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家族藝術治療對智能障礙學生其青少年手足親子關係之影響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家族藝術治療對智能障礙學生其青少年手足親子關係之影響"

Copied!
16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系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侯禎塘 博士

家族藝術治療對智能障礙學生其

青少年手足親子關係之影響

研究生:許禎元 撰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七月

(2)

謝 辭

是一張張票根所堆疊成的旅程,是一段段相遇所刻畫出的記憶, 是一幕幕身影所存留下的感動,是一次次啜飲所激盪出的成長… 不曾懷疑過生命的禮物,那牽引著我行腳的古老靈魂; 總是念記著老祖母的容顏,那守護著我飛翔的家族信仰。 每一張的票根都是一段記憶; 每一幕的身影都是一次成長。 面對此刻的禮物,回首生命行腳, 心中泛詠著無聲無盡的低語迴音… 三年的研究所進修生涯,過程中有著太多太多人、事、物的際會,輕 易地填滿一千多個日子,留下人生難得的不留白。 感謝三位口試委員對於此篇論文的指導與催生:恩師侯老師從未拒絕 我臨時的 CALL IN,讓我那一頁頁不成氣候的斷簡殘篇,有機會得以新生; 所上韓老師於學習過程中不斷的費心提醒;友校李老師於口試期間的溫暖 鼓勵與學術指導。對於您們的提攜,我滿懷著感恩與謝意。 感謝研究所同班同學支持陪伴:廖冠冠的嘮叨接送、依靜的及時雨簡 訊、子媛的仙度瑞拉童話、瑋嫻同是天涯人的阿 Q 解嘲、菀玲、易辰、乃 鳳、岑潔、小白、怡欣、晶晶、瑞金、雅云、韶砡、小美…珍惜與你們有 緣相逢的同窗情誼。 感謝任教學校同事相挺幫忙:好搭擋好姊妹心怡,感謝妳在課務上的 協助與體諒;好同鄉韻如,感謝妳在研究過程中的友情讚助;室友同事小 瑛,感謝妳在論文難產階段的加油打氣;還有王主任、志賓、蕙如,謝謝 你們這一年的幫忙與鼓勵。 最後要感謝我的家人一路相隨守護:老爸、老媽,感謝您們給予我最 大的放心,讓我有機會一直長大。嘉嘉、寶寶,幸運長大的路上與妳們同 行,嘻!我們家的禎禎終於畢業了! 戊子年仲夏于中教大

(3)

中文摘要

智能障礙孩子的誕生對家庭將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與衝擊,本研究旨 在透過家族藝術治療介入,藉由藝術治療中治療師、個案和創作作品所提 供的三角關係,探討對正常青少年手足其親子關係的影響。本研究採質性 研究為主要研究方法,從成員的創作過程、作品詮釋,和訪談中,瞭解家 庭成員接受藝術治療後,其家庭規則、家庭界限和家庭權力關係的改變歷 程。本研究以一個家庭為研究對象,實施十二次家族藝術治療活動,探究 有智能障礙孩子的家庭,其正常手足親子互動之現象,研究結果發現: 一、家庭議題內涵的變化有以下幾種現象: (一)僵化疏離的家庭互動 (二)無法言說的情緒陰霾 (三)以特殊兒為重心的家庭生活 (四)愛的火車頭力量 二、家族藝術治療對正常青少年手足親子關係之影響為: (一)家庭在創作過程中,看見疏離僵滯的家庭互動模式。 (二)家庭從創作作品中,覺察親子關係的「距離」。 (三)視覺化、具象化的創作形式,提供親子溝通互動的平台。 (四)親職角色在「賦能」(empower)的創作過程中,展現示範、引導 的親職功能。 (五)家庭發現內在資源,展現愛的力量。 關鍵字:家族藝術治療、智能障礙者手足、親子關係

(4)

Abstract

Children with mental retardation are a great attack to family system.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family art therapy upon parent child relationship,which forms between the parent and adolescent sibiling of children with mental retardation. The qualitative study is mainly used in this study. The data was collected and interpreted from art-making process, artworks interpretation and interviews.

Twelve family art therapy interventions were conducted in the study. The researcher makes an attempt to depict the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on family with mental retardation child. The major findings of this study we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The family realizes the estranged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through creating process.

2.The family becomes conscious of close interaction through creations.

3.Creating process provides family a communicative way.

4.Creating is an empowerment process which provides parents to show their ability.

5.The family discovers their inner resource and developing love power.

Key words:family art therapy;sibling with mental retardation;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5)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5 第三節 名詞釋義………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藝術治療之理論與內涵………8 第二節 家族藝術治療之理論基礎與應用………16 第三節 智障者家庭親子手足關係之探討………24 第四節 青少年親子關係之探討………2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設計………33 第二節 前導性研究………34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實施場地………36 第四節 研究工具………39 第五節 資料分析與處理………47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創作作品與作品詮釋………49

(6)

第二節 家族藝術治療介入之探討………98 第三節 家族藝術治療對親子關係之改變歷程………11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124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126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129 英文部分………134 附錄一 錄音、錄影及作品拍照同意書………138 附錄二 藝術治療機關同意書………139 附錄三 訪談大綱………140 附錄四 治療後訪談一覽表………142 附錄五 家庭凝聚力與適應力量表………143 附錄六 家族藝術治療回饋問卷………146 附錄七 家族藝術治療方案………147

(7)

表 次

表 3-1-1 家族藝術治療方案………41 表 4-1-1 第一次活動作品………50 表 4-1-2 第二次活動作品………54 表 4-1-3 第三次活動作品………59 表 4-1-4 第四次活動作品………65 表 4-1-5 第五次活動作品………69 表 4-1-6 第六次活動作品………73 表 4-1-7 第七次活動作品………76 表 4-1-8 第八次活動作品………80 表 4-1-9 第九次活動作品………84 表 4-1-10 第十次活動作品………88 表 4-1-11 第十一次活動作品………91 表 4-1-12 第十二次活動作品………94 表 4-2-1 親子關係變化過程………109 表 4-2-2 研究檢核函結果………113

(8)

圖 次

圖二-一-一 藝術治療中的治療關係………13 圖三-一-一 研究流程圖………34 圖三-二-一 前導性研究家庭圖………36 圖三-三-一 正式研究家庭圖………38 圖四-二-一 父親的治療回饋問卷結果曲線圖………112 圖四-二-二 母親的治療回饋問卷結果曲線圖………112 圖四-二-三 青少年的治療回饋問卷結果曲線圖………113 圖四-二-四 家庭適應力與凝聚力量表前後測差異情形………113

(9)

第一章 緒論

本章旨在闡述本研究的研究動機、目的與待答問題,並對本研究中的 重要名詞作明確清楚的定義。全章共分三節:第一節為研究動機;第二節 為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第三節為名詞釋義。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細數我與特殊教育的接觸,從努力啃食各種障礙類別的定義成因、鑑 定評量與教材教法的學院訓練,到投入特教領域的教學現場,至今已近十 個年頭。大學及實習階段見樹不見林的迷思,常讓我固守在各種教學法之 間打轉;新手教師階段帶好每個孩子的熱情,更使我執著於看見孩子的「改 變」。省思這一路走來的自己,這股執著帶好每個孩子的熱情依舊未減, 只是常常在看到孩子「改變」或「進步」是如此微小,甚且往往因發展階 段或外在環境因素產生的其他問題而被模糊或掩蓋時,一種身為特教老師 的無力感於焉而生。 身心障礙學生因生理與心理發展受限,使得老師或專業人員在思考介 入策略,處理其問題行為時,常常不太容易在孩子身上找到可以著力的資 源,尤其當孩子的障礙程度是重度或極重度時,挑戰就更大了。面對這些 教學上的困頓,於不斷嘗試解惑的過程裡,觸發我另一個思索:當面對一 個在生理、心理甚至生態環境與我迥異的生命,所謂的「真正需要」 (needs),難道僅止於達到個別化教育計畫(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Program, IEP)的長短程目標而已嗎?殊殊兒童身心障礙的問題往往具有 持續性與多面性(何華國,2004),若從人生全程發展觀點思考,我過去 所關注的「教學」之於「改變」與「學習」之於「成長」的線性邏輯,相 形之下顯見是過於狹隘主觀了。 我想研究所的學習是我個人專業成長的一個轉捩點,助人工作的訓練 過程,讓我對行為的假設逐漸不再將焦點關注在個體身上,而是學習把個

(10)

體放在關係脈絡裡去思考。於是當我帶著這樣的觀照回到教學場域,我開 始不再只將焦點關注在學生本身,而是把鏡頭拉遠,從師生關係、同儕關 係到家庭關係,當思考的面向與廣度增加後,我覺察到自己在處理學生的 需求時,可以著眼的觸角變得更有選擇。以下分享一則個人過去的教學經 驗,或許從這個回溯的過程中,可以看到我思考改變的軌跡。故事主角依 依(以匿名稱之)曾是我任教班級的學生,現在已經從高職畢業。 依依,原為一名中度智障的唐氏症,國中時疑因腦部功能病變, 在高二重新鑑定為重度智能障礙。她是家中的長女,有一個妹妹 和一個弟弟,皆為正常孩子。依依的母親原為職業婦女,但因為 女兒障礙程度愈來愈重,在依依高二時,決定辭掉工作全心照顧 家庭,除了依依外,尚包括兩個已經升上國中及高中的兒女,家 計則由父親獨立負擔。身為班導師的我,面對孩子功能每下愈況, 認知方面的學習已經不符合孩子的學習需求,我似乎只能藉由加 強生活自理訓練,消極的減緩其功能退化的速度。在 IEP 會議中, 我除了提供父親孩子的行為觀察及復健建議,以利其與醫師溝通 外,實在不曉得還可以怎麼幫助孩子及那位疲累沮喪的父親。在 我們密切的親師溝通過程中,我得知依依的弟妹很排斥她,在家 裡幾乎是不和她有任何的互動,而且常抱怨父親特別偏愛依依, 花很多時間在她身上,父親一開始曾試著和弟妹溝通,如「不是 爸爸偏心,是因為依依比較不懂…」「她雖然是你們的姊姊,但她 不懂,你們就多讓她…」「她這樣也不是她願意的…」,面對子女 負向的態度與行為,隨著時間也逐漸習以為常,只是依依每下愈 況的發展障礙與不良的親子關係,讓父親臉上的笑容更無奈、也 更無力了…從依依身上,我看到了身心障礙孩子的真正需要---除 了教育需求的調整外,還有另一個關注層面,即隨著障礙兒發展 階段不同而不斷改變的家庭關係。

(11)

特殊兒童的誕生將對家庭產生重大的衝擊,其中以身心障礙兒童為然 (Drew & Hardman, 2004;何華國,2004)。這種危機瓦解了家庭正常的 發展程序,且在家庭系統中必然產生關係的轉變(Goldenberg & Goldenberg,1999)。家庭是一個特殊系統,具有獨特的結構、特性和互 動模式,家庭藉此形成穩定性和促成改變。父母次系統是維繫這個系統運 作一個關鍵的次系統,其穩定性及功能運作是家庭幸福的基石,然若就個 體發展而言,手足次系統與個體所擁有的親子、配偶次系統相較起來,應 該可說是時間持續最久的一種關係。手足之間的互動往往可以幫助彼此對 行為及角色有更清楚的理解,且當面對家庭系統改變所帶來的影響,進一 步具有協助個體做自我心理調適及角色修正等功能(宋博鳳,2003)。 對於身心障礙家庭的研究,國內外已累積相當多的文獻,然多數是著 眼於探討父母次系統,雖有部分研究關注到這些有障礙手足的孩子,唯研 究數量不多且結果並不一致(Pit-ten Cate & Loots , 2000)。近年來對 這些家庭的關注從過去只著重在父母身上,逐漸地開始有愈來愈多的研究 關注到這些家有障礙兒正常手足的需求,但多數研究仍僅呈現與這些正常 手足心理需求、手足壓力、自我概念、生活適應及社會支持等相關的現象 (李麗玲,1995;梁淑娟,1991;張素貞,1999;詹珮宜,2000;廖文如, 2002;鄭偉琪,1994;鄭雅薇,2002;鍾易錚,1999),針對這些孩子需 求所提供的介入方案仍然非常缺乏,就國外而言這部分的文獻也不多 (Bischoff & Tingstorm, 1991; Renuka, 2002),國內更是付之闕如。 然對實務工作者而言,在與家有障礙兒的家庭工作時,不僅要瞭解影響手 足身心發展的可能因素,更應該去關心如何幫助這些手足有更好的發展和 適應。 青少年階段追求獨立自主和發展適當人際關係是這時期的重要任 務,但此往往是造成親子關係的緊張及衝突的來源。若家庭的親子關係與 互動方式能重新調整,發展出新的人際互動模式,家庭將得以朝下一個階

(12)

段繼續發展。李麗玲(1995)曾以智障兒童青少年手足為研究對象發現, 身心障礙孩子為父母所帶來情緒上、經濟上的負擔及延續一生的壓力源, 可能進而影響親子間互動關係的品質。在瞭解這些族群之特殊處境後,教 育相關人員實有必要針對身心障礙手足的需求,更積極主動提供協助, 就,在與家有障礙兒的家庭工作時,若從家庭系統及家庭生活週期的觀點 著眼,瞭解影響手足身心發展的可能因素,並關心如何幫助這些手足有更 好的發展和適應,這些面向的關注將有利於提供身心障礙學生更符合其生 態系統之個別化教育計畫和個別化家庭服務計畫(Individualized Family Service Plan, IFSP) 。

藝術治療在台灣的專業發展尚在起步階段,晚近因著少數實務工作者 嘗試結合教育、心理和社會工作等領域,逐漸從醫療體系擴及至社區及學 校機構,以藝術治療或藝術活動的研究也開始發展。研究者在過去的學習 過程與教學經驗中,得以有機會更近距離地探訪身心障礙者本身與其家庭 的生活世界,雖然「尊重多元,關懷弱勢」在現代文化思潮中看似一直被 強調,但事實上這些少數人的身影,依舊被隱藏於社會萬花筒中。基於個 人志向與教學實務之需,我希望因著真正聽到這些家庭中有身心障礙者的 聲音,能更能理解在這樣的環境脈絡下家庭成員的生活樣貌,進而幫助自 己能以一種更同理、更適切、更有效能的方式與家庭互動。由於藝術治療 是透過藝術媒材的介入,藉由象徵性的表達方式,讓個案從中自我表達、 詮釋和理解,這樣的過程可以減少自我防衛的威脅,對於不善口語表達或 追求自我表現的青少年而言,藝術媒材的介入可以增進個案象徵性的情感 表達,減低自我防衛與需求滿足的內在衝突。因此本研究想透過家族藝術 治療做為治療介入方式,藉由藝術活動的創作過程中,引導家庭成員探 索、洞察並進而改變家庭互動規則、家庭界限和家庭的權力關係,使家有 智障兒的父母和手足有更良好的親子關係與心理適應。 本研究使用質性研究為主要研究方法,藉由記錄案家創作過程的作

(13)

品、詮釋過程,和每次治療介入後的訪談,瞭解受試家庭成員接受藝術治 療中家庭規則、家庭界限及家庭權力關係的改變過程。質性研究「互為主 體的」、「共享的」特質(齊力、林本炫,2005),研究者得以從家庭的敘 說與個人的反思中,更深入理解家庭的環境脈絡,並據以不斷修正介入的 方向,使能符合受試家庭的需求及最大利益為目標。 在這些年的教學經驗中,我看到許多智障者的家庭,並沒有因為家中 出現一位智能障礙孩子,就因此陷入發展危機,這也許是家人思考方式的 轉變、也可能是沉默無奈的宿命接受、亦或是一種不願意讓標籤烙印的對 抗、又或者是華人家庭家醜不可外揚的面子觀念使然,總之,儘管面對如 此不可逆的變動,這些家庭仍然選擇撐起一片天!我因為特殊教育工作者 的角色,有機會能更近距離的接觸智障者的家庭,能夠去發現隱藏於家庭 裡許多不願輕易讓外人知道的難處和爭扎,就如同研究者從文獻中得知的 一樣,智障者的家庭互動與一般家庭確實有所不同,但此同時我更發現家 庭似乎有其獨俱的力量,幫助了自身面對變動,重回平衡,這讓我更深刻 體會到「家庭是瞭解自己孩子的專家」,站在這些家庭的身旁,我將以這 樣的態度和信念去和它們工作,以一個探訪者的角色,與一個蘊藏著神秘 力量的生命系統,一起去發現它的寶藏。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壹、研究目的 源於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欲探討家族藝術治療對智能障礙學生的正 常青少年手足,其親子關係之影響。主要目的如下: 一、探討家族藝術治療對智能障礙學生的正常青少年手足,其親子關 係之影響。 二、探討家族藝術治療對智能障礙學生的正常青少年手足,其親子關 係之改變歷程。

(14)

三、整理文獻資料及研究結果,提出與智能障礙學生家庭工作之相關 建議,以供實務工作者參考。 貳、待答問題 一、家族藝術治療對智能障礙學生的正常青少年手足,其親子關係之 影響為何? 二、家族藝術治療對智能障礙學生的正常青少年手足,其親子關係之 改變歷程為何? 第三節 名詞釋義 一、藝術治療 藝術治療又稱藝術心理治療(arts psychotherapies)、表現性或創造 性治療(expressive or creative therapies),為結合心理治療與表現性 藝術(如音樂、舞蹈、戲劇、詩詞、視覺藝術…等)兩大領域的心理衛生專 業 (陸雅青,2000)。本研究所指的藝術治療是以視覺藝術為主要表現形 式的藝術創作過程。 二、家族藝術治療 家族藝術治療是一種綜合家族治療與藝術治療兩種理論的治療形 式。本研究是以結構家族治療理論為主要取向,藉由藝術活動作為治療的 媒介進行之家族藝術治療。 三、親子關係 本研究所指的親子關係指智能障礙學生的家庭,其正常青少年子女與 父母之間的親子關係。以質性資料分析結果為主,並輔以 Olson, Russel 和 Sprenkl 於 1989 年修訂的家庭適應力與凝聚力量表第三版(Family Adaptability and Cohension Evaluation Scale, FACES-Ⅲ),請青少年 子女就其「目前狀況」與「理想狀況」分別作答,由兩者分數的差距,做 為評估親子關係滿意程度的參考指標。

(15)

四、改變歷程

本研究所指的改變歷程係指透過家族藝術治療的介入,導致個人改變 與親子關係改變之整體歷程。本研究所欲探討者,係指案家父母與青少年 子女於每次接受家族藝術治療後,個人改變與親子關係改變之連續性變化 歷程,以半結構式訪談與成員作品詮釋之資料,呈現此連續性變化歷程。

(1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依據與本研究相關之主題進行文獻資料之整理與分析。全章共分 為四節,分別是第一節藝術治療之基本概念。第二節為家族藝術治療之理 論基礎與應用。第三節為智障者家庭之探討。第四節為青少年親子關係之 探討。 第一節 藝術治療之理論與內涵 本節分成二個部分用以說明藝術治療的基本概念,包括藝術治療理論 背景與發展取向,及研究者對藝術治療應用之基本觀點。 壹、藝術治療理論背景與發展取向 藝術具有治療作用的起源,可推溯到史前人類岩洞壁畫(cave drawings),其表現出原始人類對當時世界的關係與其對生命的探討。藝 術治療的萌芽起於 1900 年初期,精神科醫師運用病患的繪畫進行診斷分 析,如 1920 年代,德國精神科醫師 Rinzhorn 在治療中,發現病人繪畫作 品裡表達了個人的心路歷程,可作為診斷病情發展的工具,Stern 也曾以 心理分析的方式來解析精神官能症者的自由繪畫(陸雅青,1993)。 藝術治療專業的成長源於 1930 至 1940 年代的精神治療運動

(psychiatric movement),此運動主要受 Freud 和 Jung 的影響,特別強 調潛意識(unconsciousness)、象徵化(symbolization)和自發性圖畫 心象等,使藝術成為精神分析師在治療兒童時溝通與統整之媒介

(Campbell, 1993; Jung, 1964; Mcwhinnie, 1985; Wadeson, 1980;引 自侯禎塘,1997)。Margaret Naumburg 建立了運用藝術表達做為治療的模 式,強調「分析」(analysis)和「動力」(dynamic),對圖畫加以解析和 自由聯想,此模式中藝術是心理治療的延伸,至此「藝術治療」正式成為 精神醫療領域的一個專有名詞,而非其他治療方法的輔助治療或治療過程 中的附屬品(陸雅青,1993;賴念華、陳秉華,1997)。另外 1960 年代人

(17)

文主義思潮及 Rogers 以案主為中心的治療方式,對藝術治療的發展有重 大的影響,即促使藝術治療的應用不再只限於心智障礙者的醫療和特殊兒 童的教育,亦成為一般人追求自我實現和自我成長的管道。藝術治療從早 期以心理分析理論與技術為取向,發展到現今包括存在主義治療、完形治 療、當事人中心治療、身體工作治療和認知行為治療等,都各有其理論模 式與方法。由於廣義的藝術治療理論發展已臻成熟,包括視覺藝術、音樂、 舞蹈、戲劇、詩詞等形式的治療,因之在藝術治療的技法上,鼓勵治療師 在治療中能靈活地運用不同的表現性技法,以開拓藝術治療的領域 (Blatner, 1991; Lusebrink, 1991;引自陸雅青,1993)。 藝術治療的相關理論為銜接「藝術」與「心理治療」間的重要依據(陸 雅青,2000),隨著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的發展,藝術治療因所採行哲學 觀點不同,而有不同的理論與技術取向,在治療關係、治療技術,藝術媒 材的使用及繪畫詮釋的理論上,各取向均有其定義及獨特的原則,在應用 上也可能有重疊的部分,此意謂著並沒有某種理論獨優於其他種理論(陸 雅青,1997)。大部分採行藝術治療的臨床工作者認為,如果一個治療師 堅持只採行單一種取向,個體的獨特性將因此被忽略(Malchiodi, 2003), 換言之,治療師在介入時必需審慎思考個案的需求及獨特性,以達致個案 的最佳利益為最重要的考量,而非執泥於某一種理論取向。 藝術治療在晚近的五十年,結合了藝術、心理治療、醫療和教育領域 訓練,使藝術專業領域的發展有相當的創新與突破,藝術治療到今日早已 呈現百家齊鳴的狀態。本節將選取代表性理論加以說明,俾能了解藝術治 療的全貌,亦可提供研究者在活動設計及治療介入時的參考,另外為能更 清楚呈現本研究所採之家族藝術治療法,擬於下一節再詳加探討。 一、心理動力取向(Psychoanalytic Approach)藝術治療 當今繪畫治療的成長起因於 1930-1940 年代的精神病治療運動

(18)

特別強調潛意識和象徵化的作用,因此在二十世紀前半段的數十年間,藝 術治療純然屬於心理分析取向(邱美華,1992)。藝術治療透過藝術媒材 的表達,幫助個人自我探索、自我接納、自我瞭解、表達思想和內在需求, 並提升認知能力、自尊和自我控制情緒的方法,達致情緒穩定、情感昇華 和增進行為適應的效果(侯禎塘,1997;范瓊方,1996)。 心理動力取向中藝術成為非語言的溝通,亦即將藝術作品作為治療的 媒介(art work as mediator),藝術作品即個人的象徵心像。藝術治療 師喜歡鼓勵個案學習內在經驗的圖像表達,並認為藝術是從潛意識中釋放 出來一種自發性心象(spontaneous imagery),Dalley(1984)認為人們 可以透過藝術活動傳達自己的意識與潛意識,且可以作為治療性改變的有 價值動因(Dalley, 1995)。創作是將個人內在意義具體化,作品中包括 了太多洩漏自我病徵的據證,在創作冒險之旅上,治療師與個案是同盟關 係,必須了解潛藏在作品中的意義,並對個案作品及行為有適當反應,提 供技巧協助及情緒支持,治療師不應該也不會直接解析潛意識含意,但能 運用專業知識協助個案創作出含有情緒表達的作品(Edith, 2004)。 藝術活動提供一種具體的媒介,籍由圖畫心象的方式遠比透過口語的 自由聯想,更容易將個體潛意識衝突、夢和恐懼,直接且具體地呈現,並 得以在意識層面裡加以理解、領悟和統整。心理分析藝術治療取向的理論 和治療概念,提供了藝術治療日後發展與演進的基石,許多當代的藝術治 療實務工作者,雖然並非都採心理動力分析或客體關係理論為其治療取 向,但卻都是以心理分析藝術治療的觀點為重要的哲學基礎(Malchiodi, 2003)。 二、人文取向(Humanistic Approaches)藝術治療 人文主義(humanism)是心理學的第三勢力,對人性採取積極正向的 哲學觀點,人文主義心理學的發言人 Carl Rogers,其基本假設是人在本 質上是可以信任的,人擁有自我了解與自我決定的潛能,只要在特定的治

(19)

療關係中,不需要治療者指導性的介入,就能夠靠著自己的力量來達成自 我成長(Corey, 2003)。人文取向藝術治療秉持人文主義的哲學,其治療 目的在於促進個人創造潛能的開發,尋求有意義的生活形式,並達致生 理、心理和精神等層面的完整性與平衡。 人文取向藝術治療的發展源自於對心理分析取向的反動,且受到 1960 至 1970 年代的人文主義思潮的影響,其理論強調個體選擇的自由、價值、 責任、自主性和意義的追求,透過藝術創作展現個體的獨特性,視藝術作 品是一種積極與建設性的選擇之呈現。藝術治療發展至此,除了用在心智 障礙者的醫療和特殊兒童的教育之外,亦成為一般人追求自我實現與自我 成長的管道(陸雅青,1993)。該取向的藝術治療師和個案一起探索圖象 與創作,關注每個個體的獨特性,相信藝術創作的過程及作品是與生俱來 的健康行為,如同 May(1975)所言,創作的歷程必須被視為最高層次的 情緒健康的表現,正常個體自我實現的表現,而非將之視為疾病的產物 (Bruce, 2006)。許多藝術治療家相信,心理動力取向所主導的技術未來 將會為人文取向的治療技術所取代(Rubin, 1987; 引自侯禎塘,1997)。 三、發展取向(Developmental Approaches)藝術治療 發展取向藝術治療結合許多發展的觀點,其中最主要的源自於 Piaget 的兒童認知發展論,同時亦受藝術教育的影響。發展取向藝術治療雖然結 合多種不同的觀點,在治療觀念與實務上或有差異,但其基本原則大致包 括:(一)創造力可以增進認知與情緒的發展;(二)接受治療的兒童在藝 術表現與使用藝術媒材的行為上有明顯的階段之分;(三)治療者的角色 需富有彈性,有時積極指導,有些時候則允許個案自發性的自由表達 (Marcia, 1997)。 發展取向藝術治療最常被應用在與兒童的工作上,但是其同樣適用於 任何年齡的個體,尤其是心理疾患、認知功能缺損或發展遲緩發展的個 案。其他治療師也會將發展取向藝術治療的概念運用到其實務工作上,如

(20)

性心理、社會心理取向者,或者從事創傷療癒的工作者,因為藝術創作的 過程使先前的情感經驗被喚起,並以象徵性的形式表達,Lowenfeld 認為 藝術創作不但是一種自我表達的形式,而且具有促進個體成為一個情感統 整的人(emotional well-being)的力量(Malchiodi, 2003)。 在運用發展取向介入時,需配合繪畫階段發展順序,如考量兒童的心 理能力、藝術媒材的特性及彈性使用治療技術等。發展取向的藝術治療師 扮演一個積極、主動和指導的角色,設定清楚的目標,治療師指導、再指 導,評估、再評估,非常積極的透過藝術媒材,誘導、刺激、拓展個案的 創造性活動,強化其感官知覺,提供情感釋放的機會,最終目的在獲致認 知與情感的成長。由於此取向心理教育的根基,因此也常被運用於醫療或 教育機構(Marcia, 1997)。 貳、研究者對藝術治療應用之基本觀點 一、治療師在藝術治療中的角色 藝術治療是否不同於心理治療?或者僅是一種替代治療(alternative treatment)?藝術治療師是否必需同時是一位藝術家?這些有關藝術治 療教育發展上的爭議在國外一直存在著。藝術治療的許多取向,合法地涵 蓋了心理治療與藝術教育之間的寬廣地帶,這方面的爭議關乎著藝術治療 師是否要主修藝術,或是否受過心理學與心理治療的某些訓練(Dalley, 1995)。藝術治療的終極目標,是治療師能讓個案在一個安全和舒適的環 境裡,由藝術創作中得到個人的成長與改變,換句話說,藝術治療師應該 以一種人性和理性的態度來診斷繪畫,對個案作全人式的了解,忌諱感性 而主觀的詮釋方式(陸雅青,1993)。

Bruce L. Moon 是賓州 Marywood 大學藝術治療課程的主任,其工作的 焦點著重於兒童和青少年,認為藝術創作提供了青少年展現自我能力,肯 定自我價值的機會,青少年的藝術作品表現了他們對周遭世界的感受、想 法、期待、恐懼以及反應,作品中往往充滿能量、精力和變化。治療師對

(21)

畫作的詮譯並非藝術治療的全部,治療師不只有關注個案繪畫作品上的表 現,藝術治療師必須以開放、熱情、誠懇、彈性和真誠的態度來促發想像 性的對話,用一種探求的心,探索其中的力量和奧祕,治療師不需要躲藏 在專家面具的背後(Bruce, 2006)。 二、藝術治療中的治療關係 治療關係是治療的核心條件,也是治療成功的必要條件(Corey, 2003)。在藝術治療中每件藝術創作都是經由藝術家、媒材以及周遭的世 界三者互動所孕育而生,Henley(1977)認為藝術創作的歷程就像一輛車 子,它能夠建立治療架構,並且引領我走向需要工作的議題,以及隨之而 來的圖像(Bruce, 2006),因此在藝術治療中所形成的治療關係,將不僅 只建立在治療師與個案的兩人關係,當中同時加入藝術媒材,這三者間所 形成的三角關係(如圖二-一-一),是一種經由創作的作品及創作的歷程 中產生的關係,提供了一個安全穩定,且更不具威脅性的空間。在當中治 療師與個案形成了一個同盟關係,治療師透過與個案一起觀看作品,來避 免兩人關係的對立,治療師不直接審視個案的問題,而是讓作品來呈現問 題,因此個案可以與問題分開,保有個人的完整與尊嚴(呂素貞,2005)。 個案本身對繪畫的詮釋是最重要的,當治療師與青少年工作時,謹守這樣 的態度尤其重要,藝術作品應該被如其所是的看見,把圖像貼標籤或是賦 予心理分析,都將傷害治療師與青少年間真誠治療關係的建立。 治療師 個案 藝術創作的歷程 / 作品 圖二-一-一 藝術治療中的治療關係

(22)

資料來源:修改自陸雅青,1993 治療關係中的移情現象(transference)是另一個必需了解的現象。 移情是人世間普遍存在的現象,不論你是否運用心理分析的理論與技術, 移情還是存在於個案與治療師之間(林家興、王麗文,2003),因此,當 治療情境的移情現象發生時,治療師應持續保持開放的心和個案溝通,期 待與個案找到內心世界共鳴的聲音。個案的反應與治療師的專業訓練、專 業知識與同理心成正比(Edith, 2004)。

Moon 另外提出回應性的藝術創作(responsive art making)的治療 性策略,且視為與青少年工作之藝術治療師的核心部分。這個歷程是治療 師將治療過程中被引發的強烈感受,以藝術創作回應青少年所創作的圖 像,並以之作為與青少年進行想像性的詮釋性對話(imaginative interpretive dialogue)的起點,有助於和青少年建立同理的關係(引 自 Bruce, 2006)。 三、藝術治療的功能

藝術是一種瞭解的方法(art as a way of knowing)(Malchiodi, 1998),透過藝術創作的過程與其作品的想像性互動,可以幫助個體情緒 的宣洩、增進自我覺察和經驗統整。藝術治療陸雅青(2000)曾提出藝術 治療具有下列十三項特質。 (一)藝術治療的表達,常運用心象作思考。此種心象思考,屬於直 覺式的思考方式,往往能透露潛意識的內容。 (二)藝術治療因具非語言溝通的特質,治療的對象較一般心理治療 為廣。舉凡智能不足者、幼兒、喪失語言功能者等均能接受藝術治療。 (三)在藝術創作的過程中,當事人較能投入於事件的主體,降低防 衛心理,而讓潛意識的內容自然地浮現,是建立良好關係的有效方法。 (四)藝術創作可以是一種憤怒、敵視感覺的發洩,它是一種能被社

(23)

會所接受,且不會傷害他人的發洩方法。 (五)藝術是一種自發與自控行為,經由創作的過程,當事人的情緒 得以緩和。 (六)藝術治療中的創作品為當事人意念與情感的具體呈現,透過此 具體的形象,當事人得以統整其情感與意念。 (七)藝術提供治療師從中獲得當事人的潛意識素材,而不需直接面 質其脆弱的或需要的防衛機轉。 (八)藝術治療的成品是一種診斷指標,可用來做為個案其他資料的 補充,治療師亦可從當事人一連串作品的表現中來評估其病情的發展。 (九)當藝術治療團體中的團員在陳述作品,和團體分享時,常能喚 起或刺激旁觀成員的情緒反應,加強其他成員積極參與活動的動機,增進 團體的互動和凝聚力。 (十)藝術涉及到當事人應用其感官知覺。藝術治療可促進幼兒的感 覺統合,或成為某些病人的復健方式之一。 (十一)藝術的表達具有時空的整合性。當事人能將所表達的思想和 情緒連結到過去事件、現在、甚至投射到未來活動。 (十二)由藝術創作的過程中,當事人能直接經歷到能量的改變,創 造的潛能得以釋放(侯禎塘,1987)。 (十三)藝術治療中的藝術經驗能與學校的藝術教育或社會的藝術活 動產生巧妙的聯結,定期從事或參與藝術活動可提供當事人長期而穩定的 心理支持。 藝術治療的過程幫助個體成長、復原和治療,「在人類生命中,有一 個真實且重要的地方是有形的語言無法到達的,那就是所謂的『內在經 驗』,是情感和情緒的生命經驗。而藝術具體化(objectify)的基本功能, 使我們可以瞭解及審思情感的這個部分。這是將藝術做為治療,最明顯相 關的價值。」(Langer, 1958;引自 Rubin, 2005)。

(24)

第二節 家族藝術治療之理論基礎與應用

本節分成三個部分用以探討家族藝術治療之理論基礎與應用,包括家 族治療之理論概述、結構取向家族治療理論及藝術治療與家族治療的結 合。

壹、 家族治療之理論概述

家族治療理論模式都源自於家族系統理論(family systems theory) 的思維取向,這是心理治療領域在行為科學認識論改革典範移轉中,所經 歷的一場變革。此一思維使許多心理治療師不再只關切個人的人格特質或 反覆的行為類型,甚至也超越人與人間的互動,這樣的躍進使心理治療關 注焦點從個體發展,擴大到系統脈絡,也改變了治療與處遇的方法。Sluzki (1987)指出家族治療不僅僅是另一種治療方法,它代表了「一個理解人 類問題,瞭解行為、症狀的發展,以及解決之道的全新方法」(Goldenberg & Goldenberg, 1999)。家族治療工作者強調個人只是家庭問題的代罪羔 羊,所有家庭成員都一樣具有在處理個人問題時必須觀看整個家庭系統的 功能與運作,此種強調把對家庭系統的觀點視作理解個人問題的作法,的 確使家族治療者作出與心理治療者不同的貢獻(利翠珊,1999)。 1985 年美國心理學會「家庭心理學」分支的相關學者主張心理學對人 類行為的探究應深入個人與家庭關係,「系統」在一時之間成為一個時髦 的名詞(利翠珊,1999)。家族治療依據系統典範,將原本應用於自然科 學與社會科學的一般系統理論(general systems theory),運用在家庭、 婚姻、兩性、人際等方面的議題,其焦點不再是「誰才是引起某件事件主 因」的因果關係思維模式,而是將焦點放在整體系統上,是整個系統出了 問題,個體的行為問題或症狀,只是反映了整體系統的問題(Nichols & Schwartz, 1991;引自孫頌賢、修慧蘭,2002)。

(25)

同時也強調家庭的變動性,認為「變」是家庭系統的常態,家庭是一個隨 時間改變的有機體,處在一個持續變化的過程,不只家庭系統內部的改 變,其所屬的社會脈絡也具有相同的特質。Patricia Minuchin(1985) 以家族治療的觀點,指出家庭系統運作的六大特徵,具體呈現家庭系統理 論的特色,這六大特徵說明如下(利翠珊,1999;陳惠雯,2000)。 一、家庭系統是個組織化的整體,系統內部的元素彼此依存。 家族治療師將人放在脈絡中來思考,將家庭視為了解人類行為的重要 社會系統,個人是家庭系統裡的一部分,系統的各部分之間相互依賴,治 療師應該將焦點放在產生功能不良的互動行為所在的家庭脈絡,Minuchin 及 Fishman(1981)主張治療師是擴展脈絡的人,在他們創造脈絡中,探 索未知是很有可能的(Goldenberg & Goldenberg, 1999)。

二、系統運作模式(patterns)是循環而非線性的。

系統內的運作模式是一個回饋迴路(feedbadk loops),它是一循環 機制,目的在把有系統輸出的資訊傳回其輸入的裝置,以便作更改、修正, 以及最後控制整個系統的運作,在家庭系統的改變中,迴饋迴路也會發生 作用以建安定性或增加衝突(Goldenberg & Goldenberg, 1999),這種運 作模式使得家庭中功能不良的行為和認知信念得以永遠地被保留下來 (Nelson & Rosenthal, 1986)。治療師欲改變這關係系統,應該將施力 點放在系統的迴路上,修正原有的運作模式。 三、系統有衡定(homeostasis)的特性,以維持系統運作的穩定模式。 家庭是一個彼此之間有互動的有機體,在互動的過程中不斷地在尋求 一個衡定狀態,家庭系統即是靠這些交流模式(transactional patterns) 得以維持(王大維,1995)。當家庭系統是個失功能的行為模式時,會抗 拒系統的成長與改變,各學派的家族療師都強調必須去挑戰家庭平衡的失 功能部分,打破該家庭系統反覆的行為模式,以達成新層次的恆定,而不 是只回到其原來的平衡。

(26)

四、演化與改變只有在開放的系統才可能發生。 一般而言,演化與改變的歷程是在挑戰已存在的運作模式;亦即帶動 系統組織的重構。當家庭是一個開放的系統時,能展現界限的彈性,啟動 系統內外的交流與互動,而非僵化地避免改變,因此能根據外在世界來調 整使完成適當改變和適應。 五、複雜的系統是由次系統所組成。 在整個大的家庭系統中,依據代別(如手足次系統)、性別(母親和 女兒)、興趣(運動)或職責(親子次系統)等因素而組成各個次系統, 每個家庭成員可能同時分屬於幾個次系統,家庭系統就是靠這些次系統來 執行其功能。其中配偶、父母和手足次系統是家中最顯著和重要的次系 統,配偶次系統的強度和持久性尤其是家庭穩定性的關鍵(Goldenberg & Goldenberg, 1999)。 六、次系統間以界限(boundary)相隔,彼此間的互動由隱藏的規則來決 定。 「界限」是用來界定出是誰屬於此次系統及如何參與此次系統之規 則,其作用在保護每一個次系統彼此之間的區分,因此功能良好的家庭其 界限必須是清楚的(王大維,1995),次系統間界限的清楚及滲透性,在 家庭功能的運作效果上,比家庭次系統的組合更形重要。在大部分的家庭 裡,界限相隔與互動規則隨著發展或因應外來事件而改變,但在失功能的 家庭,系統常保持僵化的界限。 貳、結構取向家族治療理論 台灣家族治療實務的發展現況,可說是一個學習或移植的模式,家族 治療的學習大多是仰賴於西方研究為主軸的脈絡,將這些建基於西方社會 文化脈絡的家族治療理論,運用於家庭實務工作中,應考量中西文化的差 異,家庭文化價值和家庭需求及問題的不同(游淑瑜,2002)。 結構學派家族治療興起於 1970 年代,Minuchin 是一位小兒科及兒童

(27)

精神科醫師,在其醫學訓練過程中接觸許多家庭破碎的兒童、青少年及其 家庭,為了能有效的治療這些族群,他設計了許多短期、指導性、以行動 為導向的治療技術。結構取向家族治療者堅持,功能良好家庭的父母必須 能駕馭其子女以及次系統之間的分化,雙親必須共同形成和維持管理聯 盟,執行照顧、保護、協助和教導孩子社會化的功能(Goldenberg & Goldenberg, 1999)。 結構學派對改善家庭的互動有立即及長期的效果,且其治療理論觀點 -即家庭是由結構、界限及階層組成,與華人家庭重視五倫的角色關係及 家規頗有類似之處(游淑瑜,2003)。本研究雖以整個家庭系統為研究的 主體,然研究者尤特別關切當家庭面臨多重壓力時,父母次系統及親子次 系統間的界限及互動型態,並協助家庭改變成員之間失功能的互動及交流 型態,此一關注與結構學派之發展脈絡及治療目標,有許多相符合之處, 本研究擬採結構取向為家族藝術治療介入之理論參考架構。 結構取向家族治療著眼於目前家庭中的溝通,介入時強調行動而非洞 察或了解,主張行動先於領悟,以家庭結構(family structure)、次系 統(subsystems)、界限(boundaries)、同盟(alignment)、權力(power)、 聯盟(coalitions)等概念(Goldenberg & Goldenberg, 1999;梁淑娟, 2005;黃聖桂,2003;游淑瑜,2003),做為理解家庭關係和互動模式的 觀點,家庭是由這些溝通模式運作而成的,分述如下: 一、家庭結構 家庭結構是一組重覆出現的互動模式,家庭以一套微妙編碼的互動行 為,傳遞某種家庭的規則及功能,藉由這些隱形的規則或功能需求,支配 成員彼此之間的關係及家庭功能的運作,提供了成員間互動行為的參考架 構。 結構本身未必是靜態或固定的,系統中的個人行為及內在心理歷程的 改變,或系統外環境的轉變,都可能使家庭結構產生變化(Goldenberg &

(28)

Goldenberg, 1999)。功能良好的家庭結構因為保有符合本身脈絡架構的 參考模式,以及足夠的彈性以運作新模式,在家庭面對環境變動時能很快 地重新建立平衡,使家庭功能在適應改變後重新運作。對失功能的家庭而 言,常因為互動規則僵化、次系統間限界不清,家庭結構面臨挑戰時無法 有效的調整因應,而引發家庭的問題及家庭成員病症的發生。 二、次系統 次系統是家庭結構的組成成份,它的功能在實現家庭系統的各種家庭 任務。每個人都可能同時屬於好幾個次系統,於不同次系統中扮演不同的 角色、擁有不同的權力以及與其他次系統進行不同的互動。配偶、父母和 手足是家庭中最顯著和重要的次系統。

Goldenberg & Goldenberg(2000)指出:次系統功能不佳可能會產生 家庭的問題。夫妻次系統是最重要的次系統,其功能是要藉著提供一個婚 姻互動的模範,教導孩子有關男女親密關係以及承諾。夫妻系統同時也是 一個親職系統,對養育孩子、教育、指導、設定限制,及紀律問題都擔負 主要責任,透過和父母的互動,孩子學會如何與擁有較大權力的人互動, 並能增強他們自己做決定及自我引導的能力,系統產生失功能,必定會反 映到整個家庭內,讓孩子成為代罪羔羊(整理自游淑瑜,2003)。 在面對家庭的問題,尤其是親子問題時,治療師均會強化親職系統的 功能,幫助父母可以合作管教子女。Minuchin(1974)認為父母親需要有足 夠的權力以執行其親職功能,也就是父母及子女雙方都能一致地接受兩代 之間具有不平等的權力。這樣的權力階層可以幫助子女在權力不平等的情 境下,學習妥協與適應社會(陳惠雯,2000)。 三、界限 界限是指家庭內部次系統間的規則,像一條無形的線區辨系統的內 外,透過接近性(proximity)與代間階層性(hierarchy)規範次系統間 接觸的量和範圍,其功用在保護系統的自主性及分化。結構學派以僵化

(29)

(rigid)和模糊(diffuse)兩個端點所形成的線,來描述界限的性質, 將兩極端的互動類型稱為黏結型(enmeshment)和疏離型(disengagement) 的家庭。大多數的家庭都同時具有黏結型與疏離型的次系統,界限是浮動 而非固定不變的,通常會隨著家庭所面臨的壓力和家庭的發展歷程而改變 (陳惠雯,2000)。 一個功能良好的家庭,其界限應該是清楚且富彈性,亦即各次系統的 成員獨立自主地執行其功能,但次系統間又能彼此互動交統,成員間能允 許適當地涉入,提供彼此照顧及支持。 四、同盟和權力 同盟指家庭成員從事家庭活動時共同參與或彼此反對的方式,如父親 與兒子因為對球類運動的興趣而形成同盟,父母之間因為管教子女的責任 義務而形成同盟。家庭中的權力指家庭成員對於運作結果的相對影響力, 是一種權威與責任,顯示出家庭中誰是決策者,而誰又是實現決策的人。 權力是成員間同盟的結果,從同盟的關係中其實可以看出成員之間權 力的運作,家庭必需有著生命週期的變化與家庭壓力與危機的來臨,在系 次統的界限、同盟與權力關係做適度的調整與適應(王大維,1995)。結 構學派強調要強化階層組織的秩序及功能,亦即親代的權力較子代大,且 具有良好的撫育、教養及示範的功能,如果權力關係倒置或失功能同盟結 合,將可能產生三角化關係,導致家庭失功能或子女產生適應不良、行為 問題等。 五、 聯盟 聯盟是指特定家庭成員聯合起來對抗第三人的合作關係,可分為以下 兩種型式。 (一)穩定聯盟(stable coalition) 即家中某些成員所形成的一種固定、沒有彈性且具有支配控制力的同 盟關係。雙親間的穩固聯盟對青少年的心理適應是有利的,但是當父母無

(30)

法管教子女時,就會產生跨代間的聯盟(cross-generational coalition),例如母親與兒子或父親與兒子,使得子女透過父(母)的聯 盟來獲得比父(母)更大的權力,在這過程中權力階層倒置,父母雙方都 將因此失去管教子女的權力。 (二) 迂迴聯盟(detouring coalition) 當家中兩人彼此有衝突時,卻將焦點轉移至第三者身上,用以逃避直 接面對兩人關係的緊張和壓力,最常發生在父、母、子的三人關係中。例 如父母聯合起來指責孩子有問題行為,而不去處理兩人之間的婚姻關係, 或者子女以身體病痛、無能讓父母必需一起來照顧孩子。這些聯盟關係的 功能使得父母將注意力指向孩子同時,也避開了去處理彼此間未解決的問 題,這是一種非常不良的權力關係模式。 參、藝術治療與家族治療的結合 藝術治療在藝術創作過程中,連結了意識及潛意識經驗,治療師不需 要藉由語言,就能和個案的潛意識工作,由於此一獨俱的非口語治療形式 特徵,使藝術治療易與其他治療理論結合運用。家族藝術治療的出現是過 去幾十年來,隨著家族治療理論的發展自然產生(Landgarten, 1987)。 所有的家族藝術治療理論,都是以一種或整合多種家族治療理論為基礎發 展而來,包括心理動力、存在、人本、結構、策略、焦點解決及敘事等取 向(Riley & Malchiodi, 2003)。

許多家族治療師所使用的技巧都是語言的,需要藉由口語表達,這些 技巧其實是有限制的,特別是對那些成員中有學習障礙或心智問題者、年 幼兒童、經歷創傷經驗或不善於用話語來表達的家庭(Manicom & Boronska, 2003)。藝術治療中的藝術技巧,可以用來在診斷這個家庭的過程中,去 評量界限、同盟、聯盟、外圍的家庭成員、主題、症狀的目的、和家庭結 構的其他動力。還可以用來促進溝通和感覺的表達,教導合作和領導技 巧,介入困住的系統,也能夠吸引小孩參與治療的過程(Nelson & Trepper,

(31)

2001)。精神科醫師、心理治療師、社工師或家族婚姻諮商師等實務工作 者,都可依其不同理論觀點,使用適合的藝術活動,例如追溯家庭成員的 早期經驗、探索家族歷史、潛意識的內容、減低防衛、獲得洞察、情感性 經驗、瞭解原因和影響、人際互動形式、指出功能不良的行為模式、分化、 引發衝突、改善親子問題等(Landgarten, 1987)。 家族藝術治療發展的主要影響來源自於藝術治療,Kwiatkowska (1978) 是使用藝術評量和藝術治療來幫助家庭的先趨者,他使用藝術治療幫助了 一個有精神分裂症青少年孩子的家庭(Nelson & Trepper, 2001)。藝術 治療的優點,包括非語言溝通、以視覺圖像解決問題及主動積極參與等, 在家族藝術治療中同樣也都受益。以藝術治療的理論技術運用來和家庭工 作,具有以下幾個獨特的功用(Cathy, 2003; Manicom & Boronska, 2003)。

一、透過藝術媒材的表達的形式,使得每個人都有相同的機會述說自 己的故事,即使是年紀很小的孩子,也可以籍由作品呈現其對家庭的樣 貌、情感和觀點。

二、投注(infusion)於藝術創作的過程,每個人可以將對個人的和 對家庭的想法和觀點在單一個作品中被呈現出來。籍由一幅簡單的畫或剪 貼把「家庭帶進治療室」(brings the family in),家庭的議題、家庭互 動規則及問題的起源。 三、藝術創作作品可以增進家庭成員的溝通,家庭的互動規則及行為 模式會在創作及分享作品的過程被揭露(uncover)。 四、圖象作品是一種可以被以被直接詮釋的潛意識產物,,每個家庭 成員以一種彈性的角色,可以是創作者,也可以是作品的觀察者,在重新 檢視的過程賦予新的意義和理由。 五、藝術治療的過程提供家庭以一種新的方式溝通。家庭中慣用的模 式將會在治療的過程中呈現,但治療讓家庭有機會發揮它的潛能解決問 題、拓展家庭的的視野、支持在行動上的改變。

(32)

六、成員是自己作品的專家,治療師對每個家庭成員創作保持好奇和 探索的態度,在自由解釋和表達的過程中,更讓其確信自己才是自己家庭 問題專家。 七、治療師可以用敘事的隱喻故事回應成員作品,致力於隱藏作品中 的價值意義,協助成員發現作品中具有影響力的優勢故事(dominant story)(Carlson, 1997)。 第三節 智障者家庭親子手足關係之探討 本節分成兩個部分用以探討智障者整對家庭系統之影響,包括智障者 家庭之親子關係與智障者家庭之手足關係。 壹、 智障者家庭之親子關係 家庭是由各角色所組成的整體,每個角色分別扮演不同的功能,維繫 著家庭結構的穩定。對絕大多數家庭而言,身心障礙孩子的誕生,無疑是 很大的壓力,此種非連續性的轉變,將可能影響家庭正常的發展程序和家 庭成員間的互動關係,如壓力源的增加、家庭結構角色的改變和家庭人際 網絡的改變等。許多研究已指出障礙孩子的出現,對整個家庭及個別家庭 成員的功能確實會有顯著的影響(Bischoff & Tingstorm, 1991; Shiechel, 2007)。 身心障礙孩子的出生可能引發家庭成員的情緒效應,包括否認、驚 嚇、憤怒、悲傷、罪惡感、不安、沮喪、退縮、矛盾情感、恐懼等(何華 國,2004),父母是核心家庭中最重要的角色,其因應這些情緒的方式對 親子關係會產生不同的影響。Fisman 等人(1996)研究慢性病童手足適應 發現,障礙兒父母的壓力和情緒是正常手足行為問題的中介因子,如果父 母的壓力能夠得到適當紓解,對待子女的態度一致以及溫馨的親子互動關 係,將有利於正常手足的人格發展與正向行遵表現。Drew 和 Hardman(2004) 探討智障手足的需求指出,父母常會將心力投注於照顧智能障礙的孩子,

(33)

以致無力給其他孩子適當的關注,但是正常手足心裡常是非常渴望得到父 母的支持,若在家中沒有獲得父母適當的關注,他們常會在家中、學校或 社區中表現出不被社會接受的行為,用以獲得注意。 詹珮宜(2000)研究發現,處在拒絕階段的父母,正常手足通常覺得 無助,所以他們常常避免和殘障手足或父母有關係或接觸;而在憤怒階 段,正常手足可能因為父母給予高依賴性的殘障手足較多的注意力而憤恨 父母;在討價還價階段,正常手足可能成為討好型,成為家中衝突的調節 者;然而,正常手足也可能在沮喪階段,由於感受到父母的忽略,因此故 意表現無能,如低學業成就、沮喪、對生理疾病過度注意,以企圖得到父 母的注意力。李麗玲(1995)研究發現智障兒童的青少年手足與一般家庭 青少年相較,在親子關係各分項及生活適應各項目上,有顯著的差異存 在。鍾易錚(1999)指出父母管教態度越正向積極,正常青少年手足的家 庭適應越好,家庭關係也愈和諧。鄭雅薇(2002)在研究過程中發現,父 母似乎並沒有深入了解正常手足的處境,且由於智障子女佔據父母許多的 時間與精力,將可能使父母與正常子女因缺乏互動而使親子間產生誤解或 是出現緊張關係。高淑芬(2003)比較唐氏症兒童和其手足,以及非唐氏 症兒童三組在親子關係的差異,發現父母對唐氏兒及其手足的態度與管教 方式不同,手足相對受到比較多的約束與限制,且父母對唐氏兒的溺愛明 顯高於一般父母,且正常手足與父母相處時間有被剝奪的情況,這都會使 父母較易於忽略非唐氏症的孩子。另外針對唐氏兒父母與其正常子女為對 象,在家庭功能、及親子關係的自填式評量表的報告中發現,父母對於親 子關係、家庭功能的報告都傾向於正向,無論是「適應性」或「凝聚力」, 兒童理想與現實的落差均明顯高於父母,對家庭的「不滿足度」也較父母 的得分高。 身心障礙孩子確實會帶給家庭許多不可避免的挑戰和衝突,這時候正 向家庭結構功能的展現將更顯重要(Carpenter, 2000)。Pit-ten Cate 與

(34)

Loots(2000)整理相關研究指出親子間能以坦誠開放的方式溝通,是預 防障礙手足出現心理適應困難的重要因素。健康的親子關係將可減少障礙 手足的沮喪感及提高自尊,父母透過示範良好的溝通技巧,子女也將學習 到如何適當處理人際關係及衝突解進技巧(Sgandurra & Fish, 2004)。 貳、 智障者家庭之手足關係

家有障礙兒的手足關係相較於一般家庭更顯複雜,而且影響的變項可 能很多(Bischoff & Tingstorm, 1991; Sgandurra & Fish, 2001),Furman 與 Buhrmester(1985)認為親子關係、孩童的認知能力、社會能力與人格 特質是影響手足關係較重要的因素(賴孟足,2004)。Crocker(1981)指 出障礙家庭對正常手足可能產生影響的六個動力因素,分別為:1、面臨 正常的家庭型態的改變。2.為爭取父母的注意與資源會產生更大的手足 競爭。3.對「障礙」有錯誤觀念。4.扮演代理父母(surrogate parents) 的角色。5.補償性的表現所產生的壓力。6.父母在面對障礙手足時反的 變異不定,可能會令正常手足感覺困惑(何國華,2004)。 Begun(1986)的研究指出與其他正常的手足關係相較,身心障礙者 與其手足的關係是比較少產生手足競爭的情況,但手足間也較不親密(賴 孟足,2004)。Rossiter 與 Sharpe(2001)也指出智障孩子先天能力的缺 陷,致使手足互動受到影響,甚至會出現排斥與孤立障礙手足的情形。 Pit-ten Cate 和 Loots(2000)針對有肢體障礙與多重障礙手足的青少年 進行一項調查研究,在手足關係部分多數青少年對於有時候需擔負照顧障 礙手足,視之為理所當然,能肯定父母親致力於公平對待手足關係的努 力,但也表示父母實際上並沒有完全做到。鄭雅薇(2002)的研究指出智 障手足對正常青少年手足所產生的壓力正負面都有。正面之影響有:手足 較具同理心、對他人有較高之忍受力、挫折容忍度高及較早熟等;而負面 之影響則有:情緒困擾、常出現負面之情緒反應、因承擔過度之責任因而 產生心理壓力及自我認同的迷失等等。梁淑娟(1991)探討智障者青少年

(35)

同胞手足心理需求和關切事件發現,自我認同與角色定位與同胞手足的出 生序有較大關連,年幼於智障者的手足較容易有「角色重組」與認同智障 兄姐的困擾,而產生自我認同與角色定位混淆的困擾。 擁有障礙手足常必需應付包括角色和責任的改變,以及與一般人不同 的手足關係。過去有關擁有障礙手足者之適應的研究以靜態人口學變項的 調查居多,如年齡、出生序、性別及障礙程度等,然晚近的研究焦點著重 在檢驗歷程變項的中介影響因素,如家庭角色、關係、態度、期待和非障 礙手足心理社會功能等,這些研究結果讓與家庭介入相關的研究,如手足 支持和家庭訓練的方案,更具有實徵性的支持(Sgandurra & Fish, 2001)。

上述對於智障者家庭的探討,研究者以智能障礙者手足可能面臨 的家庭系統為論述的焦點,從文獻中我們可以發現家庭系統因為障礙兒而 產生不同的調整和改變,這些現象對手足的發展和適應的影響,研究結果 雖然不一致,但這些衝擊對手足而言可視之為是一種危險因子(Pit-ten Cate & Loots, 2000; Rossiter & Sharpe, 2001),然這並非意謂智障孩 子的誕生對家庭系統就必然產生危機,其影響關鍵取決於家庭如何去因應 這個事件(Drew, Logan & Hardman, 1996)。阻止個體發展的往往是主觀 中的家庭動力,而非客觀上的家庭動力(王行,2002),有身心障礙者的 家庭若能於此轉變期間,發展出更有效、成熟的互動模式與問題解決技 巧,將有利於家庭生活週期的調適與發展。 第四節 青少年親子關係之探討 本節分成兩個部分用以探討青少年親子關係,包括青少年期的發展任 務及青少年期親子關係之影響因素。 壹. 青少年期的發展任務 青少年階段追求獨立自主和發展人際互動關係是這時期的重要任 務,但這也往往是造成親子關係緊張及衝突的來源。對父母而言,自身成

(36)

長經驗與角色立場的差異所造成親子之間瞭解的障礙,在面臨青少年狂飆 期常出現的自我中心、個人神話現象時,這種代間的差異更容易擴大親子 間的鴻溝。對青春期前期的青少年而言,親子關係仍然是人際關係的核心 (羅國英,1998),能否成功克服這種親子之間的問題,就成為他們發展 歷程中的危機與轉機之一。 Josselson(1980)認為青少年自我的發展需要在持續的親子關係中進 行,父母的支持與認可是青少年嘗試獨立自主時不可缺少的,其根據 Blos 的心理分離概念,提出青少年的發展任務階段: 一、分化(differentiation):青少年會意識到自己和父母是不同的。 二、練習(practicing):青少年會在言行上會刻意表現和父母不同, 並將重心轉向同儕,藉以達成與父母的心理分離及維持個人的自主。 三、回轉(rapprochement):青少年會體驗到想追求自主,卻又怕與 父母分離的矛盾心理,想尋求與父母的情感聯繫。

四、情感客體恆常性(emotional object constancy):青少年能獲 得自主與自我認同,能建立一個穩固的個體性(引自孫世維,1997)。 從上述青少年發展任務階段中發現,個體透過與父母在心理上獨立的 過程,自我重新建構出自我的意識型態(ideology),形成自己的價值體 系,最後達到自我認同(self-identity)。青少年在尋求心理分離的階段 過程中,一方面企求心理上的獨立,對父母的干涉常感到厭煩,所以有時 候會表現出具體的反抗行為,如頂嘴、不講話、不吃飯、爭吵、自己關在 房間裡等。但另一方面也會感受到只依賴自己是不可靠的,沒有父母的保 護和經濟支持是無法生存的。一方面反抗拒絕,另一方面想依賴,這種不 平衡的感覺就是青少年對父母的感情(劉焜煇,2007)。 在台灣的文化環境中,家庭對青少年子女有其特定重視的目標與價 值,其中以學業表現為依歸的成就取向,及不頂嘴、不學壞、有禮貌、不 讓父母操心的品德和諧取向,此兩者向來為父母所特別看重(黃宗堅,

(37)

1999)。但青少年階段是個體從單一家庭體系過渡到多元社會體系的關鍵 期,對於人際關係的發展與掌握是處於無法自我平衡的高衝突期(黃朗 文,1999)。在必需同時克服個體發展及家庭生活週期的任務要求,青少 年如果不能妥為因應,對未來的發展將產生不利的影響,對於擁有障礙手 足的青少年,可能面臨比一般青少年更多重的壓力,父母的角色及家庭的 互動歷程,是如何影響青少年手足在這個關鍵期的發展,為本研究關心的 議題。 貳. 青少年期親子關係之影響因素 發展獨立自主的自我是青少年期一項重要的發展任務,在這個過程中 青少年學習漸漸脫離對父母心理的依賴,培養自主的能力及統合各種經驗 形成自我認定,逐漸擁有更多的資源與能力,父母從也從原本直接提供子 女保護、安全的角色,轉變成為以情感上的擔心、焦慮的角色。在青少年 追求獨立自主的過程中,親子雙方在心理上都經歷了重大的轉變與掙扎。 再者近幾年來台灣社會結構轉型,雙薪家庭增加、離婚率攀升、外籍配偶 家庭增多等,將使得青少年親子關係的可能影響層面變得更複雜。雖然本 研究旨在關注智障者家庭的親子關係,且已於上一節中陳述智障者家庭親 子關係的議題,但由於親子關係是一種很特別也很複雜的親密關係,且青 少年階段可能正是親子關係變得更複雜的開端(羅國英,1995)。一般家 庭中可能影響青少年親子關係的因素也可能存在於家有障礙兒的家庭 中,實有必要針對青少年期的青少年期的親子關係做深入探討。研究者整 理國內有關親子關係的研究,從父母教養方式、親子溝通、親子衝突三個 層面,論述青少年期親子關係之影響因素。 一、 父母教養方式 學者 Maccoby 與 Martin(1983)將父母的教養方式分為四個基本類型: (1)權威教養型(authoritative parenting),指父母對子女解釋管教 規則,並常常願意與子女協商。(2)獨斷教養型(authoritarian

(38)

parenting):父母強調以控制的方式約束子女,常訴諸威脅、體罰或控 制青少年物質資源。(3)寬容溺愛教養型(permissive indulgent parenting):父母對青少年子女給予接納反應,卻因付予過多的自由, 致青少年無法制止本身負向、不合理的行為。同時父母常會以收回愛的 方式,如表現憤怒與不讚賞的方式去影響子女,使得青少年會常感受到 被遺棄的感覺。(4)寬容冷漠教養型(permissive indifferent parenting):父母對青少年的漠視需求,且對子女不良行為「視而不見」, 家庭功能不健全,此類家庭最容易造成青少年逃家或離家(引自黃德祥, 2000)。Lamborn, Mounts, Steinberg 和 Dornbush(1991)以 Baumrind 與 Maccoby 和 Martin 的二向度管教方式探討青少年的適應問題發現:開 明權威家庭成長的青少年較少行為問題;專制權威組的青少年在自我概 念上顯著較差;忽視冷漠組成長的青少年在一般的表現上,比其他三組 管教方式類型下的青少年還要差(引自張高賓,2004)。 國內學者王鍾和(1993)發現父母均採用開明權威的教養方式對子女 的個人適應和偏差行為的影響優於其他類型的教養方式。台灣的父母在 傳統的教養觀影響下,對子女盡其所能的提供無條件的支持,但同時也 希望子女能接受父母的教導與建議,開明權威的成分比較少。此種「壓 迫的關愛」對追求個人空間的青少年子女來說非常難以拒絕而心懷抱 怨,也常常是親子衝突的引發點(余德慧,1992)。 二、 親子溝通 親子溝通指發生在父母與子女之間有關彼此思想信念、情感、與行為 的互動過程,屬於溝通中的一個特殊範疇,改善家庭成員間的溝通互動模 式是許多家族治療學派的重要目標之一。人際互動中的溝通行為被視為展 現親密關係的最佳指標(羅國英,1998)。從社會學習理論的觀點認為, 人際互動的模式奠於親子關係,親子之間互動的行為模式成為個人日後人 際關係發展的學習原型(黃朗文,1999)。

(39)

親子溝通的良窳與青少年子女的生活適應、社會適應、自我概念和自 我統合的發展有極密切的關聯。正向親子溝通有助於親子間更親密的關係 產生,也有助於問題解決能力的提昇,反之負向親子溝通方式不利於親子 互動,與青少年的不適應、焦慮、爭吵、疏離、偏差行為有顯著的相關(邱 獻輝,2000)。 論語《里仁》篇「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從中得以看出孝道親尊是華人重視的傳統家庭文化。然現在的青少年由於 知識力量的擴張與情感依附對象的轉移,已不若以往以順從為主要對策, 而是表現反抗的自主行為,如表現出激怒親方的行為或對親方的管教充而 不聞(黃聖桂,2003),這些新世代青少年溝通行為的改變正挑戰著現代 家庭親子間的互動關係。 三、 親子衝突 許多親子關係的文獻指出親子關係在青少年階段常有明顯的改變,衝 突增多是其中之一(Paikoff & Brooks-Gunn, 1991;引自羅國英,2001)。 衝突對親子關係而言並不必然導致負向的結果,因為衝突之所以發生甚至 演變成為家庭中親子之間反覆發生的互動模式,這可能意謂著原有的家庭 結構已無法再適應家庭系統,如果家庭這個時候能重新調整其結構,發展 出新的人際互動模式,親子衝突可能會是親子關係改善的契機,對整個家 庭發展而言也有正向的助益。 親子間知覺的差異是導致衝突的主因之一,如雙方對於「什麼是青少 年」、「父母到底該管哪些事情」、「青少年該做哪些事」的彼此間認定產生 落差。Dekovic 等人(1997)的研究也發現親子衝突基本上是青少年希望藉 由做一些「決定」,而感受自我意識的存在(李孟真,2000)。Feldman 和 Gehring(1988)則從家庭權力階層角度,指出權力結構的改變是引發青 少年與父母衝突的原因,親子間如何調整權力互動關係,可能是衝突是否 產生的關鍵(游淑華等,2004)。

(40)

Fish(2000)從家庭發展的角度來看親子衝突中權力互動的演變過 程,認為親子衝突要置於脈絡中才能準確瞭解,尤其是親子中權力階層的 運作狀況(游淑華等,2004)。養育孩子、教育、指導、設定限制,及紀 律問題都父母擔負的主要責任,也是其行使親職權力及功能的方式,然青 少年自主發展的任務需求,將對親職間的階層關係形成挑戰,父母或子女 如何調整自己的行為或期待,以因應或解除逐漸累積的衝突所造成關係的 緊張,此也是本研究關心的議題之一。 綜上所述,父母與子女間正向的親子互動經驗,如開明權威的管教方 式、正向的親子溝通經驗及親子衝突的解決,都將有助於青少年的自我發 展、情緒適應及未來的生活適應。因此,如何協助家庭發展正向的親子關 係,是教育相關工作者極需關注的議題。

(4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旨在探討智能障礙學生之青少年手足在家族藝術治療中親子 關係之影響。本章共分成以下四節:第一節為研究設計,第二節為前導性 研究,第三節為研究對象與實施場地,第四節為研究工具,第五節為資料 分析與處理。 第一節 研究設計 本研究旨在探討智能障礙學生其青少年手足在家族藝術治療過程,親 子關係之影響及改變歷程,研究流程如圖三-一-一所示。本研究結合質化 研究和量化研究方法,但以質化研究為主,量化研究為輔。個人的變化是 質性研究的主要問題(Patton, 1995),為求能真實發現研究對象在接受 家族藝術治療的親子關係變化歷程,本研究以質性研究中的訪談法及實地 札記,做為資料蒐集的主要方式。為了提高研究結果的應用性,在治療介 入前、後,請該名正常青少年手足填寫家庭適應力與凝聚力量表,並將施 測結果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 研究者於正式研究前分別與研究對象中的父母及青少年手足進行開 放式訪談,旨在與案說明治療實施的方式、瞭解個別家庭的議題,與建立 治療關係。在正式治療介入後,於每次治療結束至下次治療介入前,與研 究對象進行半結構式訪談,所得結果為分析治療介入對親子關係影響及改 變之主要資料來源,同時做為治療期間評估成員需求,彈性調整介入策略 之參考依據。實地札記是本研究另一個重要的方法,可提供研究者研究方 法修正、資料分析及治療效果評估的重要資料。詳盡、正確及廣泛的實地 札記需包含研究歷程、策略,對研究設計的決定及參與觀察研究結果等(李 奉儒,2001)。為了完整保存原始資料,以利分析與處理,在正式治療前, 已先徵得研究對象同意接受研究過程之全程錄影、錄音及創作作品的拍照 (附錄一)。

數據

圖 2-4  一、開放園地讓家庭願意合作  Welwood 曾提出家庭生活是一塊家人可以親密分享此時此刻存在的 「開放的園地(open ground) 」,治療就是在製造家人間互動,提供「開 放園地」,以便建立親密性(Street, 1999)。本次治療與第一次治療間隔 約一個月(研究者於期間因公出國),兩次治療相隔的時間稍長,然似乎 沒有影響案家對治療的參與,父親於當次治療後的訪談中談到: 「活動裡 面的互動比較自然…在這個活動當中就是你把你自己所想的講出來,或者 說你想表現的表現出來,比較有那種平等的感
圖 3-4 圖 3-5 圖 3-6  圖 3-7 閒暇之餘散步湖邊。  (4)圖 3-4:忙碌一整天後的放鬆沉澱---上網,母親以這張畫描述自己與家庭。 (5)圖 3-5:母親回憶和小喜小時候,兩人一起做點心的時光。刻意將時間畫在下午 3 點,想表達並不是在做飯,而是與小喜隨興共渡的親子時光。 (6)圖 3-6:母親描述和先生之間簡單的生活。開著或騎車帶著小樂到外頭兜一下,喝個咖啡。 (7)圖 3-7:一邊吃東西一邊讀書的自己,小喜用學校、家裡 和念書來呈現現 階段自己的縮 影。
圖 3-8  圖 3-9  (8)圖 3-8:小喜憶小時候與父親第一次同遊 「小人國」樂園。(9)圖 3-9:小喜和母親一起煮東西、包水餃。與母親創作相似,對彼此的默契,母親感到驚訝。  一、創作環境與治療效果      藝術治療整體空間與情境的營造,被視為是重要的治療性因素(Bruce,  2006)。這次在創作空間的安排上,藉由畫架擺設的調整,成員的位置被 自然地區隔開來,提供每個人擁有獨立創作的空間,治療室的空間看起來 像家庭習慣的「各做各的」場景,但由於創作主題的要求,成員在這種熟 悉的模式裡學習表
圖 4-4  圖 4-5  圖 4-6  有節制的生活角本。  (2)圖 4-4:父親接送小樂上放學的一景。 (3)圖 4-5:父親的作品-我們一家人,由左至右分別是父親、小喜、母親、小樂。 (4)圖 4-6:父親的作品-「職場-成與敗都在這個地方」 (5)圖 4-7:母親抒發個人情緒心境的作品~有感而發人與人之間冷漠,各自悍衛自己。  (6)圖 4-8、圖 4-9:母親 的典型生活~家務、職 場。  一、家庭需要「主題」引導「創作」  本次活動的目的在瞭解家庭典型的生活,請成員以日常生活中常發生 在自己身
+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Effective parental involvement in school affairs may be linked to parent educational programs which is central to high quality educational experiences of the children. The

 To address the developmental needs of young children (0 to 5 years)..  An integrated community-based child and family

Family with marital couple owns sufficient economic resources, parents with healthy mental usually spend more time to accompany and take care of children, therefore the children's

This paper aims to study three questions (1) whether there is interaction between stock selection and timing, (2) to explore the performance of "timing and stock

• I referred to curriculum standards and 4 textbooks series (children and parents are from 4 schools) to develop research-based activities suitable for parent-child Math Camp.

Methodologies used in this study comprise two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questionnaires, which investigate customers’ assessment of the quality and satisfaction of service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hospitality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based on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nd also determine the moderating

It aims to understand the authentic English learning adjustment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remote area and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amily background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