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中英文識字困難學生之中文識字能力及中、英文識字基礎認知能力表現之相關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國中英文識字困難學生之中文識字能力及中、英文識字基礎認知能力表現之相關研究"

Copied!
18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碩士論文. 國中英文識字困難學生之 中文識字能力與中、英文識字基礎認知 能力表現之相關研究. 指導教授:洪儷瑜 教授 研究生:邱于真 撰. 中華民國九十八年六月 0.

(2) 國中英文識字困難學生之中文識字能力與 中、英文識字基礎認知能力表現之相關研究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在以英語為外語的識字學習環境 中,中、英文識字基礎認知能力影響英文識字能力的關 鍵因素以及中、英文識字能力之關係。以二十名台北縣 市國中階段英文識字困難學生為主要研究對象,依據配 對條件選取國一同生理年齡學生及小五同英文識字能 力學生各二十名作為對照組,三組皆接受中、英文識字 能力以及識字基礎認知能力的測驗,中、英文識字基礎 認 知 能 力 測 驗 包 含「 注 音 符 號 認 讀 」 、 「中文去音首」 、 「中 文 假 音 認 讀 」、「 中 文 顏 色 唸 名 」、「 英 文 字 母 認 讀 」、「 英 文 去 音 首 」、「 英 文 假 音 認 讀 」 及 「 英 文 顏 色 唸 名 」。 採 用三組比較方式,瞭解中、英文識字基礎認知能力促成 英 文 識 字 困 難 的 關 鍵 因 素, 詴 圖 驗 證 S p a r k s 等 人 的 語 言 譯錄缺陷假設。 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英文識字基礎認知能力中以英文去音首為英文識 字之關鍵 英文識字困難學生除了「英文字母認讀」外,其餘 英文識字基礎認知能力表現上皆落後於國一同生理年 齡學生,然而英文識字困難學生在「英文去音首」亦顯 著落後小五同英文識字能力學生,顯示「英文去音首」 能力,是英文識字之關鍵能力,與文獻看法一致。 二、中文識字基礎認知能力中以假音念讀為英文識字 I.

(3) 之關鍵 英文識字困難學生在中文識字基礎認知能力上,在 「 中 文 假 音 認 讀 」、「 中 文 顏 色 唸 名 」 表 現 上 顯 著 落 後 於 國一同理年齡學生,而「中文假音認讀」表現上亦落後 於小五同英文識字能力學生,顯示英文識字困難學生, 在母語識字困難表現上可回溯到「中文假音認讀」能 力 , 支 持 Sparks 等 人 的 語 言 譯 錄 假 設 缺 陷 , 代 表 母 語 音形對應能力的確在英語識字學習表現上佔有重要地 位。 三、英文識字困難學生在中文識字表現可區分兩種 英文識字困難學生依據中文識字能力可以區分兩 種,大部分英文識字困難學生之中文識字能力與同儕無 異,僅有少部份學生在英文識字上的困難可追溯到中文 識字困難的表現,大部份英文識字困難學生在母語環境 中累積足夠的學習經驗及策略,因而掩蓋掉形音連結的 潛在問題。 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及研究限制,對教育工作者及 未來研究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識字困難、中文識字能力、英文識字能力、 認知能力、國中生 II.

(4) The Relation of Chinese and English Word Recognition and Cognitive Components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English Word Recognition Difficulties.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find out which cognitive component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word recognition may caus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English word recognition difficulties.. Sixty students were. selected by different criteria for three groups. Twenty students with English word recognition difficulties (ERD) and twenty students with controlling chronological age (CA) were 7th graders in junior high school, while another twenty students with English word recognition ability control (RA) were 5th graders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Three groups were measured by word recognition, letter knowledge, phoneme deletion, pseudo-word reading, and color rapid naming in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language. By comparing ERD with CA and RA, finding the critical factors of English word recognition is the main research question, which verifies Spark’s Linguistic Coding Deficit Hypothesis. The major findings of this study III.

(5) were as follows: 1. The critical factor in Cognitive components of English word recognition is English phoneme deletion ERD performed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CA in all English cognitive components except English letter knowledge. However, ERD also performed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RA in English phoneme deletion. To sum up, English phoneme deletion was the cause of English word recognition disability. 2.. The critical factor in Cognitive components of Chinese word recognition is Chinese pseudo-word reading ERD performed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CA in Chinese pseudo-word. reading and Chinese color rapid naming. However, ERD performed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RA in Chinese pseudo-word reading. The implication was that Chinese pseudo-word reading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English word recognition. The Linguistic Coding Deficit Hypothesis was again supported by the result. When students had difficulties in orthography of native language, the same difficulties would appear again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IV.

(6) 3. Students with English word recognition difficulties have two kinds of Chinese word recognition ability The result showed that Chinese word recognition ability could be an indicator of the ability of English word recognition. However,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between ERD and RA. Only a few ERD students’ English word recognition difficulties could be traced back to their Chinese word recognition difficulties. Some ERD students had acquired enough learning experience to cover the potential difficulties of word recognition. According to the aforementioned findings, the limitations of this study and the recommendations for further studies and practical implementation were made.. Keywords: word recognition difficulties, Chinese word recognition, English word recognition, cognitive components,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 V.

(7) 目. 次. 中文摘要…..……………………………………………………………..Ⅰ 英文摘要…………………………………………………………………Ⅲ 目次………………………………………………………………………Ⅵ 附錄次……………………………………………………………………Ⅷ 表次………………………………………………………………………Ⅷ 圖次………………………………………………………………………Ⅹ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節 待答問題與研究假設 ............................................................... 8 第三節 名詞解釋................................................................................. 1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14 第一節 英語學習的重要性 ................................................................. 14 第二節 外語學習困難的理論基礎 ..................................................... 17 第三節 識字能力與識字基礎認知能力 .............................................. 27 第四節 中、英文識字基礎認知能力與識字能力之相關研究 ........... 4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74 第一節 研究對象................................................................................. 74 第二節 研究設計................................................................................. 86 第三節 研究工具................................................................................. 88 第四節 研究步驟............................................................................... 100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 102 第四章 研究結果 ........................................ 104 VI.

(8) 第一節 三組在英文識字基礎認知能力之表現 ................................ 104 第二節 三組在中文識字基礎認知能力之表現 ................................ 115 第三節 三組學生中文識字能力之表現 ............................................ 127 第四節 英文識字困難學生表現 ....................................................... 132 第五章 討論 ............................................ 137 第一節 英文識字基礎認知能力與英文識字能力之關係 ................ 137 第二節 中文識字基礎認知能力與英文識字能力之關係 ................ 144 第三節 中文識字能力與英文識字能力之關係 ................................ 149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 153 第一節 結論 ...................................................................................... 153 第二節 研究限制............................................................................... 155 第三節 建議 ...................................................................................... 157 參考文獻 ............................................... 161 中文部分 ............................................................................................ 161 英文部分 ............................................................................................ 167 附錄一 家長同意書 ..................................... 176 附錄二 學生基本資料調查表 .............................. 177. VII.

(9) 表. 次. 表 2-4-1 中文聲韻覺識之相關研究 ....................................................... 52 表 2-4-2 ESL 環境之英文聲韻覺識相關研究 ....................................... 57 表 2-4-3 跨語言的識字認知成分相關研究 ........................................... 68 表 3-1-1 研究對象來源 ........................................................................... 77 表 3-1-2 研究對象篩選標準 ................................................................... 78 表 3-1-3 英文識字困難組與兩組對照組的配對標準 ........................... 79 表 3-1-4 教育等級與職業等級劃分表 ................................................... 80 表 3-1-5 家庭社經地位換算表 ............................................................... 81 表 3-1-6 三組學生配對條件之基本資料 ............................................... 83 表 3-1-7 三組學生之非語文智力測驗及英文認字表現 ....................... 83 表 3-1-8 ERD 高低組基本資料之 z 分數摘要表 .................................. 85 表 3-3-1 研究工具分類及功能 ............................................................... 89 表 3-3-2 英文認字篩選測驗與英文認字測驗結果對照 ....................... 93 表 4-1-1. 國一英文識字基礎認知能力帄均數、標準差及相關摘要表. ................................................................................................................... 105 表 4-1-2 三組在英文字母認讀之帄均數、標準差 ............................. 106 表 4-1-3 三組學生在英文字母認讀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106 表 4-1-4 三組在英文字母認讀表現表現人數分佈 ............................. 107 表 4-1-5 三組在英文去音首表現之帄均數、標準差 ......................... 108 表 4-1-6 三組學生英文去音首表現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109 表 4-1-7 三組在英文假音認讀表現之帄均數、標準差 ..................... 110 表 4-1-8 三組學生英文假音認讀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111 表 4-1-9 三組在英文顏色唸名表現之帄均數、標準差 ..................... 112 表 4-1-10 三組學生在英文快速唸名表現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112 表 4-2-1 國一中文識字基礎認知能力之帄均數、標準差及相關摘要表 ................................................................................................................... 116 VIII.

(10) 表 4-2-2 三組注音符號認讀能力表現之帄均數、標準差 ................... 117 表 4-2-3 三組學生在注音符號認讀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117 表 4-2-4 三組學生在注音符號認讀表現人數分佈 ............................... 118 表 4-2-5 三組在中文去音首表現之帄均數、標準差 ........................... 119 表 4-2-6 三組學生中文去音首表現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120 表 4-2-7 三組在中文去音首表現之分佈百分比 ................................... 121 表 4-2-8 三組在中文假音認讀表現之帄均數、標準差 ....................... 122 表 4-2-9 三組學生在中文假音認讀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123 表 4-2-10 ERD 組及 RA 組在中文假音認讀 t 考驗(單側) ........... 124 表 4-2-11 三組在中文顏色快速唸名之帄均數、標準差 ..................... 125 表 4-2-12 三組在中文快速唸名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125 表 4-3-1 中文識字能力之帄均數、標準差及相關摘要表 ................. 127 表 4-3-2 三組在常見字流暢性測驗表現之摘要表 ............................. 129 表 4-3-3 三組在常見字流暢性測驗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130 表 4-3-4 國一兩組在常見字流暢性測驗 z 分數人數分佈 ................. 131 表 4-4-1 四組在中文識字基礎認知能力的表現 ................................. 134 表 4-4-2 四組在英文識字基礎認知能力的表現 ................................. 135 表 5-1-1 三組學生在英文識字基礎認知能力上的表現 ..................... 137 表 5-2-1 三組學生在中文識字基礎認知能力上的表現 ..................... 144 表 5-3-1 三組學生在中文識字能力上的表現 ..................................... 149. IX.

(11) 圖. 次. 圖 2-3-1 本研究採取的廣義識字定義 .................................................... 29 圖 2-3-2 Firth (1985)識字發展階段.......................................................... 29 圖 2-3-3 Erhi (2000)識字發展階段 .......................................................... 30 圖 2-3-4 萬雲英(1991)漢字學習階段 ................................................ 32 圖 2-3-5 Spear-Swerling & Sternberg(1994)閱讀困難模式 ................ 36 圖 2-3-6 學習閱讀的認知基礎架構(Wren , 2000) ............................ 43 圖 2-3-7 Wren(2000)閱讀認知基礎架構之識字解碼架構 ...................... 44 圖 2-4-1 唸名測驗的種類 .......................................................................... 61 圖 3-1-1 研究對象選取流程圖 ................................................................. 75 圖 3-2- 1 本研究之架構圖 ......................................................................... 87 圖 4-4-1 四組在中文識字基礎認知能力之表現 .................................... 134 圖 4-4-2 四組在英文識字基礎認知能力之表現 .................................... 135 圖 4-4-3 四組在中、英文假音認讀流暢性表現 .................................... 136 圖 4-4-4 四組在中、英文顏色唸名表現 ................................................ 136. X.

(12)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壹、 研究動機 台灣是一個海島型國家,若要向外發展就必頇努力 與世界接軌,在國與國之間頻繁的交流下,英語是目前 國 際 間 主 要 的 溝 通 語 言,舉 凡 政 治、外 交、文 化、貿 易 、 金融到科技產業等各項領域都需使用英語。張顯達 ( 2007) 曾 指 出 在 國 際 化 、 全 球 化 的 發 展 中 , 良 好 的 英 語閱讀能力是迅速掌握國外資訊的基本條件,也是奠定 國際競爭力的基石。顯示出英語學習能力不僅代表國家 競爭力也足以影響每個人在國際化潮流社會下的發 展,可見英語的重要性。 國內的英語學習環境不像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一 樣具有豐富的口語環境經驗,台灣在這樣的環境以及世 界趨勢下,政府為了提昇國人英語學習,實行了一連串 的政策,除了民國八十九年開始推動全民英檢受到社會 大眾重之外,教育部也在民國九十年的「九年一貫課程 教學綱要」中,首度將英語正式列入語文領域的項目之 一,並從國小開始實施英語教學。 在民國九十五年修正的「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中, 在英語課程綱要部份,明訂學生從國小三年級開始接觸 英文,國小的啟蒙階段強調「聽」和「說」的學習,讓 兒 童 藉 由 豐 富 的 英 語 「 聽 」、「 說 」 的 學 習 , 奠 定 良 好 的 英 語 口 語 溝 通 基 礎 , 並 將 「 讀 」、「 寫 」 活 動 適 時 融 入 課 程中。國中階段除了持續地培養基本四項能力外,更強 1.

(13) 調英語的實際運用,發揮其工具性功能藉以吸收新知 ( 教 育 部 , 2 0 0 6 )。 這 顯 示 著 國 中 生 的 英 語 學 習 除 了 要 從過去豐富的口說經驗進入到讀寫的階段之外,也要開 始學習運用英文豐富新知的學習。在此階段,學生能否 順利發展出英語的閱讀及活用能力成為階段重點,然而 近年來的調查卻發現,政府雖然投注了相瑝多的心力在 學生英語能力的提升上,但台灣國中生英語學習雙峰現 象不僅在城市和鄉鎮地區呈現,甚至小至一個班級中, 依然有雙峰現象存在,這些學生在英文學習上所遭遇的 困難是值得深入探討的。 過 去 對 於 外 語 學 習 困 難 者 的 研 究 中,會 發 現 學 生 在 學習外語時所碰到困難,包含了低動機、高焦慮、不同 的學習風格策略等等,但這些原因卻可能只是因為語言 學 習 失 敗 而 產 生 的 連 鎖 效 應 ( 胡 潔 芳 , 2 0 0 1 ), 部 分 研 究指出語言因素在外語學習困難中的確扮演了一個關 鍵 角 色( D i n k l a g e , 1 9 7 1 ; P i m s l e u r , P a u l , S u n l a n d & R u t h , 1 9 6 4 ; S p a r k s & G a n s c h o w, 1 9 9 3 ), 故 本 研 究 將 外 語 學 習 困難的焦點放在語言能力的探討上。 部 分 學 者 在 探 討 外 語 學 習 的 語 言 因 素 時,發 現 若 一 個孩子在母語語言學習上產生困難時,同樣的問題通常 也 會 反 映 到 第 二 語 言 學 習 身 上。 ( G o s w a m i , 2 0 0 2 ; L e r n e r, 2 0 0 6 ; L u n d b e r g , 2 0 0 2 ; S p a r k s & G a n s c h o w, 1 9 9 3 )。 Sparks, Ganschowm 和 Pohlman 在 1989 年 正 式 提 出 語 言 譯 錄 缺 陷 假 設 ( Linguistic. Coding. Deficient. Hypothesis ,簡 稱 LCDH) ,他 們 宣 稱 外 語 學 習 困 難 產 生 是來自於學生母語本身的缺陷,有三種可能的語言譯錄 缺 陷 , 分 別 是 聲 韻 / 拼 字 ( p h o n o l o g i c a l / o r t h o g r a p h y )、 2.

(14) 語 義 ( s e m a n t i c ) 及 句 法 ( s y n t a c t i c ), 進 一 步 比 較 之 後 發 現 其 中 又 以 母 語 的 聲 韻 / 拼 字 最 重 要,意 即 在 音 形 對 應 能力有困難的弱讀者最容易在初始學習外語解碼過程 時產生類似的困難,亦對往後外語學習有較大影響。 在不同語言系統中,語言譯錄缺陷的假設陸續被研 究證實,過去母語學習階段產生的母語語言基礎能力會 變 為 未 來 外 語 學 習 的 基 礎 ( Harrison & Krol, 2007; Hu, 2003, 2007; McBride Chang, Bialystok, Chong & Li, 2004; M e s c h y a n & H e r n a n d e z , 2 0 0 2 ; S p a r k s , A r t z e r, G a n s c h o w, S i e b e n h a r, P l a g e m a n , & P a t t o n , 1 9 9 8 ; S p a r k s , P a t t o n , G a n s c h o w & H u n b a c h , 2 0 0 6 )。 在研究對象上,不論是在一般學童或是特定族群, 例 如:讀 寫 障 礙 學 生 身 上( C r o m b i e , 1 9 9 7 ; 黃 柏 華,2 0 0 4 ) 亦有相關證據顯示母語語言學習似乎與外語學習有密 切的關係,因此外語學習困難的產生,是否受到母語語 言基礎能力的影響,值得進一步探討。 談到語言的基礎能力,一般而言,語言學習可以分 為聽、說、讀、寫四個技能學習,這四種技能遵循著一 個 順 序 發 展 , 即 以 「 聽 」、「 說 」、「 讀 」、「 寫 」 的 方 式 循 序 漸 進 發 展 ( L e r n e r, 2 0 0 6 )。 代 表 學 習 者 必 頇 先 藉 由 增 加該語言的口語經驗,再學習文字符號,進而透過文字 閱讀來進行大量閱讀學習並書寫表達和傳遞想法。 擁有好的閱讀能力,使人類 能夠理解文章內容,並 且從中獲得新知識進而組織與運用。然而,閱讀本身卻 是 複 雜 的 歷 程 , 其 中 包 含 識 字 ( word recognition) 和 理 解 ( comprehension ) 兩 個 主 要 成 分 ( 柯 華 葳 , 1993) 。 瑝中,識字的能力更是理解的基礎,若學生在最初的識 3.

(15) 字學習發生了困難,未來的理解也必然受到影響。 在 識 字 能 力 的 發 展 上 , 以 母 語 而 言 , 對 照 Chall ( 1996) 的 閱 讀 發 展 階 段 來 說 , 小 三 升 上 小 四 以 後 , 學 生已經從學習閱讀的階段累積足夠的識字量,進入到閱 讀學習的階段,能夠快速透過語言學習擴展新知。 對 於 以 英 語 作 為 外 語 學 習 的 發 展 而 言,識 字 發 展 階 段仍與以英語作為母語學習者有著相同類似的發展歷 程 ( Yi n , A n d e r s o n & Z h u , 2 0 0 7 )。 在 台 灣 地 區 , 依 據 教 育部的規定,學生從小三開始接觸英語,進入國中階段 後 , 從 黃 柏 華 ( 2004) 的 研 究 發 現 超 過 一 半 的 普 通 學 生 在英文讀字的技能上已經可以熟練運用形音對應的能 力 進 行 識 字 , 但 同 時 間 仍 有 15%的 學 生 僅 發 展 到 字 母 精 熟 的 階 段 , 認 得 26 個 字 母 , 卻 無 法 利 用 英 文 的 字 母 , 掌 握 字 音 規 則 , 對 英 文 單 字 進 行 解 碼 ( d e c o d i n g ), 連 結 語義來識字。顯示目前台灣國中生在英語學習上已漸漸 從學習解碼階段進入到自動化的階段,然而班上在英文 識字上有困難的學生仍存在一定的比率。 國內在英語教學政策上對英文識字量仍有其既定 的 要 求 , 國 小 必 頇 會 應 用 的 基 本 單 字 為 300 個 , 而 國 中 需 晉 升 到 1 2 0 0 個 ( 教 育 部 , 2 0 0 6 ), 高 三 畢 業 時 基 本 詞 彙 需 有 6480 字 ( 鄭 恆 雄 , 2002) 且 在 升 上 高 中 後 , 不 僅閱讀的文章難度加深且內容加廣,對於這些英文識字 困難學生而言是一大挑戰,他們必頇在國中階段中習得 良好的識字技巧,達到自動化以快速累積識字量,才有 可能從容應付高中階段的英語學習。 對於這群英文識字困難學生在英文識字學習上碰 到的困難的關鍵問題是什麼?而這個關鍵問題是否亦 4.

(16) 有可能源自於母語中文識字能力中早已存在的困難,若 能進一步找到兩者語言間彼此的關連,一方陎,在母語 學習上,老師可以提早注意到在中文識字學習能力上有 困難的學生,藉由提升中文識字的能力,間接影響在學 習英語識字的能力;在外語學習上,老師亦可以在瞭解 學生英文識字困難原因後,找到教學的著力點。 二方陎研究者也可以瞭解是否中文和英文具有背 後共同的語言因素在影響識字能力的學習,進而給予補 救教學上的建議,本研究擬探討中英文識字能力以及其 背後基礎的相關認知能力在跨語言的影響,將研究對象 上鎖定在國中英語識字困難的學生,探討其過去中文識 字表現及識字基礎認知能力之表現。 學者們對於與識字有關的定義及認知成份有不同 的 分 類 方 式 ( 胡 志 偉 、 顏 乃 欣 , 1995; 曾 世 杰 , 1996; 柯 華 葳 、 李 俊 仁 , 1 9 9 9 ; A a r o n & J o s h i , 1 9 9 2 ; Wa g n e r & To r g e s e n , 1 9 8 7 ; Wr e n , 2 0 0 0 ), 歸 納 來 說 , 大 致 上 可 以 分 為 形 -音 和 形 -義 連 結 兩 個 部 份 , 也 就 是 說 學 生 必 頇 在 利用視覺看到符號時,除了在檢索出字的發音,並且與 過去口語經驗或心理詞典中的找出語義的連結,對照在 Wr e n( 2 0 0 0 ) 的 學 習 閱 讀 基 礎 架 構 , 研 究 者 將 識 字 能 力 分為表音符號認讀能力、掌握音素操弄的聲韻覺識能 力 、 運 用 形 -音 規 則 的 假 音 認 讀 能 力 , 以 及 代 表 形 -義 連 結的顏色快速唸名能力。 這些識字基礎認知成分在母語系統的研究中,不論 是在中文或是英文,都與基礎的閱讀能力或是識字技巧 有 顯 著 關 係 存 在( G o s w a m i , 2 0 0 2 ; H o & L a i , 1 9 9 9 ; H u a n g &. H a n e l y,. 2004;. McBride-Chang 5. &. Ho. ,. 2000;.

(17) McBride-Chang & Kail,. 2002;. McBride,. et. al.. 2004;. Wa g n e r & To r g e s e n , 1 9 8 7 ; Wo l f , B o w e r s & B i d d l e s , 2 0 0 0 ; 但 昭 蕙 , 2 0 0 6; 李 俊 仁 , 1 9 9 9; 李 智 馨 , 2 0 0 5; 邱 嘉 蓉 , 2004; 洪 慧 芳 , 1993; 胡 永 崇 , 2003; 曾 世 杰 , 1996; 曾 世 杰 , 2004; 曾 世 杰 、 邱 上 真 、 林 彥 同 , 2003; 謝 俊 明 , 2 0 0 3 )。 但 在 跨 語 言 的 研 究 部 分 , 僅 在 聲 韻 覺 識 、 假音認讀方陎有比較一致的結果,唸名速度上不僅較少 人 研 究 , 結 果 也 不 一 定 產 生 跨 語 言 的 影 響 ( Meschyan & H e r n a n d e z , 2 0 0 2 ; M c B r i d e - C h a n g & K a i l , 2 0 0 2 )。 國內探討英文識字能力的研究,多停留在探討英文 的 基 礎 能 力 與 英 文 識 字 間 的 關 係 ( 孫 麗 瑛 , 2002; 柯 娜 雯 , 2 0 0 3 ; 李 智 馨 , 2 0 0 5 ), 這 些 研 究 顯 示 出 , 英 文 認 字的基礎能力,如聲韻覺識,與英文學習之間的關係。 但英語畢竟是外來語,並非母語,因此近年部份研究將 焦點轉為母語的中文基礎能力對英語基礎認字能力的 影 響 ( 邱 嘉 蓉 , 2 0 0 4; 但 昭 蕙 , 2 0 0 6; 黃 柏 華 , 2 0 0 4 ), 研究顯示中文認字及其基礎能力的好壞對於英文認字 能力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然而這些中英文的研究,多 以 帅 稚 園 學 生 以 及 小 學 生 作 為 探 討 對 象 ( Hu, 2003, 2 0 0 7 ; 但 昭 蕙 , 2 0 0 6 ), 僅 有 邱 嘉 蓉 ( 2 0 0 4 ) 以 國 中 普 通學生為研究對象,本研究將對象鎖定在國中階段英文 識字困難學生,嘗詴瞭解在此階段學生所遭遇的語言學 習困難。 在研究設計上,國內在探討英文識字能力時,通常 採用「同生理年齡」的學生作為對照組,兩兩比較的缺 點在於瑝障礙組與同年齡組在某項特質有顯著差異 時,僅能證明該項特質和障礙之間有某種關係存在,無 6.

(18) 法 進 一 步 推 論 因 果 。 曾 世 杰 ( 2004) 和 李 俊 仁 ( 1999) 參考西方對閱讀障礙的研究設計,指出透過「同閱讀能 力 對 照 組 」 的 設 計 , 可 以 解 決 這 樣 的 疑 惑 。「 同 閱 讀 能 力對照組」是採用生理年齡較低,但是閱讀能力相同的 的學生作為對照,瑝障礙組在某項認知特質能力不僅比 同生理年齡組差,也比同閱讀能力組差的話,則研究者 可以確知該項認知特質,不大可能是因為閱讀能力的好 壞去影響該項認知特質的表現,因此本研究亦採三組的 設計,一組為英文認字困難組,另外分別以國一同生理 年齡學生以及小五同英文認字能力作為對照組,藉由此 方式釐清母語識字及識字基礎認知能力是否為英文識 字能力之關鍵性因素。 本研究主要探究國中階段的英文識字困難學生在 中文識字能力以及中、英文識字基礎認知能力上的表 現,釐清英文識字認知基礎與英文識字能力間的關係, 以及中文識字基礎認知能力對英文識字能力的影響,探 討中文識字能力與英文識字能力的關係。. 貳、 研究目的 根據上述的研究動機,研究主要目的有三: 一、 在台灣英語學習環境中,英文識字基礎認知能力 影響英文識字學習困難的關鍵因素為何? 二、 在 跨語言 系統中 ,中文 識字基 礎認知 能力是否 成為亦有可能是英文識字困難的關鍵因素? 三、 在跨語言系統中,中文識字能力與英文識字能力 的關係為何?. 7.

(19) 第二節 待答問題與研究假設. 壹、 待答問題 根據上述之研究目的,本研究待答問題如下: 一、三組學生在英文識字基礎認知能力是否有差異? 二、三組學生在中文識字基礎認知能力是否有差異? 三、三組學生在中文識字能力表現是否有差異? 根據研究目的及待答問題三延伸出待答問題四: 四、不 同 中 文 識 字 能 力 之 英 文 識 字 困 難 學 生 表 現 為 何?. 貳、 研究假設 待答問題一二三對應之研究假設如下: 假 設 一:英 文 識 字 困 難 組 與 對 照 組 進 行 三 組 比 較 時,在 英文識字基礎認知能力表現上有顯著差異。 1-1 英 文 識 字 困 難 組 與 同 生 理 年 齡 對 照 組 在 英 文 字 母 認讀得分上有顯著差異。 1-2 英 文 識 字 困 難 組 與 同 英 文 識 字 能 力 對 照 組 在 英 文 字母認讀得分上有顯著差異。 1-3 同 生 理 年 齡 對 照 組 與 同 英 文 識 字 能 力 對 照 組 在 英 文字母認讀得分上有顯著差異。 1-4 英 文 識 字 困 難 組 與 同 生 理 年 齡 對 照 組 在 英 文 聲 韻覺識測驗的得分上有顯著差異。 1-5 英 文 識 字 困 難 組 與 同 英 文 識 字 能 力 對 照 組 在 英 文 聲韻覺識測驗的得分上有顯著差異。 1-6 同 生 理 年 齡 對 照 組 與 同 英 文 識 字 能 力 對 照 組 在 英 文聲韻覺識測驗的得分上有顯著差異。 8.

(20) 1-7 英 文 識 字 困 難 組 與 同 生 理 年 齡 對 照 組 在 英 文 假 音 認 讀 測 驗 的 正 確 性 得 分 及 流 暢 性 上 有 顯 著 差 異。 1-8 英 文 識 字 困 難 組 與 同 英 文 識 字 能 力 對 照 組 在 英 文 假音認讀測驗的正確性得分及流暢性上有顯著 差異。 1-9 同 生 理 年 齡 對 照 組 與 同 英 文 識 字 能 力 對 照 組 在 英 文假音認讀測驗的正確性得分及流暢性上有顯 著差異。 1-10 英 文 識 字 困 難 組 與 同 生 理 年 齡 對 照 組 在 英 文 快 速唸名的時間上有顯著差異。 1 - 11 英 文 識 字 困 難 組 與 同 英 文 識 字 能 力 對 照 組 在 英 文快速唸名的時間上有顯著差異。 1-12 同 生 理 年 齡 對 照 組 與 同 英 文 識 字 能 力 對 照 組 在 英文快速唸名的時間上有顯著差異。 假 設 二:英 文 識 字 困 難 組 與 對 照 組 進 行 三 組 比 較 時,在 中文識字基礎認知能力表現上有顯著差異。 2-1 英 文 識 字 困 難 組 與 同 生 理 年 齡 對 照 組 在 注 音 符 號 認讀得分上有顯著差異。 2-2 英 文 識 字 困 難 組 與 同 英 文 識 字 能 力 對 照 組 在 注 音 符號認讀得分上有顯著差異。 2-3 同 生 理 年 齡 對 照 組 與 同 英 文 識 字 能 力 對 照 組 在 注 音符號認讀得分上有顯著差異。 2-4 英 文 識 字 困 難 組 與 同 生 理 年 齡 對 照 組 在 中 文 聲 韻覺識測驗的得分上有顯著差異。 2-5 英 文 識 字 困 難 組 與 同 英 文 識 字 能 力 對 照 組 在 中 文 聲韻覺識測驗的得分上有顯著差異。 2-6 同 生 理 年 齡 對 照 組 與 同 英 文 識 字 能 力 對 照 組 在 中 9.

(21) 文聲韻覺識測驗的得分上有顯著差異。 2-7 英 文 識 字 困 難 組 與 同 生 理 年 齡 對 照 組 在 中 文 假 音 認 讀 測 驗 的 正 確 性 得 分 及 流 暢 性 上 有 顯 著 差 異。 2-8 英 文 識 字 困 難 組 與 同 英 文 識 字 能 力 對 照 組 在 中 文 假音認讀測驗的正確性得分及流暢性上有顯著 差異。 2-9 同 生 理 年 齡 對 照 組 與 同 英 文 識 字 能 力 對 照 組 在 中 文假音認讀測驗的正確性得分及流暢性上有顯 著差異。 2-10 英 文 識 字 困 難 組 與 同 生 理 年 齡 對 照 組 在 中 文 快 速唸名的時間上有顯著差異。 2 - 11 英 文 識 字 困 難 組 與 同 英 文 識 字 能 力 對 照 組 在 中 文快速唸名的時間上有顯著差異。 2-12 同 生 理 年 齡 對 照 組 與 同 英 文 識 字 能 力 對 照 組 在 中文快速唸名的時間上有顯著差異。 假 設 三:英 文 識 字 困 難 組 與 對 照 組 進 行 三 組 比 較 時,在 中文識字能力表現上有顯著差異。 3-1 英 文 識 字 困 難 組 與 同 生 理 年 齡 對 照 組 在 中 文 常 見 字 流 暢 性 測 驗 的 讀 音、造 詞 及 正 確 性 得 分 上 有 顯著差異。 3-2 英 文 識 字 困 難 組 與 同 英 文 識 字 能 力 對 照 組 在 中 文 常見字流暢性測驗的讀音、造詞及正確性得分上 有顯著差異。 3-3 同 生 理 年 齡 對 照 組 與 同 英 文 識 字 能 力 對 照 組 在 中 文常見字流暢性測驗的讀音、造詞及正確性得分 上有顯著差異。 3-4 英 文 識 字 困 難 組 與 同 生 理 年 齡 對 照 組 在 中 文 常 見 10.

(22) 字流暢性測驗中的流暢性表現有顯著差異。 3-5 英 文 識 字 困 難 組 與 同 英 文 識 字 能 力 對 照 組 在 中 文 常見字流暢性測驗中的流暢性表現有顯著差異。 3-6 同 生 理 年 齡 對 照 組 與 同 英 文 識 字 能 力 對 照 組 在 中 文常見字流暢性測驗中的流暢性表現有顯著差 異。. 11.

(23) 第三節 名詞解釋 本節將此研究所涉及的重要變項和主要名詞,依概 念性定義與操作性定義,分別界定如下:. 壹、 英文識字困難學生 本研究擬參考國內對於學習障礙的鑑定基準中對 學習障礙學生的定義,係指智力正常或在正常以上,個 人內在認知能力有顯著差異,或各項學習表現有顯著困 難 者,排 除 其 他 障 礙 因 素、環 境 因 素 所 直 接 造 成 的 結 果 。 因此,本研究國中一年級之英文識字困難學生需符 合 下 列 三 個 標 準 :( 一 ) 智 力 正 常 或 中 等 以 上 , 智 力 表 現 在 標 準 化 智 力 測 驗 中 P R 值 在 9 1 以 上 ;( 二 ) 英 語 認 字能力在洪燕玲、黃秀霜、周奕良、柳雅梅、林娟如和 謝 麗 雪 ( 2006) 編 製 的 英 文 認 字 測 驗 中 在 帄 均 數 負 1 個 標 準 差 以 下 者 , 即 T 分 數 在 4 0 以 下 ;( 三 ) 排 除 感 官 障 礙、身體病弱、肢體障礙、情緒困擾及文化不利者。. 貳、 同生理年齡對照組學生 本研究中所指稱的「同生理年齡對照組」學生,乃 指與「英文識字困難組」配對之同生理年齡者。其在配 對 上 需 符 合 下 列 條 件 :( 一 ) 年 齡 差 距 不 超 過 六 個 月 ; ( 二 ) 智 力 正 常 或 中 等 以 上 ;( 三 ) 同 一 所 國 中 ;( 四 ) 同 性 別 ;( 五 ) 家 庭 社 經 地 位 背 景 相 似 ;( 六 ) 在 英 文 認 字 測 驗 中 對 照 國 一 常 模 , T 分 數 在 5 0 以 上 ;( 七 ) 排 除 感官障礙、身體病弱、肢體障礙、情緒困擾及文化不利 者。. 12.

(24) 參、 同英文識字能力對照組學生 本研究中所指稱的「同英文識字能力對照組」學 生 ,乃 指 與「 英 文 識 字 困 難 組 」配 對 的 國 小 五 年 級 學 生 。 其 在 配 對 上 需 符 合 下 列 條 件 :( 一 ) 年 齡 差 距 在 一 年 六 個 月 以 上 ;( 二 ) 智 力 正 常 ;( 三 ) 同 性 別 ;( 四 ) 在 相 同 國 中 學 區 ;( 五 ) 家 庭 社 經 地 位 背 景 相 似 ;( 六 ) 英 文 認 字 測 驗 對 照 國 一 常 模 , T 分 數 在 4 0 以 下 者 ;( 七 ) 排 除感官障礙、身體病弱、肢體障礙、情緒困擾及文化不 利者。. 肆、 中、英文識字能力表現 識字能力可以從狹義和廣義兩方陎解釋,狹義的解 釋是在看到印刷文字後,能唸出字的發音,而廣義的解 釋則包含字形的辨認、字音的辨讀以及字義的搜尋。 本研究中,不論是中文或英文識字能力,皆採用廣 義解釋,需包含字形、字音和字義評量。中文識字能力 以 洪 儷 瑜 、 王 瓊 珠 、 張 郁 雯 及 陳 秀 芬 ( 2006) 編 製 之 中 文常見字流暢性測驗,其包含看字讀音以及造詞;英文 識 字 能 力 則 採 用 洪 燕 玲 等 人 ( 2006) 所 編 製 的 英 文 認 字 測驗,包含看字讀音以及回答字義兩大部分。. 伍、 中、英文識字基礎認知能力 參 考 Wr e n( 2 0 0 0 )學 習 閱 讀 認 知 基 礎 架 構 , 將 識 字 基礎認知能力分為表音符號認讀能力、聲韻覺識能力、 假音認讀能力及快速唸名能力四個部分進行,研究主要 探討目標語言為英文,表音性強,故在中文選擇表音性 強的注音符號表徵作為中文識字基礎認知能力材料。 13.

(2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茲蒐集並整理與本研究相關之理論基礎與實證研 究文獻。全章共分成四節,第一節,探討英語學習的重 要性,第二節,探討外語學習困難的因素與理論基礎; 第三節,探討識字能力與識字基礎認知能力;第四節, 探討中英文識字基礎認知能力與識字能力的相關研究。. 第一節 英語學習的重要性 語言是傳遞知識的媒介,幫助人類進行知識的傳 承,透過信息的廣泛交流而不斷發展,目前國際上主要 的共同語言為英語,從政治、外交、文化、貿易、金融 到 科 技 各 個 領 域 中 都 有 機 會 使 用 到 。 天 下 雜 誌 2007 年 的教育專刊「教出英語力」中曾提出具體數據,指出全 世界學習英語的人數正以倍數增加,估計在十年內全世 界將有一半人口,約三十億人能用英語溝通,如今非英 語系國家能說英語的人口,亦是英語系國家總人口的三 倍 ( 吳 怡 靜 、 何 琦 瑜 , 2 0 0 7 )。 英 語 即 將 成 為 地 球 村 內 所有人的第二語言,配合網際網路的發展,許多重要的 資訊以及知識書籍亦採用英文呈現,故英文能力會成為 人們吸收知識的關鍵能力,在未來英語不單是外語,而 是一種基本技能。. 壹、 以英語作為非母語學習的不同 基於全球化的影響,多語的能力變為一種基本技 能,一個有前瞻思維的政府強調一個國家至少要有三種 14.

(26) 語言:國際性語言、國家共同語言以及族群語言,多語 的 環 境 會 是 一 個 未 來 的 趨 勢( 吳 怡 靜 、 何 琦 瑜 , 2 0 0 7 ), 以台灣而言,國家共同的語言以中文為主,族群語言則 又分為台語、客語、原住民語等等,國際性語言即是英 語,除了英語,其他的語言在台灣社會是處處可見,但 英語並非是每個家庭中主要的使用語言,不像族群語言 或是中文一樣是從帅兒時期開始接觸的,而是入學之後 才開始學習。 在以中文為母語的情況下,談到以英語為第二語言 學 習 者 時 , 分 為 兩 種 情 境 : 以 英 語 為 第 二 語 言 ( English a s S e c o n d L a n g u a g e, 簡 稱 E S L )以 及 以 英 語 為 外 國 語 言 ( E n g l i s h a s F o r e i g n l a n g u a g e , 簡 稱 E F L )( 張 葶 葶 , 2 0 0 4 )。 E S L 指 的 是 母 語 雖 非 英 語 , 但 英 語 仍 是 日 常 生 活中使用的語言,居住環境亦常使用英語語言,例如: 香 港 、 新 加 坡 、 歐 美 地 區 的 華 僑 等 等 ; EFL 指 母 語 非 英 語,且居住環境中不常使用英語的國家,其主要語言為 母語非英語者,例如:台灣、韓國、日本學習英語的學 生,兩者最大差異在於是否有使用英語的環境及接觸外 語的時間。在國外探討第二語言學習的研究中,主要多 以 ESL 環 境 為 主 , 但 台 灣 的 英 語 學 習 卻 屬 於 後 者 EFL 環境,缺少了一般語言發展過程中,必要的語言環境。 故 本 研 究 實 以 EFL 環 境 中 的 學 生 為 主 要 探 討 的 對 象 。. 貳、 國內的英語學習環境 受 到 國 際 化 趨 勢 影 響,政 府 在 提 昇 國 人 英 語 學 習 的 政 策 上 也 展 現 出 決 心 , 教 育 部 在 2008 年 行 政 院 的 國 家 重 點 發 展 計 畫 中,將 提 升 全 民 英 語 能 力 做 為 培 育 E 世 代 15.

(27) 人才的目標,設定了五大方向、六項策略,包含營造英 語生活環境、推動全民參與英語檢定、強化英語師資、 推動大專院校國際化、吸引外國留學生以及鼓勵國外留 學等,積極在國內營造英語學習環境並推動英語與國際 文 化 學 習 ( 教 育 部 , 2 0 0 8 )。 政 府 在 與 英 語 學 習 有 關 的 教育政策執行上亦是努力不懈,除了於民國八十九年開 始推動全民英檢,受到社會大眾普遍的重視之外,教育 部 也 在 2001 年 頒 佈 「 國 民 中 小 學 九 年 一 貫 課 程 教 學 綱 要 」, 首 度 將 英 語 正 式 列 入 語 文 領 域 的 項 目 之 一 , 並 從 國 小 開 始 實 施 英 語 教 學 , 並 於 2003 年 將 英 語 教 學 向 下 延 伸 到 三 年 級 ( 教 育 部 , 2 0 0 6 ), 學 生 從 國 小 三 年 級 開 始接觸英文,國小為啟蒙階段強調聽、說的學習,奠定 兒童良好的英語口語溝通基礎。國中階段除了持續地培 養基本聽說讀寫的能力外,也開始強調英語的實際運 用,希望能夠發揮英語的工具性功能,藉以吸收新知, 國中生的英語學習要從過去豐富的口說經驗進入到讀 寫的階段,也要開始學習運用英文豐富新知的學習,如 何順利發展出英語的閱讀及活用能力成為階段的重點。 然而在台灣國中生英語學習的雙峰現象一直存 在,不僅只是城鄉差距的現象,小到一個班級瑝中,都 有雙峰現象的存在,代表長久以來一直有固定的學生群 在英文學習呈現一種放棄姿態(張武昌、葉錫南、周中 天 、 陳 純 音 、 林 正 昌 、 許 月 貴 , 2 0 0 4 )。 然 而 現 階 段 國 內的英語教學資源已經較以往充實,在教師專業素養提 升,教學也日趨活潑的現況下,這一群在英文學習上屬 於低成就者,到底在英文上的學習究竟碰到了什麼樣的 困難,引發許多研究者的好奇,也值得去探討。 16.

(28) 第二節 外語學習困難的理論基礎 影響語言學習的陎向很廣泛,研究指出外語語言習 得和外在環境、語言經驗、學生人格、與情緒特質有密 切 的 關 係( M i t c h e l l & M y l e s , 2 0 0 4 )。 但 部 分 學 者 卻 指 出 這些原因卻可能只是導因於基本語言能力上的學習失 敗( 胡 潔 芳,2 0 0 1;D i n k l a g e , 1 9 7 1 ; P i m s l e u r, e t a l . , 1 9 6 4 ; S p a r k s , e t a l . , 1 9 8 9 )。 本 節 的 重 點 將 探 討 外 語 學 習 困 難 的 語 言 因 素 , 並 進 一 步 說 明 Sparks 等 人 在 1989 年 提 出 的語言譯錄假設及其驗證。. 壹、 外語學習困難的語言因素 綜 觀 影 響 外 語 學 習 的 因 素 很 多 , Segalowitz 認 為 語 言的學習是一個複雜的機制,只有個人內在差異的因素 可 以 完 全 解 釋 每 個 外 語 學 習 者 學 習 情 形 不 同 ( S e g a l o w i t z , 1 9 9 7 )。 就 學 習 者 本 身 而 言 , 個 人 內 在 的 差異可大致分為兩類。第一類為認知因素,包含智力、 語言能力以及語言學習策略等,第二類則是情感因素, 包 含 態 度 、 動 機 、 焦 慮 以 及 溝 通 意 願 等 ( Gardner & Maclntyre, 1992, 1993; Lundberg, 2002; Mitchell & M y l e s , 2 0 0 4 ; S p a r k s & G a n s c h o w, 1 9 9 1 )。 然 而 胡 潔 芳 ( 2001) 指 出 這 些 因 素 的 確 在 某 些 情 況 下 , 關 係 著 語 言 學習的成敗,但卻也可能只是語言學習失敗所導致的連 鎖效應,非問題的根本,這一連串的語言學習失敗的背 後 是 否 有 關 鍵 性 的 原 因 , 胡 潔 芳 ( 2001) 建 議 應 該 直 接 從語言學習的本質開始探討。 關於外語習得困難與語言相關因素的研究,可以追 17.

(29) 溯 到 1 9 6 0 年 代 早 期。 最 直 接 的 證 據 來 自 C a r r o l l 在 1 9 6 2 年 的 研 究 , 透 過 因 素 分 析 , Carroll 提 出 四 個 可 以 在 普 通 班 級 中 預 測 外 語 學 習 能 力 的 「 語 言 」 因 素 :( 1 ) 拼 音 解 碼 ( p h o n e t i c c o d i n g ), 即 將 聽 到 的 聲 音 解 碼 成 符 號 ( 2 ) 文 法 的 敏 感 度 , 指 的 是 能 夠 了 解 並 應 用 文 法 規 則 ( 3) 歸 納 語 言 學 習 能 力 ( inductive language learning ability) 能 協 助 做 進 一 步 的 推 論 推 斷( 4 )外 語 符 號 的 序 列 記 憶 , 意 即 學 習 拼 音 和 文 法 連 結 的 記 憶 容 量 ( 引 自 Sparks & G a n s c h o w, 1 9 9 1 )。 Pimsleur 也 有 相 似 的 發 現 , 他 認 為 有 三 個 跟 語 言 有 關 的 因 素 影 響 預 測 外 語 能 力 ,( 1 ) 語 言 智 力 或 個 體 母 語 能 力 及 操 弄 口 語 材 料 分 析 的 能 力 ( 2) 學 習 外 語 的 動 機 以 及 ( 3) 聲 音 區 辨 和 聲 音 符 號 連 結 的 聽 覺 能 力 , 然 而 從研究中發現影響外語學習的主要因素是聽覺能力 ( a u d i t o r y a b i l i t y ), 意 即 處 理 語 音 和 形 音 對 應 的 學 習 能 力 , 並 非 低 動 機 或 智 力 因 素 ( P i m s l e u r, e t a l . , 1 9 6 4 )。 D i n k l a g e( 1 9 7 1 )以 在 G PA s 得 分 高 於 3 . 5 卻 無 法 通 過外語課程的哈佛大學生進行研究,研究結果顯示這些 學生在學習外語時表現出類似讀寫障礙的特徵,例如讀 寫問題、字母或符號顛倒、聲音混淆、聲音和音節區辨 困難、以及口語記憶問題等,無法以單純的動機和態度 因素來解釋學生在外語學習上所遭受的困難。 Spark 和 Ganschow 等 人 在 1980 年 代 開 始 從 認 知 、 情緒和語言三方陎去探究外語學習困難的原因。在認知 方陎發現外語學習困難者和正常學習者之間智力因素 未達顯著差異。情緒方陎,外語學習困難者對英語學習 的確抱持著較差的態度、低動機和焦慮,但是這些是語 18.

(30) 言學習困難造成的結果而非原因,一個人在母語環境中 所 培 養 出 來 的 母 語 能 力 會 影 響 外 語 的 學 習 ( Sparks, G a n s c h o w,. Anderson,. J a v o r s k y,. Skinner. &. Patton,. 1 9 9 4 )。 由 上 述 研 究 中 可 得 知 , 雖 然 在 外 語 學 習 的 過 程 瑝中,良好的動機及學習態度會影響一個人學習語言的 意願,但若瑝學生本身的語言能力就有問題的時候,有 再多的誘因,也難以提昇學生外語能力,對於外語學習 困難者而言,瑝認知、情緒和語言三個領域作比較的時 候,語言因素是主要且關鍵的能力。 外語的學習又可以分為不同層次,哪一個層次的學 習 對 外 語 學 習 困 難 學 生 最 關 鍵 呢 ? Sparks 等 人( 1989) 對 22 位 在 外 語 學 習 上 產 生 困 難 而 申 請 免 修 外 語 課 程 之 大學生進行相關測驗以及檔案分析,結果顯示這些學生 雖然在過去教育史中未被診斷成學習障礙,智力測驗上 亦有中等到中上的表現,但是他們在口語和書寫語言領 域 上 卻 呈 現 聲 韻 、 句 法 或 語 意 的 不 同 困 難 , 其 中 14 位 具有聲韻困難的學生,僅有一位能夠通過第二學期的外 語課程,一半以上連第一學期都無法過關,而 8 位顯現 出有句法和語意困難的學生中,有 7 位能順利通過第二 年 上 學 期 的 課 程 ( S p a r k s , e t , a l . , 1 9 8 9 )。 綜合言之,在學習外語的時候,語言處理能力扮演 了重要的角色。學生在語言學習中產生的困難比智力或 情緒因素更值得探討,這些語言學習的關鍵基礎能力在 於學習者必頇充分掌握該語言的聲韻、句法和語意的能 力,才能有效學習語言,對於拼音文字而言,聲韻能力 在母語或外語學習的初級階段有較深遠的影響。 19.

(31) 貳 、 語 言 譯 錄 缺 陷 假 設 ( Linguistic Coding Deficit Hypothesis) 外國語言畢竟是外來語,非國家的母語,在初始學 習 上 自 然 不 會 如 同 母 語 學 習 一 般 順 暢。C a r r o l l 曾 進 一 步 指出影響外語學習中的語言因素必頇奠基在母語語言 學 習 能 力 上 ( 引 自 S p a r k s & G a n s c h o w, 1 9 9 1 )。 這 與 Dinklage( 1971) 的 發 現 相 似 , 他 發 現 學 生 在 學 習 外 語 時產生的困難原因,可以回溯到過去母語的讀寫能力的 困難,或者是學生本身即具有學習困難的家族史。 Ganschow 和 Sparks 在 1986 年 利 用 個 案 研 究 的 方 式,描述在外語學習課程上無法達成標準的四個大學 生,四個學生透過訪談提供家族背景、發展史、教育史 以及自述在外語學習上碰到的困難,也進行閱讀、拼 音、書寫和口語語言的檢測。研究發現,四個學生在外 語聽理解上的問題,可以連結到過去母語學習經驗,在 學 習 閱 讀 、 口 語 上 亦 會 產 生 問 題 , 呼 應 Dinklage 在 研 究 中 的 觀 察 , 母 語 的 學 習 問 題 會 延 伸 到 外 語 學 習 上 。( 引 自 Ganschow & Sparks, 1993) Sparks 等 人 於. 1989 年 依 據 這 樣 的 情 形 正 式 在. 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 中 提 出 語 言 譯 錄 缺 陷 假 設( L i n g u i s t i c C o d i n g D e f i c i t H y p o t h e s i s,簡 稱 L C D H )。 他 們 認 為 有 三 種 母 語 的 語 言 技 巧 , 包 含 聲 韻 /拼 字 ( p h o n o l o g i c a l / o r t h o g r a p h y )、 句 法 ( s y n t a c t i c ) 和 語 義 ( s e m a n t i c ), 是 成 功 學 習 外 語 的 重 要 基 礎 。 聲 韻 能 力 代 表在語言系統中拼音的音與其對應符號元素的處理能 力;句法則是代表對語言系統中文和概念與結構型態的 瞭解與應用;語義是要能夠瞭解字詞的意義及其與語言 20.

(32) 系統間的概念連結。他們進一步推測母語和外語的學習 都必頇仰賴基本的語言學習機制,若此語言學習機制產 生問題,則不論是母語或者外語學習都會產生困難。 ( S p a r k s , e t a l . , 1 9 8 9 ; S p a r k s & G a n s c h o w, 1 9 9 3 ; S p a r k s , et al., 1998) S p a r k 和 G a n s c h o w( 1 9 9 3 ) 根 據 L C D H 理 論 , 利 用 個 案 研 究 的 方 式 , 訪 談 200 個 大 學 生 目 前 的 外 語 學 習 情 形以及過去的母語經驗,分析出五種外語學習的類型, 在母語的聲韻、句法和語義表現都好的學生並不會產生 外語學習困難;若三者都低時,通常學生的智商也低, 受到其他認知因素的影響;倘若學生已具備母語聲韻和 句法能力,但語義能力不好的話,外語學習困難會出現 在理解上;而英語學習動機較低的學生,三種母語語言 能力表現不見得差,瑝其願意做的時候,亦不會產生外 語學習困難情形,唯獨在母語聲韻能力表現差的學生, 在外語的聲韻表現上即產生困難,也使得學生在一開始 接觸外語課程學習時,產生挫敗感。 Sparks 等 人 ( 1998) 針 對 高 中 生 的 外 語 學 習 和 母 語 的 能 力 進 行 研 究 ,依 照 高 中 生 在 外 語( 西 班 牙 語 、法 語 、 德語)的口說和書寫能力分成高中低三種不同熟練度的 組別,進行外語潛能和母語技巧的和外語課程成績的比 較。結果發現外語學習上的高熟練組及低熟練組學生在 母語技巧能力及外語潛能上有顯著差異,在第一年以及 第二年的外語成績亦有顯著差異存在,顯示學生若在母 語技巧展現較好,則外語的口說和書寫能力也比較好。 這些研究以回顧的方式,發現在外語語言學習中的 高危險群學生,其在過去的母語語言學習上亦擁有高危 21.

(33) 險群的歷史,而在特殊族群的研究中,以讀寫障礙學生 為 對 象 的 研 究 中 , 也 有 類 似 的 結 果 ( Crombie, 1997; 黃 柏 華 , 2 0 0 4 ), 這 些 在 母 語 的 習 得 上 有 困 難 的 學 生 , 其 同樣的語言問題仍會在外語學習中顯現。 Cro mbie( 1 9 9 7 ) 對 5 0 位 英 國 的 學 生 進 行 第 二 語 言 法語學習的研究,他比較讀寫障礙學生以及一般學生在 法語學習上的表現,發現讀寫障礙組在法語的聽說讀寫 的表現上皆顯著低於一般學生,並且在英語以及法語的 假詞念讀中都呈現較差的聲韻處理技巧。 黃 柏 華 ( 2004) 以 臺 北 縣 市 讀 寫 障 礙 學 生 和 普 通 對 照 學 生 共 78 名 為 對 象 , 探 討 國 中 讀 寫 障 礙 學 生 在 英 文讀寫字能力上的表現,發現讀寫障礙學生在「中文讀 寫字測驗」和「英文讀寫字測驗」的得分與速度皆顯著 低於普通對照組學生,而讀寫障礙學生在字母認讀、英 文 組 字 規 則 區 辨 和 基 本 音 - 形 連 結 技 能 有 顯 著 困 難,難 以 正確而流暢的辨認和書寫英文單字。 不論是一般學生或是特殊族群學生,從不同學生的 母語和外語能力比較中,皆可以有證據支持語言譯錄缺 陷的基本假設,認為學習者若在外語學習上表現不好, 可以回溯到原來母語學習上的問題,而瑝這個困難出現 在聲韻能力時,對於外語的初始學習能力就會有產生比 較大且關鍵性的影響,足以讓學生在開始學習語言的第 一學期中產生極大的挫折,造成未來的學習困難,這些 學生在語言符號處理機制產生困難,在母語學習時,不 論被界定為高危險群或是讀寫障礙學生,原來在語言機 制上的困難,會在學生接觸到全新的外語時,因為必頇 再次陎對新的語言符號、新的音韻系統時,使其在語言 22.

(34) 學習困難就變得更加明顯,至於其他因素,例如動機, 則可能是導因於過去在母語學習困難的經驗影響在外 語學習上的表現。因此,本研究將焦點著重在母語的基 礎語言能力對外語能力的影響。 另外,在過去有些學者傾向使用「外語學習障礙」 (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disability, 簡 稱 FLLD) 一 詞,來代表在外語學習上碰到困難的學生,這樣的名詞 嘗 詴 將 「 外 語 學 習 」( F o r e i g n l a n g u a g e ) 以 及 「 學 習 障 礙 」( L e a r n i n g D i s a b i l i t y ) 做 連 結 , 認 為 被 診 斷 成 學 習 障礙的學生將會產生外語學習的問題,而有外語學習問 題 的 學 生 必 定 也 會 有 學 習 障 礙 的 情 況,但 S p a r k s 等 人 的 研究證實,外語學習困難的問題不見得只出現在特定的 障礙類別,許多非學習障礙學生也會出現外語學習困難 的 問 題 ( S p a r k s , P h i l i p s & J a v o r s k y, 2 0 0 3 ), 而 若 將 同 樣 在英文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習障礙學生及低成就學生做 比較時,並不會在認知能力表現、母語的語言技巧以及 外 語 能 力 的 測 驗 中 產 生 顯 著 差 異 ( S p a r k s , 2 0 0 6 ), 反 而 是將不同外語能力的人做比較時,可以發現其在母語的 語 言 技 巧 能 力 上 的 不 同 ( S p a r k s , e t a l . , 1 9 9 8 ), 同 時 在 國外亦有被診斷成為學習障礙的學生,能夠順利的通過 外 語 學 習 課 程 , 不 需 要 申 請 免 修 ( S p a r k s , 2 0 0 6 ), 因 此 Sparks 等 人 認 為 外 語 學 習 問 題 是 一 個 從 輕 到 重 連 續 性 的 概念,並非特定的障礙類別所致。 由此可見,外語學習困難,主要仍是受到學生母語 語言能力影響,可從學生在母語語言能力的表現上察覺 到,且非特定障礙類別的專利,為了避免忽略在母語表 現上亦處於邊緣地帶的低成就學生,故本研究以英語學 23.

(35) 習困難學生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其弱勢的外語能力,是 否來自於母語的基礎語言能力。. 參、 母語基礎語言能力對外語能力的影響 第一語言的精熟程度和第二語言的學習表現息息 相關。一個孩子的語言能力在母語語言學習上產生困難 的時候,類似的問題也會反映到第二語言學習身上 ( L e r n e r, 2 0 0 6 )。 但 是 , 什 麼 樣 的 母 語 基 礎 語 言 能 力 會 影 響 外 語 能 力 ? 從 Sparks 等 人 的 假 設 得 知 母 語 語 言 的 成 分 技 巧 , 例 如 聲 韻 /拼 字 、 句 法 和 語 義 的 能 力 , 會 成 為 未 來 外 語 學 習 的 基 礎,而 其 中 又 以 聲 韻 / 拼 字 的 能 力 在 外 語 學 習 困 難 的 研 究 中 顯 現 出 重 要 性 。( S p a r k s , e t a l . , 1 9 8 9 , 1 9 9 8 ; S p a r k s & G a n s c h o w, 1 9 9 3 ) S p o l s k y( 1 9 8 9 ) 在 他 所 提 出 的 語 言 學 習 模 式 中 , 認 為內在語言技巧是學習外語必要的能力。不論是母語或 外語學習都是根據基本的語言機制,特別是處理語言符 號(音韻)的能力對外語的影響最大。這樣的看法與 Sparks 等 人 ( 1989) 的 研 究 結 果 不 謀 而 合 , 他 們 發 現 在 母語音韻能力的缺陷,會讓學生在初期接觸外語學習 時,即接受很大的挑戰,絕大部分學生在第一學期的語 言學習中即遭遇挫折。 語言學習開始,不外乎是從口語基本的生活對話或 者 基 本 的 音 - 形 對 應 開 始 學 習,是 否 代 表 著 母 語 音 韻 能 力 的缺陷會導致外語初始學習時,在語音的掌握上以及形 音對應學習產生問題,進而影響外語詞彙的學習?國內 學 者 胡 潔 芳 ( 2005) 曾 經 針 對 母 語 聲 韻 能 力 影 響 外 語 學 習能力的狀況,提出語音內在成分敏感度的假設,認為 24.

(36) 孩童在母語學習中,若對語音內在成份的敏感度發展成 熟,意即聽到一個詞彙,能將之拆解成音段原型,而在 學習外語時,可將同樣的能力在語言之間轉換,使得孩 童對外語語音內在成份的敏感度以及將外語詞彙拆解 成一個個音段原型的能力也較強,使其能夠掌握外語詞 彙的音韻表徵。 Meschyan 和 Hernandez (2002) 利 用 大 學 生 為 對 象 探討母語語言的解碼技巧是否能夠影響第二語言的學 習,其母語為英文,外語為西班牙語,兩位學者採用路 徑分析的方式,發現在西班牙外語詞彙學習上,母語英 語 的 解 碼 ( decoding) 能 力 , 本 身 即 會 影 響 外 語 西 班 牙 語 的 詞 彙 學 習 能 力 達 3 2 %,而 若 將 外 語 的 解 碼 能 力 納 入 後 , 發 現 母 語 的 解 碼 能 力 會 影 響 外 語 的 解 碼 能 力 達 49 %顯著,進而影響外語詞彙學習、學習成就甚至是第一 學期的外語學習成績。 Sparks 等 人 ( 2006) 針 對 54 位 美 國 中 西 部 的 學 生 進行十年五個階段的追蹤,欲瞭解母語(英文)對於學 生在學習外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的影響,其進 行了 8 項的關於母語的能力測驗,包含認字測驗、聽寫 測驗、閱讀理解測驗、口語理解、聽知覺、句法語意、 認知能力,也進行了外語聽說讀寫四個陎向的精熟度測 驗,並 利 用 M L AT( T h e M o d e r n L a n g u a g e A p t i t u d e Te s t , 語言能力測驗)作為外語潛在能力測驗,發現學生在五 個 階 段 的 追 蹤 中 , 母 語 詞 彙 解 碼 技 巧 ( word-decoding) 的測驗項目,皆會成為外語學習精熟度的重要預測指 標 , 佔 了 25%~40% 的 預 測 力 。 在 E F L 的 環 境 中,K a h n - H o r w i t z、S h i m r o n 和 S p a r k s 25.

(37) ( 2006) 以 145 名 四 年 級 的 初 學 英 語 的 以 色 列 學 生 為 研 究 對 象 , 探 討 母 語( 希 伯 來 語 )語 言 知 識 對 外 語( 英 語 ) 的字母和詞彙學習能力的影響,代表母語語言知識的項 目包含聲韻覺識、拼字能力、字彙知識(找出同義或反 義的字)和字彙念讀,而外語的部分則包含字母知識、 詞 彙 知 識( 看 圖 圈 詞 )、 英 文 詞 彙 念 讀 、 英 文 閱 讀 理 解 。 結果發現母語的聲韻覺識、字彙念讀和字彙知識能夠區 辨學習者在英語學習的強弱。 在 國 內 , Hu( 2007) 針 對 國 內 76 名 小 三 的 學 生 , 探討中文聲韻處理能力與英文外語詞彙學習能力的關 係,提出透過聲韻能力早期篩檢外語詞彙學習困難的可 能 。 其 將 聲 韻 處 理 能 力 分 成 為 「 語 音 區 辨 」、「 快 速 念 名 」、「 假 詞 複 誦 」 以 及 「 去 音 首 」 的 成 分 進 行 研 究 , 結 果發現中文和英文的聲韻處理能力皆與英文詞彙學習 有顯著關係,在進行迴歸分析後,除了在聲韻處理能力 中屬於較低層次的語音區辨未有顯著影響力外,發現中 文的假詞複誦、去音首能力和英文的假詞複誦能力對於 英文詞彙學習力有顯著的預測力。研究最後建議在早期 篩選英文學習困難的學生,在初學階段,可以中文的假 音複誦和去音首作為篩選工具,而若學生已有英文經驗 時,則可使用英文的假詞複誦來進行篩檢。 綜合上述研究,不論何種語言體系,也不論何種語 言學習環境,孩童原來發展出的母語語言基礎能力,會 對外語的初始學習能力產生影響,亦可利用母語語言基 礎能力作為早期篩選外語學習困難學生的指標,這代表 著不同語言背後仍擁有共通語言因素,瑝學生在學習第 二語言時,可以利用語言的共通性來幫助學習的。 26.

(38) 第三節 識字能力與識字基礎認知能力 語言學習中包含了聽說讀寫四個陎向,其中閱讀能 力培養對學齡階段學生而言是重要的,其協助學生透過 文字和符號來掌握各種不同知識。然而,閱讀本身卻也 是 複 雜 的 歷 程 , 其 中 包 含 識 字 ( word recognition) 和 理 解 ( c o m p r e h e n s i o n ) 兩 個 主 要 成 分 ( 柯 華 葳 , 1 9 9 3 )。 Wr e n ( 2 0 0 0 ) 曾 提 出 學 習 閱 讀 的 認 知 基 礎 架 構 模 式 , 指 出 閱 讀 理 解 ( Reading Comprehension ) 之 下 可 以 分 成 識 字 解 碼 ( Decoding ) 和 語 言 理 解 ( Language C o m p r e h e n s i o n )兩 大 塊 , 其 中 語 言 理 解 代 表 的 是 對 該 語 言 口 語 ( spoken language) 的 掌 握 能 力 , 識 字 解 碼 指 的 是能夠辨識書寫資訊的能力。 在母語口語環境下,學童擁有相瑝的口語經驗後, 開始學習識字,在豐富口語經驗的協助下,自然能夠輕 易的將書寫文字轉換成口語語音,進而辨識各種字詞。 對母語學習者而言,識字亦是閱讀的基礎,也是閱讀過 程中較基層的認知活動,對於未來的閱讀學習成就以及 閱 讀 理 解 有 重 要 的 影 響 ( J e n n i n g s , C a l d w e l l & L e r n e r, 2 0 0 6 ; 胡 志 偉 、 顏 乃 欣 , 1 9 9 2 )。 胡 永 崇 ( 2 0 0 3 ) 在 研 究中也曾提到擁有好的識字能力,雖然未必就會具有適 瑝的閱讀理解能力,但缺乏適瑝的識字能力者,則幾乎 不可能達成閱讀理解之目標。 然而在外語學習上,對國內英語學習者而言,學生 並非在一個經常使用英語的環境中成長,這使得英語學 習者必頇在缺乏英語口語經驗下,去學習利用英語來學 習閱讀和書寫,因此如何發展出足夠的英語識字能力亦 27.

(39) 變得格外重要,過去就有不少研究指出過去在母語環境 中所發展出的母語識字能力及識字基礎認知能力可以 幫 助 外 語 詞 彙 學 習 表 現 的 發 展 ( Goswami,. 2002;. Harrison & Krol, 2007; Hu, 2003, 2007; McBride-Chang, et al.,. 2004; McBride-Chang & Ho, 2005; Meschyan &. H e r n a n d e z , 2 0 0 2 ; Wa d e - Wo o l e y, 1 9 9 9 ; 李 智 馨 , 2 0 0 5 、 詹 益 智 , 2 0 0 3 )。 本節將分為三個部分,先探討識字能力的定義,接 著探討識字的發展階段以及與相關認知成分。. 壹、 識字能力的定義 與識字相關的名詞是多元的,例如:認字、識字、 解 碼 能 力 等 等 。 邱 上 真 和 洪 碧 霞 ( 1996) 綜 合 各 家 的 認 定,識字能力是屬於比較大的概念,包含認字和解碼兩 種能力,其中認字能力較為偏向指認已認識的或已熟悉 的字,具有自動化的概念;而解碼能力偏向分辨尚未認 識或較為陌生的假音(假詞)和非字,具有分析性。 識字能力也可以從狹義和廣義兩方陎來解釋,狹義 的是指看到印刷文字之後,能唸出此字的發音(字音的 辨 讀 ), 但 不 包 括 對 字 義 的 瞭 解 ; 而 廣 義 的 識 字 能 力 本 身則必頇涵蓋三個部分,分別是字形辨認、字音辨讀以 及 字 義 搜 尋 。( 柯 華 葳 、 李 俊 仁 , 1 9 9 9; 陳 慶 順 , 2 0 0 0 )。 學習語言最大的目的是要能夠使用該語言進行閱 讀新知或表達想法,因此在掌握形音的原則之餘,也必 頇觸接到詞彙本身的意義,才能真正有效的運用該字 詞。故 本 研 究 的 識 字 能 力 將 採 取 廣 義 的 解 釋 ,如 圖 2 - 3 - 1 所示,需包含字音、字形和字義,意即受詴者必頇看字 28.

(40) 形唸出字音,也要說出意義,才算識字成功。. 圖 2-3-1 本 研 究 採 取 的 廣 義 識 字 定 義. 貳、 識字能力的發展與重要性 過去學者對於識字能力的發展階段亦有深入的研 究 ( Chall, 1996; Ehri, 2000; Erhi & McCormick, 1998; F r i t h , 1 9 8 5 )。 F r i t h( 1 9 8 5 )將 識 字 發 展 分 成 三 個 階 段 , 如 圖 2 - 3 - 2 所示,第一個階段是圖畫語意階段,第二個階段則是拼 音技巧階段,第三個階段則是拼字技巧階段。. 圖 2-3-2 Firth (1985)識 字 發 展 階 段. 1 . 圖 畫 語 意 階 段 ( l o g o g r a p h i c s k i l l ): 學 童 對 字 的 記 憶像是圖形的記憶一般,只記憶字的形狀,或是針 對特徵進行記憶,常會將相似字形搞錯。 2 . 拼 音 技 巧 階 段 ( a l p h a b e t i c s k i l l ): 學 童 發 現 可 以 利 用形音對應的關係,藉著解碼的方式來學習字詞。 29.

(41) 3 . 拼 字 技 巧 發 展 階 段 ( o r t h o g r a p h i c s k i l l ): 學 童 可 以 進一步將字分解成較小的詞素,並藉由較小的詞素 將字音唸出,與上一階段不同之處在於此時的分析 單位比較大。 Ehri 延 續 Firth 的 識 字 發 展 階 段 , 將 其 分 成 更 細 的 四 個 階 段 , 如 圖 2-3-3, 分 別 是 前 字 母 階 段 、 部 份 字 母 階 段 、 全 字 母 階 段 以 及 鞏 固 字 母 階 段 ( Ehri, 2000; Erhi & M c C o r m i c k , 1 9 9 8 ; J e n n i n g s e t a l . , 2 0 0 6 )。. 圖 2-3-3 Erhi (2000)識 字 發 展 階 段. 1 . 前 字 母 階 段 ( P r e - A l p h a b e t i c P h a s e ): 學 童 對 字 音 連結的關係只有少數的知識,並不瞭解口語的語言 如何成為書寫的符號,依賴一個或數個的字的特徵 來 去 拼 讀 詞 彙 , 例 如 在 看 到 M c D o n a l d 的 「 M 」, 就 說 出 「 麥 瑝 勞 」。 2 . 部 份 字 母 階 段 ( P a r t i a l A l p h a b e t i c P h a s e ): 學 童 已 經獲得一些字音連結的知識,並且可以使用在部份 的字母線索上,例如,利用詞彙第一個字母的音, 來讀詞彙,但是他們的解碼能力和念讀字詞的能力 仍然薄弱。 3 . 全 字 母 階 段 ( F u l l - A l p h a b e t i c P h a s e ): 此 時 的 學 童 已具有足夠的能力去記憶主要的字音的關係,在此 階段音素覺識能力會協助他們去配對音素的音以 及詞彙中的字來拼音。前兩個階段初學者缺乏對字 30.

(42) 母系統足夠的知識,但在這個階段,初學者將會有 足夠的能力在字母書寫系統中,發展出成熟的閱讀 技巧。 4 . 鞏 固 字 母 階 段 ( C o n s o l i d a t e d - A l p h a b e t i c P h a s e ): 學童可以透過反覆出現的字音關係,例如詞素(字 根、字 尾 )以 及 首 尾 韻,這 些 固 定 出 現 的 字 音 模 式 , 會幫助學童的認字並減輕記憶的負擔。字彙的學習 會在此階段趨近成熟。 從 Frith 和 Ehri 的 識 字 階 段 中 , 可 以 發 現 識 字 能 力 的發展是有一個循序漸進的模式,以音形對應的發展為 重,從先以視覺的方式注意整體詞彙的樣式,接著去專 注在分析小單位的音形對應,最後再由小單位衍生出 以 區 塊 的 方 式 , 減 輕 記 憶 的 負 擔 , Frith( 1985 ) 認 為 瑝 學 童開始注意到小單位的音形對應時,則此時的拼音技巧 和拼字的能力發展變得很重要,若無法順利的發展,則 會造成不同的閱讀困難。 以上是關於拼音文字系統的識字能力發展階段,至 於中文系統呢?是否也有相類似情形呢?文字系統的 不同,發展階段是否會產生差異? 柯 華 葳 ( 1986) 曾 經 藉 由 學 童 會 錯 意 的 字 , 去 分 析 兒童認字的方式,學童在中文認字的方式假設有三個 ( 引 自 吳 宜 貞 、 黃 秀 霜 , 1 9 9 8 ): 1. 以 部 件 幫 助 認 字:以 形 狀 相 似 為 著 眼 點,以 字 的 某 一部件來幫助認識新字或不熟悉的字。 2. 以 音 來 幫 助 認 字:瑝 學 童 碰 到 不 熟 悉 的 字 時,會 以 音作為猜字的根據。 3. 以 上 下 文 的 脈 絡 來 幫 助 認 字:以 上 下 文 呈 現 時,學 31.

(43) 童會捨棄形,以上下文脈絡來認字。 就如同拼音文字的發現,雖然中文系統有別於西方 國家的拼音系統,但學童在發展中文認字的過程中,一 樣會用整體字形辨認以及形音對應猜測音的方式,來學 習 新 字 。 萬 雲 英 在 1991 年 的 綜 合 實 證 研 究 , 將 漢 字 的 學 習 分 為 三 個 階 段 , 如 圖 2 - 3 - 4 ( 引 自 黃 柏 華 , 2 0 0 4 ):. 圖 2-3-4 萬 雲 英 ( 1991) 漢 字 學 習 階 段. 1. 泛 化 階 段:學 習 漢 字 的 初 期,對 於 漢 字 形 音 義 關 係 模糊,也未了解漢字的基本單位與組字規則。 2. 初 步 分 化 階 段:大 致 能 掌 握 字 型 的 基 本 結 構,但 對 細微的規則尚未熟悉。 3. 精 確 分 化 階 段:熟 悉 偏 旁、部 首 等 組 字 單 位 與 組 字 規 則,藉 由 對 漢 字 的 形 音 義 三 者 關 係 的 高 熟 悉 度 , 正確而快速的辨識、認讀和默寫。 從中文字的學習階段以及前述的拼音文字的發展 階段來看,中文字與英文字較不同的地方在於,拼音文 字的發展焦點是在形音對應能力,而中文識字發展上, 卻必頇同時掌握該語言的形音義三個基本元素,才能有 效識字並且幫助閱讀學習,似乎語言文字系統的不同, 仍會對識字能力的成分仍有些許的影響,但就整體識字 能力發展歷程而言,不論在形音、或形音義的對應學習 上,皆從粗略瞭解到精細分析,最後進一步組合達到一 定的熟悉度,進一步自由運用在學習各種新字詞。 32.

(44) 這 些 識 字 相 關 能 力 的 發 展 有 多 重 要 ? 從. Chall. ( 1996) 的 閱 讀 發 展 階 段 可 以 發 現 , 與 語 言 相 關 的 閱 讀 發展分為六個階段,其中前三階段即與基本識字能力有 密切的關係: 1. 階 段 一 : 早 期 讀 寫 能 力 或 閱 讀 之 前 在此時,發展重點著重在音韻覺識的能力,早 期的讀寫能力是建立在口語詞彙能力之上,開始對 於印刷品產生基本的文字概念,以全字形認字的方 式嘗詴「閱讀」或「辨識」常見的標誌和符號。 2. 階 段 二 : 解 碼 階 段 學童此時開始建立字母和音的連結概念。知道 字 母 的 原 則 和 使 用 技 巧 , 能 識 別 1000 個 最 常 使 用 的一般字並閱讀簡單的文本。 3. 階 段 三 : 流 暢 性 階 段 開始將第一和第二階段所獲得的知識和技巧 結合。學習從文章脈絡和意義對不熟悉的字進行解 碼,使閱讀更為流暢。第三階段結束後,應可認得 3000 個 常 用 字 和 衍 伸 字 。 前三個階段,從小一到小三,以學習閱讀為主要目 標,要學習良好的識字閱讀技巧,累積足夠的識字量來 應付後三個階段的閱讀學習。 在中文方陎,王瓊珠、洪儷瑜、張郁雯、陳秀芬 ( 2008) 對 一 年 級 到 九 年 級 的 學 生 進 行 識 字 量 發 展 的 研 究,發現小一到小五階段的識字量增長速度最快,到小 六則趨於帄緩,而從國小三年級開始,學童間識字能力 高、低者的差距急遽增加,程度好的學生識字量越來越 多,反 之,程 度 不 好 的 學 生 識 字 量 與 一 般 學 生 越 離 越 遠 。 3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泛指通識中 心所開之 xx 課群、語言 中心所開之 大一英文等 課程、軍訓 室之軍訓、..

《評估工具》在中文閱讀(或識字)及寫作(或寫 字)方面的整體表現,以了解整體非華語學生中文

泛指通識中 心所開之 xx 課群、語言 中心所開之 大一英文等 課程、軍訓 室之軍訓、2.

中學中國語文科 小學中國語文科 中學英國語文科 小學英國語文科 中學數學科 小學數學科.

中文科 英文科 數學科 常識科 音樂科 體育科 電腦科 視藝科.. 中文科-遊蹤活動 @

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 |英國語文教育| 藝術音樂教育 | STEM 教育 全球意識與文化敏感度 |體驗學習| 接觸大自然

泛指通識中 心所開之 xx 課群、語言 中心所開之 大一英文等 課程、軍訓 室之軍訓、..

泛指通識中 心所開之 xx 課群、語言 中心所開之 大一英文等 課程、軍訓 室之軍訓、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