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魯凱族的都市遷移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魯凱族的都市遷移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27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博士論文 指導教授:林修澈教授 . 魯凱族的都市遷移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研究生:李重志 撰 2016 年 8 月 .

(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3) 魯凱族的都市遷移 摘要 本論文,《魯凱族的都市遷移》旨在探究魯凱族遷移到都會後之經濟、宗教、社 會組織、語言以及文化傳承等方面之樣貌,著重在理解其身為少數民族,在受到 主流漢系民族文化、當代資本主義、都會型態與經濟生活等衝擊,以及其傳統階 層社會結構瓦解,於都市環境中所發展出的新社會關係,以及所傳承、轉換的民 族傳統文化,以釐定其民族特徵,尋找民族發展的機會。 全文共分為緒論、本論與結論。在緒論中,回顧了與本研究相關的重要都市原住 民研究文獻,並透過對重要概念的再定義,以對研究範圍做出界定。而本論中分 治. 政. 大 為:「從部落魯凱族到都市魯凱族」、「都市魯凱族的基督教會活動」 、「傳統階級. 立. ‧ 國. 學. 制度的式微與都市社會組織的形成」 、 「都市魯凱族的經濟生活與原鄉連結」以及 「都市魯凱族的語言與文化傳承」等五章,分別探討以下問題:. ‧. sit. y. Nat. 1. 都市魯凱族遷移動機為何?遷移之地點多半集中於何處? 族人產生何種連帶?. er. io. 2. 魯凱族人移居都市之後,其生活樣態為何?適應狀況如何?又與原鄉親人. al. n. iv n C hengchi U 3. 都市魯凱族是以怎樣的方式重組社會關係網絡,建構都市的魯凱社會? 4. 都市教會在魯凱族社會中產生怎樣的作用? 5. 魯凱族在都會中如何傳承語言與文化?且與異文化接觸後產生怎樣的交 融? 經上述各章分析,論文得出「親族連帶關係」這一概念乃都市魯凱族生活各個面 相運作之要素;亦是魯凱族從原鄉到都市,得以不受外在環境變化而維持其族體 之特性,並以此作結。. 關鍵字 台灣原住民族、都市原住民、魯凱族、都市魯凱族. i.

(4)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v. i Un. v.

(5) 論文目錄 章節 . 名稱 . 緒論 . 字數 . 頁次 . 26159 . 1 . 第一節 . 題解、問題意識與研究價值 . 1 . 第二節 . 概念定義與研究方法 . 4 . 第三節 . 相關研究文獻回顧 . 13 . 第四節 . 本論文各章節安排 . 30 . 第一章 . 從部落魯凱族到都市魯凱族 . 第一節 . 非原鄉地區魯凱族移居現況 . 第二節 . 高雄都會地區魯凱族移入歷程 . 第四節 . 55 . 政 治 大 移居都市動力因之再商榷 立. 60 . 本章小結 . 63 . 學. 都市魯凱族的基督教會活動 . 第一節 . 基督教在的魯凱族地區的宣教 . 第二節 . 魯凱族的都市基督教會 . 第三節 . 都市魯凱教會之特色與基督教文化之調適 a. 38645 . er. io. sit. 85 96 . n. iv l C n 2009 莫拉克風災災後新聚落部落教會分立情形 hengchi U. 111 . 本章小結 . 第三章 傳統階級制度的式微與都市社會組織的形成 . 65 68 . y. Nat. 第五節 . ‧. 第二章 . 第四節 . 33 35 . ‧ 國. 第三節 . 16232 . 117 21481 . 119 . 第一節 . 現代國家行政力量重置下的傳統部落 . 120 . 第二節 . 都市地區親族與同鄉組織的運作與活動 . 130 . 第三節 . 都市公共資源的使用與公共事務的參與 . 134 . 第四節 . 大都會中的原住民族關係 . 142 . 第五節 . 本章小結 . 146 . 第四章 . 都市魯凱族的經濟生活與原鄉連結 . 第一節 . 走出原鄉,進入都市 . 151 . 第二節 . 親緣連帶對職業選擇之影響 . 156 . 第三節 . 「科層倫理」與勞動觀念 . 164 ii. 21185 . 149 .

(6) 第四節 . 部落消費觀念的衝擊與城鄉依賴關係 . 168 . 第五節 . 小結 . 175 . 第五章 . 都市魯凱族的語言與文化傳承 . 第一節 . 名制的回復問題 . 180 . 第二節 . 魯凱語瀕危的結構性因素 . 194 . 第三節 . 都市族語教學的困境 . 206 . 第四節 . 都市族語教學的突破 . 220 . 第五節 . 都會地區魯凱文化傳習活動 . 230 . 第六節 . 異地與異文化相遇 . 235 . 第七節 . 原鄉傳統祭典活動對都市族人之召喚 . 240 . 第八節 . 本章小結 . 244 . 結論 . 立. 參考書目 . 50884 .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ii. i Un. v. 179 . 5912 . 247 . 4487 . 255 .

(7) 緒. 論. 本章節次 第一節. 題解、問題意識與研究價值. 第二節. 概念定義與研究方法. 第三節. 相關研究文獻回顧. 第四節. 本研究各章節安排. 學. ‧ 國. 第一節 、. 政 治 大 題解、問題意識與研究價值 立 ‧. 本論文, 《魯凱族的都市遷移》 ,旨在探究魯凱族遷移到都會後之經濟、宗教、. sit. y. Nat. 社會組織、語言以及文化傳承等方面之樣貌,著重在理解其身為少數民族,在受. er. io. 到主流漢系民族文化、當代資本主義、都會型態與經濟生活等衝擊,以及其傳統. n. 階層社會結構瓦解,於都市環境中所發展出的新社會關係,以及所傳承、轉換的 a iv. l C hengchi Un 民族傳統文化,以釐定其民族特徵,尋找民族發展的機會。 一、. 本研究之問題意識. 在台灣當代,都市魯凱人是一個擁有共同族源、共同故鄉,而後因各自生涯 規劃與經濟生活所需而自願、零散、陸續移住到都市,同時在都市形成非集居但 往來互動頻繁的原住民族。基於此設定,探究都市魯凱族樣貌之本研究,將從以 下問題意識展開: 1. 台灣都市原住民移民風潮約始自 1960 年代後半期,在第二次進口替代的 計畫經濟下,西部城市急速工業化,帶動東部、山區原住民到都會尋覓 工作(傅仰止 2001:3) 。然而,目前的都市魯凱族是否即在這波移民風. 1.

(8) 潮中遷移至都市?其遷移動機為何?遷移之地點多半集中於何處? 2. 傳統魯凱族經濟型態,直到 1950 年代以前,以部落農業與狩獵為主;及 至目前屏東原鄉霧台鄉族人之職業亦以農林業為主(台邦‧撒沙勒 2014:149-153)。然而,魯凱族人移居都市之後,尤其是距離原鄉不遠 的高雄都會區,其經濟生活樣態為何?適應狀況如何?又與原鄉親人族 人產生何種連帶?而較遠的台北、新北、桃園都會,又有何不同? 3. 傳統魯凱社會特有之階級制度與社會政治結構,已在原鄉現代化進程中 瓦解,其過程與樣態為何?那麼都市魯凱族是以怎樣的方式重組社會關 係網絡,建構都市的魯凱社會?從傳統到現代,身份的轉換、調適,以 及對原鄉歸屬關係,又是如何? 4. 接受基督教(廣義)信仰,乃是當代魯凱族之特色。在都市中,魯凱族 因其教會活動而凝聚,教會在魯凱族社會中產生怎樣的作用?而基督教 治. 政. 大. 信仰又如何為族人所接受?又如何對其婚喪等生命禮俗造成影響? 立. ‧ 國. 學. 5. 受到台灣漢系主流文化在教育與典章制度的全面影響,魯凱族作為一少. ‧. 數民族,如何在都會中保有足以辨識之自明性?如何傳承語言與文化? 且與異文化接觸後產生怎樣的交融鑲嵌?. sit. y. Nat. er. io. 6. 歷經各種層面的轉變,都市魯凱族的族性(ethnicity)何在?進一步,隨. n. 著都市不斷拓深拓展的影響力,台灣原住民族的民族邊邊界是否仍然穩 a v. ni. l C. hengchi U 固?其挑戰為何?是否有得以復振(revival)之契機?其必要之作為為 何?. 二、. 本研究預期之價值. 民族學家對台灣原住民族研究,耕耘已逾百年,然而,在台灣非都市地區對 都會核心區域日漸集中、依賴的趨勢下,原住民族之當代研究目光,勢不能迴避 遷居於都會,在都會中營生、定居、繁衍、發展的都市原住民族。在這大環境之 下,台灣原住民研究亦漸超越部落與古典的疆界,而進一步地向都市原住民投注 關切的探索眼光。. 2.

(9) 「都市原住民研究」早已成為當前台灣社會學、教育學、福利政策、都市研 究、文化研究等人文學與社會科學界所關切的議題,在各自領域提出了後續都市 原住民研究不可迴避的研究課題,成為民族學研究更加精密、嚴謹的增補。站在 前人可觀的研究成就上而言,未來倘再以「族群」 (ethnic groups)的視點泛論「都 市台灣原住民」,或恐已不足以呈現都市原住民社會內部分歧多元的現象,我們 似可在這基礎進一步提問:「目前既有的都市原住民相關研究,是否有所不足、 而得為後繼研究者努力或即必須加以克服之處?即,「今後民族學的都市原住民 研究,該當朝向何方?」 本研究即是選擇單一民族,魯凱族,為主題的都市原住民族研究。但在方法 上,則有別於過往「以都市社會為本位或視角,解釋被視做異質的『原住民』遷 入理由」之研究途徑,而是以「族別」(ethnic identity)為基礎視點,針對個別 的原住民族在一地發展之現象進行研究,本文以為,這樣的嘗試當是「民族研究」 相較於其他社會科學之「都市研究」最相異的旨趣。 政 治. 大 立 對於魯凱族而言,倘若將其置於台灣原住民族的泛論之中,復將各原住民族. ‧ 國. 學. 置於漢系民族之相對面而統整以觀,不深究各民族之間之巨大差異,必將導致論. ‧. 理謬誤。今以魯凱族為單一對象,以呈現其民族特性為依歸之研究,得以澄清魯 凱族身為「少數中的少數」的民族身分;從而對其特色之理解,免遭人數既多、. y. Nat. io. sit. 形象較鮮明的他族代言。尤其在台灣近二十餘年來,原住民族權益運動方興未. er. 艾,政府為彌補過去威權時代對原住民族的不正義,致力以各項措施振衰起蔽,. n. a. iv. l C 以圖民族之復興。如此一單一民族為對象的「體檢」論述工作,當是本民族自我 Un. hengchi. 言說外最接近以民族為主體的研究,即便是外族眼光的現狀評估,亦得對該民族 之發展具有參考價值。 而對於學術發展而言,民族學工作者以其對民族身分之敏感,進入都市原住 民研究之際,若能擇某一族別,以族別之視角加以細論,亦或以對族別之關切進 而進行族際關係之描述,亦或進行相異民族不同發展之比較,不啻是民族學工作 者得以以其學門核心關切,提出一個有別於其他社會科學學門的研究進路,進而 得以對都市原住民研究做出貢獻之所在。且在此,民族學意義下的「都市原住民 (族)研究」似也已隨之典型化,得以再次證實其為一單獨學門或次學門,不再 是機械地以「都市」概念加上「原住民(族)」概念而套疊合成。 謹此,本文亦得以期待藉由前文各節都市魯凱族研究之核心關切議題所為之 文獻回顧,以及上開對此等研究整體所提出的後設討論,得以對今後民族學意義 3.

(10) 下的「都市原住民研究」,有所裨益。. 第二節 、 一、. 概念定義與研究方法. 概念定義. 1. 「都會區」 1 本論文旨在討論都市地區魯凱社會的形成,首要的問題,即是「都會區」指涉為 何?本研究自歸於都市原住民研究之一,則亦必須回答「都市原住民」為何?而 與這兩個問題息息相關者,乃何為「原鄉」?何為「都市」?. 治. 政 倘若把台灣驟然區分為「原鄉」與「都市」 ,而把居住於前者地區的原住民 大. 立 稱為「原鄉原住民」,把居住於後者地區的原住民稱之為「都市原住民」呢。這. ‧ 國. 學. 樣的方式,似乎過於粗糙,必會遭致下列質疑: 「何以不是『原鄉』 ,就是『都市』? 『都市』。」. ‧. 台灣很多地方、鄉村、雖非原住民的『原鄉』,但其經濟、生活型態也不能說是. sit. y. Nat. er. io. 2 然則,根據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91 年 1 月 23 日臺(91)原民企第 9101402. n. 號函」 ,其主旨: 「為落實「原住民族工作權保障法」有關『原住民地區』條文之 a iv. l C h e n g c h i U n 。在這份關鍵的文件中, 規定,謹擬具『原住民地區』之具體範圍,詳如說明」 明定「30 個山地鄉」及「25 個平地鄉(鎮、市)」 ,合計 55 個鄉(鎮、市)為「原住. 民地區」 。其理由為在於山地鄉公所分別於 34 年底至 35 年成立,全省 12 縣計分 30 個山地鄉、217 村,是以 30 個山地鄉已行諸 50 餘年;而平地原住民鄉(鎮、 市)經查台灣省政府在民國 44 年「台灣省政府輔導平地山胞生活計畫」、「民國 45 年「台灣省平地山胞生活改進運動辦法」以及民國 56 年「台灣省政府輔導平. 1 2. 本研究中「都市」、「都會」、「都會區」、「都市地區」等名詞概念同一。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在 2010 年行政院組織法修正後,已改名為「原住民族委員 會」。本論文行文,若事件發生為 2010 年前,抑或為凸顯其為中央政府機關以有別 於地方政府原住民族委員會,則視文意需求採用「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一詞。其 餘則以今名「原住民族委員會」 」或簡稱「原民會」表示此中央政府機關。 4.

(11) 地山胞生活計畫(第三次修訂)」中,已歷次增列劃入,共計 25 個平地鄉(鎮、 市)。是以上開平地鄉(鎮、市)亦有行諸 40 餘年之行政史。故將此 55 個鄉(鎮、 市)列為原住民地區,既符合長久以來之行政習慣,亦延續法規措施,展現施政 之一貫性。 在無法律定義下,上述函件本於歷史事實對攸關人民權益之事項做出解釋, 自屬必要。這份函件保障了原住民地區原住民就業權益,然而其所逾越的原解釋 目的或者說是帶來額外的效果,即是對於行政機關使用「非原住民地區」做出了 定義。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出版的《九十一年台灣原住民統計年鑑》的分類標 準,所謂「都會區」,即是台灣行政區扣除 30 個原住民山地鄉與 25 的原住民平 地鄉,其餘即為「都會區」 ,居於其上之原住民則為統計分類中的「都市原住民」 , 佔統計當年全國原住民人數約 34.1%(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2004:55,表 3-1) 。 這個分判標準實乃基於前述同年的解釋函,而未對「都市原住民」再做定義。此 後,同樣的標準在此後的統計作業繼續執行。 政 治. 大 立 這種依行政區劃體系便宜籠統的數據,自然經不起科學論證,卻成為各級原. ‧ 國. 學. 住民族事務主管機關施政之基礎,產生了實際對都市原住民之各項對應政策,直. ‧. 到《95 年度都市原住民生活狀況調查暨都市原住民生活發展計畫(第 3 期)執 行情形評估報告》〔2007〕仍是,進而將其作為「都市原住民發展計畫第五期計. y. Nat. io. sit. 畫」 (2013~2016)之基礎。我們不得不指出:當都市原住民開始被政府所重視,. er. 當「都市原住民」這概念開始進入政策領域與主張時,其實是在一個邊界未能稱. n. a. iv. l C 之為嚴謹,內涵尚且異質而模糊的狀態下,不斷地被使用,乃至朗朗上口。 Un. hengchi. 今欲以較為嚴謹且能產生統計意義的分類標準,對上開統計的結果僅能以 「原鄉」/「非原鄉」名之;至於「非原鄉地區」則需再做「都市」與「非都市」 區分。這即是 2010 年 5 月出版的《台灣原住民政策變遷與社會發展》在執行調 查時所進一步區分的工程。 該書乃是「原住民社會變遷及政策評估計畫」的研究成果。該計畫自 2006 年 3 月由中研院民族所開始執行,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協助,而於 2010 年出 版研究成果。這份研究,據信是截至目前針對我國原住民最新、也最全面的一般 性社會調查。該計畫將 1983 年中研院民族所李亦園院士領導完成的「山地行政 政策之研究評估」列為重要參據,但二十多年間,原住民社會變遷極大,尤其居 住於非原鄉地區之原住民比例大幅提升,因此做為接續計畫,「原住民社會變遷 及政策評估計畫」納入非原鄉的原住民,考慮到原鄉與非原鄉不同的環境脈絡可 5.

(12) 能影響原住民的態度與反應,故該計畫在設計問卷時,即於初次分層中區分了「原 鄉」與「非原鄉」兩母群體。其「非原鄉」部分,則是以居住區域都市化程度, 為分層標準。 (章英華、林季平、劉千嘉 2010:581~593;黃樹民、章英華 2010:1~2) 然則,即便區分了「非原鄉」的不同類型,但新的問題卻也同時產生。是項 研究之問卷調查所採行的「都市化」分層標準,雖是一個可供操作的歸屬分類, 但並非全然沒有斟酌的空間。該研究的問卷調查以「所在區域都市化程度」以及 「地理區域」雙重考量,進行第二次分層,將全台分為「大臺北都會區核心」 、 「大 臺北都會區周邊」 、 「臺中都會區核心」 、 「臺中都會區周邊」 、 「高雄都會區核心」、 「高雄都會區周邊」 ,以及「其他區域」 (包括新竹、嘉義、台南都會區及其他非 都會區)。而這裡的「都會區核心」、「都會區周邊」及「非都會區」的三層次分 別,根據劉千嘉的補充,乃是以行政院主計處的 1993 年再次修訂「中華民國統 計地區標準分類」進行區分。(劉千嘉 2010:10). 治. 政 檢視主計處該項分類標準,對都會區下之定義乃為: 「都會區係指在同一區 大. 立 域內,由一個或一個以上之中心都市為核心,連結與此中心都市在社會、經濟上. ‧ 國. 學. 合為一體之市、鎮、鄉(稱為衛星市鎮 )所共同組成之地區,且其區內人口總數 華等所題名為「都會區核心」、「都會區周邊」項目。. Nat. sit. y. ‧. 、 「衛星城鎮」 ,即應類同為章英 達三十萬人以上。」3其中,所提之「中心都市」. er. io. 本文此處所要進一步討論者在於:就現實上,近半世紀來台灣西部平原都市. n. al 化快速,若以主計處所定義「都會區」為「30 萬人以上」 、 「都會區之中心都市」 iv n. C. hengchi U 為「20 萬人以上」,則已逾 45 萬人之中和市,即可列為核心/中心都市,而不 僅僅只能被視為中心都市臺北市的周邊/衛星城鎮而已。舉例而言,這項調查將 在近年來快速都市化的縣轄市如永康市、鳳山市、以及高度工業化的大寮鄉、路 竹鄉的居民社經結構產生誤差。主計處亦因「不合時宜」 、 「國際無通用地區標準 分類」以及「編修不符成本效益」等理由,自 2010 年 12 月 25 日開始停止適用 「中華民國統計地區標準分類」 4,而讓各用途機關自為定義。. 3. 主 計 處 , 1993 , 〈 中 華 民 國 統 計 地 區 標 準 分 類 〉 , 網 站 資 料 : http://www.stat.gov.tw/ct_view.asp?xItem=19104&ctNode=1313 。 擷 取 日 期 : 2016.5.20。. 4. 主計處,2010 年 5 月 18 日新聞稿:1.「中華民國統計地區標準分類」於民國 74 年訂 頒,目的在於統一政府統計之地區分類,內容包括聚居地分類、都市化地區分類、 6.

(13) 如此一來,關於都市以及地區相關議題研究,我國即無各機關通用的「地 區」定義,而僅存各地方政府自行的公務統計。然而,對民族學、社會學、經濟 學之學術工作者而言,聚落與都市的形成並非現行行政轄區所能義界。是以考慮 到實際經濟樣態與人口數量,前項主計處定義仍有可取之處,而為中研院 2006 年之研究工作所採納。進一步,中研院是項研究中考慮到「社群的規模大小亦會 影響個人行為態度」 ,而全國非原鄉原住民散居在 6517 村里,且七成分散在原住 民 100 人以下之村里。故以村里內原住民人口數為其第三層分類中之依據,將村 里依該村里原住民籍居民人口 200 人以上、100~199 人、100 人以下分為三類, 而後依等比例等機率方式(PPS)抽選村里,再以簡單隨機抽樣方式(SRS) ,抽 取受訪者。據此方式,檢證大高雄都會區為例,該問卷針對高雄市都會核心區所 進行 46 份問卷,三個層級三個里皆剛好為前鎮區仳鄰的三個里,分別是草衙里、 德昌里、信德里。而都市周邊區的 40 份問卷所發放的三個村,則剛好為仁武鄉 三個仳鄰村:灣內村、烏林村、文武村。. 政 治 大 這樣的設計考慮固然有其人口數分層根據,然則經實際田野調查,尚可補 立. ‧ 國. 學. 充者為:現實上,由於村里界線的劃分並非依據自然地形,往往同一街道兩側分 屬兩里,抑或同村聚落離散,本村社區反而與他村社區結成一生活圈,往來密. ‧. 切 5。換言之,這項分層標準應係考量「集居」這個具有民族學與都市學標誌意. sit. y. Nat. 義的標準,基於這點,則或許能在前鎮區與仁武鄉等原住民集中居住的行政區. er. io. 外,於小港區、楠梓、鳳山、大寮等地區再獲得不同層級之樣本。對於移居到都. n. al 市,但仍有鄰近居住習慣的原住民而言,如此抽樣可以得到具有民族別意義的樣 iv n. C. hengchi U 本。主計處在前開分類標準中做為地區分類標準之基礎者, 「都市性聚居地」 ,即. 已考慮「不論係一個單獨村里,或係若干村里聚集成簇者」 ,只要符合一定標準,. 都會區分類及區域分類等 4 項,自 82 年 7 月第一次修訂迄今近 17 年,各項分類已不 合時宜。2.鑑於國際上並無通用之統計地區標準分類,且各機關習慣以行政區域發 布 統 計 資 料, 加 以編 修作 業 不 符 成本 效 益, 故停 止 適 用 本分 類 。網 站資 料 : http://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m/search?q=cache:vawwGsAacMkJ:www.stat.gov.t w/public/Data/051814352671.pdf+&cd=2&hl=zh-TW&ct=clnk&gl=tw 。 擷 取 日 期 : 2015.8.1.。 5. 草衙里與德昌里以漁港路為界、德昌里與信德里以同安街為界,漁港路與同安街相 距未及 400 公尺,人口稠密,市街景觀成一致性。仁武鄉的灣內村、烏林村、文武 村三者比鄰,但受工業區及河道、農場分割,而使聚落分布離散,聚落依公路佈 建、延伸、連結。 7.

(14) 皆得稱為「都市性聚居地」,亦即考慮的跨越村里乃至縣市行政界線之聚落或共 同生活圈之現實。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除非是台灣西南部平原,聚落多以集村 方式座落於廣袤平原,村界之間間隔著農田、水圳、縣級以上道路等等屏障,分 隔明顯;否則,以台灣都市緊湊的情況,「村里域」漸漸失去共同生活圈界線的 意義,尤其都會核心區與周邊區為然。 綜上所述,本研究針對的都市魯凱族研究,關於「都會區」將採用主計處的 定義。理由在於主計處這項標準業經地理空間、經濟活動之校正,較能如實反映 居民生活。但為精簡資料,統計資料不再區分村里域、亦不再區分「核心/非核 心」,五大都會範圍如「表 0-1」: 表 0-1、主計處定義的「大都會區」 (1)台北基隆 包括台北市、台北縣(不含鶯歌鎮、坪林鄉)、基隆市等區域。 大都會區. 治. 政 (2)中壢桃園 包括台北縣鶯歌鎮、桃園縣(不含大園鄉、復興鄉)等區域。 大. 立. 大都會區. ‧ 國. 學. (3)台中彰化 包括台中市、台中縣之潭子鄉、大雅鄉、烏日鄉、大肚鄉、龍井 鄉、霧峰鄉、太平市、大里市,及彰化縣之彰化市、和美鎮、花. ‧. 大都會區. 壇鄉等區域。. y. Nat. io. er. 鄉、永康市及高雄縣之湖內鄉、茄萣鄉等區域。. a. n. 會區. sit. (4)台南大都 包括台南市、台南縣之七股鄉、安定鄉、仁德鄉、歸仁鄉、關廟. iv. l C (5)高雄大都 包括高雄市、高雄縣之鳳山市、林園鄉、大寮鄉、大樹鄉、大社 Un 會區:. hengchi. 鄉、仁武鄉、鳥松鄉、岡山鎮、橋頭鄉、燕巢鄉、彌陀鄉、梓官 鄉、旗山鎮、美濃鎮、杉林鄉及屏東縣之屏東市、麟洛鄉等區域。. 資料來源:主計處,1993 修訂,「中華民國統計地區標準分類」 製表:作者 備註:為了呈現縣市鄉鎮關係,本表仍依主計處原文件,以 2010 年縣市合併升 格之前之行政區劃,不做調整。 主計處五大都會區並非以縣市行政區劃為界線,例如:在北部,台北市、新 北市、基隆市合併為一大都會區,而新北市轄的鶯歌鎮(區),則因距離其大台 北區域核心區較遠,且鄰近桃園大都會區之核心,而併入桃園中壢都會。同理, 高雄的湖內、茄萣兩鄉(區)亦改併入鄰近的台南大都會區。根據前開範圍設定, 本研究後文之圖表,亦將以原民會人口統計資料為資料庫,而在上述定義中重新 調整,以呈現魯凱族在各大都會區之分布。. 8.

(15)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中研院是項問卷調查在執行時,乃先進行原鄉調查,倘 若於「原鄉」訪區發現受訪者已遷移,則進行追蹤,納入次一階段「非原鄉」訪 區訪查,藉以了解人口流動之趨勢與態度,得以導出人口遷移動態的解釋。(章 英華、林季平、劉千嘉 2010:599)。該研究挑戰的官方的統計標準,將「非原鄉 地區」做了不同層級分類。 倘若現實上出現了「非原住民地區的原民聚落」呢?抑或是「雖為原住民地 區但非本民族之原鄉」呢?事實上,隨著經濟型態變遷,以及政府強勢作為,原 住民族,以集體型式在非本族祖居地區,乃至在非原住民地區,形成民族聚落, 已非少見。前者有如在各大都會的阿美族或混合民族之都市部落;因林班工作遷 至平埔族環繞的六龜鄉荖濃的魯凱族社區;因婚姻、工作移住內埔、長治聚居的 等魯凱族家庭;而後者,則有因石門水庫興建而遷移至布農族、卡那卡那富族原 鄉、那瑪夏鄉的泰雅族社區;以及百年來因各種理由移入排灣族領域的三地門 鄉、金峰鄉、太麻里鄉的魯凱族社區。而其中最大,聚落型態機能完整、且非傳 政 治. 大. 統原住民地區的,則為排灣族、魯凱族混合居住的瑪家鄉三和村,其地理環境為 立. ‧ 國. 學. 隘寮溪浮覆地平原,一如隔鄰鹽埔、內埔鄉,而卻以「飛地」方式編列為瑪家鄉 境而獲得「山地鄉地區」地位。近年更有 2009 莫拉克風災安置於高雄市杉林區. ‧. 「大愛村」的布農族平埔族混族社區、屏東縣長治鄉「百合部落」、瑪家鄉「禮. sit. y. Nat. 納里部落」的魯凱族、排灣族社區。而其中杉林、長治皆不在原鄉地區的定義範. er. io. 圍。對經濟學、社會福利政策而言,倘若仍屬原鄉,即便非本民族之原鄉,或許. n. al 並無差別,但對民族學、政治選舉事務而言,是否為本族原鄉?民族疆界與選區 iv n. C. hengchi U 疆界是否一致?便攸關重大。本於行政機關管轄定義的相關計算,若產生百人甚 至千人的統計誤差,不只是統計上之闕漏,以此而為的施政,對小族而言影響甚 大。 是以,本研究不採原民會之定義,即不將六龜鄉的魯凱族納為都市原住民, 僅以主計處所定義之五「大都會區」之魯凱族居民為「都市魯凱族」。其次,基 於魯凱族久居高雄桃源區建山里、高中里、六龜區荖濃里,屏東縣瑪家鄉飛地三 和村,自行結伴移往台東金峰鄉正興村、嘉蘭村、壢坵村、卑南鄉東興部落的歷 史事實,以及土地仍屬長治鄉、瑪家鄉境,但戶籍仍在霧台鄉的長治百合部落、 禮納里好茶部落等各種現實樣態,亦需分別賦予這些自原鄉遷移出之原住民聚落 或部落,諸如「山區鄉村魯凱族」 、 「平原鄉村魯凱族」 、 「都市魯凱族」等不同概 念。連同魯凱族就其族源可區分為原鄉在屏東縣霧台鄉的隘寮群、在高雄市茂林 區的濁口群、在台東縣卑南鄉的大南群等三大世居原鄉。綜合魯凱族各聚落族人 9.

(16) 身分、居住地性質之樣貌,表列如下:. 表 0-2、因遷移而致的不同居住、身分屬性之魯凱族 世居、原鄉魯凱族 景觀. 山區. 群別. 隘. 濁. 大. 繫屬. 寮. 口. 南. 群. 群. 群. 遷移、非在原鄉之魯凱族(非在傳統領域). 平原. 山區鄉村. 平原鄉村. 都市. 隘寮群. 隘寮群. 隘寮群. 隘寮群. 三群皆有. 集團移住. 自行移住. 集團移住. 自行移住. 自行移住. 原住民保留地. 選區. 山. 山. 平. 劃歸. 原. 原. 原. 居住. 霧. 茂. 卑. 瑪. 三地門. 所在. 台. 林. 南. 家. 鄉青葉. 鄉. 區. 鄉. 鄉. 非原住民保留地. 山原(所在山地鄉). 山原. 山原. 山原、平原. 三地門鄉三. 長治鄉百. 六龜區荖. 五大都會地. 地村、德文. 合部落(戶. 濃里、內埔. 區. 治 籍仍在霧 村、瑪 政 村 大 立 台鄉) 桃源鄉、 家鄉禮 納里好. 金峰鄉嘉蘭. 村. 茶社區. 村、壢坵. (屬霧. 村、正興村. ‧. 和. 學. ‧ 國. 三. 鄉龍泉村. y. Nat. 台鄉). er. io. sit. 地政. 製表:作者. n. al iv 2. 「都市原住民」、「都市魯凱族」 n Ch engchi U. 「原住民」概念者,乃是以其個人具有於原住民身分為準。由於現行制度「原 住民身分與「原住民族族別認定」兩者不同步,不相符應。但「都市居民」概念 需釐清。人口數量以及社會與經濟結成一體之生活圈,僅為都會地區空間關係上 之必要條件,而其中的居民之職業身分,在進行都市研究實也必須考慮。尤其近 年,台灣各都會歷經合併升格為直轄市 6,改「鄉」為「區」,改「村」為「里」 原有鄉村生活型態在名目上消退,同一直轄市級行政轄區內之居民職業與生活型. 6. 2010 年 12 月 25 日高雄縣併入高雄市;台北縣升格改名為新北市;台南市合併台南 縣、台中市合併台中縣升格仍名為台南市、台中市,上述皆直轄市。2014 年 12 月 25 日桃園縣升格為直轄市,改名為桃園市,原有縣轄之桃園市改名為市轄之「桃園 區」。 10.

(17) 態更為複雜。鑑於此,本研究亦取主計處對「都市性聚居地」之其中一項定義: 「就業男性中百分之七十以上為非農業就業,且其人口密度達每平方公里三百人 以上者」 7,著眼於都市居民是否為非農業從業身分。蓋因都市地區之於鄉村在 於農業人口比,而對於居住於上開都會地區原住民而言,忽略比例等於零的獵 者、礦工身分者,若在統計資料中之非農民身分者,即,從事都會中常見的行業 工商、軍公教機關學校職員等、雇員等身分者及其扶養人口。以「非農林魚牧礦 職業」之人口定義,並限縮「都市居民」之範圍,在討論都市居民經濟生活樣態 時較為聚焦。 依據 2016 年 1 月份統計資料,居住於六直轄市之原住民之人口統計,如「表 0-3」 (見本〈緒論〉章末) ,魯凱族約為 4381 人(分別是新北市 512 人、台北市 238 人、桃園市 473 人、台中市 392 人、台南市 206 人、高雄市 2560 人) 。而若 以前述定義之五大都會區範圍進行調整,則約為 3200 人,其於各大都會、各分 區空間分布情形將於本論文第一章敘述。必須補充說明的是:雖然統計資料乃依 政 治. 大. 照戶籍登記為主,但在本研究進行時,發現許多都市原住民其事實上定居於都 立. ‧ 國. 學. 市,但其戶籍仍在故鄉屏東縣、台東縣或高雄市的原鄉地區,而有「人在藉不在」 都市之狀況,故實際定居於都會區的都市原住民人數必定大於戶政系統所計之人. ‧. 數。這當是統計調查的極限,其真實樣態必須靠田野調查來彌補。本論文在進行. y. sit er. io. 魯凱族人。. Nat. 訪談研究時,研究對象同時包含「戶籍雖不在現住地,但確實居於都會地區」的. n. a. iv. l C 而魯凱族分為三群:歸屬於「山地原住民」之屏東縣霧台鄉隘寮群、高雄 Un. hengchi. 市茂林區濁口群以及歸屬於「平地原住民」之台東縣卑南鄉大南群,三群雖同屬 魯凱族,然其傳統文化或有多寡程度不同之差異。以本研究立基於「以單一民族 為對象」之立場,且三群以原鄉為霧台的隘寮群之人數最多;在五大都會區裡, 又以隘寮群最為活躍;都市中魯凱族之同鄉會、教會全係隘寮群魯凱族之組織, 文化活動與組織亦是如此。故本研究選定以隘寮群魯凱族為主要研究對象,至於 濁口群與大南群之魯凱族人,則在研究過程中置於較為次要地位,以資比較。. 7. 以高雄都會地區而言,漁業從業員工,亦因現代漁勞型態,而受顧於漁業公司而漁 工,屬性近於勞工。於高雄都會區田調其間,筆者亦未見從事傳統近海漁撈、養殖 漁業之魯凱族,甚至其他各族原住民。 11.

(18) 二、. 研究方法. 本研究有別於近年來社會學對都市原住民較為測重量化研究之成果,而將取 徑於民族學,對都市魯凱族經濟生活、社會關係與文化變遷之瓦解、調適與再結 構等種種現象,將其特質加以描述、理解與詮釋。將採用「文獻分析」 、 「口述訪 談」與「參與觀察」等三種研究方法,其研究方法施行過程說明如下:. 1. 文獻蒐集法 本研究雖欲直接由田野調查所得,然前人之研究成果亦不可偏廢。本文欲廣 泛蒐集與研究主題相關之著述、論文與記錄、公文書,而形成研究之前意識,而 為後續研究工作之基礎認知與複校之對象。就目前蒐集之參考書目如後所示,未 來亦將隨時增補。. 立. 2. 口述訪談法. 政 治 大. ‧ 國. 學. 本研究將深度採訪高雄市、台北縣市、桃園縣、台中縣、台南市、高雄縣、. ‧. 屏東縣與台東縣之魯凱族人,研究進行期間,研究者首先將由熟識之魯凱族籍友. y. Nat. sit. 人介紹,逐次擴大交往圈,自始至終皆以朋友的態度,參與其活動,藉此觀察、. er. io. 紀錄與理解所欲研究之主題。. al. n. iv n C 本研究所採行之訪談過程基本上為 h e n「一對一」 g c h i U 訪談,以反覆確認受訪者所指。. 惟亦需採用「一對多」式訪談,此乃為使受訪者在較輕鬆氣氛下接受訪問,亦可 促使受訪者交互補充,以獲得多人確認所指事項。 本研究基本上採行「半結構式訪談」,研究者並不向受訪者出示問卷,而以 一個中心概念或線索,以輕鬆閒聊方式,向受訪者提出一系列與核心概念相關的 問題,而後自行整理訪問記錄,分析歸納,以獲致完整資訊。. 3. 參與觀察法 研究者亦將透過「參與觀察法」,實地參與並觀察魯凱族人各項活動,諸如 都市聯合豐年祭、原鄉「Tangidrakakalane」 (豐收祭) 、教會活動、語言巢實施活 動,街道、垃圾場工作情形,甚而參與其公共事務會議、家庭禮拜等各項活動, 12.

(19) 紀錄實況,以為分析之所本。 此外,由於本論文研究期間,發生 2009 年莫拉克風災,魯凱族原鄉霧台、 茂林災情慘重,連同更早已遷至隘寮營區暫時安置的好茶部落,近年來魯凱族最 重要的大事乃為原鄉災後重建。不論是否居住為原鄉族、不論是否是受災戶,族 人包含都市魯凱族人自主動員挹注從災區救急應變,並持續至重建時期,重建區 各項需求(這段文字不順)。研究者自 2008 年開始與高雄市都市魯凱族相伴,並 在此後以外部顧問參與高雄縣政府景觀總顧問(團隊)、高雄魯凱族同鄉會、高 雄社大那瑪夏後援會、霧台魯凱族災後重建聯盟部份事務。在與魯凱族人協力完 成事務時,直接感受魯凱族以及其他諸如布農族、阿美族經營事務之慣習,例如 部落中的女人與年輕人,在長老或頭目決定多數事務的傳統文化下,其角色為 何?發言是否可能自我侷限?渠等是否得有平等的公共事務參與權利?部落中 其他非傳統社會角色者,如校長、牧師、村長等社會有力人士,其公共事務的參 與情形與空間,又是如何?不同民族對待政府、爭取權益時有種不同之風格?此 政 治 際經驗皆將在論文撰寫過程中加以記錄分析。 立. ‧. ‧ 國. 學. 第三節 、. 大. 相關研究文獻回顧. sit. y. Nat. er. io. 本論文以「都市魯凱族研究」為主題,乃定為於「都市原住民研究」之次學. n. 門。本節擬先呈現台灣「博碩士論文研究概況」之數量概況,而後針對「都市魯 a v. ni. l C. U h e n g c h、 凱族研究直接相關」 、 「都市原住民焦點議題」 i「都市原住民研究之政府委託研究 案概況」等四方面,進行回顧。. 一、. 學位論文之研究概況:. 以 2015 年年度統計,台灣原住民族以阿美族人數 20 萬 3547 為最多,約佔 全體原住民 54 萬 7035 人之 37%,高於次高泰雅族 8 萬 7080 人一倍有餘。而在 都市原住民中,阿美族有 9 萬 2773 人,在六都原住民 21 萬 383 人口中,其比例 亦為最高 8。. 8. 資料來源:原民會統計資料:「臺閩地區各縣市現住原住民人口數按性別、原住民身 13.

(20) 1. 論文數量 如此眾多之遷移人數,以及,近年來都市阿美族所遭遇到的居住權問題,亦 吸引了許多直接以都市地區阿美族為主題的研究。以「都市原住民」為檢索詞, 在台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之「論文名稱」 、 「關鍵詞」以及「摘要」三項欄位中, 加以查詢,取得以「都市原住民」為主要研究對象,或以此為研究關鍵概念的碩 博士論文清單。自系統資料收錄起始之 1956 年(45 學年度)迄今 2015(103 學 年度)為止,計有 141 筆。第一筆出現在 1987 年。自其開始,迄今各年度數量 統計如下(以出版年計算):. 立. 政 治 大. y. ‧. ‧ 國. 學. Nat. 年度 論文 年度 數 2007 5 2008 6 2009 13 2010 11 2011 12 2012 7 2013 7 2014 7 2015 4 總計 141 2016.3.25.. n. er. io. sit. 年度 博士 年度 博士 論文 論文 論文 論文 年度 數 數 年度 數 數 a l 1987 1 0 1997 0n i v Ch 2 1988 0 0 1998 e n5g c h i U0 1989 0 0 1999 1 0 1990 1 0 2000 2 0 1991 0 0 2001 10 0 1992 2 0 2002 10 0 1993 2 0 2003 6 1 1994 1 0 2004 8 1 1995 0 0 2005 10 0 1996 1 0 2006 7 0 資料來源:台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製表:作者. 博士 論文 數 0 1 1 0 0 0 0 1 0 5. 分及族別分」,RCRPC1F0 月統計報表之7。資料日期:2016 年 1 月。該項統計僅 綜計六都各族原住民人數,並未區分是否為使屬於世居原鄉,本文此處僅呈現粗略 概況。詳細討論在將在本論文第一章討論。 14.

(21) 圖 0-1、1987 年至 2015 年台灣都市原住民相關博碩士論文分年數量圖 由圖 0-1 可得知,近三十年來,台灣各大學研究所對都市原住民之關注持續不斷, 縱然數量多寡起伏不定,甚偶有出現低於兩篇以下的年度,但,自本世紀開始則 呈現成長的態勢;2003 年起開始,亦有博士論文產生。基本上呈現一個方興未 艾的研究趨勢。. 2. 學門性質 上開論文來源多元,將性質相近之系所合併統計,分為 9 類,各類數量累計如下 類數量累計如下: 公衛、醫學、護理 9 文學、藝術 4 民族、人類、文化、 宗教 13. 立. 社會、社工、社福 44. y. 3. Nat. 傳播. io. sit. 都市、建築、空間 17. ‧. 教育、教學、心輔 37. n. al. er. 5. ‧ 國. 9. 商學、管理. 學. 政治、公共政策. 政 治 大. Ch. engchi. 資料來源:台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i Un. v. 製表:作者. 2016.3.25.. 圖 0-2、1987 年至 2015 年台灣都市原住民相關博碩士論文學門分類統計圖 由圖 i-2 可知,都市原住民研究的兩個主力來自於廣義的「社會‧社工相關系所」 以及「教育相關系所」,而工學院的都市建築相關系所、公衛學院、社會科學院 亦所在多有。民族、人類或文化研究相關科系雖未缺席,但並非研究之主力。. 3. 民族別 在此 141 論文中,以較嚴格的標準,剔除泛論各族或僅將特定民族聊備參照的論 文,鎖定明確針對特定民族或其一部分(例如部落、族語等)為研究對象之篇數,. 15.

(22) 計有 50 篇,各族數量如下: 民族別. 篇數. 阿美. 41. 排灣. 3. 布農. 2. 魯凱. 2. 卑南. 1. 達悟. 1. 資料來源:台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製表:作者. 2016.3.25.. 圖 0-3、1987 年至 2015 年台灣都市原住民相關博碩士論文特定族別研究統計圖. 治. 政 這 50 篇論文約佔總數 35%,其間,我們可以看到研究對象以阿美族為多, 大. 立 數量遠勝其他各族。關於這樣現象,我們檢視這些論文的內容得知,除了因為阿. ‧ 國. 學. 美族人數本在台灣原住民中佔有多數,移居都市者又多於其他各族之外,發生在. ‧. 阿美族都市部落的抗爭事件,吸引了研究生的目光,產生了相當多的研究成果, 亦是原因之一。亦即,都市阿美族似已成為學界與一般輿論所理解的都市原住民. y. Nat. sit. 之代言者。相對而言,同在都會地區活動的其他民族,尤其人數較多,足茲分析. er. io. 其生活、居住、文化等特殊性之民族,卻少有被呈現與理解的機會,實為可惜,. n. a. l C 亦當可以成為拓展都市原住民族研究之新對象。 ni. hengchi U. v. 4. 主題性質 議題分類所涉標準頗為複雜,中文書籍編目通用的中文圖書分類法,在此並 無法應用。蓋因在社會科學之內,子議題之間的概念界線模糊,難以固定。再者, 即便同一系所畢業之學位論文,其各自內容亦可能涉及數個完全不相涉之學門, 故若以學系分類,亦無法呈現研究類型及其數量。然則為呈現台灣都市原住民研 究各項子議題發展之概況,本文檢閱各篇論文摘要加以歸類,將「都市原住民研 究」此主議題,再行分為 15 類「子議題」。 9各類數量如下圖:. 9. 各「子議題」分類設定的程序說明如下:1. 「學門優先」。就每一篇論文(「元素」) 16.

(23) 人口. 7. 公衛. 7. 文化. 16. 生活適應. 14. 宗教. 2. 居住權. 13. 社會適應. 1. 社福. 6. 教育. 36. 產業. 4. 就業. 17. 結社. 4. 新聞. 1. 綜合. 3. 聚落發展. 10. 資料來源:台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製表:作者. 政 治 大. 2016.3.25.. 立 1987 年至 2015 年台灣碩博士論文都市原住民相關研究子議題分類數量. ‧ 國. 學. 圖 0-4、1987 年至 2015 年台灣碩博士論文都市原住民相關研究子議題分類數量. ‧ y. Nat. n. al. er. io. sit. 由圖 0-4 可得知,將這些論文加以歸類後, 「教育」相關論文數量最多,達 36. i Un. Ch. v. 之「論文題目」、「摘要」、「系所別」作歸類,初步形成約 10 個類別,此大體以 engchi 學門分類為標準。 2.「特色出列」。同類中,如有顯而易見之議題,則迻列為另一 類。如「社福」類,即再劃出「生活適應」、「居住權」。3. 對 於 概 念 相 近 之 類 別,則就論文摘要分析後,訂定兩項分判標準。A.「焦點歸類」。例如:「居住權」、 「生活適應」 、 「聚落發展」 等概念雖相近,在涉及河岸佔墾部落相關議題的論文中, 其論文若著重於拆遷、抗爭,則歸屬於「居住權」類;若著重於部落內部生活,個人 適應問題,則歸屬於「生活適應」;而若探討都原部落之整體發展,而非個人適應問 題者,則歸屬於「聚落發展」。一論文僅歸類於一類中,不重複歸類。B.「保留差 集」。一元素(論文)由某一集合(分類)改列於某另一集合(分類)後,原類項之 性質已較為限縮,已為 「差集」 ,但仍保留為分類類項之一。例如對於較為抽象之「文 化」議題處理方式:凡有涉及教育體系、教學法者,皆改列「教育」。「宗教」、「新 聞」移出「文化」單獨成類。如此,使遺留在「文化」分類項下的元素,較為單純, 與其他領域無涉,便不再勉強分類。4.再次檢查、調整歸類,無法列於單一類別 者,在「綜合」類統歸之。 17.

(24) 篇;其次為「就業」相關 17 篇,「文化」相關 16 篇。若就較大範圍來看,廣義 的「社會權利」 ,即包含「社福」 、 「生活適應」 、 「居住權」 、 「結社」 、 「聚落發展」、 「就業」 、 「公衛」 ,則高達 72 篇。顯示此際的研究,仍多由社會福利與教育工作 者或研究者所投注,而非民族學與人類學擅場之領域。換言之,對傳統台灣原住 民研究而言,都市原住民族的相關研究,是接續的、拓展的學術領域;但對整個 社會科學研究而言,都市原住民研究已非新局。此現象抑或可以這樣理解:學術 界及學界新血,對都市原住民的概括性印象,仍是以其帶有經濟風險、較為體制 邊緣、弱勢社會地位之「特殊」「社群」,故需加以關注之。. 二、. 都市魯凱族研究直接相關. 然而針對都市魯凱族所進行的研究,較整體都市原住民研究而言,顯然偏. 治. 政 少。此間僅有蔡宛庭〈 「我只是想要照顧他們而已!」 大 :都市原住民自發性兒童照. 立 ,以及龍慧芳〈台灣魯凱族從原鄉教會到城鎮教會 顧聚點之民族誌研究〉 〔2010〕. ‧ 國. 學. 之路-以新北市新莊區魯凱中會活水教會(1984~2010)為例〉 〔2011〕 ,兩篇學. ‧. 位論文。. sit. y. Nat. 與都市魯凱族社會福利議題相關者為蔡宛庭 2010 年的碩士論文〈 「我只是想. er. io. 要照顧他們而已!」 :都市原住民自發性兒童照顧聚點之民族誌研究〉 。這也是一. n. 本典型的社會工作者之微觀作品。該論文為針對特定都市魯凱族族的組織所做 a v. ni. l C. hengchi U 的,關於兒童照顧議題的調查報告,以鮮明筆法進行田調記錄、大量的報導人語 證,舖成論文。雖然研究的場域與對象是基督教會(基督教中華循理會五股成州 教會),但本文聚焦乃在該教會傳道人所興辦的安親班,而以社會工作學為研究 進路,討論福利照顧問題。故田野背景雖確為魯凱族都市教會,但宗教與傳教屬 性隱沒,都市原住民社經地位弱勢問題才是研究所偏重。該論文隨後改寫以《伯 特利:被遺忘的都市部落》〔2012〕為題出版,頗受社工界注目。 戰後,隨著基督教在原住民地區拓展,原鄉魯凱族之信仰多已改宗為基督宗 教,而以天主教,以及基督新教中的長老教會、循理會及安息日會為主,其中又 以長老教會信徒比例最多。由於教友彼此之間具有親族、同鄉關係,再加上密切 往來、互通聲息,使得教會在都市魯凱族社會之形成起了無可替代的凝聚作用, 都市教會的發展,當是都市魯凱族研究的重要子題。龍慧芳《台灣魯凱族從原鄉 教會到城鎮教會之路-以新北市新莊區魯凱中會活水教會(1984~2010)為例》 18.

(25) 〔2010〕則本於宗教研究的立場,凸顯在「都市魯凱族裡的基督教會宣教」。龍 文的研究對象就是教會組織、宣教活動、教會發展。該論文核心問題意識在於: 「描述活水教會的歷史,並透過同族原鄉教會與鄰近的他族教會的在教會組織、 文化與教義衝突、與他社團關係等三領域之建議,尋找未來發展之道。」而在論 文中,以大篇幅整理自 1984 年以來到 2010 年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魯凱中會新莊活 水教會的教史。另探討都市教會遇到的「傳統文化與福音信仰衝突」問題,以及 隨之而來的「都市同鄉組織與教會關係」,故亦附帶記錄了活水教會附近的幾個 其他原住民族教會的互動往來,織出了一個原民教會離鄉互助的網路。 綜觀龍慧芳與前文提及的蔡宛庭這兩篇論文,除了具體記錄了都市魯凱族近 年的都市生活外,其所提出、但尚未能解決的課題,如信仰與文化之衝突,教會 與社區組織之分工,以及都市魯凱族人互助之模式,對後續研究者皆有所裨益, 可視為都市魯凱族最新的研究成果。. 治. 政 學位論文之外的其他學術作品中關涉魯凱族者亦不多。就田野資料部分,有 大. 立 台灣省文獻會為《都市原住民史篇》研究,而在撰寫之前先執行長達四年多的田. ‧ 國. 學. 野調查,其成果集結成《台灣原住民史料彙編 1、2、5、8》 〔1995、1996、1997、. ‧. 1999〕此四本書。當中有 10 位(篇)都市魯凱族人訪談記錄,自不能忽視。. sit. y. Nat. 回顧過往學術界包含學位論文之研究成果,除上述所提之作品之外,尚未得. er. io. 見針對都市魯凱族進行研究之重要論述。故為本研究研究所需,針對「魯凱族遷. n. al 移至都市後,所可能涉及諸如生活適應、結社活動、民族發展等相關議題加以探 iv n. C. hengchi U 討的重要研究文獻,作一回顧與評析,以作為「魯凱族的都市遷移」這一研究課 題的預備學(Propaedeutics)工作,必須對研討都市魯凱族生活所可能觸擊的幾 個都市原住民主要議題,在其論域中的重要研究成果,加以回顧,以資借鏡。. 三、. 「都市原住民焦點議題」. 我們將文獻回顧的範圍加以擴大,著眼於「都市原住民研究」的範疇,則更 可掌握這項議題分化:以都市原住民真實處境的問題切入發展,從而鋪陳了在都 市生活中社會、教育、社團等各領域民族發展之議題。在分論各項議題之後,我 們亦可在文獻回顧的基礎上,思考都市魯凱族之研究、甚至是未來的都市原住民 研究之方向。. 19.

(26) 早於 1970 年代台灣剛進入都市化高度成長期,學者便已注意都市原住民問 題。張曉春的〈臺北地區山胞大專生社會調適之研究〉〔1972〕、〈臺北地區山地 移民調適初步調查研究〉 〔1974〕兩項研究,以及李亦園〈山胞在城裡〉 〔1978〕, 當是此領域最早之開拓者。尤其,張曉春 1974 年的研究,對都市原住民成因的 解釋奠定基礎,直到上個世紀結束,皆為學者毫不保留地採用,引為論據,影響 甚遠,此是為「都市原住民」此研究主題之發軔。 而後在 80 年代初期,李亦園則提出〈都市中高山族的現代化適應〉〔1982〕 一文,不僅討論都市阿美族適應問題,更尋源追溯阿美族傳統文化特性,以對照 現代生活。至此,都市原住民研究主軸便在「原住民族的現代化適應問題」中定 性,而與山地原鄉部落現代化課題(例如「移風易俗」)相結合。其後「現代化」 幾乎成為學者研究動機中縈繞的思慮,或對在都市之原民,憂心其得否適應現代 都市生活;抑或對在原鄉部落者,憂慮其傳統文化如何面對現代化衝擊。此外, 傅仰止的〈都市山胞研究的回顧與前瞻〉 80 年代中期前都市原 治 政 〔1985〕則總結了. 大. 住民研究狀況。吳堯峰則以〈都市山胞政策之回顧與展望〉 〔1989〕總結了在此 立. ‧ 國. 學. 之前的政府作為,另提出日後「山胞社會建設」 10的建議方向。. ‧. 綜觀在 1970、80 年代, 「現代性」 、 「現代化」 、 「建設」 、 「生活輔導」乃為主 流的研究議題,在此氛圍下的原住民研究學者,專注於都市原住民被污名化、刻. y. Nat. io. sit. 板印象、生活適應、貧窮、教育等問題,亦皆在同樣的意識型態下預設了一個「適. er. 應良好」的理論預設。至於對以都市原住民為主體的論述,如「都市原住民文化. n. a. iv. l C 發展」等議題,甚至對「現代化理論」提出反省乃至批判的論述,尚未出現,亦 Un. hengchi. 或尚未能考慮。90 年代之後,最重要的「都市原住民研究」集結著作,當推省 文獻會策劃,邀集蔡明哲等學者撰寫的《台灣原住民史。都市原住民史篇》 〔2001〕 ,以及中研院民族所在 2005 年所展開的「台灣原住民社會變遷與政策評 估」研究計畫,所集結成的黃樹民、章英華主編《台灣原住民政策變遷與社會發 展》〔2010〕一書。這些以社會學、人口學界為主力的研究成果,對都市原住民 做出一個「時代切片式」的理解與詮釋,當是在學術史上不容忽視的貢獻。 從「都市原住民研究」的相關研究中,也可以窺得其主要議題、研究動態之 走向,當可對「都市魯凱族」研究提供啟發、借鏡與比較、參照。故,本節及下 節選擇「方法論反省與綜合論述」 、 「遷移現象與成因解釋」 、 「經濟、福利與生活. 10. 本文保留原作者原文「山胞」用語,無貶意。 20.

(27) 適應問題」 、 「都市社團與教會議題」以及「語言與文化傳承」等五個核心關切, 在相關議題的研究中選取重要且質佳的成果,加以評介,以呈現近年來相關研究 之風貌。. 1. 方法論反省與綜合論述 前文所提及的《臺灣原住民史。都市原住民史篇》 〔2001〕 ,以及為此研究所 進行的《台灣原住民史料彙編 1、2、5、8》 〔1995、1996、1997、1999〕此四本 先導田野調查成果。其內容包含概說、階層變遷、勞動、生活、教育、婦女生活、 社會問題、社會福利、社會運動以至於原漢關係等議題,當是都市原住民研究中, 綜合論述的代表著作之一。雖然本於「問題史」的撰寫原則,這本書各篇研究者 皆對於過去的研究成果加以介述,也追溯過往都市原住民之生活景況;然則,這 本書仍不為歷史或歷史學之著作,基本上各篇仍呈現以社會學分析架構,側重對. 政 治. 大 「這本嚴格 研究進行之時,原住民當下之處境,加以描述、分析。王雅萍認為:. 立. ‧ 國. 學. 來說都市原住民生活誌而不是原住民史,參與修史者幾乎都是社會學家,他們是 以社會問題和社會運動的視角將原住民當成社會邊緣弱勢族群。」 〔王雅萍 2005〕. sit. y. Nat. 明,有助於後續研究。. ‧. 雖說如此,本書各篇章作者對都市原住民研究各項次議題之問題形成過程的說. er. io. 王雅萍的觀點,乃是基於民族學者的視角。人類學者謝世忠亦有類似的看. n. al v 法。謝世忠認為研究都市原住民的知識社群長期以來,以社會學知識社群為生產 ni Ch. U. engchi 主力的都市原住民研究,其「多著重在調適的模式、遷移的理論、以及所帶來之 新社會解決策略上。至於,關及族群意識及其變遷的課題,則涉獵甚少,甚至傅 仰止在論到未來都市原住民研究的可行方向時(傅仰止 1985:75-7) ,也未提及 族群認同值得研究。」〔謝世忠 1987:2〕更甚者,謝世忠將批判的焦點轉移回. 文化人類學界。他認為關切「原住民族現代化問題」或是「都市原住民問題」的 這些學者,其成果重點仍是「文化」變遷,透過其作品呈現的台灣高山族文化彷 彿「不是在我們同一社會存在的實體,而只是一種頗為遙遠的異文化。換句話說, 研究的趨向一直未落實在『屬於我們的這些原住民族群』本身上,亦即未去探討 族人如何詮釋或感受他們自己、他們的族群、他們文化變遷等;反之,卻只是不 斷地討論這些原住民被假設具有的抽相本體(即文化)上。」〔謝世忠 1987:2〕 換言之,這並非是以民族為本位的研究。 那麼,對若欲以民族為本位的都市原住民研究,當該如何?黃美英的《都市 21.

(28) 山胞與都市人類學》 〔1985〕雖仍著重於「適應問題」 ,但其目光已經廣泛涉及都 原社群的結合方式、社區型態、以及族群關係等方面的探討。謝世忠則持 Clifford Geertz 的立場: 「人類學是一詮釋的科學,而不是一堆數字經公式套出的結果」, 認為,必須以有限但卻深度的訪談,細密的分析,強化對其主要關切議題之詮釋 的可信度。〔謝世忠 1987:6〕。 本文認為,類此在方法論上的反省,並非「量化研究法」與「質性研究法」 之爭,而是民族學、人類學學門的研究者,得以另闢蹊徑,以「小民族」而非以 「大社會」為研究主體,在都市原民研究上做出民族學特有的貢獻。甚而,方法 論的反省,也提醒社會學門的研究者,在解釋理論或方法論的運用上,當抱持著 更警戒、審慎的態度面對概念的定性問題。例如所謂「都市地區」 、 「都市原住民」 等概念,在各政府統計資料、評估研究中的各自有不同之界義與範疇,在研究者 或政府機關各有取設範圍的狀況下,實在無法精確地顯示數量的變化。新的研究 必須提出更嚴謹範圍為基礎,回饋既有都原遷徙原因之分析,方可定位為對都市 政 治. 大. 魯凱族整體研究的前置工作。立. ‧ 國. 學. 2000 年以後最重要之研究者,當數中研院民族所在 2005 年所展開的「台灣. ‧. 原住民社會變遷與政策評估」研究計畫。這項大規模計畫乃是以 1983 年李亦園 院士等人《山地行政政策之研究與評估報告書》為基礎,自 2005 年開始規劃,. y. Nat. io. sit. 2006 年 3 月由黃樹民與章英華教授主持,集結 13 位跨學科、跨院校的學者開始. er. 投入研究、執行。而在 2007、2008 年兩次成果會議後,集結成黃樹民、章英華. n. a. iv. l C 主編《台灣原住民政策變遷與社會發展》 〔2010〕一書。 Un. hengchi. 該書(計畫成果)凡十章另加總論與結論,括量性與質性研究,每一章為特 定主題之子計畫。除分析戶政統計資料之外,更進行直接到戶、對原住民深度訪 談的田野調查,藉以瞭解原住民的現況。且就調查所得評估相關政策之施行之效 果,提出政策建議。雖然,中研院是項研究含括全面,並非以「都市原住民」作 為主要研究標的,然則,該研究田野調查 2,000 份成功問卷,其樣本中原鄉人數 及非原鄉人分佔母體人口之 64%及 36%。這樣的調查規模成果,亦足為都市原 住民研究者所重視。. 2. 遷移現象與成因解釋 遷移,是都市原住民議題之根源。近三十年來有關都市原住民的社會學研究 22.

(29) 數量頗豐。大部分討論都市原住民議題的研究,皆會略述都市原住民形成之原 因,亦即對於原住民遷移都市現象,提出解釋。其中以張曉春〈台北地區山地移 民調適初步調查研究〉〔1974〕對成因解釋奠定基礎。張曉春認為: 人類的遷徙,根據許多學者研究鄉村居民遷移的結果指出,是由於「推-拉」 兩種力量的相互作用;「推-拉」是遷移的原因或動機,遷徙的形成決定 (decision- making),乃是以「推拉」因素為其基礎。(張曉春 1974:2) 都市原住民議題繁多,學者多數在略以「推-拉」模型解釋遷移成因之後, 即投入各自關切領域議題進行研究,是以張曉春對台灣都市原住民遷移現象的解 〔2001〕 。 釋,一直被後續研究者所承接,而集大成者在傅仰止〈都市原住民概說〉 傅仰止該研究即對都市原住民的定義、遷移、分布、人口估算、生活型態、就業 結構與趨勢、文化衝擊、城鄉差距、弱勢身分等等現象,加以全面概述,可說是 對上個世紀,都市原住民現象的形成,做了全盤的定位,而由此得以成為理解都. 政 市原住民個層面問題之背景知識基礎。. 治. 立. 大. ‧ 國. 學. 而後,針對都市原住民遷徙現象,再加以深入研究者有章英華、林季平、劉 千嘉, 〈台灣原住民的遷移與社會經濟地位之變遷與現況〉 〔2008〕及相關調查,. ‧. 而最終以劉千嘉〈台灣原住民的遷徙:鵬飛抑或蓬飛〉〔2009〕此篇博士論文形. sit. y. Nat. 成最完整的遷移現象觀察以及理論反省。. er. io. 劉千嘉研究的根本關懷在於:「遷徙決策與生活狀況提升的願望是否高度相. n. a. v. l C 關」。為此,作者對文獻與既有理論採取審慎的態度,藉著最新大型數據,設定 ni. hen. hi U. gc 嚴謹作業程序,欲重建都市原住民遷移者之「遷移決策模型」 。作者預設「目的」 與「決策」之間當有嚴格對應關係;故,描述「社會呈現」得以重建「決策模型」。 其模型簡言之為:原住民之所以「遷移至都市」是為了「想讓生活變得更好」, 於是「找了一條路想說可以變好」 (遷移決策) ;然而,遷移之後,又發生了「生 活卻不一定會變好」 (社經地位、有限社會鑲嵌) ,於是再設法找一條路(重複遷 移),而這,常常是一條「回家的路」(回流遷移)。在這個圖像裡,作者描繪了 一種原住民遷移的「循環的困局」 ,對於了解都市原住民「形成」與「消解」 ,當 有重要參考價值。. 3. 生活適應、經濟與福利議題 舉凡都市原住民生活適應、就業、勞動狀況、社會問題、社會福利等等,與 23.

(30) 都市經濟生活相關之議題,一直是都市原住民研究的關切。 前文提及,自李亦園〈都市中高山族的現代化適應〉〔1982〕一文後,都市 原住民研究主軸便在「原住民族的現代化適應問題」中定性,對在都市之原民, 憂心其得否適應現代都市生活。謝世忠的《認同的污名》 〔1987〕 ,雖然主要針對 台灣原住民族地位的歷史變化,以及民族運動興起之成因,然而當時「原住民受 污名化」這項事實卻不分城鄉、廣泛地發生,該書對此提出具有強效之論點,不 斷被後繼研究者所引用。「污名化」與「去污名化」也成為原住民在都市就業與 生活之考察要項與評估指標。傅仰止〈都市山胞的社經地位與社會心理處境〉 〔1987〕更從社會結構與社會心理兩大進路,企圖解釋進而解決外在刻板成見, 帶給都市原住民調適之困難。 90 年代,原住民遷入人數最多的大台北地區,成為學者研究的重點田野。 傅仰止《都市阿美族的聚居生活型態:以山光社區為例》 〔1993〕 、黃美英《從部. 治. 政 落到都市:台北縣汐止鎮山光社區阿美族遷移史》 大〔1996〕、李明政〈大台北地區. 立 都市原住民生活模式及變遷情況的描述分析〉 〔1998〕 ,接續成為此間領域不間斷. ‧ 國. 學. 的研究。這三篇論文雖以阿美族為主要對象,然其主要關切在於生活型態,亦應. ‧. 屬生活適應類之主題,但已可為日後以特定都市原住民族之研究鋪陳基礎。. sit. y. Nat. 而就業、勞動狀況、社會問題等等社會福利議題,前述蔡明哲等學者共同編. er. io. 寫的《都市原住民史》 〔2001〕 ,應是掌握都市原住民生活各方面面貌最具完整性. n. al 〔2001〕 的彙整。其中朱柔若的〈都市原住民勞動史〉 i v ,對就業型態以歷史分期方 n. C. hengchi U 式分析,並對歧視現象加以檢視,企圖從經濟生活的角度,展開都市原住民生活. 適應問題的所有提問。而王淑英、利格拉樂.阿烏(Liglav A-wu)的〈都市原住民 婦女生活史〉〔2001〕則是以前期計畫(《台灣原住民史料彙編》)田野調查之資 料,聚焦在都市原住民婦女生活或生活困境做深度討論,可視為朱柔若作品之補 充。張清富的〈都市原住民社會問題史〉 〔2001〕則是分論了都市原住民「就業」、 「居住」 、 「貧窮」 、 「法律」四大方面問題,雖然在其論述中無法得見這些問題類 型是否隨著世代變遷,而產生何等顯著之變化,但張清富卻也提供了寫作時代的 「社會問題切片」,供後續研究者再予以詮釋。李明政的〈都市原住民社會福利 服務史〉〔2001〕則盡論政府與民間,對都市原住民所提供的歷年、歷次計畫的 各項服務。從這篇研究成果來看,成文當時的都市原住民社會服務,乃是以政府 機構與計畫為架構,而賴大量的民間團體及其雇員執行、填充其服務輸送管道「最 後一哩」的實體服務。就歷史發展而言,未來「福利服務」這項課題,官方所提. 24.

(31) 供者是否足已能滿足需求?是否仍以此種政府所謂的「公私合作」模式代行政府 應盡職責?值得在這篇研究上進行後續追蹤。 此外,針對特定區域都市原住民單一民族的進行長期、且詳盡的研究,則必 須注意到楊士範的作品,「都市阿美族三部曲」,分別是:《礦坑、海洋與鷹架: 近五十年的台北縣都市原住民底層勞工勞動史》 〔2005a〕 、 《阿美族都市新家園: 近五十年的台北縣原住民都市社區打造史研究》〔2006〕,以及《飄流的部落 (niyaro'):近五十年的新店溪畔原住民都市家園社會史》〔2008〕。這三部研究 作品,隨著時間序漸次縮小範圍,從第一本泛論阿美族礦工、遠洋漁工以及木工 之勞動樣態;第二部則描述大台北地區阿美族都市部落建構過程;到第三部更聚 焦在幾個引發社會抗爭事件的河畔部落的生活,附帶討論都市頭目的社會位階。 這些作品並非僅止於描寫都市阿美族生活,各書章節安排上,皆先鋪陳廣域的都 市阿美族就業與生活情形,以及原鄉傳統社會制度介紹。故作者的企圖並非僅止 於白描都市現況,而是企圖對照出城鄉差異,而顯現社會變遷。雖然楊士範的作 政 治. 大. 品著重在北部地區的社會底層、高強度高風險的體力勞動、居住權弱勢的都市阿 立. ‧ 國. 學. 美族,雖不能以此泛論都市原住民生活面貌,但至少對上述定義下之群體,同情 且相應的理解,有不可磨滅的貢獻,足資以他族為對象之研究參考。而若謂阿美. ‧. 族社會文化與魯凱族差異甚大,且濱河聚居型態並非都市魯凱族之典型,則楊士. sit. y. Nat. 範在早期在其《平和排灣族、城鄉遷移與社會文化變遷》 〔2005b〕一書中,及針. er. io. 對排灣族的都市遷移現象做了研究,特別探究其傳統社會階序之變化,例如婚姻. n. al 的「門當戶對」要求之存滅,這些變化在文化相近的魯凱族都市群體裡,是否也 iv 有類似的情形?值得觀察。. Ch. n engchi U. 4. 都市社團與教會議題 傳統魯凱社會特有之階級制度,在族人移居都會生活之後隨之瓦解,而以其 他社會網絡,例如同鄉會,建構在都市的魯凱社會。在這裡,包含了諸如「組織 運作」 、 「組織功能與效益」 、 「民族認同的凝聚」 、 「傳統身份的現代調適」甚至「離 鄉身分的原鄉接納」等議題,值得進一步探討。在未能找到與都市魯凱族直接相 關之研究下,我們或許可以從他族的研究中,找到適切的提問與樣態,作為魯凱 族研究之參考。 林志興〈花環(inupiDan)的重現:高雄地區卑南族非親屬性組織之研究〉 〔1996〕以高雄地區之卑南族人所組成之團體做為研究對象,以期了解台灣原住 25.

(32) 民在高雄地區團體生成的原因,形成的過程,發揮的功能以及所產生的意義。該 研究作為相關研究之先行者,最具貢獻的乃在於觀察到剛脫離「法制上污名化身 分」的台灣原住民,由於處於社會之底層,教育程度偏低以及經濟力量薄弱,資 源動員力有限,影響其組織動員能力,為了獲得團體活動之經濟上需求,大多數 團體大都必須仰賴地方政府支持,所以與地方政府之間形成「互利共生」的依賴 關係。此雖是對卑南族同鄉之分析,但在敘事中,亦相當反映了當時各個民族都 市原住民社團的依賴現象。相對於這些窘況,林志興亦觀察到,在眾多族群的互 動環境中,在本族族群識別以及族群意識的對照作用下,民族會往在特定的文化 主題領域裡發展,營造出據以認同的文化空間,此為卑南族在高雄得以不被淹沒 在阿美族文化下的具體憑恃。就此而言,亦可以作為與卑南族人數相近之魯凱族 之參考。 而尤天鳴的〈都市阿美族在桃園縣的結社〉〔2013〕,則是相隔 17 年的最新 調查。此時,都市原住民族尤其在桃園的阿美族,其政經活力早已非同昔比。擁 政 治. 大. 有豐沛資源的阿美族各社區,形成各式結社,彼此交陪連結,以成為族人工作之 立. ‧ 國. 學. 外的生活重心。尤天鳴描述的阿美族同鄉會的生成、凝聚、特色、困境,梳理出 其中意義,而得到了同鄉會具有「聯繫原鄉部落」 、 「維繫民族邊界」 、 「政府協力. ‧. 組織」以及「區別原鄉阿美族」等四大功能特色。在此,對於理解其他各族同鄉. io. y. sit. Nat. 會組織,提供了典型的參照組,是其參考價值。. er. 至於都市原住民教會部分,除了前文已提到的龍慧芳〈台灣魯凱族從原鄉教. n. a. iv. l C 會到城鎮教會之路-以新北市新莊區魯凱中會活水教會(1984~2010)為例〉 Un. hengchi. 〔2011〕,針對魯凱族的都市教會進行觀察、分析之外,楊士範的《阿美族都市 教會:近五十年新北市都市原住民基督教信仰生活史》 〔2012〕 ,一書則以部分篇 幅,描述了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西美中會在都市阿美族的宣教成果,亦可參考。. 5. 語言與文化傳承議題 原住民族進入都會,其民族文化受到衝擊最大著當屬語言與文化傳承議題, 在都市原住民研究作品中,亦以教育學門論文為最。其中針對族語傳承課題,提 出核心關切,設定後續研究議題的文獻,並有顯著成果為林金泡〈都市原住民教 育問題史〉 〔2001〕 ,廖傑隆的博士論文〈都市原住民族語政策研究—以臺北市語 言巢為例〉〔2008〕以及陳惠美的碩士論文〈原住民族語教師對族語教學的意見 -以高雄市為例〉〔2008〕。 26.

(33) 林金泡指出台灣原住民教育及社會種種問題,當可具體地在都市原住民生活 中發現,進而提出種種政策倡議。而在林文之後,對於都市原住民族語言傳承之 研究,尚未有超越林氏觀點,而多為以語言巢、課程設計等實務規劃,接踵其後。 廖傑隆的論文則是針對教學現場乃至台北市都市原住民族族語政策,提出觀察與 批判。該論文鎖定在台北市自 2001 年開始實施的原住民語言巢政策,以及施用 「九年一貫課程鄉土語言原住民族語九階教材」之教學現場,分析其政策執行情 況,並提出政策施行建議,供主管機關以及教師參考。廖傑隆此文的成就,乃是 基於第一線族語教師的教學回饋,提出種種缺失改進,其所不足之處,則是因為 缺乏導入語言學關於語言學習或習得之技術、指標或理論,亦或未對更深層之「教 與學過程」之心理活動或干預現象,進行來自教育心理學門的探究,致使其回饋 了政府相關單位,卻尚未能滿足其所企圖的「發展原住民族語教育之理論」以及 「建立族語教育政策評估之架構」等學術性目的。然,這本作為都市族語教學領 域的研究先行者,完整地評估近年最熱門的「族語教學語言巢模式」,足以對魯 凱族語言傳承議題提供參考。.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此外,陳惠美的論文,雖論述規模不若廖傑隆,然其所選擇的高雄場域,亦 當可與廖傑隆在台北所做的研究,作一比較。而就其陳慧美所訪問的、包含魯凱. ‧. 族 2 位的 11 位各族族語老師所面臨的困境,例如教學時數過少、資源過少、排. sit. y. Nat. 課困難等等,似屬共通問題未有顯著的民族別差異,僅能在陳、廖兩人的研究中. er. io. 比較得知:高雄都市原住民族語發展的客觀環境確實較台北艱困,距離原鄉較近. n. al 的高雄並未得到原鄉族語資源的支援,但此非地域差異,而實為受限於經費的行 iv 政給付差異。. Ch. n engchi U. 而在文化認同與傳承課題方面,則以謝世忠、劉瑞超合著的《移民、返鄉與 傳統祭典-北台灣都市阿美族原住民的豐年祭參與及文化認同》 〔2007〕一書足資 參考。本書雖然僅針對北台灣都市阿美族活動進行田野調查。但作者卻能就族人 參與傳統豐年祭典的情形,以及返回原鄉參與祭典所表現的連結關係,掌握在都 市裡面「民族傳統祭典」存在的文化意義〔謝世忠、劉瑞超 2007 298-302〕。這 樣的觀察,亦對以都市原住民其他各族作為對象的後續研究者一個提醒:原鄉到 都市的族性變異,當已不只在聚會、祭儀等文化表現層次而已,傳統社會組織或 恐已發生型態結構變化,或發展主軸偏移。這一點,當是面對傳統社會階層嚴謹 程度不在阿美族之下的魯凱族,必須考量的線索。. 2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美國許多城市也有少數族裔的社區存在,如 黑人區、唐人街、義大利人區,這種少數族

團體報名:由各縣市政府(高爾夫委員會【協會】)組隊報名,每縣市可報名最高

01 綜合機械 3 陳俊嘉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中區職業訓練 中心.. 01 綜合機械 4 王仲丞

之整合及阿里山觀光軸線延伸發展計畫 期中規劃階段 雲嘉南-4 雲林縣 臺灣宗教旅遊及宗教文化園區之規劃 期中規劃階段 雲嘉南-5 臺南縣 雲嘉南農業經濟發展計畫

(六) 有關勞動力發展署北基宜花金馬分署、桃竹苗分署及高屏澎

近年,各地政府都不斷提出相同問題:究竟資訊科技教育的投資能否真正 改善學生的學習成果?這個問題引發很多研究,嘗試評估資訊科技對學習成果 的影響,歐盟執行委員會聘請顧問撰寫的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在徵詢其所屬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委

日本絕大部分的城市都擁有完善的鐵路系統。在 1957 年 11 月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