 現代公園的發展在西元 1850 年~1900 年的階段,以遊樂場 (The pleasure ground) 的概念興建,大規模開發位於都市邊緣。到了西元 1900 年之後,改良式公 園 (reform park) 出現,公園的發展以步行者為服務對象,面積變小的 reform park, 融合了遊戲場。而西元 1930 年~1965 年的運動公園 (sports park) ,其發展以休閒活 動設施 (recreation facility) 為主要的設計,體育場與公園結合變成了運動公園。西 元 1960 年代中期以後到現在,公園的發展則認為開放空間 (openspace system) 為有 休閒遊憩重要的價值 (李晶,2012) 。 二、臺灣公園的起源 (一) 清朝及日本統治時期 清朝時期的臺灣,並無所謂公園設施,均屬私人園邸性質,以自娛為主要目的。 臺灣近代公園的發展在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為適應臺灣炎熱氣候,改善都市人口與 衛生條件等等的的問題,乃陸續於臺灣各地規劃都市公園。1896 年 9 月臺灣第一座 現代公園-園山公園誕生,並且陸續徵收土地,興建道路橋樑等設施,1897 年正式 對外開放 (胡文青,2007) 。 (二) 光復之後至今 光復之後,由於當時軍事的對抗是最重要的考量,公園的發展不受重視,所以 六零年代之前的時期,公園開發是都市發展的「空窗期」 。六零年代至八零年代,由 於經濟發展,所得提高,民眾的休閒需求增加,公園綠地的開發逐漸受到注意。但 由於臺灣快速的工業化、都市化及以經濟為發展的前提下,公園綠地的建設再度被 限制,國有土地的規劃以工業商業的發展需要為主,而公園綠地只剩下畸零地,公 園在此時期零散而無完整的規劃。而八零年代以後至今,可說是公園綠地發展較為 正常的時期,市民要求政府大量開放建置公園的空間,而且由於自然、生態、環保 8.

(18) 的日漸受到重視,未來公園發展已成為都市文明的主流 (水心蓓,2006) 。 三、現代公園的類型 由於八零年代以後,多元化的省思與發展,加上市民對生活環境的需求,臺灣 都市公園才逐漸走向專業的規劃與設計 (胡文青,2007) ,才有現代公園的雛型。 內政部營建署 (1991) 對公園之定義如下:公園乃供人民遊憩之用,調劑日常 生活之例行活動以消除身心疲勞,而且公園為公眾所有,為公眾所享用,是一塊具 有鄉村氣息,無高聳之建物,需要花草、樹木、休閒或遊憩之設備或特殊之自然景 觀。 臺北市政府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公園處〕 (2004) 針對公園型態分為自然公 園、綜合公園、鄰里公園、河濱公園及主題公園等五大類 (一) 自然公園 此類型公園之基地環境具有完整之自然資源,其設計係以保存自然資源為優先, 僅設置步道、座椅、解說牌等基本設施,不僅能提供都市市民就近享受富生態性之 遊憩體驗,亦可發揮保存動、植物資源之功能。 (二) 綜合公園 此類型的公園區位適中、交通便利、面積較廣,其服務對象為全市市民,故提 供最多元化的設施,如活動中心、球場、游泳池等,俾滿足遊客多樣性的遊憩需求。 另為都市防災避難所需,綜合公園尚規劃避難草皮、緊急供水系統,並儲備救急物 資,以供不時之需。 (三) 鄰里公園 此類型公園面積較小 (1 公頃以下) ,位於社區鄰里巷弄中,主要設計目標為 滿足當地居民需求,以發揮促進市民互動並凝聚社區意識之功能。 (四) 河濱公園 配合本市河川整治工程,將面積廣大的河濱高灘地適度整理並簡易綠美化,設 置各種球場、溜冰場、自行車道等設施;河濱公園於汛期仍屬河川行水區,但於非 9.

(19) 防汛期則可提供市民廣大開放空間從事運動、休憩等活動。 (五) 主題公園 為強化各個公園之獨特風貌,利用基地特有資源或以設計手法賦予公園主題, 如北投溫泉親水公園係以溫泉為主軸;原住民文化公園則以自然的風貌及粗獷的原 住民雕塑圖騰,表現原住民特有的文化氣息。 行政院公共工程會對運動設施使用率之評估與分類應依運動場館之特性進行調 整,以有效衡量運動場館之營運現況。在運動場館上,應依照下列之分類: (一) 體育館,分大型體育館 (arena) 及一般體育館 (gymnasium) 。 (二) 專項運動場館,如田徑場、棒壘球場、自由車場、極限運動場、柔道館等。 (三) 游泳池。 (四) 運動公園。 (五) 山野運動設施,如自行車道、慢跑道、划船水域等。 現代公園強調多元的功能,而由於都市化及運動場地佔地空間大,因此結合公 園綠地及運動設施的運動公園誕生了,但如何可以兼具公園及運動場的特色,正是 現代化公園的重要課題。 四、公園的功能 公園不僅有植物、花卉、園景更結合各種不同的設施及活動,成為都市居民最 喜愛休閒活動的場所,而且花木扶疏林蔭的景觀更是都市之肺吸引人的地方。 「公園」是政府為促進都市美觀、國民健康、避難及防災等功能而規劃開闢之 綠地,範疇包括非都市與都市地區 (施姵如,2006)。 內政部營建署 (1996) 公園綠地是指穩定保持著植物生長的地或水域,其廣義 定義是指可提供生態、景觀、防災、遊憩等功能之開放空間。 一般而言,公園是具有視覺上美化都市景觀之功能,而且提供都市居民戶外遊 憩運動的空間及各種觀賞活動,公園是都市之肺可以調節汙染的環境,增加都市居 民人際的互動關係,對於動植物也有生態保育的功能,擁有各種災害防治的空間及 10.

(20) 機能,並且可以提供文化上美學的教育,對於都市的未來有再擴張發展,具有多元 功能的空間。. 水心蓓 (2006) 認為在休閒意識逐漸萌生的1990 年代之後,廣見主張開 放學校運動設施及運動空間提供社區居民使用,公園公共空間則多由造園學 者出示主張,1990 年代中內政部營建署匯聚學者意見,提出公園公共空間多 元利用 (例如防災、保育、社區營造、景觀文化)。 由此可知「公園」是現代國人日常生活中從事戶外休閒活動的重要場所,「公 園」提供環保、防洪、生態、休閒、運動、景觀的多元化功能,都市居民從早上到 晚間的工作與生活,公園成為提供市民一種充滿新鮮空氣、綠意及陽光的活動空間。 五、運動公園 這幾年政府為了落實「人人運動、處處運動、時時運動」政策所推動之重要施 政項目。行政院體育委員會成立後延續運動公園興建之政策,並依據社會發展及國 民運動休閒習慣之改變,將運動公園之設置納入提供青少年使用之極限運動場地及 全民健身與休閒運動使用之自行車道,讓運動公園之內涵日益多元 (王慶堂、蔡貴 絲,2008) 。 近年來民眾從事運動的地點大主要以「學校運動場館」及「運動公園」為主,同 時研究也發現民眾認為政府首先應該「增加休閒運動設施」才能提高其參與的興趣 (體 委會,2004) 。. (一) 運動公園的定義 對於運動公園的研究,李敏玲 (1996) 認為運動公園指提供一般民眾平日或假 日之運動及休閒活動使用為目的,且以綠地或樹木為公園建設之主體,包括運動、 休閒及遊憩等設施,而且運動公園應該是以參加體育活動為主,觀賞休閒活動為輔。 另外郭滿洲 (2003) 研究運動公園以運動休閒及遊憩等設施為主,包含遊憩設施及 運動與休閒設備,而且兼具一般公園及運動場之屬性。讓民眾可於賽會期間觀賞比 賽時,做為觀賞比賽前、後從事活動之場所,以及可以在假日從事觀賞及參與性之 11.

(21) 休閒活動或運動之場所。而方美玉 (2006) 指出運動公園是包含遊憩設施、運動場 地與休閒設備,同時也兼具一般公園與休閒運動場地兩者屬性的場所。王慶堂 (2008) 認為「運動公園」提供大面積之休閒運動空間,是屬於公園型態或環境設置運動設 施之空間,如花蓮德興運動公園、宜蘭縣羅東運動公園、苗栗縣竹南運動公園、屏 東縣麟洛運動公園等。 本研究之運動公園定義為同時包含各種硬體的運動設施、造園景觀以及附屬的 清潔、安全、交通等設施,主要功能在於提供民眾運動、休閒及遊憩等多元活動之 公立公園。 (二) 運動公園的分類 張淑智 (1986) 將運動公園分為以下三個類別: 1.都市運動公園:設置於市區或近郊,是提供一般市民平日或週末之運動與休 閒使用為主,亦可做為簡易比賽之場地,依其服務範圍,可分為全市性、社區性及 鄰里性運動公園,而鄰里性運動公園一般不以運動公園稱之。 2.綜合運動公園:設置在區域中心都市或其市郊,提供區域中心都市及鄰近市鎮之 居民、運動員或愛好運動者運動、休閒活動、參觀各項比賽與特定練習之用途。其 設施較完備,服務範圍最廣泛,可舉辦國際性、全國性、區域性或縣市之運動大會。 3.特殊運動公園:以某類特殊戶外運動設施為設置主體,稱為特殊運動公園, 多利用自然環境,呈現自然之景象。 韓鴻恩 (2001) 在運動公園用後評估之研究中,依服務範圍為考量,分為以下 三類: 1.地方服務型:傾向於以結合鄰里單元為服務主體之運動公園,在服務範圍上 屬最小層級,其面積限制在3 公頃以下,設施項目以一般簡易運動設施為主。 2.地方區域型:服務對象擴及以縣為單位,並結合各鄉鎮市之服務機能為主體, 在面積的限制上一般可介於3 至10 公頃的範圍,設施內容強調運動競技、表演展示 並重之多功能運動園區,以目前各地運動公園的建設情形為例,多數的縣市立體育 12.

(22) 場均有結合運動公園之設置而成為地方區域型設施,設施為一體之多功能運動園 區。 3.都會區域型:服務之對象跨越縣市層級而以全國為服務對象,在面積的限制 上均超過10 公頃,其設置之相關設施亦較多樣化,通常以主題形式呈現。 本研究以運動公園屬於郊外運動公園,設置以運動設施為主體,並以戶外活動 之運動設施為主要內容,同時配合公園景觀設計,休閒設施之綠化與美化,使其達 到運動與休閒兼具的功能。 六、河濱公園 臺北市政府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公園處〕 (2004) 針對公園型態分為自然公 園、綜合公園、河濱公園、鄰里公園及主題公園等五大類。 「河濱公園」一辭,以及臺北市河濱公園、行道樹等認養制度,是肇始於臺北 市黃大洲前市長時期。在黃前市長規劃整治臺北市各主要河川之同時,文山區 (景 美溪沿岸) 居民亦殷殷期盼,冀望從臺北市動物園段,至老泉里一帶,沿木柵景美 溪兩岸河川高灘地,能闢建為河濱公園,提供社區民眾一個完善的休憩與運動場所 (王清欉,2010) 。 臺北市的新店溪、基隆河、淡水河三大流域的沿河兩岸廣大的河濱綠地,這些 是經過多年的河川沖刷形成臺地,經過綠化與整治的工程,而興建了河濱公園。而 河濱公園可以提供優美的綠地景觀及廣大的戶外運動空間,讓市民有親水、運動休 閒遊憩的地方。 最早的道南左岸河濱公園於 1990 年開始闢建,在 1991 年完成。而其範圍起自 臺北市立動物園前景美溪高灘地,一路向南延伸,穿越萬壽橋、道南橋,直到指南 溪(醉夢溪)與景美溪匯流處 (王清欉,2010) 。 河濱 (riverside park) 公園,由本研究特別加上運動公園的一個分類。因為河濱 公園可以提供廣大休閒運動空間,如再設置功能完善的運動設施,則河濱運動公園 就因此誕生了。雖然河濱公園受到汛期及颱風大雨影響,使用的時間因此縮短一些, 13.

(23) 但也由於廣大綠地、沿河風景美麗、如果加上良好的運動設施,則到河濱 (riverside park) 運動公園未來將能成為一種發展及風潮。. 14.

(24) 表 2-1 大臺北地區 29 處河濱公園 項次. 名稱. 河流. 行政區. 1.. 道南河濱公園. 景美溪河系. 文山區. 2.. 木柵河濱公園. 景美溪河系. 文山區. 3.. 景美河濱公園. 景美溪河系. 文山區. 4.. 福和河濱公園. 新店溪河系. 文山區. 5.. 古亭河濱公園. 新店溪河系. 中正區. 6.. 中正河濱公園. 新店溪河系. 萬華區. 7.. 馬場町紀念公園 新店溪河系. 萬華區. 8.. 華中河濱公園. 新店溪河系. 萬華區. 9.. 雙園河濱公園. 新店溪河系. 萬華區. 10.. 龍山河濱公園. 淡水河河系. 萬華區. 11.. 延平河濱公園. 淡水河河系. 大同區. 12.. 福安河濱公園. 淡水河河系. 士林區. 13.. 富州河濱公園. 淡水河河系. 士林區. 14.. 大佳河濱公園. 基隆河河系. 中山區. 15.. 華江雁鴨自然公園(淡水河河系). 萬華區. 16.. 關渡水岸公園. 北投區. 17.. 河雙 21 號河濱公園(雙溪河系). 北投區. 18.. 雙溪河濱公園. 士林區. 19.. 成美右岸河濱公園(基隆河河系). 內湖區. 20.. 成美左岸河濱公園(基隆河河系). 松山區. 淡水河河系. 雙溪河系. (續下頁). 15.

(25) 表 2-1 大臺北地區 29 處河濱公園 (續) 項次. 名稱. 河流. 行政區. 21.. 百齡右岸河濱公園(基隆河河系). 士林區. 22.. 百齡左岸河濱公園(基隆河河系). 士林區. 23.. 迎風河濱公園. 中山區. 24.. 南湖右岸河濱公園(基隆河河系). 內湖區. 25.. 南湖左岸河濱公園(基隆河河系). 南港區. 26.. 美堤河濱公園. 基隆河河系. 中山區. 27.. 彩虹河濱公園. 基隆河河系. 內湖區. 28.. 圓山河濱公園. 基隆河河系. 中山區. 29.. 觀山河濱公園. 基隆河河系. 松山區. 基隆河河系. 資料來源:臺北市水利處 (2013) 。 戀戀河濱趴趴走 。取自臺北市水利處網址 http://www.riversidepark.taipei.gov.tw/np.asp?ctNode=56358&mp=106035. 圖 2-1. 中正河濱公園. 16.

(26) 七、小結: 雖然在 2004 年臺北市政府公園處針對公園型態,將「河濱公園」列入五大類公 園之一,而河濱公園廣大河川綠地與占地較大的運動場地如自行車道、棒壘球場、 足球場、橄欖球場…等,又成為現在河濱公園的特色,未來如能結合景觀設計與運 動設施,必能在缺乏大型休閒運動空間的台北市,成為市民追求運動休閒的一處好 場所。 體委會 (2005) 已將「建構優質運動環境、滿足民眾運動需求」列為中程 (2005 至2008年) 施政計畫之一,其政策目標包括:為配合國民休閒需求,提供國人優質 之運動休閒環境,如興建多功能遊憩綠地運動公園、運動公園、自行車道等設施。 以上有關公園及運動公園的文獻提示,運動公園之設置政策始自 1989 年教育 部推動之「國家體育建設中程計畫」,計畫推動主要以輔助非都會區面積 5 公頃以 上、都會區面積 3 公頃以上之運動公園設置,而中正河濱公園占地在 10 公頃以上, 更足以提供民眾公園型態之休閒運動環境。 今日的公園已從單純的綠地或樹木為公園建設之主體,推展到多元化的功能, 尤其是加上運動設施為重點的運動公園,而河濱公園的廣大綠地及位於都市近郊, 主要是可以提供都市居民更多的運動空間,以促進其休閒遊憩及健康的目的。 而現代化的公園是朝向多元化、多功能的專業的規劃與設計,希望中正河濱公 園可以提供居民在生活當中休閒及運動的空間,中正河濱公園未來更應該朝向注重 生態、文化、環保、防汛以及運動休閒等多元化、多功能的現代化公園發展。. 第二節 運動設施使用者滿意度的相關研究 由於臺北市的29處河濱公園占地面積大,綠地多,又接近市區,對於寸土寸金 的臺北市而言,河濱公園「增加休閒運動設施」是最佳的選擇場所。近年來民眾從 事運動的地點大主要以「學校運動場館」及「運動公園」為主,同時研究也發現民 17.

(27) 眾認為政府首先應該「增加休閒運動設施」才能提高其參與的興趣 (體委會,2004) , 以及對民眾的設施使用的滿意度。 本節將探討滿意度的相關理論及研究,分為一、滿意度的定義與相關研究;二、 運動設施滿意度的相關研究;三、滿意度的衡量構面及四、小結。 一、滿意度的定義與相關研究 本研究認為「滿意度」係指一個購買行為或參與一項活動或在體驗休閒的時候, 此購買或活動或體驗能滿足他們預期的需求時,就會產生滿意的感覺。一個滿意的 感覺通常會促使參與者有重複購買或再度參與及體驗的行為,甚至擴大其參與的程 度,如與他人談論使用、推薦、體驗的過程,這就是「滿意度」。 有關「滿意度」的定義,Kotler (1997) 認為消費者的滿意度,就是來自於產品 購買前的預期與期望,與實際購後的認知到產品功能特性或服務的績效表現,二者 比較後所形成愉悅或失望的程度,二者之間的差距,會有正向滿意與負向滿意。吳 守從與方乃玉 (2004) 指出滿意度一直是用來測量人們對產品、工作、生活品質、 社區或戶外遊憩品質等方面的工具,為一項衡量行為非常有用的指標。並且定義運 動公園滿意度為民眾對園區內設施本身的需求與實際使用上的差異,所產生的心理 反應。水心蓓 (2006) 認為滿意度取決於期望和實際體驗之間的一致程度,入園者 內心期待與入園休閒後的感受。滿意度偏向越高越可能繼續或重覆入園休閒,反之 滿意度越低 則減少入園休閒。陳瑞辰 (2008) 研究指出滿意度是顧客對服務的期望 與實際使用後的認知相互比較的一種結果,如果其結果不如期望,顧客會產生不滿 意的感覺;反之,其結果符合或高於期望,顧客將會感覺滿意。陳林鴻 (2009) 以 顧客的主觀認知,乃是顧客消費前的預期心理被實現或超過後的滿意誠度。 本研究認為臺北市中正河濱公園滿意度,為市民對河濱公園區內各種設施包括 交通、景觀、安全、清潔以及運動設施等,使用者在預期的需求與實際使用上的差 異,所產生的心理反應。由此可知,新一代的運動公園因為設施的新穎完善及符合 使用者的需求,未來會逐漸變成為都市發展的重心所在,而其經營管理及整體規劃 18.

(28) 的良善與否對城市的未來發展也具有深遠的影響。 二、運動設施滿意度的相關研究 有關運動設施之發展政策—1999 年體委會召開第一次全國體育會議,擬訂我國 首部「體育白皮書」之內容,以加強體育建設、發展運動文化、強健國民體質、提 升運動競技實力,作為主要方向,呼應行政院體育委員會「雙主軸、四輪帶動」的 施政理念,以普及全民運動風氣,強化國民體質及增強運動競技水準,提高運動競 爭力為施政方針,透過四個行動策略,即運動設施、場館等硬體之建設經營;典章 制度、法規、計畫、活動等軟體之規劃建制;專業人員及志工人才之培育授證;運 動觀念、技法、科學等之宣導研發,一方面追求運動水準的提升,以期在國際運動 競技賽會中贏取獎牌,提升我國在國際體壇的地位;一方面普及全民運動風氣,以 期增強國民體質、體能,提升國人生活品質、生命素質 (體委會,1999) 近年來民眾從事運動的地點大主要以「學校運動場館」及「運動公園」為主,同時 研究也發現民眾認為政府首先應該「增加休閒運動設施」才能提高其參與的興趣 (體委 會,2004) 。. 呂慧中 (2008) 指出運動公園設施除了會依設施本身具有之機能 (如教育類、休 閒性、競賽性、體能性、健身性、遊憩性等功能設施) 做區域的劃分,且還會提供 必要性之公共設施服務 (如停車場、植栽、衛生設備、夜間照明、指示牌、動線規 劃、休息區等) ,以提供多樣性能之設施來滿足民眾各種休閒運動之需求。 邱金松 (1991) 指出體育設施應具有競技、訓練、休閒、測驗、觀賞、教育等 六種功能,且欲使功能得以充分發揮,其應涵蓋:場地設施、經營管理、民眾需求 等三要素,透過此三要素做一通盤考慮,並加以整合、運用方能有所成效。 由此可見未來河濱公園在運動設施上,雖然受到行水區建築諸多限制,但可以 設置的運動設施種類仍然很多,尤其是需要佔地較大的戶外運動設施的規劃如棒壘 球場、足球場,槌球場….等,未來在河濱公園的運動設施的改善及擴充上可以做為 參考,對於提高運動設施使用者對於運動設施的滿意度應該有所助益。 19.

(29) 表 2-2 2002~2013 年運動設施滿意度相關研究 作者(年代) 吳珩潔 (2002) 郭滿洲 (2003). 研究題目. 研究結果. 大臺北地區民眾休 參與者因不同性別、生命歷程、教育程度、 閒設施滿意度與幸 婚姻狀況在休閒設施滿意度上存有差異。 福感之研究 民眾對都會型運動 其研究發現年齡31-44歲(少壯階段)對天母運 公園功能適切性與 動公園之運動功能及教育與服務功能呈現高 滿意度之調查研究 需求與高滿意度。而教育程度越低,對園區 以臺北天母運動公 所提供的運動功能及教育與服務功能,呈現 園為例 高滿意度。. 王敏華 (2004). 自然公園使用者休 不同之人口統計變項及行為屬性,會產生不 閒效益與休閒設施 同休閒效益體驗及休閒設施滿意度,公園使 滿意度之研究. 水心蓓 (2006) 方美玉 (2006). 用者認為參與活動的主因為享受自然環境。. 大安森林公園休閒 研究結果發現:性別、年齡、學歷、職業、 遊憩軟硬體設施的 入園頻率等不同背景休閒遊憩者,對大安森 滿意度 林公園各項軟硬體設施滿意度有顯著差異。 斗六運動公園休閒 民眾對休閒設施的使用滿意度主要為景觀規 設施需求與滿意度 劃、清潔、人際、活動、交通、廁所及安全 之相關研究 性七構面,顯示民眾感覺斗六運動公園內休 閒設施的使用,最不滿意的是清潔相關的設 施,最滿意的是交通相關設施。. 溫延傑、詹建 休閒運動設施滿意 顯示高雄市立體育場中山網球場使用者在進 人 (2008) 度 分 析 之 研 究 - 以 行活動時,對景觀設施與舒適空間之需求程 高雄市立體育場中 度最為重視。 山網球場為例 (續下頁). 20.

(30) 表2-2 2002~2013 年休閒設施滿意度相關研究 (續) 作者(年代). 研究題目. 研究結果. 黃長發與 簡彩完(2009). 主題樂園顧客滿 本研究藉由了解主題樂園遊客的體驗價值、顧客 意度與休閒效益 滿意度及休閒效益感受情形,並延伸出許多遊客 相關之研究 所關心、著重的遊憩需求,有助於經營管理單位 掌控遊客潛在需求,進而開發可滿足遊客需求的 軟、硬體設備與服務,並且達成開拓客源,提升 遊憩資源使用率的目的。. 洪慧敏(2009). 運動公園休閒設 施滿意度之研 究—以高雄都會 公園為例. 呂新捷(2012). 新屋綠色走廊自 提高遊憩者的滿意度,應盡力縮小期望與實際感 行車騎乘者遊憩 受之間的差異程度;此外,改善整體設施與提升. 使用者在清潔、人際、活動、安全等構面均有較 高的滿意度。使用者在使用高雄都會運動公園中 設施後,對環境清潔維護情況以及使用設施的安 全性部份,會投入較高的關注。因此針對高雄都 會運動公園的休閒設施規劃及進行維護之際,對 設施使用時及使用後的清潔維護工作,以及設施 使用時的安全性與安全管理,應該特別注意。. 體驗與滿意度之 服務品質,帶給遊客愉快正向體驗感受亦屬重 研究 要。 胡淑華(2013). 臺北市大安運動 中心運動課程服 務品質、學員滿 意度與忠誠度之 研究. 學員滿意度各構面的滿意程度排序分別是「專業 知識」 、 「課程規劃與資訊」 、 「設備環境」 、及「價 格與促銷」,四個構面差距不太大,各個構面平 均值落在「同意」與「普通」之間,仍趨近同意。. 以上「運動設施滿意度」的諸多研究顯示,不同的運動設施會提供給設施使用 者不同的滿意程度,而且人口背景變項的不同,也會影響對於運動設施的滿意度。 而設施滿意度包含各種不同的構面,如軟硬體設施滿意度,景觀規劃、清潔、人際、 活動、交通、廁所及安全滿意度,景觀設施與舒適空間之需求,清潔、人際、活動、 安全等,設備環境…等,人口背景變項性別、年齡、學歷、職業、收入等,提供本 研究在不同構面的運動設施,會給設施使用者不同的滿意程度,而且人口背景變項 的不同,也會影響對於運動設施的滿意度。 21.

(31) 三、滿意度的衡量構面 本研究整理對於運動設施滿意度的各個構面形成的文獻,郭滿洲 (2003) 認 為民眾對都會型運動公園功能適切性與滿意度之調查-以臺北天母運動公園為例, 「教育與服務功能」最高,其次為「運動功能」、「環境與空間功能」、「便利功 能」。 而水心蓓 (2006) 在公園休閒遊憩者對軟硬體設施使用滿意度研究-以大安森林公 園為例,「休閒需要」最高,其次依序為「公共服務」、「便利性」、「安全性」。 在方美玉 (2006) 在研究中對於民眾對休閒設施的使用滿意度,主要為「景觀規劃」、 「清潔」、「人際」、「活動」、「交通」、「廁所」及「安全性」七構面,顯示 民眾感覺斗六運動公園內休閒設施的使用,最不滿意的是「清潔」相關的設施,最 滿意的是「交通」相關設施。而洪慧敏 (2009) 的研究結果發現:使用者在「清潔」、 「人際」、「活動」、「安全」等構面均有較高的滿意度。因此,在針對高雄都會 運動公園的休閒設施規劃及進行維護之際,對設施使用時及使用後的清潔維護工作, 以及設施使用時的安全性與安全管理,應該特別注意。其他研究如余政達 (2009) 研 究在園內的「景觀設計」上亦可加強,將可提升運動公園的服務品質滿意度。林偉 智 (2010). 服務品質與顧客滿意度呈正向關係,而且.服務品質的反應性、關懷性與. 顧客滿意度的行銷策略、硬體設備對再購意願有預測力。另外王雅民 (2011) 研究 中提出服務品質、運動設施環境、滿意度與忠誠度呈現正相關,而顧客滿意度與硬 體設施、軟體設施、促銷策略有關。 四、小結: 綜合以上文獻,過去研究對於設施滿意度之探討,雖然在各個研究之構面命名 未必完全相同,如方美玉 (2006) 民眾對休閒設施的使用滿意度主要為「景觀規劃」、 「清潔」、「人際」、「活動」、「交通」、「廁所」及「安全性」七構面,但卻 與本研究命名之構面名稱有部分重疊之情形。因此,本研究將依據文獻探討結果, 以選取分五個構面來探討中正河濱公園運動設施使用者的滿意度。分為「安全」、 22.

(32) 「設施」、「景觀」、「交通」與「清潔」等五個構面,做為本研究問卷設計之構 面,並納入中正河濱公園之特性為問卷設計內容,使用設施時是否安全,以及設施 是否完善,景觀設計是否良好,可否帶給設施使用者清潔的環境與空間、便利的交 通等功能。 在中正河濱公園,運動設施的使用者,應該享有「安全」無虞的運動空間,如 運動設施設置地點的安全性、公園設計的安全性、植被區夜間安全、夜間使用運動 與休憩設施之人身安全、運動設施之安全性、運動設施的夜間照明。由於河濱公園 多數位於郊區沿河地區,園區廣大,所以安全維護是非常的重要。還有維護完整的 運動「設施」,公園在運動設施、照明設備、座椅、涼亭、公廁、護欄設置、飲水 設施的管理規劃與更新維修。由於河濱公園運動設施種類多,公園設施的管理單位 亦多,維修及管理要整體而有效。加上「景觀」設計的優美舒適,公園要求景觀優 美、視覺美觀、植栽綠化、色彩搭配與協調性。河濱公園沿河風景美麗,由於位於 行水區其建設或景觀的設計限制很多,如建物、花草、設施、廁所都受到限制,河 濱公園的景觀需要整體規劃與設計。當然便捷方便的「交通」及位置也很重要,公 園的交通便利、地點位置的可及性、易達性、社區營造功能、服務措施、管制措施 等。河濱公園位於都市之郊,需加強交通的便利性,位置指標清楚,入口處的安全, 都需要再規劃。而「清潔」舒適的空間是基本的條件,公園清潔管理包含整體環境 的衛生與清潔、廁所、垃圾桶設置與規劃及公園設施的清潔與管理。. 第三節 河濱公園運動設施使用者的休閒效益 本節將探討運動的休閒效益相關的研究及理論,分為一、休閒效益的意義;二、 休閒效益的相關研究及理論;三、休閒效益的構面;四、小結 一、休閒效益的意義 休閒 (leisure) 是什麼?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 (Aristotle) 在西元前 23.

(33) (before Christ) 四世紀就認為,休閒是一種思考、一種聊天、一種增進智慧的生活 方式。休閒可以說是自由運用的時間 (discretionary time) ,雖然休閒時間不會完全 自由的,卻是一個可以讓我們選擇運用的時間。休閒也可以說是一種特定的活動, 或是一種體驗,一種行動 (Bammel, G., & Barrus-Bammel, L., 1996) 。 本研究認為休閒活動是在自由的時間下,從事的一種疏解壓力、促進健康、享 受生活的樂趣、豐富生命的體驗,更可以滿足心理的需求,以協助達成人生的目標。 張少熙 (2003) 則提出在自由時間狀態下,從事身心愉快滿足的活動稱之為「休閒 活動」,指出休閒活動已成為人類生活的基本需求,也是衡量各國社會生活的重要 指標。 Neulinger (1981) 認為 (一) 休閒與必須做的活動不同。 (二) 休閒是自由選擇。 (三) 休閒參與動機為內在導向,為體驗活動本身樂趣而參與者,得稱休閒。而 Goodale. (1993) 提到休閒除了可以豐富生活意義,更可增益個人的社會關係、身體和心理健 康;故提供不同類型及形式的休閒活動,將會帶給參與者不同的利益和體驗。 效益 (Benefits) 是什麼?運動帶來的休閒效益 (benefits of leisure) 又是什麼?本 研究認為效益 (Benefits) 是被視為是一種好處,利益,改善,好的回饋。休閒效益 (benefits of leisure) 是一種主觀的認知,是一種實際體驗的結果,而休閒效益是對人 在休閒體驗的過程當中,需求獲得正向的改變,或是一種特殊的生理及心理的滿足。 高俊雄 (1995) 在研究中指出,休閒利益係在自由時間參與休閒活動過程中, 可以幫助參與者個人改善個人身心狀態或滿足個人需求的現象,認為休閒具有均衡 生活體驗、健全生活內涵、提升生命品質三大利益。而 Dustin 與 Goodale. (1997). 探討休閒效益此議題是在 1960 年代以後;不過偏重於生理、心理與社交等休閒效 益的討論。李晶 (2000) 認為休閒經驗是一種重要且特殊的心理狀態。休閒的相反 不是工作而是義務,雖然有些工作相關的事務會讓人誤認產生休閒錯覺,但它其實 不是一種真正休閒經驗,休閒不只是在自由時間內所從事的活動,同時也是心理上 或生活態度上的一種心理狀態。而張治文 (2006) 認為休閒效益為個體在自由時間 從事各項活動,從活動中有所體驗且對個體產生有益的影響,包括 (一) 生理效益: 24.

(34) 包含維護身體健康、增進活動技巧、鍛鍊機能以達到身體的放鬆之效益。 (二) 心 理效益:紓解生活壓力、放鬆心情、發洩情緒、舒暢身心及平衡情緒、建立輕鬆之 心情、富有娛樂性且得到滿足感之效益。 (三) 社交效益:包含增進人際關係的良 好發展、促進和諧關係、結交朋友、分享同伴之想法、得到別人信任及信任別人之 效益。 本研究認為休閒可以增進身體的體適能,是人在參與活動過程及體驗之後,可 以改善身心狀態或滿足社交需求的現象。而休閒效益是透過參與休閒活動過程與活 動後,經由個人主觀感受所產生的結果。因此,人類自古以來即以擁有休閒的生活 為目標,運動就是休閒的一種活動,在河濱公園的從事運動、欣賞美景、享受悠游 自在的生活,就是休閒的表現。. 25.

(35) 二、休閒效益的相關研究及理論 運動休閒是人們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活動之一,在工作之餘或自由的時間從 事運動休閒,希望從活動或體驗當中得到效益。 表 2-3 休閒效益相關研究 作者(年代). 研究題目. 研究結果. 林欣慧 (2002). 探 討 解 說 成 效 對 休 (一) 生理效益:分為維護健康與鍛鍊機 閒 效 益 體 驗 影 響 的 能兩個類別。 (二) 心理效益:包含輕鬆、 研究 休息、娛樂、求新四個類別。 (三) 社交效 益:包括增進人與人的關係、人與環境的關 係的效益。. 王敏華 (2005). 臺 北 市 富 陽 公 園 使 休閒效益以「生理效益」的同意度最高,依 用 者 休 閒 效 益 與 休 次為「心理效益」、「社交效益」,以「自 閒滿意度之研究, 我實現效益」最低。. 簡彩完與. 主題樂園遊客體驗 本研究藉由了解主題樂園遊客的體驗價. 黃長發 (2007). 價值、顧客滿意度及 值、顧客滿意度及休閒效益感受情形,並延 休閒效益 伸出許多遊客所關心、著重的遊憩需求,有 相關之研究 助於經營管理單位掌控遊客潛在需求,進而 開發可滿足遊客需求的軟、硬體設備與服 務,並且達成開拓客源,提升遊憩資源使用 率的目的。. 呂惠富 (2008) 休 閒 運 動 之 參 與 動 將休閒效益區分為「外在愉悅」與「內在 機 與 休 閒 效 益 關 係 成長」二大效益,探討參與動機與休閒效益 之研究 各項構面間之關係,以及人口統計變項在各 構面的差異。研究結果顯示參與休閒運動之 動機與休閒效益具有顯著正向關係。 (續下頁). 26.

(36) 表 2-3 休閒效益相關研究 (續) 作者 (年代). 研究題目. 研究結果. 謝明忠 (2009). 桃 園 市 陽 明 運 動 本研究發現使用頻率越高對於健康的需求 公 園 使 用 者 參 與 及效益感受也相對越高,但從樣本數中也發 動 機 與 休 閒 效 益 現使用頻率為「偶爾」的民眾也不少。 之研究. 戴琇惠 (2010). 水 中 有 氧 運 動 參 本研究發現臺北市水中有氧運動參與者涉 與 者 涉 入 程 度 與 入程度對休閒效益有正面的影響關係。 休閒效益之相關 研究 -以臺北市為例. 陳靜玲、施秀蓉 登 山 健 行 者 休 閒 在休閒效益方面:以提升心肺功能鍛鍊體 與吳亮慶 (2012) 參 與 與 休 閒 效 益 能、維持體能保持健康及促進新陳代謝認同 之研究. 度較高;就層面認同度依次為生理、心理及 社交效益;登山健行者整體休閒效益認同度 達中上。. 綜合以上研究,「休閒效益」應包含「生理效益」、「心理效益」及「社交效 益」。本研究認為人類在運動及休閒的生活過程中,是可以獲得多重效益的。所以 在河濱公園的運動設施使用者在從事運動休閒時,「生理效益」可以加強體能保持 身體健康,而「心理效益」運動休閒時心情愉悅精神自然很好,「社交效益」運動 休閒時又可以廣交朋友,也拓展了自己的視野及人際關係。. 27.

(37) 三、休閒效益的衡量構面 休閒效益既然是人類在休閒生活過程中,所得到身心的各種好處,本研究綜整 如下: Bammel 與 Burrus-Bammel. (1992) 指出,參與休閒活動中包含有生理、心理、. 社交、放鬆、教育與美學等六種效益。Dustin 與 Goodale. (1997) 探討休閒效益此. 議題是在 1960 年代以後;不過偏重於生理、心理與社交等休閒效益的討論。 Cordes 與 Ibrahim. (1999) 以身體的觀點、情感的觀點、心理的觀點及社會的. 觀點四個構面,來探討休閒效益: (一) 身體的觀點:維持或提升體適能,包含技術能力及健康層面的促進。 (二) 情感的觀點:增加自我滿足感、休閒態度的形成及價值觀確認。 (三) 心理的觀點:滿足自我實現需求、舒暢的心靈感受、豐富學習領域、調劑 精神情節、反映個人價值、領導力、創造力、挑戰性及獨立性的體驗、親人團 聚、遠離壓力、享受自然…等。 (四) 社會的觀點:滿意社會的生活、促進團結和諧、發展友誼及親情、提高社 會地位、提升生活品質。 Bright (2000) 針對休閒效益是建構人類生活方式的全方面觀點中指出,休閒 對於人類生活的效益包括心理效益、生理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以及環境 效益。McAvoy 與 Estes (2001) 歸納參與戶外休閒活動與冒險性活動可以獲得心 理、社會與心智健康方面的效益。這些效益的面向包含強化自我概念、自尊、個 人成長、提昇休閒技能、增加社會適應、增強身體意象與正向行為改變、能夠自 我獨立、改善態度、改變休閒生活型態、改善人際關係、提高冒險意願、有較高 的自我效能以及精神上的效益等。林欣慧 (2002) 則將休閒效益歸納為,生理效益: 包含維護健康與鍛鍊機能。心理效益:包含休閒、輕鬆、娛樂、求新。社交效益: 包含增進人與人的關係、人與環境的關係等。 洪煌佳 (2002) 將休閒效益歸納整理為生理效益、心理效益及社交效益三個面 2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rough literatures relevant to service quality, service value, customer satisfaction and customer loyalty, this research conducts study on the five aspects of the theme

Therefore, this research is for the purpose of understanding the service of privatization nursery, discussing parents’ satisfaction with service quality and finding the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whether the service quality and customer satisfaction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of the services and whether th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status of the emerging fraudulent crime and to conduct a survey research through empirical questionnaires, based o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researcher’s 19 years learning process and understanding of martial arts as a form of Serious Leisure and then to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culture on teachers’ study and teaching potency in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The research tool of

It also has great influence on their leisure lives, or even health.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extent to which leisure constraint and leisure activity demand to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ulticultural literacy and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Taich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