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灣社會工作者參與國際社會工作經驗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台灣社會工作者參與國際社會工作經驗之研究"

Copied!
15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台灣社會工作者參與國際社會工作經驗之研究 Research on Taiwanese Social Workers’ Experiences of 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 指導教授:游美貴 博士 研 究 生:羅珮均. 撰. 中華民國 107 年 08 月.

(2) 謝誌 四年的研究所生活即將結束,論文寶寶也終於要誕生,能走到今天真的有太 多人幫助,有太多人要感謝。 深深覺得在研究所期間遇見美貴老師是件非常幸運的事,從實習開始就受到 老師諸多協助與鼓勵。也是因為老師的鼓勵,我才有勇氣以國際社會工作作為論 文主題,這一路來寫作上也曾有徬徨與鬆懈之時,都多虧有美貴老師的指點與提 醒,讓這條研究之路少了許多碰撞。 謝謝賴月蜜老師與廖明鈺老師在計劃書口試與學位考試時所給予的建議及 肯定,考試期間的討論也讓我更多地去反思自己在這塊議題上的想法。 雖然時常嚷嚷念研究所好累,但不曾後悔過,因為這裡才能認識這麼多溫暖 且有趣的你們。謝謝研究所好同學們,家蒔、晏如、絜茹、如君和祥娟。謝謝有 你們一起走過這四年時光,尤其是擔任所學會幹部的那一年,雖然有過很疲累的 時刻,但現在想起來或許也是那些經歷讓我們更加緊密。謝謝我的論文好夥伴冠 吟,因為有你的陪伴,那些熬夜奮鬥的時光也就不這麼孤單。特別感謝婷婷學姐 和文婷學姐的鼓勵和各種協助,謝謝瑋鈴學姊在我考試前的各種包容,以及紋琳 和澄巽對我的照顧。還有親愛的電腦室守護神們,淨淯、于芳、裴芸和庭葦;謝 謝你們在最後關頭的陪伴與加持,希望你們接下來也都順順利利並且早日登出。 謝謝夏恩的你們,謝謝 Irene、Carol、Nica 和 Irina 在我為論文忙到焦頭爛額 時給予的協助。謝謝鐳鐳、Echo、Barry、Winnie、Annise,因為有你們讓我在緊 繃的研究所生活能有放鬆的時刻。還有感謝 Paul 認真又細心地幫我修改英文摘 要。 這份論文的完成要特別感謝接受訪談的六位參與者,以及協助推薦人選的各 位。謝謝你們願意參與這份研究,並且無私地分享你們的經驗。能夠聽見你們寶 貴的故事與經驗是我的榮幸,因為你們的經歷才更豐富了這份研究,希望能藉此 讓更多人看見台灣的國際社會工作,也祝福你們在這個領域的耕耘順利且順心。 I.

(3) 最後謝謝爸爸和媽媽,謝謝你們在我說要考社工所時毫無反對之言,這四年 來也因為有你們的支持,讓我可以無後顧之憂的做我想做的事情。 寫論文的過程是痛苦的,除了很感謝身邊的人的鼓勵外,也很高興自己撐了 過來。能在這段期間找到自己真心喜愛且有興趣的領域是幸運的,期許未來的自 己也能秉持著這股熱忱繼續前進。. 珮均 誌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工所電腦室 2018.08.27. II.

(4) 摘要 回首過往台灣之發展歷程,不難發現台灣從過往接受他國援助的受助國角色 逐漸蛻變為有能力提供協助的資助國。這之中不乏以社會工作專業方法於海外推 展服務的組織,然而國際社會工作一詞在台灣仍相對陌生,且相關文獻與論述十 分稀少,但國際社會工作在國際上實已發展逾 70 年。又在全球化浪潮下,因國 際壓力或事件而興起並衍生許多待處理之國際議題。上述種種更突顯國際社會工 作之重要性。 本研究以立意取樣邀請到六位曾經或現於台灣非政府組織之海外服務據點 工作一年以上的台灣社會工作者,透過深度訪談來看見每一位豐富的生命故事。 透過了解台灣社會工作者參與國際社會工作之經驗,本研究發現六位受訪者 多認為這段經驗對其影響甚鉅。從服務中與各方工作的點點滴滴,抑或是在異國 所接受到的困境與挑戰,都是相當珍貴而不可多得的經驗。而從其經驗中出發看 見台灣在國際社會工作發展雖尚處於起步階段,卻仍存有發展上的優勢及劣勢。 再根據此提出教育、實務及政策等面向上推展國際社會工作之建議。. 關鍵字:國際社會工作、非政府組織、社會工作者. III.

(5) Abstract Looking back at the history of development in Taiwan, it’s obvious to see the shift in Taiwan’s role, from a recipient country to a country which is able to provide aid. There are various kinds of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in Taiwan that supply aid overseas, of which working through implementing social work methods are included. However, people in Taiwan are still not familiar with what 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 is; articles and discourses which are related to 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 are not abundant in Taiwan either. As a matter of fact, 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 has been developed and discussed internationally for over 80 years. In addition, in the tide of globalization, more and more social problems stemming from international pressures and events need to be addressed. All the above manifest the significance of 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 This study used purposive sampling to invite six Taiwanese social workers who have be e n w o r k i n g i n o v e r s e a s b r a n c h e s e s t a b l i s h e d b y t h e N o n 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in Taiwan for over a year. Through conducting in-depth interviews, we are able to grasp all the research participants’ plentiful life stories. The research has found that most of the participants think their experiences are extremely meaningful in their lives. All the details of working with different people or departments, and the obstacles or challenges that they confronted in foreign countries are incredibly precious and rare. Furthermore, the result of the research demonstrates that 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 in Taiwan is still in an early stage while it possesses its own strengths and weakness. Accordingly, the study also provides suggestions regarding social work education, practice, policy and so on.. Keywords: 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Social worker. IV.

(6)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 1 -.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 - 5 -. 第三節. 名詞釋義 ......................................................................................................... - 6 -.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 7 第一節. 國際社會工作定義 ......................................................................................... - 7 -. 第二節. 國際社會工作理論觀點 ............................................................................... - 13 -. 第三節. 台灣國際服務發展脈絡 ............................................................................... - 18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 26 第一節. 研究方法 ....................................................................................................... - 26 -. 第二節. 研究對象 ....................................................................................................... - 28 -. 第三節. 資料蒐集方法 ............................................................................................... - 30 -. 第四節. 資料分析方法 ............................................................................................... - 33 -. 第五節. 研究者角色 ................................................................................................... - 35 -. 第六節. 研究倫理 ....................................................................................................... - 36 -.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 - 38 第一節. 台灣社會工作者參與國際社會工作之經驗 ............................................... - 38 -. 第二節. 台灣國際社會工作發展情形 ..................................................................... - 101 -. 第三節. 國際社會工作推展之相關建議 ................................................................. - 115 -.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 132 第一節. 研究結論 ..................................................................................................... - 132 -. 第二節. 建議 ............................................................................................................. - 136 -. 第三節. 研究限制及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 - 138 -. 第四節. 研究者反思 ................................................................................................. - 140 -. V.

(7) 參考文獻............................................................................................................... - 142 一、 中文部分 ................................................................................................................. - 142 二、 西文部分 ................................................................................................................. - 146 -. 研究附錄............................................................................................................... - 150 附錄一、訪談大綱 ........................................................................................................... - 150 附錄二、訪談邀請函 ....................................................................................................... - 151 附錄三、受訪者知情同意書 ........................................................................................... - 152 -. VI.

(8)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一、台灣由受助國到資助國的歷程 回顧台灣的社會工作歷史,可以看見戰後遷台的國民政府所發展「社會部所 從事的工作」 。而 1950-1960 年代的「美援」 ,除了使台美之間的交流密切,這些 交流也使得台灣吸收了美國社會之思潮與事物,社會工作之學術體系亦是其中之 一。「美式專業社會工作」的引入不僅僅是在知識體系上,來自異國的社會工作 組織紛紛在台灣設立據點。1964 年正式成立之基督教兒童福利基金會台灣分會 1. ,於全台各處設立家庭扶助中心,同年台灣世界展望會2也正式成立,皆聘任社. 工人員,服務擴及全台。1985 年,基督教兒童福利基金會台灣分會成為獨立之兒 童福利機構,不再接受國外之援助,台灣世界展望會亦在同一年始由台灣資助人 資助國內兒童。我們所熟知的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與台灣世界展望會除了 是台灣首先實施「美式專業社會工作」的民間團體,更是台灣由受助國到資助國 之歷程上的兩大代表(鄭怡世,2007)。 此外,台灣的非政府組織(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NGO)林立,服 務不再僅侷限於國內,許多機構秉持著天涯若比鄰、愛心無國界等信念紛紛拓展 其服務區域。由外交部網站列出參與國際服務之 NGO 組織可以看到社福、宗教、 醫療、學校等團體皆含括在內,服務亦分為公共政策、醫療衛生、農業環保、人 道慈善與社會福利五大領域。然而其中以社會工作專業方法於海外推展服務之相 關社福機構並不多,部分機構是以招募志工或是參與特定重大災害之國際援助, 也就是說國際社會工作仍是一個相對陌生的名詞。. 1. 參考自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官網:https://www.ccf.org.tw/ 參考自台灣世界展網會官網:http://www.worldvision.org.tw/ -1-. 2.

(9) 二、社會工作專業的國際輸出歷史 雖然國際社會工作對於台灣而言仍是新穎的詞彙,然而學者已探索其逾 80 年(Xu, 2006)。從歷史的角度觀之,國際社會工作發展大致可分為以下四個階 段:第一次世界大戰至 1930 年代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至 1950 年代、1970 年 代至 1980 年代中期、1990 年代至今(萬育維、陳秋山譯,2006)。 這四個階段蘊含著國際社會工作從萌芽至擴張,經歷一段退縮時期又再復甦 之歷程。早期發展階段主要是專業間的相互聯繫,並透過國際研討會從各國的實 務工作者身上學習。隨後,第二次世界大戰之的落幕,許多國家都面臨國土重建 及受援的議題(萬育維、陳秋山譯,2006)。重建包括硬體與軟體的交流合作, 因而促成了此時期的西方社會工作者的實務擴展以及各國交換學生計畫等,西方 社會工作理論、實務方法與技巧藉由這些機會從富裕的西方國家傳至較貧困的國 家,後來的學者亦認為此時期是專業擴張主義的典型例子(萬育維、陳秋山譯, 2006;Midgley, 1997; Xu, 2006)。 1960 至 1970 年代間許多國際與國內事件皆衝擊國際社會工作之發展,特別 是越戰的發生使得美國國內孤立主義再興起,於是 1970 年代開始,國際社會工 作進入孤立主義下的退縮時期,而其他發展中國家也採用其它更能反應其國內特 殊情況與需求的社會工作典範與實務技巧(萬育維、陳秋山譯,2006;Asamoah, Healy, & Mayadas, 1997; Xu, 2006)。經歷了近 20 年的退縮期,國際社會工作在 1990 年代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Xu, 2006)。 社會工作邁向國際已逾 80 年,國際社會工作卻仍致力於成為一個廣受認同 且固定的實務領域。90 年代後,國際社會工作是否真的逐漸復甦?也許誰都尚 無法給予明確的答案,肯定的是在全球經濟的興起與活絡、大幅的移民潮及愈趨 依賴的國際關係等因素交互作用下,激化了國際社會工作實務(萬育維、陳秋山 譯,2006;Xu, 2006)。. -2-.

(10) 三、現有國際社會工作的研究闕如 綜觀國內文獻,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自 1997 年 06 月創刊至 2017 年 12 月,以「國際社會工作」作為關鍵字搜尋,創刊以來共 238 篇文章中沒有 1 篇 的文章名稱是包含國際社會工作的。以同樣關鍵字搜尋台大社工學刊,自 1999 年 05 月創刊以來僅有 1 篇文章──老人領域國際社工實習:臺大社工系與美國機 構之合作案例分析,論述國際社會工作。再以相同關鍵字檢視台灣博碩士論文, 亦無與「國際社會工作」相關之研究論文。 然而,若以「國際援助」為主題搜尋台灣博碩士論文,在 85 至 105 學年度 間共 23 篇研究,其中社會工作學研究所則有 3 篇。可見國內對於國際社會工作 之認識尚淺,論及於異地之服務仍是處在「國際援助」的層面,而國際援助正如 前所述可分為許多不同面向,部分社福機構於海外推行之服務亦是其中一環,也 就是國際社會工作之實踐。國外在此領域之研究與論述繁多,但國內尚待更多更 詳細之研究。 社會工作為一門助人專業,在專業價值與倫理的規範下,運用理論知識與工 作技巧來協助服務使用者。也因為在全球化之浪潮下,國際之間經濟、政治、社 會、及文化交互影響,一國的問題不再只是國內問題,而可能衍生成跨國際或跨 領域之議題,因此社會工作實務亦面臨更為複雜的經濟、政治、社會及文化之議 題 (Yang, Erlbaum-Zur, & Wang, 2013)。在此脈絡下,國際社會工作更是值得重 視之議題。. 四、從我的國際服務實踐經驗出發 還記得高三那年埋首於書堆間,心中理想校系也漸漸浮現,由於從小到大對 語言與文化的好奇,選擇了對台灣大眾而言相對冷門的土耳其語文學系就讀,在 校期間也因興趣修習其他文化及語言課程,這也滋養我對異國文化更多的理解與 尊重。 當時也因對海外志工服務的憧憬而加入了志願服務的行列,先後去了宜蘭、 -3-.

(11) 中國甘肅與柬埔寨進行短期海內外志工服務,對我來說這幾次的志願服務都是難 以忘懷且收穫豐足的。然而,也因為這些服務經驗推動我去思考,進而對「海外 志工」產生些許疑惑,我們對當地的了解有多少?我們的服務或陪伴真的是當地 所需抑或僅是自我滿足?懷抱著這樣的疑問以及對助人工作的興趣,加深我對相 關專業知識的渴求,更幸運地順利進入師大社工所就讀。 大學時期完全沒有實習經驗的我,其實很難從課本中所學的勾勒出社會工作 清晰的樣貌,而我的第一次社會工作實習就到了陌生的蒙古國。之所以選擇財團 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蒙古分事務所(以下簡稱蒙古家扶中心)實習, 除了因為對多元文化社會工作的好奇外,更是希望能看見長期駐於海外機構之服 務與短期海外服務之異同,而這個經驗更開啟我對國際社會工作的熱忱。 一個月的實習期間雖因語言隔閡而少有磨練直接服務技巧的機會,仍然參與 了許多不同的工作,其中也曾與來自台灣的海外服務團共同進行社區服務以及營 隊帶領,這讓我連結過往國際志工經驗,過去自己執著於「國際志工」是否真的 對當地有所助益,即便這兩次的服務仍有許多不盡完善之處,但因為身分的轉變 促使我從更多元的角度思考。對於蒙古家扶中心龐大的案量而言,服務團的人力 確實能深入社區提供更直接的服務,為機構龐大案量下,挹注更多的可能性,營 隊帶領則來到較偏遠之處,補足蒙古國土廣大下服務之限制。 透過這次實習的所見所聞以及過程中持續的討論與反思,讓我看見國際服務 的另一種面貌。社會工作在蒙古國仍處於萌芽階段,蒙古家扶中心雖將台灣工作 模式帶至蒙古,但因民族性及風土民情之差異,每個國家都會發展出稍具差別的 文化、制度與工作方法,而機構與異國文化之碰撞及磨合,讓我得以一窺台灣社 會工作者在異地服務之方法與困難。因而引發我欲探究台灣社會工作者參與國際 社會工作之經驗的渴望,希望能從工作者的生命經驗去了解工作者在參與國際社 會工作中的點點滴滴,其如何在跨文化服務中調整與磨合,本研究亦期待能夠更 深入探討台灣在國際社會工作上之發展,以提供未來國際社會工作推展之參考。. -4-.

(12)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國際社會工作議題牽涉面向廣闊,本研究希望聚焦於台灣社會工作者參與國 際社會工作之歷程,以了解台灣社會工作者如何詮釋並賦予這段歷程予其之經驗, 主要目的如下: 一、瞭解台灣在國際社會工作發展的情形。 二、探討台灣社會工作者於海外從事社會工作服務之經驗。 三、將研究結果提供台灣在國際社會工作推展之參考。 依據上述研究目的,預計回答之研究問題如下: 一、從台灣社會工作者的觀點,理解目前台灣在國際社會工作參與的情形為 何? 二、從台灣社會工作者在海外實施社會工作的經驗為何?對於國際社會工 作的理解與看法為何? 三、從在海外服務之台灣社會工作者觀點,認為台灣在社會工作教育、實務 工作及政策等等在推展國際社會工作之建議可能為何?. -5-.

(1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一、 國際社會工作 國際社會工作並非新興概念,其於 1928 年首次出現後,各界對其定義便討 論不斷。Hugman(2010)提出國際社會工作為: (1)在工作者母國以外之國家進 行實務工作;(2)與非本國籍之服務使用者工作;(3)於國際組織中工作;(4) 國家間的交流或合作; (5)因全球社會結構而致使之在地議題實務。此五大點可 說是廣義地涵蓋國際社會工作之範疇。本研究的目的是以探討台灣社會工作者於 海外推行社會工作之經驗,故此處之國際社會工作指於「社會工作者於其母國以 外之國家推展實務工作」。. 二、 非政府組織(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NGO) 非政府組織一詞已存在許久,與其在意義上類似的詞彙有非營利組織(Non Profit Organization, NPO)、草根性組織(Grassroots Organization, GRO)、志願者 組織(Voluntary Organization, VO) 、公民社會團體(Civil Society Organization, CSO) 等,常因使用之背景脈絡及所設計的議題領域而改變,其中非政府組織非營利組 織常混用,至今各界尚無共識(王振軒,2006;林柏宏,2011)。 總體而言他必須符合以下幾項要點: (1)正式的(formal) ,也就是必須有某 種程度的制度化,且長期運作; (2)私人的(private) ,即私人所發起,不隸屬於 政府;(3)無利潤分配(non-profit-distributing),需是非營利性的,組織之利潤 僅能用於與其宗旨相關的服務上; (4)自治(self-governing) ,組織運作及財源上 有內部管理程序,不受官方或外界組織控管; (5)志願服務(voluntary) ,包含某 些志願服務之參與,並符合社會公義與期待(王振軒,2006;Salamon & Anheier, 1992)。因本研究期待能探究台灣於海外推行國際社會工作之經驗,故台灣社會 工作者於海外所工作之機構須為台灣的非政府組織。. -6-.

(1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國際社會工作定義 一、 社會工作發展為何要關注全球議題 社會工作的國際化起因於全球經濟的興起與擴張、1990 年代大批移民潮, 以及全球相互依賴性之增長等(萬育維、陳秋山譯,2006;Xu, 2006) 。各國所面 臨的議題不再只是國內問題,而可能在全球化脈絡下衍生為國際或跨域議題 (Yang, Erlbaum-Zur, & Wang, 2013)。 Healy(2008)認為全球化透過四種方式再形塑社會工作環境,進而創造了 不容忽視的國際責任領域以及發展社會工作影響力的機會: (1)國際社會力量與 事件改變了社會福利機構案量的構成,且影響各國的國內實務,因此社會工作者 需汲取新的知識與能力,以處理因相互依賴而產生的社會問題及情境; (2)現今 社會問題可能同時發生在經濟發展較佳與較差的國家,這使國家間的合作與交流 更為重要。全球化觀點也讓社會工作行動所共同承擔的工作事項增加; (3)現今 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或社會行動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另一國家的社會經濟安樂 及整體的社會狀況。我們已很難區分純粹的國內問題,而是各國共同承擔諸多社 會問題,任一國所採取的行動可能直接影響另一國人民的安康。例如 1986 年的 車諾比核災事件和 2001 年 911 恐怖攻擊,對部分國家或全球所造成的影響,是 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或專業團體能靠獨自行動來解決的; (4)拜通訊科技快速發展 所賜,彼此享有更多元的機會與管道來分享與交流等等。 1928 年首次的社會工作國際會議,與會者討論了關於社會工作國際學校的 計畫,甚至是想法與實務的跨國交流,可藉此一窺國際會議的力量與早期社會工 作專業領導者們的視野(Healy & Link, 2012)。1990 年後,全球經濟活絡加上國 際間的移民潮,可說現今是社會工作專業的第二個世紀,有人民居住之洲皆可見 到社會工作的存在,有組織的社會工作教育課程也已存在各大洲超過半世紀,以. -7-.

(15) 社會工作所觸及的地區來看,我們可以稱社會工作為一個全球性的專業,這專業 也仍在全球化脈絡下成熟並發展(萬育維、陳秋山譯,2006;Healy & Link, 2012) 。 這波浪潮全然地改變了社會工作環境,更多因國際壓力與事件而起的議題仍 待處理,這類超越國家層級的社會工作並非僅限於從事移民、難民團體社會工作 者或少數學者的個人興趣,也不能只是理想主義者欲提倡國際交流以拓展眼界並 從他國經驗中學習方法與實務的理想;反之,社會工作的一切皆涉入全球改變的 過程中(Healy, 2008; Lorenz, 1997 as cited in Healy & Link, 2012; Xu, 2006)。 時至今日國際社會工作確實不可或缺,對國際社會工作之關注雖增加,然而 學者對於此實務領域所含括的行動及明確的定義仍無共識(Healy, 2008; Xu, 2006) 。國際社會工作不僅僅是跨國境地延伸傳統實務(Xu, 2006) ,那麼國際社 會工作究竟是什麼?. 二、 國際社會工作定義 許多學者試圖針對此議題賦予定義,大致可分為一般或特定的、廣義或狹義 的,以及功能或價值導向的。國際社會工作一詞最早應可回溯至 1928 年首屆社 會工作國際會議上,來自英國的 Eglantyne Jebb 所撰寫的演講稿中,他認為第一 次世界大戰後,國際社會工作已有驚人的成長,在會議上呼籲對此的關注,批評 當時國際研究之乏匱,並認為國際社會工作需要社會工作者之間在國際知識的基 礎上持續的接觸往來(Jebb, 1929 as cited in Healey & Link, 2012)。 1939 年時社會工作年鑑始出現以國際社會工作為題之文章,Warren(1939) 認為國際社會工作包含四種主要型態的行動:國際的社會個案工作;公部門與私 部門的國際協助至災難或戰後受難者及受難的弱勢群體;社會工作相關的國際會 議;由政府與私部門透過國際聯盟方式所進行之國際合作以對抗疾患並維護全球 社會與政治之和諧。可以看出早期對國際社會工作定義較為廣泛,著重國際會議 上社會工作者間彼此意見交流,以及國家、政府間的工作甚至也提及救援工作. -8-.

(16) (Warren, 1939 as cited in Healy, 2008)。根據此,21 世紀的學者們亦發展以其為 基礎之實務型定義。Healy(2008)連結全球化在全球實務及政策議題上之專業 行動需求之影響,並區辨出國際社會工作中的四個主要功能:在國際層面情境下 的本地為基礎之實務與政策倡議;人事及意見的國際專業交流;國際救援與發展 組織中的實務;全球政策制定與倡議之參與。 1950 年代美國社會工作教育委員會(Council on Social Work Education, CSWE) 所進行的研究中,其在考量廣泛定義後,提出較狹義之定義,認為國際社會工作 一詞應限縮於國際領域的社會工作方案,如社會工作者透過聯合國或國際非政府 組織所進行的國際工作(Stein, 1957 as cited in Healy, 2008)。 1970 至 1980 年代所出版的國際社會工作相關文章更著重於比較研究的價值 與國際觀點之重要性這個普遍的觀點,以最普遍的觀點來看,可定義國際社會工 作為一專業在任何一面向涵蓋一個以上的國家(Healy & Link, 2012)。Boehm (1976)廣泛地定義國際社會工作為國際機構中常見的工作,也包括比較分析與 跨國意見和創新交流之貢獻。除此之外,不少學者建議應讓國際社會工作維持開 放的定義,以保留空間作更多更廣的詮釋 為忠守於社會工作專業承諾,社會工作在面對全球化意識與其所衍伸的社會 問題時,需重新定義其角色與任務,並重視國際社會工作在民主鞏固(democratic consolidation) 、社會正義、人權、歧視消弭、兒童權利、戰爭預防、和平等國際 公約之實踐方面的議題,從草根層級著手以達成真正的改革與轉變(Ahmadi, 2003)。 Cox 和 Pawar(2006)認為國際社會工作在於提倡社會工作教育及實務之全 球化和本土化,目標在於建立一真正整合的國際專業,能適當且有效地回應影響 全球多數人口安康之國際性挑戰,且建立於一綜合全球、人權、生態與社會發展 觀點之取向。上述兩點定義不僅根基於國際社會工作之實務功能上,更加入價值 層面的考量。. -9-.

(17) 在眾多學者對國際社會工作定義之不同分析與意見後,Hugman(2010)根 基於 Healy 於 2008 年所撰之論述上,合併眾多學者之意見,提出國際社會工作 的五大元素: (1)在工作者母國以外之國家進行實務工作; (2)與非本國籍之服 務使用者工作; (3)於國際組織中工作; (4)國家間的交流或合作; (5)因全球 社會結構而致使之在地議題實務。. 三、 國際社會工作之批判 儘管國際社會工作並非嶄新的概念,然近幾年來對於國際社會工作的關注與 文獻才大幅增長,其中不乏對國際社會工作反思與批判的聲音。Haug(2005)批 判國際社會工作領域中所存在的西方霸權,他認為在討論國際社會工作本質之前, 應先覺察並平衡知識系統、地緣政治、語言與社工典範間的權力關係,否則從殖 民與優勢文化中所發展出的知識系統僅會再複製其殖民行為。 Payne 與 Askeland(2016)將國際社會工作分為以下幾類:在開發中國家的 相關發展機構工作;為正式國際機構工作;於處理跨國議題之機構中工作;參與 國際會議、教育或專業訪問、交流訪查及研究;在非其母國擔任社會工作者;於 其母國為難民或移民工作。雖認為社會工作者之專業包含對國際社會工作的理解, 但以後現代主義分析並質疑是否有一個適用於全球的普世價值之存在,對於西方 社會工作的模型即為國際社會工作之標準進行批判,並認為社會工作應更警覺全 球化而造成的不公平與不正義。 亦有學者認為社會工作受困於全球化的表象中,試圖證明其專業之正當性, 同時欲擊退可能奪取其專業認同與力量的敵人。但社會工作之本質是在地化的, 需對當地文化有深入理解,因國際社會工作所含元素太廣泛,使我們難以建構對 國際社會工作實際的圖像,且相關國際社會工作文獻並未提出足夠的分析與說明 來證明國際社會工作之可行性與必要性,故國際社會工作在實務上是不切實際的 (Webb, 2003)。. - 10 -.

(18) 整體來看國際社會工作之批判一部分來自於其定義之模糊不清,如多數學者 提及在工作者母國以外之國家進行實務工作也是國際社會工作之一(Hugman, 2010; Healy & Link, 2012) ,然同樣的工作在台灣,台灣的社會工作者便是國內社 會工作,而來自異國的社會工作者執行是否即為國際社會工作之實踐? 又在全球化之下,社會工作專業欲證明其專業及必要性,然這部分相關論述 基礎尚薄弱。如 Webb(2003)提及有些學者認為全球化會強化受隔離居住之弱 勢族群之不平等和不利條件,但受隔離居住這件事本身就是社會與經濟之排除, 此與全球化之間是否存在必然的因果關係?而這是發展中國家或是已發展國家 才會面臨的情形?在缺乏鏗鏘有力之論點下,又把這些事件歸咎於全球化之上, 而推斷出國際社會工作實踐的重要性,然國際社會工作之定義又彷彿霧裡看花、 眾說紛紜,這確實可能是各界對國際社會工作推展之可行性打上問號。 另一部分則在於國際社會工作之推動是否是霸權與殖民主義的再複製?社 會工作本身為源自於西方社會的知識體系,由此建構出的國際社會工作實務模型, 其所隱含的思想價值能否全盤通用於各個國家地區是需要縝密思量的,否則我們 可能在未察覺這之中的權力、地位不平等之際又再壓迫了受服務之地區。. 四、 小結 即便關於國際社會工作之爭論不斷,不可否認的是在這個世代我們確實無法 忽視全球化在各處所激起的漣漪,國際社會工作不僅僅是一句話便能涵蓋之,更 是一個富含多層面的概念。如同 Healy 與 Link(2012)在著作中提出以下幾點 皆構成國際社會工作:世界觀的一種,並認知全球化對全人類福祉之影響;具備 國際相關知識的海內外實務;對於全球所經歷的社會議題之關注、行動與實務; 參與國際專業組織及其中之意見交換;理解全球專業;人權與發展之提倡;對全 球轉變所進行之運動與願景。然綜觀下來,如同社會工作之本質在於用專業的助 人知識以提升人類福祉,而國際社會工作無論何種定義,其核心是擴及全球,圍. - 11 -.

(19) 繞在提倡全球社會正義及全人類之福祉。 任何事物一旦牽涉全球獲國際之層面,我們所需考慮的面向及議題便更為多 元且複雜,雖然目前各界對國際社會工作之定義仍無一明確定見,各種與國際社 會工作相關之論述、批判、文獻及實務分享等都有助於國際會工作之成長,並漸 漸清晰國際社會工作之圖像。. - 12 -.

(20) 第二節 國際社會工作理論觀點 國際社會工作所包含的概念十分廣泛,然而談及國際社會工作,我們必須了 解最核心的全球、生態、人權、社會發展等觀點取向,而這一整合觀點取向鞏固 國際社會工作之根基(Cox & Pawar, 2006; Healy & Link, 2012),故本研究採用 Cox 與 Pawar(2006)所提出的整合觀點取向為架構以闡述之。 一、 全球觀點 談到國際社會工作勢必提及全球化之影響,但這裡所指的全球觀點不僅僅是 全球化,而是一個更廣的概念。Hanvey(1982)首先教育層面著手探索全球觀點, 分為五大面向,分別為:觀點覺醒(perspective consciousness)意指個人所擁有 的世界觀並非唯一,個人擁有其世界觀並維護其主張的同時,亦能尊重異己;全 球狀態覺察(”state of the planet” awareness)著重對目前世界情勢與發展的認知; 跨文化覺察(cross-cultural awareness)則是對世界上各個社會多樣的想法與行動 之覺知,也是相對難達成的面向之一,資訊爆炸的時代很輕易就能獲取不同文化 之知識,然而對此的理解與尊重是需要培育的;全球動態知識(knowledge of global dynamics)是理解世界系統機制及其關鍵特徵,特別關注與增進全球變遷知識所 相關的理論及概念;最後,人類抉擇之覺察(awareness of human choices)為身 為世界公民對其所作的選擇可能對世界造成的影響的覺察。 Cox 和 Pawar(2006)將全球觀點分為六大面向,包含一致性(unity) 、多 樣性(diversity) 、相互依賴性(interdependence) 、全球化(globalization) 、在地 化(localization) 、全球公民意識(globe citizenship) 、全球一致性(global unity) 的核心事實為所有人類皆源於同種,居住於同一星球,並有著共同的基本需求。 此外,全球一致受共同事件、因素所影響,如氣候變遷、戰爭、恐怖攻擊等。儘 管前述一致性力量之存在,全球人類之本質與生活仍是多元的。全球化力量並未 消弭文化與種族多樣性,文化及歷史等眾多因素造就人類自我認同感與歸屬感上 之差異,更存有政治、經濟與社會系統上之差異。理解多元性之本質與原因能引 - 13 -.

(21) 導我們尊重而非恐懼差異。多元性與一致性之相互動使人類從彼此的經驗與優點 中學習並獲益,這種相互依賴性使我們在辨識共通性之同時也能利用多樣性的優 勢。然而,全球在經濟、政治、科技、生態、社會與文化上相互依賴之同時亦伴 隨正、負面之影響,世界一角所發生之事件都可能牽連其他地帶。全球化至今尚 無一完全受認同的定義,但可以看作是一個過程,透過資本、貨品、服務與科技 之活動,以及社會、文化與政治概念之傳遞,形成一個跨國與跨文化整合的起因、 過程與後續影響。提到全球化,亦不可忽略表面上與其相對的在地化,然而這兩 個概念並非二元對立,全球化可說是將全球系統加諸在本土層面上,意即若缺乏 本土層面,全球化不具備任何施行之基礎。全球化與在地化本是一體兩面,可以 全球公民意識(globe citizenship)此概念貫穿之,此亦與全球公民社會(global civil society)緊密相連。即人類透過參與全球公民社會,被視為應對全球政治進 程的民主化有所貢獻、賦予全球化更人性之面貌,並於本地脈絡上從事能捍衛人 權並提升人類福祉之運動。藉此更可以看出全球化與在地化之間唇亡齒寒之關係, 全球公民意識透過在全球層面上的行動,於在地層面產生效應(Al-Rodhan & Stoudmann, 2006; Cox & Pawar, 2006; Wilson, 2012)。. 二、 人權觀點 2014 年 7 月國際社會工作者聯會(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Social Workers, IFSW)和國際社會工作教育聯盟(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hools of Social Work, IASSW)於其周年大會定義社會工作為一以實踐為本的專業與學術領域, 致力於提倡社會改變與發展、社會凝聚以及人類之充權與解放。其核心為社會正 義、人權、集體責任與尊重差異等準則。以社會工作、社會科學、人文學與本土 知識為基礎,社會工作接合人類與組織以應對人生挑戰並促進人民福祉。除此之 外,社會工作專業教育訓練之全球標準(Global standards for th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the social work profession)亦納入人權為教學準則。由此可看出人權在. - 14 -.

(22) 社會工作中占據一定的重要性,而人權觀點亦是此整合觀點取向之價值基礎。人 權並非賦予之權利,人權是凡生而為人,不受其身分、種族、職業或黨派等阻礙, 皆享有之權利(江素慧譯,2007)。 1948 年 12 月 10 日聯合國通過世界人權宣言(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 ,條列了 30 條人人應享有之人權。即便這 30 條人權宣言無法涵蓋所有的 人權價值,且各方對於人權之內容亦存在分歧,大抵來說可分成以下幾類:生命 權、自由權、平等權、財產權、公正權、受教權(Cox & Pawar, 2006; United Nations, 1948)。 國際社會工作者聯會(IFSW)和國際社會工作教育聯盟(IASSW)更在倫 理準則聲明(statement of ethical principles)中提及人權與人類尊嚴之準則,社會 工作者應尊重案主自決之權利;提倡服務使用者參與之權利;視每個個體為全人, 並考量其所處之家庭、社區與社會環境;辨識並發展服務使用者之優勢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Social Workers [IFSW], 2012)。. 三、 生態觀點 同前文所提及,無論天災或人禍對環境及當地人民所造成之衝擊不僅僅是該 國的議題,更可能是全球所需關注的問題,此整合取向中納入生態觀點使國際社 會工作除了關注個體之外,亦重視人類所賴以維生的自然環境以及個體與環境間 的連結,也就是人在情境中(people in environment)的實踐。 生態觀點大致分以下四個面向:整體主義(holism) 、多樣性(diversity) 、平 衡(equilibrium) 、永續性(sustainability) 。整體主義強調實務及靈性角度上人類 與自然環境間的整體性,以生態為中心而非人類為宇宙萬物之中心。前述全球觀 點曾提及多樣性,如同人類從多樣性中學習並獲益;生態觀點中則以多樣性來平 衡整體主義,自然環境也自生活網絡中多樣的物種與環境中受益,而我們必須理 解這社會的多樣性。在整體一致性中,平衡則是多樣性更深一層之面向。大自然. - 15 -.

(23) 中多樣物種與相異環境條件之平衡極為重要,因此人類應適當地使用與尊重自然 資源,並培養對生活方式的自我覺察,對環境所形成的影響以及環境中固有的需 求得以維持平衡。最後,永續性可以說是生態觀點的中心思考。土地、水資源、 礦產及其他資源之耗盡所可能形成的危險真實地存在我們所生活之地球上,唯有 意識地思考永續發展才可能謹慎地管理所有自然資源(Cox & Pawar, 2006; Payne, 2005)。. 四、 社會發展觀點 發展(development)自 20 世紀中以來一直是全球所重視的事務,許多學者 嘗試定義社會發展,然仍存有爭議(Midgley, 2011; Payne, 2005)。社會發展著重 人類能力之發展,以增進其自身與社會之福祉,其價值基礎繁多;其中,以人為 中心的概念作為價值之根基,核心價值包含人類基本生存需求之滿足;生而為人 的尊嚴;能選擇的自由,即社會發展應是人類所有、由人類所建構且是為了人類 的,相異於其他補救性處遇,此觀點試圖預見問題並預防之,並肯認社會中經濟、 社會、政治、文化、法律與生態層面固有的重要性,嘗試從多層面中發展一整合 且全面的觀念,又我們可以假想社會層面被分為社會結構、社會關係、社會過程 與社會價值,而提及社會發展就更必須考量這四要素,且社會發展在各個社會運 作層級中執行,故社會制度發展所帶來的改變應符合各階層人民的需求(Cox & Pawar, 2006; Paiva, 1977;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UNDP], 1993)。 Midgley(1995)將社會發展看作是一有計畫的社會變遷,旨在提升人類福 祉,並與經濟發展之動態過程有所相關。Payne(2005)則狹義地視社會發展為 社區發展在資源匱乏與發展中區域之應用。上述定義雖存有差異,但可看出社會 發展觀點關注的不僅止於人,更關注人所處的社會及社會中的各個層面,這也和 社會工作專業的中心思考不謀而合,故以社會發展觀點為此整合取向提供行動上 的指引方向。. - 16 -.

(24) 五、 小結 國際社會工作立基於批判且與國際相關的跨學科理論及概念,這些理論概念 又富含社會工作知識與價值,相關理論觀點龐雜,尚有學者提及社會排除、社會 融合、社會正義(Healy & Link, 2012)。社會工作實務與理論之結合向來是受重 視的,理論的支持使得實務工作有所依循並更加踏實且堅定。Cox 與 Pawar (2006)所提出的整合觀點取向整合四個理論觀點,提供了一種方法,使工作者 得以分析國際社會工作實務中所面臨情境的各個面向,並區辨可行的回應與可能 產生的後續效應,亦使實際介入程序有一概略圖像。透過整個整合取向,我們亦 能夠進一步理解國際社會工作所著重關注的層面。. - 17 -.

(25) 第三節 台灣國際服務發展脈絡 一、 台灣的受援時期 台灣的國際服務發展歷程可回溯自 1950 年代韓戰時期,基於軍事戰略考量, 美國自 1951 年起正式對台灣提供援助,包括經濟援助、農產品援助與開發貸款 基金等類型(楊國涼,2005;黃筱雅,2010;林柏宏,2011)。1964 年,美國因 援外預算問題,主責援外工作的美國國際開發總署(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ID)稱台灣為「美援的成功典範」 ,希冀藉此證明美援有助受援國 家之經濟發展並終止援台,美國自 1965 年 6 月終止對台的部分經濟援助,1979 年台灣的受援時期正式終結(文馨瑩,1990)。 此外,日本與沙烏地阿拉伯亦曾提供台灣經濟援助。國際組織方面如世界衛 生 組 織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 國 際 發 展 協 會 (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ssociation, IDA)、世界銀行(World Bank, WB)和亞洲開發銀行 (Asian Development Bank, ADB)等組織曾以貸款與技術合作方式援台(林柏宏, 2011)。 在東西冷戰的背景脈絡下,因共產黨擴張而引發之韓戰為轉捩點,美國基於 戰略軍事考量對台進行援助。因而從美援援台用途觀之,可看出是以軍援為主, 經援中軍事開支占半數以上,經援亦擔負軍事安全維護之責任(文馨瑩,1990) 。 美國援助台灣之脈絡、內容及目的本質都是軍事考量。但在 1954 年簽訂中美共 同防禦條約後,台灣獲得一定的軍事安全保障,經濟環境與物價趨穩定,1960 年 代後經援的重心自然從軍事防衛轉移至經濟獨立。 台灣常被稱為「美援運用的模範生」。不可否認地,美援確實對台灣有諸多 貢獻,然而這一切背後有其獨特脈絡性因素。像是因國共內戰至韓戰的軍事考量 下開始之援助;軍援為台灣對美援的依賴主軸;美援分配集中於政府部門;台灣 的經濟政策與人民儲蓄習慣等,上述種種造就台灣美援經驗之獨特,也使得台灣 經濟未在美援停止挹注後衰減(文馨瑩,1990;鄧湘漪,2003)。正因為台灣受 - 18 -.

(26) 援經驗之獨特性,所謂的「美援運用之模範」是否可同理套用至他國更須進一步 的省思。. 二、 台灣官方國際服務之濫觴 冷戰時期,台灣政府配合美國之圍堵政策以防範共產主義之擴張,也為了鞏 固當時台灣的聯合國會員位置,遂開始於新興國家之援助工作。在美國經費支持 下,台灣於 1959 年 12 月 28 日派遣首批農業技術團前往越南,開啟台灣參與國 際服務之序曲。陸續又有 1960 年的「先鋒計畫」 (Operation Vanguard) ,1962 年 更擴大成立為「中非技術合作委員會」,讓農耕隊至非洲進行農業建設之協助。 因而支持我國「中國代表權」一案的非洲地區國家由 1961 年的九國至 1962 年之 十七國(外交部,2009,2012;林柏宏,2011)。 1971 年台灣退出聯合國後,為因應與中國之外交情勢變化,1972 年台灣政 府將「中非技術合作委員會」及「外交部海外技術合作委員會」合併為「海外技 術合作委員會」 (海外會) ,職責為派遣技術團隊至友好發展中國家,範疇含括農 林漁牧之襄助(林柏宏,2011;外交部,2012)。與中國的關係多少限制了台灣 的國際事務參與,然而此一外交困境使政府更為重視非政府組織的國際援助服務, 從與國際非政府組織合作的國際人道援助中開闢另一條外交道路(黃筱雅,2010; 外交部,2012)。 隨著台灣國內經濟起飛,1989 年政府成立「海外經濟合作發展基金管理委 員會」 (海合會) ,提供友好開發中國家開發性貸款與經濟技術援助(林柏宏,2011; 外交部,2012) 。1990 年代冷戰邁入尾聲,此時期援外觀念比起給予更多了建立 發展合作之夥伴關係的概念。 由於台灣國際服務漸漸步上軌道,援助業務愈趨多元,為使其更為專業並更 妥善整合相關資源,1996 年 7 月 1 日正式成立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國 合會),海合會與海外會則步入歷史(林柏宏,2011;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 - 19 -.

(27) 金會【國合會】 ,2015) 。目前外交部委辦國合會駐外技術團、醫療團、國際人力 開發等業務,國合會也以該會基金進行投資與融資,以基金孳息辦理技術合作、 人道援助、投資融資與國際教育訓練等,協助外交部推展援助業務及外交關係(外 交部,2012;國合會,2015)。 此外,外交部亦積極邀請企業與非政府組織共同參與之。外交部於 1998 年 11 月籌措民間團體資源,將物資與捐款送至尼加拉瓜、瓜地馬拉、薩爾瓦多與宏 都拉斯;1999 年 3 月金援馬其頓政府以安頓科索沃難民,並於當年 4 月偕同民 間團體及醫療隊組織「馬其頓境內難民救援團」前往馬其頓提供必要協助; 2000 年 10 月 23 日行政院正式核復外交替代役,並於 2001 年推動之,成效 頗佳;2010 年 6 月 15 日正式通過「國際合作發展法」 ,確立了明確的援外規 範(人間通訊社,2016;外交部,1999;鄧湘漪,2003)。 從上述台灣官方國際服務發展不難看出其中夾雜了政治考量,透過連結民間 資源稍減援外經費支出及責任,但民間團體與他國所建立的良好合作關係,或所 促成他國之社會發展亦利於我國之外交情勢,或提升台灣之國際形象(官有垣、 邱瑜瑾,2003)。以國家、政府部門或政府間國際組織之身分來實行經濟補助、 技術合作與教學等服務模式,由鉅視層面觀之,此形式對整體國家區域成果較顯 著,然就微觀層面來看,則未必能看見並滿足個人之需求(林柏宏,2011)。自 1960 年代以來,多數已開發國家會盡量採用國際發展(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而非國際援助 (international aid) (吳宗樹,2014;葛傳宇,2004) ;然而台灣的 「國際合作發展法」法名雖符合國際趨勢,但台灣在國際服務上仍多使用「國際 援助」一詞,此詞彙之背後或多或少隱含了上對下的關係,也在不知不覺中強調 我方為施予者,他方為受助者的角色。. - 20 -.

(28) 三、 台灣民間的國際服務 台灣社會自 1980 年代始,經濟的蓬勃發展、政治之民主化改革、民間社會 力量日漸滋長,人民有餘力關心社會上較弱勢族群,種種原因滋養了非政府組織 的發展(官有垣、邱瑜瑾,2003;林柏宏,2011) 。隨時間推移,我國非政府組織 服務區域不再僅侷限於國內,而漸漸跨越國家疆界,及形成「區域化」及「全球 化」現象(林柏宏,2011)。 根據外交部資料3,現今台灣 NGO 組織之計劃遍及五大洲,以成果類別可劃 分為公共政策、醫療衛生、農業環保、人道慈善與社會福利,而包括計劃執行完 畢之 NGO 總數約為 26 個。這些從事國際服務的非政府組織,其服務模式包含 經濟或物資贈與、國際急難與人道救助,而工作內容仍多以經濟性救援為主。部 分機構計劃為針對緊急事件或災害進行短期之服務計劃;少部分機構於海外建立 據點並從事發展性質之工作;又部分機構則與海外當地組織或學校合作,帶領志 工至海外進行長、短期國際服務(官有垣、邱瑜瑾,2003)。其中在海外設立據 點並長期從事發展性工作,又有派遣專業社會工作人力至當地,亦聘請當地工作 者之機構更為稀少。. 四、 台灣國際社會工作服務現況 由於本研究目的之一在於了解台灣於國際社會工作發展之狀況,故於此處 先對台灣國際社會工作服務現況進行爬梳。 如同前段所提及,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之前身基督教兒童福利基金會 台灣分會4於 1985 年成為獨立的兒童福利機構,不再接受國外之援助。1987 年始 開辦認養國外兒童之業務,服務區域包含亞洲、美洲、非洲等 20 餘國;2002 年 則更名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Taiwan Fund for Children and Families), 並加入家扶國際聯盟以擴大服務國外貧童。台灣家扶基金會首個於海外提供直接. 3 4. 參考自外交部 NGO 雙語網:http://www.taiwanngo.tw/files/11-1000-106.php?Lang=zh-tw 參考自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官網:https://www.ccf.org.tw/ - 21 -.

(29) 服務的據點,蒙古分事務所亦在 2004 年 9 月成立,並於 2012、2013、2014 及 2015 年依序成立吉爾吉斯、史瓦濟蘭、越南與柬埔寨分事務所,2017 年在寮國 開辦社區認養方案,2018 年約旦分事務所立案通過,截至目前為止共六個海外 直接服務據點。服務上,家扶基金會針對營養、教育、醫療、環境改善、技職訓 練、生財活動等面向規劃服務方案。 我們所熟知的台灣世界展望會5之母機構是由美籍傳教士鮑伯‧皮爾斯博士 (Dr. Bob Pierce)於 1950 年所創建的世界展望會。隨後,快速擴展至其他國家, 而台灣世界展望會於 1964 年正式成立。1985 年,台灣世界展望會透過「愛的麵 包」為非洲糧荒募款,可說是台灣世界展望會展開國際服務之開端;1990 年,每 年固定舉辦的「飢餓三十」為國外重大災難事件有計畫性地募款;1991 年,台灣 資助人始可選擇資助國外兒童;時至今日,服務已遍及全球約 80 個國家,其工 作計畫包含資助兒童計畫、發展型計畫、倡導計畫與緊急救援。然而因台灣世界 展望會是隸屬於世界展望會下的分會,故與其他獨立運作之組織有所差別。 以身心障礙服務聞名的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6亦自 1996 年起陸續參與各國 際組織工作,為身心障礙者發聲。並以國際組織網絡連結、籌辦國際會議、國際 志工交流與國際援助發展四大面向參與國際事務。於 2004 年起,伊甸以服務學 習模式帶領國內志工在海內外進行服務。2008 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後,其率先捐 贈 500 台輪椅,並於四川省設立長期服務據點至今,協助居民重建家園,並提供 身心障礙者職業技能訓練,2015 年更進入成都社區進行社區營造計畫。此外,目 前伊甸於海外的服務內容尚有針對新移民及其子女提供文化適應與課輔等服務, 於越南所設立的越南華語幼兒園,更於 2006 年在展開當地的身心障礙者服務工 作,近年來更將服務拓展至泰國與緬甸。而輔具與物資捐贈,以及與他國家的國 際合作計畫等亦持續進行中。. 5 6. 參考自台灣世界展望會官網:http://www.worldvision.org.tw/ 參考自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官網:https://www.eden.org.tw/index.php - 22 -.

(30) 而將發展重心著重於亞洲的至善社會福利基金會7在 1999 年正式立案,其服 務的開端從越南發跡,也是台灣第一個前往中越進行兒少發展工作的組織,並自 1998 年起安排越南先天異常兒童至台灣進行醫療。2004 年成立越南順化工作站, 也是越南政府首位承認的境外非營利組織;2006 年於雲南麗江辦理少數民族女 童之就學,並在 2009 年成立雲南麗江工作站;2016 年,至善越南兒童基金會成 立,從國際非營利組織化為越南本地機構,期待能繼續在越南深耕。 同樣關注東南亞地區的中華民國知風草文教服務協會8於 1996 年成立,同時 積極地展開各項服務,包括助學、職業訓練、急難救助等。另一個關注並設點於 柬埔寨的台灣希望之芽協會9,其服務宗旨為援助發展中國家及台灣之偏遠地區, 透過關懷生活貧困之兒童與家庭,提供適切之醫療、教育與衛教服務。目前提供 兒童資助計畫、希望圖書館計畫、農業生計園區計畫、鄉村健康促進計畫、教育 與脫貧計畫和藝術創作計畫等服務方案。 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有感於於 2004 年在紐約法拉盛區成立紐約勵馨婦 幼關懷中心10,提供家暴、目睹兒、受虐兒、性侵受害者、人口販運及約會暴力 受害者所需的服務,更於 2014 年時與皇后區家庭司法中心成為夥伴機構,於此 駐點以提供更多元且全面之服務。 研究者僅針對上述所提及的 NGO,以表 2-3-1 整理台灣提供國際服務之社 福機構及其服務內容。綜觀上述機構之服務方案,可以發現海外服務多從解決兒 童與家庭之經濟狀況為出發點,進而提供營養、醫療及教育面向之服務。. 五、 台灣社會工作教育中的國際元素 回頭看到台灣社會工作養成教育中,檢閱各校系所網站之課程資訊內容可以 發現近年來多元文化課程被納入選修課程。游美貴(2012)提及多元文化在社會. 參考自至善社會福利基金會官網:https://www.zhi-shan.org/ 參考自中華民國知風草文教服務協會官網:http://www.fra.org.tw/Default.aspx 9 參考自社團法人台灣希望之芽協會官網:http://www.buddinghope.org.tw/Default.aspx 10 參考自約勵馨婦幼關懷中心官網:http://www.gohny.org/ - 23 7 8.

(31) 工作教育中仍待發展,即便不少學校開設多元文化相關課程以培育學生文化能力, 然而學校所提供之訓練是否符合實務工作之需求,又多元文化課程應涵蓋哪些議 題等,皆有待進一步之討論。 此外台灣社會工作相關系所開設多元文化課程是立基於台灣原住民文化以 及近年來新移民之脈絡上,依各校所開設的多元文化課程著重議題為何,是否有 助於培育學生之國際社會工作相關知能是存有疑慮的。而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文 化大學與慈濟大學分別有增設國際社會工作以及國際援助服務與社會工作課程, 是少數開設國際社會工作相關議題之課程。. 六、 小結 從上述可知非政府組織所進行的「國際服務」為一大範圍的概念,所涉領域 甚廣,實踐之方式亦趨多元,過往眾所熟知的經濟與物資援助外,國際志工之興 起也促成許多機構以海外志工之形式落實國際服務。台灣由受助國至資助國的獨 特歷程,能否複製於在其他國家或地區也值得關注。而國際服務之形式雖趨多元, 其中以社會工作專業推行國際服務的機構數量仍相對有限,實踐之狀況、所面臨 的困境等都有待更多且深入的討論。. - 24 -.

(32) 表 2-3-1 台灣提供國際服務之社福機構一覽表 機構名稱. 服務內容. 海外據點. 是否有社工專業 人力駐於據點. 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 國外孩童認養、營養、醫療保健、 教育就學、就業訓練服務 視當地情況規劃方案. 蒙古、吉爾吉斯、史瓦濟蘭、越南、 柬埔寨、約旦. V. 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 輔具捐贈、國際災難援助、 國際志工、國際組織工作參與. 中國四川省、越南、泰國、馬來西亞. V. 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 親密關係暴力與人口販運相關服務. 紐約. V. 至善社會福利基金會. 助學、醫療、幼兒照顧方案. 越南、緬甸、中國雲南省. X. 中華民國知風草文教協會. 就學方案、職業訓練、急難救助. 柬埔寨. V. 柬埔寨. V. 兒童資助計畫、希望圖書館計畫、 社團法人台灣希望之芽協會 農業生計園區計畫、鄉村健康促進計畫、 教育與脫貧計畫、藝術創作計畫 資料來源:研究者參考各機構相關網站(2018)自行整理. - 25 -.

(3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為了探究台灣社會工作者參與國際社會工作之經驗,於本章將研究方法分為 研究方法、研究對象、資料蒐集方法、資料分析方法、研究者角色與研究倫理六 個部分一一說明之。. 第一節 研究方法 質性研究可說是將觀察者設置於世界上的一個情境活動,他假定持續變化的 社會現象組成了社會世界(social world),而在不同時空、文化與社會背景之脈 絡下社會現象又具備了不同的意義(潘淑滿,2003;Denzin & Lincoln, 1994) 。因 此,質性研究重視在動態的自然情境下,全面且富深度地探索所研究的現象與行 動,透過一系列的詮釋與素材之使用,試圖對於研究參與者所帶來的現象進行詮 釋,並理解其背後豐富的意義,也使得社會世界是清晰可見的(潘淑滿,2003; Denzin & Lincoln, 1994)。 對於探索式的研究、不熟悉的議題與尚待發展之理論,質性研究提供了絕佳 的研究方法(潘淑滿,2003)。為看見研究參與者所經歷的真實,研究者須以柔 軟的身段進入研究參與者的世界中,從他們的角度不帶評價地去思考與理解,並 透過與研究參與者的對話與互動,賦予經驗及現象的詮釋。 簡春安與鄒平儀(1998)及潘淑滿(2003)皆提及適用於質性研究方法之情 境,如進入不熟悉的社會情境、研究情境較不具控制或權威、研究概念或理論尚 處於初步建構階段、被研究者的觀點對研究結果詮釋之重要性以及為界定新概念 或形成新假設。由於目前國內對於國際社會工作相關主題之研究甚少,而本研究 著重於探究台灣社會工作者於海外之服務經驗,綜觀上述質性研究之特點與本研 究欲探討情境相符,因而選擇以質性研究作為研究方法,以下詳細說明之。. - 26 -.

(34) 一、 不熟悉的社會情境 有鑑於台灣現有國際社會工作相關研究之稀少,相關文獻亦多聚焦於國際援 助,更是難以得知台灣社會工作者於海外服務之經驗,甚至推展至看見台灣在國 際社會工作之進展。因此希望透過本研究過程,深入瞭解這群台灣社會工作者之 生命經驗與其海外服務之歷程,且質性研究充滿彈性,在進入未知社會情境中, 可因應情況變化來適時調整研究方向,以深入瞭解這個較為陌生的領域。. 二、 被研究者的觀點對研究結果詮釋之重要性 由於本研究著重於台灣社會工作者參與國際社會工作之動態過程,重視台灣 社會工作者在不同社會情境下其主觀之認知與詮釋,期待去看見每個研究參與者 經驗之獨特性。因此,質性研究方法提供一個最適合的途徑,使研究者以柔軟的 姿態且不帶評價地蒐集資料,以深入看見不同社會情境脈絡下研究參與者的個人 觀點與經驗詮釋,並在無假設之前提下,充分讓研究參與者賦予其經驗意義。. - 27 -.

(35) 第二節 研究對象 本研究邀請到六位曾於或現於台灣非政府組織之海外據點之社會工作者,以 了解其於海外服務之經驗、對國際社會工作之看法與推展國際社會工作之相關建 議。以下分別說明本研究的研究參與者之選取方式、選取條件,以及研究參與者 之基本資料。 一、 研究對象選取方式與邀請管道 為符合研究所需之豐富資訊,本研究以立意取樣(purposive sampling)邀請 合適之研究參與者。並透過研究者私人社交網絡、Facebook 社團、BBS 電子佈 告欄系統以及信件邀請方式邀請可能的研究對象。 透過上述管道與可能的研究參與者聯繫後,進一步提供其研究相關資料,包 括訪談大綱、訪談邀請函與訪談同意書(參見附錄一,訪談大綱;附錄二,訪談 邀請函;附錄三,訪談同意書),再確認研究參與者之參與意願。. 二、 選取條件 曾有或現今正在海外從事社會工作的台灣社會工作者是本研究主要探討之 對象,故選擇原則如下: (一) 曾於或現於台灣非政府組織之海外服務據點工作一年(含)以上的社會工 作者,由於海外服務需要一定的時間於當地文化民情磨合,故訂立於海外服務據 點具一年(含)以上的工作經驗者,以期能獲得更豐厚之資訊。 (二) 由於本研究期待能聚焦於不僅僅是國際援助,而是希望深入至國際社會 工作的概念,因此研究參與者之工作機構須為台灣非政府組織於海外建立的服務 據點。. - 28 -.

(36) 三、 研究參與者基本資料 本研究最後共邀請了六位研究參與者,以下表呈現研究參與者之基本資料。 表 3-2-1 研究參與者基本資料 研究參與者 性別. 派駐. 派駐國家. 訪談. 區域. 代號. 方式. 服務時間. 代號. 訪談時長. SWA. 女. 一年八個月. 亞洲. A國. 語音. 1 小時 35 分. SWB. 男. 一年九個月. 亞洲. B國. 語音. 1 小時 14 分. SWC. 女. 兩年. 亞洲. C1 國、C2 國. 視訊. 1 小時 19 分. SWD. 男. 三年六個月. 亞洲. D國. 面訪. 1 小時 25 分. SWE. 女. 三年六個月. 亞洲. E國. 語音. 1 小時 26 分. SWF. 男. 三年八個月. 非洲. F1 國、F2 國. 面訪. 1 小時 41 分.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於 2018 年 08 月. - 29 -.

(37) 第三節 資料蒐集方法 一、 深度訪談法 深度訪談法是假定人們能夠以語言表達他們對於所在的社會世界之基本與 特殊知識,而研究者可藉此方法從一個特定個體與選定的主題下獲取豐富的資訊 (Liamputtong, 2013) 。深度訪談法試圖建立適合互相自我揭露的關係,亦需要參 與者深度的自我表述,藉此研究者得以從參與者的角度瞭解其主觀經驗與想法。 這也讓研究者能夠去理解特定行動、場合與文化的多元意義與詮釋,甚至去探究 參與者所隱藏的感知,而這些深度的資訊與理解讓研究者能試圖描繪出參與者所 經歷的世界,以再現研究參與者之主體性現象與行動(潘淑滿,2003;Liamputtong, 2013)。 而本研究著重於台灣社會工作者於海外服務據點從初期的磨合與適應至中 後期之服務參與歷程,涉及一段時間經驗的回顧,以及研究參與者所經歷的生活 世界(life world)的描述。故本研究以深度訪談法(in-depth interview)進行資料 蒐集,在研究參與者與研究者處於平等且相互尊重的關係下,透過雙向的溝通互 動下建構出研究參與者所經歷之現象與事件之意義。訪談過程中的談話雖是具目 的性的,但研究者也會視訪談實際狀況進行適當調整,並在過程中融入受訪者的 經驗,感受其感受。 而深度訪談又可因訪談大綱形式區分為結構式(structured interviews) 、無結 構(unstructured interviews)與半結構式(semi- structured interviews)訪談。本研 究選擇以半結構式訪談,以深入了解研究參與者在海外期間的主觀經驗與感受, 半結構式訪談能在一既有架構下,針對主題能進行開放性的陳述又不致失焦。因 此,依據研究問題與目的於訪談進行前擬定訪談大綱,使訪談過程能有一明確清 晰的脈絡(潘淑滿,2003)。 故以研究目的、研究問題與文獻探討為基礎設計訪談大綱,首先是對研究參 與者基本背景資料的了解,其次為了解其在海外服務之經驗,並藉其經驗探討台 - 30 -.

(38) 灣在國際社會工作之發展狀況,最後為這些經驗與歷程對於研究參與者之意義與 價值。. 二、 訪談進行方式 在邀請研究參與者之際,便會先告知研究參與者本研究內容、訪談進行方式 與倫理議題等相關事宜,並事先提供訪談大綱供其參考。訪談當天會再向研究參 與者詳細說明訪談目的、進行方式與其權益,若研究參與者同意訪談,便由研究 者與研究參與者簽署訪談同意書,並各自留存一份,開始進行正式訪談。訪談時 以錄音方式全程記錄訪談內容,訪談結束後研究者會進行田野筆記,以在後續資 料分析與撰寫中補充必要資訊。. 三、 資料蒐集的嚴謹度 有別於量化研究能以精確的數字與標準化的評估指標來檢驗信、效度,嚴謹 度成了質性研究最易受到批評之處。而 Lincoln 與 Guba(1985)對此發展出在 質性研究中的評估指標,分別為可信賴性(credibility) 、可轉換性(transferability) 、 可靠性(dependability)、可確認性(confirmability) (潘淑滿,2003)。為確保本 研究之嚴謹度,以下依此四項標準檢驗之。 (一) 可信賴性(credibility) 可信賴性可對應至量化研究中的內在效度,也就是研究所蒐集資料的真實度, 意即研究者確實觀察到所希望觀察的(潘淑滿,2003;胡幼慧,2008)。故本研 究依據研究目的等設計訪談大綱後,於訪談前向研究參與者充分說明本研究之目 的等相關事宜,以確保參與者理解訪談脈絡。又為使訪談過程中研究參與者能自 在且安心地敘說其經歷,訪談地點與時間以研究參與者所熟悉之場所及最不受干 擾的時間為主。訪談結束後,研究者會將訪談過程中的互動與非口語部分記錄至 田野筆記中,確保訪談資料的真實性。. - 31 -.

(39) (二) 可轉換性(transferability) 量化研究中的外在效度即為質性研究中的可轉換性,為研究者所蒐集的資料 能夠以文字有效地表述研究參與者的感受與想法等(潘淑滿,2003;胡幼慧,2008) 。 訪談過程全程以錄音紀錄,並謹慎地將其轉譯為文字,音檔中無法呈現之處則輔 以田野筆記,以厚描(thick description)的方式補充之,盡可能呈現訪談之真實 樣貌。 (三) 可靠性(dependability) 可靠性則可對應至量化研究中的內在信度,意指個人經驗的重要性和唯一性 能與研究者達到互為主體的同意,是研究者如何使用恰當的資料蒐集策略以獲得 可靠的資料,並取得值得信賴的分析結果(潘淑滿,2003;高淑清,2008)。 研究者將於訪談前以擬定的訪談大綱進行演練。實際訪談時須確保研究參與 者理解研究之目的與流程,並於訪談中讓研究參與者開放地陳述,而研究者以中 立之態度以語言回應與提問,避免有引導研究參與者之虞。另外,針對訪談中可 能出現前後矛盾或語意不清之情況,研究者會重述問題或內容,請研究參與者確 認是否為其欲表達之意。 (四) 可確認性(confirmability) 若對應量化研究,可確認性為研究結果的客觀性、一致性與中立性,即研究 之核心在於重建研究倫理,並從中獲取可證實的研究結果(潘淑滿,2003)。除 了在整個研究過程中謹守研究論理外,更要確保在資料蒐集、分析與轉譯時,研 究者都站在中立客觀的角度,不以個人主觀意識引導研究走向。 本研究為確實研究結果的可確認性,研究者在分析及書寫的過程中,會輔以 文獻資料作為參考,並適時與指導教授討論。. - 32 -.

(40) 第四節 資料分析方法 質性資料的分析主要由三個部分構成,分別是資料化約(data reduction) 、展 現(data display)與結論。更精確地說,資料分析是研究者秉持一明確概念,將 所蒐集的資料簡化,並將簡化的資料以有系統、有條理的方式賦予意義,再以恰 當的方式展現之(潘淑滿,2003)。 本研究之資料分析方法採主題分析法(thematic analysis),其試圖從所蒐得 的資料文本中抽絲剝繭出與研究問題相關的意義本質,欲從瑣碎且龐雜的文本中 去蕪存菁地找出特定現象所富含之意義,用主題的方式呈現之,以協助闡明文本 所內含的深層意義(高淑清,2001;高淑清,2008)。 而質性研究中資料蒐集與資料分析並非存有時間先後關係,兩者往往是同步 進行的,因為在資料分析過程中若發現所蒐集資料明顯相互矛盾時,研究者便需 要蒐集更多資料以釐清之。因此資料蒐集、資料分析與概念形成這三部分是不斷 循環的,直至資料飽和(saturation)時,即所蒐集資料中概念漸漸明朗,且資料 間無明顯相互矛盾或不再出現新概念時(潘淑滿,2003)。 資料分析的首要步驟即為編碼(coding) ,可看作為展示資料如何被拆解、概 念化並以新的形式再組織的操作過程,概念化則是將某段文本資料賦予某個「概 念」 ,進而找到其所蘊含之意義(張芬芬,2010;潘淑滿,2003;傅從喜等人譯, 2009;Strauss & Corbin, 1990),以下將說明各編碼階段研究者所進行之工作。. 一、 開放譯碼(open coding) 開放譯碼旨在以概念的形式展現資料與現象,即研究者經仔細觀察後,將現 象命名或分類,予以概念化,相似的概念又再聚集成範疇的分析方式,而此刻的 譯碼是暫時性的,仍存有調整空間(潘淑滿,2003;Flick, 2002; Strauss & Corbin, 1990)。此階段,研究者首先會反覆且密集地閱讀文本,透過持續地檢視、比較 並分析資料,依研究主題從中找出關鍵事件、主題、現象或意義,並在文本旁加 - 33 -.

(41) 以註記並賦予可代表的命名,並製作編碼筆記,以利後續比較概念間的異同,進 而聚合相似概念以發展範疇(category)。. 二、 主軸譯碼(axial coding) 主軸譯碼的重點在於精煉並區辨開放譯碼中所形成的範疇之共通與差異性, 若主軸範疇與文本中越多片段契合,該主軸範疇則越豐沃,此外,此階段另一重 點在於對所譯碼的範疇有更深入了解,而關於此範疇所代表現象之產生條件 (conditions) 、發展脈絡(context) ,與該現象中個體的行動策略(strategies)和 結果(consequences) ,皆有助於我們對該範疇之理解,稱作副範疇(subcategories) (Flick, 2002; Strauss & Corbin, 1990) 。本階段,研究者歸納、統整並比較了前一 階段所整理出的資料,在跨研究參與者的資料之間整理出異同之處,以更深入檢 視各範疇之內涵。. 三、 選擇性譯碼(selective coding) 最後則以選擇性譯碼,釐清歸納出的概念,目的在於聚集已發展之範疇,並 整合這些範疇來闡述核心範疇(core category) ,凸顯與本研究主軸高度相連之內 容,並依此為據來詮釋研究問題(潘淑滿,2003;Flick, 2002; Strauss & Corbin, 1990)。此時,研究者則再度檢視前一步驟所梳理出的資料,並找出核心範疇, 就此發展研究結果之詮釋,必要時亦會透過圖表之整理來協助讀者進入研究參與 者的生命故事中。. - 34 -.

(42) 第五節 研究者角色 研究本質即為社會行動的一種,而質性研究中,研究者本身作為研究工具之 一,故研究者之角色可能影響研究者與研究參與者之互動方式與關係,且研究者 個人的背景、價值觀與所持信念皆涉及研究歷程,因而決定了研究者的選擇性感 知(selective perception) ,即研究者在接收訊息時,會因個人背景、動機、需要、 價值、經驗等因素而選擇性地接受資訊,使得不同的研究者對於相同的情況或事 件所關注的焦點可能有所差異,並可能對同一情境有不同的理解與詮釋,(丁雪 茵、鄭伯壎、任金剛,1996;黃昆輝、張德銳,2000)。 由此可看出研究者的角色及主觀想法對研究皆具有舉足輕重之影響,而主觀 性並不等於偏見,丁雪茵、鄭伯壎、任金剛(1996)提及「具專業素養的主觀」 應為質性研究者努力之方向,嚴謹的研究者應於研究過程中時時刻刻檢視其對研 究之作用,並明白自己的角色、立場與觀點,以避免個人偏見之產生,進而引導 讀者了解研究之脈絡與闡述。 因而,研究者於訪談前先擬定訪談大綱,並在和指導教授討論後,將訪談大 綱作為訪談過程之引導。訪談中,研究者會抱持中立且不帶個人色彩之態度,為 避免遺漏訪談過程將全程錄音,再佐以研究者於訪談過程中觀察到的情況與受訪 者的非口語表達,以確保資料的完整性。訪談結束後,研究者則將逐字稿轉譯成 逐字稿,再請受訪者協助檢視,確保內容之正確性。在整個資料蒐集與分析的過 程中,研究者亦時時檢視自身的觀點,並持續與指導教授討論及檢核研究資料, 使研究能最佳地呈現研究參與者之生命經驗。. - 35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第十九條之九 外國人受聘 僱從事第四條第五款規定 之外展農務工作,其雇主 屬農會、漁會、農林漁牧 有關之合作社或非營利組

為維持勞動供需平衡及促進國民就業之安定,依就業服務法第 42 條規定「為保障國民工作權,聘僱外國人工作,不得妨礙本國人

Christopher Clapham, A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Mathemat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New York, 1990.. Nelson, The Penguin Dictionary of Mathematics, Penguin Books

職業 教師 輔導員 神職人員 社會工作者 記者.

專業選修 至少應選修28學分(含模組選修10學分) 模組類別 社會照顧服務、兒少與家庭社會工作 自由學分

11 釋 聖 嚴,《 明 末 佛 教 研 究 》;Chün-fang Yü, The Renewal of Buddhism in China: Chu-hung and the late Ming Synthesi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領有社會工作師、心理師證書或取得 GCDF(Global Career Development Facili- tator)全球職涯發展師證書、CDFI(Career Development Facilitator

(1)領有社會工作師、心理師證書或取得 GCDF(Global Career Development Facilitator)全球職涯發展師證書、CDFI(Career Development Faci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