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民中學校長策略領導與學校組織執行力關係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國民中學校長策略領導與學校組織執行力關係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7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所 碩士班論文 指導教授:湯志民博士. 力關係之研究. 學. ‧ 國. 政 治 大 立 國民中學校長策略領導與學校組織執行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研究生:吳玫茵 撰 中華民國一百零三年七月.

(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3) 謝誌 在政治大學的數年載,從最青春燦爛的大學生涯,到徬徨不安的研究生,一 直到 99 年高考放榜後,順利錄取成為公務人員,真的感謝這個校園提供許許多多 豐富且人文薈萃的文化涵養,在半圓型的井塘樓各個角落,經歷過無數的報告、 演講討論及考試,像海綿一樣吸收好多教育知識與學理的時刻。 論文撰寫後期,已進入教育體系服務,101 年正式初任公職,忙碌的行政工作 時常加班處理公文到晚上九點,工作的適應與學習停頓漸漸將論文撰寫拋諸腦 後,到了第三年,才如夢初醒般恍然大悟,已經磋跎太多時間了。. 政 治 大. 能順利完成論文,首先感謝我的指導教授湯志民博士,老師身兼教育學院院. 立. 長公務非常繁重,每回安排時間與老師進行論文討論時,總是被老師滿滿的會議. ‧ 國. 學. 行程感到訝異與心疼,但老師總是以學生學習為考量,即使南來北往的開會,也 能抽空提出好多指導與建議,其實老師不斷為教育行政及學校行政界服務貢獻的. ‧. 身教,就是我在公職服務生涯的最佳楷模。還有教政所的師長秦夢群博士、吳政. y. Nat. io. sit. 達博士、張奕華博士的悉心指導,教政所的師長是學生做學問與行政工作的典範。. n. al. er. 其次感謝我的家人,我最親愛的爸爸、媽媽以及兩位姐姐,爸爸總以詼諧的. Ch. i Un. v. 方式鼓勵我說,研讀碩士的時間都可以完成博士學位了,不管工作如何繁忙,學. engchi. 位絕對不可以放棄,我的父母甚至在論文口試當天到校給予支持,身為他們的女 兒,我是何其幸運。同時也感謝我碩士班的美女室友中文研究所的朱妤,在終日 與期刊、專書及英文文獻為伍的生活中,有您的陪伴,帶來我最大的快樂。還有 大學 chi4bar 七人組包含孟婷、麗文、憶婷、宇慧、佳恬和陳浩,我們是永遠的 同學,是一輩子的朋友,往後的每年都要一起回到政大包種茶節相聚。 最後,感謝孟愷,在我工作與最後階段完成論文的時刻,提供實質的諮詢與 建議,謝謝他,不停的督促我最後完成論文口試。完成論文的這份榮耀與感動, 將獻給你們大家!. I.

(4)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台北市國民中學校長策略領導與學校組織執行力之現況,並 分別針對不同教育人員個人背景變項和學校環境變項在校長策略領導與學校組織 執行力的差異情形加以探討;其次,分析兩者之關係;最後針對校長策略領導對 學校組織執行力之預測分析。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經分層比例隨機抽樣再經由 立意抽樣,以台北市32所國民中學,670位教師為調查對象,回收樣本523 位,以 自編「國民中學校長策略領導與學校組織執行力調查問卷」為工具進行調查,以 SPSS12.0版統計套裝軟體進行資料分析,樣本資料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考 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事後多重比較之薛費法、皮爾遜積差相關以及逐步多元 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處理:依據資料分析結果,本研究獲致結論如下: 一、台北市國民中學校長策略領導整體及各構面的表現屬「良好程度」,其中以 「策略執行」表現最佳得分最高,其次為「領導變革」。. 政 治 大 二、台北市國民中學學校組織執行力整體的表現屬「良好程度」,其中以「學校 立 顧客」表現最佳得分最高,其次為「學校營運」。. ‧ 國. 學. ‧. 三、不同學歷、擔任職務、學校規模與學校歷史之國民中學教師,在知覺校長策 略領導上均有顯著差異。. io. sit. y. Nat. 四、不同性別、擔任職務、學校規模之國民中學教師,在知覺學校組織執行力上 均有顯著差異。. n. al. er. 五、台北市國民中學校長策略領導與學校組織執行力之間存在正相關。. Ch. i Un. v. 六、台北市國民中學校長策略領導對學校組織執行力具可預測力,其中又以「策 略執行」最大預測效果。. engchi. 最後,本研究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供教育行政機關、校長以及未來研究 之參考。 關鍵詞: 校長策略領導、學校組織執行力. II.

(5) Abstract This research aims to study the current situations of school principals’ strategic leadership, organizational execution of the schools, especially in the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aipei City. The school principals’ different personal background and dissimilar environments of different schools are dissected while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two. Moreover, the predictability of the two is examined respectively. The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of this research adopts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method, and the subjects of the investigation are the teachers in the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aipei City. Questionnaires are distributed to 670 educational personnel in 32 schools, and 523 of which are collected. And the questionnaire was “The school principal’s strategic leadership and organizational execution of the schools questionnaire in the junior high schools”. The questionnaire used in the investigation is self-designed and the collected data and statistics are compiled by exercising SPSS for window 12.0. The. 政 治 大 acquired data are described, analyzed and discussed by using descriptive statistic, t-Test, 立 One-way ANOVA, Scheffé Method,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multiple ‧. ‧ 國. 學.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the findings are as the following. 1. The junior high schools teachers scored average in the perception to the school principal’s strategic leadership, and the highest score was in “strategy implementation”, the second was in “change leadership”. 2.The junior high schools teachers scored average in the perception to the organizational execution of the schools, and the highest score was in “school customer”, the second was in “school operation”. 3.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the percep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school principal’s strategic leadership among educational level, position, service duration, school scale and history. 4.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the percep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organizational execution of the schools among gender, position, school scale..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5.There was a high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hool principal’s strategic leadership and organizational execution of the schools in the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aipei City. 6.School principals’ strategic leadership has predictability in organizational execution of the schools in the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aipei City, especially the “strategy implementation”. At last,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I’ve made some suggestions, 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materials for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s, school principals and other researchers in this field. Keyword: school principal’s strategic leadership, organizational execution of the schools III.

(6)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5. 第三節. 重要名詞釋義……………………………………………………5.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6.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8. 文獻探討………………………………………………………………11.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章. 策略領導與學校組織執行力之相關研究………………………50. 學. 第三節. 政 治 大 學校組織執行力基本理念分析…………………………………30 立. 策略領導的理論探討……………………………………………11. ‧ 國. 第二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69. ‧. 研究架構…………………………………………………………69. 第二節. 研究對象…………………………………………………………71. 第三節. 研究工具…………………………………………………………75. 第四節. 研究步驟…………………………………………………………81. 第五節. 資料處理…………………………………………………………83. y. sit. n. al. er. io. 第四章. Nat. 第一節. Ch. engchi. i Un. v. 研究結果與討論………………………………………………………85. 第一節. 校長策略領導與學校組織執行力現況分析……………………85.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在校長策略領導與學校組織執行力之差異分 析…………………………………………………………………87. 第三節. 校長策略領導與學校組織執行力之關係分析…………………117. 第四節. 校長策略領導對學校組織執行力之預測分析…………………119.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129. 第一節. 結論...……………………………………………………………129. IV.

(7) 第二節. 建議…...…………………………………………………………132. 參考文獻……………………………………………………………………………137 中文部分………………………………………………………………………137 西文部分………………………………………………………………………146 附錄…………………………………………………………………………………151 附錄一 問卷審查專家效度推薦函…………………………………………151 附錄二 專家效度問卷………………………………………………………152 附錄三 預試問卷……………………………………………………………160 附錄四 正式問卷……………………………………………………………164.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 i Un. v.

(8) 表次 表 2-1 策略領導層面次數統計……………………………………………………23 表 2-2 教育執行力的名詞整理……………………………………………………35 表 2-3 國內碩博士論文執行力構面一覽表………………………………………41 表 2-4 校長策略領導相關研究一覽表……………………………………………56 表 2-5 學校組織執行力相關研究一覽表…………………………………………64 表 3-1 台北市各行政區學校分配表………………………………………………73 表 3-2 學校規模數量分配表………………………………………………………74 表 3-3 抽樣學校名單一覽表………………………………………………………74. 治 政 表 3-4 各校抽樣人數分配表………………………………………………………74 大 立 表 3-5 專家內容效度諮詢名單……………………………………………………76 ‧ 國. 學. 表 3-6 校長策略領導量表預試問卷因素分析摘要表……………………………78. ‧. 表 3-7 學校組織執行力量表預試問卷因素分析摘要表…………………………80. sit. y. Nat. 表 3-8 預試問卷信度係數表………………………………………………………81. io. er. 表 4-1 校長策略領導現況表………………………………………………………86 表 4-2 學校組織執行力現況表……………………………………………………86. al. n. iv n C 表 4-3 樣本資料統計一覽表………………………………………………………88 hengchi U 表 4-4 性別在校長策略領導量表及分構面之差異性檢定………………………70 表 4-5 性別在學校組織執行力量表及分構面之差異性檢定……………………90 表 4-6 年齡在校長策略領導量表及分構面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91 表 4-7 年齡在學校組織執行力量表及分構面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93 表 4-8 學歷在校長策略領導量表及分構面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95 表 4-9 學歷在學校組織執行力量表及分構面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97 表 4-10 服務年資在校長策略領導量表及分構面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99 表 4-11 服務年資在學校組織執行力量表及分構面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01 表 4-12 擔任職務在校長策略領導量表及分構面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03 VI.

(9) 表 4-13 擔任職務在學校組織執行力量表及分構面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05 表 4-14 學校規模在校長策略領導量表及分構面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07 表 4-15 學校規模在學校組織執行力量表及分構面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09 表 4-16 學校歷史在校長策略領導量表及分構面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11 表 4-17 學校歷史在學校組織執行力量表及分構面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12 表 4-18 不同背景變項在校長策略領導之差異分析綜合摘要表………………114 表 4-19 不同背景變項在學校組織執行力之差異分析綜合摘要表……………116 表 4-20 校長策略領導與學校組織執行力之相關係數表………………………117 表 4-21 校長策略領導與學校組織執行力分構面之相關係數表………………119. 治 政 表 4-22 校長策略領導對整體學校組織執行力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121 大 立 表 4-23 校長策略領導對「學校人力資源」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122 ‧ 國. 學. 表 4-24 校長策略領導對「學校策略發展」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123. ‧. 表 4-25 校長策略領導對「學校營運」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125. sit. y. Nat. 表 4-26 校長策略領導對「學校顧客」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126. io. n. al. er. 表 4-27 校長策略領導對學校組織執行力預測力之綜合摘要表………………127. Ch. engchi. VII. i Un. v.

(10) 圖次 圖 2-1 策略焦點學校的循環模式…………………………………………………29 圖 3-1 研究架構圖…………………………………………………………………70.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II. i Un. v.

(11)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X. i Un. v.

(12)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內容主要說明本研究之動機與目的,並將研究問題、方法與步驟一一 陳述如下,作為未來研究依循之參考。全章共分為五節,第一節為研究動機; 第二節為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第三節為重要名詞解釋;第四節為研究方法 與步驟;第五節為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 壹、策略領導有助於校長因應環境變遷. 治 政 二十一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知識汰舊換新的速度加快,知識爆炸的 大 立 結果造成社會變遷急速加劇,換言之,知識對社會變遷產生一種催化效果, ‧ 國. 學. 再加上交通運輸的發達、網路通訊設備的革新,變遷絕非特例。古希臘唯物. ‧. 主義哲學家Heracleitus在公元五百年前曾說: 「唯一不變之道就是變」 ,管理. sit. y. Nat. 大師P.F, Drucker亦云:「我們無法駕馭變革,我們只能走在變革之前。」上. io. 革(上田惇生、齊思賢譯,2005)。. al. er. 述論點再再突顯出變革是未來發展的趨勢,我們無法停止變革,只能適應變. n. iv n C 為了有效因應高速變遷與知識爆炸的環境,策略領導的分析與運用就是 hengchi U. 適應變遷的有效途徑。策略意味著資源分配之整合與協調的型態,是對不確 定的未來,分析內外在資源優劣,因應整體環境變遷,提出達成組織目標最 適應對方式之歷程。以「價值層面」而言,策略是創造組織品牌與特色,提 升顧客的認同與評價;以「效率層面」而言,策略是追求經濟規模,發揮曲 線學習效果,降低營運成本,獲得成本優勢;從「資源層面」而言,策略是 創造、累積並有效運用獨特的核心資源;從「結構層面」而言,策略本質是 掌握有利位置與關鍵資源,有效運用結構獨占力(湯志民,2009a)。透過策 略的本質分析策略的意義,更能夠彰顯策略在組織中的價值,策略不僅能協 助組織選擇當前應該關注的方向,更能開拓有利的生存空間,指導組織內各 1.

(13) 種功能政策的取向(司徒達賢,2005)。 對任何組織而言,領導者角色絕對扮演舉足輕重的地位,領導是一種社 會影響的過程,領導者透過目標的選擇、願景的建構以及領導行為的展現, 指引組織中的成員方向、整合共同意志並妥善利用團體智慧激發成員完成組 織目標的行為。綜觀過去領導理論的沿革歷程,領導理論歷經領導型特質論、 領導行為論及權變領導後,發展出轉型領導融合眾領導理論精神,躍升為近 年來領導理論的顯學。從轉型領導理論中的主要意涵,不難看出領導理論已 經跳脫出過去著重單一面向的領導模式,訴諸於領導哲學的自我提升,將領 導者的信念、道德價值塑造魅力領導,並致力於提升個別成員的工作動機,. 治 政 使組織齊心一致。領導理論的發展亦揭示學校場域中,校長不同的領導型態 大 立 似乎影響學校成員的工作動機與士氣,透過組織深層價值的重構,喚醒組織 ‧ 國. 學. 成員的歸屬與認同。目前國內教育領域對於領導理論之研究不勝枚舉,在中. ‧. 文資料的探討上,居前 10 名依序是轉型領導、教學領導、課程領導、主管領. sit. y. Nat. 導、交易領導、家長式領導、魅力領導、道德領導、文化領導、團隊領導等. io. er. (葉連祺,2004),而策略領導是一種整合性的領導理論,亦秉持新型領導 理論的核心概念,特別強調願景、策略、溝通、授權的互動歷程,然而策略. al. n. iv n C 領導卻未受到多數人重視,策略領導的重要性亦未在領導理論中突顯,相關 hengchi U 中文論文研究仍屬少數,因此本研究將焦點至於學校校長策略領導之現況, 此為研究動機之一。. 貳、學校組織執行力是學校必須重視的課題 2002年美國漢威聯合公司董事長Bossidy和著名企管顧問Charan共同撰 寫《執行力》一書,引起各界對執行力的熱烈討論,企業界開始對執行力之 議題展開研究,然而,執行力並非一項新興的概念,但過去企業經營者總是 以描繪組織願景、建構團隊目標藍圖為首要工作,往往忽略了組織的成功必 須建立在實際執行層面,正如同湯明哲(2003)所言「一間企業的成功,百 2.

(14) 分之三十靠策略,四十靠執行力,其餘則是運氣。」,職是之故,為免於企 業管理流於口號、形式,透過組織執行力的提倡,有助於提升組織績效,使 組織能徹底的將計畫付諸行動、落實目標、完成任務並達到永續經營的理想 境界。 執行力的提倡除了在企業界發燒外,也漸漸受到教育人士的重視。社會 大眾受到知識啟蒙的影響,除了關注社會重大建設及相關議題之外,對學校 績效表現與產出結果格外重視。吳清山與林天祐(2006a)指出,身處資訊科 技的社會,任何組織要提升其競爭力,必須能充分掌握資訊科技的優勢,而 學校係為社會系統的一環,自然不能以學校中心的象牙塔式經營自居,尤其. 治 政 民主化的浪潮已經延燒到各個領域,而民主的思想種子也悄悄在教育領域中 大 立 萌芽,民主、自由思潮在教育領域中的理念為「教育鬆綁」 、 「權力下放」 ,其 ‧ 國. 學. 具體表現在學校本位經營管理上,主張將中央政府所控制教育經營權利,下. ‧. 放於各學校單位,使各學校能自主管理,發揮自我領導的管理方式,同時,. sit. y. Nat. 市場化機制與教育選擇權的提倡,帶領教育制度的重大革新,學校經營勢必. io. er. 走向績效管理與結果導向,才能吸引優秀學生就讀,確保學校競爭力,而執 行力乃競爭力的先決條件,要提升學校競爭力,勢必從提升執行力做起,因. al. n. iv n C 此對學校經營而言,執行力頗具研究價值(蔡玉菁,2007) 。 hengchi U. 綜觀目前有關執行力的研究,大多以企業管理領域或公共行政領域為範. 疇,教育領域中對於執行力之探究並不多見,且多數聚焦於教育政策執行力 的研究,反觀學校經營層面則著墨不多,然而學校經營以追求卓越效能與確 保教育品質為首要目標,亦即,學校為一目標導向機構,執行力是達成目標 的關鍵因素,透過執行力的落實來評判斷學校績效表現,進而提升教育績效, 換言之,學校組織執行力有無與學校辦學績效良窳息息相關,因此,本研究 致力於瞭解學校組織執行力之現況,此為研究動機之二。. 參、校長策略領導與學校組織執行力關係之研究付之闕如 3.

(15) 綜合言之,策略領導與執行力皆為學校經營管理上不可忽略的重要課 題。Hambrick 與 Pettigrew(2001)研究指出,策略領導重視執行力的落實, 不僅是相關活動,亦是一種策略性活動和系統性活動。Albert(1992)提到, 執行力的本質是發展策略領導能力,進一步,必須培養策略領導能力作為發 展執行力的目的。由此可之,學校雖不若一般商業組織以營利為目的,強調 策略管理與競爭優勢,但受到教育市場化的競爭衝擊,學校文化中開始重視 策略與執行力的表現,校長策略領導能力與學校組織執行力亦是確保學校生 存與發展,促進教育品質與卓越表現的指標項目,鞏固學校在競爭激烈的教 育市場中立於不敗之地。. 治 政 總覽國內碩博士論文相關研究中發現,策略領導與學校效能有正相關 大 立 係,例如:林秀玲(2010) 與王敏芬(2009)實證發現校長展現策略領導有 ‧ 國. 學. 助於提升學校組織效能且對學校效能具有預測力、沈裕清(2010)和陳建銘. ‧. (2009)指出校長策略領導對學校創新經營效能具有預測力;另外學校組織. sit. y. Nat. 執行力對學校組織結構、組織溝通與組織創新績效亦有正向影響,例如:陳. io. er. 思翰(2009)實證發現國民小學組織溝通與組織執行力具有高度正相關、鄭 士凱(2010)指出國民小學組織結構的專門化對學校執行力最具解釋力、陳. al. n. iv n C 素寬(2009)發現組織執行力越高,組織創新績效亦可相對提昇,上述研究 hengchi U. 皆指出策略領導與學校組織執行力在學校經營管理上扮演重要角色,惟目前 直接探討校長策略領導與學校組織執行力關係之研究仍付之闕如,是以,研 究者欲藉由探討國民中學校長策略領導與學校組織執行力關係,研究兩變項 之現況與彼此關聯性,此為研究動機之三。. 4.

(16)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壹、研究目的 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討國民中學校長策略領導與學校組織執行力之現況 與關係,並根據上節研究動機,將本研究目的歸納如下: 一、瞭解台北市國民中學校長策略領導及學校組織執行力之現況。 二、國民中學在校長策略領導及學校組織執行力之差異情形。 三、探討國民中學校長策略領導與學校組織執行力之相關情形。. 政 治 大 五、依據研究結果,提供教育行政機關與國民中學學校人員相關建議,以改 立 四、研究國民中學校長策略領導對學校組織執行力之預測分析情形。. ‧ 國. 學. 善校長策略領導能力、提升學校組織執行力。. ‧. 貳、待答問題. sit. y. Nat. 研究待答問題係根據本節研究目的進行探究,研擬待答問題如下:. n. al. er. io. 一、台北市國民中學校長策略領導及學校組織執行力之現況為何?. i Un. v. 二、不同背景變項(性別、年齡、學歷、服務年資、擔任職務、學校規模、. Ch. engchi. 學校歷史)的教育人員,在知覺校長策略領導及學校組織執行力上差異 情形為何? 三、台北市國民中學校長策略領導與學校組織執行力之相關情形為何? 四、台北市國民中學校長策略領導對學校組織執行力之預測情形為何?. 第三節 重要名詞釋義 本研究主題為校長策略領導與學校組織執行力,為確保研究能更清晰明 確,茲將本研究兩變項進行名詞釋義,分述說明如下:. 5.

(17) 壹、校長策略領導. 本研究校長策略領導係指校長將策略性思考方式運用至計畫、組織、溝 通、鼓勵、決定等行政歷程中,藉由組織願景的建構與策略管理的實施程序, 對成員發揮影響力,並指引組織未來發展的方向和整合內外環境與資源,使 之確實的執行組織各項計畫方案,以達成組織目標、實現組織願景與提升組 織績效的歷程。 本研究將校長策略領導之操作型定義為,國民中學教師在國民中學校長 策略領導量表上得分情形,量表分為五項因素:包含「策略思維」、「願景塑. 治 政 造」 、 「資源整合」 、 「策略執行」 、 「領導變革」 ,以四點量表得分表示之,得分 大 立 越高,代表校長策略領導表現程度越高;反之,則越低。 ‧ 國. 學 ‧. 貳、學校組織執行力. sit. y. Nat. 本研究學校組織執行力係指,在學校場域中,透過領導、溝通與各項策. io. er. 略,緊密結合內部人力資源,並透過人力資源流程、策略發展流程、學校營 運流程與學校顧客的有效運作,確定組織目標與任務,徹底、確實且有效的. n. al. Ch 將教育目標付諸實現的歷程。. engchi. i Un. v. 本研究將學校組織執行力之操作型定義為國民中學教師在研究者自編之 「學校組織執行力量表」中所得分數代表之,量表內容以「學校人力資源」、 「學校策略發展」、「學校營運」與「學校顧客」四項因素為主要量表內涵, 量表得分越高,代表學校組織執行力表現程度越高;反之,則越低。.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壹、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用調查研究法,首先以文獻分析探討校長策略領導與學校組織 6.

(18) 執行力之內涵、理論基礎、測量與相關研究,以建構問卷內容,並進行專家 效度檢驗,據以修訂形成問卷內容,接著進行問卷施測。問卷回收後,依結 果進行項目分析、信度及效度考驗等統計方法分析,蒐集研究對象的意見與 看法,歸納統計數據及研究發現,最後根據問卷分析結果提出相關結論,並 據以做成相關建議提供教育人員參考。. 貳、研究步驟 本研究步驟首先進行資料流覽,其次確定研究主題、草擬研究計畫,並 開始蒐集、分析及整理相關資料進行文獻分析,接續進行計畫發表,最後提. 治 政 出研究結果完成論文。研究實施過程可分為研究準備、實施調查與論文完成 大 立 三階段。 ‧ 國. 學. 一、研究準備階段. ‧. (一)蒐集教育行政相關資料,確定研究主題,閱讀相關文獻,研擬研究. sit. y. Nat. 計畫。. n. al. er. io. (二)蒐集國內外國民中學校長策略領導與學校執行力之文獻資料,經. Ch. i Un. v. 整理與分析,再撰寫成文獻理論依據與研究設計之參考。. engchi. 二、實施調查階段 (一)根據文獻分析結果編製問卷內容,經由專家效度後修訂為預試 問卷。 (二)進行預試,將預試問卷結果進行因素分析與信效度分析,並依據 預試結果二次修訂問卷內容。 (三)以台北市國民中學之校長與正式教師為研究對象,進行兩階段抽 樣,首先以分層比例隨機抽樣,抽取出施測學校,再經由立意抽樣決定 將問卷委由各校校長抽取受試對象。. 7.

(19) 三、論文撰寫與完成階段 (一)回收正式問卷 (二)問卷檢核與登錄 (三)進行統計分析 (四)歸納研究發現並提出結論與建議.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壹、研究範圍 一、就研究地區而言. 立. 政 治 大. 本研究以台北市公立國民中學為範圍。. ‧ 國. 學. 二、就研究對象而言. ‧. 本研究以台北市公立國民中學之正式教師(教師兼任主任、組長、導師、. sit. y. Nat. 專任教師)為施測對象,進行問卷調查。. io. er. 三、就研究內容而言. 本研究以台北市公立國民中學校長策略領導與學校組織執行力之現況與. al. n. iv n C 關係為內容。校長策略領導方面包含 「策略思維」 、 「願景塑造」 、 「資源整合」、 heng chi U. 「策略執行」、「領導變革」五層面;學校組織執行力包含「學校人力資源」 、 「學校策略發展」與「學校營運」與「學校顧客」四大流程。同時,針對校 長個人背景變項與學校背景變項分別探討差異情形。. 貳、研究限制. 一、就研究方法方面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首先蒐集相關資料,以文獻分析方法編擬問卷 題目,雖快速獲得量化資料推論母群體現況,但對個別情境中校長策略領導 8.

(20) 與學校組織執行力之現況無法準確得知,同時,問卷涉及校長策略領導與學 校組織執行力之敏感問題,受試者在填答過程中可能有所顧忌或保留。. 二、就研究對象方面 本研究受限於研究經費與時間,僅以台北縣市公立國民中學為研究對 象,未包含私立學校與其他層級學校,研究結果推論僅適用於台北縣市國民 中學校長策略領導與學校執行力之參考,能否推論至其他縣市,尚待進一步 研究驗證。.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9. i Un. v.

(21)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0. i Un. v.

(2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旨在探討國民中學校長策略領導與學校組織執行力之相關理論與實 證研究文獻資料,以釐清各內涵並根據資料編擬測量工具,最為後續研究之 基礎。本章將分為三節介紹,第一節探討校長策略領導能力與相關內涵,第 二節分析學校組織執行力之內涵、相關理論,第三節則根據前兩節文獻分析 結果,歸納校長策略領導能力與學校組織執行力之相關研究。. 第一節 策略領導的理論探討 壹、策略的意涵. 立. 政 治 大. 西元 1930 年代,美國管理學家契斯特‧巴納德在《經理人員的職能》一. ‧ 國. 學. 書中認為,領導人主要的工作是管理和擬訂戰略計畫,應該特別注意與公司策. ‧. 略有關的人或組織的行動,此為「策略」一詞首次帶入管理學的領域中(蕭文,. sit. y. Nat. 2008)。1962年美國學者Afired Chandier發表「策略與結構組織」後,策略. io. er. 的概念才漸受重視(洪瓊媚,2005;蕭文,2008) 。在探討策略領導的意義前, 應先對策略的概念加以解釋說明。策略在英文中源自希臘字“strategia"表. al. n. iv n C 示將軍的意思,在英文上則有「當將軍的藝術」意思(the art of general), hengchi U 所以策略自古即蘊含著作戰的意義(湯明哲,2003)。為了對策略的概念進行 深入的了解,茲將不同學者對策略的定義歸納如下: Chandler(1962)主張策略是擬定企業的長期目標,以及達成目標的行動 方案的選擇與所需資源的分配。Hrebiniak 與 Mason(1984)認為策略隱含的 是引導的哲學、關鍵的政策、組織設計、以達到任務、目標的總體行政計畫。 策略是做決定的過程,著重在發展長期目標、調整或結合組織功能及因應環境 變動性以達成目標。 Mintzberg(1987)則從多元的角度去詮釋策略的意義: (1)策略是計畫, 領導者用以界定組織發展方向,建立行動既定途徑的計畫;(2)策略是型態, 11.

(23) 藉以辨識組織行動及行為一致的類型; (3)策略是定位,組織在競爭的環境中 如何檢視自己; (4)策略是觀點,策略代表組織內成員分享的規範及價值,可 表現貫穿組織的一些企圖與抱負。 從企業經營的觀點來進行策略意義的分析,發現策略乃是引導企業行為和 競爭的決策法則,以一種較寬廣的視野,在處理中長期運作而非短期的運作, 是企業基本且長期的目標及目的之決定,行動過程之採行,及實現目標所需資 源之配置行為。本質為「選擇不做哪些事情」,就是在競爭的過程中所做的取 捨。其目的在於實踐使命與達成策略目標的計畫與藍圖(Ansoff,1988; Robbins,1990;Porter,1996;Yukl,2002;Davies,2003)。. 治 政 Freedma 與 Tregoe(2003)認為策略是一個能夠決定組織本質與方向的決 大 立 擇架構,架構是建立起企業活動的範疇及相關參數,析言之,策略是組織未來 ‧ 國. 學. 要走的方向,而組織的本質就是讓決策及其溝通產生策略性的凝聚力,因此組. ‧. 織在進行策略抉擇過程中,需要持續不斷重新創造自己,因此歸納出策略具備. sit. y. Nat. 「動態」的特色。. io. er. 誠如上述學者所言策略的定義發展至後期漸漸豐富化,從過去的目標導向 說法,擴大到滿足組織利害關係需求。Johnson 與 Scholes(2004)認為策略. al. n. iv n C 是組織長期的方向與範圍,在充滿挑戰的環境中,透過內部資源的有效配置來 hengchi U. 實現組織的優勢、滿足市場需求與股東期望。Bass(2007)主張策略是個別領 導者與組織內外在環境互動的結果,系統性思考是不可或缺的,其目的在於產 生綜效(synergies)的結果,成效勝過組織中個別部分加總的結果。 中文文獻方面,最初亦從企業營利的角度來說明。吳思華(1998)指出策 略是評估並界定企業生存利基;建立並維持企業不敗的競爭優勢;達成企業目 標的系列重大活動;形成內部資源分配過程的指導原則。司徒達賢(2001)認 為策略對於當前行動有明確涵意,而策略分析與決策的結果,必須對前的行動 方向產生指導作用。換言之,策略是企業經營的形貌,以及不同時間點,這些 型態改變的軌跡。 12.

(24) 策略是達成公司目標的大方針、藍圖、資源分配方法,是公司為達成某 向目標,所採取的一套突破性、創新的作法,甚至是活動。企業進行策略的 目的在於戰勝對手,創造公司良好績效和優勢,甚至超越競爭對手,有助於 公司快速且長遠的發展。統合(integration)是策略首要特色,將資源作合 理化的運用與分配;人力、財務、行銷、生產、研發等均需指向同一目標, 才能統合成一體的策略,換言之,策略就是統合企業內相關資源之整體性指 導原則,其特質包括:1.作對的事;2.策略是直行長的觀點;3.策略是長期 承諾;4.策略是知所取捨(伍忠賢,2002;湯明哲,2003;楊錦洲,2004)。 策略是達成組織目標的有效途徑,不少學者從策略功能觀點來解釋策略. 治 政 的意義。蔡培村與武文瑛(2004)提出策略是組織要達成目標的一種形式, 大 立 是重要事情的抉擇,同時有事長期目標的決策,和所採取引導活動的政策之 ‧ 國. 學. 間關鍵連結。蔡進雄(2004)認為策略是組織發展的大方向,也就是組織未. ‧. 來發展的形貌,並涉及組織資源分配。吳清山(2005)將策略定義為達成目. sit. y. Nat. 標所採取的行動計畫。湯志民(2009)主張策略是資源分配整合與協調之型. io. er. 態,是對不確定的未來分析內外在資源優劣,因應政策環境變遷,提出達成 組織目標最適應對方式之歷程。. al. n. iv n C 綜合上述各家學者對策略的定義,本研究認為策略係指達成目標所採取 hengchi U. 的各項計畫與行動方案,組織基於目標的達成,所採取的一連串行動、決策 與資源分配。. 貳、策略領導的起源 策略領導是一個新興領導理論,許多理論甚至是從策略管理衍生出來, 策略領導乃是策略管理理論發展出來的主流論點之一(王敏芬,2009) 。策略 管理自西元 1960 年代開始蓬勃發展,1961 年 Alfred Chandler 在《策略與結 構:企業歷史的篇章》中,提出「組織追隨策略」 (Structure follows strategy) 的名言。1965 年 Igor Ansoff 所著《企業策略》一書,主要探討企業策略運 13.

(25) 用,以長期規劃的管理制度,假設過去情境延伸至未來,強調預期成長與複 雜化管理,被視為是策略管理的重要理論基礎。1974 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教 授 Kenneth R. Andrews 在《企業策略的概念》書中,亦對策略管理有清楚的 說明(蕭文,2008)。因此,1950 至 1970 年代期間策略管理的發展重點在於 企業策略的長期規劃,又可說是策略管理的奠基時期。 Michael E. Porter 在 1980 年起陸續出版《競爭策略》(Competitive Strategy)、《競爭優勢》(Competitive Advantage)等書,其中著名的五力 論、價值鏈等概念將策略管理的發展帶入新的境界。同時期,大前研一博士. 政 治 大 分析兩國在策略運用上的差異(蕭文,2008) 。由上述策略管理相關著作可以 立. 出版《策略家的理念》一書,從美日兩國企業的管理型態差異作為探討主軸,. ‧ 國. 學. 對策略管理的發展背景略之梗概,為了更加瞭解策略領導的興起原因,以下 首先將策略管理之意義稍作說明,再闡述策略領導與策略管理之關係,茲分. ‧. 述如下:. sit. y. Nat. 一、策略管理之意義. al. er. io. 策略管理的觀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 Ansoff 在 1950 年代發展的長期規劃. iv n C hengchi U Management》一書中提到,策略管理是應付策略變. n. 管理制度,其後又提出「策略規劃」 ,形成策略管理的重要理論基礎。Ansoff 在策略管理《Strategic. 化的一種系統觀方式,並將組織置於和環境相關連,其包含三種工作內容: 定位、應變與克服阻力(江志正,2000)。 David(1986)認為策略管理是為了促進組織目標的達成所採取的行動之 形成、實施與評鑑。其要素包含組織優勢與劣勢、外在機會與威脅、建立組 織任務、設定目標、發展變通策略、選擇決定最佳策略。 司徒達賢(2001)認為策略管理有八項基本概念,包括:策略代表重點 的選擇、策略界定了組織在環境內的生存空間、策略指導功能性政策取向、 策略建立在相對的競爭優勢上,其目的亦在建立長期優勢、策略運作的重要. 14.

(26) 目的之一是在維持與外界資源的平衡及不平衡關係、策略是對資源與行動長 期承諾、策略雄心與落實執行是必要條件、策略制定是企業主人責無旁貸的 工作。 湯明哲(2003)認為,策略管理是管理整個策略形成與執行的過程,包 括策略的內涵及形成策略的過程。策略內涵係指企業要採取的策略行動,但 策略決策需要經過組織的決策及分析過程,策略形成後還要重新建立組織結 構,創造企業獨特文化與價值觀。簡言之,在整個分析、成形、決定、執行 的過程就是策略管理。蔡進雄(2004)則將策略管理定義為策略的形成、執 行與評估的過程,同時提出策略管理在學校經營的實踐步驟,將學校策略管. 治 政 理分為三步驟,首先為「策略形成」 :包括學校組織目標之確認、學校組織內 大 立 外部及策略選擇;其次為「策略執行」:結合並運用學校組織中的各項資源, ‧ 國. 學. 執行策略;第三為「策略評估」 :策略執行後必須加以評估,做為下一次修正. ‧. 並擬訂新策略的參考,簡言之,策略管理即一整體循環的歷程。. sit. y. Nat. 二、策略領導與策略管理的關係. io. er. 本研究主要探討策略領導的相關內涵並建構問卷探討校長策略領導能 力,然而策略領導主要從策略、策略規劃、策略管理逐漸發展而來(江志正,. al. n. iv n C 2005) ,因此策略領導與策略管理諸多概念相近,可說是一體兩面,但進一步 hengchi U. 探究兩者之意義發現,部分學者著眼於管理與領導的意義來說明策略領導與 策略管理的差異,更進一步指出策略管理與策略領導的關係。 Dubrin(1998)指出策略領導是一種可以提供組織所需要的方向與啟發 的過程,也是一種領導型態,得以有效執行策略管理的程序;而策略管理則 是確保組織與它的產業環境中競爭適合度的過程,所以策略領導是個人特 質、思考模式與有效管理的組合。 Hitt(2005)認為透過有效的策略性領導才能成功的執行策略管理的程 序。 黃惠輝(2003)認為,策略管理是複雜事務的處理;策略領導是變革事 15.

(27) 務的處理,兩者在議題產生、執行與產出皆有不同之處。在議題產生方面, 策略領導著眼於建立未來願景、變革策略,策略管理則彰顯設定目標、規劃 執行、資源分配之歷程;在執行方面,策略領導著眼於鼓勵成員去克服各種 障礙,以達成變革,策略管理則設計監督及執行系統、運用組織及計畫解決 問題;產出方面,策略領導認為產出產生可產生非常有用的改變,策略管理 則認為以產出是可預測性與秩序性的特質。 綜合以上學者的論述可知,策略管理是以策略為核心的管理模式,重視 規劃、組織、引導、控制與發展的程序,而策略領導著重在願景的建立與策 略的擬訂,並朝組織目標邁進之歷程,特別強調願景、策略、資源及變革的. 治 政 全方面整合運用。換言之,策略管理聚焦在組織架構的建立、人事安排、日 大 立 常問題之處理、計畫的形成與嚴密的監控指揮,策略領導是勾勒願景及策略 ‧ 國. 學. 並將願景及策略加以實現的歷程。亦即,策略領導者著重做對的事情,策略. ‧. 管理者講求把事情做對。. sit. y. Nat. 參、策略領導之意涵. n. al. er. io. White、Harvey 與 Kemper(2007)認為策略領導重要性在於,主張奇特. i Un. v. 吸引子(strange attraction)能使組織在韋伯式的官僚(Weberian-style. Ch. engchi. bureaucracy)和無政府狀態(anarchy)間取得平衡狀態,使組織呈現秩序 與創新狀態。以下茲將策略領導之意義、策略領導的層面、與策略領導者相 關內涵分述如下: 一、策略領導的意義 策略領導就是以策略為核心架構的領導型態,策略領導研究者早期著重 在領導者個人特質上,很少將策略領導概念運用至組織整體營運中(洪瓊媚, 2005)。直到 D. C. Hambrick 於 1984 年提出高階階梯理論(Upper Echeelon Theory)強調領導者是組織中最能對組織策略發揮獨一無二影響效果,高階 階梯理論也被視為是策略領導的前身(引自郭莉真,2004) 。由此可知,策略. 16.

(28) 領導的研究重心由領導者個人特質轉向領導者策略選擇的相關因素探究。 1980 年 R. S. Norton 和 D. P. Kaplan 提出「平衡計分卡」的組織績效 衡量系統,強調策略的制定、選擇、執行與回饋機制,並於 2000 年續提出「策 略核心組織」的概念,遂始策略領導的研究重點逐漸轉向組織策略規劃與執 行模式(郭莉真,2004;陳芬蘭,2006) 。以下臚列各學者對於策略領導之定 義。 策略領導具備多重功能,不僅協助組織在組織面臨模稜兩可、複雜且資 訊超載的情境下,適應不斷變遷的全球化環境,且鼓勵其他管理者去執行日 復一日的例行公事。同時,策略領導亦是一種過程,提供組織所需的方向和. 治 政 啟發,它也是使策略管理程序能有效執行的一種領導型態(Hambrick,1989; 大 立 Huey,1994;Durbin,1998)。 ‧ 國. 學. Ireland 與 Hitt(1999)認為策略領導係指個人有預測、提出願景、保. ‧. 持彈性與策略性思考,並且與他人合作倡導變革的能力,為組織創造一個具. sit. y. Nat. 有生命力的未來。. io. er. Dubrin(2001)主張策略領導是一種領導型態,提供組織所需要的方向 和啟發過程,得以有效執行策略管理的程序,而策略管理則是確保組織和它. al. n. iv n C 的產業環境中競爭適合度的過程,所以策略領導是個人特質、思考模式和有 hengchi U 效管理的組合。. 不少學者從組織決策歷程角度來闡述策略領導的意義。Richard(2001) 將策略性領導定義為,領導者就組織與內外環境的相關因素的基礎下,所進 行的策略思考,並進而決定組織的願景、使命、策略與執行方案。Harrison (2003)認為策略領導是創造組織願景、發展策略並且促成組織學習的領導。 Freedman 與 Tregoe(2003)認為組織為了未來的成功作準備時,最重要的內 部因素就是策略的擬定和策略領導。其中,策略領導包含了願景的建立、發 展、鼓勵、溝通與參與。Boal(2004)提出策略領導是一系列的決定和活動, 注重過程和實質性的性質,透過這些,隨著時間的推移,過去,現在和組織 17.

(29) 未來的凝聚。 Johnson 與 Scholes(2004)指出策略領導基本上是使用策略來進行員工 管理,主要採取的策略為鼓勵員工的主動性,改善員工的對公司的生產力。 同時,策略亦涉及思考與規劃,領導則是鼓勵他人採取是到行動,換言之, 策略領導就是一種管理模式,訓練並鼓勵成員做出最好的準備。 Elenkov et al.(2005)認為策略領導即是對未來塑造願景,並將願景 傳達給被領導者,鼓勵並鼓舞他們,並且致力於被領導者共同參予策略性變 革。 Hitt et al.(2007)提出策略領導是一種能力來預測、想像、維持彈性. 治 政 以及授權他人,以產生策略性的變革/是指具備審慎權衡、展望擘劃、維持彈 大 立 性,必要時還能充分授權他人進行策略性變革的一種領導能力。 ‧ 國. 學. 策略領導的出現將領導理論從過去對領導者能力的探究、領導者行為的. ‧. 要求,逐漸引導至組織願景的發展、團隊合作的建立、組織創新與學習等多. sit. y. Nat. 元面向,以更系統性的巨觀思維來解釋策略在組織中存在的價值。徐明和. io. er. (2004)主張策略領導是以策略作為領導核心的行政行為,透過計畫、組織、 引導、執行與發展的歷程,整合成員的智慧與能力,致力於目標的達成。江. al. n. iv n C 志正(2005)認為策略領導是策略加上領導的複合概念,它重在能夠發揮影 hengchi U. 響於策略的循環歷程中並促期實踐的作為,以讓組織能保有優是朝向正確的 方向前進/策略領導就是組織高層運用影響力,來整合內外環境資源維持平 衡,並界定選擇具指導且維持優勢的重點方向,來指導組織內的功能政策, 並使之不斷執行落實於實際運作之關係作為。廖春文(2005)將策略領導定 義為學校組織經營管理者,以策略做為學校領導的核心,在一個組織環境中, 運用個人的影響力(職位權力與魅力) ,透過計畫、組織、溝通、協調等互動 歷程,整合內外部環境資源,選擇適當有效的策略,引導組織成員朝目標奮 進的歷程。 洪瓊媚(2005)綜合各學者理論認為策略領導是一種領導型態,領導者 18.

(30) 以策略作為領導的核心,藉由願景、參與、溝通、鼓勵、授權、整合的互動 歷程,有效執行策略管理程序,用以啟發與領導組織方向,確保組織競爭力 的領導歷程。 吳煥洪與徐明(2006)主張策略領導為影響力發揮的一種作為,透過策 略研擬的歷程來檢視內外的資源條件,了解組織面對的優勢與威脅,以形成 策略方案,制定策略實行步驟與流程,在策略執行中保留彈性與空間,進行 成員意見溝通與整合,鼓勵成員發揮才智,促使組織目標實踐,組織願景達 成,組織績效發揮。 陳銘薰與吳文傑(2008)認為,策略領導的意涵包含四個方向,從「願. 治 政 景領導」、「轉換型領導」、「策略作為」與「環境建構」來進行策略領導的探 大 立 討,試圖從全面性的觀點檢視策略領導者所需具備的能力。 ‧ 國. 學. 陳建銘(2009)提出策略領導的意義為,組織高層領導者在策略管理過. ‧. 程中對所屬成員發揮影響力,藉由策略性思考創造組織願景與發展策略,並. sit. y. Nat. 透過計畫、組織、引導、執行與發展的行政歷程,整合內外環境條件與資源. io. er. 以維持平衡,並界定具長期指導與優勢的重點方向,以引導組織內的功能政 策,使之不斷的切實執行於實際運作的相關作為,以達成組織目標、實現組. n. al. 織願景與提升組織績效。 C h. engchi. i Un. v. 本研究參考國內外學者對於策略領導的定義,將策略領導定義為: 「校長 將策略性思考方式運用至計畫、組織、溝通、鼓勵、決定等行政歷程中,藉 由組織願景的建構與策略管理的實施程序,對成員發揮影響力,並指引組織 未來發展的方向和整合內外環境與資源,使之確實的執行組織各項計畫方 案,以達成組織目標、實現組織願景與提升組織績效的歷程。」 二、策略領導的層面 由上述策略領導的意義可知,不同學者專家對策略領導的意義有不同見 解,而策略領導因素的探究涉及到對策略意義的解釋,以下就各學者所提出 的策略領導構面相關觀點,臚列分述如下: 19.

(31) Durbin(1998)指出策略領導包含五個構面,高度的認知行動、蒐集多 元資料以形成策略、期望與創造未來、改革的思考及創造願景。 Ireland 與 Hitt(1999)主張策略領導應該包含六大面向:設定組織的 願景、探索及維持組織的核心能力(core competencies)、發展人力資本、 塑造有效能的組織文化、強調倫理的實踐、建立平衡的組織控制。 Freedman 與 Tregoe(2003)在《策略領導實戰指南》(The Art and Discipline of Strategic Leadership)一書中,從策略領導需要什麼來闡 述策略領導包含的核心層面:(1)瞭解策略範疇:企業模型是種 360 度的觀 點,將組織可以改變及改善績效的關鍵領域標示出來,這些領域就像有機體. 治 政 的各個器官或系統,彼此互相作用、互有影響。企業模型也顯示策略擬定與 大 立 執行階段,各決策與行動之間可能產生的廣泛影響;(2)瞭解策略架構:在 ‧ 國. 學. 形成策略架構時,可以問九個問題來協助組織領導人創造一個清楚的策略。. ‧. 我們對於外在環境的各種影響策略決策行為的假設是什麼?企業經營指導原. sit. y. Nat. 則中包含了什麼樣的基本信念及價值觀?哪些產品與服務是我們未來會提供. io. er. 的?哪些是我們未來的顧客哪些不是?我們的市場區域是什麼?哪些產品及 市場有較大的成長潛力哪些需要最多的投資?我們具有哪些競爭優勢可以協. al. n. iv n C 助我們獲得成功?我們需要哪些關鍵能力,讓產品得以滿足市場需求,並造 hengchi U. 成我們的競爭優勢?我們要達成的目標有哪些?(3)選擇策略流程:領導人 必須為自己的組織選擇最有效的策略流程,引導策略的擬定與進行。一個健 全的策略流程應該包括分析、擬定、規劃、執行及檢討五個步驟;(4)進行 團隊整合:領導人必須組織策略小組,理想人數為八到十二人之間,團隊成 員強調良好得判斷能力、熱誠與勇氣,以及策略思考的能力,殘能在團隊合 作中,發揮策略領導的效能。 Davis 與 Davis(2004a) 認為策略領導應具備五項組織能力與四項個人 特質,合計九項評估策略領導能力之構面,前者包含策略取向能力、轉化策 略為行動的能力、整合個人與組織的能力、決定有效策略介入點的能力、發 20.

(32) 展策略的能力;而四項個人特質為策略領導人對現況不滿或焦慮、學習吸收 的能力、適應環境的能力、領導智慧等。 Elenkov、Judge 與 Wright(2005)在「策略領導與行政經營管理創新影 響:一個國際化多群集的比較研究」研究中,將策略領導分為七個層面,即 願景發展、理想化的影響、鼓舞人心的鼓勵、個別考慮、智力鼓勵、代表團 的獎勵、例外管理。 Ireland 與 Hitt(2005)提出策略領導的六個組成要素(Six Components of Strategic Leadership):(1)確定企業的宗旨與願景(Determining the Firm's Purpose or Vision) ; (2)開發並維護核心競爭能力(Exploiting and. 治 政 Maintaining Core Competencies);(3)發展人力資本(Developing Human 大 立 Capital );( 4 ) 維 持 一 個 有 效 的 組 織 文 化 ( Sustaining an Effective ‧ 國. 學. Organizational Culture );( 5 ) 強 調 道 德 實 踐 ( Emphasizing Ethical. ‧. Practices );( 6 ) 建 立 平 衡 的 組 織 控 制 ( Establishing Balanced. sit. y. Nat. Organizational Controls)。. io. er. Sosik et al.(2005)研究指出,策略領導者對組織活動的影響,可分 為策略領導投入、策略領導過程、以及策略領導結果。. al. n. iv n C 洪瓊媚(2005)在「國民小學教師知覺校長策略領導行為」之研究中, hengchi U. 將策略領導的內涵分為五個層面:「轉化願景為策略」、「溝通與整合組織資 源」、「將策略落實為日常工作」、「回饋與學習」、「由高階領導引領變革」。 陳芬蘭(2006)在「國小校長策略領導、人力資源管理與教師組織承諾」 研究中,將策略領導分為「策略思維」、「策略轉換」、「策略決定」與「策略 發展」等四層面。 巫孟臻(2007)在「國民小學校長理想師傅校長特質與校長策略領導能 力」之研究中,以 Davis 與 Davis 策略領導九項能力特值為主要架構,認為 校長應具備的策略領導能力為: 「訂定目標的能力」 、 「轉化行動的能力」 、 「整 合資源的能力」、「核心技術」、「領導智慧」。 21.

(33) 陳銘薰、吳文傑(2008)在「策略領導量表建構及其信效度評估」研究 中,將策略領導的內涵以四個面向能力觀點加以闡述,分別為: 「環境建構」、 「願景塑造」、「智力啟發」、 「策略作為」。 陳建銘(2009)在「國民小學校長策略領導、組織學習與學校創新經營 效能關係」之研究中,將校長策略領導區分為五個層面,分別為: 「策略思維」 、 「塑造願景」、「轉化願景」、 「引領變革」、「整合資源」。 王敏芬(2009)在「北區公私立高中校長策略領導與學校效能」之研究 中,將策略領導分成「環境建構」、「願景塑造」、「智力啟發」、「策略執行」 等四面向。. 治 政 林秀玲(2010)在「校長策略領導與學校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研究中, 大 立 將校長策略領導行為分為「策略思維」 、 「策略發展能力」 、 「策略整合與激勵」 、 ‧ 國. 學. 「策略取向」等四項層面。. ‧. 沈裕清(2010)在「國民中學校長策略領導與學校組織文化對學小創新. sit. y. Nat. 經營之影響」研究中,以統計次數分析方式整合歸納各學者相關研究,將校. io. er. 長策略領導行為分為「策略思維」、「塑造願景」、「資源整合」、「轉化願景」、 「引領變革」等五項層面。. al. n. iv n C 劉倩懿(2011)在其「國民中學校長策略領導與學校組織文化關係之研究 hengchi U. -以屏東縣為例」 ,將策略領導層面定為「願景建構」 、 「策略思維」 、 「策略行 動」、「策略領導智慧」。. 邱世方(2012)在其「國民小學校長策略領導、學校創新氣氛與學校創新 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中,將校長策略領導構面分為「策略思維」、「共成願 景」 、「策略執行」及「激勵啟發」等四個構面。 黃建忠(2013)在其「國民小學校長策略領導指標之建構與應用」之研究 中,將我國國民小學校長策略領導指標系統包含五個層面,分別為「建構學 校願景」、「形成策略行動」、「整合內外資源」、「開發核心能力」和「形塑支 持文化」。 22.

(34) 綜合上述各學者對於策略領導相關構面和校長策略領導能力特質等相關 文獻,研究者發現學者間對策略領導的內涵與測量策略領導的面向有些許的 歧異,Davis 與 Davis 和陳芬蘭採取策略管理的角度來建構策略領導的衡量 面向,著重在策略的規劃到執行得一連串過程;亦有學者從組織運作的觀點, 將組織計劃、溝通、鼓勵與各項措施有效整合,形構出策略領導的整體輪廓。 本研究的為了全面性的了解現階段策略領導的發展,蒐集相關文獻之策 略領導內涵並彙整各學者對於策略領導相關研究見解,以次數分析方式統計 策略領導各層面之多寡,作為本研究策略領導研究構面來源依據(如表 2-1) 。 表 2-1. &Tregoe. 資源. 策略. 領導. 思維. 塑造. 整合. 執行. 變革. ●. ●. ●. ●. ●. io. (2003). Davis. ●. al. ●. C●h. (2004) Elenkov 等(2005) 洪瓊媚 (2005). ●. n. Davis &. ●. 巫孟臻. e n ●g c h i. ●. ●. ●. ●. ●. ●. ●. ●. ●. ●. ●. ●. ●. (2007). 溝通. 鼓勵. 環境. 促進. 學習. 建構. y. Nat. Freedman. 願景. sit. (1998). 策略. ‧. Durbin. 策略領導構面. er. (年代). 立. 政 治 大. 學. 研究者. ‧ 國. 策略領導構面次數統計. ni ●U. v. ●. ●. ●. ●. 陳銘薰 吳文傑. ●. (2008) 陳建銘 (2009). ●. ●. 23. ●.

(35) 王敏芬 (2009) 沈裕清 (2010) 劉倩懿 (2011) 邱世方 (2012). ●. ●. ●. ●. ●. ●. ●. ●. ●. ●. 黃建忠 (2013) 合計. 10. ●. ●. ●. ●. ●. ●. ●. ●. ●. ●. 11. 8. 11. 8.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 2. 2. 3. 政 治 大. 綜上所述統計結果, 「策略思維」 、 「願景塑造」 、 「資源整合」 、 「策略執行」 、. 立. 「領導變革」等五項層面次數最多,因此本研究將校長領導行為分為「策略. ‧ 國. 學. 思維」、「願景塑造」、「資源整合」、「策略執行」、「領導變革」等五構面進行 探討,以下分述此五項構面之意義:. ‧. (一) 策略思維. y. Nat. n. al. er. io. 經營與發展策略。. sit. 係指校長具備策略思考能力,能依據策略分析原則,前瞻性的規劃學校. (二) 願景塑造. Ch. engchi. i Un. v. 係指校長應明確瞭解學校歷史與現況,藉由整合各方意見,共同發展學 校經營目標與藍圖,並透過清楚溝通,引領學校成員達到組織目標。 (三) 資源整合 係指校長發揮個人魅力,取得學校內外各方認同,透過協調各單位目標, 凝聚學校合作共識,促使學校成為高效能的團隊。 (四) 策略執行 係指校長能整合個人與組織目標,設計各處室分工與協調機制,並確保 資源合理分配以強化學校策略執行能力,此外,暢通溝通與資訊管道,透過 事實獎勵有功人員來激勵學校士氣。 24.

(36) (五) 領導變革 係指校長對環境具高敏感性,了解變革的迫切性,透過影響力有效推動 變革,並掌握革新關鍵時機,引領學校成員推動改革與創新。 三、策略領導者的特質 策略領導是積極性的引導行為,有助於凝聚全體成員智慧能力,同時可 以增進校長經營學校效能(徐永明,2004) 。策略領導的歷程中,領導者扮演 領航者的角色,不但要塑造學校願景,並設法將願景及策略加以實現,因此 領導者本身的人格特質與行為就顯得格外重要。 Sashkin(1992)認為,策略領導者應包含以下特質:認知的複雜性. 治 政 (cognitive complexity)、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 、支持社會權力的 大 立 動力(prosocial power motive)。 ‧ 國. 學. 吳宗立(2002)指出,校長做為策略領導者應具備以下特質:有效口語. sit. y. Nat. 層確切掌握資訊、敏弱的行政敏感度。. ‧. 傳播塑造願景、對願景策略展現高度承諾、知人善任樂於分工授權、勤走基. io. er. 江志正(2004)指出,策略領導類型之校長應具備策略取向、轉化策略 為行動、整合人與組織、決定有效策略介入點、發展策略、學習、適應能力. al. n. iv n C 以及應具有對現狀不滿或奮鬥不懈特質與領導智慧的特質,且須研修運用相 hengchi U 關技術能力。. Davies 與 Davies(2004)提出,一位策略領導者應具備九項的特質能 力:(1)策略領導者應具策略取向的能力;(2)策略領導者應具轉化策略 為行動的能力;(3)策略領導者應具整合人與組織的能力;(4)策略領導 者應具決定有效策略介入點的能力;(5)策略領導者應具發展策略的能力; (6)策略領導者應具對現況不滿或奮鬥不懈的特質;(7)策略領導者應具 有學習的能力;(8)策略領導者應具有適應的能力;(9)策略領導者應具 有領導的智慧。 策略領導者為了要處理快速變化且高風險的環境,必須具備策略思考能 25.

(37) 力,某種層度上來說,傑出的策略領導者是,能展現關鍵行為使組織能有效 執行策略(Sosik, Jung, Berson, Dionne & Jaussi, 2005)。 White、Harvey 與 Kemper(2007)主張策略領導者需要具備敏銳觀察外 在環境變革能力,迅速回應的適應性領導能力(adaptive leadership),以 及 妥 善 運 用 權 利 , 適 切 處 理 複 雜 人 際 關 係 的 政 治 智 慧 ( political intelligence)。 Hill 與 Jones(2008)主張策略領導者特質為: (1)溝通組織願景,辯 才無礙,領導行為與願景具有一致性;(2)對組織願景展現高度的承諾,獲 得組織成員的認同與尊敬;(3)消息靈通,具備對資訊的敏感度及管道,以. 治 政 利於和組織成員的互動溝通;(4)樂於授權,相信部屬能力,共同參與決策 大 立 制定;(5)善於利用權力,通曉組織資源運用之道,爭取成員支持共同達成 ‧ 國. 學. 組織目標。. ‧. 簡言之,策略領導者為確保策略的有效執行,必須設法以策略為領導核. sit. y. Nat. 心,透過計畫、組織、執行的歷程,具備溝通與整合能力,致力於影響力的. io. er. 發揮,實現組織願景與目標。 四、策略領導者的作為. al. n. iv n C 策略領導將理論重心置於組織的結構、人員、社會資本和面對威脅與機 hengchi U. 會的能力。最重要的是,策略領導使環境的動盪與不確定性更具意義,同時, 提供組織發展與創新的願景與路線圖(Boal,2004)。策略領導者在履行角 色過程中,必須進行多項活動,身兼數職,除了具備適當的能力與影響力之 外,更應該跳脫出傳統領導理論的窠臼,以更全面性的觀點,從新檢視策略 在領導過程中的意涵。以下介紹各學者專家對策略領導者應有的作為,茲分 述如下: Hinterhuber 與 Friedrich (2002)提出,策略領導者應建立有效的企 業文化,並塑造員工得以學習成長的環境。 Boal 與 Hooijberg(2000)認為策略領導者的主要工作為: (1)進行策 26.

(38) 略決策;(2)創造和溝通未來的願景;(3)發展關鍵能力;(4)發展組織結 構;(5)重視過程和控制;(6)選擇和開發新一代的領導人;(7)維持一個 有效的組織文化;(8)將道德價值體係融入組織文化。 Davies(2004)提出策略領導的九項因素,揭示策略領導者應有的作為: (1)策略領導者應該策略性地思考組織長程前途、描繪更廣的藍圖,並瞭解 現階段組織脈絡的設定; (2)策略領導者應該將策略轉化為行動或運作程序; (3) 策略領導者應該將組織與內部成員作整體的規劃與調整,以利組織未 來的發展與定位;(4)策略領導者在組織發生策略性變化時,能有效的確定 介入點與介入時刻; (5) 策略領導者應該發展員工的策略能力與核心能力並. 治 政 展現策略領導者的人格特質; (6)策略領導者應該對現狀永不滿意; (7) 策 大 立 略領導者應該吸收新訊息,並透徹地理解訊息,更重要的是應用訊息;(8) ‧ 國. 學. 策略領導者應該以積極主動的方式改變與適應新環境; (九)策略領導者應該. ‧. 以正確的人在正確的地點、時間與合理的預算內做正確決定。. io. er. 建立擁有感與信任的環境,並支持創新與學習。. sit. y. Nat. Sosik et al. (2005)認為,策略領導者必須有能力整合對的人與技術,. Boal 與 Schultz(2007)認為,在實踐層面上,當組織處於複雜的適應. al. n. iv n C 系統中,策略領導者必須取得多方面的平衡。首先,必須帶領其他管理者相 hengchi U 互交流,其次,協調資源的流動,具體而言,策略領導者藉由改變互動模式 來轉換知識,並透過提倡對話來建立組織願景與對組織的身分認同。 上述見解對策略領導者在實踐策略領導上有清楚的闡述。由於策略領導 涉及一系列的決策和活動,隨著時間的推移,將組織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的 串聯起來。策略領導者唯有透過重申組織的核心價值,建立起過去,現在和 未來的橋梁,以確保組織在面臨已知和未知的障礙時,能保持組織的連續性 與完整性。 五、策略領導的實踐 策略領導是整合性、科學化且符合邏輯的規劃活動,其價值在於將策略 27.

(39) 性思考、環境分析、整合資源等作法運用至組織中(洪瓊媚,2005) 。由此觀 之,策略領導的實施不僅有助企業組織提升績效,對學校經營管理及成本效 益分析上的重要性亦與日俱增。 Freedman 與 Tregoe(2003)提出四點實踐策略領導的原則,以供策略領 導者參考: (1)領導必須兼具藝術與紀律;(2)策略領導需要執行長從內開 始徹底改變;(3)高階官管理者控制的範圍必須持續傳遞到未來的策略領導 者身上;(4)流程是擬定及執行策略的強力依靠。 Ireland 與 Hitt(2005)提出有效實踐策略領導的具體建議: (1)成長 導向(A Growth Orientation) ; (2)知識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 ; (3). 治 政 動員人力資本(Mobilization of Human Capital 大 );(4)發展有效的組織文 立 化(Developing an Effective Organizational Culture)。 ‧ 國. 學. Boal 與 Schultz(2007)認為,策略領導的重要性是將組織推向混沌的. ‧. 邊緣(edge of choas)並使組織免於停滯,若缺乏策略領導,組織將難有變. sit. y. Nat. 化。因此策略領導者除了解策略領導的意義外,更需要有效的實踐策略領導。. io. er. 由此可知,基於21世紀面臨全球化競爭日趨複雜的市場競爭下,有效的 策略領導實踐能幫助學校在面對動盪且難以預測的環境下,提高學校表現。. al. n. iv n C 而校長身為學校組織領導人,面對快速變遷的社會與日漸複雜的教育生態, hengchi U 更需要具備策略領導實踐能力。 六、策略領導在教育上的應用 事實上,學校運用策略領導的概念,是有跡可循的,可從早期的產學合 作、公辦民營、組織再造、社區總體營造、校際策略聯盟等措施中看出端倪。 由於教育時局環境的快速變化、學校本位時代的來臨、行政管理典範的影響、 教育市場化的趨勢下,再再顯示學校組織處於非均衡系統模式下,學校領導 者應扮演戰略家的角色,以策略思考為核心領導方式。 (洪瓊媚,2005;江志 正,2005)。. 2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study applies Discriminate Analysis to discuss the aspect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living Adjustment Scale and then develops a scale to be the standard of Junior

In studying habits, 72.2 percent of the subjects attended cram schools before senior high school, and they went to cram schools two to four times a week.. After entering senior

This research trie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upplementary educ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in Taichung City and investigate the learning factors an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culture on teachers’ study and teaching potency in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The research tool of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aims at discussing the important factors of affecti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aboriginal areas in terms of learning mathematics.. The research

This purpose of study was to realize, as well as the factors of influe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in teaching by junior high school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understand the latest situation between perception of principal‘s leading role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and

It aims to understand the authentic English learning adjustment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remote area and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amily background and