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劉其偉生命歷程中有效的環境關注行動探討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劉其偉生命歷程中有效的環境關注行動探討"

Copied!
19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中文摘要

環境危機引發人類思考與環境的關係。透過跨領域的方式來解決環境問題成 為近年來的趨勢:音樂結合生態,使人類與自然產生連結,建立移情作用;文學 結合生態,傳達環境意識,呼籲環境保存;而在藝術層面,國內外也有透過裝置 藝術或是彩繪,將環境的概念置入其中。 本研究的主角—劉其偉,是一位在藝術、文學、人類學等多有涉獵的電機工 程師,在其生命歷程中也對環境關懷付出行動,本研究重點在於整理其有效的環 境關注行動,以及分析其符合環境保護論者的有效行動構成要素;並探討他投入 環境關注行動的重要生命經驗;最後,將劉其偉往生後,社會上持續其影響力所 進行的環境關注之發展現況做一個分析。 本研究的結果顯示 1. 劉其偉投入環境關注行動的重要生命經驗有接觸大自然的經驗等八項。 2. 劉其偉關注環境的有效行動有十項;符合的有效行動構成要素達十三項。 3. 劉其偉關注環境的精神從 2002 年辭世到 2007 年一直在進行,形式多樣, 在學校教育方面結合了自然科技、社會、藝術與人文等領域;融合的議 題包括環境教育與生命教育;在社會教育方面與國家公園、博物館、企 業合作推廣自然生態保育的理念。 本研究結論為劉其偉憑藉重要生命經驗而進行環境關注的行動,這些有效行 動可以運用於未來對大眾傳達環境意識的參考。 關鍵字:劉其偉、有效行動、重要生命經驗、環境關注、環境教育、環境藝術

(2)

Abstract

Environmental crisis stimulates humans to think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nd environment. Therefore, recently it has become a popular trend to develop many different ways to solve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such as music combines ecology, it can help people relate to nature, and then develop empathy. Literature combines ecology; then it conveys environmental consciousness and appeal for conservation. As for Art, there is another way to combine installation art or colored patterns with environmental concepts in the whole world.

This thesis is about Max, Liu, who is an engineer and dabbles in many different fields like art, literature and anthropology. He is also concerned about the issues of environment. Therefore, the main point of this thesis discusses effective actions in environment. And it analyzes suitable ingredients of effective action for

environmentalists. Moreover, it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t life experience that Max Liu invests in concerning about the environment. Finally, since Max Liu passed away, the thesis analyzes continuous influence in the attentiveness of the environment in society.

This research shows that:

Max Liu has eight main significant life experiences on concern about the environment including the experience of contact with nature.

Max Liu has ten effective actions on concern for the environment. They conform to thirteen ingredients of effective action.

The spirit of Max Liu who was concerned about the environment has been preceded from 2002 to 2007, since he passed away in 2002. In education, it combines science technology, society, art, and humanities. And the related issue includes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life education. In social education, it promotes the conservation of the ecosystem with national parks, museums and business.

The conclusion of this thesis is about the actions of concern for the environment with Max Liu’s significant life experience. And these effective actions can become the reference for people in the future.

Key word: Max Liu, effective action, significant life experience, environmental concer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environmental art

(3)

目 錄

中文摘要 ... i Abstract ... ii 目 錄 ... iii 圖 目 錄 ... iv 表 目 錄 ... v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2 第二節 研究目的... 9 第三節 名詞釋義... 9 第四節 研究限制... 11 第二章 文獻回顧 ... 12 第一節 劉其偉簡介 ... 12 第二節 生命史研究法 ... 20 第三節 重要生命經驗在環境教育上的意義 ... 31 第四節 環境概念、環境議題與藝術的融合 ... 3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48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8 第二節 研究流程... 49 第三節 文獻分析法 ... 51 第四節 深度訪談... 62 第五節 信度與效度 ... 67 第四章 劉其偉關注環境的生命歷程 ... 70 第一節 環境關注的重要生命經驗 ... 71 第二節 有效的環境關注行動 ... 82 第三節 創作中的環境議題與環境概念 ... 103 第四節 劉其偉環境關懷精神的後續發展 ... 129 第五節 研究者省思 ... 14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150 第一節 結論... 150 第二節 建議... 155 參考文獻 ... 158 附錄一 劉其偉生命歷程中關注環境的紀要 ... 170

(4)

圖 目 錄

圖 2-2-1 劉其偉、奶奶和姊姊在大宅院... 13 圖 2-2-2 劉其偉在日本 17 年的生活... 13 圖 2-1-5 劉其偉探訪原始部落... 19 圖 2-1-6 劉其偉巴布亞新幾內亞紀行》紀錄片獲金鹿獎... 19 圖 2-2-1 生命史研究的範疇... 26 圖 2-2-2 生命歷程研究典範四項要素... 28 圖 3-1-1 研究架構圖... 49 圖 3-2-1 研究流程... 50 圖 4-1-1 劉其偉的重要生命經驗與環境意識養成模式... 81 圖 4-2-1 劉其偉捐贈畫作給農委會製作形象海報... 82 圖 4-2-3 劉其偉地球日聲明手稿... 86 圖 4-2-4 劉其偉接受國外媒體專訪... 92 圖 4-2-5 劉其偉提供畫作給大安銀行發行第一張自然保育資源信用卡... 95 圖 4-2-6 劉其偉為動物園保育代言人... 95 圖 4-2-7 劉其偉有效行動構成要素模式... 99 圖 4-2-8 農委會的海報... 100 圖 4-2-9 劉其偉受訪稿... 100 圖 4-3-1 劉其偉為玉山運動代言人... 113 圖 4-3-2 環境概念的模式(楊冠政、周儒,1993) ... 127 圖 4-4-1 玉山國家公園森林警察--劉其偉 ... 140

(5)

表 目 錄

表 2-3-1 對環境實際關心的影響因素... 33 表 2-3-2 承諾對環境保護的原動力... 35 表 2-3-3 環境行動者養成因素... 36 表 2-3-4 Chawla 及徐世璋重要生命經驗分類項目異同 ... 37 表 2-4-1 環境概念類目表... 42 表 2-4-2 新環境典範量表類目... 44 表 3-3-1 劉其偉文件蒐集相關主題摘要--專書評述 ... 53 表 3-3-2 劉其偉文件蒐集相關主題摘要--視聽媒體 ... 56 表 3-3-3 重要生命經驗的構面... 60 表 3-3-4 有效行動的構成要素... 61 表 3-4-1 訪談歷程表... 63 表 3-4-2 逐字稿編碼範例表... 67 表 4-1-1 劉其偉主要探險一覽表... 78 表 4-2-1 劉其偉有效的環境關注行動與有效行動構成要素分析... 83 表 4-3-1 創作--繪畫類的環境議題與概念分析一覽表 ... 114 表 4-3-2 創作--著述文章類的環境議題與概念 ... 119 表 4-3-3 時人評述劉其偉的環境關注行動... 127

(6)

第一章 緒論

像山一樣思考 「只有山活得夠久而足以客觀地聆聽狼嗥」 「人類普遍忽視人與自然的和諧狀態,以為狼群減少了,就是獵人的樂園,但是 一座被過多的鹿群摧毀的山脈,可能十幾年也無法恢復原貌。當梭羅說:野地裡 蘊含這個世界的救贖時,或許這就是狼的嚎叫所隱藏之意義。」 -Aldo Leopold 一 位 與 民 國 同 年 的 台 灣 人 , 與 美 國 生 態 保 育 之 父 李 奧 波(Aldo Leopold 1887-1948)相似的狩獵經驗與深入叢林的探險體悟,使其在生命歷程中從狩獵者 的角色轉為生態保育的實踐者,擔憂未來發生清水戰爭並極力呼籲保育是為了下 一代。本章節從背景動機的敘述導引出本研究目的,探討這位對台灣環境保育有 特殊貢獻的歷史人物--劉其偉。

(7)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2006 年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 WWF)發布的「地球生 命力報告」(Living Planet Report)提到:2003 年人類的生態足跡指數是 1961 年的 三倍多,已經超出了地球生態承載力達25%,2050 年時,需要兩個地球才能養活 全部的人口(WWF, 2006);人類對生物圈的索取程度,已超出地球承載力太多, 造成了生態足跡指數增加,生物多樣性數值下降,種種數據顯示了因人類的科技 文明及消費上的貪婪,對自然大規模的破壞和漫無節制的索求,形成了環境危 機,使得大自然系統加速崩解(李永展、李欽漢,2000;Bird, 2006)。 萬物賴以維生的大自然系統漸趨惡化的環境危機,激發了各領域的學者思考 我們是否應該改變人與環境的關係(林俊義,1984)。於是人類透過多種方式關注 環境的議題。李奧波跳脫現代科學的窠臼,以較為寬廣的視野和謙卑的態度來面 對大自然的所有成員,在 1949 年出版的《沙郡年記》中提到「在與破壞大自然 的行為對抗時,有比將『土地倫理』所做的呼籲放在年輕人手中更強而有力的方 法嗎?」(陳慈美,2006;吳美貞譯,2005);美國女生物學家卡森(Rachel Louise Carson, 1907-1964)在 1962 年出版《寂靜的春天》一書中,以食物鏈的原理闡明 了人類與大氣、海洋、河流、土壤,動植物之間密切的的互動關係,深化了人類 行為對自然環境造成破壞的省思,觸及了動植物是否有生命權利的討論(曾春海, 1998);1972 年聯合國召開「人類環境會議」,發表「人類環境宣言」,並且成立 聯合國環境規畫署(UNEP),推動國際環保事務,確認環境議題是全球共同關注的 主題,之後各種國際環保組織與環保公約因應而生;在國際會議中,如二十一世 紀議程,也極力呼籲人類需要有更積極的環境教育與實踐,才能營造可持續發展 的環境(楊冠政,2002);1986 年,美國環境倫理學者泰勒(Paul W. Taylor)在《尊 重自然》(Respect for Nature: A Theory of Environmental Ethics)一書中主張凡生物 皆具自身價值,人應以環境倫理對待一切生物(曾春海,1998);楊冠政(1999)也提

(8)

出生態系統要永續,人類必須要改變對環境的態度、觀點與作為的模式,將關注 的角度拓展至整個大地,不分族群與國界,以生態中心主義的環境典範,讓環境 更好。可見自然環境生態思潮已超越國界,成為跨文化的顯學(王勤田,1995;齊 立文譯,2001)。 環境思潮的興起促使了生態意識的覺醒、環境運動的推行以及開始尋求解決 環境議題的途徑。思考生態環境問題的解決必然牽涉到歷史、文化、信仰等層次 的思考,也與國際和國內政治、經濟、社會運作密切關聯,甚至也與人類的靈性、 美學、生命的本質息息相關(陳慈美,2006)。因此,探討環境議題時,不再只是 生態及環境學者的任務,而是放在各種相關的脈絡中進行整體考量,從各層面介 入,成為社會上每一份子該有的使命,促其從多種角度切入環境議題,付出關懷 與努力(王俊秀,1994;李永展,2006;胡懿勳,1999;陳慈美,2006;廖敦如, 2005)。 於是在藝術的範疇中,著名的德國的藝術大師波依斯(Joseph Beuys)在 1982 年發起具有生態議題的行動藝術創作--「七千棵橡樹」,強調以城市的森林化代替 城市的管理;國內學者倪再沁的「失樂園」水墨系列,呈現人類工業文明污染對 環境生態的衝擊;汪靜明利用攝影傳達河川的生態之美;劉燕明以「藍鵲飛過」、 「熊鷹」等紀錄片詳實記錄台灣特有種的生活習性;楊恩生對生態求真寫實的繪 畫風格引領觀者進入環境保育的領域;而莊連東利用彩墨展現對生態環境的關懷 與訴求;高雄市立美術館也在 2006 年進行一場藝術與生態的對話,期由生態藝 術研習工作坊的方式實踐心靈與環境的對話(林清玄,1982;邱子容,2003a, 2003b;陳天佑,2002;鄭治桂,1999;高美館,2006;莊明中,2004)。在文學 寫作領域,自十九、二十世紀中期以後陸續出現的自然書寫作家如傑佛遜(Thomas Jefferson, 1745-1826)、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 1817-1862)、謬爾(John Muir, 1838-1914)等在文字中埋下荒野倫理的濫觴,形成環境關懷傳統,醞釀了第一座 國家公園的誕生(盧莉茹,2006);國內劉克襄、徐仁修等自然寫作家,在文學作

(9)

品中呈現自然風貌的觀察心得來表露生態意識或是呼籲環境保存。在音樂領域 上,吳金黛、馬修連恩(Matthew Lien)創作森林狂想曲、狼等生態音樂,利用樂曲 提供人類和自然世界之間的聯結,透過彼此的關聯性來建立移情作用,促使人類 產生親環境的態度、行為和主張(張倩瑋,2005;Lien, 2006;Turner & Freedman, 2004)。牙醫師李偉文跨出醫學的領域任職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帶領協會的夥伴 「選一條少被人走過的路」,以自然教育、參與環境議題、保育自然棲地、社區 生根、推動義工組織等方式「在黃昏的日落前趕路」,看守台灣的環境,付出關 注與行動,使得台灣環境教育多面向的擴展與深耕(李偉文,2006)。 誠如上述,將環境教育落實到每一個面向,以跨領域、跨文化的方式結合生 態保育的觀點,在每一個面向都能思考環境的問題。以環境保護者的觀點,積極 行使對環境有利的說服、政治、法律等行動;以多元交流的方式謀求問題的解決, 扭轉人類對大自然的肆意宰割、濫取和破壞;以心靈的環保展現對大自然的尊重 與關愛,達到環境危機的化解(王從恕,2001;邱子容,2003a;劉美玲、王佩蓮, 2003;曾春海,1998;Tanner, 1998)。 本研究的主角--有「畫壇老頑童」、「自然之子」稱號的劉其偉正是另一位在 生命歷程中對環境生態有特殊貢獻的台灣人。他在 2001 年曾獲總統頒發文建會 文馨獎,並且投入許多關懷社會的行動,以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的心態將大批畫 作、民族文物捐給美術館、博物館進行典藏與學術研究,同時也捐贈了多幅畫作 及著作給社會福利團體進行義賣。研究者以劉其偉這位台灣著名的藝術家為研究 對象,便是有感於劉其偉在其獨特多姿的生命中,付出大量環境關注行動:他創 作具環境意識的畫作如「傷心的小鳥」,表達大地受污染使得下一代無法生存的 控訴;此外也透過多篇的著述文章、拍攝公益廣告、上訪談節目等方式宣揚保育 觀念,除了在生活中履行簡樸的生活哲學外,更積極說服大眾加入生態保育的行 列。 「東方克利」劉其偉在台灣美術發展史上甚具特色,沒有經過學院的淬鍊,

(10)

只靠著不斷的試驗與摸索,遵循克利說的:「繪畫不是畫眼睛所看到的,而是畫 你心裡所想的(鄭惠美,2003)。」運用各式媒材,在畫作中投注對自然環境、動 物、原住民的關愛:他把對動物的愛與生存權,透過動物的神情體態,注入作品; 在畫面上表現出因文明發展而逐漸受困的動物們強烈的感情(林清玄,1982;鍾金 鈎,1983);他在一系列的反核畫作「憤怒的蘭嶼」、「誰在哭泣」中,替承受核廢 料的土地抱不平,表現他對生態環境與人文的關懷,藉此批判政府只重核能經 濟,漠視生態保育,不為後代子孫留下一條生路(陸蓉之,1991;鄭惠美,2006a); 除此之外,他更爲農委會繪製一系列野生動物的海報,扭轉國際對台灣殘害野生 動物的視聽,宣揚「保護野生動物,是為了下一代!」(楊孟瑜,1996;鄭惠美, 2006a)。汪靜明(1998)在第一屆生態藝術展覽中以環境生態的觀點定義生態藝術 是人類藉由不同的媒體、觀察與記錄環境中多樣元素的存在等互動關係,來表現 心靈或作品上多位元的生態哲學與文化。黃光男(1999)強調將生態寄意於藝術, 以藝術隱喻著生態保育的教化,是生態藝術的價值。徐仁修也曾說:藝術也可以 是一種另類的保護自然方式(引自邱子容,2003a)。劉其偉因關懷生態而進行的創 作,在 1998 年由林業試驗所主辦的「台灣森林生物多樣性繪畫系列特展」中受 邀展出。鄭治桂(1999)提到,劉其偉塑造饒具趣味又帶有個性的動物肖像,達到 了觀者心生喜愛與親近動物的生態保育目標。劉其偉以藝術的角度關注環境,充 分展現藝術家的社會責任。 除了運用美術上的成就來進行環境關注外,鑽研藝術人類學的劉其偉,跨文 化、不分族群的進行少數民族的田野調查,深入台灣山區、蘭嶼、婆羅洲、非洲、 大洋洲等原始部落,看到當地的自然景觀以及野生物被破壞的情況,他呼籲大家 重視雨林棲地及非洲生態,他說:「今日我們對天然資源的保護是不分族群與國 境的,它的目標是為了全人類謀求福祉,絕非為任何政治目的或自身的利益。非 洲大自然是全人類的遺產,它的保護工作值得我們去關心。」具生態保育意識的 劉其偉以真正的人文精神展現了對萬物的終極關懷(黃美賢,1997,楊孟瑜,1996,

(11)

鄭惠美,2002,2006a;魏可風,1996)。 劉其偉以作家的身分在文章著述中,表明他悲憫環境的態度與立場。他在 1976 年國內缺乏國際資訊交流下,撰文引述國際自然資源保育的現況,並呼籲國 人重視本土的野生動物保護與自然資源保育(劉其偉,1976),在當時的台灣社會 中與徐仁修在 1973 年發表《失去的地平線》一文可以並列為撰寫生態保育文章 的先行者;1985 年時,在報章如《民眾日報》、《中國時報》痛心疾呼核廢料、輻 射的可怕;除此之外劉其偉 1997 年開始在《新觀念》雜誌中每個月一篇文章, 持續發表自然保育、生態平衡、動物權利、噪音、核廢料等環境議題的文章如《勿 再炫耀過時的血腥牙雕了!》、《犬殤 狗兒無言在低泣》(薛平海,2001)。他認為 自然保育的環境問題,絕不在於科技,而是在於政治,地球需要有賢明而遠見的 政治家,做出對環境負責的決策。他認為文明的定義,不再只是飛機與大砲,而 是倡導大家如何一起維護這塊土地的原野和叢林,拯救地球的生命體(鄭惠美, 2006b)。劉其偉長期在報章雜誌發表生態保育的文章,使用了媒體溝通的技巧對 社會大眾進行無形的環境教育,符合了環境保護論者所提到有效行動的構成要素 (Chawla, 1999)。 劉其偉也是玉山、金門、雪霸國家公園的榮譽警察,獲頒雪霸國家公園榮譽 解說員,並以自然保育代言人的身分,協助農委會推廣台灣自然保育的形象,他 深信只有擁有自然資源,人類才能夠再度擁有如野生動物在荒野中追逐的自由(鄭 惠美,2006b);他更以他的知名度與影響力為經濟部水利局擔任公益廣告代言人, 呼籲大眾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蔣昆霖、李城忠(2006)指出代言人的可信度與 欲推銷的產品態度具有間接效果存在,劉丁己、余嘉明(2006)、林義豐(2005)、掌 慶琳(2003)等人的研究也證實代言人推薦式廣告能影響消費者態度。於是國家公 園及經濟部等政府機構看中劉其偉的生態保育信念與高知名度,期由代言人的方 式,推展生態保育意識與節約水資源,產生代言人的效益。誠如上述,劉其偉的 生命歷程中經歷多種角色,同時,他也在其中投入許多對環境的關注,以多樣化

(12)

的行動無形中對大眾進行了環境教育。 坊間、學術界以劉其偉為主題的專書及研究大都以傳記、口述歷史或是回憶 錄的方式呈現,諸如楊孟瑜、鄭惠美著有多本劉其偉的傳記及口述歷史,鄭惠美 與薛平海合編的「繪畫創作文件」,黃美賢著的「劉其偉繪畫之研究」,劉其偉撰 文的「老頑童歷險記」;或是美術類的學術研究,如張雅珍、王立志、林慧君的 碩士論文「劉其偉畫作中所具有之兒童畫特質之研究」、「馬白水與劉其偉繪畫之 研究與比較」、「原始圖像對劉其偉繪畫影響之研究」等。一般人對劉其偉的認識 大部分以他在美術及文化人類學上的成就來認定,事實上劉其偉在關注環境上有 許多作為,但是尚未有人進行整理與深入瞭解,因此研究者想要深度瞭解劉其偉 關注環境的有效行動有哪些?藉哪些行動來傳達環境意識?這些行動的構成要 素為何?此為本研究動機之一;而劉其偉最廣為人知的繪畫創作與文字創作,也 隱含了劉其偉關注的環境議題與欲傳達的環境概念,研究者想要進一步整理與分 析,以做為環境教育的媒材,此為研究動機之二。 Chawla(1998a, 1999)、許世璋(2002,2003,2004,2005)等學者在有關重要生 命經驗(Significant Life Experience, SLE)的研究方面,提出影響個人環境態度的因 素或是承諾保護環境的原動力為何,證實重要生命經驗可成為環境教育上一個重 要的參考依據,藉由分析探討對環境付出實際關心行動的人士曾經歷的生命經 驗,來暸解其日後做出對環境負責任的行為之影響因子。本研究在整理劉其偉關 注環境的行動後,進一步探討劉其偉投入環境關注行動的原因符合了哪些重要生 命經驗的構面,期從環境教育的角度切入,解析劉其偉關注環境的行動之重要生 命經驗,瞭解哪些影響因子促使劉其偉關注環境,提供給環境教育者另一個思考 的面向,是否可以複製或鼓勵這樣的經驗在環境教育中產生,為本研究動機之三。 劉其偉豐富多姿的生命歷程,對人、對生態,投入了真誠的關懷,雖然劉其 偉已經往生,卻依然保有他的影響力,例如廣達文教基金會2004 年至 2007 年間 舉辦了「游於藝」的巡迴活動,在各級學校展出劉其偉的畫作並配合教學活動、

(13)

培訓藝術小尖兵等,此活動的目標之一便是社會關懷與環境保護(財團法人廣達文 教基金會,2005);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水里遊客中心也在 2007 年一月推出劉其 偉生態保育畫作特展,邀民眾一起重回大自然探索與冒險,七月份結合淨山運 動,獲得迴響而持續進行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籌備許久的大洋洲廳在 2007 年五月十八日世界博物館日開幕,劉其偉捐贈的探險文物佔其中80%以上,設展 的目的是保有這世界上最後的石器文明文物,旨在讓大眾明瞭過去人類與自然環 境的互動方式。諸如種種事件尚未被重視及整理,更加深了研究者想要一探究竟 劉其偉在環境關注上的精神其後續的影響力之發展情況,此為動機四。 為什麼是劉其偉?除了如研究動機所陳述那些跨領域的環境關注行動外,當 研究者看著數十卷記錄劉其偉的錄影資料時,影片中的他時而幽默笑稱自己是天 才兒童;時而語重心長鼓勵大家要活得有使命感;時而因擔憂下一代而對大眾發 出沉重的呼籲。以他的年紀及所處的年代,他能不計較一切以個人的力量去影響 大環境,姑且不論影響力有多深遠,單就這點,就引人想對他一探究竟。民國八 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研究者在現今的國立臺南大學百年校慶活動中,看著劉 其偉在現場以初等教育學系美勞組的陳玫琦教授為主角,進行人物素描的示範教 學,這是我第一次親睹劉其偉;往後因閱讀楊孟瑜女士撰寫的「探險天地間--劉 其偉傳奇」而對其所知所想所感所為有更深層的觸動,尤其是他把藝術與生態保 育做結合,這讓大學讀美勞組的研究者,更有深刻的感動;進入台中教育大學環 境教育研究所後,研究者有幸得到指導教授--劉思岑博士的教導,得知他是劉其 偉的孫女更促使了研究者把握此難得的機緣,再加上汪靜明博士對當時還是博士 生的思岑老師之鼓勵,認為劉其偉的一生非常值得做一個研究與記錄。種種的因 緣具足下,研究者透過劉思岑博士的視窗,仗著其不可取代的 DNA 優勢一窺劉 其偉迷人的一生,並以研究者的觀點陳述了劉其偉關懷環境的生命歷程。 劉其偉,一個傳奇人物的典型,其在投入環境關懷時所持有的人生態度,以 及在與民國同年的生命歷程中所涵養的環境意識,諸如種種之於研究者,更想明

(14)

白他的生命與環境的關聯性,那研究就這樣開始!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要建構劉其偉守護環境與關注生態保育行動的生命史,並特別注重劉 其偉投入環境關注的心路歷程。瞭解劉其偉各類型具環境關懷訴求的作品中其關 注的環境議題與其中隱含的環境概念,並分析引發劉其偉對環境付出關懷行動的 重要生命經驗,進一步瞭解延續劉其偉環境關注精神的發展現況。 藉由本研究,達到以下目的: 一、分析影響劉其偉投入環境關注的重要生命經驗。 二、整理及探討劉其偉生命歷程中關注環境的有效行動及構成要素。 三、探討創作中的環境議題與環境概念。 四、探討劉其偉環境關懷精神之後續發展。

第三節 名詞釋義

爲了釐清研究的範疇與方向,對本研究中重要的名詞進行詮釋與澄清: 一、環境關注(environmental concern)

Schultz, Gouveia, Cameron, and Tankha, (2005)指出環境關注是一種對環境議 題所呈現的價值觀和態度,在價值觀上包括面對環境問題的積極面與消極面;在 態度上則有「只關心自我(利己主義)」、「只關心社會(利他主義)」與「對動、植物 生態等生物圈的關注」。Palmer(1993)指出對環境的實際關心(practical concern for the environment)就是要透過實際行動來表示,做出具有對環境承諾的行為(引自 Chalwa, 1998a)。環境關注的增加已是一個全球化的現象(Franzen, A. 2003)。

本研究定義環境關注包括具有環境生態意識的傳達行為,例如繪畫創作融合

(15)

著述文章中展現對生物圈的關懷等有效行動。 二、有效行動(effective action) 以心理學的角度來說,行動是具有明確目的,有意識指引並有一定的預計步 驟的活動,為既定意向付諸實施的過程。一個行動一般都不是很快完成的,需經 過較長的時間(潘菽,2006)。本研究中環境關注的有效行動指的是研究對象運用 所長以畫作、舉辦畫展、演講、論述寫作文章、擔任保育代言人、運用媒體溝通 技巧等行為,來表達對環境的關懷,有效行動要素參照Chawla(1999)及許世璋與 李曉珊(2004)的分類。 三、環境意識(environmental consciousness) 是指人們對於環境現象和環境行為能力的反應和認識,它包括思想、觀點、 理論等環境的理性層次和心理、情緒、態度等感性層次,更包括參與和行動等行 為層次(黃朝恩等,2002)。本研究旨在探討劉其偉的環境意識養成因素為何。 四、環境概念(environmental concept) 概念是從整體概括而出的一個抽象意念,表達具有共同屬性的一類事物、觀 念或人群,比感覺知覺能更全面、更深刻地反映客觀事物,為引領科學性思考和 產生知識的最基本元素(王甦,2006,朱敬先,2001,楊冠政、周儒,1993)。 本研究中作品隱含的環境概念是參考楊冠政、周儒(1993)建構的模式,有互 動與互賴、自然資源的保育、環境倫理、環境的經營與管理、生態原理及承載量 與生活品質。將劉其偉在創作中呈現對自然環境、野生動物的關懷,如自然資源 的保育、環境倫理等觀點予以歸類。

(16)

五、生命史研究(life story research) 一種生命書寫(bio graphy)的方法,能呈現個體如何闡明、詮釋個體的生命經 驗、社會過程與文化。以收集個人生命文獻(life documents)諸如日記、傳記、書 信、手稿、故事、口述歷史等的研究方法,主要為突顯個人生命中重要的轉捩點 (黃月純,2001,熊同鑫,2001)。 本研究關注劉其偉關懷環境的生命歷程,因此採用生命史的方式進行。

六、重要生命經驗(significant life experience, 簡寫成 SLE)

能影響個人投入生態保育的工作或產生環境行動的重要經驗,如接觸大自

然、父母、朋友、書籍的影響、野外獨處的經驗或是居住地被破壞的負面經驗, 以及給未來子孫健康環境的承諾……等,這些經驗可以提供後人建構具有環境素 養、具負責任行為的公民(Chawla, 1998a;Tanner, 1980, 引自 Chawla, 1999)。

本研究探討影響劉其偉投入環境關注之有效行動的原動力,旨在瞭解其重要 生命經驗以做為研究者及環境保護論者投入關懷環境的參考指標。

第四節 研究限制

本研究經由多方蒐集,獲得很多珍貴的資料,但在客觀資料的來源上仍有不 足以及在研究者主觀上的偏差有其限制: 本研究以文獻分析為主,深入訪談為輔,由於本研究對象劉其偉於 2002 年 辭世,無法親自訪談本人,僅能透過遺留的手稿、圖片、視聽資料、圖書以及與 相關的人士進行與研究有關的整理及探討,較難做到驗證及澄清。加上年代較久 遠,例如劉其偉在大陸以及在日本時的資料遺失不可考,僅能就蒐集的資訊如新 聞媒體刊載的內容、口述歷史、錄影資料及當時的時人論述做研判。研究者須多 方求證,減少主觀偏差。

(17)

第二章 文獻回顧

未曾選擇的那條路 兩條路分岔在樹下,而我-- 我選的那條路則少被走過, 而它使得一切因此而不同。 -佛洛斯特 本研究是一個以劉其偉為主的質性研究,此章節所進行的文獻探討,在資料 分析之前,先進行研究對象--劉其偉的介紹;接著為了要解析劉其偉生命歷程中 的環境保育行動,便對生命史研究進行瞭解;最後為了探討引發劉其偉投入生態 保育行動的原動力,於是對重要生命經驗的意義與構面進行先前理解。

第一節 劉其偉簡介

本章節以時間為縱軸,劉其偉(1912-2002)從事的活動為橫軸,重點在劉其偉 多樣化的生平事蹟。研究者除了廣泛閱覽有關劉其偉的視聽媒體資料外,也集結 黃美賢、楊孟瑜、鄭惠美撰寫劉其偉的傳記為基底,輔以各年代時人如倪再沁、 林清玄、蔣勳、何政廣……等對劉其偉的評述為輔,交叉比對呈現劉其偉的生平 事略。 一、大陸時期(1912-1919) 「從前,有一個窮苦人家過端午節,小孫子吵著要吃粽子,老祖母沒錢買米 裹粽,只好用泥土做了一個假粽哄他開心,沒想到小孫子把假粽子吃到肚子裡, 死了。老祖母非常傷心,日夜流淚。後來,小孫子變成了一隻美麗的小鳥,每逢 黃昏,就停在家門前的大樹上呼啼『婆憂!婆憂!』。」(引自楊孟瑜,1996) (一)祖孫情深 劉其偉,廣東省中山縣人,本名福盛,十歲改名為其偉。1912 年,中華民

(18)

國創立,那年劉其偉出生於中國福建省福州市(林惺嶽,1982)。自幼喪母的劉 其偉與姊姊和祖母三人相依為命(圖 2-1-1),祖母在劉其偉耳畔留下篇篇的精采 故事,成為劉其偉最難忘的回憶(楊孟瑜,1996)。 故事中的小婆憂鳥,後來幻化成劉其偉的招牌畫作「薄暮的呼聲」,畫作 中隱藏的是對祖母深深的孺慕之情(黃建興,1983;倪再沁,1995)。 (二)自然野地的探險 「我小的時候,很孤單,常常喜歡獨個兒跑到原野裡去。」 「有青蛙從濕濕的洞裡跳出來,牠肚皮上的花紋有紅色、有咖啡色,很漂亮。」 「我讀金銀島,常幻想有一天能豪氣的把舵揚帆,航向四海,探險……。」 (以上引自楊孟瑜,1996) 劉家廣東大宅院內的花園與石牆外的草地豐富劉其偉的童年生活,他喜歡在 宅院內的大樹下,撿拾種子、在茂密的枝葉中翻弄,發現象鼻蟲、蜘蛛與蛇窩。 下過雨後的石牆外草地更是他常赤腳踩在水草間發現青蛙的天堂。這些色彩繽紛 的自然野地探險,滿足好奇與探險的心,也造就了日後色彩斑斕的繪畫生命,以 及關懷環境的原動力(楊孟瑜,1996;楊孟瑜,2001;謝麗玉,1989)。 圖 2-2-1 劉其偉、奶奶和姊姊在大 宅院 圖2-2-2 劉其偉在日本 17 年的生活

(19)

二、日本時期(1920-1936) 「我不是什麼偉大人物,只是盡力而為,我沒有自暴自棄,就是這點可取而 已」(引自楊孟瑜,1996)。 清末時期的劉家,經營茶行出口貿易,相當富裕興盛,1917 年第一次世界大 戰開打的影響,茶葉滯銷,使得家境漸衰。1920 年,舉家遷移至日本橫濱,九歲 的劉其偉就讀當地小學。1923 年,日本關東大地震,全家又遷居神戶。這段在日 本求學的階段,奠定劉其偉深厚的日文基礎。1926 年,劉其偉進入日本神戶英語 神學校就讀,此時奠下良好的英文基礎。1930 年憑藉庚子賠款獎學金,考進日本 官立東京鐵道局教習所專門部電氣科就讀(陳長華,1982)。 在日本十七年居住及求學的這段期間,劉其偉習得良好的日、英文基礎,而 大學選擇理工類來就讀,更是影響日後長達32 年電力工程方面的軍公職生涯(黃 美賢,1997)。 三、重返大陸時期(1937-1944) 「我脾氣壞、任性、不講禮貌,根本就是不可收拾的一個人」(引自楊孟瑜, 2001)。 (一)擔任教職 從青少年時期的叛逆到體認「自我教育很重要」,劉其偉的性情轉變極大, 血氣方剛的劉其偉,在1937 年中日戰爭爆發後,看不慣日本人對華人的歧視, 毅然返回祖國。經陳蘭皋引介至廣州市國立中山大學工學院電工系擔任助教, 此階段影響劉其偉頗深,除了此所學校以研究鳥類、羊齒植物聞名國際,對於 喜愛大自然的劉其偉來說是大好的環境;再加上學風鼎盛的中山大學讓劉其偉 體會到真正的求知(黃美賢,1997;楊孟瑜,2001)。 (二)與少數民族的第一次接觸 1940 年,劉其偉因為三叔的力邀,投入軍旅,負責的是在雲南、緬甸一帶

(20)

軍區,構築橋樑工程,後來調派管理火藥。在滯留雲南、緬甸期間,劉其偉見 到穿著絢麗服飾的少數民族,對他們純真的生活模式產生感動與好奇心。 劉其偉日後研究台灣排灣族、到婆羅洲、大洋洲等地探尋世界少數民族, 靠著自修而成為人類學家,這一切在人類學領域中卓然有成的濫觴,起源於與 此時與少數民族的第一次接觸(黃美賢,1997;楊孟瑜,1996,2001)。 四、台灣時期(1945-1964) 「記得在金瓜石時,當地年雨量高居當時世界第二位;我住的地方,一夜之 間,榻榻米可以長出草菇」(劉其偉口述,陳紹華整理,1989)。 (一)困窘的公職生活 1945 年,劉其偉以具有良好的日文能力,而得以先行派到台灣處理日文資 料接收工作。這段公職期間,劉其偉歷經台灣電力公司、台灣金銅礦務局、台 灣糖業公司等公家單位任職,因為不喜歡政治教條,而使得職務升遷困難(黃美 賢,1997;楊孟瑜,1996)。 (二)畫家劉其偉 「人家香洪是工程師,你也是工程師,為什麼不畫?」(引自楊孟瑜,1996) 處於貧窮狀態的劉其偉,1949 年時,憑著留日同學的一句話,到了展出場 地見識到香洪開設畫展的盛大場面,發現原來繪畫也可以養家活口,於是劉其 偉進入了繪畫的世界,而且愈畫越有興趣,也成了劉其偉關注環境的方式之一。 非美術科班出身的劉其偉,經常主動向當時畫壇頗具盛名的畫家請益。作 畫第一年,他用水彩完成一幅習作「榻榻米上熟睡的小兒子」,當他拿給台灣 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趙春翔看時,對方竟豎起大拇指,稱他是--「天才」(劉其 偉口述,陳紹華整理,1989)。 「我一直把藝術當成自己的娛樂,就好比釣魚,不要抱著可釣可不釣的心 情,既然喜歡它,何妨研究一下河流、水溫甚至魚類學。態度很重要。」

(21)

走入畫界的劉其偉,努力在繪畫的領域上鑽研(何政廣,1970)。1950 年, 描繪台南孔廟的作品「寂殿斜陽」,入選第五屆台灣省美展,之後,對繪畫產 生極大信心(圖 2-1-3),憑藉一股對藝術的堅持態度,在越南時期仍勤於繪畫, 劉其偉利用畫作表露他對生活環境的關愛之情(何懷碩,1971;陳欣,1982), 及至劉其偉辭世,桌上仍有一幅未完成的畫作(圖 2-1-4)(鄭惠美,2002)。 圖2-1-3 創作中的劉其偉 資料來源:鄭惠美(2006b) 圖2-1-4 未完成的畫作 (三)作家劉其偉 「就是喜歡做嘛!」(引自楊孟瑜,2001) 「寫書是我的精神糧食,可以實踐自己的理想,讓生命更有意義。」(引自 楊孟瑜,1996) 喜愛閱讀的劉其偉,因為年少時期打穩的英、日文基礎,使其廣泛的閱讀 外文書,為了使資訊可以在台灣流通,一方面又可以貼補家用,劉其偉開始翻 譯投稿,他曾開玩笑的說:翻譯投稿的費用就可以把買書的錢給賺回來了!除 了翻譯電機工程類的文章,也對藝術類的文章翻譯極多,不僅在當時擴展很多 人的藝術視野,也彌補自己非美術科班出身的不足,當時畫家兼藝術評論家林 惺嶽教授說:「他雖然不是科班出身,但他在繪畫理論方面的眼界和素養,實

(22)

比一般大專院校美術系教授,更具學院的水準」(楊孟瑜,2001;鄭惠美, 2006a)。 劉其偉在1961 年成立歐亞出版社(1961-1969),專事出版美術書籍,如他自 己翻譯或著作的「水彩畫法」、「現代繪畫基本理論」、「水彩人像」及從中南半 島返台後所寫的散文集「樂於藝」等(洪淑華,1985a,1985b),之後更在原始 藝術上也開始進行翻譯,不僅對當時美術界啟發很多,也使得劉其偉將這些發 現轉移至繪畫,在技巧與色彩上受影響極深。 早已成名的劉其偉,大筆一揮,畫一幅畫,和寫一本書比起來,時間既花 的較少,又賺得較多較快,但劉其偉就是寧可把時間與精力,花在一格一格的 稿紙,從中得到的成就感來自於對社會做了該做的一些事,而一切只因為「就 是喜歡做嘛!」 五、越戰時期(1965-1967) 「上帝的劇本,誰能改寫?」(引自楊孟瑜,1996) 生活困危的劉其偉,前往應徵美國軍職,憑藉以往軍事工程方面經驗與良好 的英文能力,與美軍簽了兩年的合約,前往越南擔任工程師。 在越南的這段期間,於藝術領域上有精湛的突破。劉其偉與當地和華裔畫家 在工作之餘相互切磋習畫,並將住宿處命名為「三一畫室」。 工作、繪畫之外,劉其偉更鍾情於中南半島的神殿古蹟,研究占婆、吉篾藝 術,大量研讀相關的文獻資料,並在畫作中記錄這些古文化,對年逾半百的劉其 偉而言,當地藝術古蹟影響他的繪畫創作與觀念極深(程榕寧,1978;洪淑華, 1985a,1985b)。即使痔瘡發作,依然跪著持續作畫,經常通宵至天明,兩年間, 共畫鉛筆淡彩二百多幅,可見創作之勤(黃美賢,1997)。 返回台灣之後,在越南時期的畫作,甚受國內畫壇重視,1967 年七月,國立 歷史博物館即推出「劉其偉越南戰地風物水彩畫展」;八月時「中南半島行腳畫

(23)

集」出版;1969 年時,在越南期間的畫彩與文字創作更獲得當年台灣文化界最高 榮耀--「第四屆中山文藝創作獎」。 六、重返台灣時期(1968-2002) 「我最大的轉變,是在到了台灣。」(引自楊孟瑜,1996) (一)教授劉其偉 「教書,是我對社會盡著一份責任。」(引自楊孟瑜,1996) 1971 年,劉其偉辭公職,告別 32 年的軍公職生涯,改以兼任教學為主。 劉其偉對教育一直很熱衷,任教經歷除了在廣州中山大學的助教外、在政工幹 部學校藝術系兼任教授,在越南期間,在當地嘉定藝專講課;返台後在中國文 化大學、中原理工學院、淡江文理學院、東海大學、輔仁大學、國立藝術學院 等校兼任教授,任香港東南亞研究所導師、美國俄亥州立大學藝術系特別班、 新加坡南洋美術學院、馬來西亞中央藝術學院;任教課程包括環境控制系統、 美術史、水彩、藝術欣賞、藝術與人類學、文化與藝術等課程。他認為教書是 一種享受,希望讓學生在知識領域中,摸索到門,把門打開,因為瞭解而喜歡 求知,而有所收穫(洪淑華,1985a,1985b;黃美賢,1997;楊孟瑜,1996;蔣 勳,1996)。 (二)藝術人類學家劉其偉 「原始藝術為現代藝術的本質,要研究現代藝術需追溯原始藝術,要研究 原始藝術須廣涉文化層面。」(引自楊孟瑜,1996) 「我的創作活力如此的強盛,大概就是從人類學方面不斷刺激而來,這是 我創作的源頭活水」(引自鄭惠美,1992)。 劉其偉鍾愛自然民族的原始藝術文化始於在雲南緬甸時,對當地少數民族 的穿著與色彩感到好奇與喜愛,但都因工作與時間的限制,無法做長時的觀察 與研究,退休後的劉其偉,開始積極研究台灣和各地方的少數民族,眼界從台

(24)

灣擴展到全球:花蓮泰雅族部落、蘭嶼、非洲、婆羅洲、中南美洲、大洋洲、 菲律賓等地進行田野調查(圖 2-1-5),出版「原始藝術探究」、「蘭嶼部落文化藝 術」、「婆羅洲雨林探險記-原始部落文化藝術」、「台灣原住民文化藝術」、「藝術 人類學」等(黃美賢,1997;楊孟瑜,1996;鄭惠美,2006a);由多面向工作室 和劉其偉出版的《劉其偉巴布亞新幾內亞紀行》紀錄片在 1997 年獲行政院新 聞局舉辦第一屆金鹿獎「記錄報導節目特優獎」等四大獎項(圖 2-1-6)。 圖2-1-5 劉其偉探訪原始部落 圖 2-1-6 劉其偉巴布亞新幾內亞紀行》紀錄 片獲金鹿獎 資料來源:民生報 19970615 (三)生態保育家劉其偉 「人類跨越二千年之際,已不應分國家、種族、主義與人權的問題,而是 整個地球共同面臨的生態環境問題」(鄭惠美,2006a)。 「我想到下一代就很難過,如果每一個人都能為下一代著想,就會好一 點。我們地球就是少了一個對綠色關懷的人」(鄭惠美,2006b)。 在雲南、緬甸時期,劉其偉是一個狩獵好手,回到台灣時,與野猪搏鬥的 傳述,也讓人嘖嘖稱奇。及至一次狩獵時,劉其偉被同伴的流彈射中,才驚覺 被射殺倒地的野獸之痛(劉文潭,1996)。直到往後翻閱卡森女士著的「寂靜的 春天」後,被書中的環保意識所震撼,而開始把焦點轉移如何保護野生動物和

(25)

自然生態(楊孟瑜,1996)。 晚年,劉其偉仍不斷把對生態的關懷融入在生活、畫作、文章中。在自家 院子中放任蔓草叢生,目的在保護樹蛙、蜥蜴和昆蟲;在畫作中,讓筆下的動 物有尊嚴的活著(廖雪芳,1980;劉文潭,1996),並極力呼籲大家關注生活在 大自然的動、植物與棲地;在發表的文章中,引證國際和台灣的多種實例,呼 籲大眾重視生態保育與核能的危機(楚戈,1996)。 小結: 「生命要用才有價值。用它,等於活著,做了,也才活到了。」 「生活,就是活的有使命感」 自小生長在富裕家庭的劉其偉,六歲時劉家破產,在窮困、崎嶇的生命磨難 中,建立自己的生命信仰:「生存是挑戰,生命是掙扎」不斷打拼,自我學習, 以行動服膺美國總統羅斯福的話:「不畏死,方知有生的價值;不知掌握有生之 年,不值得一死。生與死,原本都是同樣的冒險。」劉其偉在逆境中,磨練出最 多樣化的生命歷程:從工程師到教授;從畫家到人類學家;從狩獵者到具生態意 識的保育代言人,在他的生命歷程中,他擅用每一個轉折點,並盡力發揮,展現 他跨文化與跨族群的終極關懷(鄭惠美,2006a)。

第二節 生命史研究法

在社會科學研究領域中,除了實際在田野中,從和人的互動蒐集資料外,也 包括不直接從人蒐集資料的方法,即使是探討人,基於採行資料方法的不同,而 是針對人所製造出的文本進行非干擾性的探究,如內容分析、檔案研究、生命史 研究等(王雅各,2004)。生命史的研究是一個新興的質性研究方法,一方面是對 人類主體性的重視,可以藉由生命故事的蒐集來瞭解社會互動中個人的主觀生活

(26)

經驗;一方面可以促進不同團體或個人表達自我觀點(王麗雲,2000;吳慎慎, 2002)。 本研究選取生命史做為研究方法,以劉其偉為研究對象,研究其生命歷程中 環境關注的行動,並對應當時的社會脈絡來加以探討。原本應該放置於第三章研 究方法中說明,但基於生命史在環境教育上是屬於新興的研究方法,因此在此章 節中來進行探討,以下介紹生命史研究的意義、研究典範及方法、選取生命史為 研究方法的原因,以及生命史研究的限制。 一、生命史研究法的意義 生命書寫有多種方式,生命史研究法是其中一種,多用文字非數字來表達是 生命書寫的特色;其次,強調個人經驗與主觀的知覺,且重視探討對象所處的社 會脈絡與文化歷史背景,研究對象可以是尚在世間的人,也可能是已經作古的 人,藉由大量資料的分析與詮釋,並在研究歷程中注重前後經驗的關聯性,以及 事件或人所處的時空位置是生命史研究的特點(王麗雲,2000;Larissa & karu, 2006)。

自傳、傳記與生命史在某些研究中會交互出現,歐洲的成人教育研究協會 (European Society for Research on the Education of Adults, ESREA)所設的生命史與 傳記研究組,每年的研討會就是將傳記與生命史並置來討論(ESREA, 2006)。雖然 自傳、傳記與生命史都是個人生命的書寫紀錄,但彼此間仍存有差異,根據王麗 雲(2000)的分析,自傳、傳記、生命史這三者都是利用日記、信件、生命故事、 個人經驗故事等生命文件、根據敘說及訪談結果等生命的紀錄來做研究,描述個 人生命中的轉折點,重視內在意義與歷史價值。但在研究對象與研究焦點上是有 差異的,例如自傳及傳記的作者所描述的個人歷史是經過挑選的,某些對我們而 言是重要的部分,作者可能沒有提到。但生命史可以由研究者來選定所關心的焦 點,藉此瞭解研究對象經歷的事實,及其對所經驗的生命歷程加以詮釋。 所謂的生命歷程,是一個生命從生到死的過程中,一連串的事件與經驗,以

(27)

及和這些事件相互影響的一連串個人狀態與情境遭遇,而生命史是對個體生命的 經驗歷程予以重新建構,層次比自傳與傳記深入(王麗雲,2000;張翠芬、陳正文 譯,2002),在黃月純(2001)的整理中,生命史研究的意義具有以下特點: (一)強調研究的背景脈絡,即時間與空間的影響與分析相當重要。 (二)依靠大量被研究者的生命文獻,來做為研究素材。 (三)突顯研究主題在其文化中的獨特性與研究的價值性。 (四)考驗研究者處理靜態資料,建構動態生命歷程的能力。 綜上所述,生命史研究是生命歷程研究範疇中的一支,是將個人的生命故事 置於歷史的脈絡中,將主體事件與該期間內其他事件如經濟、社會、政治事件的 關聯性進行相互結合的做法,不採孤立而是在較寬廣的脈絡中,進行分析(王文 科、王智弘,2006;齊力,2005),以詮釋性分析來呈現個體如何闡明、解釋個體 的生命經驗、社會過程與文化,不但可以觸及自己的故事,也可以涉及他人故事 的一種研究法(Eisner, 1997),本研究以詮釋性分析將研究對象行動的理由以及 行動的社會脈絡納入整體考量,建構一個有意義的社會行動。 二、生命史研究的典範與方法 生命史研究的解釋觀點不同,會影響研究者研究的進行及處理資料時的方式 與態度,Denzin(1989)將生命史的解釋分成兩個取向,一是客觀的研究取向,二 是解釋取向(引自王麗雲,2000;黃月純,2001)。 (一)客觀取向 以追求客觀格式為研究典範,效度、信度、假設、傳主代表性,以及可被 推論程度等科學研究典範,皆是客觀研究取向的標準。 1.古典研究取向 以芝加哥學派為主,以理性化的觀點來觀察生命事件與經驗,其主 張的研究步驟為-

(28)

(1)選擇研究假設與問題,形成暫時性的操作定義,並選擇研究對象與研 究場域。 (2)根據研究問題記錄研究對象生命中的客觀事件與經驗。 (3)由多種資料來源與多種角度檢視這些客觀事件,以確認矛盾、不規則 以及不連續處。 (4)取得研究對象對這些事件發生的年代與順序的解釋。 (5)以內外在效度與批判的概念來分析報告紀錄。 (6)再次檢證資料的效度與建立假設驗證的優先順序。 (7)開始驗證假設並搜尋反向證據。 (8)組織完整生命史初稿並提供給研究對象,記錄其反應。 (9)依據研究對象的回饋重新組織報告,呈現被支持的假設,舉證相關理 論做結論。 2.詮釋研究取向 以新德國生命史研究學者為代表,與古典取向的差異在於客觀經驗 生命的取得,以多方蒐集資料的方法來詮釋傳主。 其研究步驟為-- (1)以傳主生命歷程中的客觀經驗著手,例如少年、中年、老年期及教育、 婚姻、就業等。 (2)應用敘說、訪談的方式取得具體有脈絡的生命書寫資料。 (3)訪談者要求研究對象擴充更多生命片段。 (4)要求研究對象對其生命經歷提出解釋。 (5)研究者對這些敘述進行詳細的閱讀與解釋,對訪談內容加以分類後, 確認並形成意義,重構傳主的生命。 (6)個案的分析摘要完成,說明傳主生命中的結構性歷程以及生命中獨特 或是一般的特徵。

(29)

(二)解釋取向 相對客觀研究典範追求實證科學證據的精神,解釋取向強調傳主本身生命 意義的自我詮釋觀點。Denzin 將其分為三個類型: 1.以傳主觀點為主的解釋取向 (1)以錄音、記錄傳主的口述生命史。 (2)研究者加以編輯不加以解釋。 (3)文本呈現如同文學作品。 2.以傳主與研究者兩者觀點合併的解釋取向 (1)由傳主自行作傳,研究者不給予特別的要求或方向。 (2)透過專家的分析與解釋重新創造自己的生命。 3.研究者觀點的解釋取向 (1)收集傳主的信件、日記、自傳、以及其作品等文獻資料。 (2)閱讀與整理。 (3)組織標題,例如以人生經歷的角色為撰寫標題。 (4)開始分析並仔細辨認傳主的真實生命存於何處。 綜上所述,客觀取向與解釋取向的生命史研究有明顯的差異,客觀取向較注 重假設考驗和建立理論,對主體資料的蒐集與瞭解旨在驗證理論,可以算是實證 科學的一支;而解釋取向注重主體意義的瞭解與詮釋,不受預設的研究假設的框 架束縛,這是兩種生命史研究取向的重要差別。 因為本研究之研究對象已辭世,本研究在文獻回顧後,因「研究者觀點的解 釋取向」研究步驟契合本研究目的所需,而為了使研究結果更切實的貼近劉其偉 的生命歷程,本研究還擷取了「客觀詮釋取向」中適合本研究的論點,即步驟1、 2、5 及 6,將兩種取向整合後做為本研究生命史的典範。 三、選取生命史研究法的原因

(30)

Runyan(1982)提出「從傑出人物的生命經驗中加以學習,所能獲得的喜悅與 視野的擴展,世界上沒有幾件事可與之相比」的論點(張翠芬等,2002),與本研 究選擇以生命史做研究方法的心態頗為契合。以下將依據對生命史頗有研究的學 者王麗雲(2000)所提生命史的優缺點,並佐以其他論點來說明選擇此方法的原因。 (一)重視個人主體性 王麗雲綜合國外學者 Becker(1970)、Smith(2000)等人論點,認為機構歷程 中個人觀點是必須重視的,在教育研究中如果無法掌握個人的觀點與想法,瞭 解個人面對外在環境與外部變遷的應對策略,也就無法掌握社會實體,瞭解社 會現況,從事有效的行動進行改進。 而生命史的研究範疇不必然是個體生命全程的所有層面,可以依研究者所 關注的焦點進行某一面向的研究,而不論及其他生活的層面。依據研究人數的 多寡與涵蓋的生命範圍兩構面進行交叉選擇出現四種選項,見圖2-2-1。 這四種選項各有其優勢與限制,分述如下: 1.研究單一個體的一種特殊主題,可能產生較少的資料。 2.從單一個體探究其綜合性的廣泛生命歷程。 3.從許多個體探索有限的主題。 4.集體與廣泛性生命歷程,需要相當時間與分析許多個體的廣泛性內容。

(31)

圖 2-2-1 生命史研究的範疇 本研究範圍依此架構,屬於第一種單一個體與主題的層面。研究者將關注 的焦點放在劉其偉關懷環境的行動部分。為什麼這樣的研究主題不採個案研究 法?生命史的研究具有個案研究的特性,但是個案研究通常採取橫斷式的擷取 特定時空背景下的資訊做為研究題材,且個案研究的對象也未必是人,可以是 制度、方案或機構;而生命史是以強調空間與時間、文化背景與個人主體經驗 等生命歷程為特色,重視將個體的生命故事置於歷史脈絡中,在當事人的文化 背景與社會整合中,理解研究當事人與其經歷的生活事件經驗的事實資料,以 及對生活世界的詮釋,藉由個體的行動,與所處的時間、空間、文化背景的交 互作用,產生意義,而不只是進行資料的堆砌(賴誠斌、丁興祥譯,2002;顧 瑜君,2002;熊同鑫,2001)。 (二)提供過程資料 王麗雲認為,生命史能提供豐富的過程資料,說明事情發生的內部機制, 挑戰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假設,可做為修正理論的基礎,比一般社會學研究只 許多個體 單一個體 單一主題 範圍廣泛的主題 生命史研究的內容 X(3) X(4) X(1) X(2) 人數多寡

(32)

在兩點取得資料,從中推論兩點之間的過程要強得多。因為資料是重建歷史的 重要元素,可以使我們能更豐富的掌握感興趣的現象,所以資料的珍貴性不言 可喻(王明珂,1996;江文瑜,1996)。 本研究對象劉其偉的生命過程本身就是一場探險與學習,其中的豐富性可 以歸納並演繹出其關注環境的動力來源,所形成的影響與一般正規教育管道不 同。 (三)做為有效的溝通工具 王麗雲指出生命史的著作較其他社會科學著作的可讀性要高,觀眾可以是 一般大眾,不限於學界人士;藉由生命史的閱讀,可以使我們瞭解生活在完全 不同世界的人之生命故事,也能經由別人的故事敘說看到自己的故事、瞭解自 己的故事,比起抽象的理論,生命書寫更能縮小社會不同部分人的距離。 生命史由各種資料文件與人的敘說故事而建構出來,研究者藉由訪談分 析、文獻分析瞭解研究對象生活中的事件、信念和行動(吳芝儀,2005)。 (四)瞭解個人與其生存時代歷史的關係以及社會脈絡的影響 經由對個人的時空定位,瞭解與歷史和社會脈絡因素的互動關係時,我們 才能知道行動所面臨的限制和可能出路。在生命史中,歷史與時間因素是一個 重要變項,如圖2-2-2 生命歷程研究典範的四項要素,分別強調時間與空間關 係(location in time and place)(文化背景)、生命關聯性(linked lives)(社會整合)、 個人力量(human agency)(個人目標導向)、以及時間的安排(timing)(策略導 向)(王麗雲,2000;鍾秀鳳,2004),將個人的歷史放入個人所存在的廣大歷史 脈絡中,Haan 認為個人與情境是彼此互動的,因為個人、行為、情境的脈動, 更加展現生命的流動性(丁興祥等譯,2002)。 因此,生命史雖是以個人為探究焦點,研究結果可以協助理解與詮釋社會 記憶,瞭解社會本質,經由個人記憶與社會記憶的銜接,而讓不同路線的人對 彼此的故事產生共鳴(王麗雲,2000;張尹繻,2006)。

(33)

圖2-2-2 生命歷程研究典範四項要素 四、生命史研究的限制 選取生命史做為本研究的方法,仍存有研究上的限制: (一)只能蒐集到部分解釋以及故事的真實性 在生命史研究中,造成資料片面性或不真實的原因,也許是因為個人記憶 有限,記憶喪失、或價值觀的問題,會有選擇性記憶、對記憶進行重組,或是 不實記憶的情況,也有可能是選擇焦點,或是蒐集資料的時間點等問題(王明 珂,1996;王麗雲,2000)。在說話者與研究者之間、說話者與文本之間、文本 與聽眾之間,種種的環節都可能產生斷裂的現象,再加上重新建構過程,使得 真實性有可能受到扭曲(王麗雲,2000)。 本研究進行的動機想要瞭解劉其偉關注環境的行動與其原動力,專注在劉 其偉生命歷程中的關懷環境部分,雖然這些會影響生命書寫的呈現,但是誠如 王麗雲所述,以開放性的態度進行資料的收集,除了重視個人最完整、最情感 歷 史 與 文 化 時 空 位 置 社 會 關 係 關 聯 生 活 年齡、階段的交會 時 間 安 排 個 人 發 展 人 類 力 量 生命歷程研究不同的途徑

(34)

中立的生命資料,如媒體相關報導、坊間傳記等,也收集日常生活中片面、不 完整、不連續、但卻是彰顯主體自我的重要資料如書信、日記等,因為自我存 在於日常實務之中,存在於與環境的對應之中,以這些方式,更貼切的接近傳 主,減少生命史研究的爭議性。 在真實性的部分,研究者能盡量彌補以強化效度的方法為多方檢核資料, 根據傳統實證主義方法,將發生的事件與當時所處的社會背景互相比對是否吻 合;再者,對於內在的、主觀的感受與情緒面向,除了以深度訪談的方式請劉 其偉關係深厚的人協助檢核外,如 Plummer(2001)所說,在肯定主觀感受的價 值之餘,也承認只能有限度貼近當事人的感受(引自張尹繻,2006)。 (二)可推論性與因果關係建立 Runyan(2002)認為質性研究基本上都會碰到推論性的問題,這個問題在生 命史研究尤為明顯,因為重視個別特殊性,在本質上就限制了取樣的數量,再 加上內容涵蓋不夠周全、訊息提供者缺乏代表性的可能問題,讓生命史研究在 部分社會科學以實證主義至上的社群視為弱勢(王麗雲,2000;引自賴誠斌等, 2002)。王麗雲也強調,生命史研究中重視是什麼,比可推論性更有其價值。 生命史雖然無法建立較強的因果關係,不過其強處並不在此,而是呈現與 解釋與主體有關資料的能力(王麗雲,2000)。本研究將生命史與重要生命經驗 做結合,即是運用重要生命經驗的目的,推論出培養下一代對環境能付出關懷 行動的因子,以此來彌補生命史在因果關係上的不足。 (三)時間上的限制 生命史研究所要花的時間看研究的焦點而定,傳主不是本身,那往往需要 長時間,多次的訪談,以及大量文件的閱讀與整理來重建傳主的生命歷程。解 決時間限制的途徑,王麗雲認為,研究者可以對前人已經研究的對象,選擇與 前人研究焦點不同的主題,將他們所研究的資料變成自己傳記研究中重要的史 料,加上訪談與文件整理,就能建構出研究對象的生命史。

(35)

研究者建構劉其偉關注環境的生命歷程,坊間已有針對劉其偉的傳記與口 述歷史數本,但是針對環境關注的行動整理與詮釋較少,研究者將坊間的傳記 資料與口述歷史等做為本研究的重要史料;拜訪劉其偉居住地閱讀其生命文 件,以及訪談與本研究目的相關人士,再加上閱讀許多媒體的採訪紀錄,這些 材料可對時間上的限制做些彌補。 (四)研究貢獻的不確定性 對於受到量化模式宰制的社會科學研究來說,不論是學位論文的辯護或研 究計畫經費的申請,都需要說明研究的預期貢獻,而生命史在這部分是較薄弱 的(王麗雲,2000)。 小結: 劉其偉關注環境的生命史是研究者將個體基於特殊目的而構成的行為經 驗,置於歷史、社會文化的情境中討論。在個體、行為、情境三者的交互作用下, 研究者廣泛的蒐集劉其偉的生命文獻,並以詮釋性的內容分析進行研究對象、單 一主題的生命歷程重構,試圖從解析、歸納、重構的過程中,得到劉其偉在環境 保育上的價值性與在環境教育上的影響。研究者關注的是在種種訊息交流的過程 中,釐清自我對劉其偉的崇拜,以及從劉其偉的生命歷程裡去激發研究者思考生 命的價值與動力,並從中體會個人力量不管大小,只要有正向積極的行動力也能 對環境產生好影響。至於推論性與正當性以及研究貢獻性與否,如王麗雲所述在 個人層次為真的現象未必在團體層次為真,更未必在人類層次為真,以互補的角 度切入,其價值重要性會因個人不同的脈絡而有不同的結果。研究者期待讀者藉 著閱讀本研究的歷程,配合自身的脈絡與主體,而有一些經驗的貼近與對話。

(36)

第三節 重要生命經驗在環境教育上的意義

此節探討重要生命經驗在環境教育上的意義,將焦點放置在影響個人對環境

的實際關心因素、對環境態度改變的因素以及對環境付出承諾的原動力因素,以

這些經驗群組做為本研究區塊的依據,接續說明將重要生命經驗與生命史研究結 合的原因。

一、重要生命經驗(significant life experience, SLE)研究的源起

SLE 研究是 Thomas Tanner 在 1980 年提出的。1960 年代,他發現與保育人 士聊天時,他們年少時期的自然經驗,野地探險、在未開發的灌木叢中築起秘密 基地等生命經驗,是引領他們能做出關心環境的行動(Tanner, 1974,引自 Chawla, 1999);於是他假設這樣的生命經驗,對於保護環境具有責任感的人而言,也許是 重要的。如果可以明確發現,是什麼樣的決定性因素可以培養一個願意為保護環 境,採取積極行動的公民,那麼環境教育者就可以在教育過程中,複製這樣的經 驗,讓學生擁有這樣的生命歷程,或許如此更能培養出具有環境行動力的人。 第一位研究SLE 的學者 Tanner 在 1980 的研究中,他選擇四個美國全國性環 保團體包括國際野生生物聯盟(National Wildlife Federation)、自然保育協會(The Nature Conservancy)、國際奧杜邦協會(National Audubon Society)、山岳俱樂部 (Sierra Club)的工作人員與幹部為樣本,利用郵寄問卷以開放式的問題,問研究對 象:「生命中有哪些重要的經歷,造成你選擇環境保育工作?」並請受訪者提供 自傳式的描述,來說明這些經歷發生的年代、當時的年紀,及採取環境保育行動 的歷程,藉由豐富的描述來改善內在信度。結果歸納出九個因素,以「自然地區」 及「經常接觸的棲地」比例最高。 第二位學者Peterson 在 1982 年的研究中,以結構式的訪談對 22 位環境教育 學者提出一組問題: 1.什麼樣的因素或是經驗讓你覺得有助於發展對於自然環境的態度。

(37)

2.關懷或是獻身於環境教育領域的因素或是經驗。 3.是否花時間在大自然獨處,或是與家人、朋友。 4.是否受到特別的個人的影響。 從中歸納出影響環境態度形成的因素。結果,最常被提到是「戶外活動」、「家 庭」、及「自然系統研究」。 Tanner 與 Peterson 的重要生命經驗研究其研究對象不同;在資料蒐集的方式 上,一個是問卷調查法;一個是結構式訪談法,兩個研究相異,結果卻相似,顯 示這兩組對象具有某些類似的生命經驗,成為後來重要生命經驗研究的先驅(許世 璋,2005)。 二、重要生命經驗在環境教育上的意義

此部分以 Chawla 在 1998a、1999 年的論述為主,將 SLE 後續的研究,與本 研究有相關的部份,擷取並分成三個部分來說明其在環境教育上的意義,分別對 影響個人對環境的實際關懷、環境態度、採取行動的原動力等進行分析與探討。 (一)影響對環境實際關心的因素 1.Palmer 在 1993 年的研究。 探究影響一個人對環境實際關心的因素見表 2-3-1。她以英國環境 學會的會員為對象,進行郵寄問卷調查,與 Tanner 研究一樣,採用開 放式問卷調查法。為了確認研究對象是否具有對環境承諾的行為,邀請 受訪者填寫一份經常從事的環境活動檢核表。回覆結果顯示有超過 90 %的填答者,有從事這些活動,如動植物的養育、綠色消費、資源回收 或參加環保組織等環境關懷行為,證實受訪者是實際關切環境的公民 (引自 Chawla, 1998a)。

(38)

表2-3-1 對環境實際關心的影響因素 影響的因素 回答的百分比 戶外生活 91 童年戶外生活 42 戶外的活動 39 野地的獨處 10 教育 59 高等教育 37 學校的課程 22 家庭家人 38 組織 36 電視/媒體 23 朋友/其他人(包括老師) 21 國外旅行 19 負面的議題 18 書籍 15 成為父母親 9 寵物/動物 6 宗教信仰 6 其他 15 資料來源:Palmer(1993); n=232(男性 102 位,女性 130 位)。 譯自:Chawla(1998a).Table 3. 2.Grant 在 1986 年的研究。 Peters Grant 訪談了二十四位海洋公園的義務解說員,她問受訪者: 「你認為有哪些重要的人物或事件,有助於使你對自然環境產生關 心?」,研究結果顯示:童年時期在自然地區的經驗是最常出現的﹙占 回答者88%﹚(引自 Chawla, 1998a)。 (二)影響個人對待環境的態度之因素

(39)

Sward(1988)將 Peterson 訪談的問題翻譯為西班牙文,用來訪談 17 位薩爾 瓦多環境專業人員,他們的工作包括:環境教育、保育計畫、環境行動或研究, 可持續性的發展。其研究結果如同Peterson 的研究發現:影響環境態度最常提 到的因素是:戶外的生活經驗,年輕的時候在自然或是在鄉村地區,在那裡經 常享受與家人和朋友互動的樂趣。因為在薩爾瓦多的歷史中,一直不斷有戰爭 和環境的破壞,所以第二個經常被提到的影響是:目睹了環境被破壞的經驗。 正規教育也經常被提到,而戶外的組織像是偵察搜索活動也會影響他們的感受 (引自 Chawla, 1998)。 由此可知,重要生命經驗須連結當時的社會脈絡,才能進行個案重要生命 經驗的解析。 (三)影響採取行動的原動力 Chawla 在 1999 年發表的研究,不論是研究設計、結果詮釋,都被重要生 命經驗研究的創始者Tanner 認為是典範(Tanner, 1998,引自許世璋,2005)。 Chawla 以 30 位美國與 26 位挪威的環境行動者為對象,將生命經驗的分類與內 容提出更明確的說明,見表2-3-2。 結果,最常被提到的是「接觸自然的經驗」、「家庭」、「環保團體」、「社會 正義」等。而許世璋(2005)的研究也明確的列出環境行動者養成因素。見表 2-3-3,本研究整理國外學者 Chawla 及國內學者許世璋在重要生命經驗分類的 項目之異同,見表 2-3-4,以這些說明提供給本研究,研究劉其偉投入生態保 育行動的重要生命經驗分類之依據。

(40)

表2-3-2 承諾對環境保護的原動力 註1:這些經驗不只是對未來的環境工作有幫助,而且也有激勵作用。 註2:這些在職的經驗明確說明啟發新的或是較深層的對環境的關注。 註3:這些原則明確的解釋了負責任的環境行動。 譯自: Chawla(1999).Table2。 項目 內容 接觸大自然的經驗 „ 一個充滿田園風光、森林、原野、山脈、湖泊或是海岸圍繞的重要的 童年時期的家或是度假的地方。 „ 對重要家園的情感,例如農莊。 „ 享受在自然環境的戶外活動,例如駕獨木舟、露營等 „ 成年時接觸珍貴的自然環境。 家庭 „ 透過欣賞或是保護的榜樣(與父母漫步在森林裡),或是明確的教導要保 護家園,從家庭成員身上學習環境價值。 „ 家庭成員表現出社會正義、行動主義,在法律和道義上去做對的事情。 „ 晚年,在保護環境上的努力得到家庭成員的支持。 組織 „ 童年戶外團體的義工參與,例如童子軍、社會公益組織。 負面經驗 居住地被破壞 污染及輻射的問題 „ 童年活動地區,或特別心愛的地方被開發建設。 „ 自然地區遭受破壞,或是物種、及棲息地減少。 „ 察覺或是害怕污染、輻射,廢棄物的棄置。 教育(註 1) „ 正規的課程或是課外活動,例如實習或是野外旅行。 „ 一個給予鼓舞啟發的教師。 „ 學校具有環境行動主義或社會服務的背景。 朋友的影響 „ 透過朋友加入環境組織或相關工作;或是經由朋友而發現一個環境問 題。 „ 與志趣相投的朋友合作。 職業 „ 有一個能啟發或是加深對環境承諾的有給職工作經驗(不是因為已經 建立的環境承諾而選擇的工作)。(註2) 社會正義 „ 污染者或開發者造成個人、家庭、社區、窮困者或一般弱勢的不公平 待遇感到憤怒。 „ 相信所有人都應被公平對待的信念,包括每人都享有健康環境的權利。 „ 揭發尚有人處於窮困的生活並去接近他們。 書籍或作者 „ 一個有影響力的書或作者,所帶來與環境相關的訊息。 處世原則或是信仰(註3) „ 相信萬物的神聖,或內在的權利,需要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 „ 相信保護環境的工作,是一條可以獲得生命意義的路。 „ 意識到人人有義務去做他認為對的事情。 對於下一代的關心 „ 渴望提供後代子孫一個健康的生活環境。動機經常是基於關心自家孩 子或是當地小孩。

數據

圖 2-2-2  生命歷程研究典範四項要素  四、生命史研究的限制  選取生命史做為本研究的方法,仍存有研究上的限制:  (一)只能蒐集到部分解釋以及故事的真實性  在生命史研究中,造成資料片面性或不真實的原因,也許是因為個人記憶 有限,記憶喪失、或價值觀的問題,會有選擇性記憶、對記憶進行重組,或是 不實記憶的情況,也有可能是選擇焦點,或是蒐集資料的時間點等問題(王明 珂,1996;王麗雲,2000)。在說話者與研究者之間、說話者與文本之間、文本 與聽眾之間,種種的環節都可能產生斷裂的現象,再加上重新建構過
表 2-3-1 對環境實際關心的影響因素  影響的因素  回答的百分比 戶外生活  91  童年戶外生活   42 戶外的活動   39 野地的獨處   10 教育  59  高等教育   37 學校的課程   22 家庭家人  38  組織  36  電視/媒體  23  朋友/其他人(包括老師) 21  國外旅行  19  負面的議題  18  書籍  15  成為父母親  9  寵物/動物  6  宗教信仰  6  其他  15  資料來源:Palmer(1993); n=232(男性 102 位,女
表 2-3-2  承諾對環境保護的原動力  註 1:這些經驗不只是對未來的環境工作有幫助,而且也有激勵作用。  註 2:這些在職的經驗明確說明啟發新的或是較深層的對環境的關注。  註 3:這些原則明確的解釋了負責任的環境行動。  譯自: Chawla(1999).Table2。 項目 內容 接觸大自然的經驗 „  一個充滿田園風光、森林、原野、山脈、湖泊或是海岸圍繞的重要的童年時期的家或是度假的地方。 „ 對重要家園的情感,例如農莊。 „ 享受在自然環境的戶外活動,例如駕獨木舟、露營等 „ 成年時接觸珍貴的
表 2-3-3  環境行動者養成因素  重要生命經驗項目  定                    義  自然經驗  (幼年、小學階段)  (中學階段)  (大專階段)  (社會階段)  „  童年時期的鄉村家居生活,接觸山林、溪流、湖海、原野等自然環境的經驗,或接觸都市中人為綠地(如公園)的經驗等,而有助於環境行動的養成。  (再根據該經驗發生時的時間點,來決定該歸入幼年小學階段、中學階段、大專階段、或社會階段)  教育  (小學教育)  (中等教育)  (高等教育)  „  藉由學校對學生所提供的正規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o support schools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we will continue to provide a broad range of services including school visits,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mes, territory-wide

Our environmental policy is to promot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schools, to enhance our staff’s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by encouraging them to participate in environmental

在二零一二至一三學年,共有 82,165 名來自 924 所學校的學生參加了戶 外教育營計劃,當中包括 31,365 名來自 387 所中學的學生及 50,800 名來 自

於民國 99 年 12 月 28 日訂定「能源政策」 ,因應 ISO 50001 能源管 理系統外部查核委員意見,於民國 101 年 1 月 10 日 100 學年度第

[r]

Keywords: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Eco-Industrial Park, Industrial Symbiosis,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Genotoxicity and DNA adduct formation of incense smoke condensates: comparison with environmental tobacco smoke condensate s.. A study of the environmental attitudes and

Therefore, kindergarten teachers should acquire off-campus teaching and planning skills f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rograms, including site selection, activity plan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