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以生態系統理論分析台灣中小企業傳承問題之關鍵因素-以扣件產業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以生態系統理論分析台灣中小企業傳承問題之關鍵因素-以扣件產業為例"

Copied!
108
0
0

全文

(1)

國立高雄大學亞太工商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以生態系統理論分析台灣中小企業傳承問題

之關鍵因素-以扣件產業為例

The Key Factors of Affecting SMEs’ Inheritance in

Taiwan by 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 Taking Fastener

Industry as an Example

研究生:林威丞撰

指導教授:李亭林 博士

(2)
(3)

III

致 謝

謝謝,我的求知慾 謝謝亭林老師的指導 謝謝同屆同學的支持 謝謝SBS 前同事與 BUFAB 同事們的協助 謝謝家人們的鼓勵 謝謝我的愛人 謝謝白安、告五人、五月天、八三么、滅火器的陪伴 謝謝國家圖書館、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與高學大學研究室提供良好的場地 謝謝願意受訪的所有廠商 謝謝 林威丞 謹致 於國立高雄大學 民國一百零八年七月

(4)

IV

以生態系統理論分析台灣中小企業傳承問題

之關鍵因素-以扣件產業為例

指導教授:李亭林 博士 國立高雄大學亞太工商管理學系 學生:林威丞 國立高雄大學亞太工商管理學系 摘要 台灣為世界第三大扣件製造與出口國,且產業組成大部分為中小企業,因 此以其作為此次探討台灣中小企業傳承問題關鍵因素的研究對象。目前台灣中 小企業的傳承方式與所面臨的問題究竟為何?這些狀況與問題又是受到那些 關鍵因素的影響?本研究透過個案研究法,以深度訪談蒐集相關資訊,並透過 生態系統理論與PEST 經營環境理論的結合,從不同程度的政治、經濟、社會 和科技層面進行分析。 拜科技進步所賜,當前扣件中小企業傳承型態已走向標準化、數據化與規 格化的時代。同時也面臨因投入該產業的學子逐年減少造成的傳承斷層危機。 本研究結果得出當前台灣扣件中小企業傳承的關鍵因素的十一點因素中,發現 絕大部分的傳承者與接受傳承者均指出新型態的品質管理系統如 ISO9001 與 IATF16949 為傳承與制度的建立帶來正面的影響。建議未來能更加著重人才取 得、產業形象提升、傳承方式與傳承制度的建立來提升傳承進行的成功率。 關鍵字:中小企業、扣件產業、PEST 分析、生態系統理論

(5)

V

The Key Factors of Affecting SMEs’ Inheritance in

Taiwan by 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 Taking

Fastener Industry as an Example

Advisor(s): Dr. Ting-Lin Lee

Institute of Asia-Pacific Industrial and Business Management National University of Kaohsiung

Student: Wei-Cheng, Lin

Institute of Asia-Pacific Industrial and Business Management National University of Kaohsiung

ABSTRACT

Taiwan is the third largest fastener exporting country in the world, and most of its industrial components ar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Therefore, this study takes it as research object to discuss the key factors of Taiwan's SMEs' inheritance. What are the current methods and problems of inheriting nowadays? What key factors are affected these conditions and problems? Through the case study method, this research collects relevant information from in-depth interviews and analyzes it from different levels of political, economic, social and technological levels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 and PEST business environment theory.

Thanks to advance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current fasteners SMEs has moved toward to standardization, dataiz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faces the inheritance fault crisi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 that the 11 key factors for the inheritance of SMEs in Taiwan. Most of the respondents pointed out that the new management system like ISO9001 and IATF 16949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inheritance, and establishment of the mechanism.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y can put more emphasis on talent acquisition, industrial image enhancement, inheritance mechanism building to the success.

(6)

VI

目錄

致謝...III

摘要...IV

Abstract...V

目錄...VI

表目錄...VIII

圖目錄...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 2

第三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 4

第四節 研究流程 ... 5

第二章 文獻回顧 ... 6

第一節中小企業傳承 ... 6

第二節 扣件產業 ... 16

第三節 生態系統理論 ... 22

第四節 PEST 分析模型 ... 2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5

(7)

VII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35

第二節 訪談方法 ... 36

第三節 研究設計 ... 37

第四章 個案訪談分析 ... 44

第一節 訪談內容 ... 44

第二節 訪談內容整理與分析 ... 68

第三節 小結 ... 7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3

第一節 結論 ... 83

第二節 研究建議 ... 87

第三節 研究限制 ... 88

第四節 未來研究建議 ... 89

參考文獻 ... 91

(8)

VIII

表目錄

表 2-1: 近十年國內對中小企業傳承的研究論文 ... 11 表 2-2: 我國扣件產業競爭力 SWOT 分析 ... 16 表 2-3: 關鍵因素意涵之解讀 ... 21 表 2-4: 關鍵因素之意涵-以扣件產業為例 ... 29 表 3-1: 訪談公司基本資料表 ... 39 表 3-2: 訪談人物一覽表 ... 39 表 3-3: PEST 複合生態系統理論對於公司傳承之訪談大綱 ... 42 表 3-4: PEST 複合生態系統理論分析表 ... 43 表 4-1: F 公司訪談分析表 ... 47 表 4-2: K 公司訪談分析表 ... 51 表 4-3: O 公司訪談分析表 ... 54 表 4-4: W 公司訪談分析表 ... 57 表 4-5: R 公司訪談分析表 ... 59 表 4-6: M 公司訪談分析表... 62 表 4-7: S 公司訪談分析表 ... 65 表 4-8: C 公司訪談分析表 ... 68 表 4-9:各公司訪談 PEST 外在環境分析整理表 ... 69 表 4-10:各公司訪談生態系統理論分析整理表 ... 72 表 4-11: PEST 複合生態系統理論分析 ... 81 表 4-12:各公司訪談分析表 ... 82

(9)

IX

圖目錄

圖 1-1: 研究流程圖 ... 5 圖 2-1: 台灣中小型扣件廠商生態系統示意圖 ... 28 圖 3-1: 研究架構 ... 35

(10)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出版的中小企業白皮書中指出,目前絕大部分台 灣的中小企業都是以家族型態的方式經營,而家族企業內因許多規矩與 知識只有家族內部的人知曉,無透過編碼轉換成可視的標準流程,造成 於傳承時需要較長的時間來完成世代交替。但在傳統升學主義的影響下, 台灣許多的中小企業經營者將教育升學視為比在工作現場幫忙還為重 要。在逐漸年邁開始考量接班問題後才想到自己打下的大片江山無人銜 接,又怎麼捨得讓「他人」來整碗端走呢?因此,在美國擔任唱片行老 闆的兒子、在加拿大剛開始從事網路工作的姪子、剛娶自己女兒的女婿 就這樣被叫了回來繼承家業。絕大部分的繼承者從小就都沒接觸過自己 父母親的工作,叫不叫的回來已經是一個問題,回來之後該如何接受上 一代企業主的指導,使傳承順利的延續下去更是許多研究的重點。 台灣近年來已於全世界建立起「螺絲王國」之盛名。經濟部統計處 表示至2016 年目台灣扣件工廠家數超過 1500 間,從業人數亦達 3 萬以 上。相較於科技產業,扣件投資門檻較低且多屬勞力密集、低附帶價值, 因此目前台灣扣件產業絕大部分還是以中小型企業做為主力。遙想起台 灣扣件產業起源自 1973 年春雨工廠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改良螺帽成型機 後,帶動台灣扣件產業遍地開花至今已 45 年,當年白手起家開疆闢地 的各位師傅們現在也多已達退休年齡,紛紛在這幾年同一時期的面臨了 傳承的課題。

(11)

2

「傳承」(Inherit)於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裡的解釋為傳接繼承,於牛

津字典裡解釋為 “To receive money, property, etc. from somebody when they die.”之意。而「交接」(handover)一詞則有交替、更換的意涵,牛津 辭典裡則是給予 “The giving of control of or responsibility for something to someone else.”的解釋。雖兩者意思相近,但考量「傳承」較「交接」 所涵蓋範圍更廣,除職務上的更迭,更有精神、觀念、技術傳接之義, 因此本篇研究採用「傳承」作為本篇研究的題目。

第二節 研究動機

台灣的中小企業傳承模式多為家族經營模式,根據 2017 年第三季 「中小企業經營環境展望指標調查」,台灣中小企業中有 86%為傳子、 12%為傳賢、2%出售。以比重最大的家族企業為例,美國家族企業機構 分析不同企業組織,發現美國家族企業第2 代成功接班的只有 30%,第

3 代只剩 12%,而能夠傳承到第 4 代之機率僅剩 3% (Shaner & Astrachan, 1996)。另外一研究指出只有 30%的家族企業能夠順利完成傳承,而能傳 承到第三代之家族企業只有10% (Dyer, 1993)。亞洲方面,美林證券的 研究顯示,東亞地區的家族企業只有15%能夠成功交棒第 2 代,能繼續 順利傳承到第3 代的僅為 2%。根據「2017 中小企業白皮書」調查發現, 台灣只有9%的企業做好傳承計劃,傳承多半需歷時 15 年,卻只有四成 的成功率。 為何每輪的企業主交替成功率都只有前次的一半不到?對任何企業 而言,傳承結果好壞會影響企業未來走向與績效,也會影響組織內部各 層級人員及利害關係人 (Brady and Helmich, 1984)。另外考量現在的社 會變遷及科技汰舊換新快速,當年的方法現在或許也已不管用,其他如

(12)

3 第二代接班人的經營理念及思考方向不同,也會造成家族內部經營的問 題以及影響其公司未來的發展和績效(張志松,2015)。在「接班人」一 書中,作者提到台灣許多中小企業的第二代繼承者都是在海外受教育, 在學成歸國後卻發現自己家裡的小工廠一點都沒有管理制度。彼此之間 觀念上的代溝使得原本對上一代企業主的種種尊敬受到挑戰。甚至有些 繼承者在高等教育也正好主修管理學相關科系,更是覺得當前的經營方 式充滿問題,而造成傳承溝通上的困難 (李志華,2013)。 過去十年不乏針對中小企業傳承問題的研究,但除了少數如江綿綿 (2017)的研究針對傳承問題的關鍵因素進行探討外,大部分多著墨在如 何選定接班人、如何安排良好的接班模式及接班人所需具有的特質。以 因果論來說,勢必是先觀察到了傳承上的問題,才會有「良好的」接班 模式議題存在。因此,為了瞭解對傳承問題產生的關鍵因素即是此次研 究者的主要動機。 金屬中心(馮世達,2007)的文獻指出,台灣扣件百花齊放的時期為 1979~1983 年,也就是民國七零年代初期。當時期台灣的扣件工廠從原 本的100 間一下躍升至 350 間(洪源在,2003)。而在 1991~1999 年中, 不到十年的期間更從 600 間成長到全台共 1600 間扣件工廠。登上高雄 小崗山往下一望,滿滿的都是鐵皮平房,在岡山燕巢的巷弄間穿梭,無 不是機台轟隆隆的聲音與滿滿的機油味。 從上述的資訊可以知道,在台灣所有的中小企業中,扣件產業有其 齊頭式的特點。從上述的年份來計算,第一次飛躍時期的企業主多已於 這十年間完成第二代傳承,而第二次飛躍時期的老闆們也正在為了十年 後的世代交替進行鋪路,並預期於 2030 前台灣扣件業界將會全面再度 的進入新一代企業主浮上檯面的狀況。

(13)

4 考量台灣扣件製造與出口量為全世界第三大、組成絕大部分為中小 企業,且近十年均面臨了迫切的傳承問題,研究者希望能透過對扣件產 業的研究來一窺台灣中小企業目前所面臨到的傳承問題,並探討這些問 題的關鍵因素。希望研究的資料與結果能幫助目前與未來的企業主可以 更有效的安排與處理兩代之間傳承的問題。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經營者對於企業本身的狀況、未來發展目標與扣件產業環境有直接且 重要的關係。與二十年前台灣螺絲產業剛開始興盛時的第一代企業主們相 比,當下的政治、經濟、社會和技術已截然不同。回到早期台灣剛解嚴的 時候,產業的傳承,不管是經營者還是技術人員,傳承多是透過學徒制, 從小跟著前一代的經營者做中學,模仿前一代的技術與理念。但現今正在 培訓的新一代經營者多不像第一代是自小從學徒做起,即使從小接觸,在 社會環境的演進下,從前做不好就懲罰的打罵式教育似乎也已難以被接受。 傳承問題是在任何世代都會遇到的問題,而傳承方式與環境背景的不同有 很大的關連,過去與現在所面臨的傳承問題勢必也有所不同。因此我們無 法直接拿許久以前的資料與研究照本宣科,而是需要實際與現今的企業主 與繼承人直接接觸。本研究的研究問題為: 一、目前台灣中小企業的交接、傳承方式為何? 二、當前台灣中小企業於傳承時所面臨的問題為何? 三、企業於傳承時所遇到的問題是受到那些關鍵因素的影響? 考量台灣扣件產業有九成以上的成品為供車廠使用。因此本研究希望 能透過對多間台灣車用扣件中小企業進行訪談來了解目前該領域的領導 者與未來的繼承者對於公司發展與傳承上所面臨的問題以及其原因。期望 能透過本研究得到下列問題的答案。

(14)

5 一、瞭解目前台灣扣件產業中小企業的傳承狀態與現況。 二、探討目前台灣扣件產業中小企業傳承時出現的問題。 三、政治、經濟、社會和科技技術如何影響傳承的問題。

第四節 研究流程

圖1-1:研究流程圖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文獻探討 深度訪談 結論與建議 訪談分析 (PEST+生態系統理論) 中小企業傳承 扣件產業 生態系統理論 PEST 經營環境分析

(15)

6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中小企業傳承

一、本研究對中小企業的定義 製造業、營建工程業、礦業及土石採取業:實收資本額在新臺幣 8 千 萬元以下者,或經常僱用員工數未滿 2 百人者;其他行業前一年營業 額在新臺幣 1 億元以下者,或經常僱用員工數未滿 1 百人者。(中小企 業發展條例,2005) 二、台灣中小型企業特性 2016 年臺灣中小企業家數約有 140 萬 8,313 家,占全體企業家數 的 97.73%;較上年增加 24,332 家,年增率 1.76%。其中,有 112.37 萬 家(79.79%)從事服務業,且 48.44% 為批發及零售業,53.71%的中小 企業採獨資經營(中小企業白皮書,2017)。由 2011 年至 2016 年資料 得知,中小企業經營 10 年以內者將近半數,約 48.82%; 而大企業經 營年數在 10 年以內者約占 22.29%。即中小企業之經營年數明顯較大 企業少,且中小企業經營年數在20 年以上者僅有 25%。 根據台灣綜合研究院對於台灣本土中小企業的分析所提出的中小企 業輔導體系定位創新作法之研究(經濟部中小企業處,2008),台灣中小 企業有以下八種特性:

(16)

7 1. 憑藉彈性與靈活的特性發揮高度興業精神 廠商規模相對於高科技產業較小,投入的成本也較低,因 此因應市場需求變化能力較強,無論在生產方面,或是在銷售 方面,均能顯現高度彈性,有利因應經濟景氣變動。 2. 透過學習與經驗累積來快速因應環境變化 台灣中小企業已習慣來自於世界各地的各種挑戰中,不斷 學習並累積經營經驗,各家所思考的多是如何使得資源運用效 率提高,因而對因應環境變化的反應快速。不但從接單中學習 並提升工廠生產能力。也會透過本身產業聚落的優勢強化本身 的技術水準。 3. 所有權與經營權集中造成缺乏專業分工模式 依據經濟部所公佈的中小企業白皮書資料統計顯示,若將 中小企業獨資廠商視成家族經營型態,則其比重維持在六成左 右。這些廠商在經營上所表現出來的特性,包括家族成員承攬 與控制絕大部分企業功能,例如採購、生產、行銷、財務、人 事、投資等企業重要決策。亦常發生經營資金不足之時,家族 企業寧可從親友或其他非檯面上的金融管道中籌措舉債,認為 外來資金如銀行等會影響其所有權與控制權。再加上不像大企 業財務結構及會計制度般的健全,所以不易自資本市場上獲取 中、長期經營金。

(17)

8 4. 廠商規模普遍偏小使得經營資源不易掌握 由於廠商規模普遍較小,在生產成本方面,無法一次吸收 大量的鋼材,多採小規模購買的結果造成生產成本的提高,也 較易受到原料價格波動影響。在行銷拓展時,因各家競爭激烈 且資訊運用程度偏低與市場資訊掌握不足,即使工會代表常常 於公開場合邀請大家團結合作,但往往還是會為了爭取訂單採 取削價競爭,而導致獲利有限。在人力資源方面,為降低成本 而採取最低工資與惡劣的工作環境,造成員工流動頻繁,而使 得專業人力吸收不易;在研究發展方面,因研發能力薄弱與資 金有限,導致公司對研發的不重視,進而導致升級轉型不易, 不利永續經營。 5. 產業屬性鬆散帶來的競合關係 產業屬性差異並不明顯,彼此為了各自利益追求或可維持 高度的競爭關係,同時亦因共同利益需要,或可維持複雜的合 作關係,亦即各間廠商在經營上彼此之間,常常是單打獨鬥, 或是短期合作,於市場上尚未看到並有明確共同目標的趨勢。 6. 有效利用產業網路並充分發揮產業聚落效果 因應原物料、零組件及後續包裝產業所構成的完整垂直與 水平合作產業體系,形成世界有名的產業聚落。連結產銷合作 通路,此也是長期以來台灣中小企業具有國際競爭優勢最重要 的關鍵所在。

(18)

9 7. 從事加工與代工為主造成極易受到外在因素影響 雖以目前台灣扣件發展亟欲脫離以往的OEM 為型態,但附 加價值較低的標準扣件產品還是占全國總生產產品的七成(張 芳慈,2005)。雖然大部分中小企業規模較小,有調整產量容易, 且能夠充分配合合作廠商需求,發揮填補性、配合性等優點, 但亦因如此,在產銷活動上也容易受到上游廠商或國際企業經 營因素影響。 8. 進出市場頻率頗高進而不利產業技術累積 除了極小比例屬於資本較密集、技術密集的廠商需要具有 一定規模以上的機器、設備與廠房和複雜的技術投入外,現階 段大多數廠商在經營上固定資產、營運資金與人力資源的投入 並不多,產品技術層次也較低。雖然使得成本回收較快與進入 障礙相對較低,但也變成利潤急速下滑,導致經營年數相對其 他產業的中小企業較短的現象,且更加不利產業技術累積。 三、企業傳承 在過去的研究中發現台灣的中小企業多還是以師徒制的方式傳遞知 識(王順慶,2004),而 Lansberg(1988)認為接班人如果要在企業中發揮對 企業營運的權力,承接領導企業所需的人際關係和權力反而才是必要的。 潘鳳文(2005)在台灣家族企業傳承之個案研究中指出,企業傳承最重要 的不是傳給誰,而是要將何種企業精神特質傳給接班人。蘇靜怡(2006) 於台灣家族型態之中小企業接班問題探討中提及,接班人如果能從小培 養外向、親切、有禮貌等,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就可以克服接班時與

(19)

10 公司同事或與目前的企業主嚴重衝突的問題。由上述各研究論述不難看 出所謂的傳承主要的目標有二:一是培養符合公司精神的領導能力。二 是了解公司各個部門作業方式與和工作內容。 整合2010 年以來國內學者對中小企業傳承的碩博士論文後發現,部 分研究僅針對企業主或繼承人進行訪談,如張跤楓(2018)、曾家亮(2018) 與蔡家澤(2017),缺少另外一方的說詞來進行驗證。另外部分研究強調 家族在傳承上的影響,如陳曉瑩(2013)與黃薷誼(2015),難以適用於非家 族模式的中小型企業。由於此類研究多採取訪談法,難以隨機抽樣方式 取得訪談樣品與進行橫跨北中南的研究(表 2-1)。 有別於台灣過去對於傳承議題的所有質性的研究,多是採用訪談法, 並針對訪談結果統整併分類,僅少數兩篇是運用量化的方法(黃莉莉, 2017 ; 陳曉瑩, 2013)。本研究採取的是一種生態系統觀點來探討企業 傳承的問題。企業傳承永遠不會只是企業主和接班人兩個人的事,外部 環境的影響有時反而更為劇烈,除了兩代雙方對外部的認知差異造成傳 承上的問題;個人、家庭、公司、甚至於上下游、國家與文化各種不同 的層面也會影響傳承的方向與策略。

(20)

11 表 2-1 近十年國內對中小企業傳承的研究論文 論文題目 作者 (年份) 研究對象 研究主題 研究方法 研究結果 家族企業傳承探 討-以中小企業為 例 張跤楓 (2018) 共訪談三間分 屬不同產業的 公司企業主,包 含圖書出版、貿 易與批發產業。 傳承方式選擇的探 討,與了解經營者 傳承目標的制定其 背後因素。 深度訪談並彙 整訪談結果。  公司創建不易, 由自己小孩承公司  願意進行傳承的準 備,但表明即使退居幕 後也不會全然放手 企業傳承教育-以 中部地區中小企 業為例 黃薷誼 (2015) 共訪談十三位 分屬不同產業 的創辦人。包含 醫療器具、指甲 彩繪、營建…等 等。 從現階段的經營者 角度來探討如何培 養出一個好的第二 代。 深度訪談並將 訪談結果依人 格特質分類。  從結婚遺傳開始就決 定了未來。  經營者要有良好的榜 樣讓第二代學習 影響台灣中小企 業第二代經營關 鍵成功因素之探 討-企業轉型觀點 江綿綿 (2017) 訪談四間金屬 公司共七人,其 中兩人為地一 代,其餘為家族 將企業經營成功因 素分為總體環境、 產業現況、企業組 織與個人因素。這 深入訪談並彙 整訪談結果。  接班的關鍵因素為如 何有效的運用網路 思維的接受度, 國際與台灣國內情勢

(21)

12 中的第二代。 些因素探討對傳承 的影響。 的瞭解。 對傳承有利與有礙 的因素其背後成因 與分析。 家族企業與第二 代傳承永續經營 之研究-以 S 公司 為例 尤燈洲 (2017) 個案研究一機 械產業S 公司 的經營狀況。 個案探討該公司於 傳承後公司經營策 略的改變以及其影 響。 資料蒐集 SWOT 分析  將S 公司能於市場生 存的原因作為中小企 業參考的典範。  並未提及傳承過 程,僅是用公司現 有狀況來分析第二 代經營成敗。  因為個案探討,如 能採用相同方式配 合大數據分析則更 會有公信力。 台灣中小企業無 形資產管理研究-以家族企業接班 時之關係資本與 人力資本傳承為 例 王怡雯 (2016) 共兩間家族企 業,一間為旅館 服務業,另一間 為食品原料製 造業。受訪者包 含創業者與第 二代接班人。 企業傳承上無形資 產的轉移困難與建 構接班傳承模式。 深度訪談 並彙整訪談結 果後與文獻分 析比較。  若於傳承時經營者能 認同或了解接班人的 能力與想法,並從目前 的經營者提前開始改 變則有傳承的進行。  企業主的制度建置成 功與否與傳承成效有 很大的關係。  相對於環境因素, 於討論內在因素時 容易因個人個性、 思考與理念有關, 造成無法容易從外 在觀察的狀況。

(22)

13 企業二代接班人 培育方式-以台灣 地區中小型家族 企業為例 郭重凱 (2015) 分別訪談製造 業與非製造業 數家,訪談人數 18 人中包含 3 為企業主。 解析各家族企業對 接班人培育的各個 階段與選擇接班方 式的考量重點。 深度訪談並予 以編碼後與文 獻進行比較  在接班人接受學校教 育的階段如能一併協 助家族事務則未來會 較有認同感。  若現任企業主無意願 放手,則建議兩代共同 配合,直到傳承結束。  訪談對象還是以接 班人為主,缺少企 業主方面的資訊  問題設計多傾向於 心態等內心層面, 對於敏感性問題受 訪者多避重就輕。 台灣家族型態中 小企業第二代接 班意願之研究 姚淑惠 (2013) 六間不知產業 別的家族型中 小企業第二代。 了解第二代接受繼 承家業的原因與繼 承時主要考量因素 深度訪談,並統 整各因素出現 的次數製作成 雷達圖。  第二代接班人決定接 續家業主要是受到自 己對公司熟悉度、父母 意見、個人人格特質、 對公司未來評估、使命 感與自身專業的影響。  樣本數不足且均同 在同一縣市,無法 有效的應用於全台 灣。 中小型家族企業 接班研究-以機械 零件業接班問題 為例 曾家亮 (2018) 五間同質性高 的CNC 車床工 廠創辦人。均位 於台中。其規模 從營業額9000 萬到1500 萬皆 訪談創業者對傳承 的規劃,包含如何 選擇接班人。 深度訪談配合 問卷,將選擇接 班人的因素出 現次數作為其 重要性的程度。  面對未來,沒有創業者 有把握自己所傳承的 方式與資訊可以幫助 接班人完全克服未來 的環境。  環境的變化使得當初  部分公司尚未開始 安排接班人計畫, 僅以創業者的角度 來預測接班人可能 會遇到的困難。  樣本數不夠多且地

(23)

14 有。 創業的知識與技術已 無法負荷,也造成了傳 承的困難,建議及早進 行傳承,以利有充裕的 時間來面對產業變化。 域過於集中,無法 作太大規模的推 測。 接班人特質對於 家族企業接班影 響因素之探討-以 高雄地區金屬製 品製造業為例 烏博威 (2014) 高雄地區金屬 製造家族企業 共四間,訪談對 象包含目前的 四位企業主與 其接班人共九 位。 透過了解目前經營 者與接班人的動機 差異,解決提升接 班意願的問題,並 根據接班人特質探 討合適的接班方 式。 深入訪談並彙 整訪談結果  當前傳統產業傳承的 最大問題是接班人的 意願。在服務業掛帥的 現在,相對傳統產業給 年輕人的形象較好。  探討如何在短時間內 培養接班的子女,包含 接班特質。  研究者發現傳統工 業較著重於技術的 核心價值,因此在 訪談的表達上較容 易受到限制。 台灣家族企業第 二代接班問題之 研究-以台灣中小 企業為例 黃莉莉 (2017) 挑選了五間位 於台灣北部的 傳統製造業中 小型家族企業 第二代接班人。 在經歷接班的各個 歷程時,接班人應 要注意的要的事 項。 深度訪談,並以 Longenecker & Schoen(1978) 的七階段傳承 歷程模型來進 行分析。  對接班人而言,不能強 求上一代人給予一完 美的傳承計畫,需要化 被動為主動,在心態上 調整,才能面對各階段 不同的阻力。  樣本數不夠多且地 域過於集中,無法 作態大規模的推 測。

(24)

15 探討台灣家族型 態中小企業接班 人創新遇到的困 難與因應之道 蔡家澤 (2017) 訪談曾被媒體 訪問過或公開 演講過的創新 接班人共七位。 以接班人的角度來 探討接班人於創新 時所遭遇的心理、 技術與策略層面的 困難。 深入訪談並彙 整訪談結果  找出接班人為何會走 向創新一途的原因。  統合於傳承中創新的 困難,包含來長輩的不 支持、人手不足與不確 定的未來。  缺少對長輩,也就 是上一代對於創新 的看法與其不支持 原因的統整。 探討台灣中小企 業之家族企業接 班的關鍵因素 陳曉瑩 (2013) 台中與台北共 六間家族型態 的中小企業,包 含老闆與接班 人共六位。六者 產業皆不同。 透過量化計算後得 出「家族特殊資產」 為最主要的接班成 功關鍵因素(創始 人對家族企業的貢 獻)。 專家訪談與決 策實驗室分析 法 (DEMATEL), 運用ANP 計算 權重。  發現台灣中小型家族 企業成功接班關鍵因 素的四個構面具有交 互影響的關係:家族特 殊資產、企業制度、人 格特質與管理能力。在 計算完權重後得知家 族特殊資產最為重要。  同一間公司內僅訪 問一人,無從驗證 填寫問卷者的內容 正確與否。  研究結論強調家族 的人脈與歷史,無 法套用於非家族式 的中小企業。 資料來源:作者自行整理

(25)

16

第二節 扣件產業

一、扣件產業的定義與分類 螺絲、螺帽均屬於扣件(fastener),大陸稱之為緊固件。扣件的範圍 很廣,以工法來說可以大略分為鍛造、鑄造、車床、沖壓、塑膠射出... 等等。而以產品別來說可以分為螺絲、螺帽、華司、螺釘、鉚釘、插銷、 套筒...等等。行政院主計處將螺絲、螺帽及鉚釘製造業定義如下:凡從 事有、無螺紋製品之緊固件製造之行業均屬之,主要是以線材(盤元) 為材料製成製品,例如:螺絲、木螺絲、自攻螺絲等;螺栓(bolt)是 指圓徑較大的螺紋製品,如栓、T 型螺栓等;螺帽(nut)則多為陰螺紋, 主要為配合螺絲(栓),作為固定或鎖同使用的螺絲(栓)之用。 表2-2 螺絲扣件定義 產品名稱 英文名稱 定義

螺絲、螺帽 Screw and nut 利用螺旋原理做成,可使二物體固定或

連結起來,而該螺旋具有陽性者稱螺 絲,而螺帽則指在中空柱體內,表面具 有內螺紋之物件之總稱。 墊圈(華司) Washer 為介於螺釘或螺帽之承面與物件固定 面間,中間具有孔,可使螺釘穿過之物 件,並有保護承面或加工面、增大承 面、防鬆、補位等功能。 鉚釘 (拉釘、拉帽) Rivet 其一端製成頭型之金屬圓桿,可將物件 等鎖緊結合,通常使用於金屬及板片 上,藉以作永久性之結合。 其他螺絲產品 Other screw products 不屬於上列項目之各種螺絲類產品包 含螺旋鉤、洋眼、壁虎等 資料來源:經濟部統計處網站第十六次修訂版本(2016)

(26)

17 二、台灣扣件產業的發展與現況 台灣生產扣件類產品已有六十年歷史之久,根據台灣螺絲公會指出, 台灣南部地區以春雨工廠設廠最早,北部地區則為環球螺釘工廠,該兩 工廠不但為我國螺絲界的先鋒,更是造就大批早期扣件業界人才,目前 台灣扣件產業中多位企業領導人與該兩廠具有淵源關係。以時間順序來 看台灣扣件產業的演進,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將台灣扣件業的發展劃 分為六個主要階段:1945-1967 年為產業萌芽期,l968-1983 年為成型 期,1979-1983 年為擴產期,1984-1990 年為技術成長期,1991999 年 為轉型期,1998-迄今為整合期 (劉和財,2011;吳銘源,2013) 。 1. 產業萌芽期(1945-1967) 初期以內銷為主。生產方式多為手工或自日本進口機械加 工為主,產品為尺寸較大且不需熱處理的木螺絲和機械螺絲。 在此階段台灣社會還是以農業為主,政府政策則是以農業培養 工業。在此時螺絲產業主要還是師徒制,並無實質的人力資源 管理觀念,師傅就像自己的父親一樣被受尊崇。社會普遍認同 「嚴師底下出高徒,棒頭底下出孝子」,打罵教育是家常便飯, 也使得經歷過此階段的企業主最常把「現在的員工都經不起罵」 放在嘴邊,造成傳承與管理上的隔閡。 2. 成型期(l968-1978) 在 1970 年代的越戰時期,由於美軍指定就近在台採購扣 件,使產業有了大量生產的契機。春雨工廠與三星五金公司著 手改良機械,在 1973 年成功改良德國的螺帽成型機,使得原

(27)

18 先每分鐘生產 100~200 顆螺帽的效率提升至 400~500 顆左右, 同時在精確度上更是超越德國。也是受到戰爭影響,在六零年 代後期,台灣逐漸轉向勞力密集與出口擴張,此階段的人力資 源管理方式受到過去日本殖民的影響多採取終身僱用與年功序 列制的方式,管理許多現今視為勞力密集產業的紡織、製鞋、 製傘與扣件產業。 3. 擴產期(1979-1983) 1978 年中國鋼鐵公司開始供應扣件的主要生產原料-盤元, 使扣件產業的發展重心開始南移;而隨著周邊產業網路架構日 趨完善,扣件產業廠商家數與外銷金額大幅倍增。也在同一時 期,台灣逐漸的邁入了高科技的時代,配合政府科學園區與資 訊產業的興起,產業環境開始擺脫了過去高度人工密集的狀況, 人力資源管理也從原本的日式改為逐漸採用美式重視個人能力、 績效、晉升與追求產業最大利益為目標的方式。也因為能力本 位制的抬頭,傳統家族傳承的方式開始受到挑戰。 4. 技術成長期(1984-1990) 隨著中鋼球化線材國產品大量提供,周邊自動化技術精進, 台灣成為世界主要扣件供應圈。1984 年之後,台灣螺絲螺帽產 品的出口成為世界第一。此時剛好也是資源基礎與人力資本理 論最具代表性的時代。擁有優秀的員工被視為是維持組織競爭 優勢的重要來源。擁有技能和擁有知識的員工對公司而言就是 有經濟價值的員工。伴隨著十大建設的餘韻促使台灣在此一階 段經濟榮景大為看好,若員工遭受的待遇不佳隨時可以帶著自

(28)

19 己的技術和知識轉投其他競爭公司。因此在管理上,員工已從 被動的角色轉變為公司重要資本。 5. 轉型期(1991-1998) 1990 年之後,由於國內工資上揚、土地取得不易、環保意 識抬頭等因素的影響下,扣件廠商逐漸將生產基地外移至東南 亞及中國地區,大陸投資多聚集於江蘇與廣東一帶,以外銷市 場為主。國內則專注開發高品質、高附加價值的產品。此階段 的人力資源管理開始採用策略性的人力資源管理方式,積極地 將各種人力資源活動目的設定在提升素質與競爭力等配合組織 的策略性目標。 6. 整合期(1998-2012) 台灣螺絲大廠晉禾赴大陸生產螺帽,三星五金生產螺絲並 與 Textron 聯盟生產航太螺絲,產業進入跨領域經營競爭階段。 且配合上網路世代的興起,呈現出系統化與科學化的規模。台 灣的人力資源管理的發展已可即時的與世界接軌,公司的管理 人員也從當初的勞工關係轉變為更複雜的多功能角色。此時人 力資源需求與供給、企業道德與倫理、企業文化…等成為資源 利用考量的重點。 7. 全球挑戰期(2012-Now) 此為研究者新加入的階段,並非出自於金屬研究中心。隨 著世界景氣已逐漸從2008 年金融海嘯走出陰霾,台灣螺絲公會 林東毅教授在2011 年中工高雄會刊警示,越南扣件產業出口量

(29)

20 與技術逐漸在與台灣拉近差距。若台灣再不轉型進入下一個階 段將恐會喪失競爭力。在此階段台灣扣件產業的對手已從中國 大陸擴展為與全世界競爭,主要因為網路與全球供應鏈的成熟, 不僅使得東協成為全球第五大汽車市場,同時歐洲也因中國的 高關稅懲罰開始著眼於土耳其、波蘭等人力較為便宜的國家進 行扣件技術移轉。 此時期的員工並未經歷過經濟起飛的時代,無法體會努力 就一定會成功的歷史名詞。傳承上也因網路的發達,在專業知 識與技術上的取得甚至比企業主更為容易,這些都使得目前台 灣在進行傳承時較過去更為困難且複雜。若企業主還是一昧地 認為現今的年輕人「吃不了苦」、「嬌生慣養」而不去了解其背 後的歷史因素,恐難以與現今的員工溝通,更別說是要傳承與 交接了。 2017 年台灣扣件產值為台幣 1,406 億元,較 2016 年成長 6.6%,其 中外銷比率占93%。出口值 1,307 億元,占全球第四(前三名分別為中國、 美國、德國),主要出口國為美國,占總出口值的 38.5%,產量則是維持 全球第二。目前台灣扣件製造商約1611 家,從業人員約 34,235 人(經濟 部技術處,2018),而目前絕大部分還是以 OEM/ODM 製造代工為主。 在標準品扣件已居於衰退期,工業扣件已進入成熟期的現在,似乎台灣 扣件產業也逐漸步上日本的後塵,轉往高技術性的微小工件、高安全性 的汽車扣件。雖然目前航太扣件、輕量化與風力發電扣件都因產業的推 廣來到導入期的階段,預期未來也將逐漸成為台灣出口的主要扣件類別 (況國安,2015)。當今我國扣件產業競爭力分析以 SWOT 模型展示如表 2-2 所示(朱珮綺,2018)。

(30)

21 表2-3 我國扣件產業競爭力 SWOT 分析 優勢 劣勢  大量生產與規劃管理的製優 勢。  積極取得認證。  成型機等設備不斷研發創新, 自動化生產及模具設備精良。  原料品質穩定優良。  貿易商及製造商彈性靈活經 營,周邊產業健全。  強調創新整合、兼具速度與彈 性,並積極轉型。  經驗豐富之人才不足  無法吸引人才。  小型企業為主,不利於研發與國 際行銷。  熱處理、表面處理、檢測技術及 研發能力較薄弱。  高附加價值產品研發不足,產品 設計專利在國外廠商手中。  過度依賴美國市場,新市場不足。  供應鏈切入不易。 機會 威脅  全球經濟回穩,歐美製造業蓬 勃發展。  新興市場處於發展階段,欲建 立工業基礎,存在龐大商機。  「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 定」將台灣視為潛在新成員。  區域自由貿易協定盛行,我國因 國際地位特殊難以參與。  產品專利為國外大廠掌握。  歐盟取消對大陸之反傾銷稅。  全球貿易保護主義興起,恐促使 各國提高貿易壁壘。 資料來源:2018 金屬製品產業年鑑-螺絲螺帽篇 三、台灣扣件產業結構與特色 根據金屬研究中心於「107 年度產業發展諮詢委辦計畫」會議簡報 中所述,台灣扣件產業最大的特色即是群聚效應。全台一千多間扣件廠 分為三個主要聚落,北部地區約四百多間群聚於新北五股與桃園蘆竹之 間,主要生產項目為汽車與電子扣件,這與該地區曾有外資車廠組裝線 投資的歷史有關。而中部彰化區域則有為數眾多的機械與高強度扣件廠。 而最為世界知名的莫過於南部岡山燕巢一帶的螺絲窟,約有七百間各類

(31)

22 型扣件工廠坐落於此,包含全球最大的焊接螺帽廠、全球產能最高的螺 絲廠、全球最大的螺帽廠均在此提供世界百分之十的扣件供應量。 近幾年為了與中國大量傾銷與削價競爭,台灣的扣件自動化程度已 提升許多,屬高度全球化之出口產業,其中中小企業占整體產業的75%, 再加上從中鋼線材開始到抽線廠、電鍍廠、模具廠、包裝廠也都彼此聚 在一起,上下游串聯非常健全也使得產量與產能大大的超越其他國家, 造成百來間的各國貿易商來到台灣開設採購辦公室。在全球的定位上台 灣算是大量代工與特殊品開發的雙重角色。 四、本研究扣件產業的範圍 全球扣件產品市場若以使用別區分,汽車扣件產品的產值最大,其 產量約占所有扣件用量的 40% (范姜金剛,2006)。在 2018 台灣扣件展 中,貿易協會秘書長葉明水提到:「汽車扣件的需求將會達到 261 億美 元(全球扣件市場需求約為 938 億美元),隨著汽車產業由先進駕駛輔助 系統時代邁向 AD 自駕車時代,對於主動性安全、智慧化等需求益增, 牽動汽車整體產業及供應鏈,螺絲擔當後盾,扣件市場龐大商機看好。」 目前台灣獲得 IATF16949(全球汽車產業品質管理系統)認證的廠商超 過130 家,儼然為汽車螺絲大國。恒耀國際董事長特助鄧祖漢剖析,2030 年全球車輛市場預計將成長九十%,尤以亞洲車輛市場直線成長,帶出 汽車扣件榮景(天下雜誌,2018)。 總結來說,在現今扣件產業力求轉型、在精進的需求下,汽車扣件 除了複雜度與符合高階效能外,品質的要求與精密度也可作為與當前紅 海市場的區隔,因此台灣各扣件工廠的發展方向莫不朝此市場移動,本 研究也因應此潮流以汽車扣件廠商作為主要訪談的對象。

(32)

23

第三節 生態系統理論

一、生態系統理論的內涵

社會心理學派的Lewin 於 1951 年提出場地論公式,認為「行為」是「人」 與「環境」互動的結果。而承襲此觀點的生態系統論是 Bronfenbrenner 於 1979 年所提出,當年受「系統理論」與「互動論」的啟發而提出此理論來 解釋個人與環境的互動過程(Bubolz & Sontag, 1993)並表示研究人類行為 及發展不能忽略相關的情境或系統。生態系統理論採取互動的哲學觀點, 認為人是在脈絡中發展的,且不斷地與環境發生互動,是一個廣博的觀點 並能夠廣泛的運用。舉凡教育、社會工作、諮商乃至於健康促進行為等領 域均多有應用(戴宏達,2015)。譬如說社會心理學中的個人表現是指受他 人和群體制約的個人的思想、感情和行為,如人際知覺、人際吸引、社會 促進和社會抑制、順從等。而現今的生態系統理論已開始研究生態系對機 構的影響,其內容以機構代替個人,說明機構的發展會直接或間接受到周 遭系統的交互影響,個體(或稱主體)並非獨立單一的,而是與環境和系統 之間環環相扣,彼此關聯(唐厚婷,2007)。

生態系統理論(Experiment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所強調的是 整體性和人與環境之間的交流關係(谷美瑤,2014)。而 Bronfenbrenner 最 大的貢獻即是為了強調多重環境對人類行為與發展的影響,而將環境依人 的空間與社會距離,劃分成類似俄羅斯娃娃的數種系統,個體或機關被置 於最中間層,而環繞著的是一層層愈來愈大的體系,從內而外被分為微觀 系統、中介系統、外在系統、宏觀系統。後續又於 1986 年時提出第五個 系統-時間系統,強調時間脈絡對於環境和系統對個案的影響。近年雖陸續 有相似概念但不同的專有名詞,例如「社會生態學」、「社會生態系統理論」 等,其主要還是在研究內而外四層系統結構的關係,差別僅是所代入的主

(33)

24 體不同而已。以下說明其各個層次系統的概念(黃雅玲,2006): 1. 微觀系統(Microsystem) 微觀系統位於生態系統理論中的最內層,指個案直接面對面 接觸或直接參與的人、事、物。與個案的接觸最為頻繁也最為直 接,因此於理論中表示此系統對個案影響最大。比如對學生來說 家庭與學校均是微觀系統,而活動、角色和人際關係構成了微系 統的基本要素(戴文青,2004)。 2. 中介系統(Mesosystem) 中介系統是指個案直接參與的兩個或多個微觀系統間的交互 關係,例如對員工來說,家庭與公司都是直接參與的微觀系統, 而家庭與公司間的互動即稱為中介系統。當發展中的個人進入一 個新環境,就會因微觀系統的改變或增加形成新的中介系統。 3. 外在系統(Exosystem) 個案未直接參與,但透過其直接參與的微觀系統形成間接影 響個案發展的系統。比如說對員工而言,配合廠商與公司的互動 關係即是外部系統。換句話說,可能因配合廠商的要求而公司政 策有了改變,而公司政策的改變進而影響員工的工作內容。其他 外在系統還可能包括:輿論、社會支持系統、家人的工作性質(薛 百雯,2015)。 4. 宏觀系統(Macrosystem) 宏觀系統指的就是社會、文化、次文化、或價值觀等更高層 次的系統,這個系統同時影響外在系統、中介系統與微觀系統。 不同國家與民族文化,不同社經地位、宗教信仰或其他次級文化, 都會像個基本藍圖或印記,影響處於該文化形態下的個案 (戴文 青,2004)。例如受到中國傳統文化裡「男尊女卑」的價值觀的影 響,即使到現在為止許多的公司繼任的領導者為男性。

(34)

25 5. 時間系統(Chronosystem) 強調的是時間向度的關係,個案的發展除了隨環境、所遭遇 的事件與經驗而改變,亦會隨著時間而改變。時間系統的影響可 以是短期的,也可以是長期的,屬於一種動態的系統。

二、生態系統理論在本研究之應用

由於生態系統研究是探討各系統間的相互影響,因此各層次的資料蒐 集成為研究上的必要工作,也增加了研究難度。但是在通訊媒體與網路普 及的現在,資訊往來的便捷使得此能夠全面探討個案發展的理論逐漸受到 重視,也受到各種不同研究的應用。比如說簡楚瑛(2002)應用生態系統理 論,探討一所幼稚園 18 年來內外環境的變換與互動與其組織的關係。馮 燕(1999)應用生態系統的觀點,說明單一系統不可能完全獨立運作而不予 其他系統互動來解釋托育服務應有的社會福利定位。吳豐萍(2015)透過生 態系統觀點探討國民小學教師運用社區資源時受到影響的因素。劉于綺 (2006)從家族成員、語言隔閡、社會價值觀等由小至大的層面探討新移民 家庭對子女的教育分析報告。廖鳳瑞(1994)利用此架構撰寫對於幼教課程 研究的趨勢分析。 理論之所以能夠廣泛運用在各種議題上,主要是因它能針對主要探討 的人、事、物進行不同層面的討論,可以更透析主要研究對象之全貌與其 所處環境(陳怡帆,2015)。若僅是將傳承所遭遇的問題進行外部環境分類, 恐會有僅聚焦於單一層面對於個體行為影響的疑慮,將與第二章提到的質 性研究結果相同,只是將訪談結果分類但卻沒有分析。為探討訪談結果後 得知的傳承問題背後原因,本研究採用Bronfenbrenner(1979)的生態系統理 論,將影響台灣中小企業扣件產業傳承的問題與其因素,依宏觀系統、外 在系統、中介系統與微觀系統來進行分析,探究各個層面對個體行為的影

(35)

26 響以及層次之間的相互影響。其優點除考量環境因素,亦可強調個體與環 境互動的關係以及相互的影響。各系統角色的界定分述如下: 1. 微觀系統(Microsystem): 微觀系統位於生態系統理論中的最內層,本研究以受訪者公 司作為企業主與接班人直接面對面接觸或直接參與的單位,若該 公司為家族性企業,則將家庭因素也納入微觀系統考量。 2. 中介系統(Mesosystem) 無論對企業主和接班人來說,家庭與公司都是直接參與的微 觀系統之一,而家庭與公司間的互動及稱為中介系統。尤其在台 灣的中小企業中,家族企業的比重又超過了八成,因此研究中也 會特別注意此部分對傳承上是否有任何的影響。 3. 外在系統(Ecosystem) 個案與公司雖未直接參與政策之制定,然而各地區的產業推 展方向當然與地方政府之施政的有直接的影響。政府外銷政策的 推廣、產業升級的補助、各縣市的工業區配置、上游原料供應來 源和下游的加工廠產業鏈等雖無直接影響企業主與接班人,但也 間接地受到影響。 4. 宏觀系統(Macrosystem) 扣件產業於傳承時不免受到台灣地區風土民情等文化價值所 左右,宏觀系統同時影響微觀、中介與外在系統。土生土長的第 一代經營者與留洋回來的新時代接班人其價值觀當然會有所不同。 宏觀系統包含傳統產業的價值觀與台灣扣件產業在國際貿易中的 地位等。 5. 時間系統(Chronosystem) 企業主與接班人在其成長的背景與所經歷的大環境並不相同, 兩者的發展除了隨著大環境、所遭遇的事件與經驗而改變,亦會

(36)

27 隨著時間而改變。透過研究兩代的差異即包含不同的時間軸對相 同狀況或議題的關係。時間系統的影響可以是短期的,也可以是 長期的,是一種動態的系統。 綜合以上所述,企業在進行傳承時,各個系統應當視為一個整體,各 系統間環環相扣,互相影響。不論是家庭中的家人關係、公司中的上下屬 關係,與供應商和客戶之間的親密程度、政府每年的政策皆會影響傳承的 成敗並從中衍生問題。透過生態系統理論,研究者不再單獨只因所呈現出 來的問題而檢視單一問題,而是看重整體的互動性,因此系統內所產生的 任何問題,都應該反過來檢視與分析各個系統所參與的程度(谷美瑤,2014)。 圖 2-1 台灣中小型扣件廠商生態系統示意圖說明生態系統理論於本研究之 應用,與各個系統角色的界定。

(37)

28 圖2-1 台灣中小型扣件廠商生態系統示意圖 資料來源:作者自行繪製 家庭 和公 司的 互動

(38)

29

第四節 PEST 分析模型

一、何謂

PEST 分析模型?

無論是國家、政府、企業、社團等組織都有其所屬的總體環境,總體 環境又可稱為「外在環境」(歐陽晉佑,2012)。整體環境的運作受到許多 的因素所影響,這些因素會隨著時間的變化帶來不同的機會與威脅。PEST 分 析 模 型 是 用 來 分 析 總 體 環 境 中 所 扮 演 的 「 關 鍵 環 境 因 素 」(Critical environment factors),而關鍵環境因素是一股影響組織的趨勢和龐大的力 量,不同的團體,所要面對的因素亦都不盡相同。 1967 年,哈佛大學學者 Aguilar 將企業外部總體環境分成四個領域進 行分析,即政治(political)、經濟(economic)、社會(social)、科技 (technological)。透過對此四個領域的研究可以讓學者清楚了解市場的成 長或衰退、企業所處的情形、潛力與營運方向,並進一步思考組織的發展 策略(經理人雜誌,2015)。表 2-3 分別列舉各個學者對此四類因素的解讀 與舉例。 表2-4 關鍵因素意涵之解讀 PEST 關鍵環境因素 關鍵因素意涵之解讀 政治(策)因素 Political or Policy forces  一國的政治力對於經濟的干擾程度,尤其是當國家 特意扶植或打壓某些產業如教育、交通等公權力事 業時。包含租稅政策、勞工法律、環境管制、貿易 限制、關稅、政治穩定(經理人雜誌,2015)。  由於執政黨的不同,政府的方針特點、施政傾向對 組織活動的態度和影響也是不斷變化的,常見且重 要的政治變數有稅法的改變、政府的管制、環境保 護法的修訂與產業政策的擬定(吳眉逸,2017)。  政府所實施的政策方針與法令規範,包含環境保護 制度、產業發展政策、消費者保護法、安全規定、

(39)

30 政府組織與政策(胡智詠,2018)。  每當施政單位新增或刪除一項法律規定時,很可能 對某些企業造成重大影響,因此分析方向可往政府 法律規定、政治意識形態、政府對產業的態度與投 資政策著手(楊佳榕,2012)。 經濟因素 Economic force  經濟發展是影響企業策略最重大的因素,例如一個 地區的經濟前景好壞會決定未來市場的規模而匯 率變化則影響進出口成本。包含經濟成長率、利 率、匯率、通貨膨脹率(經理人雜誌,2015)。  經濟因素分為能夠反映國民經濟發展水平和速度 的宏觀經濟,與企業所在地消費者收入水準的微觀 經濟。重要的關鍵變數有勞動生產率水準、國際匯 率、貸款的可得性、外國經濟狀況、GDP(吳眉逸, 2017)。  藉由國民收入、國民生產及其變化為指標依據,反 映國民經濟發展水平和速度,包含經濟成長、失業 狀況、通貨膨脹、商業週期、消費者信心(胡智詠, 2018)。  是企業重要的機會或重要威脅的主要來源。全球有 許多經濟體,而在經濟體內的國家透過對外貿易、 資本流動、技術轉移互相影響,分析方向可朝國際 與國內經濟趨勢、國民所得水準、匯率及利率、通 貨膨脹率、國民生產毛額與失業率著手(楊佳榕, 2012)。 社會文化因素 Sociocultural forces  社會因素不僅影響產品需求和企業運作方式,企業 更常因為遷就社會因素而調整管理做法與制度。包 含文化觀點、健康意識、人口成長率、年齡結構、 工作態度、安全需求(經理人雜誌,2015)。  文化水準會影響消費者的需求層次、宗教活動會抵 制某些活動的進行、價值觀念會影響消費者對組織 的認同、審美觀則可能影響對組織活內容的態度, 關鍵因素有人民對工作的態度、對品質要求的態度 (吳眉逸,2017)。

(40)

31  包含社會福利制度、文化發展、教育程度、價值觀 念與宗教風俗、人口統計、收入分佈、生活型態、 休閒態度、健康意識與社會福利(胡智詠,2018)。  社會文化是機會還是威脅要看企業有無在變化之 前就能夠敏銳的嗅出前兆,並因應得當。建議朝社 會價值觀及態度、民眾生活型態與輿論媒體的造勢 著手(楊佳榕,2012)。 科技(技術)因素 Technology forces  科技發展會影響企業生產製造時的成本、品質與研 發創新,尤其在建立市場進入障礙、製成有效化、 外包決策上更是關鍵。其包含研發活動、自動化、 技術誘因、科技發展的速度(經理人雜誌,2015)。  除了考察所處領域的相關技術開發外,也應要及時 了解國家對科技開發的投資和支持重點方向、該領 域技術發展動態、技術轉移與商品化速度,以及專 利與保護情形(吳眉逸,2017)。  企業必須了解高科技的發展、衝擊與帶來的商機, 才能創造源源不斷的成長動能,建議著重在新技術 的衝擊、新技術的生命週期與新技術之預測(楊佳 榕,2012)。 資料來源:作者自行整理 而將台灣扣件產業帶入 PEST 關鍵環境因素的分類又是如何?目前的 企業主與未來的接班人在面對企業所遭遇的各種關鍵環境因素時的看法 又會是如何?是採有相同的觀點還是差之千里?對於這些因素產生的問 題又該如何策畫解決?傳承的問題往往就是在面對相同必然面對的問題 時採取不同的應變方式,茲就以 PEST 的四個關鍵因素來針對近幾年台灣 扣件所遇到的議題進行分類如表2-4:

(41)

32 表2-5 關鍵因素之意涵-以扣件產業為例 PEST 關鍵環境 因素理論 以台灣扣件產業為例 政治(策)因素 Political or Policy forces  2014 年初高雄市環保單位開始嚴格審查廢水,兩 間扣件廠與近十間表面處理廠面臨停工處分,造 成電鍍價格大漲約2 至 3 成,交期延後 2 到 3 個 月,重創南台灣螺絲產業。  2019 年農曆年假才剛結束,話題不斷的高雄市長 韓國瑜一天內就連跑兩場活動,包括螺絲公會與 螺絲貿易協會的春節團拜,全為了幫業者站台, 表現出力挺台灣螺絲的決心。 經濟因素 Economic force  2009 年歐盟對中國正式課徵 85%的懲罰式反傾 銷稅與2016 年歐盟敗訴,使得這十年間依賴我國 的歐洲客戶大量流失,再加上2018 年起的中美貿 易戰,更是逼迫中國扣件市場更強硬的對歐洲各 國示好,間接影響我國螺絲競爭力。  2011 年初因台幣兌美元的匯率波動甚鉅,中鋼借 台幣貶值之勢調高棒線材的價格,然而調漲幅度 略高於市場預期,也造成一些先前接單的扣件廠 商必須自行吸收損失,未來原料價格與匯率的變 化依舊挑動著國內業者的敏感的神經。 社會文化因素 Sociocultural forces  2017 年根據人力銀行統計指出,社會新鮮人最想 從事的產業還是以高科技電子業為主,長久以來 讀書謀求高學歷與高薪資工作的觀念還是根深柢 固在台灣人的心中。技術性與勞動性工作還是被 歸類為社會中下階層工作。  2017 年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發表 扣產業最常出現的健康危害為噪音造成的聽力受 損與空氣中的PAH 濃度造成呼吸系統問題,造成

(42)

33 民眾對扣件相關產業如電鍍廠就業意願不高。 科技(技術)因素 Technology forces  2015 年高雄科技大學成立扣件相關學程並與中 鋼成立以鍛造技術研發為主的『鍛造輥軋工程研 究中心』,為提供廣大的扣件、鍛造、金屬成形 業者更多的技術服務。  2018 年科技部計畫補助之「扣件高值化產學技術 聯盟」,建構技術研發及資源整合服務平台,透 過人才培育、技術課程、實務研討會與產學合作, 導入研發資源促進產業升級轉型。  2018 年經濟部工業局特別透過「螺絲螺帽產業 NICE 升級轉型輔導計畫」,支持螺絲螺帽產業 鏈製造廠及周邊設備廠等發展。 資料來源:作者自行整理

二、 使用 PEST 的動機

影響產業發展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概括起來可以分為兩個方面:即 外在因素和內在因素。外在因素主要是指客觀存在的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 的影響,內在因素則主要是指人的各種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的影響,諸如 人們的認識、情感、興趣、願望、需要、動機、理想、信念和價值觀等。 由於內在因素更偏向於心理學的探討範疇,且不易觀察,本篇研究採透過 管理學探討引響中小企業傳承的外在因素為研究方向。 考量企業在擬定策略時常使用各種理論或經驗來分析外部環境,也造 就了 PEST 的誕生。經由評估政治、經濟、社會與科技這四項最常對企業 策略造成影響的因子有助於企業掃描外在環境,以便更周全的考量決策問 題。相同的,在中小企業擬定傳承策略時所考量的範圍也不脫這四種類別。 在政治因素上,雖然有研究指出台灣家族企業繼承績效與政治連結呈現不 顯著正向交互作用(賴品瑜,2018)。但針對產業聚落的傳承,政府目前是 可以透過中小企業信保基金、國發基金等,提供有意願整併的與傳承的企

(43)

34 業資金上的協助(經濟部中小企業處,2018)。再加上中小企業處於 2017 年 的調查,賦稅優惠是中小企業認為最需要政府提供的傳承輔導協助,尤其 是遺產贈與稅更是考量繼承人選時的主要因素之一。 於過去台灣中小企業傳承探討的研究中,企業主多覺得接班人應具備 的特質除了人才之運用也包含了市場敏銳度,不僅了解公司本身定位,同 時搭配著市場脈絡的走勢。而這些知識並非在學校可以習得,而是要靠本 身的磨練及培養才能夠慢慢獲得(張珓楓,2018),使得傳承一事與 PEST 分析模型中的經濟因素相呼應。譬如經濟全球化程度迄今已超過以往任何 世代,即使大部分的管理者已察覺企業傳承是迫切的危機即可能造成嚴重 的後果,但常因無法提出正確的對策而造成潰敗(江哲明,2014)。 在社會因素層面上,最常見的是深受儒家思想所產生的長幼有序觀念, 如同台灣螺絲貿易協會於 2017 年會期時表示「即使是家族企業,在公司 就要忘記『你是我兒子』以及『他是我阿爸』這種有礙公司老臣傾心指導 的關係」一樣。華人企業接班人選、歷程與模式通常是由第一代創業者所 建立,因此第一代業主的認知深深影響接班歷程(虞邦祥,2009)。最常見 的是年幼的晚輩「必須」聽長輩的意見(江綿綿,2017)。 隨著進入網路科技世代後,這些出生於電腦發明前的中小企業第一代 企業主被迫面臨諸多來自於組織內外,甚至是接班人的嚴酷挑戰(曾敏雅, 2016),於 PEST 的科技因素來看台灣中小企業產業現況,即是產品的升級 與開發、接班人經驗能力的培養(江綿綿,2017)。 本篇研究將會以 PEST 經營環境分析理論將訪談結果進行分析,研究 者可以清楚的解讀影響產業的各類型外在環境因素以避免遺漏造成判斷 錯誤,以利後續探討影響此問題的關鍵因素。另外如同歐陽晉佑(2012)所 述,整體環境中都會有潛在的因素,能夠影響上述之環境,這些因素會隨 著時間的變化,而帶來不同的機會與威脅。因此此次研究也考量時間的因 素,將兩代之間的差異進行比較。

(44)

3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是以扣件產業來探討台灣中小企業傳承問題的關鍵因素,受 訪者分別是於公司進行傳承的傳承者與接受傳承工作成員。在過去的研 究中我們得知在傳承時會遭遇的阻礙有許多不同的成因,比如沒有足夠 時間、雙方溝通補充不良、受公司其他成員反對、無法有系統的傳承、 接班人不具有相關知識、傳承雙方無法認同彼此的概念…等。其中交班 人與接班人的理念不和占了最高的比重(曾家亮,2018)。 因此此次研究以深度質性訪談。以大方向的傳承相關問題作為破題 與切入,在進行完訪談後利用生態系統理論與 PEST 經營環境理論結合 而成的分析模式,將訪談中得到的傳承問題進行分類與分析,以利了解 問題背後的關鍵因素與來源。 圖 3-1 研究架構 政治因素 經濟因素 社會因素 科技因素 宏觀系統 外在系統 微觀系統 中介系統

(45)

36

第二節 訪談方法

本研究採用質性訪談的原因,除了擔心國外文獻未必能應用在台灣 中小企業上外,由於接班議題為各組織內部較為私密的議題,受訪者往 往於問卷上以制式和理想化的語句來進行填寫,或不願意與外人透漏太 多,造成研究偏誤。研究者透過多次見面與受訪者建立深厚感情後,在 進行面對面訪談較能使研究者得到單純量化研究時,問卷所無法呈現的 資料與訊息,包含當事人的心境、經驗與感受等。 質性訪談是一種為特殊目的而進行的談話,著重在受訪者個人的感 受與生活經驗的陳述。藉由彼此的對話,研究者得以了解受訪者對社會 事實的認知(Minichiello etal., 1995)。訪問的過程即是訪問者與被訪問者 雙方面對面的社會互動過程,訪問資料也就是社會互動的產物(徐宗國, 1997)。基本上質性訪談所關注的取向並非「客觀分類計量」、「搜尋普遍 法則」或「因果假設的驗證和統計推論」,等量化研究取向所強調的邏 輯。而是著重在社會事實的建構過程,以及人們在不同的、特有的文化 脈絡下的經驗與解釋(胡幼慧、姚美華,1966)。 因此,本研究選擇質性訪談作為此次的研究方法,也無非是考量此 次的研究目的並非是為了取得某種因果關係,而是去了解目前台灣扣件 產業類型中小企業的傳承狀態與現況。並在探討台灣中小型扣件產業接 班人傳承時外在環境的問題,如政治、經濟、社會和科技/技術等因素是 否影響傳承的問題。在透過質性訪談中的深度訪談下,讓整體研究取得 較高的系統觀,逐層研究各子系統又是如何影響企業傳承的。此次,研 究者可以透過最為自然的溝通過程,深入了解研究對象。

(46)

37 深度訪談的特性為所花費的時間較長,樣本數較量化研究少,且有 賴於受訪者與研究者感情的培養。但也因為如此受訪者較能提供詳盡的 資訊,且在研究的同時可以觀察到受訪者非言語的反應,並依據這些言 語與非言語的反應隨時作出應變或延伸問題。目的在於透析訪談的真正 內容,並深入了解受訪者回覆的動機,如抽絲剝繭般地去探訪受訪者內 心的感受。須注意的是,研究者在與受訪者接觸時必須體認到雙方角色 為平等的狀態,在去除掉包裝在問題外層的官方說法與制式回答後,研 究者才能找出問題的核心。 本研究根據訪談問題的設計,屬於學者 Babbie(1998)所出訪談類型 中的開放式訪談(Unstructured interviews)。開放式訪談又稱無結構式訪談, 在進行訪談的過程中,並沒有設計一套標準化的訪談大綱作為訪談的引 導指南,比較像是有目的的日常閒聊。研究者帶著所欲研究的主題,向

可能知情的人士取得資料。在訪談的過程中讓問題浮現。Fontana & Frey

(1994)指出開放式的訪談較重視在自然的環境中,了解複雜現象或行為 背後的意義。研究者就像紀錄片的導演,因某個議題去記錄相關的人物, 但僅能順著受訪者的記憶與生活經驗河流流動並擷取與研究相關的內 容,而非透過既定的訪談大綱去框住河流的流向。其主要目的為取得最 真實的結果。

第三節 研究設計

本研究取樣比照城市發展半年刊第二十四期(2018)裡台灣扣件產業 聚落分布比率,北部地區為29%,多集中於新北市與桃園市、中部扣件 產業則集中在彰化縣與台中縣,家數約為全台的23%、南部扣件聚落則 多座落於台南市與高雄市,期公司數量約占全台扣件產業的48%。先各

(47)

38 別採訪北部一間、中部一間與南部兩間廠商。而後再持續增加受訪間數, 但保留此比率不變。在採訪北部兩間、中部兩間與南部四間廠商共八間 後,考量其回答內容已趨資料飽和,因此最終以八間中小企業作收。 目前全球扣件產品市場以汽車扣件產品的產值最大,其產量占所有 扣件產量的40%(范姜金剛,2006)。根據 2018 高雄扣件展的資料指出, 2018 全球扣件市場整體需求將達 938 億美元,汽車扣件就占 261 億美元。 而使用於汽車產業的扣件更占台灣扣件市場的28%。因此本篇研究以中 小型扣件廠中的汽車扣件作為研究的主要對象。其挑選方式為利益抽樣, 先從研究者目前擔任螺絲貿易商採購人員所配合的所有廠商中篩選出 符合中小企業條件和主要產品市場為汽車扣件的廠商。利益抽樣在質性 研究中的優點為因受訪者與研究者已有長久配合的關係,彼此之間至少 有一年以上的交情,能迅速克服深度訪談所需的信任感與關係培養階段, 並有利開放式訪談的進行。並透過對受訪者的了解,減少蒐集基本資料 的時間。 以下所選的螺絲公司均為符合中小企業的標準,並且目前均在進行 第二代接班人的訓練,包含螺絲、塑膠射出、螺帽與車修等扣件相關產 業,其資料來源除訪談外,還包含該公司內部對訪談公司的資料建檔、 該公司官方網頁介紹、螺絲公會發行的螺絲月刊等等。部分受訪公司因 不同因素將企業主或接受傳承的二代於不同的日期進行訪談,但因所獲 取的資料寶貴,本研究還是將其作為訪談資料並共同進行分析。其中, 有兩位企業主除了本身為第二代經營者,在經歷過第一代至第二代的傳 承後,現階段也在進行對下一代的培養,因此於受訪時除了以接受傳承 者的角色,也請其以傳承者表達自己的看法。

(48)

39 一、訪談區間 訪談日期從2018 年 11 月起訪談第一間廠商至 2019 年 4 月訪談最後 的一間廠商。訪談次數不限一次,平均每位受訪者每次訪談時間至少 2 至3 小時。 二、訪談對象 本研究所訪談的公司均為台灣地區汽車扣件中小企業。訪談的人物 包含正傳承與接受傳承的公司成員。其基本資料整理如表3-1 與 3-2。考 量北部螺絲聚落多源自於汽車零配件供應商,多以小型螺絲與精密沖壓 為主。W 公司為台灣五大車用沖壓扣間廠之一,其規模與產量也是北部 沖壓廠之翹楚,近幾年來因遷廠位置較過去偏遠,造成新進成員吸收困 難造成傳承問題。S 公司則是擁有三十年經驗的老字號北部沖壓廠,在 北部各個傳統扣件工廠中率先採用了ISO9001 管理型態來進行傳承,並 提早在目前的企業主退休前就已經開始進行下一代企業主的傳承。 中部地區扣件聚落多屬精密加工CNC 類型,遍佈彰化與雲林一代。 M 公司常參與德國斯圖加特與美國拉斯維加斯扣件展,將台灣的工藝發 揚光大。傳承方面M 公司也積極的與中部大專院校合作,於 2016 年獲 得國家品牌玉山獎,該企業主本身也透過進修獲取管理博士學位,並將 其應用在自身公司的傳承方式上。同在彰化的 R 公司為台灣少數現存 ISO9001 等級以上的專業華司廠,該公司目前已傳至第二代企業主,受 訪者本身除具接受傳承的經驗也已有傳承的經驗。 南部地區為台灣扣件產業重鎮,所生產的產業類型也最多。F 公司 與O 公司均為老字號冷段螺絲廠,是國外螺絲展的常客。F 公司的傳承

(49)

40 著重在於製造現場經驗的學習,而K 公司則是從圖面判別與業務作為新 一代企業主傳承的重點,此二兩種完全相反的傳承切入方式是吸引研究 者將其雙雙納入訪談對象的原因之一。另外C 公司與 K 公司均為傳統家 族型態中小企業,企業內家族成員均至少占5 人以上。亦適合以生態系 統理論進行傳承問題上的探討。以上四間廠商亦均為台灣螺絲展固定受 邀展出之廠商。而以上八間扣件工廠中所邀請接受訪談的兩位受訪者均 是在傳承過程中直接面對的傳承者與接受傳承者。 表3-1 訪談公司基本資料表 公司 編碼 資本額(NT) 2018 營業額(NT) 員工 人數 公司 地點 主要 製程 F 公司 2000 萬 1.8 億 33 高雄 鍛打 K 公司 1500 萬 1.3 億 59 高雄 車修 O 公司 100 萬 2100 萬 21 高雄 鍛打 W 公司 2000 萬 2 億 85 桃園 沖壓 R 公司 1400 萬 5000 萬 41 彰化 沖壓 M 公司 2800 萬 3 億 70 彰化 沖壓 S 公司 700 萬 7000 萬 40 新北 沖壓 C 公司 1500 萬 3000 萬 30 高雄 鍛打 表3-2 訪談人物一覽表 公司 編碼 受訪對象(職稱) 親屬 關係 傳承者 年資 接受傳承者 年資 F 公司 企業主(第一代) 42 作業人員(第二代) 16 父子 K 公司 總經理(第一代) 20 副理(第二代) 6 父子 O 公司 企業主(第一代) 35 業務經理(第二代) 6 公媳 W 公司 業務經理(第一代) 15 總經理(第二代) 5 無 R 公司 已退休(第一代) 30 企業主(第二代) 25 父子 M 公司 已退休(第一代) 35 企業主(第二代) 28 父子 S 公司 企業主(第一代) 30 業務人員(第二代) 7 父子 C 公司 業務經理(第一代) 17 業務人員(第二代) 4 叔姪

數據

圖  1-1:  研究流程圖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可分別隸屬於五項因素。其中有三項因素分別 是各由其隸屬的二至三項分測驗量表分數所衍

近年來,受到社會環境與科技媒體快速發展的影響,線上數位閱讀素養成 為 21 世紀國民的關鍵能力。順應此潮流,IEA 以 PIRLS

我們考慮在時間 t 的流體元鍵,如圖 8.5 中所示。在直徑為 D 的水平圓管 中,並沿著鍵鍵方向擷取長度為 、半徑為 r 的圓柱形流體。因為,鍵經圓管

在產品安全監管問題方面,風險評估方法與風險因素之考量為

有考生認為閱讀能力中的長答題難以取得高分,細察原因,在於他們的答案沒有緊扣題

實務上在應用 SPSS 軟體 run 完主 成分分析後,應該進一步進行因素 轉軸,在社會科學研究中,varimax 法為最常使用的,varimax

推理論證 批判思辨 探究能力-問題解決 分析與發現 4-3 分析文本、數據等資料以解決問題 探究能力-問題解決 分析與發現 4-4

就知識及相關理論的最新發展,體育教師可運用他們的專業知識,把新元素例如資訊素養、企 業家精神、人文素養,以及

「思有合一」外,還可以用“arche”(始基)的觀念來理解萬物存在之基

 在 pop 的同時,以 pop 出的元素為左界 ,即將 push 的元素為右界 ,且因為原 stack 中高度為 遞增關係,所以高度必為即將 pop 出的元素代

1970 年代末期至 1995 年:許多農業生技公司開始投入研發以迄 1995 年第 一個產品上市。Monsanto 為此時期最早的投資者,且為第一個將農業生技產 品上市的公司,其他如 Syngenta 與

研習影響工業區位的各種因素是地理科的一個重要課題。本主題旨在以鋼

Chi-Tsang’s abundant interpretation writings involved with most of the important sutras at that time, implying that behind the writings Chi-Tsang possessed his

本研究除請教於學者專家外,在 1998 年版天下雜誌調查發布 在台灣地區 1000 大企業中,台鹽排名 414,在最賺錢的 50 家公 司中排名 13,但在最會賺錢的 50

為上圖座標的意涵進行說明。橫軸是 D-R 原因度,縱軸是 D+R 中心度。當 D+R 越 大且 D-R

(kaiser-Meyer-Olkin Measure of Sampling Adequacy, KMO)及 Bartlett (1951)提出 的「球形考驗」(Sphericity Test)判別顧客關係管理的量表變項是否適合進行因素 分析,結果如表

Kaiser 提出 MSA(Measure of Sampling Adequacy,資料做因 素分析適合性指標),雖然 MSA 的大小沒有統計上的判斷臨 界點,但實證經驗,當 MSA > 0.8 表示此組資料作因素分析

Through the study found that religious orientation, vegetarian attitude, health knowledge Orientation, animal protection Orient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rientation

2012 劉仲輝 應用 DEMATEL 建立國中教師主要壓力來源評價體系結構模型 2012 黃誌祥 運用 DEMATEL 分析彰化地區國小實施電子書包輔助教學之關鍵因素 2013 彭素玲

This research found that the priorities of aspect as, technology aspect 52%,business aspect 28% and strategy aspect 20%, The top three criteria priorities are,(1)Quality

In view of it,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the foundation with the companies that check and approve to manage property of VoIP business of general bureau of telecommunication in

關鍵字: : : :測驗理論 測驗理論 測驗理論 測驗理論, 基因演算法 基因演算法 基因演算法 基因演算法, Bloom 認知分類.. 認知分類

Key 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Key Success Factors,

而在本篇論文中,我們將不應用 Freeze-TCP 的技術於 PMIPv6 之上,因為應 用 Freeze-TCP 的技術於 PMIPv6 上將面臨許多問題與缺點,首先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