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三、 「都市原住民焦點議題」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010〕則本於宗教研究的立場,凸顯在「都市魯凱族裡的基督教會宣教」。龍 文的研究對象就是教會組織、宣教活動、教會發展。該論文核心問題意識在於:

「描述活水教會的歷史,並透過同族原鄉教會與鄰近的他族教會的在教會組織、

文化與教義衝突、與他社團關係等三領域之建議,尋找未來發展之道。」而在論 文中,以大篇幅整理自 1984 年以來到 2010 年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魯凱中會新莊活 水教會的教史。另探討都市教會遇到的「傳統文化與福音信仰衝突」問題,以及 隨之而來的「都市同鄉組織與教會關係」,故亦附帶記錄了活水教會附近的幾個 其他原住民族教會的互動往來,織出了一個原民教會離鄉互助的網路。

綜觀龍慧芳與前文提及的蔡宛庭這兩篇論文,除了具體記錄了都市魯凱族近 年的都市生活外,其所提出、但尚未能解決的課題,如信仰與文化之衝突,教會 與社區組織之分工,以及都市魯凱族人互助之模式,對後續研究者皆有所裨益,

可視為都市魯凱族最新的研究成果。

學位論文之外的其他學術作品中關涉魯凱族者亦不多。就田野資料部分,有 台灣省文獻會為《都市原住民史篇》研究,而在撰寫之前先執行長達四年多的田 野調查,其成果集結成《台灣原住民史料彙編 1、2、5、8》〔1995、1996、1997、

1999〕此四本書。當中有 10 位(篇)都市魯凱族人訪談記錄,自不能忽視。

回顧過往學術界包含學位論文之研究成果,除上述所提之作品之外,尚未得 見針對都市魯凱族進行研究之重要論述。故為本研究研究所需,針對「魯凱族遷 移至都市後,所可能涉及諸如生活適應、結社活動、民族發展等相關議題加以探 討的重要研究文獻,作一回顧與評析,以作為「魯凱族的都市遷移」這一研究課 題的預備學(Propaedeutics)工作,必須對研討都市魯凱族生活所可能觸擊的幾 個都市原住民主要議題,在其論域中的重要研究成果,加以回顧,以資借鏡。

三、 「都市原住民焦點議題」

我們將文獻回顧的範圍加以擴大,著眼於「都市原住民研究」的範疇,則更 可掌握這項議題分化:以都市原住民真實處境的問題切入發展,從而鋪陳了在都 市生活中社會、教育、社團等各領域民族發展之議題。在分論各項議題之後,我 們亦可在文獻回顧的基礎上,思考都市魯凱族之研究、甚至是未來的都市原住民 研究之方向。

19

進行的《台灣原住民史料彙編 1、2、5、8》〔1995、1996、1997、1999〕此四本 先導田野調查成果。其內容包含概說、階層變遷、勞動、生活、教育、婦女生活、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山胞與都市人類學》〔1985〕雖仍著重於「適應問題」,但其目光已經廣泛涉及都 原社群的結合方式、社區型態、以及族群關係等方面的探討。謝世忠則持 Clifford Geertz 的立場:「人類學是一詮釋的科學,而不是一堆數字經公式套出的結果」,

認為,必須以有限但卻深度的訪談,細密的分析,強化對其主要關切議題之詮釋 的可信度。〔謝世忠 1987:6〕。

本文認為,類此在方法論上的反省,並非「量化研究法」與「質性研究法」

之爭,而是民族學、人類學學門的研究者,得以另闢蹊徑,以「小民族」而非以

「大社會」為研究主體,在都市原民研究上做出民族學特有的貢獻。甚而,方法 論的反省,也提醒社會學門的研究者,在解釋理論或方法論的運用上,當抱持著 更警戒、審慎的態度面對概念的定性問題。例如所謂「都市地區」、「都市原住民」

等概念,在各政府統計資料、評估研究中的各自有不同之界義與範疇,在研究者 或政府機關各有取設範圍的狀況下,實在無法精確地顯示數量的變化。新的研究 必須提出更嚴謹範圍為基礎,回饋既有都原遷徙原因之分析,方可定位為對都市 魯凱族整體研究的前置工作。

2000 年以後最重要之研究者,當數中研院民族所在 2005 年所展開的「台灣 原住民社會變遷與政策評估」研究計畫。這項大規模計畫乃是以 1983 年李亦園 院士等人《山地行政政策之研究與評估報告書》為基礎,自 2005 年開始規劃,

2006 年 3 月由黃樹民與章英華教授主持,集結 13 位跨學科、跨院校的學者開始 投入研究、執行。而在 2007、2008 年兩次成果會議後,集結成黃樹民、章英華 主編《台灣原住民政策變遷與社會發展》〔2010〕一書。

該書(計畫成果)凡十章另加總論與結論,括量性與質性研究,每一章為特 定主題之子計畫。除分析戶政統計資料之外,更進行直接到戶、對原住民深度訪 談的田野調查,藉以瞭解原住民的現況。且就調查所得評估相關政策之施行之效 果,提出政策建議。雖然,中研院是項研究含括全面,並非以「都市原住民」作 為主要研究標的,然則,該研究田野調查 2,000 份成功問卷,其樣本中原鄉人數 及非原鄉人分佔母體人口之 64%及 36%。這樣的調查規模成果,亦足為都市原 住民研究者所重視。

2. 遷移現象與成因解釋

遷移,是都市原住民議題之根源。近三十年來有關都市原住民的社會學研究

2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數量頗豐。大部分討論都市原住民議題的研究,皆會略述都市原住民形成之原 因,亦即對於原住民遷移都市現象,提出解釋。其中以張曉春〈台北地區山地移 民調適初步調查研究〉〔1974〕對成因解釋奠定基礎。張曉春認為:

人類的遷徙,根據許多學者研究鄉村居民遷移的結果指出,是由於「推-拉」

兩種力量的相互作用;「推-拉」是遷移的原因或動機,遷徙的形成決定

(decision- making),乃是以「推拉」因素為其基礎。(張曉春 1974:2)

都市原住民議題繁多,學者多數在略以「推-拉」模型解釋遷移成因之後,

即投入各自關切領域議題進行研究,是以張曉春對台灣都市原住民遷移現象的解 釋,一直被後續研究者所承接,而集大成者在傅仰止〈都市原住民概說〉〔2001〕。 傅仰止該研究即對都市原住民的定義、遷移、分布、人口估算、生活型態、就業 結構與趨勢、文化衝擊、城鄉差距、弱勢身分等等現象,加以全面概述,可說是 對上個世紀,都市原住民現象的形成,做了全盤的定位,而由此得以成為理解都 市原住民個層面問題之背景知識基礎。

而後,針對都市原住民遷徙現象,再加以深入研究者有章英華、林季平、劉 千嘉,〈台灣原住民的遷移與社會經濟地位之變遷與現況〉〔2008〕及相關調查,

而最終以劉千嘉〈台灣原住民的遷徙:鵬飛抑或蓬飛〉〔2009〕此篇博士論文形 成最完整的遷移現象觀察以及理論反省。

劉千嘉研究的根本關懷在於:「遷徙決策與生活狀況提升的願望是否高度相 關」。為此,作者對文獻與既有理論採取審慎的態度,藉著最新大型數據,設定 嚴謹作業程序,欲重建都市原住民遷移者之「遷移決策模型」。作者預設「目的」

與「決策」之間當有嚴格對應關係;故,描述「社會呈現」得以重建「決策模型」。

其模型簡言之為:原住民之所以「遷移至都市」是為了「想讓生活變得更好」, 於是「找了一條路想說可以變好」(遷移決策);然而,遷移之後,又發生了「生 活卻不一定會變好」(社經地位、有限社會鑲嵌),於是再設法找一條路(重複遷 移),而這,常常是一條「回家的路」(回流遷移)。在這個圖像裡,作者描繪了 一種原住民遷移的「循環的困局」,對於了解都市原住民「形成」與「消解」,當 有重要參考價值。

3. 生活適應、經濟與福利議題

舉凡都市原住民生活適應、就業、勞動狀況、社會問題、社會福利等等,與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